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十九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五十九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十方菩萨品第十三
    佛在王舍国法清净处时。自然师子座交络帐。佛时坐现三十二相。光影表现十方。诸菩萨皆来谒问佛。菩萨何因缘。有痴者。有黠者。有慧者。有能飞者。有能坐行三昧禅者。有能彻视者。有不能飞者。有不能坐行禅行三昧得定意不能久者。智慧有厚薄者。同菩萨行。何因缘有薄厚。同有心意识。同眼耳鼻口身。何因缘得行异。佛言。善哉善哉。十方过去佛现在佛诸当来佛。皆说人能计心意识眼耳鼻口身。皆说为同法。佛言。人能校计六情为一切。得十方佛智慧。佛告诸菩萨言。诸菩萨有薄厚。诸菩萨问佛。何等为薄厚。佛言。菩萨。厚者谓菩萨行道随道行深。菩萨薄者。行道不能悉随行。谓行有多少随道少。是为菩萨薄。诸菩萨问佛。何等为菩萨常随道不失行。佛言。谓菩萨常守心意识令不动。归灭尽种道栽。谓菩萨能守眼令色不著。归灭尽种道栽。谓菩萨能守耳令声不著。归灭尽种道栽。谓菩萨能守鼻令香不著。归灭尽种道栽。谓菩萨能守口令味不著。归灭尽种道栽。谓菩萨守身令细滑不著。归灭尽种道栽。菩萨如是能守六情得好恶不动常守灭尽。是为厚随道深。菩萨复问佛。何等为菩萨行薄。佛言。谓菩萨失行。有时得行有时不得行。有时菩萨能守心意识随道。有时眼不能守。便失行不随道。有时守眼不能守耳。有时能守耳不能守鼻。有时守鼻不能守口。有时能守口不能守身。有时能守身不能坐禅。有时能坐禅不能校计。有时能校计不能行。有时能行不能分别。有时能分别不能知细软微意。用是故。菩萨随道有失行有得行。用是故。菩萨行道有薄厚不等。菩萨问佛。如是当作何等行。佛言。要菩萨当自行校计。当自知堕校计。不堕校计堕校计者。菩萨为黠不知校计为痴。问曰。当校计黠。当校计痴者云何。佛言。已校计痴。便能校计黠。佛言。人有百八爱令痴。欲校计得黠者。有五十校计。知五十校计中细微罪便得黠。诸菩萨问佛。何等为五十校计。佛言。五十校计者谓从心本起。欲知者。第一当校计百八痴。第二当校计百八疑。第三当校计百八颠倒。第四当校计百八欲。第五当校计百八堕。第六当校计百八爱。第七当校计百八栽。第八当校计百八识。第九当校计百八因缘著。第十当校计百八种。是为十校计。
    佛言。菩萨复有十校计。第一当校计百八关生。第二当校计百八止行。第三当校计百八断生死。第四当校计百八灭不灭。第五当校计百八罪入空不见。第六当校计百八不舍尽。第七当校计百八不舍净入净。第八当校计百八精还戒。第九当校计百八进入道。第十当校计百八忍戒。是为菩萨十校计。
    菩萨复有十校计。第一当校计百八辱道。第二当校计百八合道愿。第三当校计百八本信入道。第四当校计百八出痴入慧。第五当校计百八欢喜灭。第六当校计百八未得佛悲。第七当校计百八未得佛愁第八当校计百八未得佛恼。第九当校计百八未得佛经黠未得佛泥洹要。第十当校计百八出罪要未得入泥洹要。是为菩萨十校计。
    佛言。菩萨复有十校计。第一当校计百八求入慧出罪法。第二当校计百八求入空法度出空。第三当校计百八罪法起空时当知灭时归空。第四当校计百八持空法解尽法。第五当校计百八尽法不复生。第六当校计百八泥洹长生不灭。第七当校计百八应相念。第八当校计百八舍相念。第九当校计百八杂相念当知杂相。第十当校计百八受相长生不灭。是为菩萨十校计。
    佛言。菩萨复有十校计。第一当校计百八十方生死万物本末成败。第二当校计百八十方成败作证。第三当校计百八十方人所有皆痴。第四当校计百八牵十方痴作证。第五当校计百八十方阿罗汉泥洹去无所有作证。第六当校计百八牵十方辟支佛泥洹去作证。第七当校计百八牵十方过去若师泥洹去当牵作证。第八当校计百八十方今现在佛亦当泥洹去今我作释迦文佛所主天地自在变化要当复泥洹去若当牵我用作证。第九当校计百八十方当来佛亦当泥洹去当牵作证。第十当校计百八尽力却贪求佛如我亦当般泥洹去。是为合菩萨五十校计。诸菩萨皆稽首受教。
    诸菩萨问佛言。当校计百八痴从心本起者云何。佛告诸菩萨言。若有菩萨心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痴转入意。意有所念。不自知意生意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自知为痴。转入识。识有所识。不自知识生识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痴。转入眼。眼见好色不自知著不自知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痴。眼所见中色。