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四
    太平寰宇记卷三十四
    宋乐史撰
    闗西道十
    邠州、宁州
    邠州:新平郡,理新平县.《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之地,本周公刘所居,故《诗》谓:“豳同邠字国公刘卒,子庆节复立于此,古颛顼之墟。”秦并天下,属内史。汉为右扶风、北地、安定三郡地。后汉兴平元年,分安定之鹑觚、右扶风之漆,置新平郡,理漆县。徐广注《汉书》云:“新平,汉之漆县地,以漆、沮之水在焉。”县东北有古邠亭,即古之栒邑也。歴魏晋因之,晋武帝分漆县置邠邑县。苻秦时改漆,取郡名为新平县。姚苌乱,郡、县皆废。后魏大统十四年分泾州之新平县置南豳州,以北别有豳,此为南。废帝三年,废北豳州,此遂去南字。后周因之。隋开皇三年,于今州西南十里陈阳原上移白土县入州城中,
    四年又改为新平县;大业二年,省豳州,以县属宁州,其年又改宁州为豳州;三年改豳州为
    北地郡,以其地属安定、北地二郡;至义宁二年,割北地之新平、三水二县,置新平郡,复
    后汉末旧名。唐武德元年,改为豳州,复西魏旧名;二年分新平置永寿县;贞观二年又分新
    平置宜禄县;开元十三年以“豳”与“幽”字相涉, 改为“邠”字;天寳元年改为新平郡;
    干元元年复为邠州。皇朝为静难军节度。
    元领县五,今四:
    新平、三水、宜禄、定平。宁州割到。
    一县割出:
    永寿。入干州。
    州境:
    东西二百里,南北一百二十里。
    四至八到:东至东京一千五百三十二里,东南至西京一千一百三十三里,东南至长安二百八十二里,若至奉天县,一百三十里。东至坊州三百二十五里, 北至宁州一百九十里,西至泾州一百九十里,西南至鳯翔府一百六十二里,东南至坊州三百一十五里,西北至泾州三百一十五里。
    户:
    唐开元户:一万九千四百六十一,皇朝管户:主一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客五千七百八十五。
    风俗:
    《汉书》云:“公刘处豳,其人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焉”。其俗尚勇,力习战备,居戎狄处,势使之然。天水、陇西、安定颇同也。
    姓氏:新平郡三姓:古、附、异。
    人物:李育。习《公羊春秋》,为同郡班固所重,为尚书令。唐侯君集。三水人,上将军,伏诛。
    土产:蜜、蜡、麻布、羊、马、麞、鹿、荜豆、铁器、汉于漆县置铁官。甘草、贡剪刀、火筯。
    新平县:旧十七乡今十乡。本汉漆县,属右扶风。建武八年,隗嚣众攻略阳,上至漆,进止未定,会马援夜至,上喜,问之,援聚米以为山谷,于上前指军所从入,上笑曰:“虏在吾目中矣。”遂进兵。姚苌之乱,郡县不立。后魏于今县西南至白土县,属新平县。隋开皇三年,罢郡,于今州城中置邠州;四年,改白土县为新平县;大业二年,省豳州入宁州;义宁二年,复为新平郡。唐武德元年,以新平郡又为豳州,县属焉。
    五龙原,原侧有五泉出水,因以为名。漆水:按郦道元注《水经》云:“漆水自宜禄县界来,又东过扶风漆县北。”以《水经》验之,即邠州所理是也。《汉志》注云:“漆水在县西。”今县西九里有白土川,水东北流白土原东、陈阳原西,又东北流注于泾水。或恐白土水是汉之漆水,但古今异名耳。今鳯翔府东北一百六十里麟游县东南亦有一漆水,南流与杜阳水合,非汉之漆水也,故举此以明之。爰得城:《汉书?地理志》云:“爰得县属安定郡,后汉省。”即此城也。苻坚墓:《十六国春秋》:“苻坚建元二十一年,坚至五将山,姚苌将吴忠围坚,坚众奔散,神色自若,宰人进食,俄而忠至,执坚以归新平,幽之。苌求传国玺于坚曰:“苌次膺符历,可以为惠”,坚瞋目叱之曰:“小羌乃敢逼天子!岂以传国玺授汝?羌也,图纬符命何所依?据五胡次序,无汝羌名。玺已送晋,不可得也。”苌乃缢坚于新平佛寺,时年四十八。槀丘堡:在县西十八里,东、西、南三面石坡峭峻,高十丈。北面筑城,高二丈。唐武德二年置,贞观元年废。
