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三十三 志第十二 科举附招贤
-
一总说
科举是中国自唐代以来,地主阶级网罗人材培养统治骨干的重要途径,士子只能「代圣贤立言」,阐述孔子的说教。这样被选取的士子,直接加入各级统治机构,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奴才。太平天国有自己的科举路线和取士标准,考试「不论门第出身」,试题「不本四书、五经」〔一〕,而取自颁行诏书,以阐述太平真主救世的道理。「至策论、赋诗,亦多即近事为题」〔二〕,重在务实,不取空谈。所出试题,如「上帝权能诛灭妖氛」,「一统出河乐太平」,「四海一家皆兄弟」「诛残妖以安良善策」,「治兵安民策」等等,这些题目本身,具有战斗意义。曾国藩情报机关编纂的贼情汇纂对此就狂吠说:「其敢废圣籍,虚构妖言,竟以为儒林之式,取士之资,欲上掩乎孔、孟,则斯文之一厄,再见於秦火馀烬者也」。很明显,这是反对孔、孟经书,而为太平天国革命事业服务的。士子只有歌颂革命,为巩固农民革命政权出谋划策,才是革命所需要。被禄取的士子,在朝内、军中任职,为推进革命事业贡献了力量。
中国前代科举对出身限制极严。清代定制,凡「出身『不正』,如门子、长随、番役、小马、皂隶、马快、步快、禁卒、仵作、弓兵之子孙,倡、优、奴隶、乐户、丐户、疍户、吹手」等,都不准应试〔一〕。此外,复有冒籍之禁〔二〕,不是本地的人,不准参加考试。
太平天国科举把这些封建性的限制,一概扫除,不论出身,不论本地流寓,一律准考试。时人记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八月苏福省武科事说:「卖乌黄□□亦中武举,争趋捷径,极一时之荣」〔三〕。太平天国的科举制度实具有反封建的作用,它与唐、明以来科举制度的立制精神是不同的。太平天国的科举是收到了它的预期的功效的。昆山王德森先世遗闻说:「其时有新阳廪生孙启楙,号吟秋,考中长毛解元,其文有『恨不得杀尽妖头,上答天王之高厚』句,得意甚,逢人辄曰:『吾道行矣』。设立解元公馆,引进其弟正齐名启榘者,为贼招致本地人为伪官如军帅、师帅、旅帅之类,乐於从事者不少」〔一〕。如同孙启楙这样,只不过是太平天国开科录取的成千成万的士子里面的一个典型的例。故湖北兴郭州人应试的最多〔二〕,拥护太平天国也最坚决〔三〕。他们应太平天国科举,取得了功名,他们就拥护太平天国,为太平天国效忠,而太平天国科举就收到了它的预期的目的。
太平天国在建都天京后,举行女试。天京女子传善祥中式第一名,派往东王府任东殿内簿书,替东王杨秀清批判军国大事。时人传有「棘闱先设女科场,女状元称传善祥」的诗句咏其事〔一〕。
太平天国还有招贤的制度,凡有一材一艺,都网罗录用。对劳动人民尤为重视,称木匠、瓦匠、铜铁匠、吹鼓手为英雄人物。我们知道。在中国封建社会轻视工匠,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吹鼓手在国家法典中更被定为贱民之列。太平天国的政权与封建社会的政权不同,故它对人才的衡量也就与封建社会不同,而一反封建社会的所为。中国劳动人民的才智,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得到了扬眉吐气。这也就是太平天国招贤制度的根本精神。
由於太平天国考试不论门第出身,取才不拘一格,所以网罗了各方面的人才。上面天朝田亩制度志中所引那一首地主阶级讥笑太平天国的「天朝一统四十二里半,文武各官三百六十行」的对联,它的后半联也恰恰说明了太平天国网罗人才的成就。
