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
    阿毗昙心论卷第四
 
    尊者法胜造
    晋太元元年僧伽提婆共惠远于庐山译
 
  契经品第八
 
  已说定品契经品今当说。
  一切智所说  契经微妙义
  此吾今当说  宜应善心听
 
  虽有一切阿毗昙契经义。然诸契经应具分别今当说。世尊说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问此云何。答。
  欲界十居止  色界说十七
  无色中有四  三有亦复然
 
  欲界十居止者。此欲界十居止。地狱畜生饿鬼人。六欲天。四王天。三十三天。炎摩。兜师哆。化乐。他化自在。是众生起欲想。此处所中若可得物尽望淫欲所有。是以说欲界。问色界云何。答色界说十七。色界说十七者。居梵身梵富楼光。少光无量光光曜。少净无量净遍净。无挂碍受福果实。无想众生不烦不热善见善现色究竟。此处所不起欲想。但成极妙色。非男非女形是故色界。无色中有四者。无色界四。居无量空处。无量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此处所无色彼离色欲。是以说无色界。问世尊说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此云何。答三有亦复然谓前三界分别即是三有。问如世尊所说七识住。是云何。答。
  善趣是欲界  及色界三地
  无色亦如是  慧知诸识住
 
  此欲界中若趣善数。如人及六欲天。色界前三地无色前三地。初禅地上。二禅地三二禅地上。三禅地三三禅地上。四禅地九。于中前三地及无色前三地。是说七识住。何以故。不坏识故恶趣中苦痛坏故。不得立识住。第四禅无想定坏故。亦不得立识住。非想非非想处。灭尽定坏故。不得立识住。是故不说。
  第一有无想  众生居说九
  诸有漏四阴  是说四识住
 
  第一有无想众生居说九者。此七识住及无想众生非想非非想处。是说九众生居。于中众生居止是故说众生居。诸有漏四阴是说四识住者。有漏色痛想行。若识相续有此伴。是故说识住。问世尊说十二枝缘起。此亦应当说相。答。
  诸烦恼及业  有体渐渐生
  是名说有枝  众生一切生
 
  于中烦恼是无明爱受名说业者。行及有名说体者。余枝是一切众生渐渐生依体立烦恼。烦恼所作业业所作体。是故十二种分别。问此枝为一时行为渐渐。答非一时。十二苦阴说十二枝。无明为首。
  彼是次第立  受于生死中
  过去及未来  处中说于八
 
  彼有枝次第立。于中前生时一切烦恼。共有及伴说无明。由此故造业。业造果是行。彼生种心是识。彼共生四阴相续是名色。于中所依眼为首。诸根是六入。根境界心和合是更乐。更乐所生受是痛。痛所著是爱。痛具所烦劳是受。彼所劳造业是有。于中更受果是生彼生中无量起灾患是老死。如是此有枝一切生中。二摄过去世。二未来。八现在生中摄。问世尊说六界此云何。答。
  诸大谓有四  及与有漏识
  亦色中间知  是界说生本
 
  诸大谓有四及与有漏识亦色中间知者。四大地水火风有漏识及色中间可知。谓眼所受此六法说界。问以何等故于众多法中说六界。答是界说生本。是六法生死之本。此中有士夫想。于中身地所生。水所润火成熟除烂腐臭。风所起。空中间饮食。由风行出入识所立。此中起士夫想。是生死性故说界。问世尊说四圣谛此相云何。答。
  诸行若有果  有漏是说苦
  若有因是习  苦尽谓之灭
 
  诸行若有果有漏是说苦者。一切有漏从行因中生。亦作一切苦患。是故一切行说苦谛。若有因是习者。一切有漏行他因。是以一切行说习谛。如一女亦说母亦说女前后故。如是有漏行亦说苦谛亦说习谛。已生当生故。苦尽谓之灭者。一切有漏行灭休息止谓之灭谛。
  若有无漏行  是说为道谛
  彼为二事故  见著则知微
 