    三水县:东北六十里,旧十三乡今十二乡。汉旧县,属安定郡,以县界有罗川谷,三泉并流为名。今县东北二十五里邠邑原上有栒邑故城,即汉理所。魏改三水县为西川县,仍旧属。后魏初于今县西二十八里置三水县,复汉旧名,属新平郡。大统十四年,移县于今邠州西北十五里白马堡。隋开皇三年,移理于今邠州东三里新平故郡城。大业元年,自故郡城移于今理。唐武德元年,以新平郡为豳州,三水县属焉。元和十二年,移县于陇堡下旧城。初,大历中吐蕃焚县城,又移堡上。后人民不便,为邠帅郭钊所请,复移下之。
    三水:出宁州罗川谷,有三水,并经郡界。马岭山:俗名箭筈岭,抵庆州界,有马岭水出焉。翟道山:一名子午山。华池、女郎山:并在郡邑。洛源:洛水源出女郎山。石门山:王褒《云阳宫》记:“东北有石门山,冈峦纠纷,干霄秀出,有石岩,容数百人。”《甘泉赋》云:“封峦石关,迤音以靡虖延 。”属栒邑。故城在县东二十五里,即汉栒邑,属右扶风。有豳乡。应劭注云:《左传》:“毕、原、鄷、郇,文之昭也,郇侯贾伯伐晋。”是也。汉为县。古豳城:地在县西南三十里,有古豳城,在陇川水西,盖古公刘之邑,即此城也。《国都城记》:“豳国者,后稷之曾孙曰公刘始都焉。”豳,国名也,与故栒邑城相去约五十余里。《汉志》注云:“豳乡是也。”
    宜禄县:西十八里,依旧八乡。本汉鹑觚县也,《周地图记》云:“后魏孝明帝熈平二
    年,析鹑觚县置东阴盘县。废帝元年,以县南临宜禄川,又改为宜禄县,属赵平郡,隶泾州。”
    鹑觚原:一名浅水原。宜禄川:一名芮水,西自泾州鹑觚县界流入,《周礼?职方》:“雍州,其川泾、汭。”《水经注》云:“汭水又东经宜禄县,俗谓之宜禄川水。”芹川:《水经注》云:“出罗川县子午山一名子午岭,东流经宜禄县北过。”即此水也。废鹑觚县:
    在县西四十里 。按《周地图记》云:“鹑觚县者,秦使太子扶苏及蒙恬筑长城,见此原原高水浅,因欲筑城,遂以觚爵奠祭,乃有鹑鸟飞升觚上,以为灵异,因以名县。”《汉书?地理志》云:“后汉永建四年属凉州,石勒改为赵平郡,建武十年,泾州东南置赵平郡,此县遂废。” 废阴盘县:在县西北 。按《汉书》:“武帝元鼎元年立阴盘县。”属凉州。灵帝末,徙于新丰,其县遂废。圻墌城:唐武德元年,薛举寇泾州,屯兵于新安县圻墌城,太宗亲征,相守六十余日,会举死,其子仁杲统其众,并羌胡十余万来挑战,上遣总管庞玉自浅水原南出贼之右,因高而阵,上率大兵自原北出其不意,斩首万余级,贼大溃,仁杲惧而请降,俘其精兵万余人,男女五万口,故城犹在今县北五里。长武城:在县西五十里。隋开皇中筑,在泾河南岸;唐武德初废;大历初,郭子仪置兵以备西戎。废浅水县:在县北五里,后魏大统十四年废。
    定平县:北六十里,旧四乡今六乡。本汉泥阳之地,后汉不改,又为独乐县。今县东北三十里,独乐故城也。后魏及周并为安定郡。隋大业十年于此筑城,置枣社驿。唐武德二年,
    于驿城分置定平县,仍移于今所;唐末丧乱,曾为衍州。周世宗显德五年,废为安平郡县,隶邠州,寻又属宁州。皇朝又隶邠州。五柞亭:《续汉书》云“泥阳县有五柞亭”是也。
    宁州
    宁州:彭原郡,今理定安县。《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地,公刘邑也。周时为义渠戎
    国。《史记?匈奴传》云:“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窜于西戎,邑于邠。至秦穆,得由余,
    西戎八国服于秦。”岐梁山:泾、漆之地,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在此地,其后义
    渠之戎筑城以自守,而秦稍蚕食,至于惠王,拔义渠二十五城,秦昭王时杀义渠戎王于甘泉,
    遂起兵残伐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备胡。《秦本纪》:“惠文君十一年,县义渠。”洎秦并天下,是为北地郡。汉为泥阳县之地,亦为北地、上郡二郡之地。后汉兼属安定,按顾野王《舆地志》云:“汉末,北地郡但有泥阳、富平二县。魏、晋亦然。西晋愍帝时,陷入刘聦,郡县之名,所不详悉。”按《后魏书?地形志》云:“皇兴二年,于今州郭置华州;至太和十一年,改为班州,以班师振旅取其郡名;十四年改为邠州;二十四年,改邠为豳,取古地名也;至废帝三年,改邠州为宁州,以安宁取称也。”后周分州置赵兴郡。隋初如之;至炀帝,又改为豳州,寻废豳州,改赵兴郡为北地郡;义宁元年,领定安、罗川、襄乐、彭原、新平、三水六县;二年分安定,置归义县,以新平、三水属新平郡。唐武德元年,改北地郡为宁州,其年以彭原县属彭州;三年分彭原县,置丰义县,属彭州,又分定安,置定平县;贞观元年废彭州,以彭原、丰义二县来属,仍于宁州置都督府;十七年废归义县;天寳元年改为彭原郡;干元元年复为宁州。
