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十一
-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广东通志>钦定四库全书广东通志卷十一山川志【二】惠州府归善县山白鹤峰 在县治後高五丈周一里宋苏轼谪惠居此峯侧有翟夫子舍【事俱详古蹟】梌木山 在府治後有野吏亭宋陈尧佐建苏轼记子西岭 在府城南门外宋博士唐庚谪惠居此飞鹅岭 在府城南一里势若飞鵞故惠州名为鵞城榜山 在府城西二里横若列榜【旧志未载今查出】石埭山 在府城西南四里【各旧志七里及八里俱误】中有水帘泉激湍而出注丰湖上有张留书院新村岭 在府城西十里下有横槎水自黄洞而来郡以此为西障周迳山 在府城南二十里延袤数十里中有腴田其外冈阜环复崖壁峭立【旧志未载今查出】黄洞山 在府城西三十里下有横槎水出焉松栢岭 在府城西三十里上多松栢鼓角山 在城南四十五里左右两峰如鼔角拱抱郡城淮水经其下【旧志东北一百里误】淡水山 在府城东南六十里【旧志未载今查出】归化山 在府城东北一百里梁化社境内即鸡笼山高二百丈周围一百五十里神溪水出其南梁化水出其西【县志又有梁化山其实即此山而梁化乃地名也分作二山者误】银瓶嘴山 在府城西一百一十里峰峦耸秀形如瓶嘴【旧志未载今查出】九龙山 在城东一百二十里昔有谭公修道于此白云嶂 在府城南一百三十里高百丈周围七里【旧志高千丈广一百里误】重冈复岭时有白云缭绕西湖诸山皆起於此大星山 在奉裁平海所之南海中越海面二十余里为小星山梧桐山 在府城西南一百七十里抵新安界耸峙三峯周匝数十里其顶有天池深不可测多产梧桐异草【旧志未载今查出】平海山 在城东南二百里磜头山 在城东北二百里为归善尽境水西湖水 为郡之胜览长二里余绕郡城外之西南源自横槎合衆山之水滙为丰湖鳄湖明万历间建有六桥西新桥与东新桥相望东江 在府城北白鹤峯下其源自和平兴宁二水交流数百里至邑城北合西江水绕郡城东北出白沙堆历博罗东莞入虎头门海西江 在城西里许其源南自马头山沙田西自大鹏水白马水东自阳乌潭北自南輋水西自松坑水梁化水会为西江回亘一百余里直绕邑城越东新桥合于东江横槎水 在府城西三十里黄洞山之下东流入西湖同湖 在府城西六十里源自银瓶嘴白云嶂诸山之水出永平会博罗界之东江上下淮水 在城西九十里源自梧桐山东流至鼓角山北旋至官桥合於西江博罗县山浮碇冈 在城内东北山巅旧有望骊亭石鼓岭 在城东北二里岭巅一石如鼓击之有声黄甲峯 在城北十里约高五十丈土人以山岩有光占验科第笔架山 在城西十里以形似名象头山 在城东北三十里高大亚於罗浮其绵亘环邑之半白水山 在城东北三十里高百余丈一名白水岩北连象山旁有巨人迹数十谓之佛迹岩山下有汤泉东热而西寒罗浮山 在城西北五十里【各旧志三十里误】即道书十八洞天之一昔有山浮海而来博於罗山合而为一故曰罗浮又曰博罗山高三千六百丈周围三百二十七里岭十五峰四百三十二【各旧志峯三十二误】山岭曰飞云顶夜半登之则见日名见日台下为阿耨池西曰上界三峰其第三峰顶有青羊岩罗浮二山相接处有石如梁曰铁桥上有天池山之最高处时有白云封焉人莫能至其上为明福观今圯山之半巅曰大石楼相去五里曰小石楼罗山之阳有白石光莹如玉名曰瑶石台左有峰曰华山其南则聚霞峰香台峰会真峰下历?岈曰青霞谷其东南有会仙桥今桥址无存其上玉鹅峰相传鲍姑登仙地下接风洞云洞其西为鉢盂峰东北曰大狮峰致云峰两峰间出曰大旗小旗左峰秀丽曰仙女峰又玳瑁峰双髻峰蓬莱峰狮子峰麻姑峰峰下有台今圯锦绣峰鸡笼峰抛球峰飞来峰峰之旁麓有梅花村即赵师雄入梦处罗山中麓曰朱明洞葛洪丹竈在焉道书谓之第七洞天南为冲虚观观中有遗履轩彩云轩下为御简亭今圯西有夜月岩八仙石北有轩辕试剑石又北名夜乐洞昔人夜闻仙乐於此石洞则因邝仙得名观桃洞则葛洪洗药之所越里许有蝴蝶洞西南曰水帘洞又二里许为黄龙洞瀑布千尺下垂如帘迤而西则为孤青峰又西则花首台也朱明洞之西为宝积寺後有卓锡泉北曰伏虎岩通天岩窍穴玲珑上望云汉皆兹山之胜槩也连跨东莞增城二境以编户在博罗故系之水榕溪 出象头山南流至县西会波罗之水入於南海罗阳溪 出罗浮山东流入龙川云母溪 出罗浮山其旁产云母石罗汉溪 西滙诸水与增江合东滙榕溪龙江合三十里会波罗之水入於南海香溪 在城西北受罗浮诸山之水而入於江长宁县山君子嶂 在城北一里为县治後屏高约二十余丈云髻岭 在城西二里俗名亚?髻山高约千丈广袤共计三十里上有石洞中涌清泉为瀑布玉女峯 在城北二里与君子嶂相望象首山 在城东三里下有樟树镇三星潭游鱼洲双凤山 在城南三里两峰耸秀为一邑之观鲁鼓山 在城南四里嵯峨蜿蜒中多古木【旧志东南四十里误】雪峒山 在城北六十里高约千丈中有大雪小雪山春犹积雪折而东南有黄洞山岳城山 在城东北十里高数百丈峭壁四周若城垣然中有香炉仙迹相传宋白玉蟾炼丹於此雪山 在城南三十里高数百丈山絶耸峻顶常积雪故名九曲岭 在城西三十里高数百丈势极峻耸九折而上板岭 在城西四十里下有仙塔其基尚存此山为长宁龙门之界【旧志未载今查出】七星冈 在城东南五十里上有七区泽宛若七星鸡鸣岭 在城西北六十里上有石其形如鸡凉山 在城西七十里中有寺为一方胜槩戈罗山 在城东南八十里高约千余丈鋭峰森耸若戈戟罗列故名横石岭 在城东南八十里岭半有清泉一线从石罅中出汲之不竭水虎跳潭 在城东南七十里澄波潆洄深莫可测其中有高唐石石牀丹竈在焉罗纹水 源出西北诸山自黄牛石合松栢下富诸水由罗纹流至南郊东入于龙江永安县山紫金山 