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六十二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文献通考卷二百六十二
    鄱 阳 马 端 临 贵 与 着
    封建考三
    春秋列国传授本末事蹟
    吴 太伯与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王季历之兄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太伯仲雍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立太伯在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归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太伯卒弟仲雍立仲雍子季简传 叔达 周章 熊遂柯相 疆鸠夷 余桥疑吾 柯卢 周繇 屈羽夷吾 禽处 转 颇高 句卑 去齐 夀梦 诸樊 余祭 余昧 僚 阖庐 夫差 凡二十五传而吴为越所灭
    齐 太公吕尚姜姓盖四岳苖裔以渔钓干西伯西伯立为师武王立师尚父佐武王伐商有天下乃封之於齐营邱子丁公汲传 乙公 癸公 哀公 胡公献公 武公 厉公 文公 成公 庄公 厘公襄公 桓公 孝公 昭公 懿公 惠公 顷公灵公 庄公 景公 悼公 简公 平公 宣公康公 凡二十八传而齐为田和所并
    鲁 周公武王弟佐武王伐纣有天下相成王封鲁曲阜子鲁公伯禽传 考公 炀公 幽公 魏公 厉公 献公 真公 武公 懿公 伯御 孝公 惠公 隐公 桓公 庄公 闵公 僖公 文公 宣公 成公 襄公 昭公 定公 哀公 悼公 元公 穆公 共公 康公 景公 平公 文公 顷公 凡三十五传而鲁为楚所灭
    燕 召公奭与周同姓姬氏文王武王之时自陕以西召公主之既克商乃封召公於北燕自召公以下九世至惠侯传 厘侯 顷侯 哀侯 郑侯 缪侯 宣侯 桓侯 庄公 襄公 桓公 宣公 昭公 武公 文公 懿公 惠公 悼公 共公 平公 简公 献公 孝公 成公 湣公 厘公 桓公 文公 易王 王哙 昭王 惠王 武成王 孝王王喜 凡四十三传而燕为秦所灭
    颍滨苏氏曰燕国於蛮貊之间礼乐微矣春秋之际未尝出与诸侯会盟至於战国亦以耕战自守安乐无事未尝被兵文公二十八年苏秦入燕始以纵横之事说之自是兵交中国无复宁岁六世而亡吴自太伯至夀梦十七世不通诸侯自巫臣入吴教之乘车战射与晋楚力争七世而亡燕吴虽南北絶远兴亡之迹大略相似彼说客策士借人之国以自快於一时可矣而为国者因而循之猖狂恣行以速灭亡何哉夫起於僻陋之中奋於诸侯之上如商周先王以德服人则可不然皆祸也丹欲以一?首毙秦正使能害秦王亦何救於秦之灭燕而况不能哉此又苏秦所不取也容斋洪氏随笔曰北燕在春秋时最为僻小能自见於中国者不过三四大率制命於齐七雄之际为齐所取後赖五国之力乐毅为将然後胜齐然卒於得七十城不能守也故苏秦说赵王曰赵北有燕燕固弱国不足畏也燕王曰寘人国小西廹强秦南近齐赵齐赵强国也又曰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独战则不能有所附则无不重昭王谓郭隗曰孤极知燕弱小不足以报齐苏代曰一齐之强燕犹不能支奉阳君曰燕弱国也东不如齐西不如赵赵长平之败壮者皆死燕以二千乘攻之为赵所败太子丹请荆轲曰燕小弱数困於兵何足以当秦楚汉之初赵王武臣为燕军所得赵厮养卒谓其将曰一赵尚易燕况以两贤王灭燕易矣彭宠以渔阳叛即时夷灭十六国之起中华多故称燕称赵者多矣未尝有只据燕蓟之地者也独安禄山以三十年节制之威又兼领河东乘天宝政乱出不意而举兵史思明继之虽为天下之祸旋亦殄灭至於藩镇擅地所谓范阳卢龙固常受制於天雄成德也刘仁恭守光父子僭窃一方唐庄宗遣周德威攻之克取廵属十余州如拾地芥石晋割赂契丹仍其旧国恃以为强然晋开运阳城之战德光几不免周世宗小振之立下三关但太平兴国失於轻举又不治败将丧师之罪致令披猖以迄於今若以谓幽燕为用武之地则不然也
    蔡 武王伐商立武庚以管叔蔡叔监殷管叔以殷叛周公讨之杀管叔放蔡叔其子蔡胡率德改行周公以为卿士叔卒乃封胡於蔡蔡仲子蔡伯传 宫侯 厉侯 武侯 信侯 厘侯 共侯 戴侯 宣侯 桓侯 哀侯 缪侯 庄侯 文侯 景侯 灵侯 平侯 悼侯 昭侯 成侯 声侯 元侯 侯齐 凡二十四传而蔡为楚所灭
