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一百七
-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七
郊垧【北一】
增元京城门北之西曰健德明改健德曰德胜 【大清一统志
臣】等谨按德胜门明洪武时改
本朝因之
增乾隆十三年
御制德胜门外诗 緑柳隂中界道寛西山新翠叠云峦频年警跸经过处一雨郊衢顿改观 麦临芒种堪收半?沃甘膏更长齐忧慰总缘农务切吟诗岂为凑新题 青蒲演漾碧波风负郭人家画意同古蹟凭教传日下蓟门烟树有无中【蓟门烟树为燕山八景之一当在此处也】
【臣】等谨按德胜门外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録
增德胜门外城河北为松林闸【五城册】
【臣】等谨按松林闸水自玉泉山发源由高梁桥东南流至德胜门分为二一由水关入
大内是为
御河一出松林闸东流经安定齐化二门归通州与白
河合闸上建亭恭立
皇上御制诗碑
增松林闸上恭勒乾隆三十五年
御制德胜门外诗 逾月园居宜视朝清晨鸣跸返宫寮经旬快霁行金令喜看烟郊芃硕苗 蓄水因教濬辟池松林闸更事修治略为纡道观工蒇拍岸新波潋碧漪 叠道修因来往人渠消水亦利耕畇鸠工并不惊闾里内府休嫌发帑频
增松林闸东南有龙王庙【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龙王庙傍城临河去松林闸不数十武为明嘉靖年重修有碑一工部文思院大使南海吴廷诰撰文思院副使抚宁靳质书嘉靖三十七年立
【增吴廷诰重修龙王庙记畧 德胜门外隔城桥梁大道西曰松林闸始於神京燕都分墅筑城浚池其源自西北玉泉而来左右湾环通流四城壕拱护都畿其水关中流而进滋园蔬润堘稻由穿市桥入金海回渊积水聚盈御苑宇轩四面宜时称茂蒹葭红莲碧芡白菰而泛涛旋遶禁城通出朝门贯脉悠丽永保皇都万年之胜境其势出接通漕运转输民得大便垂於永久旧有龙王庙一区於闸侧四时遇旱而雨泽愆期民叩於神祠申祷辄应嘉靖癸卯仲夏大雨倾颓外氷窨掌厰官吕焕捐资兴工修葺焕然美矣甲寅六月天雨异常亦复倾颓奉勑修理】
增德胜门外东北有前宏慈寺後宏慈寺【五城寺院册臣】等谨按宏慈前後二寺相去不半里形势聨属似一寺分而为二者考寺为元兴国禅林兹于後寺断垣荒草中搜得明臣顾肇迹碑有元统三年兴国禅林之语翰林沈荃作重修碑记殆本於此而所谓兴国禅林者其兴废无可考矣前寺
本朝乾隆丙申年新修有罏一上识万历十一年宏慈寺造後寺有铁磬一上识天启五年宏慈寺住持降松发心募造字
【增顾肇迹宏慈寺碑略 刘公讳聚者于成化中历多战功封寜晋伯赠侯谥威勇今握篆右府念世刘公其五世孙也京师德胜门外有古刹遗址发地得石碣盖元之元统三年兴国禅林也刘公信心喜舍鼎建一所奏闻赐名宏慈後复建大藏经阁贮奉太宗文皇帝所刻大藏尊经今乙亥岁庀材重加修茸乃为之记崇祯八年乙亥光禄大夫柱国江阳顾肇迹撰增沈荃重修宏慈寺碑畧 寺自元之元统间僧本量募建为兴国禅林明代廓增葺之改顔曰宏慈云康熙十一年壬子立】
增宏慈寺北有长泰寺【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长泰寺俗名火神庙
本朝初年所建有碑二无字其旧址不可考殿内磬一明万历乙未年造罏一天启五年造钟楼有铜钟一万历己酉年造
原蓟城内西北隅有蓟邱因邱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邱矣【水经注】
【原陈子昂蓟邱览古诗序 丁酉岁北征出自蓟门历观燕之旧都乃忆昔乐生邹子羣贤之游於斯为盛因登蓟楼作诗以志之 北登蓟邱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尚想广成子遗蹟】
【白云隈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邱林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 陈】