在城东北隅环城其上周围里许高十五丈为县枕山学宫在山麓三殿山 在城北二十三里高二百余丈五峰插天上有龙须草鸡冠嶂 在城西二十五里状若楼台鼓角东为张八岭南去即上濑嶂丫髻山 在城东三十里其东为紫帘嶂东北为白叶嶂东山 在城东北四十五里高峻秀拔鸡公嶂 在城东北五十里高四百余丈周四十里天字嶂 在城西五十里上濑嶂西南高二百余丈峰峦高耸羣山若朝拱然【旧志作天子嶂误】大鲁山 在城西六十五里高峭而大民耕其上观音山 在城西北八十五里其东为柏树嶂南岭 在城东南八十里高四百余丈周百余里四面皆高中独平衍仅一路可通龙王嶂 在城西八十里企壁嶂之西高百余丈上有龙湫祷雨辄应鸡石山 在城西九十里其巅有石如鸡故名左有描眉峰为邑後障梅花岭 在鸡石山之北五岭攒聚若梅花焉有岩高十寻路狭难入入则弘邃高旷远望无际岩下峭削石坪五丈古株恠石殊为奇观岭上有仙女洗头盘羊角嶂 在城南九十里高二百余丈两岐相对羊角宛然山谷嶂 在城东九十里上有佛子岩八公岩琴岭 在山谷嶂之後其状如琴琴江得名以此梧桐山 在城西北一百里高而鋭梧桐生焉粤王山 在城西一百里高二百丈与鸡石相望其下有岩名曰道姑鸟禽嶂 在城南一百里逼邻归善县高数百丈周百余里西为犂壁山折而北为南山水北琴江 在城东四十里自紫帘嶂发源由山谷嶂折四十里入长乐界琴口南琴江 在城东南六十里自羊角山发源沿流由南岭後曲折三十里入长乐界琴口与北琴江之水会合入横流渡义容江 在城西七十里其源出大鲁山折而至寛仁司之前复折而入于东江神江口 在城西北一百一十里其源出鸡冠嶂周围百折衆水注之经梧桐山之前又折而至江口入于东江秋乡江 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其源一出县东一出县北衆山环绕万壑交流百折而经驯雉司之前又折而至梅花岭入于江口海丰县山龙山 在城东二里山势蜿蜒如龙隋志名黑龙山顶有宋人石刻五坡岭 在城北二里有宋文丞相表忠祠遗像尚存大云岭 在城北五里高三百丈周围五里为邑後保障旗头嶂 在城东北一百九十里高千丈绵亘数十余里邑之祖山也望云岭 在城东北一百三十八里周围百余里宋文天祥驻师于此五云峒 在城东北二百一十里四山环抱村居错集其中许公嶂 在城东北一百四里新田山 在城北九十里崇山大冈北路要地西山 在城东六十里高数百丈状若蛾眉九龙山 在城东五十里产茶颇佳法留山 在城东二十里上有石室寛数丈唐元和时僧大颠居之前有放生池【事详古蹟】岩前山 在城东二十里怪石嵯峨大小千百石有石岩幽深不可测田尾洋山 在城东南一百二十里卓立澳滨元武山 在城南六十里碣石北门外山不甚高下有石泉虎头山 在城东南三十里状如虎头因名梌木嶂 在城北三十里多产梌木故名罗輋山 在城东北五十里大安山 在城东七十里唐设陆安县于山下白石山 在城东南二百里鹰嘴嶂 在城北五十里犁壁坑 在城北七十里山峰壁立若削惟一径攀援可上巅有岩可容数人犀头山 在城东北五十五里状若犀头下有小潭土人号为圣潭石头山 在城东北三十五里山多巨石河头岭 在城北十里山下旧有曲水流觞台馒头山 在城东一百三十里峰甚员秀上产奇花吊旗山 在城东一百四十里山状如旗半枕海上为邑东辅圭山 在城东一百六十里有石卓立状若执圭八万山 在城东九十里九岛山 在城东一百里海东诸山发脉於此羣峰耸鋭俗有九十九尖之称灯笼山 在城东一百里下有塘长里许产红白荷花五峰山 在城东一百里平衍突起五峰状如五指下有环田庵笔架山 在城东八十里三峰卓立形如笔架一名鹰吊山神山 在城东五十里鸡笼山 在城东三十里形如鸡笼下有长夀寺伯公凹 在城东五十里小金笼山 在城南一十里山半有泉甘洁称为圣泉银瓶山 在城北二十里【旧志三十里误】高约千丈周围三十里时产五色奇花上有二瀑布泉为邑镇山大嶂山 在城东二十里高七百丈周围七里为邑前保障莲花山 在城北三十里【旧志十八里误】高千余丈周围五十里列峰如莲时人拟之九华双柱山 在城南五十里高七百余丈周围七里两峰并秀故名大蹊岭 在城西六十里旧有石亭杨桃岭 亦名羊蹄岭在城西七十里高数百丈与大蹊岭相连又三十里为鹅埠岭大金笼山 在城西南八十里与城南小金笼山旧名大小鸡笼宋端宗易今名【县界止六十里而迂道至山实有八十里各旧志城西百里误】水龙津溪 在城东一里源自城北莲花峰从西南会大液小液水为三江即三溪水至丽江合流入于海赤岸溪 在城东十里其源有二一自激石溪一自堀龙径流至清湖合流至小金笼山下会龙津诸水由三江口入海大小液水 小液在城西二十里发源于马鞍山大液在城西三十里发源於小溪山南合流为田心溪东会龙津诸水至丽江入海涌口溪 在城东八十里一名扁涌湖源黄坭坑流四十里至虎洲港入海虎洲港 在城东六十里纳长山蛟溪涌口诸水入海下竈湖 在城东二十里民居环之水向歪桥流出会沙塘溪诸水入海沙塘溪 在城东十里鹿洲溪 在城东十里发源旗头嶂流经大安屯石头山下分三派左为东海滘右为沙塘中即此溪也新开溪 在城东二十里十二湖 在城南八十里湖大小一十有二自大楼头至滴水村联亘二十余里由湖口入于海鲤鱼潭 在城南俗名角带水流经乌坎港入于海东海滘溪 在城东南源出吉康罗溪南流一百五十里至大安屯又二十里至石头山下分三派南流为沙塘溪东南流为鹿洲溪又东流一十余里为东海滘南流至乌坎港入于海甲子门水 在城东一百里发源览表合大陂溪诸水出宁澳入海其岛为甲子栏宋端宗航海驻此海口有石六十数合甲子因名其津有石十八如人形俗呼十八学士【事详古蹟】锅底潭 在城北八十里中有巨石舟行甚险流经大安屯会罗溪诸水入海丽江 在城南六十里【旧志五十里误】一名长沙海口会龙津大小液诸水入海凤湖 