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利用十二经脉治病必须联系阴阳两性的脉象诊断
-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曰:“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说明将在用针之前,医者必须首先诊察脉象,根据脉象所呈现的虚实以及病症的轻重情况,才可以相应地决定出调治方法。《灵枢·终始篇》云:“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乃止”。据经上所论述的“人迎脉三盛”。当补足太阴脾经而泻足阳明胃经;“脉口脉一盛”,当补足少阳胆经而泻足厥明肝经。这就充分说明了未经过诊察阴、阳脉象盛衰之前,而预先就决定出所取治某经某穴的处方是不符合古圣治法的。
贫道多年以来在研究探讨中体会到,人体患病其“十二经脉”的运动有所变化,其手足三阴三阳经脉,也并非常存固定的盛衰状态,所以在诊、疗上若要做到合理合法调治人体十二经脉的疾病,首先就必须要通过诊察阴、阳脉象的虚实之后,才能根据阴阳两方脉波的虚实现象,来决定出应该调治某经脉或某某穴位,又才能根据阴、阳脉象的盛衰表现,以确定施行或补或泻的调治外法,即是遵守古圣人诊疗结合的正确治疗规则。
参阅后世各针灸家的书籍中,皆缺少阴、阳两个方面约脉象诊断,都只着重于“某类病证”即预定有“某些经验穴位”的组方,并倡导各个穴位的“经验效果”等等,所以在各穴位上却总结了很多经验。
各针灸书籍虽然也论及脉象诊断,多只论述了两手的‘寸口脉象”而已,故后世以来的“针灸书籍”中论脉象,仅只有“阴经方面”的脉象诊侯,却没有“阳经方面”脉象诊断,因而就形成不周全的阴阳诊断。
《灵枢·经脉篇》论手太阳的肺经脉云:“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再如论手阳明的大肠经脉云:“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这说明古圣们诊脉,全是用阴、阳两方的脉象相对照,按大、小、盛、衰以确定阴阳经气的虚实。所以贫道遵守古人圣法诊察“脉口、人迎”的阴阳动脉,在诊断治疗上疗效甚高,故认为应承继先圣的诊法,即可减少误诊。
现以大、小脉而论:如诊得“人迎”的阳脉大而“脉口”的阴脉小,便可确诊为“阳经的能量盛、阴经的能量衰”;若诊得“脉口”的阴脉大而“人迎”的阳脉小,便可确诊为“阴经的能量盛、阳经的能量衰”。如果诊得“脉口、人迎”两方皆呈现盛大的脉象,只可诊断为“阴阳的经气皆盛”,就不能确诊阴、阳两方而谁胜谁负了。因此故“大脉”若失去“小脉”来相互比较,亦就失去了“对照”依据,那用何作证据以确定其为“大脉”呢?所以“脉口的阴脉”若失去了“人迎的阳脉”来作相互比较,也就失去了“对照”依据,那用何作证据来确诊阴阳两方而“谁盛谁衰”呢?所以,必须有对立面,才能有完整统一的辩证方法。
经云:“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又云:“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这以上说明的种种有“原则的施治”,全要依靠诊断“脉口和人迎”以权衡三阴、三阳经气的盛衰之后,才能胸有把握的去施行调整阴、阳次第的补泻针法,即是正当的诊、疗规则,否则就遗弃了古圣先哲们的正确诊疗规则。因为不是依据“脉口、人迎”的阴阳脉象盛衰而施行补泻针法,即是盲目的“施用补泻”,故失去了“人迎脉”的诊断是十分可惜的。
《灵枢》经是针灸疗法的鼻祖经典,其中具备着天、人合一的道理,真正是道合太虚,理应人体,实乃举世无双的“中华瑰宝”。如能遵守古训诊疗治病可起沉疴,其利乐人类功德无量。
故贫道于研读之前,必虔诚敬意稽首顿首以致礼,亦望未来同仁不可轻视。如果用针灸调治疾病,定要恢复古圣阴阳对立的“脉口、人迎”诊法,所以必须将阴、阳脉象诊断与“十二经脉”的道理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的辩证施治而运用于临床。
(一)对脉口人迎动脉之一倍二倍三倍的分析
关于一倍、二倍、三倍的动脉显象、是论阴阳动脉正负运行之“宽、窄”度的脉波差别。何谓病在手足的太阴阳明脉三倍,病在手足的少阴太阳脉二倍,病在手足的厥阴少阳脉一倍?
