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忏法补助仪
  金光明忏法补助仪
    宋 遵式集
    金光明忏法补助仪
    宋天台东掖山沙门遵式集
    缘起第一(若见于正修前。无缘起等五意者。并非正本)
    问曰。事仪已载百录。观慧复指余文。于是二途。更何所补。答今观事仪既出旧经。谶师语约百录一准亦无别立。行用之际迟回之事不免数四。且散洒一法。经云。别以种种美味。供施于我散洒诸方。尔时当诵如是章句。寻此一文难晓者四。一阙别明奉饮食供施天女。二阙分洒散别施诸神。三阙明散食处所。四诵咒时节似未次第。准净师新译。唯阙今第三明散食处。余甚分晓。新云。亦以香华及诸饮食供养我像。复持饮食散掷余方施诸神等。诵咒之语亦复别出。先令礼佛后即诵咒。而云召请不云于散洒时诵。观此新文有补旧式。若尔百录令别饤一盘拟散诸方。此与新经宛如符契。何谓亦无别立。答初虽似分。后至散洒。复依经文便令诵咒。又成难了。何者咒本召唤天女。秖可兼于徒党。若令散食处诵。则成但召徒属。纵云同时诵者复阙明处。若道场内布散饮食大有不便。若异处散同时诵咒又成不可。况复诵咒时节亦应不尔。必先持咒。通召主伴令至道场。后奉饮食必须异处。又今时行事多将此法准同法华方等。初日已后废请三宝。直尔诵咒。甚阙次第。又百录不出五悔。后人滥用。今并补助非徒然也。
    按文开章以定铨次第二
    百录事仪文虽甚约。细寻其意开为十科。但阙五悔一尔。云何为十。一者严治净室。二者清净三业。三者香华供养。四者召请持咒。五者赞叹述意。六者称名奉供。七者礼敬三宝。八者修行五悔。九者旋绕自归。十者唱诵经典。与百录开合铨次略异对寻可了。但五悔今依灭业障品安之。但云述建忏意略无赞叹。今准余行法。用新经四王赞安之。方等法华皆有坐禅。此文但令唱诵。信有深意弗敢移易。若尔不安五悔亦有意耶。答此应不例但是文略。或云。专诵至忏悔品便为悔者。亦应不尔。合部灭障品。一一悔前皆具敬仪。然后陈露。知须别安也。
    别明礼请洒散二法第三
    应知此法同请观音以请为行。七日六时须番番礼请。百录方等仪。及法华三昧。皆结云于后六时略去请佛。余九法悉行无异。唯请观音及金光明文(无此结明可准知也)又寻新经大辩坚牢散脂等咒法之仪。皆专以请召为门。况天女品云。为我每日三时称三宝名。实言邀请大吉祥天。乃至诵持神咒请召我时。我闻神咒请召。我已即至其所。日三既尔夜三准知。况后文云。及于晡后诵持前咒。希望我至请义明矣。往往观音行仪无识之者。亦欲废请。此大不知所以也。今此但束略百录请文。都为五位。秖是开合。故非删削所以合者。为朝营饮食易。及过中余时广请。亦应无在。请观音无此不应辄略。二明洒散者。理须道场外别置净地。或作小坛香汁遍洒。务令严洁以物承足。身立于中旋转。四散食尽为度。问此出何文。答百录两经皆不云耳。此以意裁务在生善。谅亦无咎。俟见他文即依改贯非晚也。
    略明能请及所求离过第四
    准请观音三义。一为自故请。二为他故请。三护正法故请。今品准意正在护法。即天王护经。第三以福资请说。及以听者。通论亦应具三。经云。当为己身及诸众生。即自他也。广令流布是妙经典。即护法也。皆本品文耳。又新本云。汝能流布是经自他俱益。此明文也。自请复三。一延请。二祈请。三愿请。此配三业成机。品云。洗浴其身礼拜供养。身业延请也。诵咒召我。即口业祈请也。至诚发愿。即意业愿请也。为他护法三业亦尔。延请复三。标心约行证请。标心谓域意祈求专诚则感。新本云。实言邀请发所求愿。约行者谓虽不标心其人三业淳净。大圣自然应之。品云。我当终身不远是人。证请者鬼神品云。