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库 > 医家类 >黄帝内经太素 >卷第十四诊候之一
四时脉诊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名曰逆四时”,见《素问》卷六第十九《玉机真脏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四《经脉》第一下篇。自“黄帝问于岐伯曰:脉其四时”至“持脉之大法也”,见《素问》卷五第十七《脉要精微论篇》,《甲乙》同上。又自“是故阴盛则梦涉大水”至“肺气甚则梦哀”,见《甲乙》卷六第八《正邪袭内生梦大论》。自“春得秋脉”至末,见《素问》卷七第二十三《宣明五气篇》,又见《甲乙》卷四《经脉》第一中篇。
    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
    形之肥瘦,气之大小,色之泽夭,脉之盛衰,病之新故,凡疗病者,以此五诊,诊病使当,为合其时,不当,为后其时也。
    形气相得,谓之可治;
    形瘦气大,形肥气小,为不相得;形肥气大,形瘦气小,为相得也。
    脉色泽以浮,谓之易已;
    其病人五色,浮轻润泽,其病易已。
    平按:《素问》无“脉”字。
    脉顺四时,谓之可治;
    四时王脉,皆有胃气,无他来克,故曰顺时。
    平按:“顺”《素问》作“从”。
    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趣之以时。
    四时之脉皆柔弱滑者,谓之胃气,依此疗病,称曰合时也。
    平按:“趣之以时”《素问》作“取之以时”,《甲乙》作“治之趋之,无后其时。”
    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谓之不治。必察四难而明告之,勿趣以时。
    此之四诊,趣之为难,可明告病人,宜以变常设于疗法,不得依常趣之以时也。
    平按:“谓之不治”《素问》作“为不可治”,无“勿趣以时”句。《甲乙》无“必察四难”以下十二字。
    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未有脏形,
    四时皆得胜来克己之脉,己脉悬绝沉涩,失四时和脉,虽未有病脏之形,不可疗也。
    平按:“命曰”《甲乙》作“名曰”。
    春夏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
    此脉反四时也。
    平按:《素问》、《甲乙》“春”上有“于”字。“浮大”下,《素问》有“名曰逆四时也”六字。
    病热脉凊静,
    热病脉须热而躁也,今反寒而静。凊,寒也。
    平按:《素问》、《甲乙》无“凊”字。
    泄而脉大,
    人之泄利,脉须小细,今为洪大也。
    脱血而脉实病在中,
    人之脱血,脉须虚弱,今反强实,病在中也。
    而脉实坚病在外。
    脱血脉实坚,病在外也。
    而脉不实坚为难治,名曰逆四时。
    脱血而脉不实不坚,难疗也。以上七诊,皆逆四时也。
    平按:“为难治”《素问》作“皆难治”。又按:《素问》新校正云:“按《平人气象论》云:‘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与此相反,此经误,彼论为得。自‘未有脏形春夏’至此,与《平人气象论》相重,注义备于彼。”
    黄帝问于岐伯曰:脉其四时动,奈何知?病所在,奈何知?病之所变,奈何知?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知?请问此六者,可得闻乎?
    六,谓六问。此中唯有五问,当是脱一问也。
    平按:《素问》“请”上无“知”字;“六”作“五”。据本篇下经文“此六者持脉之大法”,应作“六”。杨注云“当是脱一问”,于义正合。
    岐伯对曰:请言其与天转运。
    量下答中,文当有六,故为六合也。人身合天,故请言人身与天合气转运之道也。
    平按:“与天转运”《素问》作“与天转运大也”。
    夫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
    万物各受一形,自万物一形之外,从于六合苞裹之内,皆是天地为其父母,变化而生,故万物皆与天地之气应而合也。
    平按:《素问》无“夫”字。《甲乙》无“夫万物之外”五字。
    彼春之暖,为夏之暑,
    春夏者,阴气终始也。春之三月,阳气之始,气和日暖。夏之三月,阳盛暑热,乃是春暖增长为之也。
    平按:注“阴气终始”,“阴”字当是“阳”字之误。
    彼秋之急,为冬之怒,
    秋冬者,阴气终始也。秋之三月,阴气之始,风高气切,故名为急。冬之三月,阴气严烈,乃是秋凉增长为之也。
    平按:“急”《素问》、《甲乙》作“忿”,王注云:“忿一作急。”注“气切”,“切”字恐是“劲”字之误。
    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
    暖、暑、急、怒,是天之运四气变动。人之经脉,与彼四气上下变动亦不异也。春夏之脉,人迎大于寸口,故为上也;寸口小于人迎,故为下也。秋冬之脉,寸口大于人迎,故为上也;人迎小于寸口,故为下也。此乃盛衰为上下也,此答初问也。
    平按:注“秋冬之脉”至“故为下也”五句,袁刻脱,依原钞补入。
    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