二科举制度
太平天国科举,初无统一制度。在天京除天试外,尚有东王、北王、翼王生日的东试、称谓,应该把它称为「女试」才好。因为不论它确是科举也好,是临时测验性质的考试也好,都是考试女子,都可以称为「女试」。在太平天国前期,男子考试有「天试」、「东试」、「北试」、「翼试」等,都称为「试」,我们把那时女子的考试称为「女试」,也是有依据的。我在旧著太平天国史稿科举志中称为「女科」是欠妥的。近年我另撰有太平天国开女科事探讨一文,详考此事,收在太平天国史丛考丙集内,请读者参看。志第十二科举附招贤北试、翼试〔一〕。到天京事变后,东、北王诛死,翼王出走,三王考试遂废止。其他考试条例,也经历年逐加改订,至庚申十年冬,由钦命文衡正总裁干王洪仁玕、副总裁英王陈玉成、又副总裁赞王蒙得恩制献士阶条例,天王旨准,辛酉十一年镌刻颁行,预定於甲子十四年甲子科举行新制〔二〕,於是考试制度始厘然具备。但是,甲子十四年夏天京已沦陷,这一个新制还未得到实施。现据士阶条例所列,分为考试程序、考试规章两项叙述於后,以见其制〔三〕。
甲考试程序
太平天国科举考试从乡试开始,乡试是乡官的考试,与清朝称省级的考试为乡试名同而实翼。乡试以军帅为考官,继为县试、郡试(类於清朝的县、府试)都是守土官的考试。县试以县监军为考官,郡试以郡总制为考官。乡、县、郡试后为省试,省试后为天试。其程序如下:
A乡试
乡试每年试期於二月举行,由各省郡县师帅先期出示,并行文所属的旅帅、卒长、两司马,其各统下有愿应试的,令各造名册先期送师帅处。师帅汇集本师名册,一并呈送军帅。军帅先期出示,於二月初三日考乡文学(文学类於清制文童生)一场,其首一名曰信士。二月十二日考乡武学(武学类於清制武童生)一场,其首一名曰艺士。由军帅典试,文武均取首一名。军帅给以信士、艺士执照,其馀评定甲乙,亦概行录送於县监军,接考县试。
B县试
县试於每年三月举行,将各军帅录送的考生,由县监军典试。县监军先期出示,於三月初三日考县文学一场,初六日覆试一场,其首二名曰秀士。三月十三日考县武学一场,十六日覆试一场,其首二名曰英士。文武均取首二名,县监军给以秀士、英士执照,其馀评定甲乙,亦概行录送於郡总制,接考郡试。
C郡试
郡试於每年四月举行,将各县录送的考生,由郡总制典试。郡总制先期出示,於四月初四日考郡文学一场,初七、初十两日覆试二场,其首二名曰贤士。四月十四日考郡武学一场,十七、二十两日覆试二场,其首二名曰能士。文武均取首二名,郡总制给以贤士、能士执照,其馀评定甲乙,亦概行录送於提学考试(乡所取的信士、艺士,县所取的秀士、英士,郡所取的贤士、能士,都类於清制的文武生员)。
提学由天京於每年遣放(类於清制学政),每省二员。到省以后,候各郡总制考试毕时,视路途的远近,分赴各郡,将郡试录送的考生召集考试。五月初五日考文士子一场。五月十五日考武士子一场。每郡视应试人数多寡,於十名中取中一名,文曰俊士(类於清制廪生),武曰毅士,提学官给以俊士、毅士执照。
提学除典试考取俊士、毅士外,惟逢荣、酉两年,於五月二十五日集该省各郡、县、乡新旧科所取的信、秀、贤、俊各文士验明执照报名,考试一场。每郡视应试人数,於五十名中选取一名曰杰士(类於清制拔贡),提学给以杰士执照。杰士系荣、酉两年特行拔取,不由约士亦可进京应考天试。
D省试
