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
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凉泻。
注云:肝胆之经,前后寒热〔不同〕,逆顺〔互〕换,入求〔责〕法。
心小肠:味咸补,甘泻;气热补,寒泻。
〔注云〕:三焦命门补泻同。
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热补,寒凉泻。
注云:〔温凉寒热〕,各从其宜;逆顺互换,入求〔责〕法。
肺大肠:味酸补,辛泻;气凉补,温泻。
肾膀胱:味苦补,咸泻;气寒补,热泻。
〔注云〕:五脏更相平也,一脏不平,所胜平之,此之谓也。故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荣散,谷消则卫亡,〔荣散卫亡〕,神无所居。又仲景云: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荣卫乃行,常有天命。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