不自知著不自知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痴眼所见恶色。不自知著不自知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痴。转入耳。耳闻好声不自知著不自知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痴。耳所闻中声。不自知著不自知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痴。耳所闻恶声。不自知著不自知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痴。转入鼻。鼻所闻好香。不自知著不自知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痴。鼻所闻中香。不自知著不自知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痴。鼻所闻恶臭。不自知著不自知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痴。转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语言。不自知著不自知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痴。口所得中味中语言。不自知著不自知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痴。口所得恶味恶语言。不自知著不自知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痴。转入身。身所得好细软可身。不自知著不自知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痴。身所得中细软。不自知著不自知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痴。身所得恶坚苦痛不可身。不自知著不自知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痴。菩萨行道要当数息校计如是。菩萨即稽首受行。
    诸菩萨言。佛虽为我说痴我未解。诸菩萨问佛言。设我知百八痴著知灭灭。当为痴为黠。佛报诸菩萨言。虽知著知灭。续尚痴未解。诸菩萨复问佛。我未闻佛说数息时痴。我闻佛说已知。何以故为痴。佛告诸菩萨。譬喻如新学菩萨未能飞。但耳闻十方佛欲愿往。要未能飞。如是为见十方佛未。诸菩萨报言。如是为但有愿。要为不见十方佛。佛告诸菩萨言。若曹今虽闻我说百八痴著灭。譬如新学菩萨但愿欲到十方佛国不能飞往。佛复问诸菩萨言。新学菩萨。何以故愿到十方佛国不能飞往。诸菩萨报佛言。用不能坏痴未灭罪故。未能飞行至十方佛国。佛言。譬喻诸菩萨但能说著说灭。但说不行名为痴。诸菩萨问佛。何从当得黠。佛告诸菩萨言。所著为痴要当灭。不著乃为不痴要未为黠。诸菩萨问佛言。何以故复未为黠。佛告诸菩萨言。复有百八疑不解故。诸菩萨问佛言。何等为百八疑。佛言。菩萨不自知心生心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疑。不自知意生意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疑。不自知识生识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疑。转入眼眼所见好色不自知生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疑。眼所见中色不自知生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疑。眼所见恶色不自知生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疑。转入耳。耳所闻好声不自知生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疑。耳所闻中声不自知生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疑。耳所闻恶声不自知生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疑。转入鼻。鼻所闻好香不自知生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疑。