- 先辈之论说治验
-
《医经会解》本方条曰:「若少阴证,脉沉,但欲寐,始得之,发热肢厥,无汗者,为表病里和,当用此方以缓汗之。」
《张氏医通》曰:「暴哑声不出,咽痛异常,卒然而起,或欲咳而不能咳,或有痰,或清痰上溢,脉多弦紧,或数疾无伦,是大寒犯肾也,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温之。」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麻黄附子甘草汤证之不急迫而有痰饮之变者。」
《方舆輗》曰:「余壮年时治一患者,年甫五岁,病痘初发,与葛根加大黄汤,自第三日放点,至第四日而痘皆没,但欲寐,绝饮食,脉沉,热除,宛然少阴之病状也。因劝转就他医,病家不听,强请治之。再潜心细诊,沉脉之中犹觉神存,乃与麻黄附子细辛汤。翌日,痘再透发,脉复,气力稍增,由是起胀贯脓,顺候也,结痂而愈。惟此儿无热毒,为寻常之痘耳,因多用葛根加大黄汤,使发汗过多,大便微溏,故有此变。此是余初年未熟之咎也,然幸儿未夭折,得免其父母之讥谴,亦大幸矣。」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解少阴之表热。一老人咳嗽吐痰,午后背脊洒淅恶寒后,微似发汗不止。一医以为阳虚之恶寒,与医王汤,无效,服此方五帖而愈。」
求真按:「余亦曾治老人之支气管炎,用本方即得效矣。」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