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之上
    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七之上
    高丽沙门谛观录
    南天竺沙门蒙润集注
    清比丘性权汇补辅宏记
    清三宝弟子钱[、/(、*、)]庵较订
    天台嫡裔比丘谛闲编科参梓
    △三菩萨二。初标人。
    次明菩萨位者。
    【□注】菩萨。具云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旧翻大道心众生。亦大道成众生。新译云觉有情。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故。此菩萨於当教内亦称大乘。
    【■记】此释菩萨华梵名义也。初示具足梵语。次两句出旧译华言。旧翻大道心众生者。如四教义云。菩提名道。萨埵名心。摩诃言大。是为大道心也。此似约自行翻名也。大道成众生者。如智论云。菩提。翻佛道。萨埵。翻成众生。摩诃。翻大。谓此人用诸佛之大道。以成就众生也。此似约化他翻名也。旧译者。指秦晋而言。诸经多言菩萨摩诃萨者。什师以天竺语繁。两句八字标名。故略三存五。合两为一。云菩萨摩诃萨也。次二句。释新译。然唐译有三释。一者。觉。即是菩提之道。有情。即缘虑之情。谓自能觉悟菩提之道。犹有缘虑之情。为对迷众生故称觉有情也。二者。觉。即是菩提之行。有情。乃博地众生。谓此人不但自行诸佛菩提之道。又能开觉一切有情。所谓吾将以斯道。觉斯民。故名觉有情也。三者。觉即所求佛果菩提。有情。即所度大地众生。谓此人上求佛觉。下化有情。自利利人。故云觉有情。是则约上求下化一义而释也。又起信疏亦有三释。一。约境。有所求所度。觉。即所求佛果菩提。有情。即所度大地众生。谓此人以智上求佛觉。以悲下化有情。自利利人。故云觉有情。二约心。有觉悟之智。余情虑之识。谓此人自能觉悟菩提之道。犹有缘虑之情。对全迷众生。故称觉有情。三。约能所。有能求所求。觉。即所求菩提之道。有情。即能求佛果之人。故称觉有情。今则注云上求等者。乃约初义释也。末句结成。言於当教内亦称大乘者。谓此菩萨伏惑行因。望於后三。虽不名大乘。若对当教中下二乘。亦可称为大乘也。
    【□注】然此菩萨。全不断惑。三祇百劫。伏惑行因。四教义三(六)云。三藏正化二乘。傍化菩萨。若说菩萨断惑受生。二乘即疑。若结尽而得受生者。诸声闻人得罗汉果。将不更受生耶。是故不说菩萨断结受生也。(文)又妙玄五(十二)云。令生事善。故作是说。欲求佛者改恶从善。(文)又四教义三(二)云。虽修性念处。而不断结。为生三界度众生故。(文)由教不诠中道应本。故留结惑受生利物。故三藏菩萨不断惑明矣(此乃立权则有)。
    【■记】此明菩萨伏惑行因所以也。初略指藏教菩萨不断所以。次四教义下。引证。文有四节。初为断二乘疑。如四教义问云。佛於三藏。初开三乘。大乘最胜。何不以大乘为正。小乘为傍。答。鹿苑初转四谛法轮。拘邻五人见谛成道。八万诸天得法眼净。但有得道之小乘。未有得道之大乘。故以小乘为正。大乘为傍也。二为逗机生善。如妙玄云。今明渐道之初。求佛当三阿僧祇劫修六度行。百劫种相好因。乃可得佛。欲令生事善。故作是说。事善者。即有相之善。如行六度。而不能达三轮体空。故名事善也。故作是说者。谓即藏教求佛果人。当须三祇修福。百劫种相。乃可得佛之说也。欲求佛者。改六蔽恶。从六度善。则知为人生善。故不说菩萨断惑也。三重引四教义为受生利物。(文)云修性念处为坏属爱魔业。破属见一切智六师修共念处欲坏爱结。破神通六师。修缘念处。为一切爱见众生说法。属爱坏。故一切天魔眷属坏。见坏。故十八种六师及一切外道眷属坏也。故用三种念处。行六波罗密。意欲降伏天魔外道也。又菩萨用三种念处。行六度时。虽修性念处。而不断结。为生三界。度众生故。则知为受生利物。故不说菩萨断结也。四约教及受生意。明不断惑。盖中道法身之理。乃起应之本。彼三藏教。既不诠显。故於菩萨不论断惑。又菩萨大悲怜悯。欲度一切受生死苦。教化众生。众生根熟。即便成道。说三乘教。共三乘人。同入涅盘。若因中断结即不受生。岂能利物。故忍受生死。不断结也。以是明之。则知不说菩萨断结者。良有以也。原注。约权指明则有耳。
    【□注】若大论云。声闻人。言菩萨不断使。乃至坐道场。然后断者。是为大错。又云。岂有菩萨。具足三毒能集佛法。(文)此盖龙树申通摩诃衍义。以大破小。故作此说。当彼鹿苑禀教之时。虽谓实历三祇百劫。伏惑不断。若方等般若转入衍中。来至法华。会归一实。定无始终三祗伏惑。故得大论约实斥权(此乃斥权则无)。
    【■记】此言大论明菩萨无不断惑之义。引论发明也。初句指声闻言讹。次句指摩诃衍言错。又云下。责词。然是略引。若具记之。如文云。何以故。汝法中。说菩萨已满三阿僧祇劫后。更有百劫中。常得宿命智。自忆迦叶佛时。作比丘。名郁多罗。修行佛法。云何今六年苦行。修邪道法。日食一麻一麦。后身菩萨一日尚不应谬。何况六年。瞋习亦然。从久远世时。作毒蛇。猎者生剥其皮。犹尚不瞋。云何最后身而瞋五人。以是知声闻人受佛义亦错。佛以方便欲破外道。故现六年苦行。汝言瞋五人者。是为方便。亦似瞋非瞋习也。又摩诃衍人言。得无生忍菩萨。一切烦恼及习都尽。亦是错。若都尽与佛无异。亦不应受法性生身。以是故知菩萨得无生法忍。舍生身。得法性身。若言至坐道场一切烦恼及习俱断。是语亦非。何以故。若菩萨具三毒者。云何能集无量佛法。譬如毒瓶。虽着甘露。皆不中食。菩萨集诸纯净功德。乃得作佛。若杂三毒。云何能具足清净佛法是也。此盖下。明论主破斥之意。如四教义问云。智论何意从始至终。一一弹破。答。龙树为欲申通摩诃衍。明菩萨所行之道。以大破小。皆可破也。当彼下。转明论意以实斥权。盖阿含会上。但止保证真空。乃二乘所慕。而菩萨三祗修六度。百劫种相好。虽然历劫伏惑修因。若至方等。受大圣之弹诃。般若。领二乘之转教。则已转入摩诃衍中。后来更至法华会上。闻三周说法。则三乘总是一乘。九界同归佛界。岂有三祗百劫伏惑之事。是故论主得可以实斥权。以大破小也。末句原注指明约实斥权则无耳。
    【□注】若释迦果后权示利生。不妨自历三祗百劫。故有尸弃然灯等事。今之所辨。且顺立权义边。故约鹿苑三藏。明不断惑。如法华文句六(二十七)引阿含五佛子。释更与作字名之为儿。四果支佛。名真佛子。菩萨不断惑。子义未成(文)。
    【■记】此以菩萨权示。明所辨也。谓我释迦如来。因成久远之实修果成久远之实证。而有三祇百劫。伏惑行因。又有尸弃然灯。二佛授记等事。是皆如来果后权示利生之事。是故今文顺权立义。以明三藏菩萨伏惑行因也。如法华下。引文句证菩萨不断惑义。谓一往言之。凡夫为外子。二乘为庶子。菩萨为真子。玄文云。昔教五人得真无漏。名佛子。菩萨不发真。名外人。释签云。小乘以菩萨为似子。以声闻为真子。是知子义未成。由不断惑也。
    【□注】妙乐七(十七)云。阿含至子义未成者。(迭疏引经)既阿含中亦明不断惑菩萨。而大论斥权。非谓全无(此会经论明破立意。谓非但婆沙明不断惑菩萨。而阿含亦明。此对婆沙而云亦也。以阿含会同婆沙而判大论。则知大论斥权云无。非谓全无。乃立权则有)。
    【■记】此以经论判明。含有菩萨少分不断惑也。原注正出其意。文有四段。初断文意。二释亦字。三正会判。四推论文含有也。言立权则有者。别行玄记云。为逗衍机。须破三藏。非是废彼教而作是说也。
    【□注】论云迦旃延造者。从所造论及所计者说。
    【■记】此出大论斥权之意。言所造论者。即迦旃延所作发智经八乾度初品。是世间第一法。后诸弟子。为后人不能尽解八乾度。故作[鞥-合+(白-日+田)]婆沙也。
    (此由上文阿含婆沙明不断惑菩萨。则经论相符。而大论斥之者。盖斥其执权之人耳。故曰论云迦旃延造者。从所造论及所计者说。即出其斥权之意。盖从其所造论及所计故。大论谓是迦旃延造。是则大论斥其计论执权之非也)。
    【■记】此段原注。释妙乐出论斥权之意。初明论斥执权之人。盖下。释明大论斥权之意。是则下。结明论斥计执之非也。
    【□注】岂以会二。还归阿含。法华准旧。十二年前。一何可笑。
    【■备】此因判藏菩萨之便。辩明菩萨当分大小也。
