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五
    俱舍论记卷第十五
    沙门释光述
    分别业品第四之三
    此别解脱至亦余二不者。此下大文第五得三律仪别。就中一明得处同.异。二明有情支.因。三明得恶.处中 此下明得处同.异。问 此三律仪从彼处得一。亦得余二不。
    不尔者。答。
    云何者。征。
    颂曰至得静虑无漏者。答。上两句明别解脱。下两句明定.道。
    论曰至后起而得者。释从一切得欲别解脱。此从一切发恶根本.加行.后起处得。谓受善戒离恶根本.加行.后起故。于发恶处还发得善戒。
    从二得者至性罪遮罪者。释从二得。谓从二类得。一从情.非情类处得。二从发性罪.遮罪类处得 又解言二类者。有两种二类。一有情类。二非情类。一性罪类。二遮罪类 又解言二类者。一有情类能发性罪.遮罪。二非情类能发性罪.遮罪 今受善戒能离性罪及与遮罪故。从二类发性罪.遮罪处还发得善戒。故正理三十九云。于情性罪谓杀等业。遮谓女人同室宿等。非情性罪谓盗外财。遮谓掘地断生草等。
    从现得者至有情处故者。释从现得此别解脱。于三世中谓从现世蕴.处.界.发得。非从去.来。所以者何。由此律仪于现有情转。及于现有情所依止处转 于现有情转者。谓从有情边发戒。如邪欲等从守护有情得罪。若离邪欲等从守护有情发戒随其所应 于现有情所依止处转者。有情所依处。谓内身。有情所依止处。谓外器 于现有情所依处者。于现有情内所依身发得此戒。如行杀等从所依处得罪。若离杀等从所依处发戒。随其所应 于现有情所止处者。于现有情外所止器发得此戒。如掘地等从所止处得罪。若不掘地等从所止处发戒随其所应 去.来非是有情。亦非是有情所依止处。故不能发别解脱戒。故正理云。有情处者。谓诸有情及诸有情所依止处。现蕴.处.界。内者即是有情所依。外者名为有情所止。非过.未故 问若从现在有情处得如盗现在窣堵波物。婆沙一百一十三评家云。如是说者于佛处得 准彼正义于过去佛边结罪。如何乃言于现有情处得 解云评家理应望现守护者边结罪。而言于佛结彼罪者。以施佛故显物重故推在如来 又解评家意说罪.福二门非皆齐等。若论发戒现有情处得。若论结罪无妨亦有于过去佛处得。
    若得静虑至况从遮罪者。释从根本得。若得定.道戒应知但从发根本业道处得。尚不从彼发加行.后起处得道.定戒。况从发遮罪处得此律仪。此即举重况轻也 又解别解律仪教制遮罪故。从遮罪处发得遮戒。定.道律仪无教制遮罪故无别遮戒。由无别遮戒不从遮罪处发 问别解脱律仪何故亦从加行.后起处得非定.道律仪 解云别解律仪教制加行.后起罪故。从加行.后起处发。定.道律仪无教制故。所以不于加行.后起处得 又解散位律仪于散位中加行.根本.后起三位。皆容得有别解律仪现行。如受大戒加行等中有勤策戒等故。得戒时通于三种起恶处得。定位律仪于定位中唯在根本起。即根本故不在加行.后起位中。于定前.后无此戒故。故得戒时唯于一种起恶处得。故正理云。若得静虑.无漏律仪应知但从根本业道。以定中唯有根本业道故。非从前.后近分而得。以在定位唯有根本在不定位中无此律仪故 又解散位律仪于散位中。有加行.根本.后起故。得戒时通于三种起恶处得。定位律仪于定位中。无有加行.后起。起即根本故。得戒时唯于一种起恶处得 又解散戒.定戒俱对除恶。恶与散戒同欲界故。以相去近故。难防护故。故得散戒。通于三种起恶处得。恶与定戒不同界故。相去远故。易防护故。故得定戒。唯于一种起恶处得。
    从恒时者至蕴处.界得者。释从恒时得。谓从三世蕴.处.界得故。名从恒时得 问何故别解唯于现得。定.道二戒通过.未 解云别解律仪依教受得。教意唯防现在故唯现在发。定道二戒不依教受。随心而生故通三世发 又解随心转戒其力是强。通防三世故于三世蕴.处.界得。别解不尔故唯于现得 又解此戒俱心皆成三世故。心俱戒通于三世蕴.处.界得。别解不尔故唯现得。故正理云从恒时者。谓从过去未来现在蕴.处.界得。如与此戒为俱有心 又解谓戒俱心能缘三世故。心俱戒由心势力能防三世。戒与彼心俱有因故。其力是强故。通三世蕴.处.界得。别解不尔。唯防现在。唯现处得 又解如戒俱心。及心俱戒皆断三世。以说断律仪断欲恶戒及能起惑。以此明知。戒断三世。由心俱戒能断三世故。亦通于三世法得。别解脱不尔故唯现得。非能断故。
    由此差别至加行后起者。以别解脱律仪对定.道二律仪发处差别应作四句。有蕴.处.界从彼唯得别解律仪非余定.道二律仪等。此中四句思之可知。第四句中不言遮罪略而不说 又婆沙一百二十。作四句中第一句不言遮罪者亦略不论。
    非于正得至防护过现者。论主弹前第一第三句云。非于正得善律仪时可有现在恶业道。及加行.后起。并诸遮罪。何故乃言第一句中。从现在加行.后起。及诸遮罪。第三句从现世根本业道。弹讫正云。是故第一句应言。从现在加行后起及诸遮罪处。第三句应言从现在根本业道处 此中且正第一.第三句。理实四句皆加处字。第二句应言谓去来根本业道处第四句应言谓从去.来加行.后起。遮罪处。正讫又云。若据发戒有通三世。若论防护理应但说防护未来。定不应言防护过.现。过去已灭。现在已生。不须防故 正理救云。于业道等处置业道等声。故前四句义亦无失。由如是理亦通防护过.现业道等。非唯防未来。以业道等声说彼依处故。若异此者则应但说防护未来。律仪但能防未来罪令不起故非防过.现。已灭.已生律仪于彼无防用故 解云于能发不善业道等所依境处。说能依不善业道等声。从不善业道等所依境处发戒故。说从不善业道等发戒。故前四句义亦无失。由如是不善业道所依境处通三世理。亦通防护过.现不善业道等。以能于过.现不善业道所依境处发律仪时。即防护过.现不善业道。所依境处。不令发不善业等。亦说防护过.现不善业道等。以业道等声。说彼不善业道等所依境界处故。若异此防护不善业道所依境处。唯说防护能依不善业道体者。即应但说唯未来法发唯防护未来。律仪但能防未来罪令不起故。非防过.现不善业道等体。过去已灭。现在已生。律仪于彼无有防用令不起故 俱舍师破云。唯加处字于义无疑何故不加广劳异释。岂从彼世法发得律仪。即防彼世恶业道等。发戒虽复通于三世防过无防唯在未来。反难令防未来。此乃诚如所说。
    诸有获得至有异不者。此即第二明有情支.因。问诸有获得律仪.不律仪。从一切有情从一切身.语七支。从一切上.中.下因有异。不 又解律仪.不律仪从一切有情发。而支因有异不。
    此定有异者答。
    异相云何者。征。
    颂曰至有情支非因者。就颂答中。上两句明律仪。下两句明不律仪。
    论曰至后三因说者。释上两句。别解律仪定从一切诸有情得。无少分理。若身.语七支此即不定 有从一切身.语七支得。谓苾刍律仪。不言尼者七支同故。或影显故 有从身三语一四种支得。谓余勤策等六种律仪。此中唯据根本七业道名律仪支故 若上.中.下因此亦不定。因虽两种颂文且据后三因说。不俱起故可辨差别。
    或有一类至勤策戒者。约人正显。配释可知 问如杂心及婆沙一百一十七云。若于一切有情得律仪。由一切因非一切支者此类无有。此论与彼岂不相违 解云婆沙偏据尽形故言无也。此论通据昼夜故说有也 又解梵名乌波婆沙。义翻为斋。亦名近住。西方有人一日持斋亦名乌波婆沙。若受八斋戒亦名乌波婆沙。其斋名通于律仪中不定。若尽寿戒于律仪中决定婆沙以不定故不说。此论通据近住戒故说有也。故婆沙云。问若以下.中.上心。如次受近住.近事.勤策戒时。即名于一切有情得律仪。亦一切因非一切支。何以言无。答此中但依尽寿作论不依昼夜。所以者何。彼名为斋。于律仪中非决定故。
    无有不遍至不全息故者。释。于有情必须宽遍。无于少分。
    若人不作至相似妙行者。显斯五定由不遍故不得律仪。但得相似处中妙行 等等取盗等 近住虽于时定亦得律仪。此据尽形故言不得。或一月等言已遮昼夜。五定思之可知 若依经部作此五定亦得律仪。
    于非所能境如何得律仪者。问。若于一切有情处得无少分理。如于他方非所能害境如何得律仪。
    由普于有情至故得律仪者。答。彼受戒者由于有情善意乐故广得律仪。故遍有情无少分理。此即义当婆沙正义于诸有情总发戒家。
    毗婆沙师至有得舍过者。第二师答。毗婆沙中有作是说。所得律仪必须遍发。若谓一向于能害境受得别解而不于彼非所能境得别解者。即此律仪应有增.减。从非所能生所能时律仪应增。从所能境生非所能律仪应减。若有增减便有别解离得.舍缘有得.舍过。增时名离得缘有得过。减时名离舍缘有舍过。得缘即是受戒师等。舍缘即是四.五缘等 此即义当婆沙不正义于诸有情别发戒家。由非正义故下别破。
    彼说不然至例亦应尔者。论主难。彼说增.减于理不然。如生草等先无后起彼戒无增。或起已枯彼戒无减。由于生草等总发一遮戒故无增.减。于彼能境及不能境。所得律仪境转易时例亦应尔。能生不能应无减。不能生能应无增。所以得知。于生草等总发一戒是正义者。故婆沙一百二十云。如是说者于外法中亦得律仪 问若尔律仪应有增减 答无增.减。以总得故。谓此律仪总于一切草等上得一无表。而世间无有无生草等时 又解别发家意于诸有情虽复别发于生草等同许总发。故引同许例破彼说。
    彼言不尔至性不同故者。别发家救。彼云。不尔。以诸有情死此生彼前.后性等。有增有减。若能生不能可言能类减。以能类少故。不能类增。以不能类多故。若不能生能。可言不能类减。以不能类少故能类增。以能类多故。草等先.后生.枯性别可总发戒。无增.减过。不得为例。
    若尔有情至于理为善者。论主复难。若随有情别发得戒未得涅槃。死此生彼可言有情前.后性等戒无增.减。有诸有情般涅槃已。如前性类今时既无。有情少故别发缘阙。于彼律仪如何无减 故此后释别发律仪于理不然。前所说因普于有情发善意乐。总发律仪于理为善。虽非正问总发.别发。初家义当总发。第二家义当别发。
    若尔前佛至无减前过者。难总发家。若尔前迦叶佛等及所度生已涅槃者。后释迦佛等于前佛等既不发得别解律仪。如何尸罗无减前佛过。