若入是经即入法性。即于是典金光明中。而得见我释迦牟尼。延请既尔祈愿亦然。此三业之机。十界众生二严未满。为他护法咸须致请。二明所求离过者。问曰。百录云。金光明忏法。但应折意悔罪。那忽有求。答其理实然。但由行法事出此品。以吉祥为主。故品意复是福资说听。品内之文。多明财宝少说忏悔。唯新本云。供养诸佛自陈其罪。回向发愿等。然复品明增长财物。因是之故多招谄附。欲免斯过故示所求也。今作二意。一者若直忏净心不余图。专依事理一心精进。若取相若观空。意期灭罪此非所论也。二者若为护法及请说因缘标心所求。行者须精识其过。复有二意。一者约三请示起过处。谓行证二请必无谄诈。谄则非行自不成感。唯标心作法者。事有真伪过则生焉。二者正约标心拣过。复二。初略约三义显正。次反此出过言正。三者一约能请之机。谓真欲通经。若请者若说者若听者。随有所乏法流斯壅。标心指事七日虔祈。欲假天资固宜远过。请必须实。说必须了。听必须勤。余非能感也。二约能应之圣。即吉祥大天。天心不欺果有实语。虽不谋而应而毫厘不滥。真机一扣妙应遂通尔。三约与财之意。意在润其处而致请。充其乏而益说。给其资而久听。经云。是说法者。我当供给令心安住。昼夜欢乐正念思惟分别深义。请者及听准此可知。故非庸昏之徒。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天与其财也。次出过者。反前可知。更复略说。且出家之子。尚不应求事戒世禅。及二乘智慧。岂容全不资道。专为养躯。谄附行仪窃规财利。设遂多畜自犯严科。不净八财招苦三恶。供养既无福应(五百问云。尚不免地狱。何况得福)施设竟自空。为拟欲感天恐应无日。二则天佐有德。不祐无道。畜财毁戒天舍人讥。徒欲虔祈逾近逾远。尚今大鬼扫迹。宁得尊天卫身。天乎无亲唯德是辅。岂苟徇庸鄙。而言终身不远是人耶。三则既反天意。与财何为。意为通经不专济命。尚令散积岂使益贪。且沙门染法犹诃。畜财谁赏。世有不达徒欲要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问曰。观上所说恐不全尔。何者人情自隔天理本通。菩萨慈称无缘。大士施元博济。贼称佛号尚获金头。僧奉天灵宁悭玉帛。答汝此问深不达也。譬如国之法。臣非法虞罪。去官夺禄而反责君曰。天子仁慈不应偏党。尚恩覃草木惠及孤贫。何故于臣而悭爵禄。观此所责是智臣乎。经称能持一句及以首题。以财以护者。此摄俗子及显持功。工商仕农求财是分。王臣长者济国盈家。尚令必听是经要求同行。地神品云。好行惠施心常坚固。深信三宝积而能散。素闻廉士之风。知足节量。夙仰道人之范。未见迹参。秽俗志混凡夫。而人归天护者也。
    总示事理观慧所依第五
    今文正依百录及新旧两经。傍采法华三昧中文。以成十科事仪。但正修之前略无方便。广在止观及诸忏法所明。欲修行著。当寻忏悔品疏。应先谛了识忏悔处(及忏悔法法有正助)一一细知。若尊容道具历事观慧。当寻止观方等忏文。若十科始终事仪之后一一观想。应寻法华补助仪。并须熟诵。令运念无滞。若经咒佛名五悔等文。并须预诵悉令通利。不应道场之内犹自读文。复须寻疏。明识作法取相无生三种忏法。若通若别事理节级对障。次第浅深之相。不得不了。慎勿容易。又嘱后学。凡欲传写。并须首尾全写。对勘分明勿令脱误。多见法华观音等忏文。多削前后。及观慧之文。但抄佛位及忏悔文。单题礼文深可悲痛。若不能者宁可莫写。免得毁散行法全文。一事不周便亏行相。深诫深诫。
    补助正修十科事仪第六(理观如上所指)
    第一严净道场方法