    曹 曹叔振铎武王弟武王克殷封振铎於曹振铎子太伯传 仲君平 宫伯 孝伯 夷伯 幽伯 戴伯 惠伯 石甫 缪公 桓公 庄公 厘公 昭公 共公 文公 宣公 武公 平公 悼公 声公 隐公 靖公 伯阳 凡二十五传而曹为宋所灭
    陈 舜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之时或失?续至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後得妫满封之於陈以奉舜祀是为胡公子申公传 桓公 孝公 慎公幽公 厘公 武公 夷公 厉公 利公 庄公宣公 穆公 共公 灵公 惠公 怀公 湣公凡十九传而陈为楚所灭
    ? 夏后禹之後殷时或封或絶周武王克殷求禹之後得东楼公封之於?以奉夏后氏祀东楼公子西楼公传 题公 谋娶公 武公 靖公 共公 德公桓公 孝公 文公 平公 悼公 隐公 厘公湣公 哀公 幽公 简公 凡十九传而?为楚
    所灭
    卫 康叔周武王母弟克商立武庚令管蔡霍叔监之武王崩三监挟武庚叛周公讨平之乃封康叔於殷故墟康叔子康伯传 考伯 嗣伯 伯 靖伯 贞伯 顷侯 厘侯 武公 庄公 桓公 宣公 惠公 懿公 戴公 文公 成公 穆公 定公 献公 殇公 灵公 出公 庄公 悼公 敬公 昭公 怀公 慎公 声公 成侯 平侯 嗣君 怀君 元君 君角 凡三十七传而卫为秦所灭宋 微子殷帝乙元子纣庶兄武王崩武庚叛周公讨诛之乃封微子於宋奉殷祀微子卒弟微仲立传 宋公 丁公 湣公 炀公 厉公 厘公 惠公 哀公 戴公 武公 宣公 穆公 殇公 庄公 湣公 桓公 襄公 成公 昭公 文公 共公 平公 元公 景公 昭公 悼公 休公 辟公 剔成 偃 凡三十二传而宋为齐所灭
    晋 唐叔虞周武王子成王弟成王封叔虞於唐叔虞子燮传 武侯 成侯 厉侯 靖侯 厘侯 献侯穆侯 殇叔 文侯 昭侯 孝侯 鄂侯 哀侯小子侯 湣侯 武公 献公 惠公 怀公 文
    公 襄公 灵公 成公 景公 厉公 悼公 平公 昭公 顷公 定公 出公 哀公 幽公 烈公 孝公 静公 凡三十八传而晋为韩赵魏所分楚 其先出自帝颛顼高阳其後为重黎至周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後而封熊绎於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熊绎生熊艾 熊□ 熊胜 熊杨 熊渠 熊摰红 熊延 熊勇 熊严 熊霜 熊徇熊咢 若敖 霄敖 蚡冒 武王 文王 杜敖成王 穆王 庄王 共王 康王 郏敖 灵王平王 昭王 惠王 简王 声王 悼王 肃王宣王 威王 怀王 顷襄王 考烈王 幽王 哀王 王负刍 自熊绎至负刍四十一传而楚为秦所灭
    越 其先禹之苗裔少康之庶子封於会稽以奉禹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後二十余世至於允常允常子句践传 鼫与 不夀 翁 翳 之侯 无疆 自允常以後凡八传而越为楚所灭
    郑 桓公友周厉王少子宣王庶弟宣王封友於郑桓公子武公传 庄公 厉公 昭公 子亹 子仪文公 穆公 灵公 襄公 悼公 成公 厘公简公 定公 献公 声公 哀公 共公 幽公繻公 君乙 凡二十三传而郑为韩所灭
    赵 其先与秦共祖至周幽王时叔带去周如晋事晋文侯五世而後生赵夙晋献公赐赵夙耿夙生赵衰盾【宣子】朔【庄子】武【文子】成【景叔】鞅【简子】毋恤【襄子】浣【献侯】列侯籍始命为诸侯 武公 敬侯 成侯 肃侯 武灵王 惠文王 孝成王 悼襄王 幽穆王迁 自列侯籍至幽缪王迁十传而赵为秦所灭
    魏 其先毕公高之後与周同姓其後絶封为庶人?在中国或在夷狄其苖裔曰毕万事晋献公献公赐毕万魏万生犫【武 悼子 子】绦【昭子】嬴荼【献子】侈【桓子】文侯斯始命为诸侯 武侯 惠王 襄王 哀王 昭王 安厘王景湣王 王假 自文侯斯至王假凡九传而魏为
    秦所灭
    韩 其先与周同姓其後苖裔事晋得封於韩原曰韩武子【或言邘晋应韩皆武王之子韩侯在宣王时其後国灭而後裔事晋复封於韩或言韩万是曲沃桓叔之子万即武子也】武子後三世有韩厥【献子】起【宣子】顷【贞子】不信【简子庄子】虎【康子】启章【武子】景侯?始为诸侯 列侯 文侯 哀侯 懿侯 昭侯 宣惠王 襄王 厘王 桓惠王王安 自景侯?至王安十一传而韩为秦所灭
