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旅泊庵稿(卷二)
    非家叟说
    弟子心亮录
    宝福语录
    柘浦吴尚卿居士请示众。师云。三世诸佛只是个无心的凡夫。大地众生只是个多事的诸佛。须知众生原无事。即非众生。诸佛本无心。亦非诸佛。老僧今日拂子头上一串称来。一个八两一个半斤。无欠无剩不重不轻。水不洗水金不博金。有个汉向这里直下信得及见得彻荷担得去。则知旷劫来事觌体圆明。一切诸佛与大地众生威音王已前一时成佛已竟。既非劫石所能算数。亦岂心识所能较量哉。正当恁么时。生佛未形已前一旬作么生。良久云。吴尚卿居士父子昆仲登山请法。远来不易。下座。
    示众。举中峰禅师示禅人云。要学佛么。要学祖么。要学善知识么。一大藏教诸灯语录遗言往行皆是学佛学祖学善知识之张本。不妨向此真履实践一回。但行之不移。守之不易。久之纯熟。所谓佛祖善知识不待学而成矣。或者谓丈夫自有冲霄志。不向如来行处行。成佛作祖到善知识地位。会须先将一大藏教诸灯语录遗言往行拈向他方世界之外。单提一把吹毛利剑。逢佛杀佛。逢祖杀祖。直教一物不得当其前。一法莫能随其后。久之和手中个杷柄子一齐拈却。扬身物外。独步大方。自然头头合辙。处处逢原。虽然。当知此二说总是窠臼语。你若瞥生一念向此垛跟。则落窠臼了也。要成佛成祖成善知识。未知其可也。且舍此二途毕竟依何标准而至佛祖善知识田地。幻住到此直得结舌有分。诸方大有老尊宿。不妨一一持此话以扣之。师曰。已上三条乃中峰老人平生已经过之大路。出入往来得大自在。归家稳坐。更复何言。故令持此话扣问诸方。即此三条大路还在那一条路上履践。诸人试自检点看。虽然如是。也不得躐等。须一一经历过始得。如或不然。只是个掠虚汉。有什么共语处。
    庚申除夕大雪示众云。老僧在宝福山中扫除劫灰。剪开荆棘。架起几间草屋。几个慕道兄弟相从。长年口吧吧地谈宗说教。葛藤满地。看来也是嚼饭喂婴儿。逗到今朝。不觉腊月三十日到来。冷冰冰地。雨又下。雪又来。大家团圞头吃脱粟。咬菜根。乐欣欣地。又说几句淡话。以当分岁。似这般穷趣味。走遍大清国恐不多见也。记得昔日筦山凝禅师住山。有偈曰。地炉无火客囊空。雪似杨花落岁穷。拾得乱麻缝破衲。不知身在寂寥中。古德住山清况可想见也。老僧效颦。亦有一偈。不免举似大众。无柴无炭过三冬。雨雪纷纷落不穷。冻杀法身赤骨[骨*历]。三更幸有日头红。且道与古人相去几何。试甄别看。良久云。大众。无事归堂好。珍重。
    辛酉元旦示众。师云。新年原是旧年人。虽换衣衫不换身。祝圣贺正相唱惹。山中礼乐亦堪陈。大众。且道是佛法是世谛。相逢休下马。各自奔前程。
    除夕示众。师云。住山年已久。舌上长青苔。今宵逢岁尽。一句为君开。且道是那一句。春风方解冻。明日是新年。
    壬戌元旦大雪示众。师云。岁朝白雪和阳春。一曲冷然越样新。大地山河同一色。更於何处着纤尘。虽然如是。只如日出后作么生。散为人世真甘露。三草二木尽滋荣。
    除夕示众。师云。一年三百六十日。流水茫茫去不回。惟有青山常不动。千古万古自巍巍。所以昔日僧问兴善禅师。如何是道。善云大好山。寿昌师翁初入道时。向这里大起疑情。穷参力究。一日因开田搬石大悟。乃述偈曰。欲参无上菩提道。急急疏通大好山。知道始知山不好。翻身跳出祖师关。大众。兴善道好。师翁道不好。且道节文在什么处。知么。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
