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三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三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经藏 般若部第三之八
    大般若经之余七
    第三分。缘起品第一。佛住鹫峰,与五亿苾刍等俱,余并同初二分,而九方文略。舍利子品第二。与初分学现品,至现舌相品同,而文较第二分又稍略。善现品第三。与初分教诫教授品,至净道品同。天帝品第四,与初分天帝品,至叹众德品同。现窣堵波品第五。与初分摄受品同。称扬功德品第六。佛设利罗品第七。福聚品第八。随喜回向品第九。地狱品第十。叹净品第十一。赞德品第十二。陀罗尼品第十三。魔事品第十四。现世间品第十五。与初分佛母品同。不思议等品第十六。譬喻品第十七。与初分办事品等同。善友品第十八。真如品第十九。不退相品第二十。空相品第二十一。殑伽天品第二十二。巧便品第二十三。学时品第二十四。见不动品第二十五。即初分愿喻品等。方便善巧品第二十六。即初分无尽品等。慧到彼岸品第二十七。妙相品第二十八。施等品第二十九。佛国品第三十。宣化品第三十一。(共五十九卷,与第二分,开合不同,亦无常啼法涌二品。)
    第四分。妙行品第一。即善现教诫品等。帝释品第二。供养窣堵波品第三。称扬功德品第四。福门品第五。随喜回向品第六。地狱品第七。清净品第八。赞叹品第九。总持品第十。魔事品第十一。现世间品第十二。不思议等品第十三。譬喻品第十四。天赞品第十五。真如品第十六。不退相品第十七。空相品第十八。深功德品第十九。谈梦觉义。较前三分更明畅。殑伽天品第二十。觉魔事品第二十一。善友品第二十二。天主品第二十三。无杂无异品第二十四。迅速品第二十五。幻喻品第二十六。坚固品第二十七。散华品第二十八。随顺品第二十九。(共一十八卷,随顺品中文,与初二三分不同。)
    第五分。善现品第一。天帝品第二。窣堵波品第三。神咒品第四。设利罗品第五。经典品第六。回向品第七。地狱品第八。清净品第九。不思议品第十。魔事品第十一。真如品第十二。甚深品第十三。船等喻品第十四。如来品第十五。不退品第十六。贪行品第十七。姊妹品第十八。梦行品第十九。胜意乐品第二十。修学品第二十一。根栽品第二十二。付嘱品第二十三。见不动佛品第二十四。(共十卷,较第四分更略。)
    第六分。缘起品第一。佛住鹫峰,与四万二千苾刍,七万二千菩萨,及天龙鬼神众俱,面门出光,照无边界,还归面门。东方普光佛所,离障菩萨。南方日光佛所,日藏菩萨。西方功德光明佛所,功德藏菩萨。北方自在王佛所,广闻菩萨。东南方甘露王佛所,不退转菩萨。西南方智炬佛所,大慧菩萨。西北方妙音王佛所,功德聚菩萨。东北方智上佛所,常喜菩萨。上方金刚相佛所,宝幢菩萨。下方金刚宝庄严王佛所,宝信菩萨。皆来集会。
    通达品第二。最胜天王请问:“云何菩萨修学一法,能通达一切法?”佛答以修学般若,能通达十波罗密。
    显相品第三。佛答最胜,如地水火风空等相,甚深般若,亦复如是。
    法界品第四。佛答最胜,菩萨学深般若。有妙慧故,通达法界,即是不虚妄性,不变异性,诸法真如,但可智知,非言能说。于是大千变动,菩萨脱衣敷座,诸天散华奏乐,龙澍香雨,十方佛放眉光,遍照此土,还归佛顶,众会获益。最胜复问:“甚深般若,既绝语言,离诸文字,云何菩萨为诸有情说法,随顺甚深法相,不违世俗?”佛言:“具大方便善巧力故,谓大慈悲喜舍。”又问:“云何为度有情,示现诸相?”佛言:“相不可得,但由方便善巧威力,示现入胎,乃至涅槃种种化相。”
    念住品第五。佛答最胜,菩萨行深般若,心正无乱,善修身受心法念住,及说如来功德大威神相。
    法性品第六。佛答最胜,如来法性不可思议,如无价珠,堕在淤泥,不为所染,依此法性修习善根,具足方便大悲愿力,不舍有情,远离一切虚妄分别,心得清净,深如大海,一一行中,具众行故,生净佛土,不为胎污。于是旧住天神,空中赞叹,并为光德天子现净土相。
    平等品第七。佛答最胜法性平等之义,并为授记。
    现相品第八。舍利子问先现苦行等事,最胜答之。
