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意拳的综合试力
    八、意拳的综合试力
    综合试力,就是用八法模式拳。由模式拳所派生出来的手法,九个型别的拳法,以及十二种仿生拳。试出六力。试力时要带敌情观念,以意为主,假想假借。不要把试力,弄成其它拳术的套路趟子那样,那样一来在心理上,就形成不了条件反射了。试力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把力试出来。二是通过天长的假想假借在心理上形成条件反射。一句话,要做到意之所至,力即至之。下面综合试力的要领:
    精发混元 假想假借 力虽有六 试法无穷 运依八法 动循六力
    非九非八 纯度不佳 运行动作 大不如小 小不如蠕 蠕动最恰
    力生于脚 渊源于腿 发于腰脊 形于手指 意之所至 力亦至之
    力不随意 求于腰腿 趾抓劲绷 胯开腰松 手落劲发 其力锵铿
    旧力未亡 新力已生 连绵不断 力如抽丝 六力流形 手法派生
    体成一块 法法皆灵 六力流形 九型拳出 体成一块 拳拳不空
    六力流形 十二形成 体成一块 形形派生 六力流形 拳已大成
    体成一块 搭手即赢 学拳需理 莫被理拘 理法如桥 过河拆桥
    上面的要领,我想解释一点很重要的,在意拳试力的动作讲究,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蠕动 ( 蠕动即是姑荣,鼓蠕 ) 。鼓蠕的动作虽微不可见,却是全身皆动。意拳的要求,就是要一鼓蠕,就能把力发出来。此种蠕动,正是功夫到了体成一块的整劲之动。蠕:是一种爬行的软体肉虫,它的动作很微小,但一动全身皆动。这是它特有的本能。我原意本是说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蠕动。可能是由于不理解或理解的不深,有人却把我的话说成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请问:不动怎么能打人呢 ? 这也可能是因为不理解,也可能因为蠕动二字,与不动的读音易混吧 !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