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先哲们用以认识和解释自然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是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全在于阴阳二气的运动,它总结出的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与对立统一哲学思想是一致的。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对立的事物和现象最基本的概括,是最朴实的宇宙观和方法论。《黄帝内经 》云:“阳者天之气也,主外;阴者,地之气也,主内”。指的是对立双方的,例如男女可为阴阳,男具阳刚之气属阳,女具阴柔之气主阴,从本质上讲他们是对立的,可独阳不生,独阴不长,没有属阳的男人,也就没有属阴的女人,他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阴阳还具有: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四种内容。
         1 、阴阳对立
         阴阳对立是指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对立,如我们日常所见的天地,男女、昼夜、寒热、雌雄、动静、上下、左右、内外、刚柔、退速等都属于阴阳对立的范畴,它们之间的关系,既相互矛盾又彼此不可分割。由此可见阴阳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当中,其作用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2 、阴阳互根
         阴阳互根是指阴阳两个方面,其不仅相互对立、矛盾,而且相互依存,彼此为用,双方必须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这种彼此的关系被称为“阴阳互根”。我们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中可知,没有天,也就无所谓地,没有上也就没有与之比较的下,没有昼、夜也不能存在。《黄帝内经 》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所以,如果失去了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即阴阳互根),一切生命将不复存在。
         3 、阴阳消长
         阴阳消长指的是阴阳互根,阴阳对立。并不是处在静止不动的状态而是处于消长的运动变化之中,即“阴消阳长”和“阳消阴长”。阴阳之间的这种彼此消长的运动变化称为“阴阳消长”。阴阳消长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维持事物不断的发展变化,例如:从冬天到夏天,寒气渐减,温热日增,即是“阴消阳长”的变化过程,从夏至冬,温热之气渐消,寒湿之气日增,即是“阳消阴长”的过程。气候变化固然如此,人体生理也不例外,当人们从事某种运动或劳动时,增长了能量(即阳气)的产生,必然导致营养物质(阴气)的消耗,这就是阴消阳长的变化过程。当人们摄取某种营养物(阴气),也必定会消耗一定的能量(阳气),这就是阳消阴长的过程。总之:整个宇宙之中万事万物无不包含着“阴阳消长”的变化过程。
         4 、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可能转化为阳,阳可能转化为阴,这种事物的转化,由阴阳消长的量变,到阴阳转化的质变。《黄帝内经 》 云:“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及生寒”指的就是阴阳转化。春夏秋冬四季不停地运转,就具体反映了阴阳转化,寒冷的冬天结束,逐步进入了炎热的夏季,便是阴转化为阳,反之即阳转化为阴。上述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关系是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