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之下
    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
    陈隋国师智者大师撰
    四谛初门第三十三
    一苦谛 二集谛 三灭谛 四道谛
    次超越而辩四谛者。但上来所说。诸无漏禅中。乃禅禅悉有四谛观慧。彼既明禅相。则隐理显事。从事以立名。是以虽有四谛观法。而不从谛得名。如囊中有宝。不探示人。人无见者。是以今更。次诸禅后。明四谛等八科慧行法门。此四通言谛者。谛以审实为义。此四谛法门。正为声闻人从闻生解。故必须藉教诠理。今明教理不虚。故云审实也。若由因感果。则应先因而后果。今悉先果而后因者。教门引物为便。故皆先果而后因也。
    一苦谛 苦以逼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逼恼。故名为苦。苦有三种。一苦苦。二坏苦。三行苦。今明三苦。有别有通。别者三苦即别对三受。苦受从苦缘生。情觉是苦。即苦苦也。乐受。乐坏时生苦。即是坏苦。不苦不乐受。常为无常迁动。即是行苦也。若通论三苦。则三受通有三苦也。所以然者。三受之心。即是苦。通从苦缘生故。通是苦。苦三受之心。通为坏相。所坏故通是坏苦也。三受之心。通是起役运动不停之相。故通是行苦也。若三受心。若别若通。无非是苦者。当知苦是审实而有。故名谛也。
    二集谛 集以招聚为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为集。集有三种业。摄一切业。一不善业。即十不善也。二善业。即十善也。三不动业。即十二门禅也。具如前辩。烦恼者。二种烦恼摄一切烦恼。一属爱烦恼。二属见烦恼。是二烦恼出一切三毒。五盖。十使。九十八烦恼等。皆如前辩。若此烦恼与前业合。则未来定能招聚三界死生苦果。即是集谛也。
    三灭谛 灭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无生死之患累。故名为灭。若发见思无漏真明。具三十四心断结者。则三界九十八使皆灭。以烦恼结使灭故。三界业亦灭。若三界业烦恼灭者。即是灭谛有余涅槃也。因灭故果灭。舍此报身时。后世苦果。永不相续。名入无余涅槃。真灭度也。灭理不虚。故名为谛。
    四道谛 道以能通为义。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正道者。实观三十七品。三解脱门。缘理慧行。名为正道。次下当出科目。助道者。得解观中。种种诸对治法。及诸禅定。皆是助道。具如上出。复次正道者。谓见谛八忍八智十六心。思惟九无碍九解脱十八心。真无漏慧。名为正道。其余方便对治。诸禅三昧。及三十七品。三解脱等。皆是助道。此二道相扶。能通涅槃。审实不虚。即名道谛也。
    十六行初门第三十四
    苦谛下四行 一无常 二苦 三空 四无我
    集谛下四行 一集 二因 三缘 四生
    灭谛下四行 一尽 二灭 三妙 四离
    道谛下四行 一道 二正 三迹 四乘
    次四谛而辩十六行者。还离四谛开为十六行也。但教门既有总别之殊。故谛有离合之异。欲使修观之者取理无谬。故次于四谛之下。各以四行分别。则审实之义意。乃愈明通。加以行名者。行以往趣为义。修此十六观法。能趣四实之理。故名行也。或时从理得名。即十六谛也。
    苦谛下四行 一无常行者。观五受阴。因缘生。新新生灭。故无常也。二苦行者。观五受阴。若无常即是苦。为无常之所逼也。三空行者。观五受阴。一相异相无故。空即是空。四无我者。观五受阴中。我我所法不可得。故无相。是为无我行也。
    集谛下四行 一集行者。观烦恼有漏累和合。能招苦果。故名集行。二因行者。观六因生苦果。故名因行。三缘行者。观四缘生苦果故名缘行。四生行者。还受后有五阴。故名生行。
    灭谛下四行 一尽行者。观涅槃种种苦尽故名尽。二灭行者。观涅槃诸烦恼火灭故名灭。三妙行者。涅槃一切中第一故名妙。四出行者。观涅槃离世间生死法故。名为出也。
    道谛下四行 一道行者。观五不受阴三十七品等道。能通至涅槃。名道。二正行者。观五不受阴三十七品等道。非颠倒法故名正。三迹行者。观三十七品等道。是一切圣人去处故名迹。四乘行者。观三十七品等道。能运行人。必至三解脱。爱见等烦恼不能遮故名乘。
