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痈疽
-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此其候也。黄帝曰:善”,见《灵枢》卷十二第八十一《痈疽篇》。又自篇首至“脏伤故死矣”,见《甲乙经》卷十一第九上篇。又自“黄帝曰:愿尽闻痈疽之形”至“此其候也。黄帝曰:善”,见《甲乙经》卷十一第九下篇。又自“黄帝问于岐伯曰:有病痈肿致痛”至“可使全。黄帝曰:善”,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腹中论篇》。又自“黄帝问曰”诸痈肿筋挛“至末,见《素问》卷五第十四《脉要精微论篇》,《甲乙》同上。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
上焦出卫气,卫气为阳,故在分肉能温之也。气润骨节,骨节脑髓皆悉滋长,故为养也。令腠理无痈,故为通。
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络,孙络②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满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
出气,谓营气也。经络及孙络有内有外,内在脏腑,外在筋骨肉间。谷入于胃,精液渗诸孙络,入于大络,大络入经,流注于外。外之孙络,以受于寒温四时之气,入络行经以注于内。令③明水谷津液,入于孙络,乃至于经也。内外经络行于脏腑,脏腑气和乃得生也。
平按:“露”《甲乙》作“雾”。“孙络”二字《灵枢》、《甲乙》不重。“而赤”《甲乙》作“赤而”。“先满,满乃注于络脉”《灵枢》作“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甲乙》“满”字不重,“络脉”下重“络脉”二字。注“渗诸孙络”,“诸”袁刻作“于”。
②“孙络,孙络”,萧本原作“孙脉,孙络”,据杨上善注及萧氏按语改。仁和寺本作“孙脉,孙脉”。
③“令”,人卫本注曰:疑当作“今”。
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
张,张也。阴,营气也。阳,卫气也。神之动也故出入息动,息之动也营卫气行,营卫气行必有经纪,营卫周行道理,人与天道同运,天运非常之道故不休也。
平按:《甲乙》“已张”作“乃张”;“乃行”作“而行”。
切而调之,从虚去实,泻则不足,疾则气减,留则先后;从实去虚,补则有余。血气已调,形神乃持,余已知血气之平与不平,未知痈疽之所从生,成败之时,死生之期,期有远近,何以度之,可得闻乎?
切,专志也。用心专志,调虚实也。泻者顺于虚,专去盛实,泻之甚者,则不足也。气至因而疾泻,则便④气盛⑤。气至留而不泻,则针与气先后不相得也。若顺实唯去于虚,补之甚者,则有余也。是以切而调之者,得之于心,不可过虚实也。故善调者,补泻血气,使形与神相保守也。持者,保守也。如此调养,血气平与不平,言已知之;然犹未通痈疽三种之论,故请所闻。
平按:“形神”《灵枢》作“形气”。“平与不平”《甲乙》作“至与不至”。
④“便”字,仁和寺本残,观其剩形,似为“使”字。
⑤“盛”,人卫本注曰:疑是“减”字。
岐伯曰: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
此言天有度数,地有经纪。
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地经失纪,水道流溢,草蔖不成,五谷不殖,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别离异处。
蔖,采古切,草名也,亦节枯也。此言天度、地纪有失致损也。
平按:“蔖”《灵枢》作“萓”,注云:“鱼饥切。”详《玉篇》:萓本作宜,鹿葱也。《广韵》蔖,采古切,草死也。与杨注“节枯”之意同,较“萓”义为长。
血气犹然,请言其故。夫血脉营卫,同①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
此言人之血气合于天地。
平按:《甲乙》“星宿”作“天宿”。
①“同”,人卫本注曰:据《灵枢•痈疽篇》、《甲乙》卷十一第九上、《刘涓子方》卷四、《千金翼》卷二十三第一及《医心方》卷十五第一应作“周”。