鼻所闻中香不自知生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疑。鼻所闻恶臭不自知生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自知为疑。转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语言不自知生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疑。口所得中味中语言不自知生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疑。口所得恶味恶语言不自知生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疑。转入身。身所得好细软可身不自知生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疑。身所得中细软不自知生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疑。身所得恶粗坚苦痛不可身不自知生灭。中有五阴中有习。不知为疑。佛言。菩萨不去是未应为菩萨。诸菩萨问佛。何以故。不应为菩萨。佛言。用不行安般守意不校计百八颠倒故。诸菩萨问佛。何等为百八颠倒。佛言。谓菩萨心所多念为生死罪。中有五阴中有习。自言我无罪。如是生死无数劫为颠倒。转作意。意所多念生死罪。中有五阴中有习。自言我无罪。如是生死无数劫颠倒。意转作识。所多识生死罪。中有五阴中有习。自言我无罪。如是生死无数劫为颠倒转入眼。眼所多视好色生死罪。中有五阴中有习。自言我无罪。如是生死无数劫为颠倒。眼所多视中色生死罪。中有五阴中有习。自言我无罪。如是生死无数劫为颠倒。眼所多视恶色生死罪。中有五阴中有习。自言我无罪。如是生死无数劫为颠倒。转入耳。耳所多闻好声生死罪。中有五阴中有习。自言我无罪。如是生死无数劫为颠倒。耳所多闻中声生死罪。中有五阴中有习。自言我无罪。如是生死无数劫为颠倒。耳所多闻恶声生死罪。中有五阴中有习。自言我无罪。如是生死无数劫是为颠倒。转入鼻。鼻所多闻好香生死罪。中有五阴中有习。自言我无罪。如是生死无数劫是为颠倒。鼻所多闻中香生死罪。中有五阴中有习。自言我无罪。如是生死无数劫是为颠倒。鼻所多闻恶臭生死罪。中有五阴中有习。自言我无罪。如是生死无数劫是为颠倒。转入口。口所多得美味好语言生死罪。中有五阴中有习。自言我无罪。如是生死无数劫是为颠倒。口.所多得中味中语言生死罪。中有五阴中有习。自言我无罪。如是生死无数劫是为颠倒。口所多得恶味恶语言生死罪。中有五阴中有习。自言我无罪。如是生死无数劫是为颠倒。转入身。身所多得好细软可身生死罪。中有五阴中有习。自言我无罪。如是生死无数劫是为颠倒。身所多得中细软生死罪。中有五阴中有习。自言我无罪。如是生死无数劫是为颠倒。身所多得恶粗坚苦痛不可身生死罪。中有五阴中有习。自言我无罪。如是生死无数劫是为颠倒。佛言。是为百八颠倒。如是菩萨为不解。诸菩萨报佛言。我虽生死颠倒。我欲依经法度人。佛问诸菩萨言。汝度人欲求使人作何等道。诸菩萨报佛言。我欲使人悉得佛道。佛言。若曹辈众多。何以故。不自取佛但群辈相随。诸菩萨言。我虽相随不离经行。佛问诸菩萨言。若曹辈宁能一日俱得佛不。诸菩萨报佛言。我不能俱得佛。佛问诸菩萨。何以故。诸菩萨报佛言。我辈中有相未具者。我曹辈中有功德未满者。我曹辈有生死罪未尽者。佛告诸菩萨。若曹辈有相未具者。有功德未满者。有罪未尽者。如若曹言。相未具者自不能得佛。何能使他人得佛。若曹功德未满不能自得佛。何能使他人得佛。佛言。若曹生死罪意未尽不能自得佛。何能使他人得佛。诸菩萨皆稽首惭。
    诸菩萨复问佛言。如是我何因缘不得佛。佛报诸菩萨言。若曹坐不行安般若守意校计百八欲欲不舍故。诸菩萨言。行安般守意校计舍百八欲欲者云何。佛报诸菩萨言。若曹心所念念复念为欲。欲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欲欲。转入意。意复念为欲。欲中有五阴中有习为欲欲。转入识。识为欲。欲中有五阴中有习为欲欲。转入眼。眼所见好色为欲。欲中有五阴中有习为欲欲。眼所见中色为欲欲。中有五阴中有习为欲欲。眼所见恶色为欲。欲中有五阴中有习为欲欲。转入耳。耳所闻好声为欲。欲中有五阴中有习为欲欲耳所闻中声为欲。欲中有五阴中有习为欲欲。耳所闻恶声为欲。欲中有五阴中有习为欲欲。转入鼻。鼻所闻好香为欲。欲中有五阴中有习为欲欲。鼻所闻中香为欲。欲中有五阴中有习为欲欲。鼻所闻恶臭为欲。欲中有五阴中有习为欲欲。转入口。口所得美味语言为欲。欲中有五阴中有习为欲欲。口所得中味语言为欲。欲中有五阴中有习为欲欲。口所得恶味恶语言为欲。欲中有五阴中有习为欲欲。转入身。身所得好细软可身为欲。欲中有五阴中有习为欲欲。身所得中细软可身为欲。欲中有五阴中有习为欲欲。