【正字集】
【臣】等谨按陈子昂诗集蓟邱览古诗原本分载世纪门及本卷黄金台下且有一诗而碣石宫黄金台两载者今移并此条下以归画一
【原陈子昂登蓟邱楼送贾兵曹诗 东山同昔意北征非我心孤负平生愿感涕下沾襟暮登蓟楼上永望燕山岑辽海方漫漫尘沙飞且深峨眉杳如梦仙子曷由寻击剑起叹息白日忽西沈闻君洛阳使因此寄南音陈正字集原揭傒斯登蓟邱作 闲登蓟邱望西北削诸峯转觉】
【天地肃因悲霜露浓云闲何处笛日落满城钟自笑栖迟者惟堪学老农 秋宜集】
原今都城德胜门外有土城关相传是古蓟州遗址亦曰蓟邱旧有楼馆并废但门存二土阜旁多林木蓊翳苍翠京师八景有蓟门烟树即此【长安客话】
【臣】等谨按蓟门烟树为京师八景之一详见形胜门
御制蓟门烟树诗及原本所采诸作皆録入形胜惟蓟
门吟咏仍列此条後
增鰕菜亭在德胜门水关西明戴大图建 【大清一统志
臣】等谨按鰕菜亭今圮
原出德胜门八里为土城元之旧也正统十四年十月额森奉上皇车驾登土城以通政司左参议王复为右通政中书舍人赵荣为太常寺少卿出见上皇于土城即此地也【昌平山水记 案额森义见前旧作也先今译改】
补元时居庸关卢沟桥俱有过街塔按欧阳原功诗蓟门城头过街塔一一行人通窦间则蓟邱城门亦有之矣【行国録】
【原姚广孝蓟门诗 云树依依接远邱时看飞雨洒征裘不知铜马坊何在惟见 桑乾水自流逃虚子集原李东阳蓟门作 蓟邱城外访遗踪树色烟光远更重飞雨过时青未了落花残处緑还浓路迷南郭将三里望断西林有数峯坐久不知迟日暮隔溪僧寺午时钟 怀麓堂集原吴寛长至出土城作 马上冲寒出北门豁然平旷识乾坤地连周囿民犹小天作燕山势独尊看月未忘黄土寺披烟仍见白浮村百官令节长来此笾豆如流习骏奔 匏翁家藏集补陆深出土城诗 粼粼原隰远迟迟丽景晴始欣出尘想遂畅同物情夭桃出颓垣曲涧萦旧京民俗远渐朴山照去犹明天关古无对边城今自清抚时感雨露缘礼报生成因公遂攸往倡言纪兹行俨山集原程敏政谒陵憇土城瑞光寺作 日下土城根夷犹古寺门水声墙外急人影树中繁燕蓟诸关拥金元一堠存故人期不至马上共谁论 篁墩集】
【臣】等谨按瑞光寺在卧虎桥东数武额曰瑞光寺无碑碣可考寺亦圮毁卧虎桥即土城外大石桥
补正德十三年正月丙午上还自宣府羣臣迎驾于德胜门外上戎服骑赤马佩剑而来羣臣叩首道左上下马坐御幄大学士杨廷和奉觞梁储注酒蒋冕奉果槅毛纪奉金花称贺上饮毕驰马由东华门入宿于豹房【馆阁漫録】
【原吴寛大胜寺作 高树丛生积水清乱蝉齐噪夕阳明青苔满地留人迹黄土何年系寺名便与诗家谋共隐不从衲子话无生绳床久坐凉隂下缚木为桥喜更平 匏翁家藏集原程敏政与李宾之游海云寺诗 偶过都城北来游古涧滨微风清细暑小雨浥轻尘忽起殊乡念聊闲薄宦身何时重载酒同作看花人 篁墩集】
【臣】等谨按大胜寺海云寺今俱无考
原延佑四年诏作林园于大都健德门外以赐太保库春且曰令可为朕春秋行幸驻跸地受诏閲月而成南瞻宫阙云气鬰葱北眺居庸峯峦崒嵂前包平原却依絶?山回水漈诚畿甸之胜境也中园为堂构亭其前列树花果松栢榆柳之属孟頫请名其堂曰贤乐孟子所谓贤者而後乐此也亭曰燕喜诗所谓鲁侯燕喜者也【松雪斋集 案库春蒙古语力也旧作曲出今译改】
原托克托以私财造大寿元忠国寺於健德门外为皇太子祝厘【元史本传】
朱彛尊原按今之土城关即元大都城故址元时所称健德门外乃今之土城关北也
【增六月大都?日遣翰林院官一员赴上都注香比到大臣奏上位亲嘱香授使者乘传回京至健德门外礼贤亭住夏宰辅百官恭迎至京凡各寺有影堂者分其祭仪 析津志】
【原至正二十四年三月图沁特穆尔陈兵自健德门入觐帝于延春阁七月博罗特穆尔驻兵健德门外与图沁特穆尔娄都尔苏入见帝于宣文阁二十八年闰月帝御清宁殿集三宫后妃皇太子皇太子妃同议避兵北行至夜半开健德门出奔 元史顺帝纪 按图沁唐古特语大力也特穆尔义见前旧作秃坚帖木儿娄蒙古语龙也都尔苏规模也旧作老的沙今俱译改】