    齐 陈完陈厉公佗之子厉公为蔡人所杀完不得立奔齐为工正完卒諡敬仲敬仲生穉 湣 须无【文子】无宇【桓子】开【武子】乞【僖子】常【成子】盘【襄子】白【庄子】太公和始为诸侯 桓王 威王 宣王 湣王 襄王 王建 自太公和至王建七传而齐为秦所灭
    秦 其先帝颛顼之苖裔孙曰女修生子大业大业生大费【即伯益】其後至周孝王时有非子为王主马於汧渭之间孝王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续嬴氏祀号曰秦嬴秦嬴生秦侯 公伯 秦仲 庄公 襄公 文公宁公 武公 德公 宣公 成公 缪公 康公共公 桓公 景公 哀公 惠公 悼公 厉共公躁公 怀公 灵公 简公 惠公 献公 孝公惠文王 武王 昭襄王 孝文王 庄襄王 始
    皇帝 二世皇帝 自秦嬴三十四传至始皇而并天下二世而亡
    右春秋十二列国战国七?太史公作史记有各国世家叙述已为详备兹不复具録姑畧叙各国得封之由与传授之世系而已至於邾莒许滕薛郳以下诸国其事实之见於春秋左氏内外传及传记诸书者颇详史记以其国小不复作世家後来无述焉故摭各国事实之可考者仿世家之例备述於後至其世系之传授得封分地受姓受爵之源委苟有可考者则书之难书者阙之所叙述一依史传元文而不敢有所去取删润避不敏也邾
    邾曹姓子爵出自陆终第五子晏安之後武王克商封其苖裔曹挟於邾为附庸国在鲁国邹县今济州城南有邾娄城【国在某县本杜预注左传今为某处本郑樵考今诸国地名後同】 鲁隐公元年公即位而欲求好於邾故与邾子克盟於蔑 十月郑人以王师虢师伐卫南鄙请师於邾邾子使私於鲁大夫公子豫豫请往鲁公不许遂行及邾人郑人盟於翼 五年宋人取邾田邾告於郑曰请君释憾於宋敝邑为道郑人以王师会之伐宋入其郛 七年鲁伐邾为宋讨也 桓公八年鲁伐邾 十五年邾人朝于鲁 十七年鲁及邾子克盟於趡?蔑之盟 庄公十六年邾子克卒 僖公元年鲁败邾师於偃虚邱之戍将归者也【虚邱邾地邾人既送哀姜还齐人杀之因戍虚邱欲以侵鲁公以义求齐齐送姜氏之丧而邾人惧乃归故公要而败之】 二十二年邾灭须句鲁伐邾取须句反其君焉 八月邾人以须句故伐鲁僖公卑邾不设备战於升陉鲁师败绩 三十三年鲁伐邾取訾娄以报升陉之役邾人不设备秋襄仲复伐邾 文公七年鲁伐邾取须句寘文公子焉【僖公取须句反其君後复为邾所取今鲁再取之邾文公子叛在鲁故鲁使之为须句大夫】 十三年邾文公卜迁於绎【绎邾邑鲁国邹县北有绎山】史曰利於民不利於君邾子曰苟利於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邾子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迁也吉莫如之遂迁於绎五月邾文公卒君子曰知命 十四年邾文公之卒也公使吊焉不敬邾人来讨伐鲁南鄙故惠伯伐邾 文公元妃齐姜生定公二妃晋姬生捷菑文公卒邾人立定公捷菑奔晋晋赵盾以诸侯之师八百乘纳捷菑於邾邾人辞曰齐出貜且长宣子曰辞顺而弗从不祥乃还 宣公十年鲁伐邾取绎 成公十三年会晋诸侯之师伐秦 十八年邾宣公即位朝于鲁 襄公元年邾子朝於鲁会晋诸侯之师围宋彭城伐郑 四年邾莒伐鄫鲁臧纥救鄫侵邾鲁师败於狐骀 六年鲁穆叔如邾聘且修平【平四年狐骀战】 十一年会晋及诸侯伐郑会於萧鱼 十四年会晋及诸侯於向遂从晋侯及诸侯之师伐秦 十五年邾伐鲁南鄙鲁告於晋晋将为会以讨邾莒晋侯有疾乃止 十六年会晋及诸侯於湨梁晋以鲁故执邾宣公 十七年邾伐鲁南鄙为齐故也【齐未得志於鲁邾故助之】 十九年晋及诸侯盟於督杨执邾悼公以其伐鲁故遂次於泗上疆鲁田【正邾鲁之界】取邾田自漷水归之於鲁【邾田在漷水北今更以漷为界故曰取邾田】 二十年会晋及诸侯盟於澶渊邾人骤伐鲁鲁以诸侯之事弗能报秋孟庄子伐邾以报之 二十一年邾大夫庶其以漆闾邱奔鲁季武子以公姑姊妻之皆有赐於其从者 二十二年会晋及诸侯於沙随 二十二年邾畀我奔鲁【畀我庶其之党】 二十五年会晋及诸侯於夷仪 二十七年晋楚及诸侯盟於宋齐人请邾不与盟 二十八年邾悼公朝於鲁 昭公十一年鲁孟僖子会邾庄公盟於祲祥 十三年晋会诸侯於平邱邾莒愬於晋曰鲁朝夕伐我几亡矣我之不共鲁故之以晋公不见鲁公执季孙意如 十八年邾袭鄅入之尽俘以归既而反鄅夫人舍其女 十九年宋为鄅故伐邾围虫三月取之乃尽归鄅俘邾人郳人徐人会宋公同盟于虫 