    生法二空初门第三十五
    一众生空 二法空
    次四谛十六行而辩生法二空者。正明声闻之人。虽云通于三藏教门入道。而三藏教门。既有二空不同。故知修四谛十六行者。亦应有别。是以。毗昙见有得道。成实证空成圣。此皆约二空教门。有斯之异也。今为分别。修四谛十六行者不同故。次而辩生法二空也。通言空者。空以无有为义。无此生法二有。故名为空。
    一众生空 若观生死苦果。但见名色。阴入界实法。从因缘生。新新生灭。是实法中空。无我人众生寿者等。十六知见。如龟毛兔角毕竟不可得。是为众生空也。
    二法空 若观生死苦果。非但我人众生等。十六知见空。如龟毛兔角不可得。是中名色阴入界异法。一一分别。推析破坏乃至微尘刹那。分分细检。皆悉空无所有。即名法空。是为声闻人经明法空相。若摩诃衍中辩法空者。诸法如梦幻。本来自空。不以推析破坏故空也。
    三十七品初门第三十六
    合七法门为三十七品 一四念处 二四正勤 三四如意足 四五根 五五力 六七觉分 七八正道
    次生法二空而辩三十七品者。若观二空而入道。并须善识道品之阶级。若依有门学圣。必约众生空观。以修三十七法。若用平等断惑。则应历法空。行于道品之门。故次二空而辩也。通言道品者。道义如前。品者品类也。此七科法门。悉是入道浅深之气类。故云道品也。
    四念处 一身念处 二受念处 三心念处 四法念处
    一身念处者 头等六分。四大五根假合。故名为身。是中观身智慧为念。明见内身五种不净。破净颠倒。即是处也观外身内外身亦如是。是为身念处也。
    二受念处者 六触因缘生六受。从六受生三受。名之为受。是中观受智慧名为念。明达三受皆苦。破乐颠倒。即是处。观外受内外受亦如是。是为受念处也。
    三心念处者 六识能识诸尘。分别攀缘。谓之为心。是中观内心智慧。名之为念。了知心从缘生。刹那不住。念念生灭。破常颠倒。即是处也。观外心内外心亦尔。是为心念处也。
    四法念处者 想行二阴。及三无为法。名之为法。是中观法智慧名为念。通达一切法我我所。毕竟不可得故无我破我颠倒。即是处也。观外法内外法亦如是。是为法念处。若声闻经中明念处。但说破四倒为念处。若摩诃衍中明念处。即说破八倒。为念处也。故大品经云若能深观四念处。是为坐道场。
    四正勤 一已生恶法为除断。一心勤精进 二未生恶法不令生。一心勤精进 三未生善法为生。一心勤精进 四已生善法为增长。一心勤精进。
    一已生恶法为除断。一心勤精进 四念处观时。若懈怠心起。五盖等诸烦恼覆心。离信等五种善根时。如是等恶若已生为断故。一心勤精进。方便除断令尽也。
    二未生恶法不令生。一心勤精进 四念处观时。若懈怠心。及五盖等诸烦恼恶法虽未生恐后应生。遮信等五种善根。今为不令生故。一心勤精进。方便遮止不令得生也。
    三未生善法为生。一心勤精进 四念处观时。信等五种善根。未生为令生故。一心勤精进。方便修习令信等善根生也。
    四已生善法为增长。一心勤精进 若四念处观时。信等五种善根已生。为令增长故。一心勤精进。方便修习信等善根令不退失。增长成就。此四通名正勤者。破邪道。于正道中。勤行故。名正勤也。
    四如意足 一欲如意足 二精进如意足 三心如意足 四思惟如意足。
    一欲如意足 欲为主得定。断行成就。修如意分。是为欲如意足。
    二精进如意足 精进为主得定。断行成就。修如意分。是为精进如意足。
    三心如意足 心为主得定。断行成就。修如意足。
    四思惟如意足 思惟为主得定。断行成就。修如意分。此通言如意者。四念处中实智慧。四正勤中正精进。精进智慧增多。定力小弱。得四种定摄心故。智定力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智定力等。能断结使。故云断行成就也。
    五根 一信根 二精进根 三念根 四定根 五慧根
    一信根 信正道及助道法。是名信根也。
    二精进根 行是正道。及诸助道善法时。勤求不息。是名精进根。
    三念根 念正道及诸助道善法。更无他念。是名念根也。
    四定根 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善法中相。应不散是。为定根也。
    五慧根 为正道及诸助道善法。观无常等十六行。是名慧根。此五通名根者。能生也。行者既得四如意足。智定安隐。即信等五种善法。若似若真。任运而生。譬如阴阳调适。一切种子。悉有根生。故名根也。