增多宝佛塔禅院在德胜门土城外【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多宝佛塔禅院出土城西北里许旧名千佛寺明碑一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赵志臯撰临海侯李言恭书万历二十六年立寺後有浮图七级题曰华严永固普同塔明万历乙酉年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建
【增赵志臯大护国千佛寺徧融太师塔院碑畧 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根盘仙李华茂金枝赐金百镒范象千身千佛寺所由建也仍於万历十一年遣内官賫白金七十八两於德胜门土城关外鹰房村置地四顷八十七亩有奇於中建立普同大塔一座内列八十一龛其中一以藏师全身舍利余以待继师者】增德胜门土城外有北极寺【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北极寺明碑一广阳居达撰正德六年立铜钟一天启乙酉年造无姓氏上铸金刚经文
增功德林在德胜门外【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出土城西北里许有养济院额曰功德林雍正元年重修碑一进士长白何溥撰礼部尚书张廷玉题额
【增本朝进士长白何溥养济院碑畧 太元府王先为僧名元章见德胜门之西有北邙废地平远旷衍遂建养济院屋若干区於冬春之交养无告之人衣食医药丧埋之孝庄皇太后嘉之赐地二顷雍正元年八月御史鄂齐礼奏闻为增修庙址云】
增土城关东北有慈度寺【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慈度寺建於
本朝初年在功德林之东北隅俗名黑寺以其与双黄寺同为喇嘛所居此覆以青瓦故有是称建殿五层山门天王殿恭悬
圣祖仁皇帝御赐慈度寺额第四层大殿前恭悬圣祖额曰法云广润寺内铁钟铁磬皆明万历年造又铜钟一明宣德年造当是他处移至者
增慈度寺北为察罕喇嘛庙【五城寺院册 按察罕义见前旧作察汉今译改臣】等谨按察罕喇嘛庙与慈度寺先後同建俗呼後黑寺顺治二年察罕喇嘛自盛京来於正黄旗教塲北地址募化创建未有寺名即以其名称之康熙五十二年
圣祖仁皇帝赐无量寿佛二尊供奉大殿寺门前殿有大钟一口为明时最胜寺旧物上铸尊胜楞严神咒三十五佛全部金刚经心经正德十年都督同知朱宁造
增北顶有碧霞元君庙【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北顶碧霞元君庙在北极寺之东
本朝乾隆年间奉
勅新修罏一明万历年造钟一宣德年造
增曹八里屯有慈救寺【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慈救寺在北顶东南距德胜门外八里许旧名五圣庵康熙六十年重修殿内罏一明万历年造铜钟一嘉靖年造
增西红庙在德胜门外正黄旗教塲北【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正黄旗教塲及原本叙述五军营创建始末今俱归入官署门内此庙在教塲北即明代五军营祀旗纛神之处今名西红庙碑一明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南阳焦芳记中大夫光禄寺卿莱阳周文通书正德三年立其东北里许有团营关帝庙则团营祀神之处今称东红庙焉
【增焦芳五军营新建旗纛庙碑记 皇上临御既视太学躬释奠讲经问道修文德以风示天下矣乃以京师武备所系尤重而诘尔之戒无虞之警亦不可缓於是於翊卫诸军营提督近臣咸择人易之以共新政而五军营提督则简今谷公大用及魏公彬任焉既受命摅智殚力明号令肃戎伍恤士布政旌旄军容咸度而饬至於首事旗纛其祀尤严盖旗者牙旗也黄帝出军诀曰牙旗者将军之精凡始竪牙必祭以刚日纛者旗头也太白隂经曰大将军中营建之天子六军所用六纛今奉天子命莅戎事首严祀之礼也然秦汉宋以来旗纛虽有祀而特为建庙春秋遣官专祀之此我圣祖体萃合天下之道以总摄兵戎之心盖萃之至也自永乐中迁都於此遂即营中扫地为坛祀之谷公既严其事而谓此不足以致洁清而萃神止於是谋诸魏公卜日为庙出所蓄金若干以易材木甓石上闻而嘉之再加赐千金命内官监给物料重门涂朱棁宇金碧光耀夺目而兵戎之志亦萃於有庙矣又以古法行师旗章载四宿北方者元武也盖取天一生水之义故以前殿祀元天上帝而祀军牙六纛之神於後殿焉庙成请予为记】
