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四十一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一河东道二:汾州 岚州汾州汾州。西河郡。今理西河县。《禹贡》雍州之域。其在虞舜至周之代,皆属幷州。春秋时,为晋地。昔金天氏之后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也。又高阳氏之后封为晋国 。六国时,属赵。《赵氏世家》云“秦侵我西河、中阳”是也 。秦并天下,为太原郡之地。两汉至晋,为西河国。汉文帝为代王,都于中都;故介休县东南为中都城是也。后汉为晋阳。魏黄初三年,于汉兹氏县置西河郡。后魏于西河郡兼置汾州,取汾河为名。北齐又改为南朔州。后周改曰介州。隋初亦如之;大业中废州,复为西河郡。义旗初,依旧。领隰城、介休、孝义、平遥四县,后割介休、平遥二县为介休郡。武德元年,以介休郡为介州,西河郡为浩州。三年,改浩州为汾州,仍割幷州之文水来属。贞观元年省介州,以介休、平遥二县来属,文水还幷州。十七年,以废吕州之灵石来属。天宝元年改为西河郡。干元元年复为汾州。元领县五:西河。 平遥。 介休。 孝义。 灵石。州境:东西一百六十四里,南北二百八十五里。四至八到:东南至东京九百里;东南至西京九百三十里;西南至长安一千九百里;东至潞州四百四十里;南至晋州三百九十里;西至石州一百六十里;北至交城县七十四里;东南至管下孝义县四十里;西南至隰州二百七十里;西北至岚州,中间有界相隔,山路险隘,未详里数;东至太原府一百七十里。户:唐开元户:五万三千七十六。皇朝户:主一万五千一百八十九;客二千三十九。风俗:同幷州。姓氏:西河郡四姓:任。 临。栾。相里。人物:唐:段文昌。西河人。宰相。土产:龙须席。贡。 石膏。赋:麻。布。西河县。旧二十七乡,今十八乡。本汉兹氏县地。曹魏于此置西河郡。晋改为国,仍改兹氏为隰城县。今有美稷乡,汉美稷县地。唐上元元年,改隰城县为西河县。今城内有西河王斌碑,文字残阙。谒泉山,在县东北四十里。一名“隠泉山”,上有石室,去地五十余丈,顶上平地可十顷,相传以为子夏石室。文水,西南自幷州文水县界流入。文湖,一名“西河泊”,在县东十里。《水经注》云:“文水经兹氏故城东,为文湖。”多蒲鱼之利。八门城,在县东十五里。《十六国春秋》云:“刘元海遣将乔崧攻西河,因筑此城以自固。”高九丈,有八门,俗亦名“八门城”。临汾宫,隋大业四年,帝北巡至五原,夏四月,敕于汾州北四十里,临汾水起汾阳宫,即管涔山汾河源所出之处。当盛暑之时,临河盥漱,即凉风凛然,如八九月。其地多雨,经夏罕有晴日。一日之中,倏然而雨,倏然而晴,晴雨未曾经日。虽高岭千仞,岭上居人,掘地深二、三尺,即清泉涌出。比干山,在县北一百一十里。卜商祠。在县北四十里。孝义县。东南三十五里。旧二十乡,今八乡。本汉兹氏县地。曹魏,移西河郡中阳县于今理。永嘉后省入隰城。后魏,又分隰城于今灵石县东三十里置永安县。唐贞观元年,以县名与涪州县名同,改为孝义,因县人郑兴有孝义,故以为名。胜水,在县南一里。团城,在县西北十八里。后魏筑,以防稽胡。其城纡曲,故名团城。魏文侯坟,在县西五里。段干木墓,在县东北二十五里。雀鼠谷,《冀州图》云:“在县南二十里。长一百十里,南至临汾郡霍邑县界,汾水出于谷内,南流入河。”即《周书》调鉴谷。板谷,在县东北三十八里。虞、虢二城,相传,晋灭虞、虢,迁其人于此,筑城以居之。右一作左部城,在县南二十五里。瓜城,在县北十里,此本虢城也。六壁府。《后魏书》曰:“太平真君五年,讨胡贼于六壁。”即此城也。俗以城有六门,因以为名,在县西八里。平遥县。东南八十里。旧三十乡,今四十乡。本汉平陶县地,属太原郡。晋改隶太原国。后魏以太武帝名焘,改平陶为平遥。隋属西河郡。义宁元年,于介休县置介休郡,平遥县属焉。唐武德元年于此置介州,县属不改。贞观元年省州,县入汾州。中都故县,在县西十二里。属太原郡,汉文帝为代王都于此。谒戾山,在县东南五十里。