    无所得品第九。善思菩萨问最胜得受记耶?答言:“我虽受记,而犹梦等。”乃至重重问答,令众获益,最胜问佛:云何未发心者,即能发心,皆悉成就,得不退转?佛言:“以纯净意,发菩提心,亲近贤圣,乐闻正法。远离悭嫉,正信业果,设为身命,终不作恶。”乃至佛为破四见故,说无常、苦、无我、涅槃、寂静四法。次说神咒。
    证劝品第十。佛为最胜说过去功德宝王佛时,治世轮王,问深正法,成然灯佛,彼时千子,即是贤劫千佛。最胜又问:云何修行,速成大道?佛言:一切善法,无不修满。又问:现何色像?佛言:如镜随现。又般若犹如虚空,无有一法可为譬喻。
    显功德品第十一。佛答曼殊室利,过去多闻佛时,精进力菩萨,即今最胜天王。又答云何护持正法,云何能调伏心等问。
    现化品第十二。最胜答善思问。佛所化身,更能化作无量化佛,往昔愿力清净故。及答护正法问,又有贤德天子,相与问答。
    陀罗尼品第十三。曼殊室利及寂静慧菩萨,共说众法不入陀罗尼功德,大千振动,天雨妙华。佛说过去宝月佛时,宝功德菩萨,有大辩才,即今寂静慧是。
    劝诫品第十四。佛答曼殊室利,具明信受福聚,毁谤罪过。
    二行品第十五。佛为曼殊室利说化他自行二种般若,及说五事不可思议,三十二相,八十随好。
    赞叹品第十六。曼殊室利、妙色天子、善名天子、大梵天王、各以颂赞、佛印成之。
    付嘱品第十七。佛以十法付嘱阿难,一书写、二供养、三施他、四谛听、五披读、六受持、七广说、八讽诵、九思惟、十修习、及为持髻梵天,说佛赞三事,最为无上,一发菩提心,二护持正法,三如教修行。(八卷)
    第七曼殊室利分。佛在给孤独园,与百千苾刍,十千菩萨众俱。曼殊室利明相现时,诣如来所,在外而立,舍利子等亦然,佛出敷坐跏趺,曼殊答佛,为欲利乐有情,以真如相观于如来。次与舍利子互相酬唱,复答佛发明甚深般若,观一切法,皆是佛法。于是舍利子,慈氏菩萨,曼殊室利,无缘虑女,皆叹闻说不沉没惊怖者,已住不退转地,佛印成之。又与舍利子互相问答,显真法界性平等义。又与佛互相问答,明福田相不可思议,大地变动,众会得益。次明初学不思议定,如初学射,久习成就,不复作意。大迦叶问当来谁能信解修学,佛具答之。次为曼殊说一相庄严三摩地,谓不动法界。念一如来,即为普观三世诸佛,乃至佛现神力,护持般若久住世间,饶益有情。(二卷,与大宝积经第四十六会同。)
    第八那伽室利分。佛在给孤独园,妙吉祥菩萨,于日初分,着衣持钵,渐将入城,龙吉祥菩萨见已问答,无能胜菩萨来赞,妙吉祥菩萨,答以一切非实,皆如谷响,龙吉祥复相问答,既承教诫,入海喻定。善思菩萨,变动大千,不能令出,后从定起,雨诸香花,向佛归命。妙吉祥又为说无上法食,善现来问何所谈论。妙吉祥诘以何法名为大士,如响,岂能有所谈论,善现入无所得三摩地门,出定,向佛皈命,妙吉祥又说诸法如幻梦等,善现又入灭定。舍利子来问答,善现出定,妙吉祥为说希有妙食,善现及舍利子,俱入灭定,次从定起,各各入城。善现化一女人,妙吉祥与诸菩萨声闻等众,各饭食已俱诣佛所,以如上事,具白世尊,佛赞印之。妙吉祥曰:“彼女所断我见,即非我见,是故如来说名我见,乃至夫法想者,即非法想,是故如来说名法想。”次叹持四句颂,福聚甚多,世尊说颂,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于一切有为,应作如是观。(一卷)
    第九能断金刚分。与流通金刚般若同本。颂曰:诸和合所为,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一卷)
    第十般若理趣分。佛住他化自在天王宫,与八百万大菩萨俱,为诸菩萨,说一切德甚深微妙般若理趣清净法门,此门即是菩萨句义,理极妙乐清净句义,诸见永寂清净句义,乃至一切有记无记法,有漏无漏法,有为无为法,世间出世间法,空寂清净句义,是菩萨句义。复依遍照如来之相,说寂静法性般若理趣现等觉门。复依调伏一切恶法释迦牟尼如来之相,说调伏众恶般若理趣普胜法。复依性静如来之相,说平等智印般若理趣清净法。复依一切三界胜主如来之相,说灌顶法门般若理趣智藏法。复依一切如来智印持一切佛秘密法门如来之相,说如来智印般若理趣金刚法。复依一切无戏论法如来之相,说离戏论般若理趣轮字法。复依一切如来轮摄如来之相,说入广大轮般若理趣平等性。复依一切广受供养真净器田如来之相,说真净供养甚深理趣无上法。复依一切能善调伏如来之相,说能善调伏甚深理趣智藏法。复依一切能善建立性平等法如来之相,说性平等性甚深理趣最胜法。复依一切住持藏法如来之相,说有情住持甚深理趣胜藏法。复依究竟无边际如来之相,说无边无际究竟理趣金刚法。复依遍照如来之相,说三神咒,一一告金刚手受持功德。(一卷,与密部实相般若同,而咒不同。)