    以一切佛至无减前过者。总发家答。以三世佛别解律仪从一切有情境处总发得戒。设彼有情今犹在者。后佛从彼亦得总发别解律仪。故后尸罗无减前过。境虽有减戒体无亏。故婆沙一百二十。正义家答此问云。应作是说。律仪境界虽有多少。而律仪体前.后无异谓从一切有情境处总发得故 广如彼说 问总发.别发两说不同。为约七支。为约二十一种。
    解云先引婆沙后方辨释。如婆沙一百二十云若以相续刹那分别有无量律仪。今总说七种。谓离断生命。乃至离杂语。此中有说。彼七支一一于一切有情处得而所得是一。彼说于一有情所犯一支戒时。于一切有情处。此一支戒断余六犹转。此则善通世尊所说。若犯学处。非苾刍。非沙门。非释种子。有说此七支戒。一一于一切有情处得。而所得各异。如有情数量。所得戒亦尔。彼说于一有情所。犯一支戒时。即此一有情处一支戒断余六犹转。余有情处七支皆转。问若尔云何通世尊所说。若犯学处非苾刍等。答依胜义苾刍言非苾刍。以不能趣彼故。有余师说。别解脱律仪随因差别成二十一。此中有说二十一种一一于一切有情处得而所得不异。彼说由贪烦恼故。总于一有情所犯一支戒时。于一切有情处。无贪所生一支戒断。余二十种如先犹转。此则善通世尊所说。若犯学处非苾刍等。有说此二十一种。一一于一切有情处得。而所得各异。如有情数量。所得戒亦尔。彼说由贪烦恼于一有情所犯一支戒时。即此一有情处。无贪所生一支戒断。余二十种如先犹转。余有情处二十一种具足皆转。问若尔云何通世尊所说。若犯学处非苾刍等。答依胜义苾刍言非苾刍如前说。迦湿弥罗国诸论师言。虽犯律仪而律仪不断。如法悔除还名持戒。无有顿受别舍得故。未悔除位具得二名。若已悔除但名持戒(已上论文)解云婆沙总有五说。第一师于诸有情无贪等三总发七支随犯别舍。第二师于诸有情各发七支别犯别舍。第三师于诸有情总发二十一支随犯别舍。第四师于诸有情各发二十一支别犯别舍第五师虽言顿受不言别发。或同初师。或同第三师说。必无别舍 详兹五说若论舍戒相。前四师并非正义。皆说犯戒别舍戒故。第五师正义宗。明犯戒不别舍故。若论得戒。第二第四师是不正义。说别发故。第一师说于诸有情总发七支。此即三善根共发七支。第三师于诸有情总发二十一支。此即由三善根因差别故各发七支故二十一支 问于二说中何者为正 解云初师为正。于婆沙中最初说故。复言有说。第三师即言有余师说。又心.心所共发七支理亦为胜。有何道理同一聚法说三善根各异发七支。诸论说者叙余师义 又解第三师为正。何必初言有说即是正义。婆沙又有初言有说而非正义。亦有有余师说而是正义。但说义正何论初.后。有说.余师。又诸论中皆说三善根各发七支故。正理三十九云。谓诸有情随无贪等为因差别生别类支。二类支各一无表总于一切有情处得。又诸论解四说中。皆说三善根别发色业。共发七支即无文证。以此故知二十一者为正 又解两说虽数不同。于诸有情俱言总发。评家正义并不相违。又诸论中无别立.破随其所乐皆可为正 或诸论言七支者叙初师义。或诸论云二十一支者。叙第三师义。应知此论舍戒同第五师。若论得戒或同初师。或同第三师。于前三解皆无有妨。
    已说从彼至例此应知者。释下两句。明不律仪定从一切有情处得无少分境。不律仪者定从一切身三.语四七业道得。无不具支不律仪者。此定无有由一切下.中.上品三因。下品等心无俱起故。所以不言三因 若有已下。释三品不俱。若有下心得不律仪。复后于异时上心杀生。彼但成就下不律仪。亦成杀生上品表.无表.处中业道。以不律仪无重发故 亦应说中.下品心杀生。略故不说。且据胜论。中品.上品例此应知 问何故律仪有三品有不具七支。不律仪无三品必具七支 答律仪难得。有渐受故有三品。有非具支。不律仪易得顿得故。无三品及不具支。故婆沙一百一十七云。如是说者律仪渐得非不律仪。所以者何。律仪难得。以难得故渐受.渐得。不律仪易得。以易得故顿得.顿受 问此中若说不律仪人支具因不具者。即与婆沙相违如婆沙一百一十七云。有于一切有情得不律仪。非由一切支非由一切因者。谓以下缠断众生命。或中.或上非余亦不起余支。有于一切有情得不律仪由一切支非由一切因者。谓以下缠断众生命。乃至说杂秽语。或中.或上非余。有于一切有情得不律仪。由一切因非由一切支者。谓以下.中.上缠断众生命不起余支。有于一切有情得不律仪。由一切支由一切因者。谓以下.中.上缠断众生命乃至说杂秽。
    解云婆沙据发不律仪缘说故言支.因或具.不具。此论据得不律仪体说故言支具。因不具也。
    此中何名不律仪者者。问不律仪人。
    谓诸屠羊至当知亦尔者。答。屠羊谓为自活要期尽寿恒欲害羊得不律仪。若非尽寿暂杀羊者。得处中恶非不律仪。余准此释 言缚龙。谓以咒术系缚龙.蛇戏乐求物以自存活 言煮狗者。谓旃荼罗等诸猥恶人造诸恶类。西国呼为煮狗人非常煮狗。或可。煮狗以充所食。西方汗狗故以标名 余名可知 等言以显王等 王谓恶王非理杀害 典刑罚。谓典刑人罚人 听察。谓御史等 断罪。谓大理等 大数而言总有十二。余未说者。等字以收 但恒有害心名不律仪者。非要自手行杀。此即约心以释。若有慈心无恒害意。虽居此位非不律仪 或由彼一类住不律仪名不律仪者。此即约住以明 或有成就不律仪名不律仪者。此约成就以释。
    遍于有情界至得不律仪者。经部问。遍于有情得善律仪其理可尔。普胜意乐而受得故。非屠羊等人有害至亲。如何普于一切有情得不律仪。
    由彼至亲至有损害心者。说一切有部答。其亲命终若为羊等于彼亦可有损害心故遍一切。
    既知至亲至得不律仪者。经部复难。至亲死已为羊可杀。现非羊等何有害心。名遍有情。凡亲作羊可有害意。圣人必无作羊等理。如何于彼得不律仪。若言得圣虽不为羊。观彼未来羊等自体。于现圣者相续身中得不律仪者。是则现羊等于未来世有亲.圣体。于彼决定无损害心。是则应观未来至亲及圣自体。不于现在羊.鸡.猪等得不律仪。
    于羊等现身至得不律仪者。说一切有部以理征问。
    于母等现身至具支不律仪者。经部反责作等事难。又不律仪人于一生中无身二.语四。如何亦得具有七支。
    彼遍损善至故得具支者。说一切有部答。彼遍损善阿世耶故可具支。虽哑不言。身能表语故得具支。
    若尔彼人至七支恶戒者。经部复难。若尔彼人或时先受不杀生等二三学处处中善业 又解学处是戒。经部五戒许不具支故复为此问。于二解中意谓前解胜。后但受杀于余不损善阿世耶。如何具发七支恶戒。
    毗婆沙者至不律仪人者。毗婆沙师解。必无缺支。要须具七。及余境中一分受理可得名住不律仪人。故正理云。若先要期受善学处。后不全损善阿世耶由遇别缘。唯受杀者得处中罪非不律仪。但得不律仪必应全损善阿世耶故具得七支。
    经部诸师至互相遮故者。经部诸师作如是说。随造恶人心所期限。或具七支。或不具七。就一支中。或于境全分。或于境一分。皆得不律仪。于俗戒中近事律仪准恶亦然。唯除八戒。以时促故。支具境全。若不尔者。善心羸劣即不发戒。由随彼人期心支量或少或多于一身中善.恶尸罗性相违互相遮故。谓一身中若受一支善戒正遮一支恶戒不起。兼遮余支恶戒不起。若受一支恶戒正遮一支善戒不起。兼遮余支善戒不起。受二.三等准此应释。必无一人名不律仪亦名律仪。以善.恶戒互相违故 又解经部既许有不具支及与一分。何妨一人名为律仪亦名不律仪。由随彼量善.恶多.少。性相相违互相遮故。真谛意作此释。于二解中意谓前胜。
    已说从彼至未说当说者。此下第三明得恶.处中。结前问起。
    颂曰至由田受重行者。就颂答中。上两句明不律仪。下两句明处中。
    论曰至便发恶戒者。诸不律仪由二因得。一者生在不律仪家。由初现行杀等加行作打缚等。当于尔时便发恶戒。二者虽复生在余家。由初要期誓受杀等事。谓我当作杀等事业以求财物养活自身。当于尔时便发恶戒 问何故生在不律仪家不说誓受。生在余家不言作业 解云生不律仪家。自少至长家业常见杀等恶事。不须誓受。设自誓受其心轻慢不发恶戒。要行杀等方得恶戒。不言誓受。生在余家将欲作彼不律仪人。必先誓受。自少至长家业不见杀等恶事。初誓心重故发恶戒。后行杀等不重发故不言作业 问如婆沙一百一十七云。问如诸律仪要受方得。此不律仪亦如是耶。或有说者。亦由受得。谓手执杀具。誓从今日乃至命终常作此业以自活命。尔时便得此不律仪。复有说者虽执杀具自立誓言。然彼不得此不律仪。由二缘得。一由作业。二由受事。由作业者。谓生不律仪家最初作彼杀生等业。尔时便得此不律仪。由受事者。谓生余家为活命故怀杀害心。往屠羊等不律仪所作是誓言。我从今者乃至命终常作汝等所作事业以自活命。尔时便得此不律仪。复有说者此亦最初作彼业时方乃获得此不律仪。彼说不律仪唯一缘得 婆沙三说。初说由誓受。后说由作业。第二说由二种。何者为正 解云。虽无评家且以第二师为正。诸论皆说由二缘得 问准婆沙誓受往不律仪所。此论何故不说 解云。此论略而不说。或可。论意各别。二缘虽同誓受意别。正理文同此论。
    得余无表至诸福业事者。此下释后两句。得余处中无表由三种因。一者由田。田非一故名曰诸田。谓于如是诸福田所施园林等彼善无表初施便生。如说七有依诸福业事。此中且据善处中说。理亦于田有不善.处中。谓于田所作罝网等不善无表初作便生。由愿不同故罝网等与不律仪罝弶等别 所以得知通不善者。故下文舍处中中云。四由事物断坏故舍。事物者何。谓所舍施寺.舍.敷具.制多.园林。及所施为罝网等事 应知田名摄法宽故。故下论云田异。由趣.苦.恩.德有差别 又应知彼处中善.恶业道虽心微劣由田力故亦发无表。
    二者由受至常施食等者。二者由受。谓自誓言若未礼佛不先食等。或作誓限于斋日等常施食等。虽心微劣由受力故无表续生 斋日谓六斋日。月半谓半月。即十五日及月尽日。月谓一月。年谓一年 又解斋日谓六斋日。斋月谓三斋月。半月谓一月之中取半月也。年谓一年。此中由受且约善说。不善.处中略而不论。理亦应有。谓如有人于怨家所作是誓言。若不打骂不先食等。或作誓限于某日等必须打骂。虽心微劣由受力故无表续生。
    三由重行至起余无表者。三由重行。谓起如是殷重作意。若行善时谓淳净信如礼佛等。若行恶时谓猛利缠如捶打等。由心重故无表续生 释讫结言。由此三因起余无表。
    如是已说至未说当说者。此下大文第四明舍差别。就中。一舍别解脱。二舍定.道戒。三舍不律仪。四舍处中戒。五舍诸非色 此下第一明舍别解。就中一问。二答 就问中。一总问。二别问 此即总问。结前生下。