    癸亥元旦示众。师云。昨日举出一座大好山。无奈天下人推不动攀不上。即古人道个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也。是望崖而退。到这里。教老僧说个什么。虽然。也不可缄却口去。不免与诸人葛藤一上。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若至。其理自彰。且道即今是什么时节。昨日旧年尾。今日新年头。有头更有尾。学道更何愁。所以昔疎山参石霜诸禅师。问如何是头。霜曰只须知有。曰如何是尾。霜曰尽却今时。曰有头无尾时如何。霜曰吐得黄金堪作什么。曰有尾无头时如何。霜曰犹有依倚在。曰只得头尾相称时如何。霜曰。渠不作个解会。亦未许渠在。古人只为慈悲之故。於无渐次中立渐次。没规矩中立规矩。譬如空中鸟迹。海底鱼踪。虽则不可撮摩。也须一一经历过始得。只如经历过底毕竟是什么人。良久云。还乡尽是儿孙事。祖父从来不出门。珍重。
    寿昌师翁忌辰拈香
    年年正月十七。空中现出鸟迹。虽然遍界不藏。离娄觑之不及。毕竟如何委悉。(烧香云)今日分明指示。
    栽田博饭是家常。冒雨冲风力自强。大地耕翻无寸土。异苗翻茂久昌昌。只如今日逢忌荐斋一句作么生(遂烧香)。
    大好山。山不好。唯有波斯识得宝。(烧香云)觌面拈来与众看。今古青青一般草。蓦召大众云。高着眼。
    真寂师太忌辰拈香
    立宝善丛林。开建州法窟。迄今七十余年。法化如新不没。今朝逢忌荐斋。不免对众举出。且道作么生举。喝一喝云。仪峰鼗鼓震若雷。云栖正令明如日。
    海内无敌手。鼓山是对头。一回思忆着。令人恨不休。为甚么恨不休。召大众云。知么。两个泥牛斗入海。一度烧香一度愁。
    五云深处一枝大树。荫覆天下人久矣。盖由根深本大故尔。枝叶阴浓。花果繁密。虽则叶落归根。四十有七载而宝福山中日日香烟夜夜灯。俨然犹在。今者腊月十七日。正值师翁埋光铲彩之日。不肖在这里烧一瓣香。以申供养。且道师翁即今在什么处。人间耶。天上耶。诸佛净土耶。良久云。权挂垢衣云是佛。却装珍御复名谁(遂展拜)。
    鼓山先师老和尚忌辰拈香
    一离鼓山。三处设忌。白云镜湖开元寺里。处处得逢渠。直是难回避。大众。还见老和尚么。良久云。我适曾供养。今复还亲觐。
    去年此日热心香。今年此日心香热。吾师有愿不来来。鉴此红炉一点雪。
    吾师法界身。触处无向背。非圣亦非凡。无外亦无内。我此一片香。供养法中王。灵根盘劫外。遍界不曾藏(遂烧香)。
    师年九十九。未出剎那际。木马骤清风。泥牛耕实地。劫外自高歌。幻海恣游戏。痴儿不解事。岁岁空相忆。一杯清茗一炉香。万古千秋只如是。
    金鸡叫出三更月。百岁儿童头似雪。今日亲从那畔来。描不成兮画不得。既来为甚么描画不得。良久云。刀斧砍不开。相见不相识。
    丁酉与辛酉。五五二十五。岸行舟不行。木人挝石鼓。大众。还见老和尚藏身处么。日出衔山。月圆当户。
    宝福山中逢忌烧香。恰熏着鼻。两孔袭袭生烟。直得通天彻地。惟有一处熏不着。且道是那一处。良久云。莫言老汉不慈悲。诸佛从来不出位。
    生之年。死之日。打破虚空寻鸟迹。大众。还见老和尚么。热似月兮冷如日。
    年年此日修归忌。勿问吾师来不来。但看深山十月菊。家家都向此时开。
    扫塔
    违师不觉忽三年。休咎疾疴常示梦。我心师心同一体。此恩何啻丘山重。一片旃檀爇塔前。梦中惊破玉人眠。吾师说法原无间。试听雷音震大千。
    百岁庆忌扫塔
    百年三万六千日。日日分明一百年。经历百千无量劫。吾师寿量未曾迁。一缕檀云笼塔顶。半轮秋月挂峰巅。当机觌面无回互。万古江山在目前。
    颂
    举华严行愿品云。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颂曰。