  若有无漏行是说为道谛者。一切无漏行说道谛。何以故。休息苦时尽是具故。问何以故说谛。答彼为二事故。二事说谛。自相真实非颠倒。及见彼得非颠倒意。问如前因后果。以何等故。世尊前说果后说因。答见著则知微。圣谛虽有前习后苦。先修道后得灭。但应前见苦谛后见习谛。如是应先见灭谛后见道谛。何以故。苦粗习细灭粗道细。是故世尊先说苦谛后说习谛。先说灭谛后说道谛。问世尊说四圣沙门果此几种。答。
  圣果有六种  最胜在九地
  第三在六地  二俱依未来
 
  圣果有六种者。六种四沙门果无漏五阴及数缘灭。问四沙门果何地所摄。答最胜在九地。最胜是无著果。是九地所摄。根本四禅三无色未来及中间。第三在六地者。不还果六地所摄。具足四禅未来及中。非无色以无法智故。二俱依未来者。须陀洹果及斯陀含未来禅所摄。以未离欲故。问世尊说四道。苦非速通苦速通乐不速通乐速通此何相。答。
  从信行诸法  无烦恼迟想
  从法行诸法  无烦恼速想
 
  从信行诸法无烦恼迟想者。从信行无漏法是非速。钝根辈所摄是迟。若受此当知信解脱时解脱。亦受同钝根故。从法行诸法无烦恼速想者。从法行无漏法利根辈所摄是速。若受此当知见到不时解脱亦受同利根故。
  根本禅地中  知假名乐想
  小及难得故  余皆是苦想
 
  根本禅地中知假名乐想者。根本四禅中利根及钝根法说乐道。何以故。止观导等故及乐行故。小及难得故余皆是苦想者。余地摄无漏是苦想。所以者何。以小故。未来禅中间禅止道小。无色中观小。是故极苦一向难得及小故说苦。问世尊说四不坏净。于佛不坏净。于法僧圣戒不坏净此云何。答。
  自觉声闻法  解脱亦余因
  清净无垢信  圣戒及决定
 
  自觉声闻法解脱亦余因清净无垢信者。自觉是佛。彼佛无著果所摄。无学功德是佛法。于此法若无漏信。是说于佛不坏净。已取正证声闻。彼学无学功德是说声闻法。于此法若无漏信。是说于僧不坏净。涅槃中无漏信及余有为法。如苦谛习谛信。菩萨无漏功德信。学无学辟支佛法信。是说于法不坏净。圣戒者无漏戒。是说于戒不坏净。问以何等故不坏净。一向无漏非有漏。答及决定此是决定。从正见中生故。无漏信无漏戒定无漏。有漏信者为不信所坏。有漏戒者为非戒所坏。是以不决定。无漏不坏至后生是以决定。故不坏净一向无漏。问世尊说修定有四。有修定于现法中得乐居。有修定得知见。有修定分别慧。有修定得漏尽。此何相。答。
  初禅若有善  说现法是乐
  若知于生死  是说名知见
 
  初禅若有善说现法是乐者。净及无漏初禅能得现法乐居。若知于生死是说名知见者。生死智通。是说修定知见共依五阴。
  慧分别当知  求得诸功德
  金刚喻四禅  是名为漏尽
 
  慧分别当知求得诸功德者。方便生功德名欲界戒。闻思修功德一切色无色界善法。一切无漏有为法。是一切修定分别慧。金刚喻四禅是名为漏尽者。金刚喻名最后学心共相应。共有第四禅所摄。是说修定漏尽。何义此如来自已说。问世尊说四如意足四正断四意止。彼亦应当说相。答。
  善有为诸法  求方便等起
  佛说如意足  亦现正意断
 
  善有为诸法求方便等起佛说如意足者。求方便等起如前修定分别慧。说是一切如意足。如意乘器故。亦现正意断者。即此一切功德说正断。
  彼亦是意止  四圣种亦然
  谓有恩力生  彼圣之所说
 
  彼亦是意止者。即此法亦说意止。问世尊说四圣种此云何。答四圣种亦然。即此法亦说四圣种。问何以故。此一切功德。说意止正断如意足圣种。答谓有恩力生。彼圣之所说。此诸法谓定恩力生由定住。是故说如意足。精进恩力生故说正断。念恩力生故说意止。少欲知足恩力生故说圣种。已共分别道品。自相今当说。
  净信精进念  喜慧及倚觉
  护思惟戒定  是法谓道品
 