二十三年邾人城翼【邾邑】还将自离姑【亦邾邑从离姑则道经鲁之武城】公孙鉏曰鲁将御我欲自武城还循山而南徐鉏邱弱茅地【三子邾大夫】曰道下遇雨将不出是不归也【谓此山道下湿】遂自离姑武城人塞其前【以兵塞前道】断其後之木而弗殊邾师过之乃推而蹷之遂取邾师获鉏弱地邾人愬於晋晋执鲁行人叔孙婼使与邾大夫坐【坐讯曲直】叔孙曰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固周制也邾又夷也寡君之命介子服回在请使当之乃不果坐韩宣子使邾人聚其衆将以叔孙与之士弥牟曰子弗良图而以叔孙与其雠叔孙必死之鲁亡叔孙必亡邾邾君亡国将焉归所谓盟主讨违命也若皆相执焉用盟主乃弗与使各居一馆士伯听其辞而愬诸宣子乃皆执之士伯御叔孙从者四人过邾馆以如吏【欲使邾人见叔孙之屈辱】先归邾子次年乃归叔孙二十五年会晋及诸侯於黄父 三十一年邾黑肱以滥奔鲁【黑肱邾大夫滥东海昌虑县】 定公二年邾庄公与夷射姑饮酒私出阍乞肉焉夺之杖以敲之其明年邾子在门台临廷阍以缾水沃廷邾子望见之怒阍曰夷射姑旋焉命执之弗得滋怒自投於床废於鑪炭烂遂卒庄公卞急而好洁故及於是 冬鲁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郯 十四年鲁大蒐于比蒲邾子来会 十五年邾隐公朝鲁执玉高其容仰定公受玉卑其容俯子贡观之曰二君者皆将死亡 哀公二年鲁伐邾将伐绞【绞邾邑】邾人爱其土故赂以漷沂之田乃盟於句绎 七年鲁伐邾及范门【邾郭门】犹闻钟声【邾不御寇】大夫谏不听茅成子请吿於吴【成子邾大夫】不许曰鲁撃柝闻於邾吴二千里不三月不至何及於我且国内岂不足【言足以距鲁】成子以茅叛鲁师入邾处其公宫师昼掠邾衆保於绎师宵掠以邾子益归献於亳社囚诸负瑕负瑕故有绎【负瑕鲁邑鲁得邾邑绎民使在负瑕故使相就辱之】邾茅夷鸿以束帛乘韦自请救於吴曰鲁弱晋而远吴冯恃其衆而背君之盟辟君之执事以陵我小国邾非敢自爱也惧君威之不立君威之不立小国之忧也若夏盟於鄫衍秋而背之成求而不违四方诸侯其何以事君且鲁赋八百乘君之贰也【贰敌也鲁以八百乘赋贡於吴言其国大】邾赋六百乘君之私也【为私属】以私奉贰唯君图之吴子从之 八年吴为邾故伐鲁克武城次於泗上取盟而还齐侯如吴请师将以伐鲁乃归邾子邾子又无道吴子使太宰子余讨之囚诸楼台栫之以棘使大夫奉太子革以为政 十年邾隐公奔鲁齐甥也故遂奔齐公会吴子邾子郯子伐齐南鄙 二十一年鲁哀公及齐侯邾子盟于顾 二十二年邾隐公自齐奔越曰吴为无道执父立子越人归之太子革奔越二十四年邾子又无道越人执之以归而立公子何何亦无道 二十七年越子使后庸来聘且言邾田封於骀上【欲使鲁还邾田封境至骀上】盟於平阳 邾後改曰邹邹与鲁哄【哄鬭声也】邹穆公问於孟子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邾後为鲁所灭
    邾世次 邾仪父克 邾子琐 文公蘧蒢 定公玃且 宣公牼 悼公华 庄公穿 隐公益姑 桓公革 公子何【四年获麟】穆公
    莒
    莒嬴姓子爵国在城阳莒县今密州出自少皥之後武王封舆期於莒莒夷君无諡而有号自兹舆期十一世至兹丕始见於春秋 鲁隐公二年莒子娶於向向姜不安莒而归莒人入向以姜氏还 冬纪子伯莒子盟於密 四年莒伐杞取牟娄 八年鲁公及莒人盟於浮来成纪好也 闵公二年鲁共仲弑闵公奔莒僖公立以赂求共仲於莒而杀之 僖公二年莒人来求赂於鲁【以还庆父故】鲁公子友败诸郦获莒子之弟挐 二十五年卫人平莒於鲁乃盟於洮修卫好及莒平也 二十六年鲁公会莒兹丕公?庄子盟於向?洮之盟文公十八年莒纪公生太子仆又生季佗爱季佗而黜仆且多行无礼於国仆因国人以弑纪公以其宝玉奔鲁宣公命与之邑季文子使司寇出诸竟 宣公四年鲁公及齐侯平莒及郯【二国宿有怨】莒人不肯鲁伐莒取向十三年齐师伐莒莒事晋而不事齐故也 成公七年晋侯及诸侯同盟於马陵莒服故也【莒本属齐齐服晋故莒从之】八年晋使申公巫臣如吴假道於莒与渠邱公立於池上曰城已恶莒子曰辟陋在夷其孰以我为虞对曰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唯然故多大国矣唯或思?纵也【世有思开封疆者有纵其暴掠者】勇夫重闭况国乎九年楚子重自陈伐莒围渠邱渠邱城恶衆溃奔莒
    楚入渠邱莒人囚楚公子平楚人曰勿杀吾归而俘莒人杀之楚师围莒莒城亦恶庚申莒溃楚遂入郓莒无备故也 襄公四年邾莒伐鄫鲁救鄫侵邾败于狐骀六年莒灭鄫 八年莒伐鲁东鄙以疆鄫田【莒既灭鄫鲁侵其西界故莒伐鲁东鄙正之】 九年会晋及诸侯之师伐郑同盟于戏十年会晋及诸侯於柤伐郑莒人间诸侯之有事也