    尘剎如来之长子。克担家法曰普贤。愿周法界真因满。德遍尘方觉果圆。位后位前同一际。即缘即性总无边。一毛孔内深深处。智行何曾有间然。
    举觉经四节颂(示恒涛禅人)。
    经云。居一切时。不起妄念。颂曰。
    心体离念。起不可得。随念漂流。凡夫着贼。
    经云。於诸妄心。亦不息灭。颂曰。
    虚妄之心。性本寂灭。见妄可息。二乘智劣。
    经云。住妄想境。不加了知。颂曰。
    妄境即真。住无所住。有真可知。尚堕缘虑。
    经云。於无了知。不辨真实。颂曰。
    无了知处。即真实相。能所未亡。青天吃棒。
    总颂。
    井底泥牛方作梦。火中木马正初惺。林间石虎啸白月。门前刍犬吠天明。
    举楞伽经云。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颂曰。
    妄机不息。生死根深。始於无始。今而又今。胎卵湿化。往复升沉。知妄无性。圆证一心。
    举。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个什么。颂曰。
    拈出当年漆钵盂。个中非实亦非虚。包含万有浑无物。今古何人识得渠。
    举古德云。惟有春风无厚薄。贫家桃李也成阴。师别云。惟有秋风无厚薄。富家桃李也凋零。毕竟如何折合去。乃云。石上无根树。枯荣各不知。颂曰。
    富者实贫人尽晓。贫家真富且难知。花开花谢非他物。劫外灵葩也大奇。
    举。观身不净。颂曰。
    诳惑迷心一片皮。莹如美玉滑如脂。若云里许是何物。九孔流来自得知。
    纪贤传
    鼓山纯一阿阇黎传
    公讳道悟。字纯一。湖广长沙归善县人。姓刘氏。年二十余出家。於南岳无碍和尚会下执劳办事。行业惟谨。众皆推誉。后至博山值阒然谧禅师。乃署今名。崇祯庚辰春由柘浦天心逦迤至鼓山。一见先师老和尚大惬宿怀。遂倾心师事之。乃以尽形寿自期。时丛林方兴。备历诸职。靡不踊跃担荷。虽神疲力竭不以为难。丁酉冬先师迁化。余忝继席。一住十四载。时上下两院工役繁兴。皆公与脉公递为监寺。互相股肱。不以前后二其心。时难易其志。惟期於有成而后已。以故若缁若素人人德之。称鼓山老监院矣。庚申冬公与脉公同至宝福。请余还山不果。今壬戌四月八日复约脉公持众护法绅士书。远来重申前请。以谓山门典型废坠殆尽。稽首叩地痛哭流涕者弥月。奈余老死空山之志已决。不能曲顺彼情。公乃抱病郁郁而去。脉公亦得疾不及同还。至七月二日卒于宝福。弟子正平等捧灵骨还山。以念八日到塔所。合山大众鸣钟出迎。而公亦於前三日卒。茶毗方竟。大众捧灵骨同时上供。寄寓权厝。俟大寒节入塔焉。呜呼。公与脉公三四十年同志同行。荷负丛林。而死生以之。死之后一具骨石虽远隔溪山。乃不期而会。讵非平生行愿真诚所感耶。余离山十余载。历观丛林知事如两公者。殊不多见。岂宿有重愿来兴兹山耶。抑亦应真大士但有利益无不兴崇耶。不然何其精诚不倦若此。公平生禅净圆修而尤勤於持诵。每为病者持咒輙多灵应。衣钵之外不畜一钱。有施之者随得随散。世寿八十有一。僧腊六十。
    鼓山一脉阇黎归真感应记