增西红庙东有忠义庙【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忠义庙旧称团营关帝庙考明景泰间于谦选三大营兵分十营团练号曰团营英宗复辟废之成化间复立增为十二此庙乃明代团营所祀之神俗称东红庙与西庙对峙者也
本朝顺治十二年奉
勅重建
赐名忠义殿前恭立
世祖章皇帝御制碑文左右明碑二一为吏部尚书李东阳撰正德四年立一为礼部尚书费宷撰嘉靖丁未重修记
增
世祖章皇帝御制重建忠义庙碑记 朕闻国家灵长之运必凭藉高穹元贶而乃求永于无疆者其明禋崇报当何如耶兹都城北德胜门外土城前旧有关圣庙一座创自明朝已历多年其间汚漫倾颓瞻礼不雅朕念神威赫奕忠义昭然有感必应有祷即灵随发诚意遣官重饰庙宇庄严圣像复建东西两廊山门围墙皆焕然一新是岂无缘而致之也哉今已功成噫嘻盛欤作庙翼翼亿万斯年
原鹰房在德胜门外中乡【五城坊巷衚衕集】
【臣】等谨按鹰房有二西鹰房地属郊西其东鹰房在土城关外西北五里许水磨村之东今仅存其地名耳
【原雷思霈北郊鹰房诗 辽城金垒古鹰房羊角风沙接大荒野窟旧无狐兔蹟小池今有芰荷香黄鹂独语遮深柳粉蜨丛飞恋短墙千古幽州还禹甸卜年开统忆先皇 雷检讨集】
原景泰元年七月筑德胜门北双线舖【明景帝实録】
朱彛尊原按元史百官志至元十八年置双线局提领副使各一员当在此地
【臣】等谨按出土城十里为双泉舖其地有关帝庙碑一明道録司田一彰撰记庙外有古井泉味清甘水高于地溢而为涧土人因指之为双泉然一井两泉无所徵信而朱彛尊引元史百官志置双线局提领副使为景泰实録之徵洵属可据意其先以双线名而适有此井遂致传呼互讹田一彰作记亦复未能详考也
原土城关北十二里为清河其水出玉泉山分流而北迳此又东会于沙河入于白河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图沁特穆尔以兵向阙驻于清河索右丞相绰斯戬资政院使朴布哈二人帝不得已执而畀之其兵乃退即此地也有石桥跨其上永乐中建宣德五年二月上奉皇太后谒长陵献陵上躬櫜鞬骑导皇太后辇至清河桥下骑扶辇既度桥上复乘骑郊甸之民夹道罗拜呼万岁
原清河源自昌平县西南一亩泉经燕丹村东南合榆河【明一统志】
【臣】等谨按直隶有两清河承巨马琉璃二水委流自良乡涿州之间东入浑河者一清河也自都城西北西山之麓东流入潞河者又一清河也
增乾隆六年
御制清河道中诗 始发清河道将为塞上行看山青觉近问路景如迎风爽催征辔云光猎彩旌所思明旧制岂为骋游情
【臣】等谨按
御制清河道中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録
原广济桥跨清河在府北三十里【明一统志】
增乾隆十二年
御制过清河桥诗 长虹饮明波游龙连万骑景物纷萧飒菰蒲霭苍翠扁舟底用呼轻裾已可试发轫塞北行入画江南意鱼跃破渚烟鹭飞点芦穗俯仰对空澄即目惬幽思回忆前度期忽作经年事
增清河有镇国寺【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镇国寺在清河桥北寺已圯毁有碑一明工部尚书嘉禾张文宪撰嘉靖丙寅岁立
增德胜门外有元福宫【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元福宫距德胜门北三十里殿宇倾圯明武宗碑一在殿左
【增明武宗元福宫碑畧 弘治十七年皇考孝宗皇帝谕曰御马监黄土马房草场乃天夀山居庸关经由通衢适中之地闻其土燥无水居者行者往往病之其择地凿井汲水以济人用仍修建观宇一区为往来栖宿之所明年二月命朝天宫左演法陈良福住观焚修工未就绪朕谓此先帝遗志也不可不终仍命督修改观为元福宫迁陈良福为左至灵兼住持事其徒陆尚泰为住持盖自弘治甲子冬十月始事至今正德乙亥夏五月厥宫告成宫之中为正殿以奉元武之神前为左右殿为龙虎殿为钟鼓楼为内外山门山门之前甃石为二井南北为方丈以居道衆缭以垣墙宫傍及前为营房为车园店以居牧马旗军又给草场地六十顷以供香火琳宫贝宇杰出霄汉轮奂完美丹碧辉映遂为都城之北一伟观云】