    且云何舍别解律仪者。此即别问。
    颂曰至犯二如负财者。此即答也。就答中。初颂述己宗。后颂叙异说。
    论曰至由四缘舍者。此下释初颂。调伏意显律仪异名。由此能令六根调伏。于八律仪唯除近住。所余七种于五舍中由四缘舍。
    一由意乐至舍学处故者。释由故舍。谓由故作法舍律仪。本由故心受得。今舍还由故心舍彼。就中有三。一者由意乐不欣戒故。二对有解人相领会故。三发有表业违受表故。具三方成舍学处故。随有所阙舍即不成。故正理三十九云。一由故舍。谓于律仪由阿世耶不怀忻慕为舍学处对有解人。发起相违表业差别。非但由起舍学处心。如得律仪心无能故。又在梦中舍不成故。非但由起表业差别。忿.癫.狂等舍不成故。非但由二。对傍生等起心发表舍不成故。
    二由弃舍众同分故者。释由命终。戒依同分增上力得。由命终故舍所依同分能依戒亦舍。故正理云。二由命终。谓众同分增上势力得律仪故。
    三由二形俱时生故者。正理云。三由依止二形俱生。谓身变时。心随变故。又二形者非增上故。
    四由所因善根断故者.戒本由善根得。今善根断故舍彼戒。故正理云。四由断灭所因善根。谓表.无表业等起心断故。
    舍近住戒至由五缘舍者。舍近住戒由前四缘。又加夜尽故说别解总五缘舍。
    何名夜尽。正理云。夜尽者。谓明相出时。
    何缘舍戒由此五缘者。问。
    与受相违至过期限故者。答 与受相违表业生故。是初故舍 所依舍故。是命终舍 所依变故。是二形舍 所因断故。是断善舍 过期限故。是夜尽舍。
    有余部说至苾刍律仪者。释第五句。有余经部师说。犯重舍戒。于四极重感堕地狱罪中。若随犯一亦舍勤策及与苾刍出家律仪。
    有余部言至皆止息故者。释第六句。有余达磨鞠多部言。此云法蜜部。由正法灭亦能令舍别解律仪。以正法灭时一切学处结界羯磨皆止息故所以舍戒。
    迦湿弥罗国至但名富人者。释后两句破经部师。犯彼根本四重罪时不舍出家戒。所以然者。以理而言。于四重中非犯一边一切律仪应遍舍故。此显犯重非舍戒体。引犯余罪非舍戒故云非犯所余僧残等罪有断戒体。以犯余罪可悔除故还作好人。明知戒体犯时不舍。此既不舍戒。犯重亦应然。同犯戒故同名犯戒。一即失戒。一不失戒。理相违故。然犯重人有二种名。一名持戒。二名犯戒。喻况可知。若于所犯发露悔除无覆藏心如禅难提唯名持戒。喻亦可知。故正理云。非犯随一根本罪时一切律仪有皆舍义。然犯重者有二种名。一名具尸罗。二名犯戒者。若于所犯应可悔除发露悔除唯名具戒如有财者负他债时名为富人及负债者。若还债已但名富人。此亦应然。故非舍戒。又婆沙一百十九云。迦湿弥罗国诸论师言。彼犯律仪时不舍律仪。而得非律仪非不律仪。是故尔时名住非律仪非不律仪。亦名住律仪者。若时发露无覆藏心如法悔除。便舍非律仪非不律仪。但名住律仪者。如有富者负他债时名负债者亦名富者。后还债已但名富者。若如是说便为善通。发露悔过还住律仪作法悔除亦非无用(解云此论.正理唯约犯重不舍戒。婆沙通说但犯戒者皆不舍戒)。
    若尔何缘至立他胜名者。经部师难。若言犯重非舍戒者。何缘佛说犯四重者不名苾刍等。苾刍以戒为体。不名苾刍。明知舍戒。戒能破恶说名沙门。不名沙门。明知舍戒。戒从释迦金口所说教法所生名释迦子。非释迦子。明知舍戒。以破苾刍戒体故。所以不名苾刍。以害沙门戒体故。所以不名沙门。于持戒中是坏.是灭.是堕.是落故。所以非释迦子。由犯四重立他胜名。梵名波罗夷。此云他胜。善法名自。恶法名他。若善胜恶法名为自胜。若恶法胜善名为他胜。故犯重人名为他胜 依胜义苾刍蜜意作是说者。说一切有部答。苾刍有二。一世俗苾刍。谓诸异生。二胜义苾刍。谓诸圣者 又解有别解脱戒名世俗苾刍。有道共戒名胜义苾刍。经言犯重非苾刍者依胜义苾刍蜜意作是说。言非苾刍不依世俗言非苾刍。谓犯重人虽有戒体。毕竟无能证诸圣法。不可成彼胜义苾刍名非苾刍。非全舍戒名非苾刍。苾刍之名含于二种。不别显说胜义苾刍故言蜜意。沙门.释子准此应知。故不别解。
    此言凶勃者。经部征责。
    凶勃者何者。说一切有部返问。
    谓于世尊至为犯重罪缘者。经部答。谓于世尊了义所说犯四重罪不名苾刍。以别胜义释令成不了义。若说犯重舍戒。彼恐失戒护持不犯。若言犯重不舍戒体。与多烦恼者为犯重罪缘。彼闻不舍数犯重故。而言犯重不舍戒者。此言凶勃。
    宁知此言是了义说者。说一切有部征。宁知此经言非苾刍是了义说。
    由律自释至是了义说者。经部答。身是俗人。名号苾刍。故言名想苾刍 又解。由白四羯磨得名具足戒等。与此人立苾刍名。故云名想苾刍。名从想生。或能生想故言名想。犯重之人实非苾刍。而自称言我是苾刍 故言自称苾刍 又解作法事时而自称言苾刍某甲。故言自称苾刍。前解为胜。出家之人以乞自活名乞丐苾刍 又解若道.若俗。巡门乞求皆名乞丐苾刍。诸阿罗汉破惑尽故名破惑苾刍 又解一切诸圣得无漏道。真破惑故名破惑苾刍。即是胜义苾刍。律既自释犯重之人实非苾刍自称苾刍。明知犯重无有戒体。文虽引四正取第二自称为证。此即以教证也 此经义中言。或此犯重义中言非苾刍者。由失戒故非是白四羯磨受具足戒苾刍。或非是白四羯磨受具足戒名想苾刍。非约胜义言非苾刍。余解如前。若此犯重苾刍先是胜义苾刍。后由犯重成非胜义苾刍。可得说言依胜义苾刍言非苾刍。非此犯重苾刍先是胜义苾刍。后由犯重成非胜义苾刍。何得释言依胜义苾刍言非苾刍。若胜义苾刍定不犯重。若世俗苾刍犯与不犯皆非胜义。何得说言彼犯重已名非胜义。此即以理证也 由斯教.理故知经言非苾刍者。是了义说。
    然彼所说至犯重亦然者。经部牒前说一切有部计征破。可知 多罗树。形似此间荾芦树。然此间无。
    大师此中喻显何义者。说一切有部问。
    意显于戒至一切律仪者。经部答。文亦可知。
    又犯重人至称苾刍者者。经部师又引经显犯重舍戒 僧谓僧伽。此云众。只谓所有。僧伽所有名曰僧祇。即是众所有食名僧祇食 毗诃罗。义翻为寺。是所住处义 犯重之人非实苾刍自称苾刍。以此故知。律中自称苾刍是犯重人。余文可知。
    彼苾刍体其相云何者。经部问。彼犯重苾刍体其相如何。
    随相是何至四污道沙门者。说一切有部答。彼犯重人随相状是何。戒体必应有。经中既说有四沙门更无第五。明知犯重身中有戒。即污道沙门所摄。若四不摄。应立第五相似沙门。既不别立。应知即是污道沙门。若无戒体不名沙门。既名沙门知有戒体。意引第四为证。余者同文故来 准陀此云稚小。旧云纯陀讹也 婆沙六十六解云。胜道沙门者。谓佛世尊自能觉故。一切独觉应知亦尔 示道沙门者。谓尊者舍利子无等双故。大法将故。常能随佛转法轮故。一切无学声闻应知亦尔 命道沙门者。谓尊者阿难陀。虽居学位而同无学。多闻闻持具净戒禁。一切有学应知亦尔。污.道沙门者。谓莫喝落迦苾刍。喜盗他物等是 解云。佛及独觉。自能觉故。其道胜故。名为胜道。舍利子等说法化人名为示道。阿难陀等以戒.定.慧为命故名命道。谓诸犯重人名为污道 莫河落迦。此云老。谓老苾刍 问非犯重戒余凡苾刍。于此四中是何所摄。而言更无第五沙门 解云是命道沙门摄。以戒为命故。婆沙且说有学。凡夫略而不说。或可影显 又解污.道沙门摄。虽非犯重余轻必犯亦名污.道。婆沙且说犯重。余未说者等字中摄 又解通二所摄。若具净戒命道沙门摄。若犯余轻污道沙门摄。释妨如前 又解不摄。世尊一时。随机说法。且说诸圣及犯重人。故不犯重人非此四摄。若作此解应释文言 准陀当知沙门有四。此是经文 更无第五有部证言。
    虽有此说至火轮死人者。经部通经。经意污道沙门名沙门者。虽有此说。而彼唯有剃发染衣余沙门相故名沙门。非有戒体说名沙门 寄喻来说 如被烧材实非材木。似材木故假立材名 亦如克木作鹦鹉[此/束]。实非彼[此/束]。似彼[此/朿]故。假立[此/朿]名 有水名池。涸池名池似彼池故以假立池名 生芽名种。败种名种。似彼种故假立种名 周匝名轮。旋火名轮。似彼轮故假立轮名 思虑名人死已名人似彼人故假立人名 污道沙门应知亦尔。戒名沙门。犯重已去名沙门者。似沙门故假名沙门。
    若犯重人至授学苾刍者。说一切有部难。若犯重人由无戒故非苾刍者。即无有授犯重苾刍尽形学戒 然律中说。禅难提苾刍。虽复犯重。无覆藏心。世尊遣彼尽形学戒。既遣学戒。明知犯重。不舍戒也。
    不说犯重人至制立如是者。经部答。不说一切诸犯重人皆成波罗夷罪。但成波罗夷罪。由覆藏故。定说非苾刍。谓或有人相续身中有殊胜惭愧。虽复犯重。非他胜罪。由彼无有一念覆心如禅难提等。法主世尊制立如是。
    若犯他胜至出家受戒者。说一切有部难。若犯他胜罪由无戒故便非苾刍。既无有戒何不重令出家受戒。
    由彼相续至如是类苾刍者。经部答。由身已为无惭愧坏。无力发戒。如焦种故不复生芽。设犯重后自谓苾刍。便舍所学。亦不许彼重出家故。释讫调言。于无戒义苦救何为。若犯重人犹有苾刍律仪体性。汝应自归礼如是类苾刍。
    正法灭时至无有舍义者。此破法蜜部 羯磨。此云业。若依婆沙一百一十七云。持律者说。法灭没时为第五缘。彼作是说。法灭舍戒。正法灭时虽无一切结界羯磨。及毗奈耶。未得律仪无新得理。以别解脱由他教故。而先得戒者其法灭时无有舍义。准下论文。正法有二。一教。二证。圣教总言唯住千载 有余证法唯住千载。教法住时复过于此 又婆沙一百八十三亦说。正法千年。同前说。若依前说。今时未满千年。以说戒.羯磨未止息故。若依后说容过千年。佛涅槃来于今久故。
    静虑无漏至云何当舍者。此下第二舍定道戒。等谓等取二律仪外余有漏善。及无漏法。此中文势正明律仪。以义便故兼明余法。
    颂曰至练根及退失者。上两句明舍有漏戒等。下两句明舍无漏戒等。
