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八
    <子部,类书类,太平御览>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御览卷四十八
    宋 李昉等 撰
    地部十三
    南楚诸山
    静山       惊矶山
    黄鹤山      烽火山
    鸡翅山      阖闾山
    印山       朔山
    望夫山      翠屛山
    九宫山      角山
    钟台山      武昌山
    樊山       西塞山
    白雉山      凤栖山
    神人山      南昌山
    松门山      马当山
    钓矶山      鸡笼山
    五女山      射的山
    石印山      龙虎山
    羊山       罗霄山
    锺山       望凤山
    昌山       石室山
    黄唐山      储潭山
    赤石山      螺亭石山
    上洛山      空山
    金鸡山      峡山
    梓潭山      柴侯峡山
    官山       君山
    盘固山      归美山
    莫巨山      五章山
    麻山       邓公山
    明府山      鹤岭山
    石虹山      洪崖山
    静山
    江夏图经曰静山在县东南一百一十里其山回耸无连接曲涧清流山林茂峻可以息诸仁智栖游羽客故名静山
    惊矶山
    江夏图经曰在县东九十里其山无连接西南俯临大江下有石矶波涛迅急商旅惊骇故以为名
    黄鹤山
    江夏图经曰在县东九里其山断絶无连接旧传云昔有仙人控黄鹤於山故以为名故梁湘东王晋安寺碑云黄鹤从天而夜响是也
    烽火山
    江夏图经曰烽火山在县东北四十里
    梁典曰梁武征齐顿军於此举烽火相映故名烽火山
    鸡翅山
    江夏图经曰鸡翅山在县南八十里昔有金鸡飞集於此故名鸡翅
    旧记云金水有金鸡翅山鷄向南飞产金於此水故名金水
    阖闾山
    武昌记曰昔阖闾与伍子胥屯衆於此山为城故曰阖闾山史记曰阖闾九年伍子胥伐楚又吴越春秋云伍子胥将吴兵攻破楚掘楚平王之墓盖尝屯军於此山是也
    印山
    武昌记曰奉新县有渚石临水高三十丈上有字髣髴似印故曰印山
    舆地志云县西有石临水高三十丈有书字为印山此即是也
    朔山
    武昌记曰朔山有竹长一十余丈围数尺常有声天将雨此竹鸣焉今无此竹
    望夫山
    舆地记曰望夫山上有望夫石层生芜菁遂以名山上有石高三丈形如女人谓之望夫石
    又记曰武昌郡奉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状如人立者今古相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於此山既而立望其夫乃化为石因此为名焉
    翠屛山
    舆地志曰江水入富池一百八十里得奉新上流三百里有城山三面壁立一面峻极水是奉新大源本名石城山天宝五载改为翠屏山
    九宫山
    武昌记曰九宫山西北陆路去州五百八十里其山晋安王兄弟九人造九宫殿於此山遂以为名
    角山
    武昌记曰天欲雨其山有声如吹角以此为名
    钟台山
    武昌记曰钟台山在县东南一百里上有桃花洞洞侧有李邕读书之所荒基遗址石室花木犹在上有一石台台上有一钟或时鸣响远近皆闻故名钟台山也
    武昌山
    续捜神记曰晋武世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采茗遇毛人长丈余引精至山西示以聚茗而後去俄而复还乃探怀中橘遗精精怖负茗急归
    樊山