    五力 一信力 二精进力 三念力 四定力 五慧力
    一信力 信正道及诸助道法时。若信根增长能遮疑惑。破诸邪信及烦恼。故名信力。
    二精进力 行是正道及诸助道法时。若精进根增长。破种种身心懈怠。成办出世之事。是为精进力。
    三念力 念正道及诸助道法时。若念根增长。破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是。为念力。
    四定力 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法时。若定根增长。则能破诸乱想。发诸事理禅定。是为定力。
    五慧力 为正道及诸助道法。观无常十六行时。若慧根增长。则能遮三界见思之惑。发真无漏。故名慧力。此五通名力者。能坏诸有漏不善。成办出世善事。故名力也。
    七觉分 一择法觉分 二精进觉分 三喜觉分 四除觉分 五舍觉分 六定觉分 七念觉分
    一择法觉分 智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故名择法觉分。
    二精进觉分 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之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故名精进觉分。
    三喜觉分 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生。欢喜住真法喜。故名喜觉分。
    四除觉分 若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故名除觉分。
    五舍觉分 若舍所见念著之境时。善能觉了所舍之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是为舍觉分。
    六定觉分 若发诸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虚假。不生见爱妄想。是为定觉分。
    七念觉分 若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沉没。当念用择法精进喜等。三觉分察起。若心浮动。当念用除舍定等三分摄。故念觉常在二盈之间。调和中适。是念觉分。此七通名觉分者。无学实觉七事能到。故通名觉分。
    八正道分 一正见 二正思惟 三正语 四正业 五正命 六正精进 七正念 八正定
    一正见 若修无漏十六行。见四谛分明。故名正见。
    二正思惟 见四谛时。无漏心相应。思惟动发。觉知筹量。为令增长入涅槃。故名正思惟。
    三正语 以无漏智慧。除四种邪命。摄口业住一切口正语中。是为正语。
    四正业 以无漏智慧。除身一切邪业。住清净正身业中。是名正业。
    五正命 以无漏智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住清净正命中。是为正命。何等五种。一为利养故。诈现异相奇特。二为利养故。自说功德。三为利养故。占相吉凶为人说法。四为利养故。高声现威令人畏敬。五为利养故。称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邪因缘活命。故是为邪命。
    六正精进 以无漏智慧相应。勤精进修涅槃道。是为正精进。
    七正念 以无漏智慧相应。念正道及助道法。故名正念。
    八正定 以无漏智慧相应入定故。故名正定。是八通名正道者。正以不邪为义。今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皆名为正。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
    三解脱初门第三十七
    一空解脱门 二无相解脱门 三无作解脱门
    次三十七品。而辩三解脱门者。大智度论云。三十七品。是趣涅槃道行。是道已到涅槃。涅槃城有三门。谓空无相无作。既已说道故。次应说到处门也。此三通名解脱门者。解脱即是涅槃门。谓能通此三法。能通行者。得入涅槃。故名解脱门也。亦云三三昧。三昧义如前说。但三昧即是当体得名。解脱从能通之用。以受称也。此无别法。有师解云。因时名三昧。证果则变名解脱。此类如八背舍八解脱也。