    【■补】此斥古师。如妙乐十车之难。古师所立菩萨之位。全同阿含十二年前。又法华会三归一。古师不知。但言会二。讲时但辨清会二二字。大意自明。
    (此由他师不分大小菩萨之殊。及昧水牛白牛之异。谓法华会二乘。归菩萨。故此破云。岂可会二乘断惑之人还归阿含不断惑菩萨。若以会二乘还归阿含。法华四十余年之后。开显之教。还复准旧十二年前阿含之教。故云一何可笑)。
    【■记】此释妙乐破古师谬说也。盖以菩萨有大有小。若三藏中则小。而方等以后皆大也。故以水牛喻权小菩萨。白牛喻实大菩萨。而彼不知。谬谓法华会二乘归菩萨也。
    【□注】止观三(十六)云。烦恼脂消者。名伏为消也。故别行下三云。但伏惑不断。如无脂肥羊。取世智为般若。即此意也。
    【■记】此会止观烦恼脂消之意。先指文正释。次引别行疏证成。如观音记言。无脂肥羊者。大论言。此菩萨虽有上妙五欲。不生贪着。以有无常等观故。譬如有王。有一大臣。自覆其罪。王欲罚罪。语臣言。若得无脂肥羊。少赦汝罪。大臣有智。以索系羊。养以水草。日日三时。以狼怖之。羊虽得养。肥而无脂。以献於王。王见问言。云何得尔。答以上事。菩萨亦尔。见无常空狼。令结使脂消。功德身肥也。是乃取世智为般若。即此以伏为消之意也。
    【■补】取世智者。以未断惑。真智不得现前。虽修六度。乃取有漏世智为般若。即此伏而不断之意也。
    【□注】又俱舍婆沙意云。下八地惑。初修禅时。先已断竟。此有漏断。亦是伏义(如辅行三下会释云云)。
    【■记】此会释俱舍婆沙断下八地惑也。盖有漏智弱。虽然说断。其实名伏。如辅行云。三十四心者。今取论意。与诸经论明断少别。大论云。下地诸惑。因时未断。至树下时。乃以九地九品思惑。通名一九。故言三藏菩萨。位同凡夫。以九无碍九解脱。合为十八。见道中八忍八智。合为十六。并前共成三十四心。俱舍婆沙意云。下八地惑。修初禅时先已断竟。唯非非想地九品见思全在。用九无碍九解脱。以根胜故。不复更修下八地定。不同声闻。亦异缘觉。乃至云此与俱舍不同。什公翻译。及龙树意。俱舍应悞不同意者。今且以一意消通。今二论理齐。俱舍取修禅时已断惑竟。不复更断。智论依余部。虽有漏断。未名为断。至菩提树下。但断非想。八地俱名无漏。但是从部得名不同。故使二论用义不等。
    【□注】然不断见思。还断尘沙否。答。须知三祇百劫。亦但伏而不断。故至树王下断见思时。於尘沙法上证四真谛。方断尘沙也。
    【■记】此料简菩萨断伏尘沙。问中承不断见思而问断尘沙者。盖见思阻乎空寂。尘沙障乎化导。是则菩萨不断见思则可。不断尘沙则不可。故此问之。答中明修因时。伏而不断。至成道时。与见思同断。别行玄云。三十四心正习俱尽者。顿证罗汉。及以支佛。亦三十四心无间而得。但不以此顿尽正习。一言於习。有见思习。尘沙习。菩萨修学尘沙法门。治其劣慧。於一一门。用四谛观。伏其正使。於一一门。行六度行。熏见思习。故树王下。三十四心。於尘沙法上。证四真谛。故令正使。及二习气。俱时而尽。故能二谛皆究竟也。方异二乘弟子。偏障佛眼佛智也。
    【□注】若止观三(十六)云。得法眼。照俗谛。(文)得相似法眼。有漏智照耳。
    【■记】此释止观明菩萨法眼照俗也。先引文。次正释。谓菩萨修因之时。所得法眼。虽非名字观行。亦非分证究竟。但是相似法眼。於俗谛境上。只可依稀而见。彷佛而知。但是有漏智照。是故尘沙但言伏而非断也。
    △二明法二。初标。
    从初发心。缘四谛境。发四弘愿。修六度行。
    【□注】生灭四谛。为所依境。弘者。大也。要制其心。志求满足。名为誓愿。
    【■记】此释所缘四谛境也。如前注云。苦则三相迁移。集则四心流动。灭则灭有还无。道则对治易夺。是名生灭四谛。此三藏菩萨依之而发弘愿也。要。求也。世出世之愿。无过此四。故谓之弘。愿而加之以誓。所以坚其成也。
    【□注】度者。越生死流。到彼岸也。誓若无境。名为狂愿。不行六度。其愿则虚。又此化他四门徧学。异乎二乘一门自行。
    【■记】此明三乘广狭。修行有异。谓菩萨乘人。心既广大。故於有等四门一一遍学。不为自利。唯乐利人。而二乘之流。心既狭劣。行亦孤陋。但依空法。取证道果。唯求自度。不欲度人。自其所以有异乎此也。
    【□注】又二乘虽无破戒。乃至愚痴。行非利生。不名六度。盖夺而言之。
    【■记】此明二乘。行非六度也。谓一往观之。二乘竞竞守戒。似修戒度。乃至无愚痴行。似般若度。称实言之。既是自私自利。而非利生行业。但名自行不名六度。六度者。度他六蔽也。是则与之则是。夺之则非也。
    【□注】别对谛缘三祇百劫。名四阶成道。
    【■记】此对谛缘结名四阶。谓声闻人。修四谛行。缘觉人。修十二因缘行。菩萨人。修四阶行。然此四阶成道。名出楞伽。谓初僧祇。二僧祇。三僧祇。百劫种相好也。
    △二释二。初发愿修行二。初发愿。
    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缘苦谛境。二未解者。令解。即烦恼无数誓愿断。此缘集谛境。三未安者。令安。即法门无量誓愿学。此缘道谛境。四未得涅盘者。令得涅盘。即佛道无上誓愿成。此缘灭谛境。
    【□注】四教义三初云。一未度者令度。即是度天魔外道。爱见二种六道众生。未度三界火宅之苦谛。令得度也。二未解者令解。即是爱见二种众生。未解爱见二十五有业。令得解也。三未安者令安。即是爱见二种众生。未安三十七品一切诸道。令安道谛也。四未得涅盘者令得涅盘。即是爱见二种众生。未灭二十五有生死因果。皆令得灭谛涅盘也。
    【■记】以上如文可知。
    △二修行二。初结前生后。
    既已发心。须行行填愿。
    【□注】观音玄记上(七)云。若非行山。莫填愿海(文)。
    【■记】此释以行填愿。盖由观音玄义云。欲满此愿。必须修行。修行不出福慧。慧即般若。福即五度。互於资导。以行顺愿。事理圆足。故记云。若非行山。莫填愿海。行即福慧。义当六度。五资於慧。慧导於五。其犹目足。不可互缺。五除事障。慧除理障。此二功圆。悟理得事矣。
    △二正明修行二。初总标。
    於三阿僧祗劫。修六度行。百劫种相好。
    【■补】修六度行者。行施。乃尽命倾财。持戒。则防遮护性。忍辱。则就刀割水。精进。则如救头然。禅那。乃四仪湛寂。智慧。则一念圆明。大愿之心普被。有作之道徧施。度生死流。登涅盘岸。故曰六度。第一名施度。梵语檀那。秦言徧施。若内有信心。外有福田。有财物。三事和合。心生舍法。能破悭贪。是为檀那。布施有二。一。财施。谓饮食衣服。田宅六畜。奴婢珍宝。一切己之所有资生之具。以及妻子。乃至身命。悉属他有。为他财物。故云犹属财施。有所须者。能施与之。皆名财施也。二。法施。若从诸佛菩萨经论。及善知识。闻说世出世法。以清净心。为人演说。皆名法施也。第二名戒度。梵语尸罗。此云戒。戒以防非止恶为义。谓能防恶律仪无作之非。止三业所起之恶也。大论云。云何为戒。若恶止更不作。若心生。若口言。若从他受。息身口恶。是为戒。又戒。训警也。谓警策三业。远离过非也。又戒名为制。能制一切不善法故。第三名忍辱。梵语羼提。此云忍辱。谓内心能安。忍外所辱之境。故名忍辱。忍辱有二。一生忍。二法忍。生忍复二。一。於恭敬供养中。能忍不着。则不生憍逸也。二。於骂詈打害中能忍。则不生瞋恨怨恼也。二。法忍亦二。一者非心法。谓寒热风雨饥渴老病死等。二者心法。谓瞋恚忧愁。淫欲憍慢。诸邪见等。菩萨於此二法。皆能忍而不动。是名生法忍也。第四名精进。梵名毗梨耶。此云精进。欲乐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谓之精进。精进有二。一身精进。若身勤修善法。行道礼拜。讲说劝助开化等。名身精进。二心精进。勤修忍辱禅定智慧等。是名心精进。大集经佛言。精进有二种。一始发精进。二终成精进。菩萨以始发精进。习成一切善法。以终成精进。分别一切法不得自性也。第五名禅度。梵名禅那。此言静虑。禅亦有二种。一世间禅。谓根本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等。是名凡夫所行禅。二出世间禅复二。一出世间禅者。谓六妙门。十六特胜。观练熏修等。二出世间上上禅。谓自性等九种大禅。今是事禅。非出世间上上禅也。第六名智度。梵语般若。此云智慧。三藏菩萨所有智慧。惟照生灭偏空之理也。