    江夏图经曰樊山西陆路去州一百七十三里出紫石英山东数十步有冈冈上甚平敞青松緑竹常自蔚其下有水溪凛然常有寒气故谓之寒溪有蟠龙石谢元晖诗云樊山开广宴是也
    又干宝捜神记云樊山若天旱以火烧山即得大雨今往往有验
    武昌记曰樊山孙权常猎於下见一姥问猎得何物答曰只猎得一豹曰何不见其尾言讫忽然不见权於後立庙祀之
    西塞山
    江夏风俗记曰西塞山高一百六十丈周回三十七里峻崿横江危峰断?长波所以东注高浪为之西翻袁宏东征赋云沿西塞之峻崿是也
    又江表传云刘勲败於彭泽因走入楚江闻皖已没遂投西塞
    白雉山
    江夏图经曰白雉山其山上有芙蓉峰前有狮子岭後有金鸡石西出金南出铜自晋宋南陈以来常置立炉冶烹炼
    凤栖山
    江夏图经曰凤栖山西北陆路去州二百二十五里吴建兴年中凤凰降此山因以为名山有石鼓鼓鸣则雨
    神人山
    帝历记曰神人山吴建衡三年有神人乘白鹿从此山出名神人山
    南昌山
    豫章图经曰南昌山者昔吴王濞铸钱之山时有夜光遥望如火以为铜之精光
    梁氏十道志云以豫章有铜山山中有洪井飞流悬注其深无底是也山有洪崖先生链药之井亦号洪崖山有石臼存焉
    松门山
    豫章图经曰松门山者以其多松遂以为名北临大江及彭蠡湖口山上有石镜光明照人谢灵运彭蠡湖口诗云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是也
    马当山
    九江记曰马当山高八十丈周回四里在古彭泽县北一百二十里其山横枕大江山象马形回风急击波浪涌沸舟船上下多怀忧恐山际立马当山庙以祀之
    钓矶山
    异苑曰钓矶山者陶侃尝钓於此山下水中得织梭一枚还挂壁上後化成赤龙从空而去其山石上犹有侃迹存焉
    鸡笼山
    郡国志曰江州鸡笼山山有石鸡冠距如生有道士李镇住此山下常赏翫之鸡一旦自毁镇曰鸡既如此吾其终乎果卒
    五女山
    郡国志曰江州五女山始皇死五女葬此山天昏每闻筝笛之声
    射的山
    郡国志曰射的山者故老相传云上有玉在石壁内遥望似有白处曾有胡人来取上山後遇风雨不果得今远望颇似射侯故名射的焉
    石印山
    吴志曰天玺元年鄱阳郡言历陵山石有文理成字巫言石印神有三郎皓遣使以太牢祭并印绶拜三郎为王
    又按江氏记云历陵有石印山临水高百丈有七穿騈罗穿中色黄赤相续因谓之石印山
    龙虎山
    信州图经曰龙虎山在贵溪县二山相对溪流其间乃张天师得道之山
    羊山
    宋永初山川记曰商安县西有羊山山有燃石黄色而理麄以水灌之便热若石灰以鼎置之烹煮可熟
    罗霄山
    王孚安成记曰萍乡罗霄山泽水所出傍出石乳天旱吏人祷之因以大木长三四丈投井中即雨水悬辏井溢辄令木涌出而雨止盖潜龙之穴也以阳居隂神精上通故叩之而必有所感则蜀都赋所云应鸣鼔而兴雨者也
    钟山
    裴子野宋略曰永嘉元年钟山因洪水有钟从山流出时人得之送上验铭云是秦时乐器因以为名
    又安成记曰钟山临水阻峡春夏则湍洑涌沸涌上白沙如米两?石山各有九十余里以之候岁若一?偏饶则其方丰稔民以为凖
    望凤山
    宜春图经曰望凤山在州西北七十里上有一峰远观似凤因以为名
    昌山
    宜春图经曰昌山在州东六十里旧名伤山周回连延一百八十里袁江流于其间巨石枕崎潺激舟人上下多倾覆故名伤山顾野王舆地记云时人以伤为非善徵乃改为昌山
    石室山
    宜春记曰郡有石室山山有数石室相通高十余丈皆相似素壁若雪万象森罗因以为名
    黄唐山
    舆地志曰赣县黄唐山有石室数千间屋上通天窗下有方榻者二十人巾栉而坐傍有小石室七所相通悉有石人室前时有车马迹春夏草不生无诸毒虫林木繁茂水石幽絶盖灵仙窟宅也山下居人每丙日辄闻山室有笳鼓箫乐之音
    邓德明记云有石子如弹丸聚在山角至丙日不复见他日复有其山独立高一千三百丈相传以石室呼为黄唐庙因以为名
    储潭山
    南康记曰储潭山俯临清潭有储君庙因以名焉舆地志云咸和二年刺史朱伟所立常有渔者钓於此潭得金鎻索引舟中长数百丈忽一物随鎻而来其形如水牛眼赤角白见人惊骇拽走而渔以刀断得数尺?不知其所由然也