身所得恶粗坚痛不可身为欲。欲中有五阴中有习为欲欲。佛言。诸菩萨。若曹但坐不解欲欲。诸菩萨报佛言。我曹无有欲欲。佛问诸菩萨若曹欲求佛度十方人不。诸菩萨言然。我曹欲求佛度十方人。佛报诸菩萨言。如是为欲欲。何以故言无欲。佛问诸菩萨。若意宁念十方勤苦人不。诸菩萨言然。我曹念勤苦人。佛言。若念诸勤苦人为欲。何以故言无欲。佛问诸菩萨言。若曹至十方佛所问经。若今为忘不。诸菩萨报言。我所问经我皆识不忘。佛问诸菩萨。汝识十方佛说经。宁传为人说经不。诸菩萨言然。我日行为人说经。佛言。若为人说经。宁欲使人解不。诸菩萨言然。欲使人解。佛言。如若为人说经。为欲使人解如是为欲欲。何以故言无欲。佛复问菩萨。若为人说经。宁教人布施不。诸菩萨言然。我曹教人布施。佛问诸菩萨。若教人布施。持何等与佛。诸菩萨报言。我第一欲使人持好色华。佛言。汝曹不欲色。何以故使人持五色好华可眼与佛。如是汝为欲色。何以故言我曹不欲色。佛复问诸菩萨。若宁闻十方佛说经为可耳不。诸菩萨报言。十方佛为我说经可耳。我曹皆欢喜。佛言。如汝闻经欢喜为欲。何以故言无欲。佛复问诸菩萨言。若欲教人为佛烧香不。诸菩萨报佛。我日自行采众华名香持用上佛。佛言。如汝行采众华香。欲得可鼻持行上佛。佛言。如若欲得香华可鼻如是为欲。何以故言无欲。佛复问诸菩萨言。若曹为人说经宁欲可口不。诸菩萨言。我曹为人说经。欲分别可口。欲使人意解。佛言。如若可口为欲。何以故言不欲。佛复问诸菩萨言。汝宁欲具三十二相可身不。诸菩萨言。我勤苦具相但欲可身耳。佛言。如若可身为欲。何以故言不欲。诸菩萨稽首各自惭。
    佛言。如是菩萨尚未有所怙。诸菩萨稽首言。愿佛哀我当为说。佛因为说。行菩萨道若数息行禅。若自怙定意。当校计百八堕。灭者应禅不灭者不应禅。诸菩萨问佛言。禅为弃恶。百八堕灭者为弃恶。不灭者不为弃恶。若从禅觉起。若行步坐起。得因缘为人说经。所见万物能自校计百八堕能使不著。能使不堕罪。是为菩萨校计行。诸菩萨问佛言。校计百八堕。当从何所起。佛告诸菩萨。校计百八堕者。菩萨心所念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堕。心转作意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堕。意转作识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堕。转入眼。眼所见好色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堕。眼所见中色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堕。眼所见恶色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堕。转入耳。耳所闻好声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堕。耳所闻中声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堕。耳所闻恶声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堕。转入鼻。鼻所闻好香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堕。鼻所闻中香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堕。鼻所闻恶臭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堕。转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语言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堕。口所得中味中语言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堕。口所得恶味恶语言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堕。转入身。身所得好细软可身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堕。身所得中细软可身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堕。身所得恶粗坚苦痛不可身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堕。是为百八堕行。佛告诸菩萨言。校计百八堕。不自知堕罪。苦痛当在后。亦不知羞惭。自说言能断百八堕道行。佛言。是人譬如淫泆妒女上头淫泆自可己妊身。不知胞胎儿在腹中日大几所。淫泆妒女为复淫泆自可。至儿成就十月当生。儿当转未转。当生未生。其母腹痛自惭自悔。当堕痛时妒女啼声闻第七天。儿生已后其母痛愈。便复念淫泆。便不念惭不念痛。便复淫泆如故。如是苦不可言。妒女亦不能自觉苦痛。佛言。菩萨行道不校计百八堕。譬如淫泆妒女不自知罪多少。亦不厌苦痛。亦不自校计还惭罪。不知生死五道苦痛。不自知堕三恶道。不自惭行言我堕道。如是世世自受殃。还自惭斯无有利。学道弟子谛学。是诸菩萨皆欢喜稽首受行。