    壬戌之夏四月八日。脉公同纯公到宝福。脉公朝暮礼诵甚勤。余劝其节劳。公曰去日无几矣。安敢自缓。至五月十日忽感冒风寒。凡十余日而愈。既而起居弗常。复感者再。遂至不起。忆公始卧疾时。即为余叙平生。语后事。又请举火偈曰。吾终於此山得和尚一炬火。志愿足矣。余复何事。余曰。当此之时。正宜放下万缘。一心系念摩诃般若。回向净土可也。公曰。摩诃般若云何念乎。余曰。当观五阴.十二处.十八界无我无人。当体空寂。一性圆明。古今不坏。了无生灭去来之相。公默契点首合掌谢之。余又曰。大地众生未证无为。总居有漏。皆有托生处。惟西方净土是归宿之地。切宜注意。十六观经云。阿弥陀佛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众生念佛时。是心即是如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解脱长者云。我欲见安乐世界阿弥陀佛。随意即见。公还信否。曰。平生所学何事。安有不信之理。余曰。若然。则公之根本深矣。愿加勉旃。自是以来。公於病中了无一事。惟一心系念净土。后其病日见沉笃。余谓之曰。公当即於病中受用。曰如何受用。余曰。岂不见昔日维摩诘居士卧疾毗耶离城。室中空诸所有。唯置一床。寝疾而卧。诸来问疾者即以病说法曰。诸仁者。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也。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此可厌患。当乐佛身。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所以昔日洞山病中惟看不病者。果能如是看不病者。则见法身。即不见有病也。又涅盘经五行中有病行。是菩萨所修。故云病者众生之良药。然以病为药者。良由众生血气刚强。恣心造业。难以理化。可以病治。盖病者知身有苦。然后知求所以出苦之法。岂非病者反为众生之良药乎。故古人有不求无病无愿。以是故耳。公卧疾月余。余日往说法。公闻之。未尝不爽然大快霍然。病已至七月初二日公求大众晚课以助往生。是夜公身心安乐。如无病然。次日余仍依华严经临终劝念佛。示尊像。令瞻敬之语。乃请西方三圣像焚香燃灯供於榻前。令其一心注念。公瞪目而视。合掌微笑。良久泊然而化。无怠禅人及徒子德安始终给侍左右。无怠亲为剃发沐浴。更以新衣。肢体柔软。顶门如炙。面目若生。益光润焉。既入龛。以暑气炎蒸不能久留。明日已刻即送茶毗。将至窑所。有庆元县善信张太朗吴兴善同望见窑中有西方三圣像。高三尺许。金光射人。龛既到山。而印经善人张玄卿亲於窑中见之。乃炷香礼拜。以谓是常日供养其中者。既举火遂失所在。三人各述所见。共相叹讶。以为希有。乃向众说之不已。余谓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念佛众生往生净土。万修万去。古今感应不一而足。脉公一瞻圣像即失沉疴。一归茶毗三圣现於窑中。为清信善男子三人共见。何足疑哉。阿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公可谓多善根。多福德因缘者。何也。公髫年出家。白首抱道。置身丛林。荷负大众。三十余年如一日。未尝少懈。平生矢志净业。礼诵勤劳。其善根不亦多乎。又广募众缘。铸造西方三圣像。大悲千手眼像。及造桥铺路种种功德。一一回向净土。是多福德也。今当临终。感三圣接引往生净土。为众所目睹。则知其平日所修诸功德实心实行。故末后灵应昭着若是。佛言不妄。事有可征。故特记之以示诸来者。公三山人。出於何氏。幼师智光耆德。披剃受戒於博山无异老和尚。闻法於先师云。
    头陀山素安坦公寿塔铭(有序)
