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十六:为何赞美女性

    为何赞美女性 石从越 于 2005-06-10 发表在 品读红楼
    红楼梦之奇,在于出世之后令所有文人墨客都叹而观止,她象茫茫草原之中突立的孤峰,滔滔流水之上跳跃的独波,使她同期的作品都暗淡失色,正因为她的奇, 也使她最有争议,今天我们读解起来还是一头雾水,各执一词。不过,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故叙闺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则简,不得谓其不均也。作者所写的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但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故欲使闺阁传昭,也就是要赞美她们,这一点大概无人疑议,书中女性性格不同,貌美的个个可爱,将赞美的女性又概括为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侧面,用诙谐的笔调描叙一朵朵鲜花怎样从绽放到衰败,令人无限的感叹和遐思。不谈今天的拥钗、拥黛、拥湘派,就说其后的皇室中人慈禧太后都对红楼梦爱不释手,常常以贾母自喻,说明其描写的人物果真细腻、真实、感人。而对男性的描写,作者则用辛辣的笔触,就连有自身影子的宝玉,也毫不留情地进行了剥离,谁也不值得我们欣赏,更没有人会以其中的人物自居。为什么有这种情况呢?按我个人的理解在这里做些浅析。
    一、如何赞美女性的
    描述青年女性之美,写闺房则极其雍肃也,而艳冶已满纸矣;状阀阅则极其丰整也,而式微已盈睫矣。作者用极其简练的描述慨括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红楼梦》中还有不少苗条美女,"虞美人"代表就是林黛玉。书中很少直接描写她有多么清瘦,多是通过与她相貌身材相似的其他人物来折射。比如与她外貌相似的丫环晴雯,就是"削肩膀,水蛇腰"。这样显得秀颈颀长,避免了宽肩锁骨,显得文弱优雅,所以被认为是一等美人的表征。尤三姐在跟贾珍兄弟喝酒时,"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抹胸"和"一痕雪脯"!突显令人垂涎的一面。比如说"削肩细腰,长挑身材"的探春;"蜂腰猿背,鹤势螂形"的湘云等,但她们是瘦而不弱,健康昂扬,正是现代人最为欣赏的美人。此外还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的王熙凤,是体形偏瘦但富于性感的成熟美人。丫环中的瘦美人还有"细挑身材"的花袭人,"细巧身材"的林红玉,"蜂腰削背"的鸳鸯乃至"生得单弱"的秋纹等等。"燕瘦环肥",体态丰韵的美女已不是我们现代的审美标准了,因为胖本身就给人以不够轻盈的印象,能入美人之列的往往都是货真价实的,有一个艳冠群芳的薛宝钗就确实令人难以忘怀,她生得"肌骨盈润,举止娴雅"。曹雪芹仅用了八个字,就把一个珠圆玉润雍容富态的胖美人描绘得跃然纸上。还有雍容华贵的元春、神秘末测的妙玉,虽不明显,也是这种类型的美丽。
    诗人形容王昭君的美丽时说"意态由来画不成",就是说女人的气质与风情。气质是女人最重要的化妆品,这样的人动起来就是俯仰百变,难描难画。这就是气质的作用。
    "宝琴有其美而不能得其幽":宝琴是大观园里最美的女孩,连她艳冠群芳的宝姐姐都比不上,她的美貌被贾母视为宝玉媳妇的第一人选,可是她也有气质上的缺陷,虽然见多识广才华出众,但内心世界并没有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个美丽但幼稚天真的小妹妹,缺少幽怨的凄美。
    "香菱有其幽而不能得其文":香菱是身世凄苦,惹人怜爱,让人忍不住要去抚平她的心灵创伤。这是她的"幽",是宝琴这样养尊处优的阔小姐所不具备的。而"文"此处是指古人对女子 "悠闲贞静"的气质要求。通常只有累世富贵的大家闺秀才能养成悠闲从容的斯文气质,幼经离乱随遇而安的香菱不可能有这样的镇定自若气派,这是她气质上的一个缺陷。也是多数丫环所共有的缺陷。