省试(类於清制的各省乡试),继乡,县、郡及提学官的考试后举行。初每年都有考试,后改定从甲子科起为三年一科,逢子、午、荣、酉年为考期。应考资格文为信士、秀士、贤士、俊士、杰士,武为艺士、英士、能士、毅士。届期在省验明执照报名考试。每值科年,由天京遣放正、副提考各一员(类於清制正、副主考)。提考先期行文。文场於七月初七日考头场,初九日覆试,由提考出题。武场於七月十七日考头场,十九日覆试,由提考校阅。文场取录若干名曰约士,武场取录若干名曰猛士,提考给以约士、猛士执照。
E天试
天试是最高一级考试,继省试举行,类於清制会试,殿试。初原定於天王万寿十二月为考期,旋改移於幼主万寿时,以每年十月初一日在天京开天试〔一〕。后改定从甲子科起为三年一科,逢辰、戌、好、未年为天试的考期。凡遇天试科年,各省新旧科提考所取文试的约士、武试的猛士及荣、酉两年提学所取的杰士来京应天试的,先期持执照到各佐将处请凭。佐将验明执照,给以文凭,并在公项内按路途远近给盘费。到京文士子约士、杰士投礼部验凭,武士子猛士投兵部验凭,即持执照往诏命官处报名,由诏命官开册送考。如前科京试已经中式的人,除元甲首名外,馀俱准其再考,亦照例请凭。若来京已过试期,概不补考。各省士子试毕,除正总裁保封某职奏留外,均领原凭回省缴佐将注销。所有在京应试者,於报名时各持取中执照投诏命官处验明,在册注明某某官属下,无庸请凭。其朝官有愿应试者,亦准报名送考。惟在京属官,有未经中式约士等本无执照而有志观光者,须由各本官行文诏命处报名入册收考,以免朦混。
逢科年九月初九日考文士子首场,九月十二日次场。於九月十九日考武士子首场,九月二十二日次场,二十三日覆试。正副讲武官随正副总阅襄理,所有文武甲乙均由正总裁评定,取定后分为一、二、三甲。元甲三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文武都同。文二甲第一名称为传胪,下若干名称为国士(等於翰林),三甲第一名称为会元,下若干名称为达士(等於进士)。武二甲若干名称为威士,三甲若干名称为壮士。由正总裁评定上奏请旨出榜,声炮鼓乐,悬榜於朝门前,俱赐黄缎一匹,红绉二匹,在朝门设宴,又择日令状元游行,以示荣宠〔一〕。正总裁给以执照,以为出身,并因材选举,奏封为天朝殿前等官及各廷府等处属官,授职执印理事。
案太平天国天试的制度,是将清代的会试、殿试、朝考的考法合而为一。清制京考程序,先为会试,中式后殿试,殿试分一、二、三甲,其二、三甲进士须再经一次朝考,始分别授职,而太平天国则对旧制加以简化。
乙考试规章
太平天国科举考试,定有种种规则章程。这些规章,对前代制度有改革的地方,也有承袭的地方,还有一些新创的地方。其重要的有六项:
A不限资格
士阶条例第一条规定:各省郡县师帅所属的旅帅卒长两司马统下「有愿应试者,令各造名册,先期送师帅处」。就是说,凡太平天国人民,自愿参加考试的,都一律得应试,不限资格。反革命分子狂吠太平天国科举说:「不论门第出身,取中即为举人」。又说:「无虑布衣、绅士、倡、优、隶、卒,取中即为状元、翰林诸科」〔一〕。这就对自唐以来严限资格,被列为「贱民」的人们不准应试的科举制度作了根本性的改革,从而对反封建的革命起了一定的作用。
B场规
各省士子来京应天试,在未建二十一省士子进京考试栖身之院以前,文士子在翰林院居住,武士子在讲武官处居住,都由江南省文将帅以印挥发给粮米薪水等件。设京都试院司事一员,於每届试期之前,饬属打扫试院房屋及东西阁(即清制东西号舍)文场,裱糊窗壁,铺陈床桌厨灶等项。如要修整房屋物件,禀明文将帅请修,由殿前工部奋办。场期的时候,带属员数名在场内照料。并由总裁保举请旨钦派巡察官十员入院襄理监场与供应各事。