    论曰至与色界异者。释上两句 殊胜善根。谓暖等四。异生命终舍众同分。若生欲界。若生上地。定舍彼故。余文可知 总而言之。定生戒等由三缘舍。一易地。二得退。三命终。随心转戒随心而得。以舍心故戒亦随舍。故舍心有三缘。戒亦三缘舍。故入阿毗达磨论云。静虑律仪由得色界善心故得。由舍色界善心故舍。属彼心故 无漏律仪得.舍亦尔。随无漏心而得舍故(已上论文)无色如色易地.退舍。但无戒异 正理三十九弹云。舍众同分及离染时亦舍暖等及退分定。为摄此故复说等言。经主释中应加离染。如舍色善由易地.退.及离染三。无色亦尔 俱舍师救云。虽离第九品染能舍退分。离前八品即不能舍。离染名总恐有所滥故我不说。异生若成暖等善根命终定舍虽少故说。又解略而不论。今准此论及正理论。唯暖等四顺决择分名殊胜善根命终舍。余顺决择分非是殊胜命终不舍。一正理但云暖等。二俱舍以色二缘例同无色。若余决择亦命终舍。无色亦有顺决择分。何故不说命终舍耶。三正理但以色界三缘例同无色不言命终。以此故知余顺决择非是殊胜非命终舍。唯暖等四名殊胜善根唯说异生命终舍故。虽圣亦舍暖等善根。由易地舍非由命终。若当地死还生当地即不舍也。问若说定戒此论说命终舍舍缘有三。正理又说离染舍舍缘有四。若说三缘.四缘即与五事论相违。彼论云问静虑律仪何缘故得。何缘故舍。答色界善心若得便得。若舍便舍。此复二种。一由退故。二由界地有转易故。解云。五事论据全舍故说二种。此论.正理通据少分故。或说三种。或说四种。问别解脱戒与静虑戒同是有漏。二俱是善。何故舍缘差别不同。解云若以别解五缘对定戒 别解脱戒得由表业故心.受得。还由表业故心舍彼得有故舍 定戒非由故心表得。无有故舍 别解依身有所依变心亦随变。故有二形舍 定戒依身无所依变心亦随变。故无二形舍 别解得由因等起心。由起邪见断彼善心。由失彼善即失彼戒。故有断善舍 定戒由定心得。必无邪见能断定心。诸论说唯欲邪见断欲生得故无断善舍 别解有昼.夜分限。有夜尽舍 定戒无斯分限。无夜尽舍 唯命终舍同彼定戒。然别解命终全舍。定戒命终分舍暖等 总而言之。别解对定戒。四别一同。若以定戒三缘对别解脱戒。定戒有上.下生易地失故有易地舍 别解命终必定舍故但由命终。非由易地失故无易地舍 定戒由退起惑有退彼定。由退定故即退定戒。故有退舍 别解非由退起惑故失求戒心。故无退舍 若依正理更有离染舍缘不同。谓彼定戒由离染时舍退分定。由舍彼定故。即舍彼定俱时戒故。故定戒有离染舍 别解脱戒非由离染舍求戒心。故无离染舍。唯有命终舍。分同别解脱 总而言之。以定俱戒对别解脱。若依此论二别一同。若依正理一同三别。
    无漏善法至胜果道故者。释下两句。无漏善法由三缘舍 一由得果。谓得果时舍前向道。及舍果道 二由练根。得利舍钝 三由退失。谓得退时退果道及胜果道 言得退者。先成此法后退不成名为得退 果道。谓果中道 胜果道。谓得果已起余无漏胜前果故名胜果道 或趣胜果名胜果道。若望前果名胜果道。若望后果名为向道 又解胜果道宽依果起道皆名胜果。向道即狭进趣后果名向道故。于二解中前解为胜。得果舍前向道。岂有不舍胜果道耶。总而言之。无漏善法由三缘舍。一由得果。二由练根。三由退失正理三十九弹云。经主于此应说二缘。以得果言摄练根故。谓练根位必还得果。弃舍钝果胜果道故。又云。我于此中应少分别。若据舍见道及道类智。当知但由得果非退。若不动法无学俱无。所余无漏容具二种 俱舍师救言。论主别说得果.练根二种舍者。若得果舍据同类舍。如从预流至一来果。若是钝根舍前钝道得果钝道。若是利根舍前利道得果利道。若练根舍据异类舍。如舍钝道得利道故。虽转根位必亦得果。非同类舍故不与得果名。论主别说练根意在于此。如五事论亦立三种。故彼论云。问无漏律仪何缘故得。何缘故舍。答与道俱得无全舍者。若随分舍则由三缘。一由退故。二由得果故。三由练根故 正理论师虽欲故违我说。何斯返破自宗。又虽分别亦非尽理。于修道位有学利根。当知亦由得果非退。何故不说。若善分别应作是言。若舍见道及道类智。并于修位有学利根。当知但由得果非退。若不动法无学俱无。所余无漏容具二种。意欲分别何斯招过 问别解脱戒。与无漏戒。虽复有漏.无漏不同。二俱是善。何故舍缘差别不同 解云若以别解五缘对道戒。如对定戒说有差别者。定戒命终分舍。道戒无命终舍。以不系故 总而言之。别解对道戒五缘皆别 若以道戒三缘对别解脱。道戒由得果故。舍前劣道有得果舍。别解非由得果舍故无得果舍 道戒由心故得。以练根时舍戒俱心。戒亦随舍有练根舍。别解非由练根舍求戒心无练根舍 道戒有退舍。别解无退舍。如前定戒对别解脱 总而言之。道戒对别解三缘俱不同问别解对道戒定.散不同可舍缘别。定戒与道戒虽有漏.无漏别。二俱随心戒。何故舍缘差别不等 解云若以定戒三缘对道戒。定戒有漏有易地失故有易地舍。道戒无漏非由易地失故无易地舍 定戒命终分舍暖等有命终舍。道戒命终无别舍故无命终舍 若依正理定戒有离染舍。由离染位舍退分故。以彼退分与彼烦恼相出入故。以舍烦恼亦舍退分。由舍退分亦舍退分俱时戒故有离染舍定.道二戒俱容退故皆有退舍 总而言之。定戒对道戒若依此论二异一同。若依正理一同三异 若以道戒三缘对定戒 道戒由得果.练根得胜舍劣故。有得果.练根舍 定戒非由得果.练根舍故。无得果.练根舍。唯退缘同如前释 总而言之。道戒对定戒二异一同。
    如是已说至得戒二形生者。此即第三舍不律仪。结问颂答。
    论曰至舍所依故者。诸不律仪由三缘舍。一者由死舍所依故。恶戒本依众同分得。所依同分今时既舍。能依恶戒亦随舍故。
    二由得戒至势力强故者。第二由得戒舍。谓得别解.静虑二戒恶戒便舍。由内因.外缘故。得律仪时恶戒便断。以善.恶戒其性相违必无俱起。善戒于中初起增盛势力强故能舍恶戒 问三律仪中何故不说无漏律仪能舍恶戒 解云于见道前必得定戒舍彼恶戒。前已舍故。故不说彼道戒能舍。
    三由相续至所依变故者。第三二形舍。由相续身二形俱生故。由依身变故。心亦随变。又二形者非增上故能舍恶戒。又正理云。然二形生舍善.恶戒。二依贪欲极增上故。非成扇搋等舍善.恶律仪。起二依贪非极重故。
    住恶戒者至病终难愈者。明恶戒易得有誓受得。恶戒难舍舍事不舍。要得善戒方能舍彼。喻况可知。
    不律仪者至为名处中者者。问。
    有余师说至依表得故者。答。前师意说。得不律仪恶阿世耶非永舍故。如停热铁赤灭青生。善.恶二戒应知亦尔。善戒灭恶戒生 后师意说。由得善戒舍恶戒故。若不更作无缘令得以不律仪依表生故。但是处中。准婆沙一百十七前师是健驮逻国诸师。后师是迦湿弥罗国诸大论师。彼论虽无评家且以后师为正 然正理论三十九取前师为正。故彼论云。前说应理。先受戒时恶阿世耶非永舍故。依前表业恶戒还起 俱舍师救云。诸师皆说得戒舍。此既得戒。宁容不舍。后不更作。如何更起。故知后说为正。正理意违俱舍。此乃反害本国诸师 问此论恶戒舍有三缘。何故婆沙舍缘有四。故婆沙一百一十七云。诸不律仪由四缘舍。一受别解脱律仪。二得静虑律仪。三二形生。四舍众同分 解云别解定戒俱名得戒故。此论合为一种。婆沙据定.散不同故分二开合为异 问别解与恶戒相翻以立。何故舍缘差别不同。解云若以别解五缘对恶戒 别解是善得难。舍易。作法即成得有故舍 恶戒是恶得易。舍难。作法不成。无有故舍 别解由求戒心得。以起邪见断求戒心。不成彼心戒亦随舍有断善舍 恶戒不尔。无断善舍 问于恶戒中何故无断恶舍 解云求恶戒心是不善惑断彼惑时必得定戒。得定戒已必舍恶戒。无有断彼惑已不得定戒故无断恶舍 又解得戒义当断恶舍。得善戒时虽复犹成求恶戒心。以不成彼恶戒体故名为断恶 断恶舍虽成求恶戒心由得善戒故能舍恶戒名为断恶舍. 断善舍善。非由恶戒能舍善戒。但由邪见故。心与戒二俱不成 别解有日.夜分齐故有夜尽舍 恶戒无有日.夜分齐故无夜尽舍 命终。二形。善.恶俱同。此义可知 总而言之。别解对恶戒三别.二同 若以恶戒三缘对别解脱。恶戒得易舍难。有得戒舍。别解得难舍易。故舍即成。非由恶戒将作不律仪人。必先舍故。若不先舍行屠羊等但是处中。命终。二形。同故无妨 总而言之。恶戒对别解一异.二同 问定戒与恶戒何故舍缘差别不同 解云若以定戒三缘对恶戒。定戒有易地失故有易地舍。恶戒命终定舍非由易地舍故无易地舍 定戒由退起惑失彼定故戒亦随舍有退舍。恶戒烦恼具成。更无退处故无退舍。唯命终舍分同恶戒 若依正理更有离染不同。定戒于离染位由舍退分有离染舍。恶戒先得定时必已舍故无离染舍 总而言之。定戒对恶戒。若依此论二别.一同。若依正理一同.三别 若以恶戒三缘对定戒。恶戒得善戒故。有得戒舍。定戒必无得恶戒故。得恶戒时定戒先退。退定戒时未得恶戒。故无得恶戒舍 恶戒身中容二形生有二形舍。定戒身中无二形生故无二形舍 恶戒命终全舍。定戒命终分舍。唯命终舍分同 总而言之。恶戒对定戒。二别.一同 问道戒与恶戒何故舍缘差别不同 解云若以道戒三缘对恶戒。道戒有得果.练根.及退失故。可有得果舍.练根舍.退失舍。恶戒三义俱无故无三舍 若以恶戒三缘对道戒。恶戒死时必舍有命终舍。道戒死已犹成无命终舍 恶戒有得善戒有得戒舍。道戒必无得恶戒理无得恶戒舍 恶戒身中容二形生有二形舍。道戒身中无二形生故无二形舍 总而言之。道戒.恶戒展转相望三缘各别。
    处中无表舍复云何者。此下第四舍处中无表。非律仪非不律仪故名处中。
    颂曰至作事寿根断者。处中无表由六缘舍。一由受心断舍。二由势力断舍。三由作业断舍。四由事物断舍。五由寿命断舍。六由依根断舍。前由。后断。通中间六。
    论曰至舍由六缘者。标名.举数 问如婆沙舍处中善.恶中云。是谓所说表.无表业略毗婆沙。准彼论文亦说表业。何故此论唯言无表 解云此论偏明无表不说表。婆沙两种通明故俱说二 又解但舍无表必亦舍表。影显可知。故不说表 又解此论据舍现行故唯说无表。婆沙通舍成就.现行故具说二。
    一由受心至弃先所受者。一由受心断坏故舍。以此无表由受心得。谓先誓。受善心.恶心作是愿言。恒于某时作善作恶。善如礼赞等。恶如捶打等。无表随转。要期未满本愿当亏忽在中途而怀追悔。舍本所受善.恶誓心作是念言。我从今时弃先所受无表便舍。本由受心得此无表。今舍受心无表亦舍。若舍受心舍离名舍。非将不成。若舍无表将不成就说名为舍。又正理三十九云。一由受心断坏故舍。谓先誓受恒于某时敬礼制多。及赞颂等。今作是念后更不为。彼阿世耶从兹便息。由彼弃舍本意乐故。或复别作势用增强与先现行相违事业。本意乐息无表便断 准正理文受心中亦有作业不说恶者略而不论 或等字摄 然彼又说别作势用增强事业。与先常行事业相违。本劣意乐尔时止息无表便断。得胜舍劣与此论别。此中受心断坏故舍义当故舍。婆沙名意乐息。杂心名悕望止。名异.义同。