增元京城门北之东曰安贞明改安贞曰安定 【大清一统志
臣】等谨按安定门明洪武时所改
本朝因之
原方泽坛在安定门之北缭以垣墙为制二成一成面方六丈高六尺二成面方十丈六尺高六尺甎用六八隂数黄色琉璃青白色石砌四出陛各八级周围水渠一道长四十九丈四尺四寸深八尺六寸濶六尺内壝方墙二十七尺高六尺厚二尺内棂星门四北门外西为瘗位瘗祝帛配位帛则燎之东为灯台南门外为皇祗室藏神版而太祖版则以祭之前一日请诸庙外棂星门四西门外迤西为神库神?宰牲亭祭器库北门外西北为斋宫又建四天门西门外为銮驾库遣官房南为陪祀官房又外为坛门又外为泰折街牌坊护坛地一千四百七十六亩【春明梦余録】
原嘉靖九年五月作方邱于北郊【明典彚】
原皇地祗正位北向太祖配西向东一坛中岳东岳南岳西岳北岳基运山翊圣山神烈山之神西向西一坛中镇东镇南镇西镇北镇天寿山纯德山之神东向东二坛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之神西向西二坛大江大淮大河大汉之神东向【明嘉靖祀典】
原方邱皇地祗神位版及配位神版俱丹漆金字【同上】原南郊配位藏于泰神殿北郊配位在太庙临祭前一日请出祭毕仍奉入【西垣笔记】
【原刘士骥北郊纪事 元郊展礼报元功五夜神光满碧空灵鼔飞声天籁里黄琮呈采月明中渐看玉佩千官集共祝金穰四海丰圣主精诚先俎豆遥看黻冕坐斋宫 蟋蟀轩革】
增方泽在安定门外北郊形方象地方折四十九丈四尺四寸深八尺六寸濶六尺泽中贮水方邱北向二成上成方六丈下成方十丈六尺均高六尺上成正中六六方甃外八方均以八八积成纵横各二十四路二成倍上成八方八八之数半径各八路以合六八隂数皆甃以黄色琉璃每成四出陛各八级皆白石二成上南左右设五岳五镇
五陵山石座凿山形北左右设四海四渎石座凿水形均东西向水形座下凿池贮水以祭内壝方二十七丈二尺高六尺厚二尺壝北三门六柱东西南各一门二柱柱及楣阈皆白石扉皆朱棂壝北门外东北镫杆一西北瘗坎一燎鑪五外壝方四十二丈高八尺厚二尺四寸门制与内壝同东西门内从坛瘗坎南北各二壝南门外
皇祗室五间北向覆黄琉璃围垣正方周四十四丈八尺高丈一尺北向设一门外壝西门外
神库
神厨祭器库乐器库各五间井亭二又西为宰牲亭亭前井亭左右各一西北为
斋宫东向正殿七间崇基石阑五出陛左右配殿各七间内宫门三间左右门各一外宫墙周百有十丈二尺门三东向门东北钟楼一坛内垣周五百四十九丈四尺北西各三门东南各一门外垣周七百六十五丈西向门三角门一 【大清会典】
【臣】等谨按
方邱旧址为明嘉靖九年定
本朝因之屡加寛广规模制度益昭隆备
增岁以夏至日祭
皇地祗奉
太祖高皇帝
太宗文皇帝
世祖章皇帝
圣祖仁皇帝
世宗宪皇帝配以
五岳
五镇
四海
四渎
启运
天柱
隆业
昌瑞
永宁五陵山从祭
皇地祗位第一成北向
列圣东西向
四从位第二成
五岳
启运
天柱
永宁三山西向
四海在其次
五镇
隆业
昌瑞二山东向
四渎在其次均设黄幄
皇地祗黄琮一帛一犊一登一簠二簋二笾豆各十有二尊一爵三鑪一镫四
列圣均帛一犊一登一簠簋各二笾豆各十有二尊一爵三鑪一镫四
从位各帛一每幄均牛一羊一豕一登一鉶二簠簋各二笾豆各十尊一爵三琖三十鑪一镫二玉帛实于篚牲载于俎尊实酒疏布羃勺具 【大清会典】
增夏至日大祭
方泽玉用黄琮郊祀制帛一遇祭告用告祀制帛一色均黄牲用犊乐八奏用平字舞八佾祝版黄纸黄缘墨书祭器笾纯漆豆登簠簋尊均用陶爵用匏陶色黄祭品太羮不和祭服
御明黄礼服【同上】
【臣】等谨按每岁恭遇
北郊大典
皇上必躬亲成礼为伊古所未有乾隆十三年以明制祭器未昭备物
皇上亲加审定凡一器一物莫不折衷至当
垂示方来用昭只敬
增先祀一日
皇帝御龙袍衮服乘礼舆出宫至
太和门阶下降舆乘辇入坛西门至
方泽北门外降辇由右门入诣
皇只室於
皇地只
列圣前上香行三跪九拜礼诣
方泽视
