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端传
    薛端字仁直,河东汾阴人,本名沙陀。
    是魏国雍州刺史、汾阴侯薛辨的六世孙。
    世代都是河东大姓。
    高祖父薛谨,曾任泰州刺史、内都坐大官,封涪陵公。
    曾祖父薛洪隆,曾任河东太守。
    由于薛洪隆之兄薛洪阼娶魏文成帝之女西河公主为妻,在冯翊拥有赏赐的田地,薛洪隆之子薛麟驹迁居那里,于是在冯翊的夏阳定居。
    薛麟驹曾被举荐秀才,授中书博士,兼任主客郎中,追赠河东太守。
    父亲薛英集,任通直散骑常侍。
    薛端从小就有志向节操。
    父亲去世时,服丧合乎礼制。
    与弟弟薛裕,互相勉励,热爱学习,不乱交朋友。
    十七岁时,司空高乾任命他为参军,赐爵汾阴县男。
    薛端认为天下动乱,弃官回归故乡。
    魏孝武帝西迁时,太祖命令大都督薛崇礼据守龙门,引荐薛端同行。
    薛崇礼随即失守,投降东魏。
    东魏派行台薛循义、都督乙干贵率军数千人向西推进,占据杨氏壁。
    薛端与族人、家仆等原在杨氏壁,薛循义命令士兵逼迫薛端等人东行。
    准备渡过黄河时,天色已晚,薛端与族人、家仆等悄悄逃跑。
    薛循义派骑兵追赶,薛端等人骑着马边战边逃,进入石城栅栏,得以逃脱。
    栅中原先已有百家,薛端与他们合力固守。
    乙干贵等人多次前来招抚,知道薛端不愿投降,就率军返回黄河以东。
    东魏又派遣将领贺兰懿、南汾州刺史薛琰达据守杨氏壁。
    薛端率领部下,又招集村民,在杨氏壁附近设下多处奇兵。
    贺兰懿等人怀疑大军已至,立即东逃,争船淹死的有数千人。
    薛端尽收其兵器军械,又返回杨氏壁。
    太祖派南汾州刺史苏景恕前去镇守。
    致信慰问,调薛端入京,授大丞相府户曹参军。
    参与活捉窦泰,收复弘农,攻占沙苑,都立有战功。
    加冠军将军、中散大夫衔,晋封伯爵。
    转任丞相东阁祭酒,加本州大中正衔,升兵部郎中,改封文城县伯,加使持节、平东将军、吏部郎中等衔。
    薛端刚强正直,每有奏议,不避权贵。
    太祖嘉许他,因此赐名为端,想使他名实相符。
    自任选官以后,首先举荐贤能之士,即使是贵族子弟,凡是才能低微、操行轻薄的,也不予提拔。
    常常对太祖说:“设官分职,本来是为了壮大事业,如果没有合适人选,还不如暂时空着。”太祖对此十分同意。
    大统十六年(550),大军东征。
    柱国李弼任另一路元帅,反复挑选首席属官,好几天定不下来。
    太祖对李弼说:“我为您想出来一名长史,没有比薛端更合适的。”李弼答道:“真是当长史的人才。”于是派薛端担任该职。
    加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转任尚书左丞,仍然掌管选官之事。
    升任吏部尚书,赐姓宇文氏。
    薛端久居选曹,很善于鉴别人才。
    他所提拔的,都能称职。
    六官建立,授军司马,加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衔,晋封侯爵。
    孝闵帝登基,授工部中大夫,转任民部中大夫,晋封公爵,食邑增至一千八百户。
    晋公宇文护准备废去皇帝,召集群官商议,薛端颇有异议。
    宇文护不高兴,派他出任蔡州刺史。
    为政宽和仁惠,百姓官吏都爱戴他。
    随即转任基州刺史。
    基州与梁国、陈国接壤,全凭镇守安抚,总管史宁派司马梁荣催他上任。
    蔡州百姓千余人,请求梁荣留下薛端。
    到达基州不久去世,终年四十三岁。
    遗言从俭安葬,凡府州馈赠,一律不收。
    追赠原任官职,加大将军衔,追封文城郡公。
    谥号为“质”。
    儿子薛胄,字绍玄。
    自幼聪明机敏,博览群书,通达政事。
    最初担任帅都督。
    升上仪同,历任司金中大夫、徐州总管府长史、合州刺史等职。
    大象年间,官至开府仪同大将军。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