    故伐鲁东鄙【诸侯有讨郑之事】 十一年会晋及诸侯於萧鱼十二年莒伐鲁东鄙围台鲁季武子救台入郓取其
    钟以为公盘 十四年会诸侯及吴於向晋执莒公子务娄以其通楚使也会诸侯之师伐秦 十六年晋会诸侯於湨梁命归侵田以鲁故执邾宣公莒黎比公【前年邾莒伐鲁晋未能讨故也】且曰通齐楚之使 二十年鲁及莒平孟庄子会莒人盟於向督扬之盟故也【莒数伐鲁前诸侯盟督扬以和解之】二十三年齐侯还自伐晋遂袭莒门于且于伤股而
    退明日将复战期于夀舒【莒地】?殖华还【齐大夫】载甲夜入且于之隧宿于莒郊明日先遇莒子于蒲侯氏【近莒邑】莒子重赂之使无死曰请有盟【以盟要二子令无死战】华周对曰贪货弃命君所恶也昬而受命日未中而弃之何以事君莒子亲鼔之从而伐之获杞梁莒人行成【胜大国惧故速成】二十九年会晋及诸侯城? 三十年会晋及诸侯于澶渊宋灾故 三十一年莒黎比公生去疾及展舆既立展舆又废之黎比公虐国人患之十一月展舆因国人以攻莒子弑之乃立去疾奔齐齐出也展舆吴出也昭公元年鲁季武子伐莒取郓诸侯会于虢莒人告
    於会楚告於晋曰寻盟未退而鲁伐莒渎齐盟请戮其使乃执叔孙豹赵武子为之请於楚曰鲁虽有罪而执事不辟难畏威而敬命矣子若免之以劝左右可也莒鲁争郓为日久矣苟无大害於其社稷可无亢也楚人许之乃免叔孙 莒展舆立而夺羣公子秩公子召去疾於齐齐公子鉏纳去疾展舆奔吴鲁叔弓帅师疆郓田因莒乱也於是莒务娄瞀胡及公子灭明以大厖与常仪靡奔齐【三子展舆党大厖常仪靡莒二邑】 四年鲁取鄫莒乱着邱公立而不抚鄫鄫叛而归鲁 五年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奔鲁【牟夷大夫牟娄防兹二邑】莒人愬於晋鲁昭公朝於晋晋侯将止之范献子曰不可乃归公公至自晋莒人来讨不设备叔弓败诸蚡泉莒未陈也 十年鲁季平子伐莒取郠 十二年鲁昭公如晋至河乃复取郠之役莒人愬於晋晋有平公之丧未之治也故辞公 十三年为取郠故晋将以诸侯讨鲁邾人莒人复愬於晋曰鲁朝夕伐我几亡矣我之不共鲁故之以晋侯不见公执季孙意如 十四年莒着邱公卒郊公不戚【郊公着邱公子】国人弗顺欲立着邱公之弟庚舆【庚舆莒共公】蒲余侯【莒大夫】恶公子意恢而善於庚舆郊公恶公子铎而善於意恢公子铎因蒲余侯而与之谋曰尔杀意恢我出君而纳庚舆许之十二月蒲余侯兹夫杀意恢郊公奔齐公子铎逆庚舆於齐齐隰党公子鉏送之有赂田 十九年齐高发帅师伐莒莒子奔纪鄣【莒邑】使孙书伐之【孙书陈无宇之子子占也】初莒有妇人莒子杀其夫已为嫠妇及老托於纪鄣纺焉以度而去之【因纺纑连所纺以度城而藏之以待外攻者欲因以执雠者也】及师至则投诸外或献诸子占子占使师夜缒而登登者六十人缒絶师鼓噪城上之人亦噪莒共公惧启西门而出齐乃入纪 二十二年齐北郭启帅师伐莒莒子将战苑羊牧之【莒大夫】谏曰齐帅贱其求不多不如下之大国不可怒也弗听败齐师於夀余齐侯伐莒莒子行成司马竈【齐大夫】如莒莅盟莒子如齐涖盟盟於稷门之外莒於是乎大恶其君 二十三年莒子庚舆虐而好劒苟铸劒必试诸人国人患之又将叛齐乌存【莒大夫】帅国人以逐之庚舆将出闻乌存执殳立於道左惧将止死苑羊牧之曰君过之乌存以力闻可矣何必以弑君成名遂奔鲁齐人纳郊公 庚舆而下微不复见後四世而楚灭之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楚人迁鲁於莒而取其地
    莒世次 兹丕公 纪公庶其 厉公季佗 渠邱公宋 黎比公密州 展舆 着邱公去疾 庚舆 郊公 莒子任 共公【是年卒即获麟】
    许
    许姜姓男爵出自尧四岳伯夷之後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於许以续太岳之嗣地在颍川许昌县今许州是也 