    春三月时,少阳之气用,万物始生未正,故曰应规也。夏三月时,大阳之气用,万物长正,故曰应矩也。
    秋应中衡,冬应中权。
    秋三月时,少阴之气用,万物长极,故曰应衡也。冬三月时,太阴之气用,万物归根,故曰应权也。
    平按:“衡”,原钞作“冲”,注同,谨依《素问》、《甲乙》作“衡”。
    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
    冬至以后,阳气渐长,故曰微上;阴气渐降,故曰微下也。
    夏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下,阴气微上。
    夏至以后,阴气渐长,故曰微上;阳气渐降,故曰微下也。
    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
    阴阳以有四时,四时与脉为期,为期在于四时相得失处,即知四时之脉,分在四时之际,脉分四时有期,则死生之期可知,此答第二病所在也。
    平按:“知脉所分”,“知”字原钞作“和”,谨依《素问》、《甲乙》及本注作“知”。
    微妙在脉,亦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
    欲知人之死生者,无胜察之妙,察脉纲纪,必以阴阳为本也。
    平按:《素问》、《甲乙》无“亦”字。
    始之有经,从五行生,
    阴阳本始,有十二经脉也。十二月经脉,从五行生也。
    生之有度,四时为数,
    五行生十二经脉,各有法度。脉从五行生,木生二经。足厥阴、足少阳也。火生四经,手少阴、手大阳、手厥阴、手少阳也。土生二经,足大阴、足阳明也。金生二经,手大阴、手阳明也。水生二经,足少阴、足大阳也。此为五行生十二经脉。法度者,春有二经,夏有四经,季夏有二经,秋有二经,冬有二经,故十二经脉以四时为数也。
    平按:《素问》“数”作“宜”,新校正云:“按《太素》宜作数。”
    循数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诚,以知死生。
    于寸关尺三部之中,循十二经之脉,得其弦、钩、浮、营,四时之气而不失错,与天地气宜然为一,如此则能了知死生之期也。
    平按:“循数”《素问》作“补泻”;“诚”作“情”。自“始之有经”至“以知死生”,《甲乙》无此八句。
    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
    人之音声,合于五音;人之形色,合于五行;人之脉气,合于阴阳。此答第三知病之所变也。
    平按:注“知病”,“知”字原钞作“之”,据上经文宜作“知”。
    是故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扬[平按:《素问》、《甲乙》无“扬”字],下盛则梦堕坠;[平按:《素问》、《甲乙》无“坠”字。]甚饱则梦予,甚饥则梦取;肝气甚则梦怒,肺气甚则梦哀;[平按:“甚”《素问》、《甲乙》作“盛”。《素问》“哀”作“哭”,《甲乙》作“哭泣恐惧飞扬”。]短虫多则梦众,长虫多则梦相击破伤。
    凡梦有三种:人有吉凶,先见于梦,此为征梦也;思想情深,此为想梦也;因其所病,见之于梦,此为病梦也。此十一种梦,皆病梦也,并因阴阳气之盛衰、内有饥饱、肝肺气盛、长短虫多以为梦也。此所以因伤致梦,即以梦为诊也,此为梦诊,可为四答之脱也。
    平按:《甲乙》无短、长“虫多”二句,《素问》新校正云:“详此二句,亦不当出此,应他经脱简文也。”
    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持脉之道,虚心不念他事,凝神静虑,以为自保,方可得知脉之浮沉、气之内外也。
    平按:《甲乙》无“是故”二字;“保”作“宝”。
    春日浮,如鱼之游在皮;夏日在肤,沉沉乎万物有余;
    春时阳气初开,脉从骨髓流入经中,上至于皮,如鱼游水,未能周散。夏时阳气荣盛,脉从经溢入孙络肤肉之中,如水流溢,沉沉盛长,万物亦然,茂盛有余。此答第五病在外也。
    平按:“皮”《素问》、《甲乙》作“波”。
    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固密,君子居室。
    秋日阳气从肤渐伏于内,故曰下肤。蛰虫趣暖入穴,故曰将去。是时阴气从内出在皮肤,腠理将开也。冬日阳气内伏,蛰虫闭户固密,君子去堂居室,人之脉气行骨,故持脉者深按得之。此答第六病乍在内也。
    平按:“固”《素问》、《甲乙》作“周”。
    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①始之。
    秋冬脉气为阴在内,故按得纲纪;春夏脉气为阳在外,故趣终得始②也。春夏之脉为秋冬脉终,即为阳之始也。
    ①“而”,仁和寺本作“如”。
    ②“趣终得始”,萧本原作“趣得终始”。今据仁和寺本改。
    此六者,持脉之大法也。
    以为诊脉大法。
    春得秋脉,夏得冬脉,秋得春脉,冬得夏脉,阴出之阳,阳病善怒不治,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春得秋脉,夏得冬脉,皆贼邪来乘也。秋得春脉,冬得夏脉,虽是微邪来乘,以秋冬得之,阴出之阳交争者,不疗也。
    平按:《素问》“夏得冬脉”下,有“长夏得春脉”五字;“秋得春脉”作“秋得夏脉”;“冬得夏脉”作“冬得长夏脉”;“阴出”上有“名曰”二字,《甲乙》同。又《甲乙》“死不治”上无“命”字。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