坛位视笾豆毕由内壝北右门出外壝北右门至神路左陞辇诣
斋宫 【太清会典】
【臣】等谨按
北郊斋宫
皇上创修于癸亥之夏先祀一日
法驾预宿斋宫後因念执事有病暍者复
降旨俟树木成隂时再为举行然如壬申夏至前适值雨後新凉己卯岁又以祷雨正切仍前期斋宿仰见
皇上昭事之忱?惕倍至又大祀典应
乘辇入坛全设卤簿每当望泽之时即不御辇不设仪
仗益徵
圣心敬畏云
增祀日日出前七刻
皇帝御祭服乘辇至外壝北门外神路左降辇由外壝北右门入内壝北右门陞子阶至二成黄幄次
皇帝就拜位立乃瘗毛血迎
神乐奏中平之章行三跪九拜礼乃进香与篚奏广平之章
皇帝诣第一成
皇地祗位前跪上香受篚奠玉帛以次诣
列圣配位前上香奠帛
皇帝复位乃进俎奏含平之章
皇帝陞
坛诣
皇地只位
配位前跪进俎复位行初献礼奏太平之章舞干戚之舞
皇帝陞
坛诣
皇地只位前跪献爵奠正中退就读祝拜位立司祝奉祝版跪祝案左乐暂止
皇帝跪司祝读祝毕乐作
皇帝行三拜礼兴诣
配位前以次献爵行亚献礼奏安平之章舞羽龠之舞皇帝陞
坛以次献爵奠于左仪如初献复位行终献礼奏时平之章
皇帝陞
坛以次献爵奠于右仪如亚献复位光禄卿奉福胙进至
皇地只位前拱举
皇帝诣饮福受胙拜位立跪受爵受胙三拜兴复位行三跪九拜礼彻馔奏贞平之章送
神奏宁平之章
皇帝行三跪九拜礼有司奉祝次帛次馔次香恭送瘗坎奉
配位前帛馔香恭送燎所乐作
皇帝由内壝北右门出至望瘗位望瘗礼成
皇帝由外壝北右门出至北门外陞礼舆奏佑平之章皇帝囘銮还宫 【大清会典】
增乾隆七年
御制夏至日有事於
方丘礼成恭纪 星火纪苍龙阳乌尽午中应时陈盛祀先事惕微躬林筦调宫徵方坛配
昊穹夔夔羣辟集惴惴一诚通永念隂阳嬗端惟造化功秪期长养遂万物育薰风
增乾隆八年
御制北郊斋宫即事 宇静躁心排牕虚爽气偕百年今重葺预日此来斋默验隂阳运深探理欲荄仆臣方苦热嘉?有崇槐 清切玉阶深虬松盖影森诗拈今夕景鸟弄旧时音信可消尘虑非关散远襟明衣披问夜有事敢忘钦
增乾隆十年
御制夏至有事於
方泽礼成敬述 带月驾星轮鸣銮出凤闉【八年夏重葺 北郊斋宫以大祭预日前诣斋宿适有病暍者缘树未成隂故今岁仍自宫中往也】易衣遵荐陆沃盥授絺巾【至棂星易祭服盥手乃入祭】大武陈元俎牺尊右媪神蕃厘希
帝锡来享俨
皇臻瘗坎旋将帛熏鑪已达薪广生钦
厚德坱圠实无垠
增乾隆十三年
御制夏至遣亲藩恭代
北郊怵惕靡安彷徨有述
北郊临大祀代礼制初宣【朕自即位以来 北郊之祭每岁无不亲行今以 后丧未踰百日故遣代祭诚虞不洁匪虑身劳也】只以新除沐【朕素服两月而除沐兹尚在三月中云】犹虞碍吉蠲瓣香精室里悃愫
泽坛边祖识含弘德宏承资始天可能通旭卉敢不洁鉶笾回首思
恩命流光十五年【忆自雍正癸丑每岁蒙 皇考恩命代祭 北郊即位後又每岁亲行屈指至昨年盖十五次莅事矣】
增乾隆十七年
御制诣斋宫作
方泽躬亲岁举行銮舆法驾启平明斋宫却暑来先宿都为薰风时雨晴【大祀诣斋宫朕所举行然 北郊往往以盛热植树尚未成?虑执事病暍仍即宫中斋宿今岁雨後快晴薰风荐爽爰遵定制预日来斋】 中矩康衢步辇旋天安正直转东边经过翰苑松槐郁文讌徘徊倏十年【每祭 北郊法驾必由天安门出东长安门经翰林院署甲子临幸今十年矣】 谒
室瞻
坛盛礼陈豆笾展视洁蘩苹躬亲敢以时炎谢况值司工告鼎新【预宿斋宫应诣 皇只室展拜今岁适值维新工竣式覩辉煌稍申?敬】增乾隆二十五年
御制夏至
北郊大祀礼成有述 日永火星正雨沾晓气清晨趋备仪卫【夏至大祀每逢望雨之时率不敢御辇诣坛以志?悚今岁雨阳时若乃得依例举行云】祀典率公卿八奏蕤宾律一元瘗坎牲躬承岁弗懈惟是尽吾诚
增乾隆二十七年
御制夏至
北郊礼成述事是日雨
泽祀寅承岁不违连宵达曙雨丝霏仍兹对幕钦端冕敢曰沾裳换制衣乐奏林钟宣以鎛【大乐始备鎛钟黄钟律元以辛巳南郊入奏今工歌林锺应律则 方泽初肄新宫也】祉繁
富媪卜如几赞仪百辟胥颁赐【是日以雨陪祀王公及执事官湿衣者皆命赐纱其坛外着制衣陪祀者不与】小惠权衡亦慎微
增乾隆三十二年
御制北至日
方泽礼成述事 祭服惟黄即大裘矩旋
方泽结方丘权舆观法遵羲顼应节陈
禋式夏周
陟降於昭咸侑食
安贞之吉久蒙庥通宵渥雨资长养歛锡钦敷