在城西一百里受鹅埠岭赤口港诸水西流入于海湘东港 在奉裁甲子所之右港岸有山直临大海海 在城南龙川县山东山 在城东一里隔江之滨高约百余丈周围约十里其上有东山寺大士阁浴风亭其下有三沙洲诸胜案山 在城南二里海珠山 在城南隔江二里溪中巨石兀峙若珠故名诰山 在城北三里形如诰轴故名【旧志未载今查出】白鹇山 在城西北五里嶅湖之右一名湖山龙台岩 在城东北八里【旧志二十里误】高数十丈周约四里上有巨石如台下有石室望之烟树霏微白岭 在城北十五里高约五百丈周围三十里接连嶅山【旧志未载今查出】午丁山 在城南十五里高三百余丈周二十里秀插天表相连丹凤山【旧志未载今查出】嶅山 在城北二十里高五百余丈周围五里【旧志周三十余里误】其阳有白云岩下为白云洞山半有龙潭飞瀑如练龙潭寺在山之隂西为天柱峰东为天厨峰皆凌云特秀金鱼山 在城东南三十里高百丈周三十里望之如双鱼腾跃山背即长乐界青龙岩 在城东七十里上悬飞泉相传尝有龙蟠其中玳瑁山 在城东八十里连接蓝关高百丈周围数十里石多黑点状若玳瑁故名霍山 在城东北一百里高七百丈周围百里余前有碧桃洞灵龟洞上有太乙岩下有石瓮泉灵山寺秦初有高人霍龙居之因名宋时蓝乔於此飞昇铁龙山 在城东北一百二十里高二百余丈周围十余里近江西安远境龙池山 在城东北一百四十里高约百余丈周围约五里上有龙湫祷雨多应水嶅湖 在城西北二里嶅山龙潭之水注焉下有潭如月名秋月潭上有湖光亭东龙江 即东江也会江西安远水东流合浰溪水环绕县前经河源至郡城西入於海雷江 即嶅山所出之水左从白云岩出右从白云坑出皆注嶅湖与大江合因旧县名雷乡总名雷江长乐县山东山 在城东一里环绕县城五华山 在城西北一里下有尉陀台汉高祖遣陆贾封赵佗为南粤王筑台于此名长乐台迎龙山 在城东北二里高三百余丈【旧志未载今查出】紫金山 在城东北二里学宫後山有鹿坑水瀛山 在城西南二里高二百余丈塔冈 在城东南二里高百余丈下有浮图今址尚存三台山 在城北五里高三百余丈【旧志未载今查出】董源山 在城西北十里高二百余丈董源水出於此仙人石 在城北十里高二百余丈【旧志未载今查出】马牙山 在城北十五里高四百余丈【旧志未载今查出】金榜山 在城西北二十里高五百丈【旧志未载今查出】栢洋嶂 在城西三十里高数百丈周围十余里【旧志未载今查出】漆木嶂 在城西四十里【旧志一百里误】高千余丈周围二十里岐岭 在城西五十里高三百余丈与龙川相连【旧志未载今查出】玳瑁山 在城西五十里高五百余丈周围三十里通龙川县界锡坪山 在城西五十里高百余丈周围四十余里【旧志未载今查出】天云岭 在城西南六十里高百余丈周围二十余里枕江跨谷常有云霞出没其上西三十里为金鱼岭属龙川县界排岭 在城西南六十里高三百余丈层峦叠嶂环列如堵九龙冈 在城东南六十里旧邑治在其下石马嶂 在城西九十里为县龙之祖【按县西止六十里之界而此山实在县之西南但必从西转南故系之城西各旧志载在县西一百五十里误】嵩螺山 在城南九十里高千余丈北向峰峦联属起于归善海丰终于潮州盖此方巨镇也天堂山 在城东南一百里高数百丈周围三十里天柱山 在城西南一百余里高数百丈绵远峻峭通揭阳界【旧志未载今查出】大梧山 在城西南尽界高二百余丈周围二十里【旧志未载今查出】水清溪河 在城西二十里一发源于龙川一发源于广信都竹溪水黄浦水董源水皆合而东流经潮州入海兴宁县山罗岭 在城南七里【旧志二里误】罗孟郊家於此故名又十三里为蝴蝶山神光山 在城西南十里【各旧志五里及七里俱误】高一百六十丈周围五里形如展旗宋罗孟郊读书山下夜见五色光起因名翔凤山 在城西一十里竹山之左高四十丈周围二里梅山在其傍迤北为狮子岩黄土岭 在城西十五里高五十丈周围五里近长乐境东西之通道也蓝关在此上有韩文公庙贵人峰 在城南二十里接连神光山高一百二十丈周围三里拱对南门【旧志未载今查出】合水山 在城北三十里高五十丈周围十里与龙归洞水合会于此山之麓故名合水【旧志未载今查出】筠竹洞 在城西三十里高三十丈周围三里鸡灵山 在城东四十里【旧志十五里误】高三百丈周围五里其状雄峭山之西二十里为和山宝山 在城东北六十里【各旧志城东四十里误】高三百丈周围三十里高凌霄汉势若树屏唐常衮除潮州刺史过此後入相因又名丞相岭黄牛岭 在城东北六十一里【各旧志四十里误】高一百八十丈周围一十余里宋李纲过此有诗石马洞 在城东北六十里高九十丈周围十五里有巨石絶类马铁山嶂 在城东北七十里脉连龙丝嶂高四百余丈周围三十里五峰奇峭如笔龙母嶂 在城西北八十里高三百丈周围九里龙丝嶂山 在城北八十里脉连大望山高三百五十丈周围二十里【旧志未载今查出】大望山 在城北九十里亦名大帽山高数百丈为惠潮二郡诸山之祖东近程乡北连安远水吉湖 在城西二十里东流二十里入西河汤湖 在城南二十余里北流二里入西河鴈池 在城西三十里今湮蚌湖 在城东北四十里旧有老蚌大数尺夜吐光今无洗砚池 在神光山下宋罗孟郊常建亭读书於此涤笔砚久之池水尽黑因名洗砚池其中为翰林堂通海河 在城西北四十里【各旧志七十里及十五里俱误】亦名西河会诸水于邑城之西又南折而东合长乐水入程乡至潮入于海连平州山仙塔山 在城南三里高约七十余丈为州治案山上有古塔遗址石人嶂 在城东北十里高约千丈有振衣千仞之势九峯山 在城北十里山水秀丽有鱼台石室上有九峯庵唐仪凤三年建今存【旧志未载今查出】凤凰嶂 在城北十里翩翩霞举势若鸣凤旧名鸡公嶂高约千丈许圣蹟岩 在城东二十里高千余丈洞口崎岖内寛大可容数百人岩坡岭 在城西十五里高千余丈入银梅路险阻联云俯视万山猴子岭 在城东南【旧志东北误】二十五里高千余丈险如猿攀故名石亚山 