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盛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煎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营,经脉败漏,薰于五脏,脏伤故死矣。
此言血气行失,有损有病也。
平按:“煎枯空虚”《灵枢》作“血枯空虚”,《甲乙》作“则筋骨枯空,枯空”。《灵枢》“营”作“荣”,《甲乙》作“亲”;“经脉”作“经络”;“故死”作“则死”。
黄帝曰:愿尽闻痈疽之形与忌日名。
凡有三问:一问痈疽形状,二问痈疽死生忌日,三问痈疽名字也。
岐伯曰: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泻已已,则含豕膏,毋冷食,三日而已。
下答痈疽形状及名并所发处,合二十一种:一十八种有名有状,有所发处;三种但有所发之处,无名与状。二十一种中,七种无死生忌日,余十四种皆有忌日。凡痈疽所生,皆以寒气客于经络之中,令血凝涩不通,卫气归之,寒极化为热气,成痈疽②,腐肉为痈,烂筋坏骨为疽,轻者疗之可生,重者伤脏致死。名猛疽等,痈疽之名,圣人见其所由立之名状如左,随变为形,亦应不可胜数也。近代医人,元不识本名之旨,随意立称,不可为信。嗌,咽也。寒气客脉之处,即发热以为痈疽,无常处也。
平按:“泻已已”《灵枢》无两“已”字,《甲乙》作“脓泻已”。《灵枢》、《甲乙》“含”作“合”;“膏”下无“毋”字。注“热气”下原缺一字,袁刻作“郁积”二字,不合,谨空一格。
②“疽”,仁和寺本作“肿”。
发于颈,名曰夭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泉液,前伤任脉,内薰肝肺,薰肝肺,十余日而死矣。
项前曰颈。
平按:“泉”《灵枢》、《甲乙》作“渊”,说见前。
阳气大发,消脑留项,名曰脑铄。其色不乐,项痛而①刺以针,烦心者,死不治。
脑后曰项。
平按:“阳气”《灵枢》作“阳留”。《甲乙》“留项”作“溜项”。“铄”《灵枢》、《甲乙》作“烁”。“项痛而刺以针”,《灵枢》“刺”上有“如”字,《甲乙》作“脑项痛如刺以针”。《灵枢》“治”上有“可”字。
①“而”,人卫本注曰:通“如”,同也。《甲乙》卷十一第九下、《刘涓子方》卷四、《巢源》卷三十二《疽候》及《千金翼》卷二十三第二正作“如”。《灵枢•痈疽》则“而如”连用。
发于肩及臑,名曰疵痈。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脏,痈发四五日,逆焫之。
肩前臂上腘肉名腨。
发于掖下赤坚,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数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
砭,甫廉反,同,以石刺病也。欲细而长者,伤形深也。
平按:《灵枢》、《甲乙》“坚”下有“者”字;“治之”下有“以”字;“数砭”作“疏砭”。注“同”二字,袁刻脱。
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侠瘿,急治之。
马刀亦谓痈不脓者是也。颈前曰婴也。
发于胸,名曰井疽,其状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
井疽起三四日,不疗下入腹,寒热不去十②日③死也。
平按:“发于胁”上,《灵枢》、《甲乙》有“发于膺,名曰甘疽,色青,其状如谷实瓜蒌,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寒热,十岁死,死后出脓。”一条。
②“十”,人卫本注曰:本书经文作“七”,与《灵枢》、《甲乙》、《千金冀》及《医心方》同;但《刘涓子方》卷四、《巢源》卷三十二《疽候》及《外台》卷二十四《痈疽方》均作“十”,《外台》注云:“寒热不去,十日早死。”与本注同。
③“日”,仁和寺本作“年”,疑误。
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剉翘草根各一升,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三升,即强饮,厚衣坐釜上,令汗出至足已。
“败”亦曰“改”,量谓此病。生于女子,故釜上蒸之,出汗即已。有本翘、松各一升。
平按:“其中”上无“治之”二字;“”上无“剉”字,有“治之以”三字;“各一升”上有“及赤松子根”五字;“竭”上有“令”字;“为三升”作“得三升”,《灵枢》作“为取三升”。
发于股胻,名脱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