惠恺流【时竟夕甘膏稠浃秋苗向荣比质明将事沾洒尚浓因命加赉陪位执事诸臣及番值校尉除道步军等有差】
【臣】等谨按凡恭值
方泽大祀
宸章垂咏篇帙尤多兹敬绎其
特昭典则考证攸关者备録卷内
原出安定门外循古壕而东五里有满井井面五尺无收有干干石三尺井高于地泉高于井【帝京景物畧】
【臣】等谨按刘侗帝京景物畧谓满井傍有小亭柳黄时游人泉而茗者道相属其初春首游也今安定门外东行五里许观音庵之侧有高井焉一润百亩四时流溢或即其地然谓井面五尺殊不相类而旧时烟柳亭榭更不复可寻矣
又按德胜门之西北东鹰房村有称为满井者广可丈余围以甎甃泉味清甘四时不竭水溢于地流数百步而为池居人汲饮赖之蔬畦相错灌溉甚广盖郊北之水来自西山泉源随地涌出固无足异而载笔者或以相去不远方名互讹亦未可知也
原满井径五尺余清泉突出冬夏不竭好事者凿石栏以束之水常浮起散漫四溢井旁苍藤丰草掩映小亭都人诧为奇胜【长安客话】
【原林尧俞满井诗 寒泉凝碧甃一酌冷人心素绠无妨短银牀半欲沈畦渟鱼藻入林影鸟巢深偶值堤边叟悠然似汉隂 溪堂稿】
增安定门外镶黄旗教场北有东黄寺【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东黄寺顺治八年奉
勅就普静禅林兴建康熙三十三年重修正殿檐上恭
悬
御书额曰大乘宝殿檐前额曰明妙圆澄殿内额曰妙演三摩聨曰梵香馥郁吉云凝象教西传净业宝相庄严华月印鴈堂北护黄图皆
皇上御书殿前碑亭二东碑为顺治八年大学士甯完
我撰西碑恭勒
圣祖仁皇帝重修记文碑隂恭勒
皇上御制诗
增
圣祖仁皇帝重修东黄寺碑记 朕惟象教之传由来已久其阐发宗风宣扬梵谛大都以清净慈惠倡导颛蒙与帝王弘济羣生之至意亦有合焉普静禅林在京城之北法侣攸萃薰呗庄严当顺治年间有西域缁流以祝国佑民为请爰奉
俞旨剏建兹刹历有年矣朕时巡偶至顾视栋宇倾颓因发内帑命员外郎永保海伦庀材鸠衆葺而新之夫三乘以劝善良五戒以防淫慝溯厥本源洵足饬躬砥俗禆益化成是役也岂徒为方外饰观而已哉工竣勒文记之并赐额以昭示于永久云
增乾隆三十年
御制重修普静禅林瞻礼有述 禅林郁律凤城北辛卯【顺治】剏成甲戍【康熙】修六十余年事重葺百千奕叶仰前猷无非
保赤右扇念有集衣黄偏袒流亲诣瓣香昭庆落七言聊当【去声】志碑留
增东黄寺西为西黄寺【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西黄寺与东黄寺接连雍正元年建乾隆三十六年重修殿前恭悬
御书额曰觉海慈云四十五年
御题山门额曰彚宗梵宇大殿柱聨曰馥郁香台辉慧日庄严宝界拥祥云都纲殿额曰妙缘具足聨曰三乘普满仁慈愿十地常凝福德云楼上额曰法云普遍聨曰金界拥祥辉齐瞻七宝香林滋法雨溥润万方楼後层额曰慧灯朗照聨曰福地涌华严妙参功德浄因开舍卫境现清凉寺内碑亭二东亭恭勒
世宗宪皇帝御制碑文西亭恭勒
皇上御制碑文
增
世宗宪皇帝御制碑文 雍正元年正月喀尔喀哲卜尊丹巴瑚土克图四十九旗札萨克七旗喀尔喀厄鲁特衆札萨克汗王贝勒贝子公额驸札萨克台吉塔布囊等合词奏言【臣】等荷
圣祖仁皇帝教诲养育如天覆焘之恩历六十二年殊域穷荒溥徧周浃以子以孙世世蒙赖无所申其报効区区之忱不能自己臣等同心一力合赀凡四万三千两造三世诸佛像八座塔番藏经京城北郭外有原为达赖喇嘛修盖之黄寺请以赢财葺而理之丹青黝垩焕然以新供佛像宝塔藏经于兹寺臣等感激攀慕之情庶尽涓埃朕惟
皇考圣祖仁皇帝以天下为一家以万国为一体深仁厚泽所以嘉惠藩服者沦入於肌肤骨髓而不可忘也诸藩王等词语恳切具见诚悃遂允所请命亲王大臣往董厥役工既告竣勒文丰碑以扬
皇考功德之隆以表藩服忠爱之笃用昭垂于久远自今以始尔诸藩王等其益修乃政事抚乃臣庶睦乃邻封俾民物蕃滋疆宇宁泰恭顺述职永享我朝太平之福斯则
皇考陟降之灵日鉴在兹尔诸藩王等其敬念之无斁焉是为记
增
御制重修黄寺碑文 象教由西竺入东土中间流衍侵寻论其书则译不如梵论其人则缁不如黄此在能仁普焘有平等施无分别相而揆诸国家善世开化之大经则必有数典不忘其朔者然後可以柔远人而惇本俗洪惟