试卷由诏命官内选派理卷官二员奋办,编列字号。字号底簿交总阅收存,以奋拆封时应用。卷面用浮票填写姓名坐号,卷背姓名用弥封。缴卷时令士子揭去浮票。其弥封俟正总裁评定,方行对号拆封,奏献天王御定悬榜。至场中点名、给卷、收卷及分派各房文卷,都由理卷官管理。其武场默写武略卷,亦照例奋办,但不用浮票、弥封。
天试考场称为京都试院,以巡察官二员管理启闭,并先期传知五大军巡查,以重关防。考试那天,应试士子都给与风帽,以壮观瞻。五更各齐集试院,有圣兵护卫栅栏,无许拥挤。监试官到,声炮开门点名,士子随点入场,人给卷一本,卷长一尺二寸,每开宽尺馀,士子领卷后一律归东西阁〔一〕。进毕供给物件,即将试院大门印封锁钥,候士子交卷放牌时方开,私开者以舞弊议罪。大门旁壁上开一小窗门??约尺馀长,一尺宽,加以小锁,除正总裁公文本章由此传出传入外,试院内各官都不准传文书便字出入。试院内东西两阁,都於阁外设立木栅,士子按照点名卷面字号归号后,即将木栅封锁,至缴卷放牌时方开。栅外设一水缸贮水,士子不准出栅取水。每阁建炭炉二座,由军中拨牌尾二名,专司本阁内士子茶水及传送饭菜等事。士子带入的木炭、茶铫、茶壶,交牌尾代理,出场时认明交还。牌尾各给腰牌,试毕缴牌出院,仍回原军。每场每日定於辰刻散给士子等饭菜一次并碗箸等件,午刻散给糕饼一次,饭菜糕饼都丰厚〔一〕,酉刻散给烛台油烛。武场也照例办理。磨勘、阅文等官场内动用纸张笔墨印色各件,都自行措办带往,不取诸公。其各省、郡、县、军帅典试供给,都仿此例。
天试每场圣诏所命的题目,跪读悬挂,由总阅饬员抄写多张,交巡察官分派每阁一张,实贴号首。场规及诗文策论抬头等例,亦实贴木牌,周传各号公阅。士子得题归号作文。午刻开栅一次,巡察官亲至各号,按照坐号於各卷盖用「真道图记」,盖毕仍旧封栅,至缴卷放牌时方开,士子於缴卷后,不准再行入号。至文武士子有故犯一切场规滋事者,由巡察官禀明议罪。考试通行的禁令规则:凡乡试、县试、郡试、省试及天试士子应试的文与策论不满三百字者不录;题目写错、抬头写错者不录;误写避讳字面不合天情者不录;真草不完及字迹两样者不录;乌卷、曳白及烧损文卷者不录;卷内未盖「真道图记」者不录。
C考试项目
每年各省的郡、县、军帅典试,考文由典试官出题,一文、一诗,覆试一策、一诗。考武亦由典试官校阅,马箭三枝,步箭五枝及弓、刀、石技勇,覆试步箭五枝。
每年钦遣各郡提学考俊士,两文、一诗,考毅士马箭三枝,步箭五枝及弓、刀、石技勇,其荣、酉二年考杰士两文、一策、一诗,都由提学出题校阅。
省试考约士,三文、一诗,覆试一策、一论、一诗,其提考出题。考猛士马箭三枝,步箭五枝,覆试步箭五枝及弓、刀、石技勇,并默写武略一节,由提考校阅。
天试考文士子首场三文、一诗,次场一策、一论、一诗,由天王颁诏命题。考武士子首场马箭三枝,步箭五枝,次场考弓、刀、石技勇,覆试步箭五枝,各默写武略一节。
考试题目出处,多取於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天命真圣主诏旨、天条书、三字经等。其要旨是阐明「天父上主皇上帝特命太平真主救世旨意」。在太平天国颁行的书中,有一种叫做钦命记题记,为其取士程文。其题目皆具节令,凡七节,有云太兄升天节记,太兄暨朕登极节记,东王升天节记等类。此书今未见,其内容不可考。至於考试诗文体裁,文仍用八股体,诗仍用试帖体,论策等仍不出旧式的范围。其武场所试马箭、步箭、弓、刀、石技,以及默写武略,也与旧制相同〔一〕。
D考官
乡试的考官为军帅,县试的考官为县监军,郡试的考官为郡总制,都以本处的官员兼任考官。