    二由势力至尽时便止者。二由势力断坏故舍。谓由净信猛利烦恼二势力故引起无表。彼二限势若断坏时无表便舍。喻况可知 问如正理云。二由势力断坏故舍。谓由净信.烦恼势力所引无表。彼二限势若断坏时无表便舍。如所放箭及陶家轮。故轨范师作如是说。由等起力所引发故。虽舍加行及阿世耶。无表或容尽寿随转。乃至发起极猛利缠。捶击禽兽。应知亦尔。或先立限齐尔所时。今限势过无表便断。又婆沙一百二十二云。限势未过。谓淳净心。及猛利缠。所作善.恶。随彼势力无表不断。如猛利缠杀捃多蚁(此云折脚蚁。或云卵蚁。名含二义。是故不翻。彼非为害显杀无惭)所发无表尽形相续。淳净信心所作亦尔。谓如有人起殷重信修营供具奉施众僧烧香.散花种种供养。或于佛说如是日.月.五年会等。请诸众僧种种供养。起淳净心发身.语业。乃至意乐未息。或加行未舍。无表不断。若意乐息。及舍加行。无表便断。余处中行广说亦尔。正理即云虽舍加行及阿世耶无表或容尽寿随转。婆沙即云若意乐息及舍加行无表便断。俱释势力断舍。何故两论不同。俱舍复同何说 解云净信.猛缠各有三品。谓上上.上中.上下。若起上上净信.猛缠。于其中间虽意乐息及舍加行。无表不断。若起上中.上下净信猛缠。于其中间意乐息舍加行。无表即断。正理通据三品说。若起上上品尽寿随转若起上中.上下即非尽寿。故说或容。显彼不定。婆沙此文若据上中.上下二品净信.猛缠故。言意乐息舍加行无表便断 或作论者意各别故。俱舍既无明文。或同正理。或同婆沙。或谓同两论。皆无妨矣。婆沙.杂心名限势过名异.义同。
    三由作业至后更不作者。三由作业断坏故舍。以此无表由作业得。谓作善业。或作恶业。善如礼赞等。恶如捶打等。无表随转如先所受善业.恶业。今作是念后更不作无表便舍。本由作业得此无表。今舍作业无表亦舍。故正理云。三由作业断坏故舍。谓虽不舍根本受心然更不为所受作业。唯除忘念而不作者。以此无表期加行生绝加行时无表便舍 问受心亦要期。作业亦有期心。此二何别 解云受心据意以论。作业据身.语以说 又解受心誓受即得。作业作乃方成 又解受心虽亦有彼作业。受心强胜。无表但从受心得故。但名受心不名作业。作业虽亦有彼期心。作业强胜。无表但从作业得故。但名作业不名受心。婆沙名加行舍。杂心名舍方便。名异义同。
    四由事物至罝网等事者。正理释云。本由彼事引无表生。彼事坏时无表便断。婆沙名事物。杂心名若事。名皆相似。
    五由寿命至有转易故者.五由寿命断坏故舍。本得处中善.恶无表由所依身。以舍命故。彼所依止众同分身有转易故。无表便断。婆沙名由所依。杂心名若身。义皆无违。
    六由善根至所引无表者。六由善根断坏故舍。谓起加行断善根时。于加行位便舍处中善根所引无表。正理难云。六由依根断坏故舍。谓起加行断善.恶时。各舍彼根所引无表。非至断善得静虑时方舍处中善恶无表。以羸劣故。起加行时便舍处中善.恶无表。如何经主于此义中说第六缘名为断善。若作是说断善加行亦名断善。为第六缘。是则应言静虑加行亦名静虑便成七缘。静虑加行中舍恶无表故。应言根者通善.恶根。所说断言是断加行。由依根断为第六缘。此释颂文于理无失 正理意说。处中六缘一一皆能通舍善.恶。所言根断。根通善恶。断是断加行。若处中善断善加行舍。若处中恶断恶加行舍。即是静虑加行 俱舍师救云。理实颂中所说根断如正理说。而于长行偏言断善。影显断恶。或可。论主试后学徒为觉.不觉。应知此中若处中善生得善所起。及加行善所起者。皆于断善加行时舍。若处中不善断恶加行时舍。谓于静虑加行位中间思心舍名断恶加行舍。加行位中名为断者。若加行善不成名断能舍无表。若生得善。及与不善。伏不现行名之为断。能舍无表。非体不成 问处中善.恶何故唯于加行时舍 解云以彼劣故唯加行舍 难云加行善发别解脱戒彼既是强。如何亦于加行位舍 解云彼虽是强。由于此位舍能发心故亦随舍 难云生得善发处中善者。及不善心发处中不善加行位既未舍。彼能发之心如何有舍 解云虽未舍彼能发之心性劣故舍 问静虑加行舍恶处中受戒加行亦能舍不 解云不能舍。论说静虑加行舍故。又性中庸不违受戒于根本位尚不舍彼况加行耶 难云既性中庸何妨不违静虑 解云静虑正断恶故舍恶处中 难云别解非正能断惑。如何能舍不律仪 解云与彼恶戒敌对相违。虽非断惑得戒。名舍 又解能舍。如得静虑能舍恶戒。于加行位舍恶处中。得别解脱理亦应然。正得戒时既舍恶戒。加行理亦舍恶处中。岂有将受别解脱戒。不舍恶处中而受彼善戒。以将受时必先舍故。而言恶处中不违善戒据得戒已去。若初得戒即违不起正理不说略而不论 应知诸论说舍处中文多不具。此论.正理具说六种。可谓周备 问别解与处中无表何故舍缘差别不同 解云若以别解五缘对处中。别解善法增胜不依二形。有二形舍。处中中庸不违二形。无二形舍 别解有昼.夜分齐故。有夜尽舍。处中无斯定限。无夜尽舍。故舍义当受心断。命终断舍名义俱同。断善同根断少分 总而言之。别解对处中二别.三同 若以处中六缘对别解。处中有势力.作业.事物断故有此三舍。别解不尔无此三舍。受心断舍义当故舍。寿命断舍。名义俱同。根断分同断善舍 总而言之。处中对别解三异.三同 问定戒与处中无表何故舍缘差别不同 解云若以定戒三缘对处中。定戒有易地失故。有易地舍。处中由命终舍。或加行舍。非由易地失故。无易地舍 定戒有退失故有退舍。若善处中非由退起惑故舍。若恶处中惑先成故。非由退舍故。说处中无退失舍。唯命终舍同。然定戒分舍。处中全舍 总而言之。定戒对处中二异.一同 若以处中六缘对定戒。唯命终舍同如前解。余五缘舍唯处中有。定戒无可知 总而言之。处中对定戒五异.一同 问道戒与处中无表何故舍缘差别不同 解云若以道戒三缘对处中。道戒有得果练根.退失故有此三舍。处中不尔无此三舍。故三皆别。若以处中六缘对道戒。道戒并无故六皆别 问恶戒与处中无表何故舍缘差别不同 解云若以恶戒三缘对处中。恶戒舍难。故舍不成有得戒舍。处中易舍。作法即成。或加行舍故无得戒舍 恶戒恶中增胜不依二形。有二形舍。处中中庸不违二形。无二形舍。唯命终舍同 总而言之。恶戒对处中二别.一同 若以处中六缘对恶戒。处中舍易。作法即成有受心断舍。恶戒舍难。无受心断舍 处中有势力.作业.事物.根断故有此四舍。恶戒不尔。无此四舍。唯命终舍同 总而言之。处中对恶戒五异.一同 或根断中断恶舍义。当恶戒中得戒舍。以得善戒断恶戒故。若作斯解于根断中少分同得戒。
    欲非色善至舍复云何者。此下第五舍诸非色 问欲界非色善法。及余一切三界非色染法舍复云何。上来文势正明舍善.恶.中。复作斯问义便并明 色.无色界非色善法。舍定戒中义便已明故此不问 问何故不问舍无记法 解云余善.染法是善.恶色同流类故所以别问。余无记法非流类故所以不问。
    颂曰至舍诸非色染者。上两句答前问。下两句答后问。
    论曰至二生上界者。释上两句。欲界一切非色善法。谓生得.闻.思并彼眷属。舍由二缘 一断善根。谓起邪见断彼善根。若生得善正断善时舍名断善舍。若加行善断善加行时舍名断善舍 二生上界名易地舍。谓转易地时必舍彼善。正理弹云。应言少分亦离染舍。如忧根等非色善法(解云等谓等取忧根俱生善恶作及彼眷属)俱舍师救云。断善.上生全舍别说。离染非全略而不论。
    三界一切至非余方便者。释下两句。三界一切见.修所断非色染法。舍由一缘。谓彼但由诸能对治无间道起。随其所应。若此所断法品类能断无间道生。当舍此品类中所有烦恼及彼助伴。唯此道生能舍彼染。非余方便能舍彼染 问上来明舍欲界非色善法。及三界非色染法。何故不对别解脱等 问答分别 解云一一别对相翻废立理亦应得非正所明故不别说。
    善恶律仪至除中定无想者。此即大文第五约处辨成。前两句明恶戒。后六句明善戒。此善.恶戒。处有差别故约处辨成 处中。处无差别。多通诸处故不别明。
    论曰至具二形者者.释初两句。于北洲中无杀生等粗重业道无不律仪 扇搋半择名二黄门。如前已说。余文可知。
    律仪亦尔至容有律仪者.释第三句。律仪亦尔。谓于人中除前所除北洲。扇搋半择二形。余人趣有。此即例同恶戒。不但在人三洲。并天亦有。故人.天趣容有律仪。
    复以何缘至非律仪依者。问。可知 相续。谓身。
    由经律中至非彼类有者。答。契经中说男根成就 毗奈耶说除弃此类扇搋等人。故知律仪非彼类有。余文可知。
    复由何理彼无律仪者。问。虽有教说复由何理彼无律仪。
    由二所依至惭愧心故者。答。一依相续非起二贪可发善戒。由二根所依身所起烦恼。于一相续身俱增上故。不发善戒。于正思择有堪能者。可发善戒。扇搋迦于正思择闻.思.修等无堪能故。不发善戒。极惭愧心能发善戒。半择迦无有极重惭愧心故。不发善戒 又解半择迦于正思择无堪能故。扇搋迦无有极重惭愧心故 又解俱通二种 又解总通三种。
    若尔何故无不律仪者。难。
    彼于恶中至相翻立故者。释。夫于善.恶心决定者得善.恶戒。彼二根等于极恶中心不定故。又善.恶戒于一身中相翻而立。彼身既不能得善戒故亦不能得彼恶戒 问舍善.恶戒唯二形舍。非扇搋.半择。何故得善.恶戒三俱不得 解云善戒善中增胜。恶戒恶中增胜。初得时难必须胜依身起。故彼三种俱不能得。后起称易扇搋.半择过非是重不能舍彼善戒.恶戒。戒依彼身 二形过重以能舍彼善戒.恶戒。戒不依彼。故正理三十九云。然二形生舍善.恶戒。二依贪欲极增上故。非成扇搋等舍善.恶律仪。起二依贪非极重故。
    北俱卢人至善戒恶戒者。别显北洲无善.恶戒。北俱卢人无受戒故。无别解脱律仪。无入定故。无静虑律仪.无漏律仪。及无造恶胜阿世耶。故无不律仪。是故彼无善戒恶戒。
    猛利惭愧至不律仪故者。此显恶趣无善恶戒。极猛利惭.愧三恶趣中无故。律.不律仪于彼亦非有 与胜惭.愧相应起故方有律仪 与胜惭.愧相违。与胜无惭.无愧相应有不律仪。
    又扇搋等至嘉苗秽草者。喻况。可知。
    若尔何故至近住斋戒者。难。若说律仪恶趣无有。何故经言龙受八戒 半月。谓十五日 八日。谓月八日 又解半月。谓白半十五日及黑半十五日 八日。谓白半八日及黑半八日 又解半月中八日。谓白半八日及黑半八日。