    【□注】辅行三下初云。阿僧祗。此翻无数。劫。翻时。
    【■记】此释阿僧祗华梵名目也。梵语僧祗。秦言数。阿者。秦言无。问。几时名阿僧祗。答。大论云。天人中能知算数者。极数不能知。名一阿僧祗。如十千名万。十万名亿。千万亿名那由他。千万那由他名频婆。千万频婆名迦他。过迦他。名阿僧祗。或翻阿僧企耶。此云无央数。央。尽也。劫翻时者。大论言劫波。秦言分别时节。西域记云。时极短者。谓剎那。百二十剎那。为一呾剎那。六十呾剎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五十牟呼栗多。为一时。二六时合成一日一夜。(云云)俱舍言。时之极少名剎那。时之极长名为劫。
    【□注】俱舍云。八十中大劫。(谓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二十增减为一中劫。今此一增一减亦名中劫。如劫章。其小劫名。自有十种当详)大劫三无数。谓六十数中第五十二数。名阿僧祇。谓积此大劫成无数时。故云三阿僧祗(文)。
    【■记】此释三阿僧祇数。乃至名三阿僧祇也。若此方数法。秪有十等。如黄帝算经云。亿。兆。京。姊。垓。壤。沟。涧。正。载。风俗通云。千生万。万生亿。乃至正生载。载地不能载也。亿分四等。一以十万为亿。二以百万为亿。三以千万为亿。四以万万为亿。纵至于载。犹可数而知。唯佛法中第五十二数。非心力能及。方名无数也。然六十数中。阿僧祇是五十二数。于六十忘失余八。故但出五十二名耳。大中小劫。解见前三卷中。今以一增一减名中劫者。乃依劫章中义也。十种小劫名。详法数云。一时。二年。三月。四半月。五日。六夜。七剎那。八怛剎那。九腊缚。十目呼剌多。是也。大劫三无数者。论释云。劫性是何。谓唯五蕴经说。三劫阿僧祇耶精进修行。方得成佛。於前所说四种劫中。积何劫。成三劫无数。累前大劫为十百千。乃至积成三劫无数也。今注谓六十数中第五十二名阿僧祇者。翻译名义中详载。
    【□注】俱舍问云。既积无数。何复言三。答。非无数言。显不可数(文)。
    【■记】论云。解脱经言。六十数中。阿僧祇耶是其一数。云何六十。如彼经言。有一而无余。数始为一。十一为十。十十为百。十百为千。十千为万。十万为洛叉。乃至大跋罗欃为阿僧祇耶。于此六十数忘失余八。若数大劫至此数中阿僧祇耶。名劫无数。此劫无数复积至三。经中说为三劫无数。非诸算计所能数知。故得说为三劫无数也。
    【□注】诸经更有拂石劫。芥子劫。具如辅行一上六纸。
    【■记】辅行引金光明经言。梵天三铢天衣。三年一拂。拂尽畟方四十里石。以为小劫。八十里尽。以为中劫。百二十里尽。以为大劫。不於如此劫修学。不名菩萨。又云。有一里劫。二里劫。乃至万里劫。又云有大方城。周四十里。满中芥子。百年取一芥。芥尽名为劫。经劫无数。名阿僧祇。畟。音出。利也。
    【□注】若大乘亦有一百零三数(如华严)。
    【■记】唐译华严阿僧祇品。心王菩萨问佛。云何阿僧祗。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言。一百洛叉。为一俱胝。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乃至言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为一不可说不可说。此又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不可说转。共有一百二十三数是也。若刊定记破经文。此又二字为长。而清凉师则开此又二字赞一不可说不可说。共有四不可说。而据刊定记。唯一百二十三数。据清凉疏。则有一百二十四数也。
    △二释相三。初三祇行因列数二。初总标。
    言三阿(无)僧祇(数)劫(时)者。
    此句仪文标征可知。
    △二示相三。初初祇行行。
    且约释迦修菩萨道时论分限者。从古释迦至尸弃佛。值七万五千佛。名初阿僧祇。从此常离女身。及四恶趣。常修六度。然自不知当作佛。若望声闻位。即五停心。总别念处(外凡)。
    【□注】辅行六上(十三)云。彼婆沙中。释菩萨义。明因。则指释迦三祇百劫。明果。则指弥勒当成。何故尔耶。释迦果已成。是故指因行。为令慕果而行因故。弥勒因已满。是故指当果。皆使观因以知果故。故诸圣教。并明释迦之因。如说菩萨昔苦行等。并明弥勒之果。如说弥勒下生经等。(文)从古释迦等者。发轸钞云。释迦。翻能仁。牟尼。翻寂默。能仁是姓。寂默是字。姓从慈悲利物。字取智慧冥理。以利物故。不住涅盘。以冥理故。不住生死(文)。
    【■记】此释今佛修因。古佛姓字。发轸钞。乃吴兴所撰。以释金刚疏之书也。钞云。释迦翻能仁。准本起经。牟尼翻寂默。准本行经。能仁是姓者。长阿含云。昔有轮王。姓甘蔗氏。听次妃赞。摈四太子。至雪山北。自立城居。以德归人。郁为强国。父王悔召。太子辞过不还。父王三叹。我子释迦。因此命氏也。寂默是字者。本行经云。又诸释种。性憍多言。及见太子。悉皆默然。王言。宜字牟尼也。从古释迦者。婆沙云。过去久远。人寿百岁。有佛出世。名释迦牟尼。剎帝利姓。释种众生。母名摩耶。父名净饭。子名罗睺罗。侍者。弟子。出五浊时。皆如今佛。时彼世尊。化导有情。恒涉道路。为风所伤。肩背有疾。令阿难陀。往陶师家。求胡麻油。及以暖水。为吾涂洗。时彼侍者。至陶师家。广赞佛德。求索油水。彼陶师者。名曰广识。办胡麻油。及以香水。为佛灌洗。风疾除愈。佛为说法。彼闻欢喜。即发愿言。愿我未来作佛。名号弟子眷属时处。如今世尊等无有异。彼陶师者。即今释迦。从古释迦而发心也。
    【□注】尸弃。此云宝髻。非七佛中第二尸弃也。缘载四教义三初。并大论第三(文)。
    【■记】翻译名义云。罽那尸弃。名出俱舍。大论名剌那尸弃。此翻宝髻。亦云宝顶。吾佛世尊。初僧祇满时。值此佛。与七佛中第二尸弃。隔二僧祇。先达谓同。故今辨异也。所言七佛者。贤劫之前九十一劫初。有佛名毗婆尸。第三十一劫有二佛。一名尸弃。此云大。二名[鞥-合+(白-日+田)]恕婆。附是贤劫中有四佛。一名鸠飱陀。二名迦那伽牟尼。三名迦叶。四名释迦牟尼。
    【□注】从此常离女身者。妙玄四(二十七)释签三(十五)四教义三(二)云。第三僧祇。始离五障。一恶道。二贫贱。三女身。四形残。五喜忘。方乃不堕。如戒疏上三云。初僧祇得五种功德。一生人天。二生富贵。三男身。四根具。五知宿命。旧云初僧祇有遇缘不遇缘异。不遇违缘。即离五障。如戒疏。若遇违缘。至第三祇方离。如释签。又初僧祇离障。且约功能。三祇方离。乃据定位。
    【■记】妙玄云。此菩萨从初发菩提心。起慈悲誓愿。观察四谛。以道谛为初门。行六波罗密。从初释迦。至罽那尸弃佛时。名第一阿僧祇。常离女身。释签科但曰於中分凡圣位。四教义云。从过去释迦至尸弃佛。名一阿僧祇劫。从此常离女身。尔时不知当作佛不作佛。此初阿僧祇劫。即是得五停心别总相念之位。用性念处。共念处。缘念处。行六度。乃至云是初僧祇劫。修行六度。用四弘誓。安抚生死众生。心无怯弱。故坏女人之业。常受丈夫之身。尔时未发暖解。位在外凡。戒疏云。初僧祇得五种功德。一不生恶道。二不生边地。三诸根完具。四不受女身。五常识宿命也。已上所记。皆据方册明文而注出。四教义等说第三僧祇始离五障者。或依旧本亦未可知。又指释戒疏五种功德。与今所记前后辞异。然意是同也。旧云下。出旧会释。又下。今注文会释。
    【■补】问。上引戒疏云。初僧祇得五种功德。何故此又言离障。答。以离障即得功德故。如大论云。若离五法。得五法。是名菩萨。何谓五法。离三恶道。常生天上人间。离贫穷下贱。常得尊贵。离非男法。常得男子之身。离诸形残丑陋。常得诸根具足。离喜舍忘。常忆宿命。得是宿命智慧。常离一切恶法。远舍恶人。常求道法。摄取弟子。如是名为菩萨是也。离喜舍忘。谓离妄想分别。有了记心。而能知宿命也。
    【■备】节义云。从此常离女身下。应言妙玄四教义勾断。释签三应移在下。盖释五障文。原在释签三故。
    【□注】又文句二(十二)云。不生三恶道。位不退。不生边地。诸根完具。不受女身。即行不退。常识宿命。不起妄想分别。攀缘诸境。即念不退。(文)妙乐二(二十一)云。第三祇时。横得三不退故(文)。