    "宝钗有其艳而不能得其娇":出身富贵的薛宝钗更具有雍容华贵端庄文雅的大家闺秀气质,这样的气质是不可模仿的,而且她的容貌也是艳丽无比的,但宝钗太过端雅圆滑,老端着淑女的架子,令人难以琢磨,失去了少女的天真妩媚。所以贾母虽然很欣赏她,但并不特别疼爱,黛玉佩服她的学问和美丽,却也怀疑她虚伪藏奸。袭人在人前的气质与宝钗颇为相似,被晴雯讥为"道学",被贾母称作"没嘴葫芦",却给王夫人留下了识大体的印象。但她很聪明,在人前是端庄乖巧的气质,私下在宝玉跟前则表现得温柔娇俏,更接近于可卿的性感气质。
    "可卿有其媚而不能得其秀":比起宝钗那冷美人似的端庄,秦可卿的性感妩媚显然更讨异性的喜欢。天生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做人极为成功。但她"擅风情,秉月貌",这也许是她的妩媚风情外溢招来的祸端,这也是多数美女难以把握的魅力与自重之间的平衡。过分有魅力的女人往往缺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秀逸冷傲的风骨。与之气质相似的还有尤二姐,妩媚温柔之中带点轻浮。
    "凤姐有其丽而不能得其雅":凤姐也是"神妃仙子"一般的美人,为人又聪明泼辣,经常打扮得俏丽多姿,惹人喜爱。然而她有着致命的弱点就是没文化,显得俗气,这样的女人再美丽也不能进入一流美人的行列,因为她不够风雅,丫环中与之气质相似的还有晴雯司棋宝蟾等人,在古代士大夫严格的审美眼光中,这种女人虽可爱,但难登大雅之堂。
    "探春有其香而不能得其清":要说雅致,三姑娘探春可称是风雅典型。她不但漂亮有文化,爱诗词擅书法能持家,更有着不甘受人欺侮的烈火般个性。人家说她象玫瑰花,又红又香又多刺,确实是这样。《红楼梦》中与之个性相似的还有鸳鸯,另外还有金钏和尤三姐。不过后两者比探春更多些妩媚与风情。探春虽"香"却有些俗气,比如见了赖家的花园能赚钱就开始琢磨算计起大观园的收入来,连宝钗都看出了她的利欲熏心,另外探春也过分要强,处处希望摆脱自己的生母,只认王夫人为自己的母亲,名利心和等级观念太强的女孩,失去了本身应有的清纯。
    "湘云有其俊而不能得其韵":湘云比起探春来要清纯得多,虽然也经历过不幸,却依然拥有活泼乐观的性格。她健康俊美,潇洒昂扬,而且雅擅诗词,但在心理上比较晚熟,情窦未开,不解风情,也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和凄美的幽怨,所以就少了些许成熟性感的韵味。
    真正在气质上最符合古代士大夫审美观念的还是女主角林黛玉,以上女子的气质缺陷她都没有,她不但有柔弱的体态,还有着柔弱的气质,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在古代文人眼中,这正是性感的极致!她在相貌上不见得是最美的,才华上也没到无人可及的地步,才干能力和处世技巧也不是最佳,甚至还有不少惹人厌的缺点,比如刻薄小性子,讲话尖酸伤人,爱挑剔爱卖弄才华等等。她不是个宽厚的好姐妹、贤良的好媳妇,甚至不是个听话的好孩子,但她绝对是个魅力无可匹敌的好情人。宝玉作为大观园唯一的男主角,可挑拣的女子甚多,却偏偏觉得"远近闺英闺秀皆未有稍及黛玉者",除了"情人眼里出西施"和"木石前盟姻缘天定"这两种解释外,黛玉在意态气质上与众不同的性感可爱是造成她独一无二魅力的重要原因。
    仅仅表现美丽,作者的写作技法十分高超,用当时比较少见的烘云托月,背面傅粉,千皴万染诸奇手法,这是国画常用的技巧,竟然熟练地用入文学作品中来,透过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着笔刻画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众生百态,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审美价值,对延绵数千年的华夏文明特征的揭示,让读者更多地反思和启迪。红楼梦作者先是把她们进行对比、对立来刻画其美感,并不需说谁最完美,但读者心中却有各自的完美形象,这还不够,又用鲜花将主要人物进行比附。宝钗是牡丹花,黛玉是芙蓉花,湘云是兰花,妙玉是梅花,元春是杏花,探春是玫瑰花,风姐是芍药花,李纨是梨花,宝琴是桂花,袭人是桃花,晴雯也是荷花(应该是海棠花),云云等等,基本上美女都有鲜花可比,抛开诗人的成见,抛开人们的各种隐喻,仅仅就花而言,牡丹群芳之首的花中之王,无疑是最美丽的,它艳而不俗,色泽华美,富贵高雅。兰花显得寒酸,梅花显得小气,荷花显得孤僻,在作者心中芙蓉花又是最高雅的,实际上是"三生石畔"里的仙草,就不能再谈谁比谁逊色了。