在城西三十里高约二千余丈秀插云端十二排山 在城东三十里【旧志东北十里误】高约千余丈九连大山 在城东三十里高二千余丈珠联万山环通九县名曰九连【和平县亦载此山以其界相连也】通天岩山 在城西四十里高千余丈洞中清虚可拟四明华表三峯 在城南二十里曰茶山又三里曰丰盘又七里曰软坑中峰尤鋭利【旧志未载今查出】戈罗笔山 在城南七十里登者穷日方达其巅【旧志未载今查出】石园山 在城东南八十里万山绵延相传为福地之一【旧志未载今查出】灵山 在城东南七十里【旧志未载今查出】水龙岩潭 在城西五十里密溪 在城西四十里自翁源杨梅坪发源环绕州城右侧与麻陂水合直抵河源大江麻陂水 在城东四十里自翁源分水垇起经九峯庵环绕州城左畔至合水墟会南下通惠水内管水 在城东北四十里源出龙南曲尺巷经中村古坑由上坪至内管出大席水口与长宁水合入河源江银梅水 在城西四十里杨梅坪发源由牛岭水经莲塘英村至南舖通英德县大河出三水直抵广州府入海忠信水 在城东八十里自九连发源经野鸭潭由忠信司前至夹江与长宁水合入于河河源县山双凤山 在城南二里高七十丈两峰耸秀为邑朝山燕子石 在城南三里挺然高耸下临澄江旧有燕石亭为饯送之所逍遥岩 在城南五里高十六丈其西有栖禅寺古云山 在城东十里高六十丈其上产茶梧桐山 在城东南十里形势秀拔高百余丈周围二十五里为县治门户学宫面之桂山 在城西十五里高约五百丈绵亘约六十里与梧桐山相望上多桂树产茶为县主山平陵山 在城西八十里高三百余丈周围三十里接连博罗山中有滴水岩通海岩高五丈其中空洞不知其极相传通海南云凤凰? 在城西高七十丈周围十六里城北亦有凤凰山五指山 在城东一百里高百余丈接连永安诸山山半有湖曰灯心湖东桃嶂 在城北一百里孤峰高耸约百余丈周围二十里中有坛塲遗址平石岩 在城北一百二十里高五十丈漂湖岩 在城北一百三十里下有小湖其水幽絶【旧志载灵山在城北查此山今割属连平州矣】水新丰江 自城西北连平水来向东南流入槎江槎江 在县治前一自邑东北从龙川之龙江而来合蓝溪水至县治与小江合一自邑西北连平水来绕城而过者旧名新丰江发源翁源龙南至青龙潭与长宁水合流南下至邑东北合大江环绕县治而南其二水合流之处名为槎江流向归善博罗出虎头门入于海织女池 在城东学宫之西深丈余广五十丈□湖 即县治东濠池蓝溪 在城东一百三十里金鱼山之阳泷濑最险折而东受能溪之水至蓝口入于龙江和平县山印山 在城南半里高五十余丈周围一里与文庙对峙平圆如印【旧志未载今查出】东山 在城东一里高一百二十仞周围三里形如竪旗纱帽山 在城南十里高八十余丈周围二里与县治对峙【旧志未载今查出】仙女嶂 在城东北二十里高二百余丈周围二十里上有奇石形如仙女五花嶂 在城西北二十里高七百余仞周围一百余里春夏之间杂花如锦为邑镇山驴子岭 在城西南二十五里高七十余丈周围二里观音嶂 在城西南四十里高百丈周围十里岩洞间多产观音竹紫云山 在城东北六十里高七百丈周围八十里岩有丹竈其巅朝夕有紫气乌虎山 在城东北六十里高二百丈周围二十里形势如虎故名龙归岩 在城西北六十里高八十丈周围十五里岩口广丈余深不可测中有流泉入者秉烛而行蜡烛峰 在城北七十里尖峰如烛高五十余丈周七里羊角山 在城西北九十里高二百余丈周围二十里九连山 在城西北一百里山势高峻林木荟蔚东连龙川河源南连博罗增城龙门从化西连乳源翁源北连江西龙南绵延千里【即连平州九连大山】鹰吊岭 在城东十里雪山嶂 在城东六十里科笔山 在城西十五里尖秀如笔排嶷山 在城西二十里诸峰叠翠排列如九嶷故名丫髻山 在城西四十里形如双髻水镇水 在乌虎山之下源自紫云峰会龙南安远诸水至东水合和平水入龙川浰溪水 在城西八十里其源有二一出自龙南牛冈一出自九连山东流合汤坊乌虎镇水南合城南溪水经龙川入于东江合水口 发源自江西龙南县之牛冈洞经浰头八十里至县东南十二里会大江入于海均坑水 源出仙女嶂至神前经县入大江礼曰司空执度度地居民山川沮泽时四时春秋传曰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然则建邦设邑岂不重乎山川哉我朝花县之设以丛山险峻惠州请析县以大海萦纡兹於雍正八年疏请现奉部议恭候俞旨方敢另编潮州府海阳县山金山 在城北高四十丈周围三里形若覆釡下有小湖宋祥符中辟建茘枝亭就山诸奇石为独秀峰凤凰曲初阳亭题石冈望贤石伏虎石西晖亭西晖岩隐石仙游洞凤台诸胜又有凤山楼囘澜堂今皆圯韩山 亦名笔架山在城东一里高六十五丈周围五里唐韩愈尝游焉手植橡木二本後人名曰韩木旧有思韩楼今圯下有韩愈祠祠左有侍郎亭亭左有宋陆丞相祠左峰之麓有宁波亭湖山 在城西北一里高五十余丈周围十里下有湖唐正元间建观稼亭宋元佑间又建二亭曰乘风待月庆元淳熙间复增池桥绍兴间建熙春园於西湖山北今俱圯惟鴈塔石仙人足蹟尚存莆都山 在城东南二里高十余丈周围四里四面皆方顶曰佃基凤山 在城西北三里高十四丈周围三里【旧志未载今查出】东山 一名竹篙山在城北三里高四十六丈周围五里高耸秀拔九郎山 在城东北十里起伏有九故名尖峰山 在城东北十里左连九郎高百余丈周围【缺】里圆山 在城南十里高六丈周围五里【旧志未载今查出】大帽山 在城东十五里高五十丈周围四里其形如帽故名枫湖山 即枫泽山在城西北十五里高三十丈周围八里海阳山 在城北二十里高四十八丈周围三里南望大洋晋名县以此青麻山 在城西南二十里高二十丈周围四里宜於植蔴石瓮山 在城东三十里高五十丈周围四里杨铁? 