    【■记】此以五种功德。配三不退。乃至通是三不退也。文句云。约位行念论不退。应四句分别。不生三恶道。位不退。不生边地。诸根完具。不受女身。即行不退。常识宿命。即念不退。具此名不退地三藏义也。妙乐云。第三祇。横得三不退。故离五障时。三义俱得。即是第三僧祇通至百劫。通是三不退也。至此名为上忍故。今但取藏教初祇五功德。配三不退。
    【□注】成论以念处为位不退。暖顶为行不退。忍为念不退。数论以下中上忍为三不退。净名疏以暖顶忍为三不退。各随义对也。
    【■记】此明诸文。贤位对三不退。可知。
    【□注】然自不知作佛。四教义三(二)云。尔时未发暖解。位在外凡。故不自知己身当作佛不作佛。
    【■记】妙玄亦言。准望二乘。位在五停心别总相念处位中。故不自知当作佛也。
    △二二祇行行。
    次从尸弃至然灯佛。值七万六千佛。名第二阿僧祇。此时用七茎莲华供养。布发掩泥。得授记莂。号释迦文。尔时自知作佛。口未能说。若望声闻位。即暖位。
    【□注】梵语提洹竭。此云然灯。大论云。太子生时。一切身边。光如灯故。故云然灯。以至成佛。亦名然灯。(文)瑞应翻为锭光。
    【■记】大论如文。瑞应下。示别翻。有足曰锭。无足曰灯。故瑞应经翻为锭光。摭华言。锭。音定。灯属也。古来翻译。回文不同。语异义同。故须从金。
    【□注】七茎华等者。初儒童为五百道士讲论。得银钱五百。后问王家女。名瞿夷。买得五华。并女寄二华。供养於佛。故云七茎。诸文但云摩纳五华奉散也。如集解瑞应经。
    【■补】因果经言。过去无数阿僧祗劫。有仙名善惠。时灯照王太子普光。启父出家。成菩萨道。善惠初为五百外道讲论道义。各以银钱上之。当往普光佛所。欲施供养。见王家青衣。持七茎青莲华过。问言。此华卖否。答言。当送宫内。愿以上佛。善惠请以五百银钱。雇五茎华供佛。青衣从命。并寄二华。以献於佛。愿我后来。常为君妻。时王及臣。礼佛散华。悉堕於地。善惠五华。皆住空中。化成金台。后散二华。住佛二边。佛赞言善惠。汝过阿僧祇劫。当得成佛。号释迦牟尼。善惠见地浊湿。心自念言。云何令千辐轮足[跳-兆+(焰-火)]此而过。即脱鹿皮衣以用布施。不足掩泥。又解发以覆之。如来践已。因记之曰。汝后得佛。当於五浊恶世。度诸天人。时善惠求佛出家。佛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着身。即成沙门。善惠命终之后。上生为四天王。下生为转轮王。乃至上生第七为梵王。各三十六返。或为外道六师。婆罗门小王。各尽其寿。不可称数。时善惠者。即我身是。青衣女者。即耶输陀罗是也。
    【□注】布发掩泥。稽首佛足。见地濯湿。即解皮衣。欲以覆之。不足掩泥。乃解发布地。令佛[跳-兆+(焰-火)]而过。(文)得受记莂等。瑞应经云。佛因记言。汝自是后。九十一劫。劫号为贤。汝当作佛。号释迦文。菩萨已得诀言。疑解望止。霍然无想。寂而入定。便逮清净。不起法忍(文)。
    【■记】禅书云。世尊因地。布发掩泥献华于然灯佛。佛见布发处遂约退众。乃指地云。此一方地。当建一梵剎竟。时诸天散华相赞。是则布发掩泥一行。最为希有供养也。瑞应经云。菩萨散五华。止空中。当佛上。散瞿夷所寄二华。挟佛肩上。佛知至意。赞言。汝无数劫。所学清净心。弃命舍欲。守空不起。不灭无猗之慈。积德行愿。今得之矣。因记云云。然劫号贤者。大悲经言。佛问阿难。何故名为贤劫。阿难。此三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时。尽为一水。净居天子。见此世界。唯一大水。见有千枝诸妙莲华。一一莲华各有千叶。甚可爱乐。天子见华。心生欢喜。踊跃无量。而皆赞言。奇哉希有。奇哉希有。如此劫中。当有千佛出世。以是因缘。遂名为贤。是则然灯预记劫号良可验也。佛号释迦文者。净名疏云。天竺语释迦为能。文为儒。义名能儒。
    【□注】妙玄七(十一)既云断惑。故知通佛行因之相也。释签八(三)云。然灯授记。得无生忍。故知是通佛行因也(文)。
    【■记】此释明不起法忍。决非藏教佛果行因之相明矣。妙玄明四教佛果行因之相云。迹因多种。或言昔为陶师。值先释迦佛。三事供养。藉草。然灯。石蜜浆。发口得记。父母名字。弟子侍人。皆如先佛。是初僧祇发心。既不明断惑。知是三藏行因之相也。或言昔为摩纳。值然灯佛。五华奉散。布发掩泥。跃身虚空。得无生忍。佛与授记。号释迦文。大品亦言。华严城内得托。义与此同。并言断惑。故知通佛行因之相也。或言昔为宝海梵志。删提岚国。宝藏佛所。行大精进。於十方佛。送华供养。既为宝藏佛父。又是弥陀之师。称其功德。不可思议。具在悲华经中。知是别圆行因之相也。今但明得忍。乃知是通佛行因之相无疑。问。瑞应经明摩纳献华。然灯。诸文引此证二僧祇。何故妙玄证通佛行因耶。答。经中既言得不起法忍。三藏由伏惑故。无此法忍。故证通佛。而诸文证二僧祇者。以瑞应是三藏经故。净名疏以初祇为伏。二三祇为顺。百劫为无生。三十四心为寂灭。故诸文中证二僧祇也。
    【□注】发轸钞据此。瑞应经属方等摄。若明降生之相。盖约三藏境本而言。
    【■记】此节与上节皆带辨藏通教相发轸。问言。若通别圆。妙玄何故判为通教。答。非但通二。亦通三藏。随教所说。浅深不同。一往。瑞应多属通义。以得忍故。异前三藏。不说行因不思议相。异后别圆。况复若判属通。必兼后二。又言。余经说遇然灯是八地。正是通教支佛地也。明降生之相者。瑞应言。自夫人怀妊。天为献饮食。自然日至。夫人得而享之。不知所从来。不复王厨以为苦而且辛。到四月八日夜。明星出时。化从右胁生。堕地。即行七步。举右手柱而言曰。天上天下。唯吾独尊。三界皆苦。无可乐者。则知就三藏境本而言也。
    【□注】此时自知等者。戒疏上(三)云。尔时虽自知作佛。而口不说。准位。在暖法性地。既有证法之信。必知作佛。修行六度。心未分明。口不向他说也(文)。
    【■记】四教义云。尔时菩萨。虽能自知我必作佛。口不称说。谓此是用暖法智慧。修六度也。何者。因总相四念处初。所得善有漏五阴。即是性地顺忍初心之位。既有证法之信。故必知作佛。而用暖解法修行六度。心未分明。不向他说也。
    【■备】集注问答云。藏加行。与通性地齐。暖在加行首。故约藏通对言耳。
    △三三祇行行。
    次从然灯佛。至毗婆尸佛。七万七千佛。名第三阿僧祇满。此时自知。亦向人说。必当作佛。自他不疑。若望声闻位。即顶位。
    【□注】毗婆尸。翻胜观。亦云徧见。
    【■记】华严疏云。此翻有四。净观。胜观。胜见。徧见。如月圆智满。是徧见也。魄尽惑亡。是净观也。既圆且净。是胜观胜见也。名义云。毗婆尸。亦名维卫。此云胜观。此由释尊於毗婆尸佛初种相好。故为七佛之首。以赞弗沙精进力故。超九大劫。故至於今。过九十一大劫也。
    【■补】七佛首之毗婆尸。居庄严劫末。只隔一劫。何有九十一劫。以义推之。应非七佛中也。准尸弃佛可知。
    【□注】优婆塞戒经云。於迦叶佛满三僧祗者。随机异说耳。
    【■记】此明戒经中三祇行满不同。戒经第一修三十二相业品。佛为善生言。善男子。我於往昔宝顶佛所。满第一阿僧祇。然灯佛所。满第二阿僧祇。迦叶佛所。满第三阿僧祇。当知此文随机说耳。
    【■补】统纪云。按戒经佛言。我於释迦最初发心。於迦叶佛满三僧祇。窃详三祇满时。正在毗婆尸。今言迦叶者。兼百劫种相好言耳。
    【□注】此三祇等义。并出大论。俱舍婆沙。
    【■记】大论言。从过去释迦文佛。到罽那尸弃佛。为初阿僧祇。至然灯佛。为二阿僧祗。至毗婆尸佛。为三阿僧祇。是中菩萨种三十二相业因缘也。俱舍云。第一僧祇满。值宝髻佛。第二满。值然灯佛。第三满。值胜观佛。是知大论名罽那尸弃毗婆尸者。或彼此音异也。
    【□注】此时自知等者。戒疏上(三)云。是时内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发言。准望位。在顶法位中。修行六度。四谛解明。如登山顶。了见四方。故口向他说(文)。
    【■记】四教义云。是时菩萨内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发言。无所畏难。我於来世。当得作佛。今谓此是顶法之位。行六度四谛。观解分明。如登山顶。四顾分明。了了自知作佛。亦向他人说也。