其各郡的提学,各省的提考,每逢子、午、荣、酉年,於正月十五日京试考选。应考的资格,为朝官及各廷、府等处有印属官与京试曾经中式者。其无印属官愿考者,由本管官行文诏命处报名入册收考。其报名册中,一概俱注明官衔出身及某某属下,以杜冒滥。试期一场,两文、一诗,系天王颁诏命题。由正总裁评定,上奏请旨出榜。其钦定正取提考,届期赴各省考试。提考职同燕,试毕回京奏覆缴印,仍理原官事务。其奋取者由正总裁选定上奏请旨,钦遣为每年及荣、酉两年各郡提学。提学职同燕,试毕任满回京奏覆缴印,仍理原官事务。提考、提学都是一科一任。
至於天试的考官,以钦命文衡正总裁为最尊,总领文武一切,又有钦命文衡副总裁、钦定文衡又副总裁各一员。下设正、副总阅二员,磨勘官二员,阅文官十员。并设正副讲武官二员,襄理武场校阅事宜。磨勘官、阅文官由正总裁考选,每逢辰、戌、好、未年九月天试前,于九月初一日,在正总裁府旁殿,调考官员,未奉调者不得报名求考。由正总裁出题,一文、一诗。俟正总裁评定,肃本奏举。其阅文官十员,分派十房,士子文字优者,由各房阅定,盖用「阅荐图记」,加批送交磨勘阅定,转呈总阅阅定,进呈正总裁评定,上奏请旨出榜。
E士阶名目与职位
太平天国科举名目,初尚沿用清代的名称,其后认为秀才、举人、进士等旧日所称的名目,名实不符,始一律改用「士」字以为士阶。乡试录取的文学称为信士、武学称为艺士。县试录取的文学称为秀士,武学称为英士。郡试录取的文学称为贤士,武学称为能士。提学录取的文士子称为俊士,武士子称为毅士,于荣、酉两年拔取的文士子称为杰士。省试录取的文士子称为约士,武士子称为猛士。天试中式分为一、二、三甲,元甲三名,仍沿旧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第一名称为传胪(亦沿旧称),三甲第一名称为会元(亦沿旧称),文武都同。二甲第一名以下,文称国士,武称威士,三甲第一名以下,文称达士,武称壮士〔一〕。
至于所录文武士子授职,定制天试元甲职同指挥,二甲首名传胪职同将军,国士、威士职同总制,三甲首名会元职同监军,达士、壮士职同军帅。省试约士、猛士及各郡提学拔取的杰士均职同师帅。至提学每年所取的俊士、毅士俱职同旅帅。郡试贤士、能士职同卒长。县试秀士、英士职同两司马。乡试信士,艺士职同伍长。所有录取文武士子,俱免差役。
F服制与仪仗
文武士子品级相等,与清代重文轻武不同。其袍帽服制,俱详细定明。自信士至国士,袍都大袖,色青蓝不论,靴着方头乌靴,帽则各有分别,信士、秀士、贤士帽用扁巾,或缎、或绉,或红蓝玉色皆可。俊士帽用方巾,或缎,或绸,都用乌色,前安白玉方帽准一块。杰士帽用圆巾,或缎,或绸,可用青蓝红色,后用二飘带,前安白玉方帽准一块,帽身绣花。约士帽用角巾,或缎,或绉,可用青蓝红紫等色,后用二飘带,蓝玉方帽准在前,帽身绣花。达士戴纱帽,或天青,或乌色俱可,后用横尖翅,前安金镶红帽珠一颗。国士戴纱帽,或天青,或乌色,后用横圆翅,前安金镶大红帽珠一颗。
榜眼、探花皆用方翅纱帽,加镶黄玉额一个,榜眼左插金花一枝,探花右插金花一枝,袍皆紫色大袖,靴亦著方头乌靴。状元帽与榜眼、探花相同,加金镶黄玉额一个,左右插金花二枝,袍红色大袖,靴亦著方头乌靴。状元、榜眼、探花皆准加着黄马褂。
武士式亦相同,仅去其帽准换缨毬一朵,其色依玉色为准。状元、榜眼、探花则换黄毬,余俱类推。
在仪仗方面,定有浪、锣的制度。其浪俱长二尺五寸,凡士子职同指挥、将军、总制的用黄布,职同监军以下用红布,俱不镶边,不绘彩。其锣制俱阔二尺,指挥职三十三点,将军职三十点,总制职二十七点,监军职二十四点,军帅职二十一点,师帅职十八点,旅帅职十五点,卒长职十二点,两司马职九点,伍长职无浪无锣。