鲁隐公十一年公会郑伯於郲谋伐许也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於许壬午入许许庄公奔卫齐侯以许让公公曰君谓许不共【不共职贡】故从君讨之许既伏其罪矣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乃与郑人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许叔庄公之弟】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於许君而假手於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於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也佐吾子【获郑大夫公孙获】若寡人得没於地天其以礼悔祸於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媾其能降以相从也无滋他族实偪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寘於许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於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夫许太岳之胤也【神农之後尧四岳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庄公二十九年郑人侵许 僖公四年会齐侯及诸侯之师侵蔡伐楚次於陉许穆公卒於师葬之以侯礼 六年齐侯及诸侯之师伐郑以其逃首止之盟秋楚子围许以救郑诸侯救许乃还冬蔡穆侯将许僖公以见楚子於武城【楚子退舍武城犹有忿志故蔡将许君归楚武城楚地】许男面缚衘璧大夫衰絰士舆榇【缚手於後唯见其面以璧为?手缚故衔之将受死故衰絰舆榇】楚子问诸逢伯对曰昔武王伐殷微子啓如是武王亲释其缚受其璧而祓之【祓除凶之礼】焚其榇礼而命之使复其所楚子从之 三十三年晋陈郑伐许讨其贰於楚也 文公五年许僖公卒 成公二年晋伐齐楚令尹子重为阳桥之役以救齐王卒尽行彭名御戎蔡景公为左许灵公为右二君弱皆强冠之楚遂及诸侯盟於蜀蔡侯许男不书乘楚车也 三年许恃楚而不事郑郑子良伐许 四年郑公孙申帅师疆许田【前年郑伐许取其田】许人败诸展陂郑伯伐许取鉏任泠敦之田【展陂许地】晋栾书帅师救许伐郑取泛祭楚子反救郑郑伯与许男讼焉皇戍摄郑伯之辞子反不能决也 五年许灵公愬郑伯於楚六月郑悼公如楚讼不胜楚人执皇戍及子国故郑伯求成于晋 八年晋栾书侵蔡遂侵楚侵沈郑伯将会晋师门于许东门大获焉【过许见其无备因攻之】 九年郑伯如晋晋人讨其贰於楚执诸铜鞮冬郑人围许示晋不急君也是则公孙申谋之曰我出师以围许【示不畏晋】为将改立君者而纾晋使【勿亟遣使如晋】晋必归君 十四年八月郑子罕伐许败焉戊戌郑伯复伐许入其俘许人平以叔申之封【四年郑公孙申疆许田许人败之不得定其封疆今许以是所封田求和於郑】 十五年许灵公畏偪于郑请迁于楚辛丑楚公子申迁许于叶【叶今南阳叶县许畏郑南依楚】 襄公三年许灵公事楚不会於鸡泽晋知武子帅师伐许 十六年许男请迁于晋【许欲叛楚】晋以诸侯会湨梁遂迁许许大夫不可晋人归诸侯【唯以师讨许之不肯迁】郑子蟜闻将伐许遂相郑伯以从诸侯之师【郑与许有宿怨故其君亲行】师次於棫林伐许次於函氏【皆许地】晋荀偃帅师伐楚败楚师遂侵方城之外复伐许而还 二十六年许灵公如楚请伐郑【十六年晋伐许他国皆大夫独郑伯自行故许恚欲报之】曰师不兴孤不归矣八月卒于楚楚子曰不伐郑何以求诸侯十月楚子伐郑入南里堕其城涉於泛而归然後葬许灵公 昭公四年许男如楚楚子止之遂止郑伯复田江南许男与焉使椒举如晋求诸侯二君待之楚以诸侯灭赖迁赖於鄢楚子欲迁许於赖使鬭韦龟与公子弃疾城之而还【为许城也】九年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实城父【此时改城父为夷城父县属谯郡】取州来淮北之田以益之【益许田】伍举授许男田然丹迁城父人於陈以夷濮西田益之【以夷田在濮水西者与城父人】迁方城外人於许【成十五年许迁於叶因谓之许今许迁於夷故以方城外人实其处传言灵王使民不安】十八年楚左尹王子胜言於楚子曰许於郑仇敌也
    而居楚地以不礼於郑【十五年平王复迁邑许自夷还居叶恃楚而不事郑】晋郑方睦郑若伐许而晋助之楚丧地矣君盍迁许许不专於楚【自以旧国不专心以事楚】郑方有令政许曰余旧国也【许先郑封】郑曰余俘邑也【隐十一年郑灭许而复存之故曰我俘邑】叶在楚方城外之蔽也【为方城外之蔽障】土不可易【易轻也】国不可小【谓郑】许不可俘讐不可啓君其图之楚子说使王子胜迁许於叶实白羽【於传时白羽改为析】 十九年许悼公疟饮太子止之药卒太子奔晋 定公四年许迁于容城 六年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因楚败也