    第十一布施波罗密多分。佛在给孤独园,与千二百苾刍俱,再三命劝舍利子,为诸菩萨宣说布施波罗密多,舍利子言:“应缘一切智智,以大悲为上首,修行布施,则能摄受一切智智,疾证无上菩提。宁以无记心行施,或不行施,终不以回向二乘地心行施。”次答满慈子问,喻说菩萨声闻行施胜劣意愿。满慈子亦说二施譬喻,舍利子广说有巧方便所行布施,及随喜回向所引善根,如月、如日、如吠琉璃宝、如马宝。又常于有情,作大饶益,如真金、如日月、如商主、如善士、如王种。次更广说应起决定施心,应学无染布施,又观诸法,若顺若违,皆能助引一切智智。又明二乘于一切智,亦有助力,然诸二乘作意,于一切智及此赀粮,俱无助力,故制菩萨定不应起二乘相应作意。次明能舍众相回向菩提,欲为有情作大饶益,乃名能得无上善利,方便善巧,不取法相,得入居顶诸菩萨数。次明说如是法,皆如来力。佛嘱阿难受持。满慈子问:“若一切法,皆非实有,行布施,何所舍,成正觉,何所得?”佛言:“无所舍,无所得,无所损,无所益,如二幻师,戏为变易,以幻价直,易化美团等。”又舍利子答满慈子,菩萨先应思惟一切法性,毕竟空寂,次应思惟一切智智,具胜功德,后应愍念一切有情贫乏珍财,受诸苦恼,作是念已,便舍一切珍财,施诸有情,心无所著,亦以正法施诸有情,亦以无边上妙供具,恭敬供养佛法僧宝,如是布施,随顺菩提,疾能证得一切智智,与诸有情,作大饶益。于是佛以神力,令诸大众,见十方各各无数殑伽沙数世界,各有无量菩萨,行施精勤,乃结劝云:“菩萨欲疾证得一切智智,穷未来际,利乐有情,应观法空,缘一切智,具胜功德,愍念有情,受贫匮苦,应行布施波罗密多,持此善根,普施一切,令脱恶趣生死众苦。作是愿言:十方世界诸有情类,由我善根功德威力,未发无上心者,令速发心,已发心者,令永不退,已不退者,令速圆满一切智智。”舍利子问,最初发心,第二发心,住不退地,坐菩提座差别?佛答示之,并以神力,令见十方各无数界,无数菩萨,行菩萨行种种差别。无数如来,种种方便,饶益有情。乃结劝云:“若定发心求一切智,彼必当作世间第一真净福田,及作大千最大法师,亦作如来,利乐一切有情。”次答舍利子问,广明菩萨初心,胜于二乘后心,及明菩萨不退心力,于余神力,最为无上。次满慈子与舍利子互相问答,明退心者,非真菩萨,是增上慢,欲证菩提,应正发起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乃至佛嘱阿难受持。(五卷)
    第十二净戒波罗密多分。佛在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苾刍俱,命舍利子,宣说戒度。满慈子问:“云何应知菩萨持戒犯戒?”舍利子答:“若住二乘作意,是名非所行处,是名菩萨犯戒。”又问:“若求一切智智而修布施,岂不执着一切智智,成戒禁取,云何名为持菩萨戒?”答言:“一切智智,远离众相,非方处摄,既非有法,亦非无法,由此因缘,不可执取,是故菩萨行施,持戒,回向菩提,虽求证得一切智智,而不名为戒禁取摄,若回向二乘地,执取净戒,是失菩萨戒,名犯戒菩萨,若未见圣谛,未证实际,或有因缘,易可还净。若见圣谛,证实际已,异见深重,难可还净。又虽经沙数大劫修行净戒令满,而不回向菩提,饶益有情,不能摄受菩萨戒度,虽经沙数大劫居家受妙五欲,而不发趣二乘地心,求一切智,增上意乐无退坏故,不名犯菩萨戒。又若见有少法名为作者,名为犯戒菩萨,若随所修六度,皆用大悲为首,发起随顺回向一切智智相应之心,是名具戒菩萨。”次广叹初心一菩萨戒,远胜世出世间一切净戒,以其心无分限,普度有情,求大菩提,引发净戒,是故除佛所有净戒,于余净戒,最为第一。又宁迟证菩提,不为速求堕二乘地。又菩萨不应欲胜菩萨,不应轻慢菩萨,不应降伏菩萨,于余菩萨,供养恭敬,应如如来,乃至应普恭敬一切有情。又一切法,无少有实,皆如幻事,故诸菩萨回向趣求一切智智,皆由了达诸法非实,如幻、如化、有所堪能。又菩萨于六度二十空等,乃至一切相智,虽应精勇修习,如救头然,不应味着。又明菩萨于二乘地,但应远离,不应赞毁。佛赞印之,并为广说方便善巧。又明如来皆深愍念一切有情,心无差别,不随欲行,然于菩萨,最不弃舍。(五卷)