三 开科情况
太平天国于癸好三年定都天京后,开科取士〔一〕,初颁考试制度,天试以外,各省郡县都举行文武的各种考试。己未九年后,一再修订,使制度周密。辛酉十一年,将钦定士阶条例镌刻,颁布各省〔一〕。
天试自癸好三年在天京开科,历年开科情况,记载多缺,可考的如癸好三年天试文首题「天父鸿恩,广大无边,不惜己子,遣之受难,因为代赎吾侪罪孽,尚未报恩,又得荣光」。次题「天父天兄最恶邪,最恶曲,最恶恶,最恶假,人炼得正正直直善善真真,方转得天也」。诗题「春风吹清好凉爽,他名未好救饥荒,名说饥荒就是病,乃埋世人水深长」〔二〕。甲寅四年天试文科元甲三名,为吴容宽、汪祖槐、夏庆保。同年武科乡试、会试连考,都在天京举行。投考的武生于乡试前五日赴诏命官处报名,当时应试者三百多人,都是各衙的牌刀手。四月初一日为武乡试的考期,天王钦遣佐天侯陈承瑢为掌考官,赴教场校阅,先试马上箭五枝,次试步下箭三枝,无弓、刀、石技勇,当日完场。取中谷光辉等一百四十七名为武举即后来的猛士)。十五日即继续举行武会试,钦遣北王韦昌辉为掌教官,赴教场校阅。北王以佐天侯所取名数过隘,复出诫谕命不中的也一体会试。于考试马、步箭外,加试马上炮三声。取中刘元合等二百三十多名为武进士(即后来的威士、壮士)。五月初一日,东王杨秀清复集合取中的武进士到教场校阅考试,评定甲乙后,遂奏请天王以刘元合为武状元,职同指挥,谷光辉、周得三为榜眼、探花,职同将军,余二百人都职同总制。第二天,在朝门设宴,称为会武宴。一律仍回原衙听候调用〔一〕。
各地开科情况,甲寅四年,试湖北、安徽两省。这年八月,湖北乡试在武昌县(今鄂城县)开科取士〔二〕,正掌考官为翼试状元杨启福,副掌考官为翼试榜眼张友勋,文首题「真神独一皇上帝」,次题「皇上帝乃真皇帝」,诗题「天父下凡事因谁?耶稣舍命待何为」?安徽乡试在安庆开科取士,掌考官为天试状元武立勋,仅知其一题为「真命天子福命将」,别题因出五经,将武立勋降为伍卒。考试全日一场,不覆试。其掌考官虽在此省开科,而各处人都许参加,应试者林林总总,各式人物都有,计湖北中举人八百多人,安徽应试二十七县,中举人七百八十五名〔一〕。丁巳七年三月,安徽各县考试,由监军为试官,潜山县考进文士三百六十名,武士一百二十名,夏,在安庆乡试,祇潜山一县,便中文举人八十四名,武举人七十三名〔二〕。这固然是由于太平天国科举宽予名额,但也反映出了人心悦服,故应试的人多。
在福建省方面,丁巳七年三月底,协天燕石国宗部进军汀州,四月初三日(夏历四月十八日),在汀州开科取士,以「上帝权能诛灭妖氛」为题,中式的张榜周知〔三〕。
在苏福省方面,太平天国于庚申十年四月二十三日克复苏州,以次抚定各县,建立苏福省。这年八月,就在苏福省城考省试,开科取士。八月十六日(夏历八月十一日)头场,三文一诗,
首题「同顶天父天兄纲常」,次题「禾王作主救人善」,三题「能正天所亲」;诗题为「一统山河乐太平」。二十日(夏历八月十五日)二场,试一策一论一诗,策题「治兵安民策」,论题「真道根源惟一正」,诗题「万郭来朝」〔四〕。辛酉十一年三月,苏福省各县考县试,常熟、昭文三月初五日(夏历三月初六日)考文场,取五十人。初六日(夏历三月初七日)考武场,所取甚广〔一〕。吴江、震泽于三月十四日(夏历三月十五日)考文试头场,三文一诗,首题「真道未知须省悟」,二题「大孝终身继有虞」,三题「四海一家尽兄弟」;诗题「万姓安居享太平」。十五日(夏历三月十六日)覆试,一论一策,论题「孝弟力田论」,策题「治安策」。下午出案,取录原秀士八名,新秀士四十名,给红缎包头〔二〕。五月三十日(夏历六月初三日),在苏福省城举行省试,首题「天父有主张,天兄有担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论」,次题「诛残妖以安良善策」,祇常熟一县便中式三十三人,分博士、约士、杰士等弟,博士相当于清制举人,杰士相当于清制廪生,约士则相当于清制副榜〔三〕。