  此十法说道品非余。于中信是信根信力精进是四正断。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枝正方便。念是念根念力念觉枝正念。喜是喜觉枝。慧是四意止慧根慧力。择法觉枝正见。倚是倚觉枝。护是护觉枝。思惟是正志。戒是正语正业正命。定是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觉枝正定。问何以此法如是多种分别。答。
  处方便一意  濡钝及利根
  见道思惟道  佛说三十七
 
  处者。正念立缘中故说意止。方便者。正方便故说正断。一意者。立一意故说如意足。濡钝意得故说根。利根者。利根意得故说力。见道者。见道得故说道支。思惟道者。思惟道得故说觉支。是谓分别事故。佛说三十七。此十法事故佛说三十七。问此道品何地所摄。答。
  禅第二未来  是说三十六
  三四三十五  中间禅亦然
 
  禅第二未来是说三十六者。第二禅无正志未来禅无喜觉枝。余有三四三十五。中间禅亦然者。第三第四禅中间禅。无喜觉枝无正志余有。
  第一说一切  三空三十一
  最上二十一  欲界二十二
 
  第一说一切者。初禅具有三十七。三空三十一者。三空中有三十一。喜正志正语正业正命身意止彼中无余有。最上二十一者。非想非非想处。无七觉八道及身意止。欲界二十二者。除觉枝道枝余有。问世尊说四食揣食更乐食意思食识食。是何想。答。
  诸食中揣食  是欲界三种
  识思及更乐  是食谓有漏
 
  诸食中揣食是欲界三种者。欲界揣食三种香味细滑。除饥渴故说食。识思及更乐是食谓有漏者。有漏识有漏思有漏更乐。是说食有何义。后生相续不断故说食。问世尊说三三摩提空无愿无相。此三摩提云何行几行。答。
  无愿有十行  二行是空定
  圣行中四行  说是无想定
 
  无愿有十行者。无愿三摩提行十行。无常行苦行习谛四行道谛四行。二行是空定者。空三摩提二行空及无我行。圣行中四行说是无想定者。无想三摩提灭谛四行。问世尊说四颠倒。于无常有常想心颠倒想颠倒见颠倒。苦有乐想不净有净想非我有我想。心颠倒想颠倒见颠倒。此何见断为何性。答。
  晓了见苦断  四种是颠倒
  三见性所有  舍见正见说
 
  晓了见苦断四种是颠倒者。一切四颠倒见苦断以行苦处故。三见性所有舍见正见说者。颠倒是见性三见中最上即是说颠倒。身见是说我见我是我见故。边见见有常及断。见盗不净见净彼一切行苦处。及见性所有心想见作乱故。说心颠倒想颠倒见颠倒。但非性颠倒。问世尊说多见六十二首。是何见所摄。答一切见是五见所摄。身见为首。问云何知。答。
  诽谤于真实  此说为邪见
  非实而见实  是二见及智
 
  诽谤于真实此说为邪见者。谓见诽谤真实法无。此如说无施无齐无说。如是一切说邪见。非实而见实是二见及智者。五阴中不真实我见。我观有是实见说身见。非真实乐净观有乐净。是见见盗及余邪智思惟所断。如夜有见。谓是贼。如竖木人像。
  净见谓戒盗  是非因见因
  受边说此见  依断灭有常
 
  净见谓戒盗是非因见因者。谓法于法非因见是因。此见是戒盗。如苦行至解脱。受边说此见依断灭有常者。谓见无常事见常。是谓有常见。谓因缘相续不识已见断。是谓断见谓之受边见。
  建立诸诽谤  因依于二边
  若有事转行  是正见应断
 
  建立诸诽谤者。说邪见。彼若诽谤苦是见苦断。若诽谤习是见习断。若诽谤灭是见灭断。若诽谤道是见道断。身见建立于苦我是我是见苦断。见盗建立苦为乐是见苦断。若习是见习断。若灭是见灭断。不受正法是故见灭断道亦复然。戒盗若行有漏处是见苦断。若行无漏处是见道断。见断灭计常是亦见苦断。现五阴受断灭计常非不现。此中分别一切诸见。问世尊说二十二根。此云何。答。
  诸界在于内  身三及命根
  是根生死依  圣人之所说
 