世祖章皇帝定鼎自燕荒徼景附逹赖喇嘛在国初导诸藩倾心归命其功最钜至顺治九年来朝京师特颁册印综理黄教并肇建斯寺俾为驻锡之所嗣是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间岁奉贡遣使咸馆寺中而蒙古喀尔喀各部之以番觐至者靡不识所向方和南皈仰夫既文厘政典而事着藩条矣
皇祖圣祖仁皇帝久道绥怀时加缮治
皇考世宗宪皇帝雍正元年哲卜尊丹巴瑚土克图暨札萨克王公台吉等合辞恳铸佛像宝塔送寺供奉寺宇亦轮奂一新距今垂五十载乃乾隆己丑冬章嘉国师牒理藩院大臣上言黄寺东西二区同垣异构土人号曰双黄寺蔚为北垧名刹兹东寺已经增葺而西寺尚以岁渝寖就陊剥观瞻曷副矧比岁庚寅辛卯叠逢国庆骈臻中外延喜纯纯常常越在蕃封方树领翘趾思得聆潮呗效
嵩呼胥于是焉在愿前期诹吉庀材用答舆望爰俞其请下所司支内帑金往董厥役物备工良所在闳垲完致以今年仲夏庚戌日北至用告蒇成朕因跸旋道近莅而落之纪事诗所云敬识当时具深意聨情因抚远方人者是也即日恭奉
懿旨饬尚方肃瓣香陈伊蒲供以展诚敬都人皆举首加额衢颂交属曰
圣母皇太后以大慈仁广大庇佑以大福德成大胜因圣心与佛心无二无别即
圣寿与佛寿亦无二无别或进而推明夫所以又称曰崇
祖制也绵
慈禧也安列服也阐宗乘也而修寺之缘起讵复有逾乎此哉遂摭其实以掲于碑
增双黄寺西北为资福院【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资福院
圣祖仁皇帝允哲卜尊丹巴瑚土克图诸蒙古汗王贝
勒贝子公台吉塔布囊之请
赐额曰资福
御制碑文立于大殿院内殿前恭悬
世宗宪皇帝御书额曰仁弥沙界又碑一乾清门侍卫
拉锡撰
增
圣祖仁皇帝御制资福院碑记 辛丑春哲卜尊丹巴瑚土克图诸蒙古汗王贝勒贝子公台吉塔布囊等赴阙稽首合词奏言皇帝纂承鸿业六十余年天地清宁海宇安泰边塞远人饮和禔福为日久矣往者噶尔丹恃强侵轶皇帝亲统六军荡除狡寇安集散亡龙沙瀚海百十部落普?大慈安土乐业垂三十载策妄阿喇蒲坦凶孽之余肆其顽悖欲灭法教皇帝讨辠捄灾命帅受算深入旷古絶域斩俘逐北遂恢故宇振法轮青海以南三危以北百蕃之长悉心向化欣覩天日臣等伏思皇帝神功巍焕景祚绵远亘古未觏凡有知识咸思仰报况臣等沐累朝禄赐受皇帝高厚踊跃乌能自己乞于京师鼎建梵刹申颂无疆且以木石砖甓之余於安定门外立十方院为饭僧所徒衆自远至者得有栖止朕以建寺烦费诏谕止之而允其立院之请诸汗王等复奏言禁城西之崇国寺故西僧香火也今愿新之为皇帝祝厘地朕以其诚恳亦俞允之夏十月十方院建修功告竣诸汗王等请院额朕赐名曰资福盖嘉诸蒙古平日服事之勤而取释氏广资福缘之谛也书曰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传曰见於外而有安和之色发于中而有好德之言则锡之以福也诸蒙古贞一乃心恪奉厥职协和邻部辑睦婣亲天必迎其善意而降之以吉祥将见户口愈滋畜牧并盛朕乐与共太平有永而勿替也是为记
增华藏寺在安定门土城外龙到村【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重修华藏寺碑为明户部郎中刘禹谟撰万历八年立其畧云安定门外龙到村旧有古刹御史凃武首倡捐金买地为义塜因华藏寺旧址重新之
增大屯村有护国天仙庙【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大屯村在土关之北庙内磬一钟一皆明万历年造
增大屯村永安庄真武庙【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永安庄真武庙碑一明正统十二年翰林学士陈循撰儒士徐阳书庙已就圯惟碑尚存前为太清观羽士居之乾隆戊辰年重修磬一识京都顺天府宛平县安定门外永安庄太清观住持遵吉万历三十三年造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七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