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例
-
一、廈門地屬彈丸,原不必立志。因為海疆要隘、渡台通洋正口,其政事有關通省。謹錄「會典」則例,分別部居,次為各卷,以資考證。書中凡恭遇列聖諭旨敕令,應三抬、雙抬、單抬者,敬遵御制詩注,或空三字、二字、一字謹書,以省卷帙。
一、圖載居卷省。廈門南普陀寺,前於乾隆五十三年恭建,純廟御制「平臺灣林爽文詩文碑記」護以四亭,及御賜朝天宮、風神廟、朝宗宮匾額,地方官歲時守護。天藻輝煌,萬民瞻仰,實廈門之盛典。敬謹繪圖,並御賜諸提督臣匾聯,俱恭錄宸翰,弁諸卷端,以昭慎重。
一、凡志,皆繪祠廟、公廨及八景、十二景。廈無學校,故祗附書院,而不及公署。雖相傳有八景、十二景之說,滄溟大觀正不在此;不載。
一、分域,凡一島之事,先各備載,再及諸政。
一、廈為水師所駐,有提標五營而無陸營,以防海也;巡楫所轄之地不止廈門,兵制宜詳。
一、防海之事甚大,不獨所分汛口、汛地也。茲既載在島及附近各汛,附以風信、潮信、占驗及台澎海道、南北洋海道,俾哨弁、賈舶得所取資。
一、廈門政事之大者,莫如船政、台運、海關三者,故次及之;而以島上之田賦、漁稅、關賦附焉。
一、廈門為販洋正口,自海禁既開,賈舶迭出,關稅充盈,民之衣食賴之;近則販洋之船日少,故就各書及賈舶所能言者載之。各洋朝貢、通市諸國,仿「漢書」東夷、南蠻例為傳。先會典,次疆域、水程,次歷代沿革,次風俗人情;埔頭土產交易各屬國附焉,名曰番市。
一、藝文,文獻之徵也。先載書籍之目,奏疏、記、牘有關廈門者選錄。前人文集、詩集有可採者,亦採焉。
一、職官表,文秩廈門舊設一巡司,後移駐巡道及同知;與水師各營,分為文、武二表,而附以名宦諸傳。提鎮所轄不止廈門,其戰功在海洋及台、澎者並入傳,以職論也。
一、選舉二表,寥寥數十人;凡遷居廈門而籍隸漳州及他府者,皆錄。
一、列傳,文曰宦績、武曰武功;及忠義、孝友、義行、文學、流寓、隱逸、方技、方外,皆為列傳。流寓,以暫時客寄者言。明季諸老兼居廈門,統詳志中。傳末,間系以論。
一、劉向「列女傳」,凡婦人有懿行、文藻者皆傳;茲傳貞烈、節孝之餘,並傳賢德婦人,次列傳後。
一、旌例,婦人稱氏、貞女稱名。今閩南婦人,皆有名曰某孃。考「漢書」,婦女書名、書姓;今從古,有名者書名,傳中稱姓、不稱氏。
一、節婦,以守節之年為重,期於旌例合也;于歸之年從略。夫名、里居必書,知其父名者書父名、知其子名者書子名;俾後人得所考,且為氏族光也。以他姓子為子,非禮也,不書;間有族無可繼,撫有養子出於不得已者,則書抱養子、義子以明之
一、廈界泉、漳,奢儉、貞淫為俗不一。然齊、魯至道不過難易,使親疏崇敬、上下歡欣同歸於化者,是在司柄者轉移之功,而後來亦可以是觀政;故即「舊事志」所未備補載之。
一、「舊事志」,寇亂、夷氛,郡志詳書。廈為海濱岩疆,尤資防禦;故遠載變亂、近紀用兵,為「舊事志」。附叢談,悉著於篇。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