在浙江省方面,太平天国于辛酉十一年十一月克复杭州,明年,天王就钦派文状元天安陈姓为浙江正提考官,文传胪书天燕陈姓为副提考官,来浙开科。正提考、副提考都驻杭州,行文各县佐将举行县试,送中式的到省城省试〔一〕。于是各县纷纷举行考试。仁和首题「太平一统江山万万年」,次题「为将必有为将之学问」,诗题「草木咸沾雨露恩」。榜发,新进秀士,头裹红巾,身披蓝衫,足踏花鞋,赴卡拜客,各赠贺仪〔二〕。桐乡于三月十四日(夏历三月二十七日)考头场,首题「君君臣臣」,次题「真天真主」,诗题「四海一家皆兄弟」,廿五日(夏历四月初八日)覆试,题目五道,首题「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而喜与予游」,次题「开辟独一论」,三题「天国三大政赋,以耕田、铸钱、取粮三大政为韵」,四题「桐乡县城破废不堪记」,五题「十八学士登瀛洲诗,得登字」〔三〕。榜发,海宁人朱祥中秀士第一名。朱祥本清朝附生,热烈拥护太平天国,故参加考试〔一〕。山阴、会稽、萧山都集绍兴考试,应试的有一半是清朝诸生。在试期先一日,试官红袍金幞头,旗帜导从,驺唱鼓吹进试院。第二天五更点名,给卷、编号、盖戳,一一如旧制。山阴题「进贡上帝尽子道,敬孝魂爷福久长」。会稽题「进贡基督尽弟道,恭敬魂哥永荣光」。萧山题「进贡幼主尽臣道,令知幼主见父王」。诗题「赋得万民咸宁,得宁字五言六韵」。过两天,出榜,每县俊士一人,秀士十二人。覆试题「重拜皇上帝」,诗题「运筹设策马衔枚,得枚字七言八韵」。中式者各与以黄巾〔二〕。
当时各地开科情况,大略如上述。总而言之,太平天国于克复的地方,秩序安定后,就立即举行考试,以团结士子,收拾人心。而就实施效果来论,也曾经起了一定的作用。
四 应试诗文
太平天国甲寅四年湖北省试首题为真神独一皇上帝。有一篇中式的文卷。作者姓名佚,其文说:
皇矣上帝,神真无二也。(破题)夫犹是神也。得其真者,非独一皇上帝上而何。(承题)且自三代而下,神灵每操祸福之权,然伪妄者恒多,真正者恒少。自圣人出。去其伪而复其真,犹恐人不知至真者之果何属,故特指一真实无妄之神,以明其寡二而少双也。(起讲)兹不禁穆然于皇上帝矣。(领题)今夫当建业之初,惟念予怀于顺则,值开祚之始,当凛帝谓于无声。(起出股)此石言怪诞,圣人所以斥其非,有赫明昭,王者所以隆其号。(起对股)何也?诸神皆非真神也。真神独一皇上帝也。(出题)人心之不古也,妖魔多惑其良贵,而不知真神之照临孔昭,当圣王兴,必有以杜其弊矣。夫名山大川非无形貌以示众,而究不若皇上帝之独有加严者,知众黎之憔悴,悯憔悴者此也;虑亿兆之倒悬,解倒悬者此也。维皇上帝,其真正孰有与于斯哉。(中出股)世运之方兴也,隐怪不迷于寸衷,而咸知真神之鉴观弗爽,有王者起,先有以格其心矣。夫风云雷雨岂无位号以彰尊,而要独由皇上帝之令出惟行者,见庶民困于乾旱,救乾旱者此也;念下民厄于水火,拯水火者此也。上帝是皇,其直实谁能过乎是哉。(中对股)皇天震怒,令我天兄而舍命代人,将以[复汉族数千年〕之余业,以鼎新夫世宙。自非上帝居歆真神默牖于其间,何以攘泯棼之敝俗而焕其文章。此其神之无有匹休也,独一皇上帝诚克当此而无忝。