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论
-
〖中论〗二卷。汉徐干(171—218)撰。干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潍坊)人,东汉末哲学家、文学家,官五官中郎将文学。此编为徐氏的政论著作,《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为六卷;抵宋,晃公武《郡斋读书志》及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则著录为二卷,是为今本,可知其部分篇章快于北宋以前,今残本共分作二十篇,上卷为《治学》、《法象》、《修本》、《虚道》、《贵验》、《贵言》、《芝纪》、《核辨》、《智行》、《爵禄》;卷下为《考伪》、《谴交》、《历数》、《论天寿》、《务本》、《审大臣》、《慎所从》、《亡国》、《赏罚》、《民数》。书中主要发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经义。在学习论方面,提出“学者所以总群道”、“圣人亦相因而学”命题,认为“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反对“鄙儒”、“务于物名,详于器械,考于训诂,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的倾向。在艺德观方面,提出艺是德之枝叶,德是人之根干。在名实论方面,提出“名系于实”的命题,认为实立而名从之,而并非名立而实从之;同时,又提出“名同而实异”、“名异而实同”的命题。书成以后,深得时人好评,《三国志·魏志·王荣传》载魏文帝称徐干曰:“独怀文抱质,恬谈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著《中论》二十余篇,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文帝所言,诚非虚语。有《四库全书》本,《百子全书》本,《双鉴楼》本,《四部丛刊队本,近又有中华书局出版校点本。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