  诸界在于内者。眼耳鼻舌意。身三者。身根三种身根男根女根。及命根者。命根第九。是根生死依圣人之所说者。此九根生死依故。说根众生是生死想。
  从痛诸烦恼  信首依清净
  九根谓无漏  是三依于道
 
  从痛诸烦恼者。乐根苦根喜根忧根护根。是诸痛从此诸烦恼故说根。信首依清净者。信根精进念定慧根。依此解脱故说根。九根谓无漏是三依于道者。信首五根三痛及意根。是若无漏依道故说根。谓从信行法行道所摄是未知根。谓思惟道所摄是已知根。谓无学道所摄是无知根。问此中几欲界系。几色界系。几无色界系。答。
  欲界四善八  色种性有七
  诸心数者十  一心慧所说
 
  欲界四者男根女根苦根忧根。是一向欲界系。余如界品说。善八者。信首五根及三无漏。色种性有七者。色根有七五色根男根女根余者非色。问几性心几性心数几非性心非性心数。答诸心数者。十信首五根及五痛。一心慧所说者。意根是余根非性心非性心数。问几有报几无报。答。
  一及十有报  是慧之所说
  十三中是报  见实者分别
 
  一者忧根一定有报。一向善不善故。现在方便起是不从报生。非威仪非工巧。是以非无记故一向有报。及十有报是慧之所说者。信首五根谓有漏是有报。谓无漏是无报。意根及三痛谓无记及无漏是无报。余善不善是有报。苦根谓无记是无报余有报。问几是报几非是报。答十三中是报。见实者分别十三根中。或性是报或非色根。七命根意根及四痛无记法者。善不善中生故报。问生时几根最初得报。答。
  二或六七八  谓初时可得
  欲中有报相  亦六及上一
 
  二或六七八谓初时可得者。谓渐渐成根。如卵生湿生胎生。是最初时二根生身根及命根。化生无形得六根。五色根及命根。一形七二形八。欲中有报想者。此说是一向欲界众生。亦六及上一者。色界最初得六根。无色一根。彼尔时一向秽污心。是以一向秽污得心心数法非报。问命终时几根最后舍。答。
  四舍八与九  或复舍于十
  死时渐渐灭  善舍各增五
 
  四舍八与九或复舍于十死时渐渐灭者。无记心渐命终时。最后舍四根身意命护根。无形一时无记心命终舍八根。一形九二形十。善舍各增五者。即彼善心加增信首五根。如是色无色界随根可得亦如是。问几见断几思惟断几无断。答。
  二断无断四  二种根有六
  三微妙不断  谓余思惟断
 
  二断无断四者。四根见断思惟断无断意根及三痛。二种根有六者。信首五根及忧根。三微妙不断者。三无漏是不断。谓余思惟断者。九根思惟断命根八及苦根。已说诸经门今当说。问世尊说六识。眼识耳鼻舌身意识此识识何法。答。
  若取诸根义  是五种心界
  受一切诸法  是谓意识界
 
  若取诸根义是五种心界者。义名五种色是五识识。眼识识色乃至身识识细滑。受一切诸法是谓意识界者。意识识一切诸法。此境界一切诸法。问有十法欲界相应不相应。色界相应不相应。无色界相应不相应。有为无漏相应不相应。无为二种善及无记。此中应分别智。一一智境界几法。答。
  五法应当知  法智之境界
  未知智为七  他心境界三
 
  五法应当知法智之境界者。五法法智境界欲界相应不相应。无漏相应不相应无为善。未知智为七者。未知智境界七法。色无色界及无漏相应不相应无为善。他心境界三者。他心智境界三法欲色及无漏相应。
  有漏智有十  因果境界六
  解脱智一法  道二谓余九
 
  有漏智有十者。有漏智是等智。彼一切十法境界一切法境界故。因果境界六者。苦智及习智是境界六法。三界相应不相应。解脱智一法者。灭智境界一法唯无为善。道二者。道智境界二法。有为无漏相应不相应。谓余九者。余尽智无生智是境界九法。除其无为无记是谓智解。
  自地烦恼定  所使于自地
  一切遍是种  随在于彼类
 