    【□注】观音玄记下四云。声闻但於一境一门修念处等。故易成就。菩萨徧於一切境界。一一四门。复加六度。久远熏修。使一一行。摄诸众生。令种熟脱。故三祇内。凡化几人。超凡入圣。自身此岸。度人彼岸。故经长劫。证位犹下(文)。
    【■记】此释望声闻顶位也。然此所引记文。乃是答辞。以前有问言。声闻根钝。尚能速入七贤四圣。菩萨智利。何故三祇犹居顶法。故今引声闻但於一境一门等之答辞。以明菩萨望声闻位顶法位也。
    △二百劫种相好因二。初结前生后。
    经如许时。修六度竟。更住百劫种相好因。修百福。成一相。
    【□注】辅行三下(三)云。过三祇已。百福种相。种即修也。於欲界。人中。南洲。男身。佛出世时。能种相业也。前后不拘(文)。
    【■记】四教义问。菩萨几时种三十二相。答。极疾九十一劫。极迟百劫也。而言於欲界人中等者。乃就迦旃延小乘而论也。大论述其问云。三十二相业。向何处可种。答。欲界中种。非色无色界。於欲界五道中。在人道。於四洲中。在南洲。於人道中。在男身。於时中。在佛出世时种。何以故。缘佛身得种故。又问。於三业中。何业种。答。意业种。何以故。意业利故。意业有六识。何识种。答。意识种。何以故。五识不得分别故。前后不拘者。大论言何相初种。答。有言足下安立相先种。何以故。先安立。前后能种余相故。有言绀青眼相初种。得此眼相。以大悲观察众生故。今谓。虽有此语。不必尔也。若相因缘和合时。便是初种也。
    【■补】色界耽乐。无色住定。故不能种。欲界苦多乐少。能发大心。修行六度。余三洲福报最胜。唯南洲福寿俱微。善心易发。圣人化导。必生南洲。女人多障无智。故须男身。若非佛世。则无所缘。故佛出世时。能种相业也。
    【□注】百福成一相者。四教义三(二)云。修行六度。成百福德。用百福德成一相。以为三十二相之业因也(文)。
    【■记】此释百福成相。乃相好之因缘也。大论云。复次有人布施。是三十二相之因缘。所以者何。施时与心坚固。得足下安立相。施时五事围绕。受者是眷属业因缘故。得足下轮相。大勇猛力施故。得足跟广平相。施摄人故。得足下缦网相。美味饮食施故。得手足柔软七处满相。施以益命故。得长指身不曲大直相。施时言我当相与。施心转增故。得足趺高毛上向相。施时受者求之。一心好听。殷勤约敕。令必疾得故。得伊泥延膊相。不瞋不轻求者故。得臂长过膝相。如求者意。施不待言故。得阴藏相。好衣服卧具金银珍宝施故。得金色身相。薄皮相。布施时。适可前人意。起自在业因缘故。得一一孔一毛生眉间白毫相。乞者求之。即言当与。以是业故。得上身如师子肩圆相。病者施药。饥渴者与饮食。起少病业因缘故。得两腋下满相。最上味相。施时劝人行施而安慰之。开布施道故。得肉髻相。身圆如泥拘卢相。有乞求者。意欲与时。柔软实语。必与不虚故。得广长舌相。梵音声相。如迦陵频伽鸟声相。施时如实语。利益语故。得师子颊相。施时供养受者。心清净故。得牙白齿齐相。施时实语。和合语故。得齿密相。四十齿相。施时不瞋不着。等心视彼故。得青眼相。眼睫如牛王相。是为种三十二相因缘也。然大论唯言布施。约意通六。以檀度能摄五度故。所谓檀义摄於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是也。问。何谓修六度。成百福。答。瑜伽论云。一少分离杀。乃至邪见为一福。二多分离杀等。三。全分离杀等。四。少时离。五。多时离。六。尽寿离。七。自离。八。教人离。九。以无量称扬赞叹述离。十。见离杀等深心庆悦。大生欢喜。十门各十。总说为百福行。华严钞言。少分者。经部许有分受。或多或全。由彼根生有劣中上差别。及时有多时少时等。少时从一日至十日。多时谓一年乃至命终。然其十种。分为四类。初三十据事以分。次三十依时有别。次二十约自他明。后二十约赞说立。正约行时。名为百行。约所生福。名为百福。依百福成一相也。
    △二别示福相。
    福义多途。难可定判。有云大千盲人治差。为一福等。
    【□注】福义多途等者。辅行三下(三)云。问几许为一福。乃至菩萨修十善各有五心。谓下。中。上。上。上上中上。初发五心。乃至具足五心。如是百心。名为百福成於一相。如是至三十二。名身清净(文)。
    【■记】此释福义。然据文。是指广示别。而注释意。又似通明福量。今且福义多途者。大论问。几许名一福德。答。有言业报转轮圣王。於四天下受乐自在。名一福德。如是百福成一相。有言作释提桓因。於二天中得自在。名一福德。有言作他化自在天王。於欲界中得自在。名为一福。有言除补处菩萨。余一切众生所得福报。是名一福。有言天地劫尽。一切众生共福德故。三千大千世界报立。是名一福。有言是福不可量。不可以譬喻知。如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皆盲无目。有人能治令差。是为一福。一切人皆被毒药。一人能治令差。一切人应死。一人能救令脱。一切人破戒破正见。一人能教令得净戒正见。如是等俱为一福。复有人言。是福不可量。不可以譬喻。是菩萨入第三阿僧祇中。心思大行。种是三十二相因缘。故知是福无能量。唯佛能知也。是为福义多途难可定判也。今仪文但举一种而已。而注云。乃至修十善。名有五心等。通以百心。释百福义。乃准大经高贵德王品云。菩萨修清净身者。菩萨修不杀戒。有五种心。谓下。中。上。上上。上中上。乃至正见亦如是。是五十心。名初发心具足。决定成五十心。是名满足。如是百心。名百福德。具是百福。成於一相。如是展转具足。成就三十二相。名清净身也。又此百心。即是百思。谓菩萨先以五十思治身。谓修十善各五思。成五十思。后心复起五十思。令圆成百福。五思者。婆沙云。离杀思。劝导思。赞善思。随喜思。回向思也。
    【□注】观音玄下(二)云。凡用三千二百福。修成三十二大人相。现时。方称菩萨摩诃萨。
    【■记】三千二百福。即累上百福。而成因性。三十二相。即所成果相。大论第四问。转轮圣王有三十二相。菩萨亦有三十二相。有何差别。答。菩萨相者。有七事胜转轮圣王。一净好。二分明。三不失处。四具足。五深入。六随智慧行。不随世间。七随远离。轮王相不尔。又问。菩萨何以三十二相。不多不少。答。有言佛以三十二相庄严身者。端正不乱故。若少。身不端正。若多。佛身相乱。是三十二相端正不乱。不可益。不可减。犹如佛法。不可增减。身相亦如是。又问。菩萨何故。以身相严身。答。有人见佛身相。得清净信。是故以相严身。复次诸佛以一切事胜。故身色。威力。种相。家属。智慧。禅定。解脱。众事皆胜。若佛不庄严身相。是事便少。有言阿耨菩提住是身中。若身相不端严。阿耨菩提不住此身中。是故菩萨修三十二相自庄严身。为得阿耨菩提也。问。佛智慧无量。身相亦应无量。何以止同转轮圣王三十二相耶。答。不多不少。义如前说。复有人言。佛菩萨相不定。如说随众生所好。可以引导其心者。故为现相。若众生不贵金而贵余色。琉璃玻璃金刚等。如此土世人者。佛则不现金色。观其所好。则为现色。若众生不贵纤长指。及网缦。以长指利爪。为罗剎相。以网缦为水鸟相。造事不便。如着手衣。何用是为。如罽宾国弥帝隶力利菩萨。手有网缦。父恶以为怪。以刀割之。言我子何缘如鸟。有不好肩圆。以为似肿。有以腹不现。无腹如饿鬼。有以青眼为不好。但好黑白分明。是故佛随众生所好。而为现相。如是等无有常定。有言此三十二相。实定以神通力。变化身。随众所好。而为现相。有言。佛有时神通变化。有时随世界处生。当生处不得言神通变化。又於三千大千世界中。随可度众生处生。则为现相。如密迹经说。或现金色。或现银色。或现日月星宿色。或长或短。随可引导众生。则为现相。如人相中说。五处长为好。谓眼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轮若莲华。若贝。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辐轮。纤长指。鼻高好。舌广长而薄。如是等皆胜於先所贵者。令起恭敬心。有国土佛为现千万相。或无量阿僧祇相。或五六三四。随天竺所好。故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
    △三特示六度满相二。初总牒。
    修行六度。各有满时。