    再说她们的才情,也是用同样的手法,虽然不见美女们有多大的政治抱负,也没见拜过哪位高师,但其才华横溢,令世人自叹不如,棋琴书画是样样精通,而且各有各的高招,在宝钗、黛玉、湘云还没完全比出诗词的高低之时,又冒出妙玉这个世外高手,她的敏捷和高雅立刻让湘黛二人称师,就不用直接说元春还会有多高超了,可见这些聪明伶俐,令人目不暇接的美女都集中在大观园里了,同时也让读者领教了作者的奇思妙想。
    作者并没有满足,他的创作如金线织锦,绘晨光彩霞,几令读者心荡神怡,再次强调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将文学思想以现实主义和烂漫主义相结合,让人既感到真实、残酷,又觉得虚幻、美好,如梦如醉。他把人物及场景再进行拔高。在太虚幻境中警幻仙姑唱到: "应惭西子,实愧王嫱。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何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将贾府冠名是"红楼",在这里又说是"紫府",就是大红大紫的紫禁城,另外,作者还在书中多次提到象赵飞燕、杨玉环、王昭君、西施、虞姬、红拂、绿珠等等的人物,这些人物有着特别的背景,有着很强的影射效果。让读者产生无限遐思。作者还有一怪招,用了当时流行的"推背图",将人物的命运先行展示,使读者对人生的价值有更新的感叹,进一步灌输作者要宣传的主题。我们明显的感觉到宝钗与元春有杨玉环的影子,探春有王昭君的影子,就举一个实例吧!赵飞燕是汉成帝刘骜的第二任皇后,她妖冶冷艳,舞技绝妙,开始为激起成帝征服之心,欲擒故纵,一连拒绝成帝三夜召幸。后受成帝专宠近十年,权倾后宫,虽得专宠,但从未怀孕,她们害怕别的嫔妃怀孕生子,威胁后位,就疯狂地摧残宫人。宫女曹宫生一男孩,竟被逼死,成帝死后六年,大司马王莽以赵飞燕杀害皇子之罪,迫其自尽。而王熙凤诱贾瑞堕落如飞燕诱惑成帝,害尤二姐和秋桐与飞燕害宫女是如出一辙,荣府当家,协理宁府,亦如飞燕权倾后宫,王熙凤也就有赵飞燕的影子。因此,我们看到的这些人物,是作者从历史的长河里舍取精华,概括出来的多层面华夏女性,展现她们的优劣性、生死观、审美观、价值观。对其描述和赞美女性的意义要有更完整的理解。
    二、为何赞美女性
    说"红颜薄命"那是对女性不幸命运的一种哀叹,说"红颜祸水"则是传统思想对女性的一种共同评价,后一种说法更是历史学家记史时的思维方式,鲁迅有一著名的讽刺评论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翻开我们的史书,又有几个人真的去赞美女性,特别是赞美一群女性的呢?没有!笔者在同红迷讨论这个问题时,也有很多人是赞同的,子曰"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圣人引得其后人从不把女性当人看,赞美个别女性,那是说她的美,是将其当玩物在欣赏,是"食色性也",从女性的角度分析,不管是汉人还是满人,只要是男人,那以前就不可能真正从心底发出赞美女性的呼声,红楼梦作者也许是个独例?所以,我们在讨论这个话题时,很多人没有考虑过,认真想起来就难煞红迷了。这就不得不要分析作者是谁了,只有分析作者的创作动机,才能清楚说明原因,而问题就更大了。为了简便起见,这里就不严格论证了,简要地说说我的观点。
    第一、红楼梦作者应该是多代人的。笔者就红楼梦之前有底本作过论述,只是再补充几点。我们不要随便认定古人造假,那是现在人的习惯,但有人因为想掩饰及认识错误产生的证据是另外。红楼梦的写作思想的凌乱、故事情节相对混乱,说明了这个问题。曹雪芹自己也承认他是在增删,那是事实。作者有意将年代、地点、人物虚化也不能说就没有这方面的因素,如果说曹雪芹胆小,我是不赞同的,就连现代人并不清楚那段历史的人都隐隐感觉到有影射,那当时的权贵就是那么傻吗?作者何必要将大观园及相关人物提高到最上层呢?如果说他胆大,他死后朋友们(脂评者)要出书了为何还不敢说出真相?明明是全本为何只拿出半本来?太多的可疑之处了。再者,在高鹗续书之前,该书是传抄本,脂砚斋多次作评,多达六评,那么每改一次,作者还要将评论同时也抄一次,再加上其他评论者,且这些人并不是一直在一起,否则,怎么叫"四评"呢?作者书都没写完,评论怎么还完整些呢?他们应该是共同创作,而且有一个底本是参考。更有意思的是瑶华、永忠、明义、裕瑞、敦敏等人对《红楼梦》的批语、文章和诗也是在出书之前的,看到的是全本,明义是见到书没见过作者的,那他和作者的关系不能算亲密吧!为何能有这种机会呢?