    第十三安忍波罗密多分。佛在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苾刍众俱,命满慈子宣说忍度。舍利子问:“菩萨忍、声闻忍、有何差别?”满慈子答:“声闻唯为舍弃自身烦恼,名为少分安忍。菩萨欲度无量有情,名为具分安忍。于檀涂火烧,起平等心,俱欲毕竟利乐。又声闻唯观蕴等无我有情之所引发,菩萨亦观蕴等无性无生之所引发,菩萨欲证菩提,应修其心,令与地水火风空等,宁受无边大苦,而不爱着二乘自利众善。又若住二乘地,起二乘作意,乃至乐观蕴等常无常等,是为行他行处,若修六度一切智智相应作意,是为行自行处,一切恶魔,不能得便。”(一卷)
    第十四精进波罗密多分。佛在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苾刍众俱,满慈子问菩萨精进。佛言:“初发心时,若身、若心,先应为他作饶益事,如仆任主,不应自在,诸有所为,皆随主欲,亦如马宝,盘回去住,迟速任人,又常勤修六度二十空等,能为难事。”(一卷)
    第十五静虑波罗密多分。佛住鹫峰,与千二百五十苾刍众俱。舍利子问:“菩萨云何方便,安住静虑?”佛言:“渐次入四静虑,引发五通,降魔成觉,又虽现入四禅四定,而不味着,亦不离染,虽观一切法都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满慈子问:“何缘如来许诸菩萨入四禅四定,不许久住其中,心生染着?”舍利子答:“若生欲界,速能圆满一切智智,生色无色,无斯用故!”满慈子问:“云何安住静虑,摄受般若精进忍戒施等。”佛一一答。又明若住二乘相应作意,名为散乱,若随所集一切善根,回向趣求一切智智,名为心定。舍利子问:“菩萨安住静虑,云何方便,还从定起?”佛言:“于色无色静虑等至,顺逆次第,超越串习,极善纯熟,游戏自在,复入欲界非等引心,由起此心,还生欲界,亲近供养诸佛,引发菩提分法。生色无色,无如是能,上二界生,身心钝故。”(二卷)
    第十六般若波罗密多分。佛住竹林白鹭池侧,与千二百五十苾刍,无量无数一生所系菩萨众俱,有善勇猛菩萨,请问何谓般若,云何修行,云何令速圆满,云何恶魔不能得便,能觉魔事,云何安住,速能圆满一切智法?佛言:“实无少法,可名般若,谓如实知一切法性,无实无生,亦无虚妄,虽不见有菩提心性,而能发起大菩提心,彼虽如是发菩提心,而于菩提无所引发。若能远达诸法实性,是谓般若微妙甚深,实不可说,今随世俗文句,方便演说,即蕴等,非般若,离蕴等,非般若,般若于一切法,都无所依,不在蕴等内,不在蕴等外,不在两间,远离而住,与蕴等非相应,非不相应,蕴等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如所有性,是谓般若。复次一切法无自性,是谓般若。一切法非一切法所行故,无知无见,是谓般若。一切法不舍自性,如是遍知,是谓般若。一切法与一切法非合非离,是谓般若。一切法非增非减,是谓般若。一切法非染非净,是谓般若。一切法非有净法,非有不净法,是谓般若。一切法非移转,非趣入,是谓般若。一切法非系非离系,非死非生,非生非死,非流转非有流转法,非尽非有尽法,非有集法,非有灭法,非有起法,非有尽法,非有变坏法,非无变坏法,非常非无常等,非有贪瞋痴法,非离贪瞋痴法,非作者非使作者等,非断非常,非有边非无边,非见趣非见趣断,非爱非爱断,非善非非善,是谓般若。如是般若,非一切法摄,亦非远离如是等法,别有般若。如梦、如幻、如焰、如影、如响、如沫、如泡、如芭蕉、如虚空、如影光、如宝光、如灯光,非圆成实。”于是舍利子广叹难见难觉,乃至无边际等,佛一一印述之。舍利子问:“云何菩萨依如是法,行诸境相?”佛言:“尚不得法,何况非法,尚不得道,何况非道,知一切境,皆无境性,于一切境,皆无住着,以无边法为所行境,如空、如风、无有少相而可得者。又此甚深法要,非但耳闻,即名为果,要不放逸,精进修行,如实了知,远离众恶,自他俱利,乃名为果。