    若自住处。若阿兰若处。严治一室以为道场。别安唱经座。令与道场有陋。道场内须安释迦像。于像前安金光明经。于佛左边安功德天座。准新经。应画吉祥天像。道场若宽。更于右边。安大辩四天王座。准毗沙门咒法中。于佛左画吉祥天。于佛右作我多闻天像。今道场更窄。亦须安多闻天座为善。以天女居彼胜园。及表权实便故悬缯幡盖。安施供具严好诸座。净扫其地。香汁灌洒香泥涂治。然种种诸香油灯。于诸座散种种妙华。及诸末香烧众名香供养三宝。备于己力所办。倾心尽意极于严净。所以者何。行者内心敬重三宝。超过三界。今欲奉请供养。岂可轻心。若不能拔己资财供养大乘。终不招贤感圣。重罪不灭。善根何由得生也。
    第二清净三业方法
    行人从初日终竟一期。日日以香汤沐浴。若至秽处事讫即浴。纵一日都不至秽。亦须一浴。著净洁衣若大衣。诸新染等服。若无新当取己衣胜者。重净洗染以为入道场衣。出入脱著此可意知。行人终竟七日。专莫杂语及一切接对问讯。如索所须但直语其事。不得因事牵发余说。行人终竟七日。专秉一心念所修法。不得刹那念世杂事。宜在密防勿令萌动。如上三业。若饮食若便利。一心护失。不得托事延缓。当直如事作尔。
    第三香华供养方法(行者初入道场。至法座前。敷尼师坛。正身合掌倚立。应先慈念一切众生。誓兴救拔。次起殷重心。惭愧恳恻。存想三宝。畟塞虚空。应现道场。如是想已。五体投地。礼一切三宝。亦使影现一切佛前。作是礼已音声者首唱)
    一切恭敬。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三宝(心随身口。一心顶礼无分散意。了知此身如影不实。能礼所礼心无所得。一切众生亦皆同入礼三宝海中。总礼三宝。一拜已互跪。手执香炉。口复唱云)。
    是诸众等各各胡跪。严持香华如法供养(至比停唱。以手擎华默念供养。运想之辞出法华补助仪。须检彼文熟诵用之。运念已唱云)。
    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菩萨。声闻缘觉众。及一切天仙。受用作佛事(供养已一切恭敬)。
    第四召请诵咒方法(次当胡跪手执香炉烧众名香。一心召请三宝及功德天等。起殷重心涕泪悲泣。一一想至道场。其辞出补助仪。应检阅。口作是言)
    一心奉请。南无本师释迦文佛。东方阿閦四佛世尊。宝华琉璃宝胜佛等。尽金光明经中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三请已一礼。下去准知)。
    一心奉请。南无大乘金光明海十二部经。
    一心奉请。南无信相菩萨。金光明菩萨。金藏菩萨。常悲法上尽金光明经内。及十方三世一切菩萨。声闻缘觉贤圣僧。
    一心奉请。南无大梵尊天。三十三天。护世四王。金刚密迹。散脂大将。大辩天神。诃梨帝喃鬼子母等。五百眷属。一切皆是大菩萨等。及此国内名山大川一切灵庙。某州地分属内鬼神。此所住处护伽蓝神守正法者一切圣众(从大梵下但三请。不应礼拜。白衣无妨)。
    一心奉请。南无第一威德成就众事大功德天(行者应念此菩萨。即是道场法门之主。当殷勤三请。希望来至。请已各放香炉。即便合掌胡跪。诵持本咒。若七遍若多遍。此咒正是召命天女及其徒属。切在精专一心致请。必望下降。果克所求。令不虚尔)。
    南无佛陀南无达摩南无僧伽南无室利摩诃提鼻耶怛你也他波利富楼那遮利 三曼陀达舍尼
    摩诃毗诃罗伽帝 三曼陀毗尼伽帝 摩诃迦利野 波祢波罗波祢 萨利嚩栗他 三曼陀修钵梨帝 富隶那阿夜那达摩帝 摩诃毗鼓毕帝 摩诃弥勒帝 娄簸僧祇帝 醯帝簁 僧祇醯帝 三曼陀 阿咃 阿[少/兔]婆罗尼(遍数讫起一礼)