    我们谈谈后四十回,高鹗续书时说的很清楚,是收集整理出来的,有人说他是奉乾隆旨意续的,那真是笑话。有趣的是虽然续书思想和水平不能同日而语,但还是目前较理想的续书,连电脑都分辨不出,高鹗也不是傻子,他应该是有分辨力的,至少他是相信是曹的手稿的,除了没收集完整的部分是亲自动笔外,也没必要将问题搞复杂化。更奇怪的是《金玉缘》和续书内容有如此的相似,《金玉缘》是当时或后来的伪书吗?又不大可能。它内容更真实可信,但文笔差得多,写书人是不会明明知道有比自己写得好的成书,再厚脸去比拼的,应该是先期草本。从红楼梦描写的时间看,好多明显有改朝换代年代背景,《金玉缘》更是写明了时间的,就更能证明确实有底本的。
    第二、红楼梦作者应该有女性参与。书中的人物刻画是那样细腻,给人以活龙活现的真实感,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没有超人的洞察力,是写不出这样有影响的宏著来的。如很多争峰相对的对白和心理刻画对男性作家来说,还是相当困难的,该书以前基本没有这种表现方式,戏曲也没这样仔细,又只有女性有这一强项,也只有女性才能这么注意同类,只有女性参与才可能真心赞美女性。有趣的是,作者大概嫌赞美的女性还不够全面,又加上了林四娘,这个人物形象是不好写进大观圆中的,就另外写诗赞美她。有人说是夫妻合著,也是不合情理的,因为作者把最阴暗的一面都写出来了,他爱黛玉这么深,其妻子能受得了吗?
    土默热先生的"写妓女的《红楼梦》与写爱情的《石头记》"一文论证了书中的女性很多行为和诗词明显和人物不符合,书中的"红楼二尤",是典型的妓女形象,二姐吐满嘴食物渣子贾蓉来舔食,三姐对着贾珍贾琏兄弟穿着暴露、举止粗野并粗口漫骂,都是地道的低级妓女行为,任何良家妇女,即使是放荡的良家妇女,也是不可能做出如此粗野低俗的举动的。书中那些举止文雅的贵族"女儿",身上也不时流露出妓女生活的蛛丝马迹。清代著名的大诗人袁枚,在他的《随园诗话》中,明确记载了明我斋(明义)所看到的那本《红楼梦》,书中"某校书尤艳"。这些是有说服力的。
    那么以柳如是与陈子龙的"木石前盟"及与钱谦益的"金玉良缘"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真假太子"、"三春四艳"、"阮大钺"等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小说(也可能是传奇体裁)。当时的设计是以"神瑛绛珠"还泪的神话系统作故事缘起,用"绛珠还泪"泪尽而逝作故事结束,中间展示出南明小王朝尔谀我诈、纸迷金醉、英雄气短、儿女情多的广阔社会场面。以柳如是或者其熟悉她的生活背景的朋友是有这样的能力和水平的,也是有写作条件的。
    然而,高鹗是在北京找到的手稿,又怎么解释呢?应该说前面写好的书,传抄面很窄,通过名妓带到北京是很正常的事情,曹雪芹得到这部抄本,也许确实不知道作者是谁,脂评中就有好几处说到这个问题,来了一个知情的"客",以为是"石头"再世,还想到青埂峰找"石头"。说明他不是原著,但发现自己有如此相近的坎坷,不惜花十年精力,将自己的家世再次溶入,就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既象醒世劝人的说理,又象花前月下的情文,还象愤世嫉俗的记史。成为红迷心中各自的红楼。如果我们把作者分为几个阶段,从内容中分析,第一次写作应该是在1680年左右,再次增加材料估计是在1710年左右,后来就是曹雪芹时期。再谈不同时期作者要宣传的主题又各不相同,就能合情合理的解释各种古怪现象了,也许赞美女性并不需要什么理由,作者具体是谁问题也不是大多数人所真正关心的,但红楼梦的艺术思想却是我们永远研究的话题。
    石从越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