一曰龟头岭在城西三十里高一百八十丈周围三十二里状若伏龟北麓突起若龟首南麓有龙湫清冽四时不竭石色青黑故名桑浦山 在城西南四十里【各旧志七十里误】高约二百丈周围五十五里产茶其北麓多案山巅有塔旁有井秋冬不竭又有华严阳明书院旧址存焉号曰宗山狮子山 在城西南五十里【各旧志七十里误】高一百八十丈周围四十六里以形名上有石岩广一丈宋嘉定二年建石浮图曰狮子塔前有甘露岩相传有甘露降宋治平中建甘露寺於岩侧水韩江 在城之东源于汀贑梅循诸水会为三河自大埔县交界而来合产溪九河凤水障湖过凤栖峡经鳄溪至于江迳老鸦洲流分为三一向三利溪口流入揭阳界一向新关桥至澄海界一从东南流至澄海界入于海三利溪 在城西引韩江通濠水过云梯至枫口入于海宋始濬以灌三邑之田故名明正统嘉靖间屡疏屡塞凤水 在城北发源凤凰山滙于鳄溪一名凤凰溪西湖 在湖山之下去城半里周围二百五十丈宋时濬焉湖心有亭今圮源发韩江回流三利溪东湖 在韩山之後去城一里周围一百八十丈无源旧有湖山亭清暑水月二观意溪 旧名恶溪又曰鳄溪在城东五里唐韩愈驱鳄鱼於此韩江其縂名也枫溪 在城西十里发源湖山流入三利溪注于凤塘达枫口入海急水门溪 在城南二十里东南通韩江两山夹流中有巨石矻砥汪澜塘湖 在城南三十里源发韩江南入于海障湖 在城北七十里产龟又名龟湖源发汀贑流向韩江【各旧志名官障误】潮阳县山浔洄屿 在城北海中高六十余丈周围十余里【缺】屿在其西草屿三屿角屿泥屿及放鸡山在其东【旧志未载今查出】东山 在城东三里高百丈绵亘六十里接连东南莲花诸山山有七星石栖云石方广洞望仙桥五雷坛桐隂亭水帘亭诸胜下有石曰双旌石张许双忠庙宋文丞相大忠祠韩文公祠俱在山麓龙首山 在城北三里高百余丈周围十余里白牛岩 一名辟牛在城东南五里高五十余丈周围里许下有卓锡泉唐大颠禅师居此神山 在城南八里【旧志二十里误】高一十余丈周围二里西山 一名塔山在城南十里高约百丈周围三十里下有海潮岩慧照禅师尝居此大湖山 在城东南十六里高约四丈周围八里南临大海下有龙潭石龟山 在城西南二十里面枕练江高四十余丈周围十里钱澳山 在城东南二十余里【旧志城东十里误】高约四十余丈周围五里莲花山在其阿上有莲花峰三大字旁即旧裁海门所双髻山 一名曾山在城西北二十五里高数百丈绵亘三十余里上有宝峰岩磊口门山 在城东北三十里高约五十丈周围数十里马耳石在其外是为洋海之门【旧志未载今查出】临崑山 在城西北三十里【旧志城西十五里误】即唐时县治高五十余丈周围十余里招收山 在城东北三十五里三面距海高约六十余丈绵亘数十里【旧志未载今查出】达濠山 在城东三十五里海中高约百余丈周围数十里建营堡以汛防凤山 在城北四十五里高约十余丈周围约二里【旧志未载今查出】灵山 在城西北五十余里【旧志城西二十五里误】高五十余丈周围十余里下有卓锡泉唐大颠禅师建亭於此有留衣亭将军帽山 在城西北六十里高三十余丈周围三里许【旧志未载今查出】石井山 在城北六十五里高约五十余丈周围十里【旧志未载今查出】麻田山 在城北六十五里宋逸士吴复古隐此有远游庵苏轼为之铭翠峰岩 在城西七十里祷雨多应前三十里有温泉铁山 在城西迤北八十里高数百丈绵亘六十里县治发龙之山通普宁县界【旧志未载今查出】南山 在城西一百余里高数百丈绵亘约九十里北通长乐南通惠来海丰水舖前水 自揭阳发源流向东方至南北炮台浔洄约五十里南入於海西丰水 从县治中出俯视其孔若银瓶焉河渡门 在城东南海中达濠山横亘其左直趋而北为磊口门隆井溪 在城南五里许发源南山东入於海招砂水 从径门出三十里至达濠隔一小河其河水由东北经东南通河渡门南入海练江 自县西八十里各山涧水发源东流七十里至黄陇合东溪诸水又二十五里滙而为江其江广南北二十里东西四十里从旧裁海门所入於海海 在城东南北三面掲阳县山紫陌山 在城南五里一名笔架山以形得名高十丈周围四里【旧志未载今查出】黄岐山 在城北十里高约二百丈周围五十五里土色黄故名山顶有石浮图石湖湖有小泉四时不竭其东为小有洞天又二岩东为竹冈宋邑人陈希汲读书其中有石刻西为松冈仙桥山 在城南十里紫峰之支山也高约一百七十丈周围二十里马鞍山 在城北二十里以形名高约二百丈周围约二十里【旧志未载今查出】双山 在城西二十里【旧志五十里误】两峰并峙因名焉高约五十丈周围七里紫峰山 在城南二十里西南可通普宁县界高约一百八十丈周围三十里北山岩 在城南二十里有洞甚深邃中可容数十人高四十丈周围二十里梅冈山 在城东北三十里挺拔秀异有梅冈第一山五大字刻于石高约八十丈周围十五里五房山 在城北四十里高约四百丈周围七十里为县後屏龙磜山 在城西五十里势甚峻峭高约六百丈周围约六十里虽盛夏凉气袭人邹堂山 在城东南五十里高约五十丈周围三里茭池山 在城东南五十里三峰特起高七十丈周围二十里中有深池数十亩【旧志作菱池山在城东一百二十里误】贵人山 在城西北七十里【旧志一百五十里误】高约三百丈周围四十里联亘飞泉岭其雄峻与揭阳岭同苏姑山 在城西北七十里双峰连起有奇石蟠地人行有声因名磅磅石高约六十丈【旧志未载今查出】飞泉岭 在城西北八十里高约八百丈周围六十里与贵人山联峙泉飞空而下若瀑布然朱熹书曰落汉鸣泉揭阳山 在城西北九十里形势迢嶤高约六百丈周围四十里裴氏广州记以此为五岭之一邓德明南康记及舆地记又谓不属五岭之内仙径山 在城西一百里脉连三山形如覆盘高约百丈周围四十里桑浦山 在城东南一百里崛起海滨形势崔巍跨揭阳海阳澄海三县之地屹然东南巨镇也高约二百丈周围五十五里云落山 一名瘦牛岭在城西一百里高约二百丈周围三十里独山 在城西一百四十里高约六百五十丈周围三十里南溪源经其下明山 