    一空解脱门 云何名空解脱门。观诸法无我我所故空。所以者何。诸法从因缘和合生。无有作者。无有受者。能如是通达者。是名空解脱门。是空解脱门。缘二行。谓空无我。
    二无相解脱门 云何名无相解脱门。观男女相。一异相等。是相中求实皆不可得。故无相。所以者何。若诸法无我我所故空。空故无男无女。一异等法。我我所中。名字是异。以是故。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能如是通达者。是为无相解脱门。是解脱缘四行。谓尽灭妙出。
    三无作解脱门 云何名无作解脱门。若知一切法无相。即都无所作。是名无作。所以者何。若于法有所得者。即于三界。而有愿求。因是造作三有之业。今一切相。皆不可得故。则于三界。无所愿求。不造一切三有生死之业。无业故无报。是为无作解脱门。是无作解脱门。缘十行。谓无常苦集因缘。生道正进乘也。
    三无漏根初门第三十八
    一未知欲知根 二知根 三知已根
    次三解脱门而辩三无漏根者。解脱既是涅槃之门。若善修三解脱。必定发真无漏。证有余涅槃。得有余涅槃。自有三道不同。谓见道修道。无学道也。证三道时。必发三根故。次三解脱而辩之。通名根者。根以住立能生为义。得此三法。住立不退。生真智照。故名根也。
    一未知欲知根 无漏九根和合。信行法行人。于见谛道中。名未知欲知根。所谓九根者。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喜根乐根舍根意根也。
    二知根 信解见得人。思惟道中。是九根转名知根。九根如未知欲知根中分别。
    三知已根 若至无学道中。是九根转。名知已根。九亦如未知欲知根中分别也。
    十一智初门第三十九
    一法智 二比智 三他心智 四世智 五苦智 六集智 七灭智 八道智 九尽智 十无生智 十一如实智
    次三无漏根而辩十一智者。以三根能生十一智故。所以者何。未知欲知根。生法智比智。知根生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及他心智世智。知已根。生尽智无生智。及如实智。是以次三根。而辩十一智也。通名智者决定了知。故名为智。若发此十一智时。各齐位照了分明。故通名为智也。
    一法智 欲界系法中无漏智。欲界系因中无漏智。欲界法智灭中无漏智。为断欲界系法道中无漏智。及法智品中无漏智也。
    二比智 于色界无色界中。约四谛辩四种无漏智。亦如法智中所明。但有法比之殊也。
    三他心智 知欲界色界系现在心心数法。及无漏心心数法少分。是为他心智也。
    四世智 诸世间有漏智慧。亦名等智。凡夫圣人。同有此智。故名等智。亦云名字智。是智但有名而无理。
    五苦智 五阴无常苦空无我观时。得无漏智。
    六集智 知诸法因。因集生缘观。无漏智也。
    七灭智 灭止妙出观时。无漏智也。
    八道智 道正行远观时。无漏智也。
    九尽智 我见苦已断集已证灭已修道已。如是念时。无漏智慧。见明觉也。
    十无生智 我见苦已。不复更见断集已。不复更断尽证已。不复更证修道已。不复更修。如是念时。无漏智慧。见明觉也。
    十一如实智 一切法总相别相。如实正智。无有挂碍。是为如实智。此智独在佛心中有。二乘之所无也。
    十二因缘初门第四十
    一无明 二行 三识 四名色 五六入 六触 七受 八爱 九取 十有 十一生 十二老死
    次十一智而辩十二因缘者。除如实智。其余十智。皆是二乘共得。今一往明。若声闻人。但约一世。总观四谛。成十智则智劣。智劣故。不能侵除习气。功德神用亦减少。若缘觉人。通约三世。细分别观十二因缘。若成十智则智强。智强故。能侵除习气功德。神用亦广。是以大圣教门。别开出中乘之道。意在此也。通称因缘者。是十二法。展转能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而有。谓之缘也。因缘相续。则生死往还无际。若知无明不起取有。则三界二十五有生死皆息。是为出世之要术也。教门十二因缘。有三种不同。一者约三世明十二因缘。二者约果报二世辩十二因缘。三者约一念一世辩十二因缘。今无明三世十二因缘者。初二过去世摄。后二未来世摄。中八现在世摄。是中略说三事烦恼业苦。是三事展转。更互为因缘。是烦恼业因缘。业苦因缘。苦苦因缘。苦烦恼因缘。烦恼业因缘。业苦因缘。苦苦因缘。是为展转。更互为因缘故。云三世十二因缘也。