    夫山以头陀名者。志苦行也。父老相传。宋季铁关枢禅师尝隐居是山。修杜多之行。后为众物色逼请出世。开法天宝。得其嗣逆川顺公。其道遂大行於天下。故山以是得名。今住山素安坦公者。南山之白眉也。年四十余。值清明交际。人心世道皆失其常。深厌浮幻。乃舍诸徒众。一杖一笠飘然入山。当其时。草莽荒秽虎狼纵横。拨烟霞而进影。乃即其址缚屋以居。人无知者久之。诸孙曾辈若启钥郁文等。踪迹得之。众络绎而来。各效其力。辟土开山刀耕火种。遂成兰若。金像晃耀。殿阁参差。时果名花芳馨浮於深谷。青松菉竹苍翠映於群峦。居其中者心旷神怡。不知有人间世也。公则修般若以安心。仰普贤以练行。日课华严为业。以净土是归。三十余年如一日。未尝少懈。其诸孙则能一遵公训。修六和之敬。履八正之道。晨昏禅诵。佛号经声震动林野。当兹末法。人乐放逸安於怠惰。若公不出户庭。家教严密。二利成就。顾可易得耶。公讳元坦。素安其字也。建阳游氏子。宋大儒廌山先生之裔。八岁入光孝礼仲晏灿公为师。授诸经业若宿习然。禀戒於掌石老人。闻经於演门法师。今年七十有八。鹤发飞霜精神康王。不减少壮时。启钥等为公营寿藏於本山之阳。坐某向某。工既竣。特怀香入山请铭於余。余忝与公为忘年交。屈指五十余年。形迹虽疎而心神洞照殊无间然。公数访余。山中共话畴昔。而余年来驻锡东和。以道路相左。不克一造头陀谒公。公不以我为慢。况启钥佐余建开元大殿。造多宝佛塔。刊刻金刚般若。有同志同修之谊。铭。余曷敢辞。於是谨焚香洗砚。铨次其始末而为之铭。但愧不文。无以发扬公盛德耳。铭曰。南山峨峨。公实锺秀。德腊俱高。福慧并茂。早求戒法。终隐岩阿。超然物外。莲出菉波。不出户庭。教化成就。兰孙竞出。光前启后。巍巍窣堵。兹山之阳。灵光洞彻。千载弥光。
    同安察禅师十玄谈提纲着语(有序)
    十玄谈为同安察禅师所作。前五首彻法源底。后五首履践玄涂。盖以慈悲之故。於无方便中垂方便。无渐次中立渐次。乃照心之明镜。归家之大道。禅病之良剂。法门之大全。且其辞明白简易。悲哀恳切。每风清月白之下时一吟咏。不啻耳提面命。令人感发。如善财入慈氏楼阁。具见历劫修证之事如在目前无以异也。但恐后学智眼未开。妄意揣摩。有失作者之意。乃於题下首为提纲。而后於每句各着一语。用开一线。俾其稳驾白牛。直达宝所。不至迷误失错。欷歔涕泣於岐路之间也。
    时康熙壬戌首夏非家叟道霈题于宝福山中
    心印(提纲云。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且道把印底是谁。咄。切忌泥里洗土块)
    问君心印作何颜(着语云。君不见)。心印谁人敢授传(不从他得)。历劫坦然无变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呼为心印早虚言(此语亦不受)。须知本自灵空性(用知作么)。将喻红炉火里莲(采得是好手)。莫谓无心便是道(无无亦不是)。无心犹隔一重关(两重也有)。
    祖意(提纲云。我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且道法作么生传。莫谤祖师好)
    祖意如空不是空(着语云。是甚么)。玄机争堕有无功(无人傍得他)。三贤尚未明斯旨(路上人焉知家里事)。十圣那能达此宗(直饶到家亦未许渠在)。透网金鳞犹滞水(逃峰赴壑)。回途石马出纱笼(霜眉雪鬓火中出。堂堂终不落今时)。殷懃为说西来意(合取口)。莫问西来及与东(早落西东了也)。
    玄机(提纲云。离生正位。云何有机。理量二智。就位转位。立玄机之名。不涉功勋一句作么生。看取下面注脚)
    迢迢空劫莫能收(着语云。渠不是无)。岂为尘机作系留(渠岂是有)。妙体本来无处所(二边莫立中道不居)。通身何更有踪由(通身是。徧身是。大悲千眼觑莫及)。灵然一句超群象(从来不合伴)。逈出三乘不假修(天真而妙)。撒手那边千圣外(悬崖撒手自肯承当)。回程堪作火中牛(绝后再苏欺君不得)。
    尘异(提纲云。是法住法位。前是佛殿。后是法堂。法位在什么处。不得动着)