    【□注】六度满文。在种相后者。盖种相时。亦修六度也。
    △二示相。
    如尸毗王代鸽檀满。普明王舍国尸满。羼提仙人为歌利王割截无恨忍满。大施太子抒海。并七日翘足赞弗沙佛进满。尚阇黎鹊巢顶上禅满。劬嫔大臣分阎浮提七分息诤智满。望初声闻位。是下忍位。
    【□注】观音玄记下(三)云。割截身肉。就鹰贸鸽。至尽一身。不恼不没。自誓真实。感身平复。是檀满相。尸毗翻与。檀。翻施。
    【■记】释迦因地作王。名尸毗。得归命救护陀罗尼。视诸众生。如母爱子。是时天帝。知命将终。求佛问疑。徧求不得。却还天宫。愁忧苦恼。时天巧师。名毗首羯磨。问天主言。何以悲恼。答言。我求一切智人。而不能得。毗首言。有大菩萨。满足六度。不久成佛。天主以偈答曰。菩萨发大心。鱼子庵罗华。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汝作鸽。我作鹰。汝便诈怖。入王腋下。当往试之。是菩萨否。毗首言。是大菩萨。云何以是事恼之。帝释言。我无恶心。如金须试。即如所说。变入王腋。举身战惧。动目作声。众人言。是王大仁慈。一切宜救护。如是鸽小鸟。归之如入舍。菩萨相如是。作佛必不久。鹰在近树。而语王言。还我鸽来。王言。我前受此鸽。非是汝前受。我先发愿。度一切众生。鹰言。欲度一切众生。我非一切众生耶。何以夺我食。王言。汝须何食。答。我须新肉热血。王言。无不由杀得之。我先作誓。若有众生来归我者。必救护之。云何杀一与一。思惟心定。而说偈言。是我此肉身。恒受老病死。不久当臭烂。彼须我当与。持刀自割股肉。而授与之。鹰言。须逐道理。弗见欺也。令轻重等。王言。持秤称之。鸽身转重王身转轻。乃至王身割尽。诸臣眷属却诸看人。王今如此。无可看也。王言。任看。若有成佛道。当忍此大事。王以血涂手。攀秤欲上。尽对于鸽。鹰言。何用如此。以鸽还我。王言。过去劫来。丧身无量。今是求易佛道之时。肉尽筋断。欲上而堕。乃自责言。汝须坚固。勿得迷闷。众生堕忧海。应救护之。何为懈怠。尚不及地狱之苦。十六分一。我特精进。犹患此苦。况地狱中。无智慧者。诸天赞言。为小鸟能尔。况其大者。时大地六动。海水扬波。枯木生华。天雨香水。诸佛来赞。必成佛也。鹰与鸽言。是真菩萨。毗首言。天主。汝有神力。令彼平复。帝释言。不须我也。王自作誓。感发一切。即语王言。心不恼耶。王言。我心欢喜。不恼不没。帝释言。谁当信汝。王作誓言。若心不恼。以求佛道者。使平复如故。语已平复。人天见之。皆大欢喜。叹不曾有。必当作佛。我当供养。
    【□注】如须陀摩王以身就死。持不妄戒。是尸满相(尸罗翻好善。即戒善也)。
    【■记】须陀摩王。有大精进。常依实语。欲入园游戏。始出城门。有一婆罗门。来从王乞云。王是福德人。悯我贫穷。王言。须待我还。适至园中。有两翅鸟王。名曰鹿足。向与山神共誓。取一千王。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唯少须陀摩王。从空飞来。捉将王去。诸女哀哭。号动一园。鹿足捉王。至所住处。置诸王中。须陀摩王涕霖如雨。鹿足言。大剎利。如何啼泣如小儿状。人生有死。合会有离。须陀答言。我不畏死。自恨生来。未曾妄语。而今失信。是故懊恼。欲与婆罗门行施。辜负宿心。自招欺罪耳。鹿足言。放汝还去。七日行施竟。便来就死。汝若不来。我有力取。王还。恣心布施。立太子为王。大会人民。王乃谢言。我智不周。少不如法。便当瞋怒。我今身非己有。当去。人民留之。愿王留意。垂荫此国。勿以鹿足鬼王为虑也。当设铁舍奇兵卫护。鹿足虽神。亦不畏之。王说偈言。实语第一戒。实语升天梯。实语小人大。妄语入地狱。我今守实语。宁失身寿命。於是发去。至鹿足所。见来欢喜。汝实语人。不失信要。人皆惜命。王何脱竟还来。汝是大人。时须陀王。广赞实语。诃责妄语。鹿足闻之。信心清净。语须陀言。汝能说此。今相放舍。各还本国。如是语已。尔时诸王各承不杀之恩。不忍相舍。共住於此。同立一城。即今王舍城也。是为尸满相。
    【■备】辨讹曰。好善。应云性善。性者。习以成性。以秉受戒法。任运行持。故云性善。
    【□注】如忍辱仙人。被歌利王。(翻恶世无道)割截身体。慈忍不动。作誓即感血化为乳。是羼提满相(羼提翻忍辱)。
    【■记】如昔忍辱仙人。在于林间。修行忍辱。时歌利王。将诸婇女。入园游戏。饮食讫已。王少睡息。诸女采华。于其林间。见此仙人。恭敬礼拜。在一面立。尔时仙人。为诸婇女。赞叹慈忍。其言美妙。听者忘厌。久而忘去。王眠觉已。不见婇女。拔剑逐踪。见女在於仙人前立。嫉妒隆盛。恚目奋剑。拟仙人言。汝作何事。答言。我修慈忍。王言。我今试汝。当以利剑。截其手足。及以耳鼻。若不瞋者。乃知修忍。仙言任意。王即拔剑试之如上。问言。汝心动否。答。心不动也。王言。汝一身在此。无有势力。虽言不动。谁当信者。仙作誓言。若我实修慈忍者。血当为乳。誓已。即变为乳。王大惊走。将诸婇女而去。时林中龙神。为此仙人。雨雷电霹雳。致王毒害。遂不还宫。是为忍满相。羼。音产。
    【□注】如大施太子。求如意珠。雨宝济贫。得珠堕海。抒海取之。(抒音汝酌取也)筋骨断坏。终不懈废。诸天问之。云吾生生不休。故助抒海。海水减半。龙恐海乾。送珠与之。是毗离耶满相。
    【■记】如好施太子。求如意珠。辅行云。得珠坠海者。海神惜珠。因睡以盗其珠。太子觉已。而抒大海。正使筋骨枯尽。终不懈废。誓得如意。以给众生。济其身苦。诸天问之。答言。生生不休。诸天见此精进。助抒海。水减半。龙恐海竭。送珠与之。是为精进满相。
    【□注】尚阇黎。(螺髻仙人名也)得第四禅。出入息断。鸟谓为木。於髻生卵。定起欲行。恐鸟母不来。即更入禅。鸟飞方起。是禅满相。
    【■记】如螺髻仙人。名尚阇黎。有人画像作僧形者非。得第四禅。出入息断。坐一树下。寂然不动。鸟见不动。谓之为木。即於仙人髻中生卵。仙人起定。觉顶上有卵。即自思惟。我若起行。鸟母永不复来。鸟卵必坏。即重入禅。至飞去时。尔乃起行。是为禅满相。
    【□注】劬嫔大臣。分阎浮提七分。城邑山川均故。息诤。是般若满相。
    【■记】如劬嫔大臣。分阎浮提地。以为七分。城邑聚落皆使均等。大城小城及以人民。尽作七分。七国无诤。是为般若满相。
    【■备】节义云。长阿含五云。释迦夙为慈悲王。有大臣之子。名大典尊。次补父相。时王有六剎利王。典尊分阎浮提水土等作七分。封六剎利及大王为七大国。有师言。此取世智为满相。故大论破云。初地菩萨尚不知其边涯。十地乃能知之。云何言分大地作七分为般若满相。
    【□注】所言满者。度本治蔽。行期满愿。今蔽已离。与拔遂心。即知六度其功克满。(文)七日翘足等者。观音玄记下(四)云。婆沙云。尔时有佛号曰底沙。有二弟子。一名释迦。乐修利他行。二名慈氏。乐修自利行。所化机在后熟。彼佛念曰。多人就一人难。一人就多人则易。欲令释迦先成道故。於是舍二弟子。入至山中。时释迦菩萨随后入山。寻求本师。不见踪迹。正行之次。忽见彼佛在宝龛中。入火界定。威光赫弈。特异於常。行次忘下一足。经於七日。说於一偈。叹彼世尊云。天地此界多闻室。逝宫天处十方无。丈夫牛王大沙门。寻地山林遍无等。因此精进。超於九劫。在弥勒前成佛(文)。
    【■补】大论言。弗沙佛欲观释迦菩萨心纯淑未。即观见之。知其心未纯淑。而诸弟子心皆纯淑。又弥勒菩萨心已纯淑。而弟子未纯淑。时弗沙佛。如是思惟。一人之心易可速化。众人之心难可疾治。思惟已竟。欲使释迦疾得成佛。上雪山上。于宝窟中。入火光定也。又言。释迦菩萨作外道仙人。上山采药。是弗沙佛。坐宝窟中。入火光定。放大光明。见已。心喜信敬。翘一足立。叉手向佛。一心而观。目未暂眴。七日七夜。一偈赞佛。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於是超越九劫。故九十一劫得阿耨菩提也。
    【□注】是下忍位者。戒疏上(三)云。若过三阿僧祇。种三十二相业。准望此是下忍位(文)。