    此得妙行至唯人天有者。答。龙虽受戒唯得处中妙行业道非得律仪。是故律仪唯人.天有非三恶趣 问若不得戒何故为受 解云令生妙行得胜果故。故婆沙百二十四云。扇搋.半择迦.无形.二形受近住律仪得律仪不。答应言不得。所以者何。彼所依身者志性羸劣非律仪器。亦不能为不律仪器。如碱卤田嘉苗.秽草俱不生长。然应授彼近住律仪。令生妙行当得胜果 问此论何故不说无形 解云此论不说略而不论。
    然唯人具至静虑无漏者。释第四句。
    若生欲天至彼必非有者。释第五.第六句。正理云若生欲天及生色界皆容得有静虑律仪。然无想天但容成就。生无色界彼俱非有。
    无漏律仪至必不现起者。释后两句。无漏律仪不但在欲.色界。亦在无色。谓若生在欲界天中。及生色界中。除中定梵王。及无想天。以彼二处唯异生故。余十六处皆容得有无漏律仪。生无色中唯得成就下六地中无漏律仪。以无色故必不现行。
    因辨诸业至所标诸业者。此下当品之中大文第二释经诸业。就中。一牒前总标。二别解释 此即牒前总标。
    且经中说至其相云何者。此下第二别解释。就中。一明三性业。二明福等三。三明三受业。四明三时业。五明身.心受业。六明曲.秽.浊。七明黑黑等。八明三牟尼清净。九明三恶行.妙行。十明十业道。十一明三邪行 此下第一明三性业。就中。一问。二答 此即依经起问。
    颂曰至名善恶无记者。颂答。
    论曰至善不善故者。如是安等业名善等业相。谓安稳业说名为善。能得可爱异熟果者。暂时济众苦故。能得可爱涅槃果者永时济众苦故 不安稳业名为不善。由此能招非爱异熟。又极遮止趣向涅槃。与前安稳性相违故 非前二业立无记名。无别胜能不可记为善.不善故。
    又经中说至业果无动故者。此即第二明福等三。初句列名。次三句别释。后两句释妨。
    论曰至说名不动者。此即略释福等三业。
    岂不世尊至皆名有动者。问。岂不世尊说下初.二.三定皆名有动。
    圣说此中至说名不动者。答 等。谓等取喜.乐二受。故正理云。圣说。此中有寻.伺。喜。乐受动故。由下初定有寻.伺动。由下二定有喜受动。由下三定有乐受动。以有寻等灾患未息故立动名。若不动经中据因能感不动果故说名不动 又解等取喜.乐。出.入息。随其所应说名为动。
    如何有动定招无动异熟者。此下释后两句。此即问也。
    虽此定中至立不动名者。答。虽下三定中有寻.伺等灾患所动。而业对果。非如欲界有动转故立不动名。谓欲界中有余异趣.异处满业。由别缘力资助彼故。令于异趣.异处中受以或有业。能感外财官位。内身形量颜色身。及受乐等。满业于天等四趣中此业应熟。由别缘力所引转故。于人等四趣中此业便熟 唯除地狱。以无可爱异熟果故。又解于等字中亦摄地狱。以非爱果通五趣故 色.无色界余地.余处业。无容转令异地.异处受异熟果。以业对果对处定故等引地摄。无动转故立不动名。
    又正理云。应知此中由于因果相属愚故造非福业。以非福业纯染污故。要依粗重相续无明。由此无明现在前位。不能信解因果相属。是故发起诸非福行。由真实义愚故造福及不动业。真实义者谓四圣谛。若于彼愚诸异生类。于善心位亦得间起。由此势力令于三界不如实知其性皆苦。起福.不动行为后有因。若已见谛者则无是事。乘先行力渐离染时。如次得生欲.色.无色(解云异生于世俗因果相属愚故。造非福业。于真实义愚故。造福及不动业。若已见谛者不愚因果相属故不造非福业。不愚真实义故不造福.不动业。故言若已见谛者即无是事。然乘先异生时福及不动行力。渐离染时。如次得生欲.色.无色 若准此文。圣人不造感生异熟业)。
    又经中说至其相云何者。此下第三明三受业。依经起问。
    颂曰至现前差别故者。初一颂正明三受业。第二颂引证。第三颂明顺受。
    论曰至苦乐受故者。释初颂。可知。
    非此诸业至此中名受者。非此诸三受业唯感受果。应知亦感彼受资粮。除受余四蕴资助受故名受资粮。受及资粮此中总名为受。唯言受者。从强说故。相从说故。受资粮故。又正理四十云。此业非唯感受异熟。如何总得顺受业名。诸业为因所感异熟。皆似于受得受名数。所以者何。彼皆如受为身益.损.及平等故。如水.火等于树枝等为益。为损。为等义成。
    有余师说至异熟果故者。释第五.第六句。有余师不但上地有顺舍业。下诸地中亦有第三顺非二业。由中间定无寻唯伺业。能招中定舍异熟故。以生中定唯有舍故。若异此者。中间定业应无异熟果。或应无业。以无苦.乐所感果故。
    有余师说至不感受果者。叙二异解。前师意说。此中定无寻唯伺业。能感初定根本地中乐根异熟。同一缚故 第二师说。此无寻唯伺业不感受果。感余色法.不相应行 又杂心业品云。问下地何故无不苦不乐报耶。答有说下地粗而彼受细故。下地不寂静而彼受寂静故 杂心意同二说。
    二说俱与至无寻业者。论主破云。二说俱与六足.发智本论相违。故本论言。颇有业唯感心受异熟非身受异熟耶。曰有。谓善无寻业 中定善业既无寻摄。明知但感中定心受不感身受。若说中定善无寻业。能感初定乐根异熟。便有无寻业亦感身受。本论相违。本论说无寻业唯感心受故。又本论说善无寻业能感心受。明知中定善业能感心受异熟。既能感受果。后说此业不感受果。亦违本论。
    又本论说至俱时熟故者。释第七.第八句。又引发智等本论证下地中有舍异熟。以上界中无苦受故。不可说言顺三受业一时受果。此中略举发智初番。第二第三番广说中显。如婆沙一百一十五云。颇有顺乐受等三业非前非后受异熟果耶。答有 此中非前者遮过去。非后者遮未来。受异熟果者。谓三业同于一刹那顷受异熟果。依此立问。是以答有 谓顺乐受业色者。此业能感人天九处。除声。恶趣四处谓色.香.味.触。顺苦受业心.心所法者。此业能感苦受及彼相应异熟。顺不苦不乐受业心不相应行者。此业能感人.天四类异熟。谓命根.众同分.得.生住老无常。能感恶趣二类异熟。谓得.生住老无常.又顺乐受业心不相应行者。此业能感人.天四类异熟。谓命根.众同分.得.生住老无常。恶趣二类异熟谓得生住老无常。顺苦受业色者。此业能感恶趣九处除声。人.天四处谓色.香.味.触。顺不苦不乐受业心.心所法者。此业能感不苦不乐受及相应异熟又顺乐受业心.心所法者。此业能感乐受及彼相应异熟。顺苦受业心不相应行者。此业能感恶趣四类异熟。谓命根.众同分.得.生住老无常。人.天二类异熟。谓得.生住老无常。顺不苦不乐受业色者。此业能感人.天九处除声。恶趣四处谓色.香.味.触(已上论文)此中引意正取第二番中顺不苦不乐受业心.心所法为证。既顺不苦不乐受业感心.心所法。故知定感舍受异熟。必同时故非离欲界中有此三业一刹那中俱时熟。故上界即无。由此证知。下地定有舍受异熟。虽有顺舍受业色.不相应行。非定感舍受故。不以为证。正理三十破云。此亦非证。以本论中说三界业如三受故。然非三界所系诸业可俱时受。此亦应然。而本论言有三界业俱时熟者。为欲试验于对法宗解.不解故。或于增上果说受异熟声。色.无色界资下异熟令其久住故作是言。顺三受业文亦容作此释。故彼所引非定证因 解云正理意说。引顺三受业俱时熟非定能证异熟果业俱时熟。彼引三界业俱时受。例破顺三受业。一为试验为解.不解。二约增上果释三界业。故婆沙一百一十八曰。颇有三界业非前.非后受异熟耶。答有。乃至广说。此中道理应答言无。以异熟果界地断故。而言有者有何理耶。有说。此中以问非理是故随彼作非理答。何故须作非理问耶。欲试验他故(广引事云云)复有说者。依增上果为此问.答。亦不违理。以三界业容有一时受此果故(广引事云云)又云。由此道理今于此中依增上果作此问.答。亦不违理。以增上果一切界地无隔断故。
    若作俱舍师救说三受业。依理问答。非试验他故。三受业约异熟俱时熟说。说三界业非理问答为试验他。或约增上果故三界业约增上果说。不约异熟。理必无有三界诸业于一刹那俱受异熟故。三受约异熟。三界约增上果。如何将彼三界增上。例此三受异熟文耶。又婆沙第二十。解傍生.鬼趣异熟因中云。心.心所法者乐.喜.舍受。及相应法 又解欲界人.天异熟因中云。心.心所法者乐喜舍受。及相应法 准此故知。欲界定有舍受异熟为正。
    此业为善为不善耶者。问。感舍受业。为善.为不善。
    是善而劣者。答。下地舍受劣善所感 问上地舍受胜善能感。何故三定已下舍受劣善所感 解云上地更无喜.乐可欣故胜善能感。下地更有喜.乐二受。人多欣彼不多求舍。为求喜.乐故胜善感。若不别欣喜.乐二受但愿脱苦。即用劣善感彼舍受。又婆沙一百一十五云。问何故舍根唯善业感非不善耶。答舍根行相微细寂静智者所乐故善业感。诸不善业性是粗动故不能感舍受异熟。
    若尔便与至名为善业者。难。若于下地亦有善业能感舍受。便与前文所说相违。谓说善业始从欲界至第三定名顺乐受。又与前文所说相违。得可爱果名为善业。舍非可爱。善如何感。
    应知彼据多分为言者。答。三定已下非无少善亦感舍受。善多感乐从多分说言善感乐。善感可爱应知亦尔。
    此业与受至顺乐受等者。此下释名。问。业因受果。二性既殊。如何说为顺乐受等。
    业与乐受至利益乐受者。答。总有三。此即初解。此约利益以释顺义。因益乐果故立顺名。
    或复此业是乐所受者。第二释。约所受释顺乐。果是能受业因是所受。所受顺能受故名顺受。
    彼乐如何能受于业者。问。彼乐果如何能受于业因。
    乐是此业异熟果故者。答。由业感乐。乐果起时果领乐因故名能受。
    或复彼乐至应知亦尔者。第三释。约能受释顺。或说彼乐是业所受。由业感乐。乐果起时业因是能受.乐果是所受。此即能受顺所受故名为顺受。如顺浴散。浴。谓沐浴 散谓豆面类等 散顺浴故名顺浴散。此亦应然。业顺乐受故名顺乐受业。如顺乐受业既作三释。顺苦受业。顺不苦不乐受业。应知亦尔。
    总说顺受略有五种者。此下释后一颂。因释顺受泛明顺受总有五种。标名.举数。