  自地烦恼定所使于自地者。欲界诸烦恼所使于欲界。梵世诸烦恼所使于梵世。如是至非想非非想处尽当知。一切遍是种随在于彼类者。通一切遍不通一切遍。诸烦恼所使随种通一切遍亦他种。如身见见苦断。此中苦谛所断一切使所使。及见习断通一切。如是至命根思惟断。此思惟所断一切所使及通一切。
  三界烦恼定  定在于三界
  二界应当知  一界亦复然
 
  三界烦恼定定在于三界者。谓法三界所摄是定在于三界。此中三界一切使所使。如意根定在三界。此中一切使所使。二界应当知者。谓法二界所摄是定于二界。此中二界一切使所使。随界可得。如觉观定在欲色界。此中欲色界一切使所使。一界亦复然者。谓法定在一界。此中一界一切使所使如忧根。定在欲界一切使所使。
  此佛说契经  显示于诸法
  识智及诸使  分别此三门
 
  此佛契经中。若说诸法是三门应分别。识门智门使门。如欲有中五根义是六识识。色界四识除鼻识舌识。相应不相应故七智知。五种故欲色界使所使。
 
  杂品第九
 
  已说契经品杂品今当说。
  已说随相应  一一分别法
  于上众杂义  今略说善听
  有缘亦相应  有行或与依
  心及心数法  是同一义说
 
  心及心数法此名差别。一切行一缘是故说有缘。更互相应故说相应。境界行故说行。由依生故说依。
  从缘生亦因  有因及有为
  说处有道路  有果应当知
 
  有为法中此名差别。由依缘故说缘。生他故说因。由依因故说有因。由依造有故说有为。多方便善显现故说处。依过去未来现在道路故说道路。有转成果故说有果。
  有恶亦隐没  秽污下贱黑
  善有为及习  亦复名修学
 
  有恶亦隐没秽污下贱黑者。不善及隐没无记法此名差别。不可说辈中立故说有恶。烦恼所覆故说隐没。烦恼垢污故说秽污。凡鄙故说下贱。无智闇乱故说黑。善有为及习者。善有为法此名差别。慧中生故说善行时。能得功德及可行故说习及修。已说心相应行。心不相应行今当说。
  无思想二定  亦众生种类
  句身味名身  命根与法得
  凡夫性所有  及诸法四相
  非色不相应  说是有为行
 
  无思想者。生无想天心心数法不起。二定者。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定名厌于生死解脱想。由第四禅心相续一时断。灭尽定名厌于劳务息止想。由非想非非想心相续一时断。亦众生种类者。生处已生于此处众生依及心相似。句者名会所说如所行非常谓兴衰法味者句会事。广说如偈及契经。名者字会说义如说常命根者。根及大等相续不断。得者成就诸法不舍。凡夫性者。未取正证离圣法是凡夫性。所有四相者。生住老无常。非色者。此一切诸法如上所说。非色非色所摄。不相应者无缘故。说是有为行者。有为造故说有为行。问此中几善几不善几无记。答。
  善二三种五  七应是无记
  二在色当知  一在无色地
 
  善二者。无想定灭尽定。三种五者。得生老住无常。善中善不善中不善无记中无记。七应是无记者。七无记无想天众生种类。句味名命凡夫性所有。问此中几欲界系几色界系几无色界系。答二在色。当知一在无色地。二在色当知者。无想定及无想天是色界。一在无色地者。灭尽定在无色界。
  二界说于三  谓余在三界
  有漏无漏五  其余定有漏
 
  二界说于三者。句味名亦在欲界亦在色界。非无色界离言语故。谓余在三界者。众生种类命得凡夫性所有。及四相通在三界。问此中几有漏几无漏。答曰。有漏无漏五其余定有漏五者。得生老住无常。在有漏中有漏。在无漏中无漏。其余定有漏者。谓余一切定有漏。问此离圣法假名凡夫三界中无记。此云何舍云何断。答。
  初无漏心中  圣不成就舍
  凡夫流诸界  离欲时灭尽
 