1、由于两寸口的脉诊部位,属手太阴肺经的经脉路线;两人迎的脉诊部位,属足阳明胃经的经脉路线。
按《灵枢·经脉篇》论手、足太阴阳明的经脉:起始于手太阴肺经的胸中,而外出行至手交手阳明;由手阳明上行至头交足阳明;由足阳明下行至足交足太阴;由足太阴上行至腹。这从体上到体下循环阴、阳、表、里一周而形成了第一道手足阴阳的大循环周。因为“寸口、人迎”脉诊部位都在这第一道阴阳环周之上,所以手足的太阴阳明受病,是受直接的阴、阳脉搏传感反应,故以三倍的脉象以诊候太阴、阳明的疾病。
2、论手足少阴、太阳的经脉:起于手少阴心经的心中,而外出行至手交手太阳,由手太阳上行至头交足太阳;由足太阳下行至足交足少阴;由足少阴上行至腹。这由体上到体下循环阴、阳、表、里一周而形成了第二道手足阴阳的大循环周。由于脉诊部位是在第一道阴阳环周之上,所以手足的少阴太阳受病、是间接的阴、阳脉搏传感反应,故以二倍的脉象以诊候少阴、太阳的疾病。
3、论手足厥阴少阳的经脉:起于手厥阴心包络的胸中,而外出行至手交手少阳;由手少阳下行至头交足少阳;由足少阳上行至足交足厥阴;由足厥阴上行至腹。这从体上到体下循环阴、阳、表、里一周而形成了第三道手足阴阳的大循环周,因脉诊部位在第一道阴阳环周之上,中间隔着第二道阴阳环周,故脉波传感更远,所以手足的厥阴少阳受病,是隔离间接的阴、阳脉搏传感反应,故以一倍的脉象以诊侯厥阴少阳的疾病。
关于这三道大循环运动的联系,是依靠三条分支经脉:
1、足太阳脾经:“其支者、复从胃、别上隔、注心中”。
2、足少阴肾经“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3.足厥阳肝经:“其支者复从肝、别贯隔、上注肺。”
人体的营、卫之气,就是通过以上三道大阴阳环周,行阴二十五度;行阳亦二十五度,终而复始,传往周流,循环不已。”
手足十二经脉太过不及表
太阴(手肺、足脾)
太过:寸口大三倍于人迎
不及:寸口反小于人迎
少阴(手心、足肾)
太过:寸口大二倍于人迎
不及:寸口反小于人迎
厥阴(手心包、足肝)
太过:寸口大一倍于人迎
不及:寸口反小于人迎
阳明(手大肠、足胃)
太过:人迎大三倍于寸口
不及:人迎反小于寸口
太阳(手小肠、足膀胱)
太过:人迎大二倍于寸口
不及:人迎反小于寸口
少阳(手三焦、足胆)
太过:人迎大一倍于寸口
不及:人迎反小于寸口
(二)对阴阳动脉的认识及阴阳双诊的优点
《灵枢·经脉篇》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十二经脉”的正负运动机能无形无象,何以医者诊察阴、阳脉象的往来虚实,而可以确诊“十二经脉”的阴阳盛衰,甚至两足部的“太溪穴动脉”还能见到它的“动脉搏动。”既然说:“十二经脉”是无形无象不可得见何以又能摸得着和见得到呢?因为无形无象的“十二经脉”之阴阳对立运动的能量,鼓动了人体之有形有象的“气血”,故而就形成了人体阴阳动脉的“脉搏显象”。所以医者才可以摸得着而见得到。这犹如大地上吹起东、南、西、北风一样,而东西南北的风是“无形”的能量,亦难以见得到,但可以从大地上之有形的物体如“树木的摆动”及“水面的波浪”而测知。所以诊察“脉口与人迎”动脉,即是诊察人体三阴三阳之正负运动所促成的“气血脉波”,故阴阳动脉的盛衰与十二经脉的盛衰,是同源相感的。