若于正法起异解行,不名闻法,若于法义起颠倒解,不正修行,定无顺忍,不应深信微少善根,谓彼即能脱诸恶趣,若得顺忍,能不复造感恶趣业,不复懈怠起顺退分。”时舍利子告善现言:“云何具寿默然不说般若?”善现答言:“我于诸法都无所见,故无所说,乃至甚深般若不可说示。”佛告善勇猛言:“菩萨修行般若,于一切法,都无所行,以一切法,皆是颠倒之所等起,非实、非有、邪伪虚妄,若能行无所行,为行般若,遍知一切所缘而行,除遣一切所缘而行。”善勇猛言:“菩萨修行甚深般若,不可思议!”佛言:“如是一切法皆不可思议故,菩萨修行般若亦不可思议。”善勇猛言:“如是行深般若,是无上行、清净行、明白行、无生行、无灭行、超出行、难伏行。”佛印成之。又明一切法皆以无性为性,不可修,亦不可遣,菩萨于一切法,无取无执,无住无著,成就功德智慧大威神力,能降伏魔。乃至付嘱贤守导师等五百上首菩萨,及善勇猛菩萨,又复微笑放光,令大千界处处有情,互得相见,天龙鬼神,花香供养,赞咏神力,无数菩萨,得无生忍,无边有情,发无上心。(八卷)
    放光般若波罗密多经(三十卷) 菜重芥
    西晋于阗国沙门无罗叉共竺叔兰译
    共九十品,与大般若第二分同本,而有常啼法上二品。
    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三十卷) 姜海咸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共僧睿译
    共九十品,亦同放光般若而文较顺畅。
    光赞般若波罗密经(十卷) 河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共二十一品,亦同上经,而文来未尽。
    道行般若波罗密经(十卷) (有道安序) 淡
    后汉月支国沙门支娄迦谶译
    共三十品,与大般若第四分同,而有常啼昙无竭二菩萨事。
    小品般若波罗密经(十卷) (有僧睿序) 鳞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共二十九品,与道行同。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密多经(二十五卷北作十四卷) (南似兰北履薄)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共三十二品,亦同道行,而文畅顺。
    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密经(三卷今作二卷) (南履北临)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即佛母般若三十二品之摄颂也。
    大明度无极经(六卷) 潜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共三十品,亦同道行。
    摩诃般若波罗密钞经(五卷) 潜
    符秦天竺沙门昙摩蜱共竺佛念译
    共十三品,亦同道行,而文来未尽。
    胜天王般若波罗密经(七卷) 羽
    陈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
    与大般若第六分同。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一卷) 翔
    萧梁扶南国沙门曼陀罗仙译
    与大般若第七会同,又收入宝积第四十六会。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密经(一卷) 翔
    萧梁扶南国沙门僧伽婆罗译
    亦与大般若第七会同。
    佛说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二卷) (一名决了诸法如幻三昧) 翔
    刘宋沙门释翔公译
