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库 > 总集类 >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儒家人物文献资料
郭璞

    〖郭璞〗(276-324年)字景纯,西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父郭瑷,晋初任建平太守。璞自幼酷好经术,博学而有高才,尤精古文奇字,又“妙于阴阳历算”。虽讷于言论,而词赋则为“中兴之冠”。西晋覆亡之后,司马睿在王导等人的扶持下,在建康(今南京)建立起东晋政权,郭璞因献《南郊赋》,被授著作佐郎、尚书郎之职。其玩弄卜筮,侈谈阴阳灾异,曾受到一些土族的非议。任职期间,屡次上表司马睿,从儒家的轻徭薄赋思想出发,请求朝廷减轻刑罚和赋役;后为王敦记室参军,王敦密图谋反,叫他占卜,他借机劝谏,占卜结果说“无成”,因而被杀。他的诗赋极有文采,也表现出儒家“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思想情怀。迄今所存的《游仙诗》十四首为世人所传诵。从诗的内容来看,既有儒家积极入世而愤世嫉俗的思想,也有优生避祸的心情。表现出蔑视庸俗,向往自由,自命清高,孤芳自怜的思想感情。但是,他并不能脱离现实世界,他在写到“升天”之后,反顾大地“东海犹蹄涔,昆仑蝼蚁堆”,“遐邈冥茫中,俯视令人哀”。对现实的人间,还是难以忘情。表现出儒家悲天悯人的入世思想。不过在魏晋清谈和老、庄之风盛行的情况下,郭璞笔下的仙人,自然离不开《庄子》、《淮南子》等书的影响。所以檀道鸾《续晋阳秋》说他的诗是“会合道家之言而韵之”的玄言诗。其所著除《游仙诗》外,《江赋》也较有名。其著作大都散佚。今存所著《尔雅注》、《山海经注》,为训诂学及古代神话研究的重要资料。此外有《方言》十三卷,《穆天子传》六卷,明张溥辑《郭弘农集》二卷,存诗二十二首,赋十一篇。他的诗风,对后代诗人李白、李贺也都产生一定的影响。领军将军。在朝廷改授他为太常时,未及拜官而卒,时年四十九岁。他主张独立思考,认为判断事物的是否正确,不一定以多数人的看法为准。既不能爱听顺耳之言,也不能盲从多人的主张。而应有自己的见解,因此,人们对他既敬且畏。识者评论他是“澄世所不能澄,裁世所不能裁”的有独立见地的人。自曹魏正始(240-248)以后,玄学兴起,王弼首先以玄学思想来阐明《周易》,曾著《易》上下经六卷,《略例》一卷。对《周易》中有关六爻变化,群象所效及日时岁月等方面,“弼皆摈落,多所不关”,着重讲运动变化的理论。此后,东晋设王氏(弼)博士,江南便独尊王弼,而郑(玄)学逐渐衰微,康伯和谢万(谢安之弟)、桓玄等并注《系辞》以发挥玄理。他们大都祖述王弼,摈落郑(玄)注。在王弼所注的基础上,康伯又补注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撰成《周易注解》三卷.合王弼注六卷及《略例》一卷,共十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弼全废象数,又变本加厉耳。平心而论。阐明义理,使《易》不杂于术数者。弼与康伯深为有功。祖尚虚无,使《易》竟入于老、庄者,弼与康伯亦不能无过”。-1341年)字明善。元绍兴(今属浙江)人。其先家安阳(今属河南)。一生未仕,以讲学为业,四方学者至其门受业者甚多。性幼天资聪颖,及长,博综群籍,自经史至诸子百家,无不极其津涯,究其根柢,百于先儒性理之说,造诣尤深。其学以程朱之学为宗,认为“四书、六经千载不传之学,自程氏至朱氏,发明无余蕴矣”,主张科举当以朱学为法。延祜初,诏以科举取士,学者多以文法为请。性倡导读书砥行,其本人生活俭朴,出无舆马仆御。宪府曾举为教官,谢曰:“幸有先人之弊庐可庇风雨,薄田可具□粥,读书砥行,无愧古人,足矣。”虽不仕,但非忘情于世,地方官政事有所未达,辄往咨访,从容开导,所裨益者颇多。南台御史中丞月鲁不花尝学于性,性卒后其言于朝廷,认为性当得谥。朝廷赐谥庄节先生。其所著有《礼记说》四卷、《诗音释》一卷、《书辨疑》一卷、《郡志》八卷、《文集》十二卷,皆佚。尚存《五云漫稿》一卷。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