在城西一百五十里高约七百丈周围四十里麓有明贶庙半山有石穴正对庙後巾山 在城西一百五十里状如巾故名高约七百丈周围三十里山顶有石岩内镌巾子山白云岩三山国王数大字隋有三神人显化立庙於此宋艺祖时勅封三山国王加赐额曰广灵水玉滘溪 在城中流通南北二溪余派旋绕县署潆洄泮宫以县治原为玉滘村故名南溪 在县南城下发源於海丰长乐分水界流经三山百折而东过玉滘至浦湾渡共一百六十里会北河由青屿入海北溪 在县北城下发源於长乐分水界流经贵人诸山通玉滘至浦湾渡共一百四十里会南溪由青屿入海程乡县山梅峰 在城西二里昔孝子温禧居此植梅其上因名高三丈二尺周八十丈今为民居东岩 在城东六里高丈余广三丈依岩结庵洞有水帘石鼓击之有声亦名东安岩西岩 在城西七里岩寛三丈高一丈余宋大慧禅师谪居於此旧有灵境院驭风台绿榕桥今皆圮其西有罗汉观音蛇山三岩宋刘安世尝过此有题百花山 在城东十里山势起伏相连如雉堞与百花洲相映故名天子岭 在城北十里高二百丈周十五里【旧志未载今查出】黄沙嶂 在城东南十五里高三百六十丈周六十里【旧志未载今查出】耸秀峰 在城南二十里高三百五十七丈周一百二里上有铁佛庵香炉峰 在城东南二十里高二百九十丈周三十八里【旧志未载今查出】双笔峰 在城东南三十里高三百五丈周六十五里【旧志未载今查出】四姑山 在城北三十里高二百丈周十里【旧志未载今查出】相公坪 在城西北三十里形势平坦周四里唐丞相张九龄微时过憇於此因名其地为相公坪九狼山 在城南四十里高三百八十丈周八十五里九峰错出故名【旧志未载今查出】明山仙花嶂 在城东南四十里高九百九十丈周三百里上有招仙观下有龙潭西麓为大峰山其下西洋之水出焉西洋山 在城东南四十里峰峦周匝一作西阳山天马山 在城南六十里高三百丈周七十一里铜鼓嶂 在城东南八十里高九百余丈周一百四里与海阳大埔连界【旧志未载今查出】隂那山 在城东八十里高八百丈周二百五十里南接大埔县王夀山 在城东【旧志在城南误】一百二十里高八百九十丈周二百五里相传羽客王岐修炼於此亦名仙牛岭山腹有寺名曰广福取闽广接壤之义南田石洞 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外峻内寛峰腰有醮坛今榛莽湮塞不可复入龙岩 在城东一百四十里高二百九十丈周一百六里【旧志未载今查出】水程水 环城西南源出义化历石坑韩莆逶迤二百余里历西郊而南滙梅溪为一百花洲 即程水与梅水相合处周环数百步为邑胜区元元统间水溢洲溃今复渐长相传有水五色号四锦江云周溪 源自平远县近邑东四里有周濂溪书院故名梅溪 源出惠州一自长乐永安分水凹一自长乐龙川分水凹一自平远长宁分水凹滙於梅溪西洋溪 源自明山绕仙花嶂之麓西流而滙於梅溪故名小河 一源自武平象洞出镇平一源自平远出镇平合流出程乡一百三十里滙梅溪蓬辣滩 程邑之大水口也合程梅平镇诸水而滙於松江奔赴於滩与上杭平和大埔之溪滙为三河达潮而入於海饶平县山天马山 在城南二里高一百余丈周围二里为县治朝山尊君山 在城北三里一名将军山高五百丈周十里状若执笏故名望海岭 在城东五里高五百丈周围四里远眺海表【旧志未载今查出】绣衣岭 在城南八里高一百丈周围二里【旧志未载今查出】待诏山 在城西南二十里一名百花山高六百丈周围三里【旧志未载今查出】拜龙径 在城西二十里高二百余丈周围二里【旧志未载今查出】桃源山 在城西北三十里【旧志十里误】高百余丈周围二里接连尊君山上有龙潭祷雨多应九峻山 在城西北三十里【旧志二十里误】高二百丈绵亘四里顿伏九折至大埔界白鹇山 在城东三十里高一百余丈周围三里【旧志未载今查出】凤凰山 在城西五十里高六百丈绵亘一百余里与待诏山相接鹤山 在城南五十里高二百丈周围三里绵亘至黄冈【旧志未载今查出】宝珠山 在城东南八十里高二百丈周围一里许【旧志未载今查出】莲花山 在城西南九十里一名白石山高七百丈绵亘至海阳界黄紫殿山 在城南九十里高二百丈周围三里【旧志未载今查出】石壁山 在城东南九十里【旧志西北一百里误】高二百丈周围四里有飞泉空洞枕山襟海可以远眺虎头山 在城南一百里高一百丈周围二里【旧志未载今查出】烟楼山 在城南一百里海边高三十丈周围一里山巅可望海中三五百里【旧志未载今查出】栖云山 在城南一百里黄冈驿西南一名大甲高与莲花相望【旧志未载今查出】大幕山 在城东一百三十里高二百余丈周围二里【旧志未载今查出】大尖山 在城东一百三十里高二百余丈周围二里象头山 在城东一百四十里高三百余丈周围四里马头山 在城东一百四十里海堧高五百丈周围四里石上有仙人迹【旧志未载今查出】香炉山 在城东一百四十里高三百丈周围四里有流水洞钟乳洞石岩可容数百人【旧志未载今查出】红螺山 在城东一百四十里大埕栅湾港口高一百丈周围三里【旧志未载今查出】留岭 在城东一百四十里大港上高三百丈周围三里地接漳浦南韶界【旧志未载今查出】南澳山 在城东南二百里海中形如笔架周围三百里高约二百余丈近柘林内四澳曰隆曰深曰云曰青【隆深二澳属广东饶平澄海二县云青二澳属福建诏安县】大金门小金门 在城东南海岛二门四山屹立海中後枕柘林旁瞰南澳右有大澳井洲为饶平门户【旧志未载今查出】水河门溪 在城南二里合诸山小涧之水流一百里至黄冈入海双溪 在城西五十里从平溪发源流五十里至黄冈入海【旧志在城西北一百五十里误】黄冈溪 在城东南一百里合诸小水分为三溪入海东溪北溪南山溪 一源自九峻诸山南流五十里至县东两山对峙为河门一源自桃源诸山南流二十里经县北尊君山一源自梅峰东北流二十里经县南天马山皆入於河门海 