    许世次 穆公新臣 僖公业 昭公锡我 灵公甯悼公买 许男斯 元公成【二年获麟】
    滕
    滕姫姓侯爵文王子叔绣之後也地在兖州龚丘今徐州有故滕城 鲁隐公七年滕侯卒【未同盟故不计以名】 十一年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薛侯曰我先封【薛祖奚仲夏所封在周之前】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後之公使羽父请於薛侯曰君与滕君辱在寡人周之宗盟异姓为後寡人若朝於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人则?以滕君为请薛侯许之乃长滕侯 桓公二年滕子来朝【滕本侯今称子盖时王所黜】僖公十九年宋襄公以会召诸侯执滕宣公婴齐 文公
    十二年滕昭公朝鲁始朝於公也 宣公九年滕昭公卒宋人围滕因其丧也 十年滕人恃晋而不事宋故宋师伐滕成公十三年会晋侯及诸侯之师伐秦败秦师於麻隧
    襄公元年会晋及诸侯之师围宋彭城 二年会晋及诸侯之师于戚遂城虎牢 六年滕成公朝鲁始朝公也 元年会晋及诸侯伐郑同盟于戏 十年会晋及诸侯于柤遂灭偪阳 十一年会晋及诸侯伐郑会于萧鱼 十四年会晋及诸侯吴师于向伐秦 二十年会晋及诸侯于澶渊 二十五年会晋及诸侯于夷仪 二十七年晋楚诸侯会于宋宋人请滕不与盟 三十年会宋及诸侯于澶渊宋灾故 三十一年鲁襄公卒滕成公来会葬惰而多涕子服惠伯曰滕君将死矣怠於其位而哀己甚兆於死所矣能无从乎 昭公三年滕子原卒鲁仲弓如滕葬滕成公 四年会楚子及诸侯于申十三年会刘子晋侯及诸侯盟于平邱 二十五年会晋及诸侯于黄父 定公元年晋魏舒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将以城成周宋仲几不受功曰滕薛郳吾後也【欲使三国代宋受功役也】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覸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顔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絶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滕定公薨世子使然友问於孟子然後行事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 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矣及陷於罪然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於民有制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藉也夫世禄滕固行之矣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於上小民亲於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使毕战问井地孟子曰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公事毕然後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畧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文公问孟子曰滕小国也间於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己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又问曰齐人将筑薛【筑薛以逼滕】吾甚恐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後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周赧王二十九年宋灭滕【上距孟子时四十余年】