    第五赞叹述意方法(行者既咨请竟。决定想一切三宝及诸天仙。悉集道场如对目前。即自了知身口意业充满法界。面对法座称赞三宝微妙功德。口自宣偈。而赞叹曰)
    佛面犹如净满月  亦如千日放光明
    目净修广若青莲  齿白齐密犹珂雪
    佛德无边如大海  无限妙宝积其中
    智慧德水镇常盈  百千胜定咸充满
    足下轮相皆严饰  毂网千辐悉齐平
    手足缦网遍庄严  犹如鹅王相具足
    佛身光耀等金山  清净殊特无伦匹
    亦如妙高功德满  故我稽首佛山王
    相好如空不可测  逾于千日放光明
    皆如焰幻不思议  故我稽首心无著
    (赞已当述建忏之意。任自智力所陈云云)。
    第六称三宝及散洒方法(此散洒应通名奉供。则摄三宝诸天。若直云散洒。则局施诸神。于理不便。略如前说。行者欲称三宝。当合掌低头鞠躬平声三称云)
    南无宝华琉璃佛。南无金光明经。南无第一威德成就众事大功德天(如是三称已。次虔奉供养专想面对。后陈辞句。余时须除去饮食并净洁如法。复持散掷等语。但云香华至同圆种智而止。便即礼佛)。
    今我道场敷设供养。然种种灯。烧种种香。奉种种饮食。净洁如法。恭持奉供诸佛世尊大乘经典菩萨贤圣一切三宝。又复别具香华饮食。奉献功德大天大辩四王梵释天龙八部圣众。复持饮食散掷余方。施诸神等。唯愿三宝天仙。怜愍于我及诸众生受此供养。以金光明力及诸佛威神。于一念间显现十方一切佛刹。如云遍满。如雨溥洽。广作佛事等熏众生。发菩提心同圆种智(此亦应随意所陈。未必专诵此语。作是语已。当持饮食至道场外净处布散四方。先作是言)我今依教供养大乘三宝及吉祥大天。持此种种饮食。散洒诸方遍施诸神。愿诸神明威权自在。一念普集各受法食。充足无乏身力勇锐。守护坚强知我所求。愿当相与回此福利普润含生。果报自然常受胜乐(作是咒愿竟。即便以食散掷四方。想无量鬼神悉来受食。尔时或诵前咒。或但云南无室利摩诃提鼻耶。以食尽为度)。
    第七礼敬三宝方法(洒散既竟。还至道场。应当一心正身威仪礼敬诸佛。礼佛之法随所礼佛志心忆念。此佛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对目前受我礼拜。余一一佛亦然。应专一心不得散乱。尔时自知身心空寂无能礼所礼。虽无有实非不影现。一一佛前头面顶礼。法僧亦然。当熟诵补助仪中。礼三宝各有辞句)
    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心顶礼东方阿閦佛。
    一心顶礼南方宝相佛。
    一心顶礼西方无量寿佛。
    一心顶礼北方微妙声佛。
    一心顶礼宝华琉璃佛。
    一心顶礼宝胜佛。
    一心顶礼无垢炽宝光明王相佛。
    一心顶礼金焰光明佛。
    一心顶礼金百光明照藏佛。
    一心顶礼金山宝盖佛。
    一心顶礼金华焰光相佛。
    一心顶礼大炬佛。
    一心顶礼宝相佛。
    一心顶礼尽金光明经中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一心顶礼大乘金光明海十二部经(三礼)。
    一心顶礼信相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金光明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金藏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常悲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法上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尽金光明经内。及十方三世一切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舍利弗等。一切声闻缘觉贤圣僧。