    佛言。菩萨如是尚未应为解。诸菩萨问佛言。何以故为未解。佛言。谓菩萨不能校计百八爱故。诸菩萨问佛。校计百八爱者云何。佛言。菩萨行禅不能一意一心令灭。但坐著百八故。一者菩萨心有所念不能灭为爱。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爱。心转作意不能灭为爱。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爱。五意转作识不能灭为爱。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爱。转入眼。眼所见好色不能灭为爱。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爱。眼所见中色不能灭为爱。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爱。眼所见恶色不能灭为爱。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爱。转入耳。耳所闻好声不能灭为爱。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爱。耳所闻中声不能灭。是为爱。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爱。耳所闻恶声不能灭为爱。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爱。转入鼻。鼻所闻好香不能灭为爱。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爱。鼻所闻中香不能灭为爱。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爱。鼻所闻恶臭不能灭为爱。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爱。转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语言不能灭为爱。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爱。口所得中味中语言不能灭为爱。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爱。口所得恶味恶语言不能灭为爱。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爱。转入身。身所得好细软可身不能灭为爱。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爱。身所得中细软不能灭为爱。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爱。身所得恶粗坚苦痛痒不可身不能灭为爱。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爱。佛言。菩萨行道不校计却百八爱。不自知百八爱堕罪。譬如新生小儿从小至大不能自知日增几所大。菩萨行道不能觉罪多少。譬如是。若菩萨行道觉百八爱堕罪。便当自惭。便当自断。便当自离。便当自灭。如是爱断为应菩萨。佛说如是。诸菩萨皆稽首受行。
    佛言。菩萨行道当校计百八栽。行道不校计百八栽。不应为菩萨行。去栽者乃应菩萨行。诸菩萨问佛言。当去栽者云何。佛告诸菩萨言。菩萨独处一处当坐行禅。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得净为除栽。不净者为不除栽。如是从禅起若在人中。当行校计当断去栽。诸菩萨问佛言。当校计去栽者云何。佛言。行道不得一心定意。为不灭栽。佛言。不得一心定意者。心有所念中有五阴中有习。便生栽。转入意。意中有五阴中有习。便生栽。转入识。识中有五阴中有习。便生栽。转入眼。眼见好色中有五阴中有习。便生栽。眼所见中色中有五阴中有习。便生栽。眼所见恶色中有五阴中有习。便生栽。转入耳。耳所闻好声中有五阴中有习。便生栽。耳所闻中声中有五阴中有习。便生栽。