关于人体之内这个“气血脉波”的现形现象,历代的前贤创作了很多脉学著作是各立已见而说法不一,等等复杂的“脉象”立论,但各有自己的理论心得体会。据贫道研究《灵枢经》认为:归根到底却只有“两类归纳”性质,即“平”与“不平”的两类性质脉象。《灵枢·终始篇》云:“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代也,本末之寒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如以上各类脉象正常相应,当归纳是:人体十二经脉的“和平公式”。再如《灵枢·终始篇》曰:“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燥,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燥,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如以上种种有阴、阳,盛衰差别的脉象,当归纳是:人体十二经脉的“不和平公式”。
《灵枢·终始篇》云:“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接诊候两手的“脉口”动脉属阴,犹如地道,诊候颈两侧的“人迎”动脉属阳,犹如天道,故阴、阳动脉双诊即可得天,地之全道。
但后世的脉学诊候,均只论诊察两手上的“寸口动脉”,并有言:“左手动脉为人迎;右手动脉为脉口。”因此,也很可能是这种立论,而失掉了真正的“人迎脉诊”,但这种立论贫道认为是没有理由的。因为五脏与六腑各有两道经脉,一道在于左侧,一道在于右侧,这左、右两手的“寸口动脉”部位,全属手太阴肺经的经脉路线,故两手的“寸口动脉”只能代表五脏之阴面左、右、正、负。往来的脉象,它不可能代表其颈两侧胃经的阳面之“人迎动脉”。
根据贫道的多年体验,应遵古法诊候“两脉口与两人迎”动脉,才是左、右四方阴、阳两性的全面诊察。如果只诊察属阴的“寸口动脉”之一方面的诊断,尤其是在阴、阳运动的极化之时、其“脉口”与“人迎”穴处显象特殊,不是在明面隐形藏相,就是在阳面隐形藏相,若从脉口诊候五脏的里阴;从人迎诊候六腑的表阳,其脉象藏形于阴面,必显形于阳面。脉象藏形于阳面,必显形于阴面。若如此双诊阴阳经气的太过不及,明昭易辨,准确少误,是既明了、又简单,在治疗中才能辨证明确,疗效亦佳。
医者诊疗疾病应根据这“简捷的诊候”,以诊察出阴、阳脉象的盛衰差别,来确定出调整阴阳的方法,而促使“十二经脉”再回复“还原和平”的运行状态。
这种直截了当的阴阳脉诊为何弃而未用。贫道认为:《灵枢经》虽然未有将“十二经脑’的道理详尽述明于书,但在古圣师徒之间,定有心传口授。例如《黄帝内经》中的雷公、少师、高伯等,即是传人,很可能在后来一代代的传承中,因保守医术或时代变迁等原因而造成真理失传。
经曰:“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由此,对“古圣经典”中所倡导的诊断方法不能盲目遗弃,应在继承的同时,再结合现代新认识加以提高,如此将会使祖国医学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也将对古医文化中所蕴藏着的至高无上的医理,医术有新的发现。若逐步总结经验,将会准确无误的运用于临床,何愁我国的“中医水平”不超越世界的医学水平呢?