    一自性顺受至乃至广说者。谓一切受自体不违名自性顺受 如契经说受.乐受时如实了等。同文故来 问受乐受时如何能了受于乐受 答如婆沙一百八十五云。问受.乐受时则不如实知。如实知时则不受乐。所以者何。受.乐受时彼受在现在。非尔时能如实知。不知相应故。无二心品俱行故。如实知时彼受在过去。未来非尔时名受乐受。无作用故。苦受.不苦不乐受说亦尔。佛何故说受乐受时如实了知我受.乐受等耶。有说此中应作是说。受乐受已如实知我已受.乐受。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已如实知我已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而不作是说者有何意耶。应知此中说已受名受。于过去说现在声。如说大王从何方来。此说已来名来 如彼广说 二相应顺受至乃至广说者一切与受相应触。于相应中能顺受故名相应顺受。引经可知。
    三所缘顺受至受所缘故者。谓一切境是受所缘。此所缘境顺能缘受名所缘顺受。如契经说。眼见色已意识唯受于色。不受缘色之贪 又解眼见色谓眼眼。见色已。谓意识。余解如前。乃至法境应知亦尔。正取六境。不受色贪同文故来。
    四异熟顺受至乃至广说者。谓感一切异熟果业名异熟顺受。所以业名异熟者。因异于果名异。或感果时与前不同名异。正感果时能熟故名熟 或从果为名 引经可知。
    五现前顺受至受于乐受者。谓于现在正现行受现前不违名现前顺受。如契经言受.乐受时显受现在。余二受便灭 乃至广说 经言受乐受时者。非此乐受现在前时有余受能受此乐受。但据乐受自体现前。经中即说受.乐受。
    此中但说至顺乐受等者。上来虽复泛说五种。于此顺三受业中。但说第四异熟顺受。由业能招受异熟故。虽业因与受果体性有殊。而得名为顺乐受等。
    如是三业至其相云何者。此下第四明三时业。就中。一明四种业。二明四业别。三明中有造业。四明定受业相。五明现法果业。六明业即受果 此即第一明四种业。牒前问起。因明三受业便明四业故不引经。
    颂曰至余师说四句者。上两句正答。下两句叙异说。
    论曰至总成四种者。释上两句。说业有四皆约时定.不定以立四业 时定有三。谓现.生.后 时不定为一。应知不定义有多种。或非定受果故。或非定此时受故。或非定此趣受故。或非定此处受故。或非定受此类果故。如转重受轻.转轻受重等。如是等类皆名不定 所以约时辨者。凡论造业于时难定。若于时定。异熟亦定。若于时不定。异熟亦不定。以时离熟无别性故。以时是熟位差别故。
    或有欲令至合成五种者。释第三句解五业义。或有欲令不定受业复有二种 一异熟定时不定。于现.生.后三时之中不定有四。或于二时不定。二合有三。或于三时不定三合为一 二异熟。及时俱不定。此亦有四。或于二时异熟.及时俱不定。二合有三。或于三时异熟.及时俱不定。三合为一。夫时难定。若于时定异熟必定。故无时定异熟不定。并定业三合成五种 问四业五业为同为异 解云有同有异。若三定业。及不定中异熟不定时不定。两说皆同。若不定中异熟定时不定。五业说有。四业即无。此即异也。故五业家于不定中开为二种 问何故四业家于不定中无异熟定时不定耶 解云。四业约时辨定不定。时与异熟无别体性。若于熟定亦于时定。即是定摄。故于不定无有异熟定时不定者 又四业家解不定云非定受故立不定名。以此故知。不定中所感异熟或受.不受。五业家言于不定中有异熟定时不定。故知两说不同。又下文评取四业所说为善。明知与五差别不同。问若四业家无异熟定时不定者。何故正理论师破例八业家云。谓如熟定时不定业。时不定故。既共许为顺不定受(云云)彼论既言共许不定。明知亦有异熟定时不定者 解云。彼言共许。五业家共许。或八业家共许 又解云四业.五业义皆相似。开合为异。五业家于不定中开两种。一异熟定时不定。二异熟不定时不定。虽约异熟开为两种。若时义边俱是不定。故于不定虽开二种其义不殊 若作斯解四业家于不定中亦有两种。凡言造业于时难定。若于时定异熟必定。以时离异熟无别体故。以时依彼异熟果故。自有业于异熟定。时不定。以异熟果自有体故。以异熟果不依时故。由斯理故于时不定中可说两种 又下文解现业中云。于异熟定位不定者此业必能招现法果。又正理论正义家破八业家云。谓如熟定.时不定业时不定故。既共许为顺不定受(云云)彼论既言共许。明知正义家同共许也。又正理论但破八业家时定熟不定。不破八业家及五业家熟定时不定。以此故知。四业.五业开合为异 四业家云非定受故立不定名者。或非定受异熟故立不定名。此约异熟或受不受名不定或于三时中非定于此时受异熟故立不定名。此约受异熟时三时不定名不定。故不相违。下文评取四业不言五业者。以义同故。但言四业即是五业故不别说。虽有两解后解为胜。时依异熟。可言时定异熟亦定。异熟不依时立。不可说言于异熟。定时亦定。又准诸论于不定中皆有两种更无异说。
    顺现法受者至后次第熟者。别释三定名。顺现法受者。现法谓现身。受谓异熟。谓此生造业即于此生受异熟果。生谓众同分 顺次生受者。谓此生造业。次第二生受异熟果。生谓生处 顺后次受业者。谓此生造业。从第三生已去乃至多生皆名为后。在第二生后故。于此后位果非顿起。次第而熟。
    有余师说至异熟果少者。有余经部师说。顺现法受业。余第二生等亦得受异熟。而名顺现法受者。随初熟位建立业名为顺现。等等取生.后。生.后二业应知亦有能感多生。从初立名。准现应释。勿顺现等强胜力业异熟果少 依经部宗许有一业能感多生。若顺现法受业其力最强必受生后。若顺生受业其力稍劣。不受现受此即劣现。必受后受此即胜后。若顺后次受业其力最劣。不受现.生故劣前二唯受后受。
    毗婆沙师至麦方结实者。毗婆沙师不许此经部义。何必果近其业即胜。诸业不定 以或有业果近非胜。或复有业果远而胜 譬如外种经三半月葵便结实。此即果近非胜 三半月谓一月半。或三月全更半月 要经六月麦方结实。此即果远而胜。
    譬喻者说至亦有二种者。释第四句。譬喻者说。业有四句 第一句有业于三时定。异熟不定。谓顺现等三非定得异熟。此中有三。一于现时定。异熟不定。二于生时定。异熟不定。三于后时定。异熟不定。此家意说。业时定。异熟不定者。谓于三时定。异熟不定。若于此时受即受。若于此时不受毕竟不受 第二句有业于异熟定。三时不定。谓不定业定得异熟。此中唯一。谓于异熟定。时不定 第三句有业于时.异熟俱定。谓顺现等定得异熟。此中有三。一于现。时异熟俱定。二于生。时.异熟俱定。三于后。时.异熟俱定 第四句有业于时.异熟俱不定。谓不定业非定得异熟。此中唯一。谓于时异熟俱不定 彼说诸业总有八种。谓现.生.后.不定四种。各有定.不定故成八种。第一句三是定中不定。第二句一是不定中定。第三句三是定中定。第四句一是不定中不定。
    于此所说至并欲有顶退者。此即第二明四业差别。于此所说四业差别义中。复辨差别。
    论曰至四业相故者。此即标宗。上来说业总有三家。或说四业。或说五业。或说八业。论主评取四业故云是说为善。此四业中唯显时定.不定。释经所说四种业相差别不同。故于时定分为前三。于时不定总为第四 正理论师为五业家。虽非正义。以是当部异师义故不别破 又解五业.四业开合为异。但言四业即是五业故不别说。应知五业不定中二异熟定.时不定。异熟.及时俱不定。即是四业中时不定摄。夫于时定异熟必定故时定分三。若于时不定异熟或定.不定。故五业中二不定。即是四业中时不定摄。开合为异。又正理不破五业。但破八业中第一句三种时定.异熟不定。以离异熟无别时故。故正理四十云。理必无有异熟不定.时分定业。时定唯是异熟定中位差别故。非离异熟别有时体。如何时定非异熟耶(已上论文) 虽有两解后解为胜。
    颇有四业俱时作耶者。此下释初句。问起。
    容有者。答。
    云何者征。
    遣三使已至俱时究竟者。释。如遣三使。一杀。一盗。一行诳。己自行邪欲。此四俱时究竟业道。名现等四。
    几业能引众同分耶者。释第二句。此即问也。
    能引唯三至先业引故者。答。可知。准此文现业非感同分。不遮感命。故前延寿。但延寿根不言同分 又解此文据常途说。现业非感同分。若据延寿由别缘力现业亦感同分。而延寿中但言感命非同分者。略举一边。以实而言亦感同分。问如婆沙一百一十四云。问几业能引众同分。几能满耶。或有说者。二能引众同分亦能满。谓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二能满众同分不能引谓。顺现法受业.顺不定受业。复有说者。三能引众同分亦能满。谓除顺现法受。一能满众同分不能引。谓顺现法受。复有欲令顺现法受业亦能引众同分。若作是说。此四种业皆能引众同分满众同分 于此婆沙三说之中。此论为同何说。何者为正 解云。此论同第二师。即以第二师为正 又解。婆沙既无评家。于三说中第二第三俱可为正。第二师据常途说。故言现业不感同分。第三师亦据别缘。故言现业能感同分。此论若据常途同第二师。若据别缘亦同第三师。
    何界何趣能造几业者。释第三.第四句此即问。
    诸界诸趣至总开如是者。答。谓三界.五趣。或善或恶。随其所应皆容造四种业。总开如是。
    若就别遮至余皆得造者。此下论文皆显别遮。于中地狱不造善现受业。以地狱中无爱果故。余皆能造。
    不退姓至无遮者。释第五.第六.第七句。于离染地异生不退。无次更生故不造生业。后还生下故造后受业。不退圣者必无受生下诸地故。不造生.后业。若凡若圣。随所生地容造顺现受业。若造不定业一切处无遮 然诸圣者至如后当说者。释第八句简差别可知。
    住中有位亦造业耶者。此下第三明中有造业。上明生有.本有.死有造业。此下明中有造业。此即问起。
    亦造者。答。
    云何者。征。
    颂曰至业所引故者。答。于欲界中住中有位。容有能造二十二业。谓中有位。及胎内五位。胎外五位。总有十一。住中有位能造十一种定业。十一种不定业故名二十二。应知如是中有所造十一定皆顺现受摄。由一类同分无差别故。谓此中有位与自类生有十位。一众同分一业引故。故皆名为顺现受业。由此不别说顺中有受业。以即是彼顺生.顺后.顺不定受业所引故 此中言类同分者。显同一类。故正理云。类同分者。谓人等类非趣.非生。以约趣.生。中有.生有同分异故 若十一种不定业。或此身十一位受。或余身十一位受。或总不受故。得说为时不定业。以宗不许时定异熟不定业故。故此十一种不定业非唯此身十一位受 问如无学人造不定业既无生.后。若受果时唯于现受。何妨中有不定业若受果时。亦唯现受不通余位 解云凡言不定望时不定。无学不定业设有生后亦容彼受。由无生.后故唯现受。亦名不定。中有非是无学。更有生.后。故不定业非唯现受。可通余生。不可为例 问于三定业中何故于中有位唯造现业。不造生.后业耶 解云。中有时促。又身虚薄。现身定业以易造故。故造现定业。异身定业以难造故。不造生.后。难既唯造此身不定。如何通异身受 解云不定易造可余身受。又言不定如何唯局此生 问何故不言色界中有能造业耶 解云而不说者略而不论。