    元领县六,今五:
    定安、彭原、贞宁、襄乐、丰义 。
    一县割出:
    定平。入邠州。
    州境:
    东西二百十六里,南北一百五十四里。
    四至八到:
    东南至东京一千八百里,东南至西京一千三百十四里,东南至长安四百五十二里, 东至坊州三百二十五里,南至邠州一百四十二里,西至泾州一百七十三里,北至庆州一百二十七里,东南至坊州三百三十里,西南至泾州一百八十里,西北至泾州临泾县二百三十三里,东北至鄜州直罗县三百八十九里。
    户:
    唐开元户:三万二百二十八。皇朝户:主一万一千一百四十八,客六千八百三十三。
    风俗:同邠州。
    人物:无。
    土产:
    亦同邠州,尤有草荳蔻、白蜜、防风。充贡。
    安定县:旧九乡,今八乡。本汉泥阳县地,后汉为富平县。后魏太武真君二年,置定安县,在今县理西北三里。隋开皇三年,移于今理,仍旧属宁州。
    扶苏冢、秦太子冢:在嵩城原。洛水:按《水经》云 :“一名马岭川水。”郦道元《水经注》云:“洛水又南,经栒邑故城北,与栒阳合。”珊瑚谷水:《水经注》云:“珊瑚水,东南至栒邑入洛。”九陵水:在庆州华池县界,子午山川中有九堆似陵,故谓之九陵水。函宁:在郡西,班叔皮《赋》云:“至于函宁。”
    彭原县:西北一百里,旧二乡,今五乡。本汉彭阳县地,后汉又为富平县地。后魏破赫连定后,于此复为富平县。废帝改为彭阳县,属西北地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宁州;十八年改为彭原县,因彭池原为名,在郡西 。富平故城:后汉富平县,今废。天固堡:隋置,在县南,甚险固。
    贞宁县:东南八十里,元四县。本汉阳周县地,属上郡。陈余《与章邯书》曰:“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谓此县也。”后魏置泥阳、惠陟二护军,孝文复置阳周县。隋改为罗川县,因县南罗水为名,属宁州。天宝元年改为贞宁县。桥山:
    一名子午山,在县东八十里,黄帝冢在桥山上。《汉志》:“上郡阳周县桥山有黄帝冢”,
    《皇览冢墓记》:“黄帝葬桥山。”《史记》:“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于桥山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羣臣葬其衣冠于此。’”罗川水:自彭原县界流入,又曰:“罗山水出罗山。”大陵水:《水经注》云:“大陵、小陵水出巡和南殊川西南,经宁阳城,故《豳诗》曰:‘夹其皇涧。’”陵水,即皇涧也。通圣观:唐开元二十三年八月,玄宗梦羣仙现于罗底,乃诏访焉,于彭原罗川县东王褒村底家庄,有一老人引使者至洞口,见一白兔入穴,遂掘得二十七仙并玉石之象,各题名姓、得道去处,并老人亦一仙之数,以应二十八宿。仍于本县置观曰“通圣”,别塑真容,改县曰“真宁”。要册湫:皇朝太平兴国二年,封真寜县界要册湫普济王为显圣王。
    襄乐县:东八十里,旧二乡今四乡。汉襄洛县地,属上郡。后魏孝文改“洛”为“乐”,
    县城本后魏燕州城也。《周地图记》云:“文帝大统十六年置燕州,因筑此城。”后周属北
    地郡。隋废郡,而县属宁州。
    大延水:《水经注》云:“大延、小延水出油水南延溪,西南流经襄乐县,于延城西二水合流”。油水:《水经》云:“油水与追语川水并出东翟道山,亦襄乐界。”
    彭阳县:西八十里,旧二乡今三乡。本汉彭阳县地。后魏于县理置云州。周武帝保定二年废州为防。隋文帝废防为丰义城;武德二年分彭原县为丰义县,属彭州。贞观元年废州,以县属宁州,其城即后魏云州城是也。开元八年四月割泾州,寻复属宁州。皇朝开宝九年改为彭阳县。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