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库 > 别集类 >台湾文献丛刊 >臺戰演義(清)不著撰人
卷六 公子報國練水軍 淮勇遣散渡輪船
    古云:有其父必有其子,良不誣也。劉公素懷忠勇,以報國之心孜孜不倦,不顧利害,不問難易,必以滅倭而後已。故使公子督率各員,操練水軍,精益求精,不遺餘力者,上所以報君父之鴻恩,下可以保臺灣之生靈,其意已深,其功固偉,豈可以與他仕宦之公子同日語哉。
    遣散兵勇一事,更非容易。夫兵勇循規守法者固多,而強悍亡命者亦復不少。若為將者素無威嚴之可懼,又無恩惠之能撫,鮮有不一聞遣散之命激於變亂者。今淮軍安然內渡,並無意外,於此可見劉公統率之才也。
    劉大將軍與倭開仗以來,屢獲勝算。因胸有成見、算無遺失,舊部諸軍,同心同力,故所向無敵。以逸待勞,遇有隙可乘,乘機而發。時令諸將獻謀定計,或守或戰,鎮靜如泰山,動之則萬軍莫敵。因軍門平時訓練有方,有時用疑兵計以亂其目,有時出疲兵以驕其志,有時設伏兵以擒倭酋;種種變化,鬼神不測。所用利器,比眾不同,臺槍、鳥槍、刀矛、劍戟,明快誠無出其右者。各處英豪傑士以及廣州、溫、臺等處綠林豪客,均有運籌決勝飛簷走壁之能,取倭人首級如探囊物,源源前往報效軍營。劉大將軍一概優容為上客。
    大公子文才武略,家傳絕藝,忠肝義膽,乃父遺風。世受國恩,涓埃圖報。日日精練水軍,操習奇遁八門陣,而且孜孜不倦,考究利器、軍裝、火砲不遺餘力。部下勇士八員,每員各統壯兵八百名,分札八卦之形;水軍統領兩員,各統水軍一千名,札於中營,似太極兩儀之象。晝夜操練,精益求精。是以謀無不成,守無不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前在安南,法人畏之。今在臺灣,他國亦畏之。區區日本,何足道哉!
    有友來告曰:劉大將軍又一起以棺木儲火藥、炸藥計二百餘口,埋在海口兩岸山腳下。俟倭艦進口,即將火砲燃放,立時將兩邊炸坍,山石滾下塞斷,倭艦不能逃出,後船不能往救。劉大將軍預伏水兵在倭艦下,仍用繩紮輸法,綑住倭艦二十餘艘,殺傷不計其數。
    且倭人在臺北姦淫婦女,無所不至。有警告倭酋者,倭酋出示云:『兵未攜妻,向民間暫時借用,日後著還』云云。劉大將軍曉諭,其示云:『本軍門將淮軍裁撤,趕將「斯美」輪船送之內渡,僅留親兵數千,足資抵敵,爾等毋得驚惶。我軍戰守,自有把握。惟糧餉一節,爾等自當接應。本軍門實為爾等忠義起見,故將舊部慣戰之兵保爾身家。昨已收服生番千餘名,俱耐勞善戰,以後切勿自相鬥殺。訟獄之事,仍赴本轅呈訴,本軍派員秉公剖斷,殺人者償命,強佔者責還。此諭』。噫!相去為何如哉!宜臺地人民之皆願為大將軍用也。如倭人悔悟,送還所得中國軍械、船砲等件及銀三百萬兆兩,誓世世臣服中國,劉大將軍必開三面之網,恕其前愆,俾守東京。不然,其亡可指日待也。嗚呼!倭人何不悟哉!
    又聞劉營中已買鴨數十萬只,若何用法,詳言續集,此集特其先聲耳。
    是書印成,又得捷音,亟錄之以冠首云。
    倭人在臺灣者,疫盛糧空,死亡殆盡。倭酋見已至此,仍不能得臺南尺寸地,急繕稟函求救於日本兵部大臣,奏知日主;日主又湊集兵艦五艘、運兵船五艘駛至臺南。滿擬設法登岸,乃劉公防守嚴密,無隙可乘。行船稍近,劉營即開砲擊之;退避於外,則風浪甚狂,有倒海翻江之勢。計窮力竭,進退維艱,只得停泊於淡水港內之支河,兵弁悉上大嵙崁地方。大嵙崁者,支河相近一鎮市也。
    二十七日,劉公統兵剿之,力戰多時,倭兵頹靡。劉軍聲勢益張,殺死無數;有逃至樹木深處者,悉搜殺之,靡有孑遺。倭酋遂率敗殘之兵,執白旗以降。聞倭酋及兵均係商家,被日主驅逼而來,故情願降劉以同滅日本也。劉公乃以倭酋為頭陣,即進攻臺北城;臺北城亦扯白旗以降。自此克復澎湖,滅亡日本,一反掌耳。壯哉!快哉!聞之者能不浮一大白哉!而或疑其詐。吾謂日本自起兵以來,怨聲載道,其降也當非詐降也。況劉公智慮萬全,必能善持其後。故亟錄之,以快天下士庶之心,兼慰天下士庶之心。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