    一无明 过去世一切烦恼。通是无明。以过去未有智慧光明故。则一切烦恼得起故。是以过去烦恼悉是无明也。
    二行 从无明生业。业即是行。以善不善业。能作世界果故。故名为行也。
    三识 从行生垢心。初身因如犊子。识母自相识。故名识。即是父母交会初。欲托胎时之名。
    四名色 从识生非色四阴及所任色阴。是名名色。即是歌罗逻时之名也。
    五六入 从名色中。生眼等六情。是名六入。从五疱初开已来。即是六入名也。
    六触 由入对尘情尘识合。是名为触。以六尘触六根故。即有六识生。故名情尘识合也。
    七受 从触生受。故名为受。即是因六触。触六根即领受六尘。为六受也。
    八爱 从受中心著。名之为爱。谓于所领受六尘中。心生渴爱也。
    九取 从渴爱因缘求。是名为取。谓求取所爱之尘也。
    十有 从取则后世业因成。是名为有。因能有果。故名为有。
    十一生 从有还受后世五众之身。是名生。所谓四生六道中受生也。
    十二老死 从生五众身熟坏。是为老死。老死则生忧悲哭泣。种种愁苦。众恼合集。若正观诸法实相清净。则无明尽。无明尽故行尽。乃至众苦和合皆尽。若能如是。正观三世十二因缘。发真无漏。成辟支佛。
    次明从果报。约二世观十二因缘相。具出大集经。今略出经文。是十二因缘。从歌罗逻而辩无明。故云果报也。约二世明者。前十因缘属现在。后二因缘属未来。二世合为十二也。
    一无明 大集经言。云何名为观于无明。先观中阴。于父母所生贪爱心。爱因缘故四大和合。精血二渧。合成一渧。大如豆子。名歌罗逻。是歌罗逻有三事。一命二识三燸。过去世中。业缘果报。无有作者。及以受者。初息出入。是名无明。歌罗逻时。气息入出者。有二种道。所谓随母气息上下。七日一变。息入出者名为寿命。是名风道。不臭不烂。是名为燸。是中心意。名之为识。善男子若有欲得辟支佛。当观如是十二因缘。
    二行 复观三受因缘。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云何为观。随心于念观息出入。观于内身皮肤肌肉筋骨髓脑。如空中云。是身中风。亦复如是。有风能上。有风能下。有风能满。有风能焦。有风能增长。是故息之出入。名为身行。息从觉观生。故名意行。和合出声。是名口行。
    三识 以如是三行因缘故。有识生。故名为识。
    四名色 识因缘故。则有四阴及以色阴。故名名色。
    五六入 五阴因缘识行六处。故名六入。
    六触 眼色相对。故名为触。乃至意法。亦如是。
    七受 触因缘故。念色乃至法是名为受。
    八爱 贪著于色乃至于法。是名为爱。
    九取 爱因缘故。四方求觅。故名为取。
    十有 取因缘故。受于后身。故名为有。
    十一生 有因缘故。有生是为生也。
    十二老死 生因缘故。则有老死种种诸苦。是名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之大树也此并是略出经文辩。从初受报来。约二世明十二因缘相。孱然无一句私语。读者善寻。自知与前来约三世明十二因缘有异也。
    次明一念十二因缘。但约一世中。随一念心起。即具十二因缘。亦出大集经中。今略出经文明一念十二因缘相。
    一无明 因眼见色而生爱心。即是无明。
    二行 为爱造业。即名为行。
    三识 至心专念。故名为识。
    四名色 识共色行。是名名色。
    五六入 六处生贪。是名六入。
    六触 因入求爱。名之为触。
    七受 贪著心者。名之为受。
    八爱 经中脱落。不释爱相。今私作义释云。缠绵不舍。名之为爱。
    九取 求是等法。名之为取。
    十有 如是法生。是名为有。
    十一生 次第不断。是名为生。
    十二老死 次第断故。名之为死。生死因缘。众苦所逼。名之为恼。乃至意法因缘生贪。亦复如是。
    是十二因缘。一人一念。皆悉具足。并出大集经文。未有一句私语。读者善寻。此与常所说三世因缘迥异。若有欲学因缘佛道者。上来至此三种辩因缘。相随用一门修学。即证缘觉智也。
    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