    诸定受业至余非定受者。此即第四明定受业相 胜果。谓预流果。断见惑尽初出见道故。阿罗汉果断修惑尽初出修道故。一来.不还非断二惑尽。非是初出不名胜果 胜定。谓灭定等。如次当说。余文可知。
    现法果业至定招现法果者。此即第五明现法果业。上一句显顺现受业。下三句显不定中定。
    论曰至事亦非一者。释初句。可知。初虽心轻而由境重。后虽境轻而由心重。余文可知。
    或生此地至不受异熟者。释下三句。明不定中异熟定时不定受现果。谓阿罗汉及不还果。随生此地永离此地染。于此地中随其所应。未离染时造善.不善业。及离染已造诸善业。于异熟定时不定者。由永离染故。于此地中不重生故。此业必能招现法果。皆于此身受故名现法果 问如未永离染位有现等时。可言容造异熟定时不定业。如永离此地染位有现法既无生等。如何可言亦造异熟定时不定业。应名为时定 解云永离此地染虽无生等。亦名异熟定时不定业。任此业力若有生等亦容更受。由无生等但现身受。故与定业差别不同 又问未离永离造诸善业。于永离染位可言受果。以成就故。于离染位恶业不成。如何感果 解云夫业感果非要须成。如从上没将生下时。虽不成下诸善.恶业亦感果故。又如同类.遍行因虽有不成亦能为因。若于此地有余生.后顺定受业彼必定无永离染义。必于生.后受异熟故若于时不定于异熟亦不定者。由永离染故必不受异熟。
    何田起业至损益业即受者。此即第六明业即受。问及颂答。
    论曰至定即受果者。总标颂意。就现业中复明即受。
    功德田者谓佛上首僧者。释初句。佛于僧中而为上首。即此僧众名佛上首僧 又解于僧田中佛最为胜故名上首。即佛名上首僧。佛虽非是声闻僧摄。是圣僧等。故正理三十八云。佛若非僧摄。契经何故作如是言。汝等若能以少施物如次供养佛上首僧。则于僧田获得周遍清净施福。正理通云。僧有多种。谓有情人.声闻.福田.及圣僧等。佛于此内非声闻僧。可是余僧。自然觉故 广如彼说。以此文证故知佛亦名僧。
    约补特伽罗至还复出者者。此下释第二.第三句复约别人以解差别有五 此释灭定出。谓此灭定中由灭心故得心寂静。此定寂静似涅槃故。等皆灭心故言相似。犹成就故后还生故不得言真。若从此定初起心极寂静。
    寄喻来况如入涅槃还复出者。
    二从无诤出至相续而转者。释无诤出。入此定时防他惑起。名为利益意乐随逐。出此定时有复为无量胜德熏身。相续而转。
    三从慈定出至相续而转者释慈定出。此定为欲安乐有情。余如无诤。
    四从见道出至净身续起者。释见道出。谓此道中永断见惑得胜转依。谓得见道胜所依身 又解断见惑已得预流果胜所依身。从此见道出时。预流净身相续而起。虽未能断修所断惑。毕竟不与见惑为依名为净身 超越一来.不还果者。初出见道同预流说。
    五从修道出至名功德田者。释修道出。谓此道中永断修惑。虽有暂退必还断故名为永断。得胜转依。谓得修道胜所依身 又解由断修惑已。得阿罗汉胜所依身。从此修道出时罗汉净身相续而起。以彼不与修惑为依名为净身。虽有暂退必还断故名为净身故说此五名功德田。此五但取初出定位。故正理云。从如是五初出位中。乘前所修胜功德势。心犹反顾专念不舍。诸根寂静特异于常。世.出世间。定.不定福。无能胜伏映夺彼者。故说此五名功德田。
    若有于中至能招即果者。释第四句。若有于前六种田中为衰损业为利益业。此业必定能招即果。
    若从余定至非胜福田者。简差别 余定。谓除前五定是所余定 余果。谓四果中除初.后果。是余次第一来.不还果 若从余定出时。由前所修定非殊胜。若从余果出时。见所断惑先已断故。修所断惑未毕竟尽。故彼相续于初出位非胜福田 为损.益时非受即果。若预流果虽不能断修惑究竟。以断见惑究竟尽故。若阿罗汉虽见惑先断。以断修惑究竟尽故。所以从彼初出之时损.益业即受。此言预流胜中二者。据初出胜。若据余时四果相望。即二果胜预流也。
    异熟果中至非心受耶者。此下第五明二受业。就中。一明二受业。二明心狂业。此即第一明二受业问。异熟五蕴果中受最为胜。今应思择。
    于诸业中颇有唯招心受异熟非身受。或招身受异熟非心受耶。
    亦有者。答。
    云何者。征。
    颂曰至如前已辨者。身受必与寻.伺俱故。上地无寻故无身受。亦不能感下地身受。故正理云。于彼地中无身受故。身受必定与寻相应。非无寻业感有寻果。诸不善业唯感身受非感心受 如文可知。若善有寻业。即能通感二受。非是所问故此不明。
    有情心狂何识因处者。此即第二明心狂业。问有情心狂在何识中。何因所感。依何处起。
    颂曰至除北洲在欲者。初句答初问。次两句答第二问。下一句答第三问。
    论曰至无分别故者。释初句可知。
    由五因故至能令心狂者。此下释第二.第三句。总由五因有情心狂。此即初因。一由恶业感恶异熟。依此异熟能令心狂。余文可知。
    二由惊怖至遂致心狂者。释颂由怖。可知。
    三由伤害至遂致心狂者。释颂由害。
    四由乖违至故致心狂者。释颂由违。
    五由愁忧至如婆私等者。释颂由忧。如婆私等愁忧心狂。故婆沙一百二十六曰。如契经说婆私瑟搋。婆罗门女。丧六子故心发狂乱。露形驰走。见世尊已还得本心。
    若在意识至非异熟耶者。问。意可知。
    不说心狂至不染污心者。答。谓恶业因感不平等异熟大种。依此大种势力心便失念故说为狂。体非异熟善.恶心等皆容狂故。故正理云。由此心狂体非异熟。善恶心等皆容狂故(已上论文)如是心狂对于心乱应作四句 第一句狂非乱者。谓狂者不染污心。失念故名狂。不染污故名非乱 第二句乱非狂者。谓不狂者诸染污心。染污故名乱。不失念故非狂 第三句狂亦乱。谓狂者诸染污心。失念故名狂。染污故名乱 第四句非狂乱者。谓不狂者不染污心。不失念故非狂。不染污故非乱 应知此中染名为乱。失念名狂。
    除北俱卢至证法性故者。释第四句。于欲界中除北俱卢。余欲有情容有心狂。谓欲六天心尚有狂者。况人.三恶趣得离心狂。举胜况劣 地狱恒狂。如文可知 就欲圣中唯除诸佛。佛无自心狂 余圣者得有第四。大种乖适容有心狂。无前第一。异熟生者若有三时定业及时不定异熟定业。必应先受彼异熟果后方得圣。若时.异熟。俱非定业由得圣故能令无果。全不受故。又婆沙一百二十六云。问此心狂乱于何处有。答于欲界有。非色.无色界。然地狱无。心常乱故。心狂乱者。谓时非恒。鬼.及傍生有心狂乱。人.天亦有。除北俱卢。彼无罪业增上果故。问此心狂乱谁有。谁无。答圣者.异生俱容得有。圣通众圣。唯除诸佛。佛无心乱。无坏音声。无断末摩。无渐舍命(已上论文) 婆沙云狂乱者。乱即是狂。故婆沙以狂乱对散乱作四句。与此论意同文异。亦无第二惊怖以诸圣者超五畏故 五怖畏者。一不活畏。求衣.食等畏不活故。二恶名畏。怖畏世间恶名闻故。三怯众畏。入大众时怖畏众故。四命终畏。临命终时怯怖畏故。五恶趣畏。畏堕地狱.傍生.鬼故。
    圣人不畏不活无不活畏。不求名故无恶名畏。不怯众故无怯众畏。不恋命终故无命终畏。不堕恶趣故无恶趣畏 言诸圣人无怖畏者。若二乘人无大怖畏。非无小怖。若佛世尊一切皆无。婆沙七十云。问异生.圣者谁有怖耶。有作是说。异生有怖。圣者无怖。所以者何。于圣者已离五怖畏故。五怖畏者。一不活畏。二恶名畏。三怯众畏。四命终畏。五恶趣畏。评曰应作是说。异生.圣者二皆有怖。问圣者已离五种怖畏如何有怖。答圣者虽无五种大怖。而有所余暂时小怖。
    解云此文言有小怖者。据二乘说。若据如来小怖亦无 故婆沙云。评曰应作是说。学.无学位皆容有怖。无学除佛。佛无恐怖毛竖等事。于一切法如实通达得无畏故 亦无第三伤害。以诸圣者无非人等憎嫌事故不为伤害 亦无第五愁忧。证诸法性真实理故。又经中说至依谄嗔贪生者。此即第六明曲.秽.浊。
    论曰至嗔贪所生者。标业配属身.语.意业。各有三种。谓曲.秽.浊。如其次第应知依谄嗔贪所生。
    谓依谄生至谄曲类故者。此下别释。谓依谄生身.语.意业。故契经中名为曲业。谄之与曲。类相似故。眼.目异名故。以谄释曲。曲是因。业是果。业果从此曲因为名。故名曲业。故正理云。实曲谓见。故契经言。实曲者何。谓诸恶见。谄是彼类故得曲名。从谄所生身.语.意业。曲为因故。果受因名。是故世尊说彼为曲 所以得知谄发业者。如婆沙一百一十二废立三不善根中云。六烦恼垢有时能发粗恶身.语二业无余四义。
    若依嗔生至嗔秽类故者。若依嗔生身.语.意业故契经中名为秽业。嗔之与秽类相似故。眼.目异名故。以嗔释秽。诸烦恼皆名为秽。嗔秽中极重立秽名。秽是因。业是果。业果从彼秽因为名故名秽业。故正理云。嗔名秽者谓嗔现前如热铁丸随所投处。便能烧害自.他身.心。诸烦恼中为过最重故。薄伽梵重立秽名。是诸秽中之极秽故。从嗔所生身.语.意业。秽为因故。果受因名。是故世尊说彼为秽。
    若依贪生至贪浊类故者。若依贪生身.语.意业。故契经中名为浊业。贪之与浊。类相似故。眼目异名故。以贪释浊。浊是因。业是果。业从彼浊因为名故名浊业。故正理云。贪名浊者谓贪现前染著所缘是染性故。从彼生等准前应释。又婆沙云。问何故贪名浊。答能染污故。如世间染色说名为浊。正理。及婆沙一百一十四更有多解。不能具述。
    俱舍论记卷第十五
    一校了
    保延元年六月十七日于大道寺点了
    披此业品深思因果破戒之身恶业之报何为何为可悲可悲唯愿大士必垂哀愍。     权少僧都觉树记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