    与大般若第八会同。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一卷) 羽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与大般若第九会同,而举世流通,智者大师有疏。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一卷) 羽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亦同第九会,而分作十二分。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一卷) (有跋) 羽
    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密经(一卷) 翔
    隋南天竺沙门达摩笈多译
    文拙甚。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一卷) 翔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已上并是同本异译。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一卷) 翔
    唐玉华寺沙门释玄奘译(即第九会抄出别行)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二卷) (有代宗序) (南流北温)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序品第一。佛在鹫峰,初年月八日,入大寂静妙三摩地,放毛孔光,普照十方,菩萨来集。
    观如来品第二。说护佛果护十地行,波斯匿王言:“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佛印之。
    菩萨行品第三。二谛品第四。护国品第五。不思议品第六。奉持品第七。有金刚手菩萨所说咒。嘱累品第八。
    文更顺畅最宜流通。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经(二卷) 翔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与上经同,有智者大师疏。
    佛说了义般若波罗密多经(二纸余) (南渊北斯)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佛告舍利子,般若波罗密相应行者,当于诸法如实了知,诸有所作,离一切相,即能圆满六度,又当断除十种疑惑。
    佛说五十颂圣般若波罗密经(二纸欠) (南履北临)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佛在鹫峰,告须菩提,般若波罗密经,于三乘法,聚集摄受,平等如一。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三纸余) (南履北临)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佛在鹫峰,为帝释说般若义无边,及说颂,说咒。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十六行半) 翔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举世流通,文约义富。
    摩诃般若波罗密大明咒经(一纸欠) 翔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密多经(一纸半) (南凊北薄)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二经俱与上同本,而后译有序及流通,佛在鹫峰入定,舍利子问观世音,观世音说竟,佛出定赞之。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三
    (比丘远契一两 湛辉 性然
    爽融各五钱 法一二钱
    遍修 中虚 瞿辉 梅实共一两
    信士孙文耀助银二钱)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