    浊者自浊清者清(着语云。长者长法身。短者短法身)。菩提烦恼等空平(一串穿却)。谁言卞璧无人鉴(衣珠原灿烂)。我道骊珠到处晶(何处不先辉)。万法泯时全体现(云开月露)。三乘分处假安名(一不可得三自何来)。丈夫自有冲天志(谁不丈夫)。莫向如来行处行(向自己胸中流出。盖天盖地去)。
    佛教(提纲云。见月休观指。指在这里。月在什么处。月在这里。指在什么处。试辨看)
    三乘次第演金言(着语云。空谷传声)。三世如来亦共宣(同一舌头)。初说有空人尽执(说有执有说空执空)。后非空有众皆缘(直饶道个非空非有。亦有扳缘之者)。龙宫满藏医方义(因病处方)。鹤树终谈理未玄(机感应生。机亡应息。总不干他事)。真净界中才一念(真性缘起)。阎浮早已八千年(十世古今始终不离於当念)。
    还乡曲(提纲云。不堕五音。非关六律。还有和得者么)
    勿於中路事空王(着语云。孤村陋店莫挂瓶盂)。策杖应须达本乡(此去上京不远)。云水隔时君莫住(打作两橛)。雪山深处我非忘(直饶到清虚一色之地。正堕觉经四相)。寻思去日颜如玉(迷来无始)。嗟叹来时鬓似霜(悟在如今)。撒手到家人不识(正是放身命处)。更无一物献尊堂(是真供养)。
    破还乡曲(提纲云。除病不除法。药病一时拈却了也。还我到家消息来)
    返本还源事亦差(着语云。差在甚么处。看取下句注脚)。本来无住不名家(无住为真住。非家却是家)。万年松径雪深覆(无人能到)。一带峰峦云更遮(佛眼莫觑)。宾主睦时纯是妄(无宾主句拈出了也。还有领话者么)。君臣合处正中邪(从来不曾离。合个什么)。还乡曲调如何唱(金鸡啼破梦)。明月堂前枯木花(将谓有多少奇特)。
    转位(提纲云。无为无事人。犹是金锁难。转身一句作么生)
    涅盘城里尚犹危(着语云。毒海深广)。陌路相逢没定期(翻身那畔出入踌躇)。权挂垢衣云是佛(有愿入尘)。却装珍御复名谁(怖尘就位)。木人夜半穿靴去(从正垂偏)。石女天明戴帽归(疾归正位)。万古碧潭空界月(夜半正明)。再三捞摝始应知(是虚是实。子细定当始得)。
    回机(提纲云。不居正位不住偏方底人。且道作么生行履)
    披毛戴角入廛来(着语云。异类中行)。优钵罗花火里开(不逐四时凋)。烦恼海中为雨露(清凉热恼)。无明山上作云雷(警觉群迷)。镬汤炉炭吹教灭(慈风广扇)。剑树刀山喝使摧(慧日高临)。金锁玄关留不住(关空锁梦)。行於异类且轮回(大用现前不存规则)。
    正位前(提纲云。位前如是。正位如何。还有造到其中者么)
    枯木崖前差路多(着语云。可以东可以西)。行人到此尽蹉跎(多沉毒海)。鹭鸶立雪非同色(类弗齐)。明月芦花不似他(混不得)。了了了时无可了(亡能所)。玄玄玄处亦须呵(绝影象)。殷懃为唱玄中曲(正好掩口)。空里蟾光撮得么(住住恩大难酬)。
    汾阳昭禅师五位颂注
    五位参寻切要知(五位乃法门之大全。有鼻孔者苟不知此。不落於今时浊智流转。即滞於劫外堕於毒海。故诫参寻之士切要知之。不可忽也)。丝毫才动即相违(一微涉动境。成此颓山势。以动落今时违本分事也)。金刚透匣谁能用(不住不动透出那边。如金刚出匣。非智者莫能用也)。唯有那叱第一机(那叱太子析骨肉还父母。现本身为说法。是善用金刚王宝剑大机大用。得第一机者也)。举目能令三界静(智眼空三界)。振铃还使九天归(说法摄群机)。正中妙挟通回互(正位中本无一法而妙挟一切法。一切法与正位非一非异非实非虚。是回互也)。拟议锋铓失却威(苟非亲悟亲证而以比智知。是拟议。而不离正位。是犯锋铓失却威光也)。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