在城南一百五十里惠来县山虎头山 在城东一里高约五十丈周围五里昂耸如虎头马耳山 在城北二里高约七十余丈周围五里两石夹峙状类马耳接连五朝山【旧志未载今查出】赤山 在城东南五里【旧志二里误】平埔突起土色绦赤石上有仙人履迹山下旧有赤山院普陀岩山 在城西北十里约高十余丈周围十里旁有废寺旧址相传唐僧大颠隐此夜闻海潮声遁去至今山中茘奴百株其手植也遗一飞来钟纽絶仅悬其年月日不可辨葵岭山 在城北十里高五十余丈周围八里积石对峙邑别名葵阳以此山之镇其右也文昌山 在城南十五里高约七丈周围一里孤峰峋嶙如端笏鹄立钓鳌山 在城西南二十里高十余丈周围五里临江多巨石五朝山 在城北三十里高约四十丈周围八里层峦叠嶂环列如屏县治枕山【旧志未载今查出】百花山 在城东三十里高约五十丈周围十余里山顶尖峰如玉笋昔四时多产奇花有同株而红紫异色者亦名百花林珍珠帘山 在城西北四十里高约百仞周围二十里层峦叠巘秀郁绵缈为县治发脉之始旒山 在城西四十里【旧志三十里误】高约四十丈广延百里形状如旒石乌山 在城西北四十里高约四十余丈周围十余里上有峰矫然并耸如乌石人山 在城西南五十里高丈余周围五里上有大石类人形金刚髻山 在城东六十里【旧志东北七十里误】高约七十余丈周围三十余里黄冈山 在城东六十里高二十五丈周围三十里山势巉峻雄踞海隅磨田山 在城西北六十里高约四十丈延袤三十里上有三峰耸翠谓之三涌若晴空挂云次日即雨亦名报雨峰【旧志未载今查出】水西溪 在城西门外发源普陀岩经大阿金竹诸村环绕至县引以为濠会至神泉入海神泉港 在城南十五里文昌山之阳诸溪夹抱合流至港入海林招渡溪 在城西二十五里发源乌石山经黄善桥东流至神泉入海龙江溪 在城西三十里发源莺嘴山经鲎溪下葵潭至河口接梅林洪滩至潦洋同林招渡水流神泉入海赤沙澳 在城东南四十里绵亘海滨二百余里产陂溪 在城东五十里发源金刚髻山由仓一洋至靖海港入海茆洋溪 在城东六十里发源黄冈经茆港入练江达潮阳海门港入海海 在城南二十里大埔县山茶山 在县治後高约五十余丈周围二里城垣半居其巅旧有白莲洞久废天印山 在县北门外南向高约十余丈周围未满一里伏虎山 在城东一里高一百余丈周围三里数峰联秀势如伏虎一名石柱山旁有池号太极池狮子口山 在城西一里高约一百余丈周围二里巉岩夹江状若狮象昂伏水口为县襟喉玉屏山 在城北二里高约一百余丈周围三里横障如屏下有山如螺旋曰海螺文三台山 在城西二里连接麻子栋高约一百余丈周围二里虎头山 在城东南一十五里高约六十余丈周围一里高耸如虎踞多产襍木大河山 在城西二十里高三百余丈周围三十余里即阳石峰风波嶂山 在城东二十里高约四百余丈周围三里通永定界突起数峰巉出陡絶县之胜观南栋山 在城南二十余里高约一百余丈周围二里前曰积龙山岩谷盘互如龙之交巍龙山 在城西四十里高约一百余丈周围一里峰峦叠翠状若梯级又号天梯双髻山 在城南五十里高约二百余丈周围三里中有石室可坐百人唐惭愧禅师曾住此西山 在城南五十里高约三百余丈周围五里山脊石牙丛峭下有石岩一名挂榜山神炼山 在城西五十里高约八十余丈周围一里今名高山寨锦山 在城西南五十里高约一百余丈周围二里怪石巉岩四时襍卉红紫如锦文峰山 在城南五十余里高约五百余丈周围五里今名?山葵山嶂 在城西南六十里高约一百余丈周围二里崑仑山 在城西七十里高约数百丈周围十里连接隂那山乌槎山 在城西八十里高二百余丈周围三里铜鼓嶂 在城西八十里高约数百丈绵亘数十里郭山嶂 在城南八十里高约六十余丈周围一里盘围如城郭故名隂那山 在城南八十里高约数百丈绵亘二百余里五峰连峙状如火焰又名五指峰九峻山 在城南一百十里高约二百余丈周围四里层峦叠巘崎岖九折昔人通鸟道为饶平捷径天门岭 在城南一百二十里高约二百余丈周围三里两峰对峙絶顶一泉其味甘冷西岩山 在城南一百五十里高约一百余丈周围三里中有堦垣石牀炉竈山半有泉下注龙潭按旧志县东北二百五十里为高昌山下有越王潭一名绥安溪查埔邑并无高昌山且县东北止有六十里之界外即闽省旧志载入界内误水小靖溪 在城东三十里发源福建永定界由大宁出县城右会大河入海大靖溪 在城西南四十里【旧志城东五十里误】发源福建漳州界由保安出县城左会大河入海三河 在城西四十里大河趋於北小河环於西小溪绕於东统三河水南注由海阳入海大河 在城北六十里发源福建汀州上杭县入埔邑由县城下至三河由海阳入海小河 在城西北八十里发源惠州会长乐程乡等处水合流入埔邑蓬辣滩三河由海阳入海小溪 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发源福建平和赤石岩流入大河至三河会流入海澄海县山西山 在城西北七里高一十二丈周围一里凤山冈 在城西北十里高七十五丈周围二里黄子佃山 在城北十里高二十二丈周围二里又名北殿山许石山 在城西北十里高三十五丈周围三里接连水吼山【旧志未载今查出】小莱芜山 在城东南十里海中一名留子山观音山 在城北十三里其山幽邃上有书院三髻山 在城北二十里高一百丈周围四里晋天福二年建有资福寺大莱芜山 在城东南二十里海中与小莱芜对峙一名双髻山狮子山 在城东北二十五里【旧志二十里误】高七十丈周围二里接连神山神山 在城北二十五里高八十丈周围三里接连狮子山【旧志未载今查出】仙门山 在城北三十里高六十六丈周围二里【旧志未载今查出】龙船岭山 在城北三十里高十丈周围三里龙船岩山 在城西三十里高一百丈周围三里南澳山 在城东三十里海中系饶平闽省之界【详见饶平】侍郎屿 在城东三十里海中接连南澳山系饶平闽省之界宋陆秀夫之子家於此因名鸡笼山 