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库 > 医家类 >本草纲目 >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千岁
    (《别录》上品)
    【校正】并入有名未用《别录》 根。
    【释名】 芜(《别录》)、苣瓜(《拾遗》)。
    藏器曰∶此藤冬只凋叶,大者盘薄,故曰千岁 。
    【集解】《别录》曰∶千岁 生太山川谷。
    弘景曰∶藤生如葡萄,叶似鬼桃,蔓延木上,汁白。今俗人方药都不识用,《仙经》数处须之。
    藏器曰∶蔓似葛,叶下白,其子赤,条中有白汁。陆玑《草木疏》云∶一名苣瓜。边蔓而生,蔓白,子赤可食,酢而不美。幽州人谓之推 。《毛诗》云葛 ,注云似葛之草。苏恭谓为 ,深是妄言。
    颂曰∶处处有之。藤生,蔓延木上,叶如葡萄而小。四月摘其茎,汁白而味甘。五月开花。七月结实。八月采子,青黑微赤。冬惟凋叶。春夏间取汁用。陶、陈二氏所说得之。
    宗 曰∶唐开元末,访隐民姜抚,年几百岁。召至集贤院,言服常春藤使白发还黑,长生可致。藤生太湖、终南。帝遣使多取,以赐老臣。诏天下使自求之。擢抚银青光禄大夫,号冲和先生。又言终南山有旱藕,饵之延年,状类葛粉。帝取之作汤饼,赐大臣。右骁骑将军甘守诚云∶常春藤乃千岁 也。旱藕乃牡蒙也。方家久不用,故抚易名以神之。民以酒渍藤饮之,多暴死,乃止。抚内惭,乃请求药牢山,遂逃去。今书此以备世疑。
    时珍曰∶按∶千岁 ,原无常春之名。惟陈藏器《本草》土鼓藤下言李邕名为常春藤,浸酒服,羸老变白。则抚所用乃土鼓藤也。其叶与千岁 不同,或名同耳。
    【正误】见果部 下。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补五脏,益气,续筋骨,长肌肉,去诸痹。久服,轻身不饥耐老,通神明(《录》)。
    根 【主治】缓筋,令不痛(《别录》)。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