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丘寿王传
    吾丘寿王,字子赣,赵人。
    年轻时,因精通格五棋被召入京,侍奉诏对。
    皇上令他跟着中大夫董仲舒学习《春秋》,他才气高,很快就通晓《春秋》。
    升为侍中中郎,因犯法被免官。
    上书谢罪,请求在宫中养马,皇上不许。
    后来又请求保卫边塞,抵御外寇,又不许。
    过了很久,上疏请求随军进攻匈奴,皇上问他情况,吾丘寿王回答得很好,就又被召为郎官。
    渐渐升官,正好东郡发生盗贼,皇上拜他为东郡都尉。
    皇上让吾丘寿王当了都尉后,就不再任命太守,由他兼任。
    这时,军队多次出动,年成不好,盗贼很多。
    皇上赐寿王玺书说:“你在朕跟前的时候,显得很有才智,被认为是天下无双、海内独一。
    等到担任管辖十多城的太守,身兼都尉、太守四千石重职,职责事务都荒废了,盗贼横行,与以前的才智很不相称,什么原因?”吾丘寿王谢罪,于是陈述情况。
    后来征调入京,担任光禄大夫,供职宫禁中。
    丞相公孙弘上奏说“:老百姓不能持有弓弩。
    十个盗贼张驽,一百个官兵不敢近前,盗贼不能迅速制伏,逃脱的人多,不利于人数少的,却有利于人数多的盗贼,这就是盗贼成群结伙的原因。
    禁止百姓持有弓弩,那么盗贼就会拿着短武器,短武器交战,人数众多的一方就会取胜。
    用众多官兵追捕少量盗贼,那么一定会抓到。
    对盗贼有害无利,就没有人犯法,这是刑法搁置不用的途径。
    我愚蠢地认为,禁止百姓持有弓弩,对国家有好处。”皇上把他的意见交给臣下讨论。
    吾丘寿王答道:我听说古时创制矛、戟、弓、剑、戈五种兵器,不是用来互相残杀的,而是用来禁止强暴、讨伐奸邪的。
    天下太平就用来对付猛兽,防备意外事件;有战事就用来设置守卫,应用于战争。
    到了周王室衰微,上无圣明天子,诸侯凭武力执政,强大的侵略弱小的,人多的强暴人少的,天下疲惫,机巧伪诈同起。
    所以有智谋的陷害愚蠢的,勇猛的威胁怯懦的,如果专门只顾取胜,就会不讲道理。
    所以机巧的器械,被用来作为彼此残害的工具,无法数清。
    这时秦国兼并天下,废除王道,建立秦一家理论,焚灭《诗》、《书》,崇尚法律,背弃仁义恩德,专任刑法杀戮,毁坏名城,杀戮豪杰,销毁兵器战甲,折断锋刃。
    这以后,百姓用锄头棍棒打斗,犯法的人越来越多,盗贼不胜其数,以至于穿着囚犯衣服的人阻塞道路,成群结伙的盗贼遍布山间,最终以失败灭亡。
    所以圣明的君主致力于教化,减少防范,是因为明白不能专靠防范。
    现在陛下明德,建立太平之世,选拔优秀人才,兴建学宫,三公大臣有的从穷巷、茅草屋被选拔出来,分封土地和爵位,天下风气一天天变好,境外国家也向往教化,但是还有盗贼,这是郡国二千石官员的罪责,不是持有弓弩的过错。
    《礼》说,诸侯生了男孩要在仪式上举起桑木弓和蓬梗箭,象征他长大后有抵御四方之难的职责。
    孔子说:“我掌管什么?掌管射礼之事吗?”从天子到庶人,都要参加大射之礼,这是夏商周三代的通则。
    《诗》中说:“大靶子已经高举,弓箭就要张开,射手们已经聚集,各自献上射箭的成绩。”说的就是要射中目标。
    我听说圣王召集射手集中训练,来宣扬教化,没听说过禁止弓箭。
    再说禁止弓箭的目的是为了制止盗贼攻杀抢夺。
    按法律,犯攻杀抢夺之罪的人当判死刑,但是还是制止不了,原因就是大奸贼对于重刑本来就不怕。
    我担心坏人有弓箭,官吏不能制止;善良的百姓用弓箭防身,却触犯了法规。
    这就让盗贼独占威风,却夺去了百姓救护自己的武器。
    我私自认为,对禁止奸邪没有好处,而且废弃了先王的法典,使学者不能学习举行射礼,特别没有好处。
    书奏上,皇上用这篇上书问难公孙弘。
    公孙弘被驳倒。
    等到汾阴得到宝鼎,武帝认为是瑞祥之物,进献宗庙,后来收藏在甘泉宫。
    群臣都上寿祝贺说“:陛下得到周鼎。”只有吾丘寿王一人说不是周鼎。
    皇上得知,召他来问道:“现在朕得到周鼎,群臣都认为是的,惟独寿王认为不是的,为什么?有理由就行,没有理由就要杀头。”寿王回答说“:臣怎么能没有理由!我听说周朝的事业功德是从后稷开始的,公刘时得到发展,古公..父时进一步壮大,文王武王建立周朝,周公时光耀天下。
    德泽普照,无处不在。
    上天感应,鼎为周朝出现,所以称为周鼎。
    现在汉朝从高祖起继承周朝的天道,也是明德普照,天下和顺。
    到陛下,光大扩展祖业,功德更盛。
    瑞祥并至。
    从前秦始皇亲自到彭城寻找周鼎,但没有找到,上天赐福给有德之君,宝鼎自动出现,这是上天要兴盛汉朝,这就是汉鼎,不是周鼎。”皇上说“:说得好。”群臣都称贺万岁。
    这天,赐给吾丘寿王黄金十斤。
    吾丘寿王后来因事被杀。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