    第八修行五悔方法(行者当自想。身对三宝法座。一心一意。为一切众生修行忏悔。自忆先罪及今生所造。若不忏悔。当入阿鼻受极大苦。若有此罪尚不得刹那覆藏。何况经久。灭障品云。有四种业难可灭除。一者于菩萨律仪犯极重罪。二者于大乘经心生诽谤。三者于自善根不能增长。四者贪著三有无出离心。有四对治能灭四罪。一者于十方佛至心亲近说一切罪。二者为一切众生劝请诸佛究深妙法。三者随喜一切众生所有功德。四者所有善根悉皆回向无上菩提。文但有四悔于理亦足。若开五悔者。但于回向开出发愿。上虽能回向。更须加愿乐。要制之法对治心无决定喜退之障。既知此已起大惭愧。实有此罪一心求灭。虽加苫到不惜身命惭愧等心广如忏悔品疏。普为之前辞。偈出补助仪。应熟诵使心念不滞。运想令成。默念已唱云)
    普为法界一切众生 悉愿断除三障。归命忏悔(起已一礼。当运逆顺十心。具如补助仪。运十心已。专想对十方佛前涕泪悲泣。烧众名香。而作是言)。
    我某甲归命顶礼一切诸佛。现在十方已得道者。转妙法轮诱接一切。为令众生得清净故。得安乐故。是诸世尊以真实慧以真实眼。真实证明真实平等。悉知悉见一切众生善恶之业。我从无始。随生死流。与一切众生已造业障。为贪嗔痴之所缠缚。未识佛时。未识法时。未识僧时。不了善恶。为身口意得无量罪。以恶心故。出佛身血。诽谤正法。破和合僧。杀阿罗汉。杀害父母。十不善法。自作教他。见作随喜。于诸众生横生毁呰。斗称欺诳以伪为真。不净饮食施与众生。生死六道所有父母。更相触恼。塔物僧物四方僧物。心生偷夺自在而用。诸佛法律不乐奉持。师长教示不相随顺。三乘行人喜生骂辱。令其退恨。见有胜己便怀嫉妒。法施财施而生障碍。无明所覆。邪见惑心使恶增长。于诸佛所而起恶言。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如是众罪齐如诸佛。真实慧眼真实见知。奉对忏悔不敢覆藏。愿我此生所有业障皆得消除。所有恶报未来不受。亦如过去诸大菩萨修菩提行。所有业障悉已忏悔。我之业障今亦忏悔。亦如现在未来诸大菩萨修菩提行。所有业障皆悉忏悔。我之业障今亦忏悔。已作之罪愿乞消除。未起之恶更不敢造(忏悔已。归命礼三宝)复次修劝请方法(行者应知。劝请能灭魔障。及谤方等之罪。所得功德。如人以满殑伽沙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供养一切诸佛功德。既知是已。起殷重心。五体投地。口作是言)。
    我(某甲)归命顶礼十方一切诸佛世尊。初成正觉未转法轮。欲舍应身入涅槃者。我皆顶礼。是诸世尊劝转法轮。请久住世。度脱安乐一切众生(劝请已。归命礼三宝)。
    复次修随喜方法(行者应知。随喜能破嫉妒之障。增长自己无量善法。若人供养殑伽沙三千大千世界。满中阿罗汉。尽其形寿。以上妙四事而供养之。如是功德。千分不及随喜一分功德。既如是已。起殷重心。五体投地。烧众名香。而作是言)。
    我(某甲)归命顶礼十方一切诸佛世尊。我今随喜一切众生三业所修施戒心慧。二乘菩萨贤圣善根。十方诸佛证妙菩提。法施一切。所有功德我皆至诚随喜赞叹(随喜已。归命礼三宝)。
