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弁言
-
巡臺給事中六十七著的「番社采風圖考」有兩個刊本:一個是藝海珠塵本,一個是昭代叢書本。因為昭代叢書本多一篇跋文,所以先把它錄出副本,再用藝海珠塵本校了一遍,然後標點付印,列為臺灣文獻叢刊第九○種。
兩個刊本的前面都載有巡畫御史范咸撰的序文。序文裏說:「同事黃門六公,博學洽聞,留意於絕俗殊風;既作臺海采風圖考,復就見聞所及,命工繪為圖若干冊,亦各有題詞,以為之考」。足見「番社采風圖考」原來是有圖的。但是後來刻書的人沒法將原圖影印出來,只好丟開原圖,僅刻圖說性質的文字。所以昭代叢書本後面所載楊復吉的跋文就認為「其圖久佚」,而以「不克並錄」為可惜了。
現在我們找到三種「番社圖」,都縮小影印在這個新刊本裏:
第一種是省立臺北圖書館藏的「六十七兩采風圖合卷」。原圖為工筆著色的繪本。一部分是描繪番人生活情況的,計有瞭望、渡溪、舂米、耕種、捕鹿、刈禾、種芋、布床、乘屋、糖廍、織布、迎婦等十二幅;就是「番社采風圖」。另一部分是描繪臺灣物產的,如小米、番麥、番薯、椰子、檳榔、西瓜、芽蕉、荔支、龍眼、番柿、黃梨、刺竹、刺桐、番石榴、波羅蜜、浮桑花、魚子蘭之類,共計十二幅;就是「臺海采風圖」。其中有三幅是重複的被刪去了,仍存九幅。因為是把兩套圖合併在一起的,所以題做「兩采風圖合卷」。圖內原有的說明文字,經過照相縮小之後便看不清楚了,所以分別抄出來另排在每圖的下面,或在每圖的次頁。
第二種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的「臺番圖說」。原圖也是工筆著色的繪本。除第一幅番社是表明番社的地理位置之外,其餘十七幅都是描繪番人生活情況的。其中有十二幅與第一種的第一部分完全相同,另外多出了捕魚、猱採、遊車、守隘、社師等五幅圖。圖內的說明文字,除第一圖的番社名稱因為字跡模糊難於辯認外,也都抄出來另排在每圖的下面。
第三種是從故宮信片第十三輯第一組「臺灣內山番地風俗圖」翻印的。此圖原藏內務府造辦處,後存故宮博物院的文獻館,分上下二冊,共二十四圖,絹本著色,不著繪者及年代(見文獻叢編第十七輯)。這二十四幅圖全是描繪番人生活情況的。其中有一大半(乘屋、種園、饁餉、穫稻、夜舂、渡溪、遊社、書塾、紡織、射魚、捕鹿、猱採、哨望、迎婦)與第一、二種各圖的名稱或畫稿雖不完全相同,但其所繪題材是相同的。另一小半(牽手、禾間、會飲、闘捷、賽戲、互市、文身、捉牛、樹宿、浴兒)卻為第一、二種圖內所沒有。每圖的說明文字並不見於圖內,大約原來就是寫在圖外的。第一、第二兩套圖內相同各圖的說明文字也相同,惟有這一套圖的說明文字和前兩種的都不相同。因此可以斷定前兩種「番社圖」是出於一個畫工的手筆,後一種「番社圖」是出於另一個畫工的手筆。
這三種番社圖的前後都沒有序文和跋文,然而在余文儀續修的臺灣府誌卷二十二藝文三裏面卻載有六十七自撰的「臺海采風圖序」和莊年撰的「記采風圖後」。現在把這兩篇文章排在後面,作為附錄之一。
黃叔璥對於各番社的衣食住行和婚喪習俗曾作有系統的記載。他的「番俗六考」三卷和「番俗雜記」一卷已經刊在臺灣文獻叢刊第四種「臺海使槎錄」中。現在又把省立臺北圖書館藏的「黃叔璥臺灣番社圖」縮小影印,作為本書的附錄之二。原圖高一尺二寸、長約一丈,是一幅紙本著色的番社地圖。此圖大概是黃叔璥撰寫「六考」和「雜記」時繪製的,但因無法刊刻,所以不見於「使槎錄」。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誌卷二十二藝文三又載范咸撰「海東選蒐圖序」一篇。按例:每年冬天巡臺御史要檢閱臺灣駐軍一次。選蒐圖便是描繪六十七和范咸兩位巡方侍御在臺舉行閱兵大典情形的。原圖現在雖然看不到了,但這篇圖序未嘗不是臺灣史料的一鱗半爪,所以也把它抄出來,作為本書的附錄之三。(百吉)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