耳所闻恶声中有五阴中有习。便生栽。转入鼻。鼻所闻好香中有五阴中有习。便生栽。鼻所闻中香中有五阴中有习。便生栽。鼻所闻恶臭中有五阴中有习。便生栽。转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语言中有五阴中有习。便生栽。口所得中味中语言中有五阴中有习。便生栽。口所得恶味恶语言中有五阴中有习。便生栽。转入身。身所得好细软可身中有五阴中有习。便生栽。身所得中细软中有五阴中有习。便生栽。身所得恶粗坚苦痛不可身中有五阴中有习。便生栽。如是为栽不断。佛言。若有菩萨行道言我无是栽。如是为贡高。为自种栽。便不能自度脱。便无有黠意。不能知栽罪多少。譬如身生毛。其人亦不能自校计一一数。不能自知毛多少。诸菩萨行道不能自除罪。反言我求佛道欲度十方。如是尚不能自度。何能度十方。菩萨行道能去栽者。便能度十方。不去栽便不能度十方。佛说如是。诸菩萨皆欢喜受行。
    佛言。如是菩萨尚未应解。诸菩萨复稽首言。如是未解。愿佛为我解。佛言。菩萨有百八罪识。不灭者不应为菩萨。诸菩萨问佛言。何等为百八罪识。佛言。谓菩萨心所念为罪。中有五阴中有习为识。是为罪识。转入意。意所念复念为罪。中有五阴中有习为识。是为罪识。转入识。识所念不忘为罪。中有五阴中有习为识。是为罪识。转入眼。眼所见好色为罪。中有五阴中有习为识。是为罪识。眼所见中色为罪。中有五阴中有习为识。是为罪识。眼所见恶色为罪。中有五阴中有习为识。是为罪识。转入耳。耳所闻好声为罪。中有五阴中有习为识。是为罪识。耳所闻中声为罪。中有五阴中有习为识。是为罪识。耳所闻恶声为罪。中有五阴中有习为识。是为罪识。转入鼻。鼻所闻好香为罪。中有五阴中有习为识。是为罪识。鼻所闻中香为罪。中有五阴中有习为识。是为罪识。鼻所闻恶臭为罪。中有五阴中有习为识。是为罪识。转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语言为罪。中有五阴中有习为识。是为罪识。口所得中味中语言为罪。中有五阴中有习为识。是为罪识。口所得恶味恶语言为罪。中有五阴中有习为识。是为罪识。转入身。身所得好细软可身为罪。中有五阴中有习为识。是为罪识。身所得中细软为罪。中有五阴中有习为识。是为罪识。身所得恶粗坚苦痛不可身为罪。中有五阴中有习为识。是为罪识。佛问诸菩萨。若曹有是罪不。诸菩萨言。我但有五阴无有罪。佛复问诸菩萨言。天下何等为使人有罪不得道者。诸菩萨报佛言。天下人皆坐贪不得道。佛言。天下人贪生死。为有五阴习不。诸菩萨言有罪。佛问诸菩萨言。若曹持见身取佛当复生死。诸菩萨报佛言。我曹当复生死。不从是现在身得佛。佛问诸菩萨。若曹要当更几生死当得佛。诸菩萨报佛言。我曹生死尚未有要。佛复问诸菩萨。何以故无有要。诸菩萨言。我不自知罪福多少。用是故我不知要。佛告诸菩萨。如是若曹与天下人有何等异。诸菩萨报佛言。我能飞到十方佛国。我能晓佛所语。佛言。若曹能飞到十方佛国。能晓十方佛所语。若曹何以不应时取佛。何以故复生死要。诸菩萨报佛言。我曹尚有本罪未尽故。用本愿功德福未满故。用是故我曹不应时得佛。佛言。若曹言天下人但坐五阴生死习故有罪。今若曹亦当复生死习有罪。若曹何以故语我言无罪。诸菩萨皆惭稽首受行。
    佛言。我虽说是菩萨尚未解。诸菩萨稽首言。愿佛当复为我解。佛言。菩萨有百八因缘著痛。诸菩萨问佛。何等为百八因缘著痛。佛言。菩萨心有所念为因缘著痛。中有五阴中有习。当坐因缘生死痛。转入意。意有所念为因缘著痛。中有五阴中有习。当坐因缘生死痛。转入识。识有所识为因缘著痛。中有五阴中有习。当坐因缘生死痛。转入眼。眼所见好色为因缘著痛。中有五阴中有习。当坐因缘生死痛。眼所见中色为因缘著痛。中有五阴中有习。当坐因缘生死痛。眼所见恶色为因缘著痛。中有五阴中有习。当坐因缘生死痛。转入耳。耳闻好声为因缘著痛。中有五阴中有习。当坐因缘生死痛。耳所闻中声为因缘著痛。中有五阴中有习。当坐因缘生死痛。耳所闻恶声为因缘著痛。中有五阴中有习。当坐因缘生死痛。转入鼻。鼻所闻好香为因缘著痛。中有五阴中有习。当坐因缘生死痛。鼻所闻中香为因缘著痛。中有五阴中有习。当坐因缘生死痛。鼻所闻恶臭为因缘著痛。中有五阴中有习。当坐因缘生死痛。转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语言为因缘著痛。中有五阴中有习。当坐因缘生死痛。口所得中味中语言为因缘著痛。中有五阴中有习。当坐因缘生死痛。口所得恶味恶语言为因缘痛。中有五阴中有习。当坐因缘生死痛。转入身。身所得好细软可身为因缘著痛。中有五阴中有习。当坐因缘生死痛。身所得中细软为因缘著痛。中有五阴中有习。当坐因缘生死痛。身所得恶粗坚苦痛不可身为因缘著痛。中有五阴中有习。当坐因缘生死痛。佛言。诸菩萨尚未厌因缘生死痛。诸菩萨言。我用厌因缘生死痛故作菩萨耳。佛言。汝曹厌生死痛。何以故不种道栽。何以故种因缘生死痛罪罪栽。诸菩萨报佛言。我日种道栽。佛言。如若种道栽。何以故有因缘生死百八痛。诸菩萨即惭稽首受行。
