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畨土};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羅振玉曰:「糞」,敦煌本作「{畨土}」,乃「糞」之別構。
    謙之案:碑本同。又羅卷「戎」誤作「我」,羅失校。「糞」,傅本作「播」。畢沅曰:「『糞』『播』古字通用。」玉篇:「播,種也。」疑老子此處或有播種之義。
    彭耜曰:「朱文公本『糞』下有『車』字,謂以走馬卻糞車也。頃在江西見有所謂糞車者,方曉此。」吳澄曰:「『糞』下諸家並無『車』字,惟朱子語錄所說有之,而人莫知其所本。今按張衡東京賦云『卻走馬以糞車』,是用老子全句,則後漢之末,『車』字未闕,魏王弼注去衡未遠,而已闕矣。蓋其初偶脫一字,後人承舛,遂不知補。車、郊協韻,闕『車』字則無韻。」謙之案:車、郊無韻,說見下。
    易順鼎曰:按文子精誠篇云:「惟夜行者能有之,故卻走馬以糞,車軌不接於遠方之外。」或以「車」字連上讀,亦可為吳說作證。然淮南覽冥訓云:「故卻走馬以糞,而車軌不接於遠方之外。」「糞」下有「而」字,則「車軌」當連讀矣。高注云:「『卻走馬以糞」,老子詞也,止馬不以走,但以糞糞田也。一說:國君無道,戎馬生於郊,無事走馬以糞田也,故兵車之軌不接遠方之外。」淮南有許慎、高誘兩注,此一說疑許注,而與高義同。東京賦薛綜注亦引老子「卻走馬以糞」,是漢末傳老子者皆無「車」字,張衡殆誤讀文子與!王弼「以糞田」,正用舊義也。車、郊音亦相遠,吳氏以為協韻,尤所未詳。又按文子自然篇云:「足跡不接於諸侯之境,車軌不結於千里之外。」是「車軌」連讀無疑矣。何氏焯讀書記謂文子作「糞車」,李注偶未引及,非也。
    謙之案:張景陽七命注引王弼曰:「天下有道,修於田而已,故卻走馬以糞田。」又漢書西域傳顏師古注:「老子德經曰:『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為糞。』」疑「糞」字或上有「為」字,或下有「田」字,此與「糞車」同為誤引無疑。韓非解老、喻老引經文。與此石同。
    又案鹽鐵論未通篇曰:「當此之時,卻走馬以糞。其後師旅數發,戎馬不足,牸牝入陣,故駒犢生於戰地也。」此以軍中所用之戎馬不足,牝馬上陣為言,當為老子之古義。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 莫大於欲得。
    嚴可均曰:「罪莫大於欲得」,王弼無此句。
    羅振玉曰:景龍、御注、敦煌、景福四本均有「罪莫大於可欲」句,釋文河上本亦有此句。又「大」字,敦煌本作「甚」。
    謙之案:廣明、慶陽、磻溪、樓正、遂州、柰卷、室町、高、顧、彭、傅、范均同此石。惟傅、范本第三句作「咎莫憯於欲得」,遂州、顧歡「大」作「甚」。韓詩外傳九引首句「可欲」作「多欲」,吳澄本第三句在第二句上。又「 」乃「咎」之別構,與第九章同。
    俞樾曰:按河上本此句之上,有「罪莫大於可欲」一句,據韓非子解老篇則此句當有。惟韓子作「禍莫大於可欲」,誤也。其上文曰:「夫上侵弱君,而下傷人民者,大罪也。」則本是「罪」字明矣。劉師培曰:俞說是。韓非子解老篇「禍」字涉上文「君禍」而訛。又喻老篇亦引此三語,正作「罪莫大於可欲」。且承上文「以名號為罪,以城與地為罪」言,則老子本文作「罪」明矣。惟韓非子解老、喻老二篇引「咎莫大於欲得」句,「大」均作「憯」,解老篇「得」又作「利」。又解老篇此語上文云「苦痛雜於腸胃之間則傷人也憯,憯則退而自咎」,即釋此「憯」字之義也。「憯」與「痛」同,猶言「禍莫痛於欲得」也。老子古本亦必作「憯」,傅本猶然。今本作「大」,蓋後人以上語「大」字律之耳。至於解老篇「得」作「利」,則涉上文「欲利」而訛,顧千里識誤謂仍當作「得」,是也。
    謙之案:「大」作「憯」,是也。「憯」與「甚」通。敦、遂本作「甚」、傅、范本作「憯」。范曰:「憯音慘,痛也。」畢沅曰:「河上公、王弼『憯』字亦作『大』,韓非作『咎莫憯於欲利』,李約『憯』作『甚』。說文解字:『憯,痛也。』古音甚,憯同。」
    馬敘倫曰:成疏、羅卷作「甚」。成疏曰:「其為咎責,莫甚於斯。」是成亦作「甚」。「甚」借為「憯」,聲同侵類。說文「〈米甚〉」重文作「〈米朁〉」,是其例證。
    故知足之足,常足。
    嚴可均曰:「常足」,御注、王弼作「常足矣」。
    羅振玉曰:敦煌本無「故」字、「矣」字。
    謙之案:嚴遵本亦無「故」字,遂州本無「矣」字,韓詩外傳引有。司馬光本無「之足」二字。韓非喻老引「知足之為足矣」,文選東京賦注引「知足常足」。案「足」字從止,即「趾」字,故義為止。易「鼎折足」,鄭注:「無事曰趾,陳設曰足。」漢書五行志:「足者止也。」二十八章「常德乃足」,河上注:「止也。」
    劉咸炘曰:「知止即知反。經屢言知足,即知止,知止謂保富貴也,相對往來皆不常久,必反乃為常,乃能久。」常久,實老子之宗旨。
    【音韻】此章江氏韻讀無韻。姚文田:欲、足韻(六屋入聲)。鄧廷楨、奚侗同。高本漢、陳柱:欲、足、得、足韻。案吳澄云:「『糞』下有『車』字,車、郊協韻。」車,魚部,郊,霄部,易順鼎謂車、郊音亦相遠,是也。魏源老子本義曰:「『靜勝寒』三句,或謂此當屬下章,蓋正、糞為韻,而有道卻走馬,即清靜治天下之效也。姑存其疑。」案正、糞為韻,更所未詳。此章以道、郊為韻。道,幽部,郊,霄部,此幽、宵通韻,與四十章笑、道為韻同例。
    吳棫韻補入聲一屋:「得」,得失。老子:「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欲得。」易林:「入市求鹿,不見頭足;終日至夜,竟無所得。」
    右景龍碑本四十四字,敦煌本四十三字,河上本四十四字,王本三十九字,傅、范本四十五字。河上本題「儉欲第四十六」,王本題「四十六章」,范本題「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