    赤石山
    南康记曰赤石山大石连耸灿若舒霞山角多赤石有玉房琼室耆旧相传云宋元嘉年中有人自称安道士者不知何许人被服巾褐栖於此山中数十年忽失所在其後时复有见者天宝六年勅改为玉房山
    螺亭石山
    南康记曰螺亭山有大石临水号曰螺亭云昔有贫女采螺忽夜中见衆螺张口乱噉其肉贫女乃死其伴因殡水傍其冢化为巨石螺殻无数号曰螺亭石山
    上洛山
    舆地志曰虔州上洛山多木客乃鬼类也形似人语亦如人遥见分明近则藏隐能斫杉枋聚于高峻之上与人交市以木昜人刀斧交关者前置物枋下却走避之木客寻来取物下枋与人随物多少甚信直而不欺有死者亦哭泣殡葬尝有山行人遇其葬日出酒食以饷人山中有石墨可书
    空山
    南康图经曰空山晋咸康五年太守庾恪於西山麓中建立神庙历代祈雨最有灵应
    又郡国志云空山在郡南山多林木果实食物一郡皆资此山虽名空山其出物百倍於他山
    金鸡山
    南康记曰金鸡山临贡水石色如霞其傍有穴广四尺一石正当穴口如弹丸尝有金鸡出入此穴晋义熙中再三出见有人挟弹放丸於穴口化为石其鸡至今不见因号曰金鸡穴宋永初中又见栖翔於此
    峡山
    南康记曰峡山上时有夜光飞焰遥见若火炤燎于原从峡泝流数十里有石临水名曰蛟窟天宝六载勅改名夜光山
    梓潭山
    南康记曰梓潭山有大梓树吴王令都尉肃武伐为龙舟槽斫成而牵挽不动占云须童男女数十人为歌乐乃当得行遂依其言以童男女牵拽没於潭中男女皆溺焉其後天晴朗髣髴若见人船夜宿潭边或闻歌唱之声因号梓潭焉
    柴侯峡山
    南康记曰柴侯峡山汉灵帝时有刘叔乔避地於此死葬村侧自云柴侯墓晋末丧乱有发其塜者忽有大风雨棺及松柏悉飞渡水移上此峰其棺乃化为石因是名焉
    官山
    南康记曰官山天宝六年改名珠玉其山高峻出善鸟香草尝有人於此山见大珠玉相传谓之官山
    君山
    南康记曰君山翠丽鲜明遥若台榭一名曰娲宫亦曰女姥山山去盘固山五十里上有玉台方广数十丈上有自然石室形风雨之後景气明静颇闻上有鼓吹之声
    盘固山
    南康记曰盘固山有石井井侧有大铜人常守之按此石井五百年水一涌起高数丈铜人以手掩之其水即止其山盘纡峻嶒因号盘固山焉
    归美山
    南康记曰归美山高数百丈远望嵯峨灵阙腾空故老谓之神阙其山有水出焉四面嶮峻自然有石城高数十丈周回三百步又有石峡左右高五六十丈势若双阙其状入云复有古石室色如黄金号为金室有鸀鸟形色鲜洁自爱毛羽其只者或鉴水悲鸣自絶方知孤鸾对镜为不虚矣山顶有木枋数百片高危非人力所及
    莫巨山
    荀伯子临川记曰岩内有石人坐石盘上体有尘埃则兴风雨洗讫晴日遍体洁朗如玉莹浄民以为凖焉
    五章山
    荀伯子临川记曰五章山絶岩嶮峭有蜜蜂依之为房其形如笠采者皆悬磴数十丈然後获之
    麻山
    荀伯子临川记曰麻山或登之者望庐岳彭蠡皆在其下有黄连厚朴恒生焉又有枫树及数千年者如人形眼鼻口全而无臂脚入山往往见之或斫之者皆出血人以篮冠其头明日辄失篮俗名枫子鬼其山竹木稠密如麻因名麻山天宝六年职方奏改为丰材山焉
    邓公山
    信州图经曰邓公山在县北本名银山因邓公为邓公塲仪凤二年邑人祭山山颓?焉按开山记云总章二年邑人邓远经刺史豆卢公陈开山之便?为山?後人立邓公庙焉
    明府山
    信州图经曰明府山在县东其山久晴不雨山或自鸣必有大雨久雨不晴欲晴必有烟雾盖其头故老相传祈请有验
    鹤岭山
    信州图经曰鹤岭山自贵溪县界岗阜鳞次北入县境岭上多松树有鹤窠因名鹤岭山
    石虹山
    鄱阳记曰石虹山有石室中有石砥平如牀可容置数百人傍列石障如屛风篆书为八十三字有横石?水而渡文彩青赤若虹蜺因名为石虹山
    洪崖山
    豫章记曰按旧经云古老相传有洪崖先生者居此山上故以为名
    又列仙传云洪崖山者山之阳有洪唐山寺中有洪崖坛每亢旱祷此
    太平御览卷四十八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