    诸菩萨皆稽首问佛言。佛虽为我说经我不解是。佛言。我见若曹种百八痛。我知汝曹不解。诸菩萨复稽首言。愿佛解我。佛言。菩萨心有所念。欲得心不能。以时得坐痛。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种痛。转入意。意有所念复念可意不可意为种痛。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种痛。转入识。识有所识不可我为痛。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种痛。转入眼。眼所见好色为痛。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种痛眼所见中色为痛。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种痛。眼所见恶色为痛。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种痛。转入耳。耳所闻好声为痛。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种痛。耳所闻中声为痛。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种痛。耳所闻恶声为痛。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种痛。转入鼻。鼻所闻好香为痛。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种痛。鼻所闻中香为痛。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种痛。鼻所闻恶臭为痛。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种痛。转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语言为痛。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种痛。口所得中味中语言为痛。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种痛。口所得恶味恶语言为痛。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种痛。转入身。身所得细软可身为痛。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种痛身所得中细软为痛。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种痛。身所得恶粗坚苦痛不可身为痛。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种痛。佛言。菩萨断是百八痛。乃应为菩萨行。不断痛者不应为菩萨行。是为菩萨十校计。佛言。诸菩萨如是尚未解。当复校计。诸菩萨问佛。当复校计何等。佛言。菩萨当校计百八关生。诸菩萨问佛。何等为百八关生。佛言。菩萨心所贯痛痒思想生死识。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贯生。佛言。关心不使入痛痒思想生死识。便无五阴无有习。佛言。关五阴习令心不动。为断生死痛关者。为贯地水火风空痛痒思想生死识。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贯生。关意便不动。不受地水火风空痛痒思想生死识。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贯生。关意便不动。不受地水火风空痛痒思想生死识。不受五阴习。不关者堕罪。关意不动者堕道。是为关生。转入识。识亦贯地水火风空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便有五阴习便贯生死。不关者堕生死痛。关者为堕道不为生死。转入眼。眼所贯好色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贯生死。关令不动者堕道。不关者堕罪。眼所贯中色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贯生死。关令不动者堕道。不关堕罪。眼所贯恶色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贯生死。