一名“麓台山”,《山海经》云:“谒戾之山,婴侯之水出于其阴。”侯甲水,《冀州图》云“侯甲水起平遥,北流入太原界”是。京陵。在县东北七里。《礼记》:“赵文子与叔誉观于九原。”即此处也。注云:“九原,卿大夫之墓地。有城,即周宣王所筑,汉曾立京陵县焉。”介休县。东南六十里。旧二十六乡,今十二乡。本秦、汉之旧县,在介山西北,因以名之。后魏明帝时,为胡贼所破,至静帝更修筑,迁朔州军人镇之。因立为南朔州,仍属汾州。高齐省介休入永安县。周武帝省南朔州,复置介休县。宣帝改介休为平昌县。隋开皇末,又改平昌县为介休县。义宁元年,于县置介休郡。唐武德元年,改郡为介州。贞观元年州废,县归汾州。汾水,在县北十二里。介山,一名“横岭”,地名“绵上”。《左传》:“晋侯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禄亦不及,遂与母偕隠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杜注:“西河介休县南,有地名绵上。此山即绵上田之故地,汉以为县。’”《郡国志》云:“介山上有子推冢幷祠存。”雀鼠谷,在县西十二里。昭余祁,《吕氏春秋》云:“大陆,又名呕夷之泽。”《周礼》“幷州薮,俗名邬城泊”是。按:薮自太原祁县,连延西接至此。板桥城,《郡国志》云:“刘渊击刘琨于此。”中都城,《冀州图》云:“中都县城东北五里。”《春秋?昭公二年》:“晋侯执齐无宇于中都。”是此。郭林宗冢。在县东南二十里。周武帝时,除天下碑,唯林宗碑诏特留。灵石县。南一百二十里。旧六乡,今八乡。本汉介休县地。隋开皇十年,因巡幸,傍汾开道,取其平直,得石文,曰:“大道好吉。”因分置灵石县。以今县西获瑞石为名。今县东南有高壁岭、雀鼠谷、汾水关,皆汾西险固之所。静岩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即太岳,下有五龙泉,即文公封子推绵上之田是此。介山,在县东北三十里。汾水,在县北十步。深一丈,阔三丈,北自汾州介休县界流入,经绛郡西南流入河。《水经》云:“汾水又南过冠爵津,与桐水合。”按《注》云:“汾水,关名也。在雀谷,一名‘爵津谷’,俗谓之‘雀鼠谷’。”灵泉,《郡国志》云:“岳庙下有灵泉。”即五龙之水。以供祭祀,鼓动即泉流,声絶则水竭。岳庙,《冀州图》云:“绵上田岳庙甚灵,鸟雀不栖其林,猛兽常守其庭。”贾胡堡。在县南三十五里。义宁元年,义师次霍邑,隋将宋金刚拒,不得进。屯军贾胡堡;会霖神语曰:“若向霍邑,当东南傍山取路。八日两止,我当助袭破之。”高祖使人视之,果有微路。笑曰:“此神不欺,赵襄子岂负我哉!”后如其言。岚州岚州。楼烦郡。今理宜芳县。《禹贡》冀州之域。历代所属与幷州同。春秋时晋国之分。晋灭,后为胡楼烦王所居。赵惠文王灭楼烦而有其地,以为县。其后北境属燕。秦为太原郡地。在汉,即汾阳县地。汉末,其地无郡邑。曹魏遂立新兴郡于此。西晋末,为刘元海之地。赵石勒,为后赵。永和六年,冉闵灭之,即为魏地,寻属。前燕,后为苻坚幷之,坚败,后魏道武帝克幷州,围中山,遂有其地。后魏末,于此置岚州,因界内岢岚山以立名。隋大业中,于静乐县界置楼烦郡。唐武德四年,平刘武周,置东会州。领岚城县,又以北和州之太和县来属。其年,分岚城置合会、丰闰二县。仍自故郡城移岚州于废东会州置岚州,旧领岢岚一县,县移旧岚州。其年,又以北管州之静乐县来属。七年,置临津县。九年省合会、岢岚、太和三县。贞观元年改临津县为合河。三年又置太和县。八年又省。天宝元年改为楼烦郡。干元元年复为岚州。元领县四,今三:宜芳。 静乐。 合河。 一县割出:岚谷入岢岚军。州境:东西三百二十里;南北二百七十八里。四至八到:东南至西京一千二百二十里;东南至东京一千一百里;南至长安,取太原路,一千五百八十里;东至忻州二百四十里;南至石州二百三十里;西至胜州界一百八十里;西至麟州三百里;北至朔州三百里;东南至太原府二百五十里;西南至银州三百里;西北至胜州一百九十里;东北至代州三百里;东北至朔州三百七十四里。