在城西四十里高七十丈周围四里通揭阳界水三川溪 在城北发源流三川溪经流出杜王洲溪入海玉带溪 在城外周围七里自潮城发源而下流向杜王洲溪入海北港 在城北五里自横陇发源流向南洋东湖等处入海南港 在城南五里自横陇溪发源合西溪一派向上窖外砂等村入海大洲港 在城北十里自横陇溪东发源流分一派析而东流入海横陇溪 在城西北三十里自韩江发源东分一派流向县治之东至北港入海西分一派流向县治之南至南港入海鮀济河 在城西南四十里自溪东港发源流向旧裁蓬州所东门外仍由小溪入海鸣洋 在南湾海中声起若雷东风西雨海人候之海 在城东二十里普宁县山後山 在县署後源自厚屿蜿蜒而来县与学分踞之崑山 在城东半里林木丛蔚巨石或蹲或卧明崇正间构文昌阁其上今圮铁山 在城南九里高一百余丈周围二十余里峦阜峭特若屏其崕石若铁故名山北属普宁县山南属潮阳县接连大坪等山大坪山 在城东一十里高百余丈周围十余里接连铁山与平宝等小山通揭阳县乌泥山 在城东南一十里与黄举林山雄峙绵亘数里洪山 在城北十里高约六十丈周围数里平地突起上有华严寺创于宋毁于明今仅存一椽寺旁有甃池如井名为甘泉黄举林山 在城东二十里高十余丈周围约五里其麓即达揭阳孔道平宝山 在城东二十里为邑水口之障高六十余丈周围十余里通揭阳县金山 在城西六十里高百余丈周围约八十余里顶为双丫山属揭阳县地界水城濠涧水 自铁山发源由城西南小水关趋学宫前通北关出四十里合揭阳大河衣带水 在城西南一里源自南渡桥趋城濠绕东北合于溪冬瓜屿水 在城西五里发源冬瓜山经北门迤为城濠过北水关东流四十五里合揭阳大河平远县山麟石山 在城西一里高九十三丈周围二里余凤山 在城南三里旧名鹅山高二百九十五丈周围四里高峰耸秀拱照邑治为前屏尖笔山 在城东三里高二百六十二丈周围四里余峙黉宫之东南为文笔峰顶山 在城北三十里【旧志作顶山在城北五十里误】接连江西长宁县界内平远倚之为屏山多白云天霁不散五子石 在城东北三十里高一百四十八丈周围一里余石峰矗立地势盘互通福建武平凤头嶂 在城西北三十里高三百四十丈周围四里余又名硿头江西长宁县交界铁鑛山 在城东南四十里高一百五十八丈周围一里余卓笔山 在城南六十里高二百五十一丈周围四里余高出羣峰如卓笔然右有三段岭石龙山 在城西南七十五里高一百丈周围一里余麓阜巉峭冈脊平衍上有万斛泉南台石 在城西南八十里高四百八十丈周围四里余四面壁立中通一径跻巅平衍可居万家水县前溪 发源长军项山流二十五里至西门沿南而东纡回至湍下水口共七十里而入镇平界坝头溪 发源三段岭经东石历坝头聚水成溪六十里而至徐溪为镇平县界小舟可达於郡温泉 在城东南五十里有水一潭濶三四尺深约尺许按旧志误载緑水湖石窟溪长潭三水系属镇平县镇平县山桂岭 在县治北高数十丈周围六里永镇楼居其上旧名蕉岭为学主山三台山 在城北附郭半里高约二百丈周围十里三山圆秀环绕县治为邑华盖章坑笔山 在城东北五里高约三百丈周围二十里诸峰簇秀形如双笔马鞍岭 在城南五里石窟溪东?高约八十丈周围一十里与神冈对峙为邑之内水口神冈 在城南五里石窟溪西?高约二十丈周围三里与马鞍岭对峙为邑之内水口九曲岭 在城东南一十里高四百丈周围一十五里屈曲险峻迥异诸岭通程乡县杨子殿山 在城西北一十里高约二百丈周围一十里三山卓立形如笔架通平远县翀天凤山 在城西南一十里高约二百余丈周围八里山势高耸望之如凤翀天通平远县羊椆嶂 在城东南一十里高约二百五十丈周围一十六里山势层叠状如楼台鼓角燕尾山 在城西北一十五里高约三百丈周围二十里以形名为平远镇平二县分界龙鬭山 在城南一十五里高约百余丈周围五里两山对峙势若龙鬬杜子岭 在城西一十五里高约一百五十丈周围二十里顺岭 在城南一十五里高约九十丈周围五里山势雄峻石窟洞 在城东北一十五里广五尺深二十丈今塞【旧志作石室洞误】天马山 在城南一十五里【旧志二十里误】高约一百丈周围六里近龙鬬山形势雄昂状若天马文基山 在城北二十里高约二百丈周围十五里旧名牛子嵊又名员子山後更今名通武平县龙藏嶂 在城南二十里高约二百丈周围一十里峰峦叠耸势若龙腾诰轴山 在城南二十里高约二百丈周围七里形如诰轴为县治儒学朝山其右为九子岭大峰嶂 在城东二十里高约四百丈周围二十五里尖峰插汉状如卓笔山半有湖铁山嶂 在城西二十五里高三百丈周围二十里色若皂染形如宝盖通平远县西山嶂 在城西二十五里高约三百丈周围二十里通平远县香炉嶂 在城南三十里高约一百八十丈周围七里三峰分峙形如香炉时有烟云出其上故名狮子嶂 在城东三十里高约三百丈周围二十里通程乡县大象岭 在城南三十里高约七十丈周围十五里以形似名游曦岩 在城东南三十里高一丈五尺深半里有石鼓石钟石盂仙人履迹河林冈 在城北三十五里高约三百丈周围一十二里通福建武平县南山嶂 在城南四十里高约三百丈周围二十里远望如双笔为邑之外水口通程乡县百丈磜 在城东四十里以其高百丈故名周围二十里通福建武平县黄佑笔山 在城东北五十里【旧志城东十五里误】高约二百丈周围三十里连程乡武平界水石窟溪 在城西一里许发源福建武平入於程乡河经大埔饶平二县达潮州府注于海长潭 在城西北二里石窟溪其水四时常绿深不可测上有仙人桥迹徐溪 在城西二十五里发源平远县埧头入于石窟溪横梁溪 在城西南三十五里发源平远县大柘村与石窟溪合而南流绿水湖 在城北三十五里渊深莫测与县西长潭通清浊相应【事详古迹】广东通志卷十一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