  初无漏心中圣不成就舍者。第一无漏心中得圣法时得不成就舍。凡夫流诸界者。流诸界时谓处所命终此处所舍。谓处所生彼处所得无记故。离欲时灭尽者。谓地凡夫所有。若此地离欲尔时得灭凡夫性。已说心不相应行。无为今当说。三无为法数缘灭非数缘及虚空。于中数缘灭者解脱诸烦恼。依于数缘灭有漏法离烦恼解脱。数缘力智力计挍事有而无。是名数缘灭。无挂碍之相是名曰虚空。谓不障碍色是虚空。
  诸法众缘起  亦从依与缘
  不具以不生  此灭非是明
 
  一切有为法从众缘而生无缘则不生。如眼识依眼依色依空依明依地依寂然。若此一切共和者便得生。若余不具便不得生。如眼时眠一切时生。尔时是余事不具眼识不得生。若彼眼识应当生而不生。眼生已终不复更生离此缘故。是有未来不复当生。彼起具差违不和是非数缘灭。如是一切行尽当知。已说无为因今当说。问有为法说是因。此中云何因为谁因。答。
  前因相似增  或俱依倚生
  二因及一缘  一向已生说
 
  前因相似增者。前生法后生相似因转增。如濡善于自地濡善因。及中因上因中于中因。及上因上唯上因。行法时有住有增终不减。以是故非为濡因。或俱依倚生者。或因俱生如相应因及共有因。二因及一缘一向已生说者。自然因已生当言因。非不生前者后因。未生者无前后。若为有者应随时生不从因。但不尔是故不有一切。遍因亦如是及次第缘。问谓此报者为是众生数为非众生数。答报是众生数报者众生。数法中。说非不众生数。所以者何。众生数者不共有。非众生数共有是故非报。问是果法云何。答有为解脱果。一切有为法性果。所有由因缘故无为解脱亦应说道果。问有缘法云何行缘。答有缘者共俱有缘法是相应是共俱一缘中行不别。问何处行。答行于他境界。他境界中行非自性。离自行及缘差别故。问心心数法为有处所为无处所。答无处所。所以者何。普因故普因生心心数法。因二眼生一识。若有住处者应住一眼中一识故。若尔者第二眼不应见色而见。是故非一眼中住。如是一切尽知。若如是者。以是故无住处。问世尊说心解脱云何。心解脱为过去为未来为现在。答生时而解脱道生时解脱。所以者何。道生时诸烦恼灭。是故生时解脱。问道生时断烦恼为不。答。
  道灭时灭结  明慧之所说
 
  道灭时断诸烦恼非生时。所以者何。道生时是未来。未来道者不能行事。以是故无碍道灭时断烦恼。解脱道生时解脱。问世尊说有爱无有爱。有爱几种无有几种。答。
  有爱有五种  无有独一相
 
  有爱有五种。有爱名于生不生物。若爱是名有爱。此五种有苦断见习灭道断及思惟断。无有独一相者。无有爱名已见断。乐于断是名无有爱。此一向思惟断。所以者何。从见爱思惟断。此是不转行相续中。爱非爱见是故思惟断。问世尊说三界断界无欲界灭界此何相。答。
  爱处余烦恼  灭尽是三界
 
  爱断是无欲界。处断是灭界。余烦恼断是断界。问十心欲界。善秽污无记色界。善秽污无记无色界。善秽污无记及无漏。此心几秽污心中可得。几善心中可得。几无记心中。答。
  秽污心得十  正觉之所说
  善心中得六  无记即无记
 
  秽污心得十正觉之所说者。秽污心中得一切十心界。及地来还时三界善秽污及无记。此心一切得退时得无漏。善心中得六者。善心中得六心。欲界善求学得及身口行。亦变化心无记。色界善变化心无记。无色界善心及无漏。无记即无记者。无记心唯无记以劣故。问前已说道品十法。此中几根性所有。几非根。答。
  道品有六法  当知是为根
 