    滕世次 滕侯谷 宣侯婴齐 孝侯辙 昭公元文侯夀 成公原 悼侯宁 顷公结 隐公虞母【四年获麟】
    薛
    薛任姓侯爵黄帝之後奚仲封於薛地在薛县今徐州薛城至献侯始朝鲁与诸侯盟会 隐公十一年滕侯薛侯来朝争长公使羽父请於薛侯乃长滕侯 襄公二年会晋及诸侯於戚遂城虎牢 九年会晋及诸侯伐郑 十年会晋及诸侯于柤伐郑 十一年会晋及诸侯之师伐郑盟于萧鱼 十四年会晋及诸侯于向伐秦 十六年会晋及诸侯於湨梁 二十年会晋及诸侯於澶渊 二十五年会晋及诸侯於夷仪 三十年会晋及诸侯於澶渊宋灾故 昭公十三年会晋及诸侯盟于平邱 二十五年会晋及诸侯盟于黄父定公元年晋魏舒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将以城成周宋仲几不受功曰滕薛郳吾役也薛宰曰宋为无道絶我小国于周以我适楚故我常从宋晋文公为践土之盟曰凡我同盟各复旧职若从践土若从宋亦唯命仲几曰践土固然【言践土盟薛亦宋役】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为夏禹掌车服大夫】奚仲迁於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仲虺奚仲之後】若复旧职将承王官何故以役诸侯仲几曰三代各异物薛焉得有旧为宋役亦其职也士弥牟曰晋之从政者新子姑受功归吾视诸故府仲几曰纵子忘之山川鬼神其忘诸乎士伯怒谓韩简子曰薛徵於人宋徵於鬼宋罪大矣乃执仲几以归 定公十三年薛弑其君比
    薛世次 薛侯 献侯谷 襄公定 薛公比 惠公夷【五年获麟】
    容斋洪氏随笔曰左传载鲁哀公大夫云禹合诸侯於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今其存者无数十焉汉公孙卿语武帝云黄帝万诸侯而神灵之封君七千按王制所纪九州凡千七百七十有三国多寡殊不侔以理推之一君会朝所将吏卒姑以百人计之则万国之衆当为百万涂山之下将安所归宿乎其为躗言无可疑者所谓存者数十考诸经传可见者唯薛耳薛之祖奚仲为夏禹掌车服大夫自此受封历商及周末始为宋偃王所灭其享国千九百余年传六十四代三代诸侯莫之与比薛壤地褊小以诗则不列於国风以世家则不列於史记而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间视同侪邾杞滕鄫独未尝受大国侵伐则其为邦亦自有持守之道矣
    小邾
    小邾曹姓子爵出自邾挟之後夷父顔有功於周周封其子友於郳为附庸地在东海昌虑县东北郳城今沂州齐桓公霸郳君附从进爵为子始列诸侯谓之小邾子 庄公五年郳犂来来朝名未王命也【未受爵命为诸侯】十五年诸侯为宋伐郳【郳附庸属宋而叛故齐桓伐之】郑人闲之而侵宋 僖公七年小邾子来朝【始得王命而来朝也】 襄公二年会晋及诸侯城虎牢 七年小邾穆公朝鲁亦始朝公也九年会晋及诸侯之师伐郑 十年会晋及诸侯于
    柤 十一年会晋及诸侯伐郑盟于萧鱼 十四年会晋及诸侯之师于向伐秦 二十年会晋及诸侯盟澶渊 二十二年会晋及诸侯於沙随 三十年会晋及诸侯盟澶渊宋灾故 昭公三年小邾穆公来朝季武子欲卑之【不欲以诸侯礼待之】穆叔曰不可曹滕二邾实不忘我好敬以逆之犹惧其贰又卑一睦焉【一睦谓小邾】逆羣好也其如旧而加敬焉志曰能敬无灾又曰敬逆来者天所福也季孙从之 四年会楚及诸侯于申 十三年会晋及诸侯盟于平邱 十七年小邾穆公来朝公与之宴季平子赋采菽穆公赋菁菁者莪昭子曰不有以国其能久乎【嘉其能答赋言其贤故能久有国】 十九年邾人郳人徐人会宋公同盟于虫【先时宋为鄅故讨邾取虫】 二十五年会晋及诸侯於黄父 定公元年晋合诸侯之大夫城成周宋仲几不受功曰滕薛郳吾役也【欲使三国代宋受功役】 哀公四年宋人执小邾子【小邾子无道於民故称人以执】 十四年小邾射以句绎来奔【射小邾大夫句绎地名】曰使季路要我吾无盟矣使子路子路辞季康子使冉有谓之曰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对曰鲁有事於小邾不敢问故死其城下可也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义之也由弗能
   
    文献通考卷二百六十二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