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皮
-
(《本经》中品)
【校正】并入(《拾遗》 【释名】 皮(音岑)、 木(音寻)、石檀(《别录》)、樊 (弘景)、盆桂(《日华》)、苦树(苏恭)、苦枥。时珍曰∶秦皮本作 皮。其木小而岑高,故以为名。人讹为 木,又讹为秦。或云本出秦地,故得秦名也。高诱注《淮南子》云∶ ,苦枥木也。恭曰∶树叶似檀,故名石檀。俗因味苦,呼为苦树。
【集解】《别录》曰∶秦皮生庐江川谷及冤句水边。二月、八月采弘景曰∶俗云是樊 皮,而水渍以和墨书,色恭曰∶此树似檀,叶细,皮有白点而不粗错,取皮渍水便碧色,书纸看之皆青色者,是真。
颂曰∶今陕西州郡及河阳亦有之。其木大都似檀,枝干皆青绿色。叶如匙头许大而不光。并无花实,根似槐根。俗呼为白 木。
皮 【气味】苦,微寒,无毒。《别录》曰∶大寒。
普曰∶神农、雷公、黄帝、岐伯∶酸,无毒;李当之∶小寒。
权曰∶平。恶苦瓠、防葵。
之才曰∶恶吴茱萸。大戟为之使。
【主治】风寒湿痹洗洗寒气,除热,目中青翳白膜。久服,头不白,轻身(《本经》)。
疗男子少精,妇人带下,小儿痫,身热。可作洗目汤。久服,皮肤光泽,肥大有子(《别录》)。明目,去目中久热,两目赤肿疼痛,风泪不止。作汤,浴小儿身热。煎水澄清,洗赤目极效 【发明】弘景曰∶秦皮俗方惟以疗目,道家亦有用处。大明曰∶秦皮之功,洗肝益精,明目退热。元素曰∶秦皮沉也,阴也。其用有四∶治风寒湿邪成痹,青白幻翳遮睛,女子崩中带下,小儿风热惊痫。好古曰∶痢则下焦虚,故张仲景白头翁汤,以黄柏、黄连、秦皮同用,皆苦以坚之也。秦皮浸水青蓝色,与紫草同用,治目病以增光晕,尤佳。时珍曰∶ 皮,色青气寒,味苦性涩,乃是厥阴肝、少阳胆经药也。故治目病、惊痫,取其平木也。治下痢、崩带,取其收涩也。又能治男子少精,益精有子,皆取其涩而补也。故《老子》云∶天道贵涩。此药乃服食及惊痫崩痢云∶ 皮 水,言能使水沸者,谬也。
【附方】旧三,新三。
赤眼生翳∶秦皮一两,水一升半,煮七合,澄清。日日温洗。一方加滑石、黄连等分。
(《外台秘要》)
眼暴肿痛∶秦皮、黄连各一两,苦竹叶半升,水二升半,煮取八合,食后温服。此乃谢道人方也。(《外台秘要》)。
赤眼睛疮∶秦皮一两。清水一升,白碗中浸,春夏一食顷以上,看碧色出,即以箸头缠绵,仰卧点令满眼,微痛勿畏,良久沥去热汁。日点十度以上,不过两日瘥也。(《外台秘要》)
眼弦挑针∶乃肝脾积热。锉秦皮,夹沙糖,水煎,调大黄末一钱,微利佳。(《仁斋直指方》)
血痢连年∶秦皮、鼠尾草、蔷薇根等分,以水煎取汁,铜器重釜煎成,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六丸,日二服。稍增,以知为度。亦可煎饮。
天蛇毒疮,似癞非癞∶天蛇,乃草间黄花蜘蛛也。人被其螫,为露水所濡,乃成此疾。
以秦皮煮汁一斗,饮之即瘥。(沈存中)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