(后出股)上天眷顾,不惜太子而隆之凡间,于以起天朝数百代之景命,以大展其功德。自非上帝时歆真神保佑于其际,何以体帲幪之隐念而广其勋庸。此真神之未有并美也,独一皇上帝洵能任此而无惭。(后对比)后比常愿皇上帝之鉴观不惑者矣〔一〕。(结题作收)这篇八股文中说皇上帝「知群黎之憔悴,悯憔悴者此也,虑亿兆之倒悬,解倒悬者此也」,「见庶民困于乾旱,救乾旱者此也,念下民厄于水火,拯水火者此也」。又说:「将以复汉族数千年之余业,以鼎新夫世宙」,「于以起天朝数百代之景命,以大展其功德」,在束缚士子思想的八股文体中,仍然茁露出革命思想。
太平天国试场中八股文外的策、论等,未经发现。据时人记载,曾见「不好拜邪神赋一篇,古雅绝伦」〔一〕。诗则间有流传,如庚申十年苏福省试,有一首一统山河乐太平诗传诵于世,诗道:
一统天朝界,
山河万重新。
士民皆欢乐,
咸颂太平春〔二〕。
这首诗,在形式上虽然是受了试帖体的局限,但却反映出了人民对太平天国的热烈拥戴,流露出了群众歌颂革命的心声。
五 附招贤
太平天国除科举之外,又有招贤制度。天京初建时,就出招贤榜略说:「江南人才最多,英雄不少,或木匠,或瓦匠,或铜铁匠,或吹鼓手,你有那长,我便用你那长,你若无长,只可出出力的了」〔一〕。当时凡克复郡县及行军经过,都在官衙或行辕前出招贤榜,其大略说:「体国经野,致治必在于兴贤;幼学壮行,怀才必期于见用,况值天命维新之际,正属人文蔚起之时。天朝任官惟贤,需才孔亟,凡属武纬文通之彦,久列于朝,专家典艺之流,不遗于野。但恐采访难周,搜罗未遍,抱璞者耻于自献,徒韫椟而深藏,怀珠者虑其暗投,亦韬光而不市。当知天朝见贤即用,望治维殷,勿以自荐为可羞,即宜乘时而利见。倘有一技之长,仰即报名投效,自贡所长,或由管长具禀保荐入朝,量才录用,家口厚给资粮,不致失所,俾免内顾之忧,以慰从公之志」〔二〕。辛酉十一年七月在浙江桐乡濮镇也出招贤榜,其略说:「定乱尚文才,戡乱需武略。清朝士习时文,官多捐纳,故空疏贪劣之人夤缘昌进,而畸士异人所以不出也。今列规条,凡民间有才力可任使者,来辕禀明录用:一、通晓天文星象、算学者;一、习知地理山川形势厄塞者
;一、熟读孙武书,知兵法阵图者;一、熟悉风士民情利弊者;一、熟悉古今史事政事得失者;一、善书记笔札者;一、民间豪杰能习拳棒武艺骑射者;一、绿林好汉能弃邪归正者;一、江湖游士以及方外戏班中人有能飞行走跳者;一、医士之能内外科者」;其余条款还多。总之,一材一艺,都搜罗录用〔一〕。
太平天国有时为某一专门人才不惜重赏特行招贤,如甲寅四年四月初七日北王韦昌辉招延良医诫谕说:「照得前蒙东王仰体天父好生之德,屡经诰谕招访良医。查此外地当孔道,为良医聚集之所,类如大小方脉、内外专科、眼科、妇科以及专理小儿急慢惊风等症,可以立奏奇效者,必不乏人。乃迄今并未见有医士应召而来,为此不惜重赏,再行诫谕。凡有精通医理能治各项病者,即宜应命前来。又眼科为天朝所尤重,抑或专精眼科者均即到该镇守将佐衙门报名,以便送至天京录用。果能医治见效,即赏给丞相;如不愿为官,即赏银一万两,并使其回家安享,以奖其艺。决不食言,断不使之失所。尔等慎勿裹足不前,空负济之术也」〔二〕。
太平天国有时与开科取士同时举行招贤,如丁巳七年四月初三日,在福建汀州开科取士,在同一天,就下求贤之诏〔一〕。壬戌十二年,浙江省于开科取士的同时,就在杭州湖墅镇设招贤馆〔二〕。太平天国这种种招贤制度,都体现了「天朝见贤即用,望治维殷」、「任官惟贤,需才孔亟」的方针政策,所以才能够纲罗了各方面人才。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