  此中六法根性。所有信首五根及喜余者非根所有。问诸法为自性相应。为他性。答。
  相应于诸法  是说谓为他
 
  诸法他性相应不自性。非为自性于自性伴。问若此解脱当云何。答。
  缘中解于缚  大仙人所说
 
  诸烦恼于缘中愚即彼不起愚。缘中缚即于中解。不可以相应解相应。所以者何。以空故。问若断即是解脱为异。答如是若解脱者即是断。问颇断非解脱不。答有。或断已故缚。见道及思惟。苦智已生习智未生。见苦所断烦恼断。而见习所断烦恼缚。如是思惟所断一切种。更互相缘故。问见四真谛云何得不坏净。答。
  二解于三谛  四由见正道
  兴起清净信  修习于二世
 
  二解于三谛者。观苦习灭得于法不坏净。苦智习灭相应信。是名不坏净得是及圣戒。四由见正道兴起清净信者。见道时具得四。问几世修。答修习于二世。诸法修于二世。现在修行未来者得修。问心共行法云何。答。
  一切心数法  说是心共行
  此相及余法  作亦应当知
 
  一切心数法说是心共行者。一切心数法说心共行心近故。此相者。此心有四相生住老无常。亦心近故。及余法者。余心数法相亦心共行。作亦应当知者。无教戒如前说。问断法云何。答断诸有漏法。一切有漏法断杂恶故。问知法云何。答知及诸无垢有漏及无漏。是一切知法一切智境界故。问远法云何。答过去未来是说远不办事故。问近法云何。答余说近。现在近办事故。无为近速得故。问定法云何。答。
  无间无救业  及诸无漏行
  慧者说是定
 
  五无间业是定必至地狱故。无漏行亦是定必至解脱果故余不定。问见处云何。答见处必有漏一切有漏法见处五见处所故。问若成就根是成就几根。答。
  说有十九根  谓成就极多
  少成就极八  晓了根所说
 
  说有十九根。谓成就极多者。十九根成就极多如二形。及具根者未离欲见谛。少成就极八晓了根所说者。成就八根如不具身根断善根。及生无色中凡夫。问几种更乐。答五种。
  增有对无明  处中明更乐
  圣道俱有二  能兴起成果
 
  意识相应更乐是说增更乐。五识相应更乐是谓有对更乐。秽污更乐是说无明更乐。无漏更乐是说明更乐。有漏非秽污更乐。是说非明非无明更乐。问何等道德果为无碍道为解脱道。答圣道俱有二能兴起成果。二道共得果。一者解缚。二者得解脱。此二道成果。问无著住何心般涅槃。答无著心中得无为涅槃。无著一切事无所作无为无所求住。从报心中便般涅槃。问几有。答。
  生有及死有  根本亦复中
 
  生有者。始生时阴是谓生有。死有者死时阴是谓死有。根本有者。除生有及死有。于其中间阴是谓根本有。中有者。有所至阴是谓中有。问说有厌有离欲。云何厌云何离欲。答。
  诸智在苦因  此忍修于厌
  灭欲得无欲  说普在四中
 
  诸智在苦因此忍修于厌者。若智及忍缘苦习。是说厌行厌处故。灭欲得无欲。说普在四中者。四谛中智及忍说离欲能断欲故。
 
  论品第十
 
  威仪不威仪  若离复获得
  不由此致胜  能决定者答
 
  答有从无色生色。
  颇得圣果时  一切离诸恶
  有为净善法  得已而不修
 
  答有退时得过去。
  道者兴起时  未远离诸恶
  解脱时离恶  愿答已必定
 
  答有谓当来愿。
  颇光曜烦恼  兴起于定时
  清净初禅中  获得堕衰退
 
  答有无著果修及勋修。
  颇见谛道中  逮得诸善法
  是法亦有缘  圣者不见缘
 
  答有欲界中修行等智。
  颇慧有漏果  远离净功德
  不离从于意  此亦是彼果
 
  答有欲界变化心。
  颇住无碍道  成就于诸灭
  诸烦恼从彼  非如无漏见
 
  答有修学诸道时。
  颇结不解脱  无垢者获得
  而不断烦恼  谓此无垢尽
 
  答有从光曜中生梵天时。
  颇无漏净地  未曾得已得
  不离欲非退  不依于见道
 
  答有离色欲取证时。得无漏无色思惟道。
  颇未得诸法  而逮得此法
  不舍彼不得  若能知者答
 
  答有余初无漏心品。得余无漏功德。舍凡夫事余者一切不得。
 
    阿毗昙心论卷第四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