由于“十二经脉”的道理不明而阻挡着中医前进的道路,因此贫道不自量力,虽然学识有限,文字表达能力甚差故勉强著书立说,也将研究“十二经脉”的心得体会贡献出来,以供爱好祖国医学的同仁们参考验证,以共勉前进,唯此贫道真诚的希望中医界的同仁,本着实际出发,用科学的态度,来证实这“阴阳双诊”的优越性。
(三)关于人迎脉的诊法
后世以来对颈两侧的“人迎动脉”少有人诊,只见到仲景医圣论及。故在各“脉学”书中也未见到对“人迎脉”的诊察方法。因此,贫道为了验证落实“十二经脉”的道理通过多年的探讨,历经反复的验证,现确定对“两人迎动脉”的诊候部位与诊察方法。今提供出来以供中医界同仁,在临床中试诊。
1、关于“人迎动脉”的诊候部位:在前颈(廉泉穴下)喉节骨最高突处(而向两傍后退至人迎动脉搏动处诊之)为关部,关部以上为寸部,关部以下为尺部。
2、关于“人迎动脉”的诊法:医生可采取两种诊候形式。1、令患者坐式,医者立于患者的背后,其珍脉动作,也与诊候两手的“寸口”动脉同样,以三指并齐,先下中指(以中指头接触高突喉节骨位时再向后退至“人迎动脉处”诊之)于“关部”;次下食指于关上“寸部”;再次下无名指于关下“尺部”。用右手以诊候患者的“右人迎动脉”,用左手以诊候患者的“左人迎动脉”。
3、医者站立于患者的左侧,用左手以诊候患者的“右人迎动脉”;医者转换方位站立于患者的右侧,用右手以诊候患者的“左人迎动脉”。
脉诊规则:先诊寸口动脉以候五脏之里阴,后诊人迎动脉以候六腑之表阳。就能取得八纲辨证的阴、阳、表、里四纲。《灵枢·禁眼篇》云:“寸口主中,人迎主外”。《灵枢·五色篇》曰:“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充分说明两手的“脉口”属五脏之阴、主里;颈两侧的“人迎”属六腑之阳、主表,明确分清了阴、阳、表、里结合辨别缓、急、大、小、滑、涩六脉,更以浮、沉、迟、数参合诊断,并又能诊断出寒、热、虚、实的四纲证候,其诊法虽然简单、亦能运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诊断。《灵枢经》论脉诊:提倡两种简要的诊断方案。
1、论色、脉相应、相克、相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色青者,其脉弦也;赤者,其脉钩也;黄者,其脉代也;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说明如肝木生病,其色当青,其脉象当孩,为色脉相应的常规现象,可按阴阳的盛衰调平即愈。如果肝木患病,其面色青,反诊得轻浮而毛的肺脉,是肺金克肝木之象,为不吉而预后不良。若是肝木有病,其面色青,而诊得沉石之肾脉为肾水生肝木之吉象,故肝病易于全愈。如心火、脾土、肺金、肾水仿此理类推。
2、在脉诊中,辨别缓、急、大、小、滑、涩之六种脉象以诊断人体的寒、热、虚、实及气、血盛衰。《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诸急(紧象脉)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足以说明诊此缓、急、大、小、滑、涩六脉便可诊断体内的寒热虚实及气血多少。
附:缓脉典故
谈到缓脉,借此讲我误解“缓脉”的故事。说出来虽属无知可笑,也许借鉴真实的物理能有益于脉理。
初习医时,由于从事农活,常借耕锄之隙学习,既没上医校,又未拜师,加之文化知识有限,学脉理时:对《灵枢经》中诊察“缓脉”的误会,却是在犁地时始明其理。因脉学中有迟脉一息三至主寒,数脉一息六至主热,这两种相对的脉象道理甚明。《灵枢经》言:“缓脉多热”,由于开始学医,认识肤浅,自以为缓脉的“缓”定与迟脉的“迟”字是同意词,为何却说迟有寒而缓脉又多热呢?就这个疑问一直存于大脑,日夜思考不得其解。
有一天秋播耕地收工,便将犁地的工具置于田野而牵牛归家,当日晚上风雨交加降了数阵大雨,次日天气晴朗,我又牵牛去耕地,依旧将耕牛套上轭头绳子内,却发现粗绳子缩短了七八寸,(因寒湿雨水入浸所致)随手即将粗绳放长七八寸驱牛耕地,对这种日常遇见的事物也未介意。
将近中午,太阳当空,气温高升,此时见耕牛犁地十分吃力,才发现粗绳上的雨水亦被阳光晒干,其粗绳已变得松缓弛长了。
在停牛收绳的瞬间,突然醒悟到《灵枢经》中的“缓者多热,急者多寒”之故,亦是热张冷缩之理。这一深刻的启发成为我后来治病诊断寒热的依据。