    复次修回向方法(行者应知。修回向行。能破著有及悭吝心。回向少善。遍入三际。如滴水投海。如声投角。则能远遍。既知是已。起殷重心。五体投地。而作是言)。
    我(某甲)归命顶礼十方一切诸佛世尊。愿作证知。我从无始至于今日。三业所修一切诸善施戒禅慧。乃至忏悔。劝请随喜。摄取现前。回施法界。一切众生同证菩提。如诸佛等(回向已。归命礼三宝)。
    复次修发愿方法(行者应知。发愿要期应以菩提涅槃二种果报而为所归。能灭漏欲及退转障。既知是已。当整威仪。起殷重心。五体投地。烧众名香。而作是言)。
    我(某甲)归命顶礼十方一切诸佛世尊。证我微诚现前所愿。愿诸天八部增长威神。常来护持我此国土。风祥雨顺谷果丰成。圣帝仁王慈临无际。群臣官属常守尊荣。万姓四民永安富乐。佛法檀越父母师僧。历代冤亲法界含识。咸生正信发菩提心。六度齐修二严等备。复愿我等众圣冥加。常值大乘及善知识。开我佛慧愿行现前。荷负流通三世佛法。诱化一切然无尽灯。普会众生同归秘藏(发愿已。归命礼三宝)。
    第九明旋绕自归方法(行者行五悔已。当一心正身威仪。右绕法座安详除步。心念口称三宝名字。如是三遍。尔时当了。音声如响。身心性空。举足下足心无依倚。不住行相而复了如影现。十方声闻法界遍于法座。如是知已唱云)
    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四方四佛。南无宝华琉璃佛。南无大乘金光明经。南无信相菩萨。南无金光明菩萨。南无金藏菩萨。南无常悲菩萨。南无法上菩萨。南无第一威德成就众事大功德天(如是三反旋绕唱。既竟当至佛前。一心正念。回上所作。不离三宝。愿同众生。入三宝海。当唱云)。
    自归于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一拜)。
    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一拜)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一拜)。
    第十明唱诵金光明典方法
    行者上已礼旋竟。当就别座唱诵是经。百录令唯专唱诵。不明坐禅者。少异余法。应如法华有相安乐行。不入三昧但诵持故。亦见上妙色像。三昧仪云。若人本不习坐。但欲诵经忏悔。当于行坐之中久诵经文。疲则暂息息竟便诵。亦不乖行法。彼则通坐通诵两无所乖。今□彼诵而不开坐。而亦于是典金光明中。而得见我释迦牟尼。问可通坐不。答亦应无妨。品云。令心安住正念思惟。是经深义思惟通坐。是义明矣。且依百录。当诵经时一心正念。使文句分明。音声辩了不宽不急。系缘文句。如对文不异。不得谬误。次应了知音声性空。如空谷响。虽知空寂而心历历照诸句义言辞辩了。运此法音充遍法界供养三宝。普熏众生令得同入金光明法性海中。但诵经准法华仪。有二种人。一具足诵。二不具足诵。具足者。行人先曾通诵一部。不具足者。行人本不曾诵。今欲修行法。但令诵安乐行一品。极令精熟。今亦如是。不具足者。宜诵空品。于行忏时唯专诵之。若礼佛竟正当诵时。不拘遍数随意堪任。问法华诵安乐行品。所行三昧与品相应。今亦应诵功德天行法本品。而今诵空品者何。答法华亦未必尔。故三昧仪云。若兼诵余品亦得。但不得诵余经典籍。今诵空品亦无乖也。但正取意为论。岂不行人上忏悔灭恶。赞叹供养礼敬生善。须空导成。经云。一切种智而为根本。既不别令坐禅观慧。故诵此品拟观最便。宜可思之。十科竟。
    金光明忏法补助仪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