户:唐开元户:一万七百二十六。皇朝户:主二千七百三十;客一千四百七十二。风俗:同忻、代二州。人物无。土产:知母。五色龙骨。朮。松柏木。熊皮,贡。 麻。石蜜。宜芳县。旧一十三乡,今六乡。本汉汾阳县地,属太原郡。后魏末,于今县北置岢岚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汾源县。大业四年,改汾源县为静乐县。 八年,分静乐县置岚城县,属楼烦郡。唐武德四年,改为宜芳县,属东会州。六年,省会州,改属岚州。故郡城,即魏置于此。武德中,为岢岚镇。大定中,加兵三千,其后李迥秀又加兵六千人,号为“岢岚军”。开元后,废之。论者以为:“此地为突厥之要冲,不可废镇,故有河北之乱。”秀容城,即汉汾阳县城。刘元海所筑,元海因感神而生,姿容秀美,故自目。其城在郡西南三十里。羊肠阪,石磴萦委若羊肠,又古积粟之所也。岢岚山,后魏以山名邑,在县北九十八里。高二千余丈,与雪山相接。岢岚镇。在县西北九十八里。静乐县。东四十五里。旧十乡,今三乡。本汉汾阳县地。城内有堆阜三,俗名“三堆城”。后汉末,属九原县。隋开皇三年,自今宜芳县北移岢岚镇于“三堆城”。十八年,改为汾源县。大业三年改为静乐县。唐武德四年于县置管州。五年改为北管州,因管涔山为名,六年省。县属岚州。圣人山,有古仙之迹,故有此号。繋舟山,在古秀容界,尧遭洪水,繋舟于此,山因以名之。管涔山,在县北一百三十里。一名“菅涔山”。《山海经》云:“汾水所出。”涔,音岑。菅,音奸。土人云:“其山多菅草,或以为名。”又为“管”字。《前赵录》:“刘元海族子曜,尝隠于管涔山,夜有二童子入,跪曰:‘管涔王使小臣奉谒赵皇帝,献剑一口。’置在前,拜而去。以烛视之,剑长二尺,光泽非常,背有铭曰:‘神剑服御除众毒。’曜遂服之,剑随变为五色。”壶口山,《禹贡》曰:“壶口,治梁及岐。”《汉书》曰:“山在北屈东南。”《水经注》云:“在北屈县故城北十里。”燕京山,《水经注》云:“桑干水,潜承太原汾阳县北燕京山之天池也。”风山,《水经注》云:“风山,其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冬夏不止。”按《九州岛志》云:“马邑之地,风多寒冱,冰一二丈。”白马山,《山海经》云:“白马山,其阳出玉,其阴出铁。”楼烦城,《冀州图》云:“楼烦城,在县东北七十里。”《史记》云“楼烦,匈奴国。赵武灵王置有盐官”是也。三堆城,在县南八十里。故县城于此置。城内有堆阜三,因以名之。长城,《隋图经》云:“因古迹修筑长城,起合河县北四十里,东经幽州,延袤千里。”汾阳宫,大业四年置,末年废,在县北三十里。大河,河水北从马邑界南流至临泉县,入离石郡界。天池,俗名“祁连汭”,在县东北一百四十里,周回八里。《水经注》:“桑干水,潜承太原汾阳县北燕京山之天池。”池在京山之上,俗谓之“天池”。阳旱不耗,阴霖不滥。常有人乘车,大风飘之于水,有人获其轮于桑干泉。其水澄停镜,静潭而不流,若安定朝那之湫渊。池中常无片草,及其风箨有沦,辄有小鸟,翠色,投池衔出,若会稽之松鸟也。隋炀帝于池南立宫,每至夜,风雨辄吹破宫,竟不成。今池侧有祠,谓之“天池祠”也。汾水。《周礼?职方》:“冀州,其浸汾。”按:水出县北管涔山,东流入太原郡界。合河县。西一百八十里。旧五乡,今四乡。本汉汾阳县地。后魏于蔚汾谷置蔚汾县,属神武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属石州。大业二年改为临泉县。四年属楼烦郡。唐武德四年改为临津县,属岚州。贞观元年改为合河县,以城下有蔚汾水,西与黄河合,故曰“合河”。黄河,在县西二里。合河,《隋图经》云:“蔚汾水与黄河合,故曰‘合河’。”在县城下。合河关,在县北三十五里。蔚汾关,在县东七十里。隋长城,在县北四十里。东至幽州,延袤千里。开皇十六年,因古迹修筑。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