关令不动者堕道。不关者堕罪。转入耳。耳所贯好声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贯生死。关令不动者堕道。不关者堕罪。耳所贯中声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贯生死。关令不动者堕道。不关者堕罪。耳所贯恶声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贯生死。关令不动者堕道。不关者堕罪。转入鼻。鼻所贯好香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贯生死。关令不动者堕道。不关者堕罪。鼻所贯中香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贯生死。关令不动者堕道。不关者堕罪。鼻所贯恶臭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贯生死。关令不动者堕道。不关者堕罪。转入口。口所贯美味好语言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贯生死。关令不动者堕道。不关者堕罪。口所贯中味中语言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贯生死。关令不动者堕道。不关者堕罪。口所贯恶味恶语言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贯生死。关令不动者堕道。不关者堕罪。转入身。身所贯好细软可身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贯生死。关令不动者堕道。不关者堕罪。身所贯中细软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贯生死。关令不动者堕道。不关者堕罪。身所贯恶粗坚苦痛不可身中有五阴中有习。是为贯生死。关令不动者堕道。不关者堕罪。佛言。菩萨行要当关令不动。动者为未解。诸菩萨报佛言。我曹当坐禅令不动。佛问诸菩萨言。禅已复动不。诸菩萨报佛言。禅觉复动。佛问诸菩萨。何以故复动。诸菩萨言。自然动。佛问诸菩萨。何以故自然动。诸菩萨言。我不解不知从何因缘动。佛言。如是诸菩萨尚未解。诸菩萨言。愿佛当复为我解。佛言。菩萨所以禅自然动觉者。菩萨有百八关生。动不动不止故。佛说如是。诸菩萨皆稽首受行。
    佛言。菩萨如是尚未应解。诸菩萨言。何以故复未解。佛言。但坐菩萨有本不止守百八行故。诸菩萨皆稽首言。愿佛当复为我解。佛言。菩萨心本多所念不止守故。心本罪百八行。转入意。意本多所念。不止守故意本罪百八行。转入识。识本多所念。不止守故识本罪百八行。转入眼。眼本多所见好色。不止守故眼本罪百八行。眼本多所见中色。不止守故眼本罪百八行。眼本多所见恶色。不止守故眼本罪百八行。转入耳。耳本多所闻好声。不止守故耳本罪百八行。耳本多所闻中声。不止守故耳本罪百八行。耳本多所闻恶声。不止守故耳本罪百八行。转入鼻。鼻本多所闻好香不止守故鼻本罪百八行。鼻本多所闻中香。不止守故鼻本罪百八行。鼻本多所闻恶臭。不止守故鼻本罪百八行。转入口。口本多所得美味好语言。不止守故口本罪百八行。口本多所得中味中语言。不止守故口本罪百八行。口本多所得恶味恶语言。不止守故口本罪百八行。转入身。身本多所得好细软可身。不止守故身本罪百八行。身本多所得中细软。不止守故身本罪百八行。身本多所得恶粗坚苦痛不可身。不止守故身本罪百八行。佛说如是。诸菩萨皆欢喜受行。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五十九
    此经自下二卷。则丹藏所无。故今无可相校。而宋乡二本。此卷之中皆有三节之文。文断义绝。难取解处。第一第九幅十七行云。有五阴中有之下(更云)所多得中味中语言等。第二第十幅二十一行云。言相未具者自不之下(更云)习自言我无罪等。第三第十二幅二行云。是为颠倒口之下(更云)能得佛何能使人得佛。是为三节文断处也。今准明度经此中二本。皆错将是为颠倒口之下。所多得中味中语言乃至相未具者自不等。凡二十七行。总三百七十九字。进而写之于五阴中有之下。却将五阴中有之下。习自言我无罪乃至是为颠倒口等。凡二十七行。总三百七十六字。退而写之于相未具者自不之下。致令三节之文文断义绝。今依明度经。进退而正之。又为看旧乡宋藏者。略录正文于左。
    中有五阴中有(便云)习自言我无罪乃至是为颠倒口(便云)所多得中味中语言乃至相未具者自不(便云)能得佛何能使人得佛(云云)。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