由于脉现不迟不数的寒热甚多,就需用紧缓脉象来分辨寒热,故能辨证明确,今特将此过程叙出,愿同行亦能受益。
(四)缓急大小滑涩六脉的认识
《素问》《灵枢》乃古圣人创立的医学之纲,而后世的医学是从这纲中化出的目,笔者畏繁求简,认为《灵枢经》中的缓、急、大、小、滑、涩六种病脉的诊断甚为简要。对缓、急、大、小、滑、涩六脉的认识如下:
1、关于缓脉经言:“缓者多热”凡显现松弛形象的缓脉,就知体内存有温热的阳气。正常人如诊得阴、阳双方的寸、关、尺三部的动脉往来均匀都现缓象,可为阳足神全,确是阴阳交泰健康长寿之脉。如果诊得缓脉在左、右、阴、阳寸、尺不均即是病脉。缓脉出现在尺部、热在下焦;在关部,热蕴中焦;在寸部、热炎上焦;在脉口、主脏;在人迎、主腑、在左、属在;在右、属右。其六脉诊候以此类推。所以如上所述:诸疾患若显象“缓脉”者,可证明体内有阳光熙照。故言:“缓者多热。”
2、关于紧脉经言:“急者多寒”,诊得脉象紧急,即知为寒邪所伤,大凡寒邪必先侵表,“寒主收引”即热胀冷缩之理。如果身体感寒其脉搏即会出现紧象,故言:“紧者多寒”。
3、关于大脉经言,“大者多气少血”脉显粗大,可知体内气有多余。若是体内的气、血平等相宜,其脉象必显出不大不小的中和之脉象。所以脉大者为血液配备气运而不够所需,故言:脉大者多气少血。
4、关于小脉经言:“小者血气皆少。小脉者:乃细小的脉象,可证明气的张力与血液的流量而共同运行不足,故诊得“小脉”为阴、阳平衡衰弱其气血双亏。故言:“小者血气皆少。
5、关于滑脉经言:“滑者阳气盛、微有热”诊得滑脉能证明体中的气、血通畅流利。气无血不附,血无气不行,前贤云:“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故血依气运行、气靠血濡养、若气血运行和平相宜,其脉象定不快不慢从容不迫。所以脉显往来流利的滑象知气必旺,故言:“阳气盛”,因滑脉的运行较速,虽然不能称为数脉而将接近于数脉,故言:“滑者阳气盛,微有热。”
6、关于涩脉经言:“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脉显涩象,可测知体内的血液中缺乏阳气运通血脉,例如沟渠内本自有水,却因不能得到畅流,其内在的运行道理是与“滑脉”恰恰相反。放言:“多血少气”。其水常流者不易结冰,是水流生温之故。然而涩脉的血液并非不能流动,只是在流行之中尚缺乏一点阳气促使通畅即显涩滞不利。故经言:“澄者多血少气,微有寒。”
(五)脉诊中的现实情况
《灵枢经》对五脏、六腑的脉诊诊断,没有按“脉口、人迎”的寸、关、尺部来分配脏,腑定位,却只区别一倍、二倍、三倍的阴阳两面性以对照盛衰,以决定阴经、阳经的虚实,笔者按这种阴、阳两面性的诊断治疗,效果满意,并在多年的临床中发现有如下几种脉象情况:
1、关于诊候“脉口、人迎”的一倍、二倍、三倍现象,是古圣人对众人的大体概括,并非是所有人都以同样大,小之一倍、二倍、三倍的脉波出现,而是根据各人自身的生理及其动脉的现象再分别以大、中、小的比差、而确诊病在何脏、腑、经脉、才是因人制宜的脉诊规则。贫道经过测试:如脉诊十个健康无病之人的动脉现象,而各有内、外、阴、阳、左、右、上、下不同的脉象差别,因此就不可能取得统一的脉波现象。所以《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论五五二十五种人的生理,各人有所不同的特生理征或缺限,故在脉诊中就不能得到统一的脉象。
2、有个别先天素质太差的人又与大众有别,其脉象似有不明,微涩难辨。还有肌肉丰厚特殊体胖之人的动脉被肌肉掩盖,特别是颈两侧的“人迎”动脉、难以辨别。
3、发现一部分四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其颈部的“人迎”动脉逐步增强;而手上的“寸口”动脉逐步减弱,是否与衰老和血压升高有关,有待研究。
4、比较单纯的病疾,易于用一倍、二倍、三倍明象辨明,如肝脏患病可按一倍的动脉显象诊断,如果肝脏患病,而肺脏又生病;或是脾脏有病、而心脏又患病,由此,在脉诊中易产生混淆。
实践证明利用阴、阳两性的脉象诊断,实是调治阴阳经脉的“指南方向盘”。但是若遇到以上数种特殊异常的脉象,所以还必须运用脏、腑辨证和望,闻、问辨证来综合诊断,才是祖国医学完整的诊断规则。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