    【■记】三十二相。当检法数自知。此三十二通云相者。於有所表。览而可别。名之为相。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爱敬。知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中王。故现三十二相也。种相之业。如上。准位是下忍位者。如四教义四云。此皆下忍智慧。能调伏诸根。满足六度也。所以者何。下忍智慧力强。烦恼力弱。用此智慧修行六度。能忍六蔽。不惜身命。成六度也。四波罗密满。是性念处力。至下忍也。禅度满。多是共念处力。至下忍也。智度满。是缘念处力至下忍也。问。罗汉尚不能不惜身命修行六度。下忍智慧之力何能成六度耶。答。若无慈悲誓愿。并积劫修行之力。罗汉智慧尚不能尔。何况下忍。今外缘慈悲誓愿。久植熏修。内有法忍智慧。助破六蔽之力。故菩萨望彼声闻。是下忍位也。
    【□注】大论云。三阿僧祇时六波罗密者。此乃事禅事智满耳。俱舍云。道树已前。四波罗密满。至佛果位。二波罗密满。此约缘理禅理智始满。
    【■补】辅行禅下无理字。
    【■记】此释通二论六度满义。辅行云。此中明三祇百劫。与俱舍小异。俱舍则道树前四波罗密满。至佛位二波罗密满。颂云。但由悲普施。被折身无忿。赞叹底沙佛。次无上菩提。六波罗密多。於如是四位。一二又一二如次修圆满。初一谓布施。次二谓戒忍。次一谓精进。次二谓禅智。如次对四句。由赞叹底迦。其超九劫。故从毗婆尸佛九十一劫。禅智二波罗密满。若准大论。三阿僧祇六波罗密满。亦不相违。大论三阿僧祇但事禅智满耳。若至树王下。亦是缘理禅智始满。
    【□注】观音玄下(三)云。问。依三藏说。释迦弥勒同时发心。一超九劫。何意二佛俱成贤劫中佛耶。答。释迦值弗沙。促百劫。弥勒值诸佛。何必不促九十一劫耶。(文)记下(四)云。弥勒值佛必有超劫。恐梵文未至(文)。
    【■记】此引料简二佛同成於贤劫也。且据释尊超劫。而疑弥勒不超。何得同成一劫之所以也。答中举释尊因中值弗沙。得促百劫。以例慈氏值诸佛。亦当促九十一劫耳。记下明弥勒必有超劫。所以得同成於贤劫中也。
    △二果满愿遂四。初成道经时。
    次入补处。生兜率。托胎。出胎。出家。降魔。安坐不动。为中忍位。次一剎那。入上忍位。次一剎那。入世第一位。
    【□注】补处者。前佛既灭。而此菩萨即补其处。故云补处。(文)此下具八相。一从兜率天下。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法轮。八入涅盘。然此八相通大小乘。旧谓大无降魔。了魔即法界故。小无住胎。不谈常住故。且华严中列降魔相。岂小乘耶。故先达云。成道必降魔。托胎必住胎。若开住胎。即合降魔在成道内。若开降魔。即合住胎在托胎中。但存没不同耳。
    【■记】菩萨补处居兜率者。其犹储君当绍九五之位。必先暂住东宫也。华严经云。菩提树下。结跏趺坐。魔王军众。其数无边。种种殊形。甚可怖畏。众生见者。无不惊慑。悉发狂乱。或时致死。如是魔众。徧满虚空。如来见之。心无恐惧。容色不变。一毛不竖。不动不乱。无所分别。寂然清净。住佛所住。具慈悲力。诸根调伏。心无所畏。非诸魔众所能倾动。而能摧伏一切魔军。皆使回心。稽首归依。然后复以三轮教化。令发道意。永不退转。当知是文列降魔相。又离世间品亦有降魔文。若言大无降魔。小乘则有。而华严所列之文。岂是小乘教耶。所以古明大小八相之异。乃开合之殊耳。
    【□注】若大小义。约真中分。以华严中所列八相。是大乘故。但小乘八相皆劣。大乘八相难思。若尔。别相亦难思耶。以同诠中故。证道同圆故。今是小乘八相也。
    【■记】此明大小八相义别。谓大乘八相。依中道妙理而示。小乘八相。依偏真而示。故有胜劣之殊。释签云若权教中三藏佛。但云八相。相相皆劣。大乘八相。一一於中皆具八相也。问。若言大乘八相难思。则别教佛八相亦难思耶。答。别教所诠但中。圆教诠不但中。但不但虽殊。所诠之中不异。又别教登地与圆既同。佛示八相亦难思也。末句结今小乘八相。然此小乘八相中。前四相如初卷已见。后四相在下文释。若欲具知。当阅四教义。
    【■补】大乘一相具八相者。如华严云。菩萨於母胎中。示现住兜率初生。为童子出家。苦行。成道。转法轮。般涅盘等是也。
    【□注】降魔者。四教义三(五)云。即於菩提树下。破万八千亿魔兵魔众。魔王败绩。魔兵退散(文)。
    【■记】此释第五降魔相。如止观云。三藏初伏四魔。坐道场得菩提道。破烦恼魔。得法性身。破阴入魔。此二共破死魔。道树下得不动三昧。变三玉女。破八万亿兵冠剑皆堕者。是天子魔。辅行引大集云。天主初令诸军。次遣太子。次遣三妃。皆不能坏。后自领军。为佛所降。大军退散。王颠倒堕。冠盖剑三。各在一处。今更准瑞应经云。魔王见三玉女。不能娆乱菩萨。且化老母。不能自复。益加忿怒。更召诸鬼神得一亿八千万众。皆使变为狮子。熊罢。虎兕。象龙。牛马犬豕。猿猴之形。不可称言。虫头人躯。蚖蛇之身。鼋之首而六目。或一颈而多头。齿牙爪距。担山吐火。雷电四绕。护持戈矛。菩萨慈心。不惊不怖。一毛不动。光颜益好。鬼兵退散。不能得近是也。
    【□注】安坐不动等。四教义三(五)云。魔众散已。摄心端坐。於第四禅住中忍。修观成。中忍一剎那。上忍一剎那。世第一法一剎那(文)。
    【■记】此释安坐不动成世第一法。新婆沙云。魔王见菩萨坐菩提树下。端身不动。誓取菩提。速自出宫。至菩萨所。谓曰剎利子。可起此座。今五浊恶世众生刚强。定不能证无上菩提。且应现受转轮王位。我以七宝当相奉献。菩萨曰。汝今所言。如诱童子。日月星辰可令堕落。山林大地可升虚空。若令我今不取大觉。起此座者。定无是处。后魔将三十六俱胝魔军。各现种种可畏形状。执持战具。色类无边。徧三十六踰缮那量。俱时奔趣道树下。恼乱菩萨。皆不能得。身心不动。喻如苏迷卢也。是则由是不动。而造成世第一法也。
    【■补】修观者。徧观上下八谛之后。缩观减缘减行。由此端坐修观。成世第一。
    【■备】辨讹曰。成中忍。是结文。再言一剎那上忍一剎那世第一法。准四教义有曰一剎那发真无漏。今既发真无漏。则最后一剎那三字是剩语。刻本似破句读。
    【□注】言剎那者。止观三(十六)云。经云。一念六百生灭。成论师云一念六十剎那。(文)俱舍云。壮士一弹指。六十五剎那(文)。
    【■记】经言者。即大涅盘经语也。又仁王云。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经九百生灭。俱舍云。时之极少名剎那。
    △二断结成佛。
    发真无漏。三十四心顿断见思习气。坐木菩提树下。生草为座。成劣应丈六身佛。
    【□注】发真无漏等。辅行三下(四)引大论云。下八地诸惑因时未断。至树王下时。乃以九地九品思惑通名一九。以九无碍九解脱。合为十八。见道中八忍八智。合为十六心。总前合成三十四心。
    【■补】止观明三十四心云。只是一念从假入空。得慧眼。照真谛。而得成佛。辅行云引经一念六百生灭等。只明一念。当具多念。以证无间三十四心。未足为妨。
    【□注】声闻见思前后各断。支佛虽见思顿断。习犹未尽。故皆不得论三十四心。三藏菩萨至树王下正习俱尽。方得论也。
    【■记】观音玄记云。顿证罗汉及以支佛。亦三十四心。无间而得。但不以顿尽正习。一言於习。有见思习。尘沙习。菩萨修学尘沙法门。治其劣慧。於一一门用四谛观。伏其正使。於一一门六度行。熏见思习。故树王下三十四心。於尘沙法上证四真谛。故令正使及二习气。俱时而尽。故能二谛皆究竟也。方异二乘弟子。独彰佛眼佛智。
    【■补】八忍八智者。以欲界四谛下各有一忍一智。谓苦法忍苦法智等。上二界四谛下亦各有一忍一智。谓苦类忍苦类智等。合为八忍八智也。言忍者。即无漏禅定。智。即无漏观慧。无间道中三昧断惑名忍。乃即慧之定。解脱道中观慧证理名智。乃即定之慧。此忍智具足即断见惑。即见真理。故云见道中八忍八智也。合成三十四心者。谓见道八忍八智名十六心。修道约三界九地。各有一无碍一解脱。名十八心。见修合论。共成三十四心。此之定慧。并从无始本具无漏种子所发现行。由此现行。能证真谛我空真如。故云发真无漏三十四心也。三大阿僧祇所修福智为增上缘。无始法尔无漏种子为亲因缘。故得顿发顿断顿证。然约所断惑品。分三十四心。若约能断能证。唯无漏定慧而已。所证即是我空真如。亦名择灭无为。无为真如。不堕诸数。以无为而有差别。故名三十四心也。大论问。得何功德名为佛。答。得尽智无生智。故名为佛。有言得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三达无碍。三意止。三意止者。一。受教敬重无喜。二。不敬重受教无忧。三。敬重不敬重心无异。大慈大悲。三十七道品。一切诸法。总相别相悉知。故名为佛。
    △三说法度生。
    受梵王请。三转法轮。度三根性。
    【□注】受梵王请。正法念经云。昔有国王。有二夫人。第一夫人。生一千子。试当来成佛次第。释迦探筹居第四。第二夫人。生二子。第一子愿作梵王。请千兄转法轮主。其次愿为密迹金刚。护千兄教。(文)梵王通为一代请转法轮主。今别在小。
    【■记】大经云。如来既成道已。梵王劝请。唯愿如来。当为众生。广开甘露。说无上法。佛言。梵王。一切众生。常为烦恼之所覆障。不能受我正法之言。梵王复言。世尊。一切众生凡有三种。所谓利根。中根。钝根。利根能受。唯愿为说。佛言梵王。我今当为一切众生。开甘露门。即於波罗柰转正法论。密迹金刚。内秘外现。执金刚杵。故以立名。世传楼至佛非也。经惟一人。今於寺门为二像者或以应愿无方。多亦无咎。有师标云。密迹一青翌鬓。二楼至德。辨讹曰。受梵王请。正法念经不明。应宝积经。
    【□注】三转法轮者。净名经云。三转法轮於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文)轮者。佛证四谛法。有可转之义。故名为轮。又能坏烦恼。名之为轮。三转者。一。示转。谓此是苦等。二。劝转。谓此是苦。汝应知等。三。证转。谓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等。乃至此是道。我已修。不复更修。一一更生眼智明觉。三转则成十二行法轮。如文句及记。释化城喻品(云云)。
    【■记】此释三转法轮。初一行示。即长者子宝积说偈。以欢如来清净法施。谓三转法轮於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天人得道此为证。三宝於是现世间。次一行半。释轮义有二。初运转义。如文句云。以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转法轮。次摧碾义。如辅行云。以四谛法轮。度与他心。摧碾结惑也。三转下。正明三转法轮。一一下。结益成轮。如文句下。指文正明。今具记之。文句云。转此法度入他心。令彼得悟。破六十二见。乃名转法轮也。世间诸法。不离爱见。今此法轮。超爱见故。名为清净。辅行云。轮具二义。一运转义。二摧碾义。以四谛轮。转度於他。摧彼结惑。如王轮宝。能坏能安。法轮亦尔。坏烦恼怨。安住谛理。故于大千转此法轮。此四谛理。体无结惑。名四本净。又本不可说。名为本净。为破他惑。不得已而转也。言示者。示其相状。劝者。劝令修习。证者。引己证彼。十二行者。一约教。二约行。教十二者。即示劝证是也。行十二者。三转皆生眼智明觉。教十二为能转。行十二为所转。十二行是轮。十二教非轮。若作二轮义。眼智明觉者。约四十八法。开此四心成十六心。为苦法忍为眼。苦法智为智。比忍为明。比智为觉。余三谛亦尔。成十六心。三根人各得十六心。成四十八行也。十二谛是教法轮。十二行是行轮。教轮。能转唯一权智。所转则有十二教也。行轮。能转之教十二。所转之行亦十二。或通三人。或约一人。今三道中。单就见谛道中三人。利根闻示转即生眼智明觉。三人合举。故言十二行也。记释云。初文中云十二行者。四谛各用示等为教。一转各生眼等为行。言能所者。四皆佛说曰能。度入彼心曰所。言是轮非轮者。轮以摧碾为义。唯教无行。岂能摧惑。若不摧惑。亦无轮名。佛知机知时。亦不无行而徒转也。今言非者。教从化主。行从受者。是故行轮。从受者得。功归化主。故从佛得。以未尽理。故重释之。若作二轮教行相循。共能摧惑。况复教行俱从佛转。是故教行俱得名轮。但眼智等无别体故。还指忍等。故眼等行。约於谛教而成十六。故三根人。闻三转教。各生眼等成四十八。宽狭中。云教轮等者。是化他智。但属一权。则能转惟一。所转十二。则能转名狭体宽。所转名宽体狭。行法轮者。教是能诠。行是所诠故行随教益有十二。虽俱十二。宽狭则异。教定十二。行生眼等。若以示等。生於眼等。数同名异。次辨通别中。所言或者。不定辞也。或三人各闻三转。或一人前后闻三。初虽别简。今就下。正释。初转法轮得见谛解。三乘之人方有十二也。
    【■补】欲界亲缘。曰眼曰智。上界比知。曰明曰觉。如因眼有明。因智有觉。
    【□注】度三根性。文句七(十七)云。为声闻三转。为缘觉再转。为菩萨一转。何故尔。由根利钝。此一往说耳。通云例皆三转。诸佛语法。法至於三。为众生有三根故(文)。
    【■记】记云。为众生有三根者。声闻乘中自有此三。故於鹿苑取悟不同。大论婆沙亦云三根。上根闻初转。中下例知。文句问。初为五人。云何作三根耶。复有八万诸天。何故无三根。为生三慧。三根。三道故。记释云。问初为等者。既曰声闻自有三根。五人并是声闻根性。既具三根。复有诸天何意无三。为生下。答。人天通有三义。谓慧。根。道。闻思修不同。是三慧。悟有前后。即三根。见修无学。即三道。色无色般。义准亦有。但非因法轮得耳。
    △四缘尽入灭。
    住世八十年。现老比丘相。薪尽火灭。入无余涅盘者。即三藏佛果也。
    【□注】住世八十年。光句上(二十一)云。世寿有三品。下方四十。中方八十。上方百二十。下方少夭。上方太老。中方不老不少。表常。又中方。表中道。佛乐中道。为此义故。方八十年也(文)。
    【■记】下方。犹云下品。此释住世八十年。初一行。明寿有三品。次二行。明佛取中品寿。统论诸佛示现寿量。修短不定。如佛名七云。梵声佛寿十亿岁。月面修寿一日一夜。大论明须扇多佛朝现暮寂。阿弥陀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而我释迦如来寿命不满百年。然世尊同人中寿。应满百年。而今所以不满者。为留二十年福以庇末法弟子。如大集月藏分十云。悲愍众生故舍寿。华严疏云。见其憍恣。示迹涅盘。留余福教。以济危苦。是则世尊示现八十年。非惟表居中道第一义天。抑且留福以庇末法弟子也。
    【□注】老比丘。妙乐一(二十四)云。老比丘者。从后异故(文)。
    【■记】四教各有身像。三藏丈六之身。不同后三。故言老以别之也。阿含云。佛临涅盘。如老比丘。诣纯陀舍。
    【■补】从后异者。以通教带比丘像。别教现尊特。故言老以甄别之。
    【□注】薪尽火灭者。佛身名薪。智慧名火。身灭智亡。名无余涅盘也。大乘则云机薪既尽。应火云亡。
    【■记】佛於拘尸那城。入火光三昧。烧身灭度。唯留舍利。为人天福田。身智俱灭。然是小教果佛无余涅盘相也。若大乘者。涅盘疏云。四缘感佛。佛则兴世。四机若息。佛则唱灭。
    △三结归藏教。
    上来所释。三人修行证果虽则不同。然同断见思。同出三界。同证偏真。只行三百由旬。入化城耳。略明藏教竟。
    【□注】妙玄一(五)云。三因大异。三果小同。(文)释签一(十五)云。谛缘度殊。故因大异。俱断见思。三乘微异。故果小同。(文)。
    【■记】声闻。见思前后各断。支佛。顿断见思。习犹未尽。菩萨正习俱尽。故证果小同。
    【□注】偏真望大说故。三百由旬。文句七(二十七)约三义明。一。约生死处。以三界果报处。为三百。二。约烦恼谓见思。三。约观智。谓空观。
    【■记】文句云。三界果报处为三百。有余国土为四百。实报国土为五百。见惑为一百。五下分为二百。五上分为三百。尘沙为四百。无明为五百。入空观能过三百。人假观过四百。入中观过五百。则知小教望大乘中道五百由旬。而言三百也。
    【■补】断欲界使为一百。断色界使为二百。断无色界使为三百。
    【□注】由旬。即踰缮那。此云限量。如此方之驿。大论云。由旬三别。大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小者四十里(文)。
    【■记】此释由旬之量。初二句。会梵名华。次句。举况。大论下。引证发明限量。且有大中小之不同也。略明藏教竟。
    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七之上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