髀内曰股,股外曰髀,膝上股下骨称曰股胻也。
平按:《灵枢》、《甲乙》“胻”作“胫”;“脱疽”作“股胫疽”。《甲乙》“变”下有“色”字;“搏骨”作“内薄于骨,急治之”。
发于尻,名曰兑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
尻,脽①也。脽,音谁。
平按:“兑”《灵枢》、《甲乙》作“锐”。“三十日”,日本《医心方》作“四十日”。
①“脽”,萧本误作“睢”。今据仁和寺本改。下“脽”字同。
发于股阴,名曰赤施。不急治,六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六十日而死。
阴下之股。
平按:《甲乙》“施”作“弛”。《灵枢》“六日”作“六十日”;“六十日”作“十日”,《甲乙》同。
发于膝,名曰疵疽。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而坚,勿石,石之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
勿石之者,准例皆砭之,此唯言石之,或以冷石熨之,所以坚而不石,以其寒聚结,听柔乃石之。
平按:《灵枢》“疵疽”作“疵痈”;“而坚”作“如坚石”。《甲乙》“须其柔”作“须其色异柔”。
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
当节生痈,脓入节间伤液,故不可疗也。
平按:《甲乙》无“疽”字。
发于阳者,百日死;发于阴者,四十日死也。
丈夫阴器曰阳,妇人阴器曰阴。
平按:“四十日”《灵枢》作“三十日”。
发于胫,名曰兔齧。其状赤至骨,急治,不治,害人也。
胫,谓膝下胫骨也。
平按:《甲乙》“齧”作“啮”;“赤”作“如赤豆”三字;“害人”作“杀人”。
发于踝,名曰走缓。其状色不变,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
色不变者,肉色不变也。石其输者,以冷石熨其所由之输也。
平按:《灵枢》、《甲乙》“踝”上有“内”字。《灵枢》“状”下有“痈也”二字。“输”《甲乙》作“俞”。
发于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状大痈,不色变,不之,百日死。
足上下者,足趺上下也。
平按:《灵枢》、《甲乙》无“不色变”三字。
发于足傍,名曰厉疽。其状不大,初如小指发,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辄益,不治,百日死。
傍,谓足内外之侧也。
平按:“初如”《甲乙》作“初从”;“之,去”作“去之”;“黑”上有“状”字;“不消”作“不可消”。
发于足指,名曰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去之活,不然则死矣。
不则死者,不斩去死也。
平按:《灵枢》“不衰”上无“治之”二字;“斩”下无“去”字。《灵枢》、《甲乙》无“活”字。“不然”《甲乙》作“不去”,《灵枢》无“然”字。
黄帝曰:夫子言痈疽,何以别之?岐伯曰: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曰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于骨髓,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
营卫稽留经脉泣不行者,寒气客之,血泣不行,卫气归在泣血之中也。
平按:《甲乙》“稽留”作“积留”;“经脉”作“经络”。《灵枢》“从之”二字不重,《甲乙》作“归之”。“故曰”《灵枢》作“故热”,《甲乙》作“故曰热”。《灵枢》“骨髓”二字不重。“陷于骨髓”《甲乙》作“陷肌肤于骨髓”;“命曰”作“名曰”。
黄帝曰:何谓疽?岐伯曰: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骨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毋余,故命曰疽。
痈下者,即前之痈甚,肌、肤、肉、筋、骨、髓,斯之六种,皆悉破坏,命之曰疽也。
平按:“淳”《甲乙》作“纯”;“骨枯”作“骨肉”,《灵枢》无“骨”字。“竭”下,《甲乙》有“绝”字。
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黄帝曰:善。
此言其痈疽之候异。
平按:《甲乙》“上之”作“其上”;“夭”下有“瘀”字;“上如”作“状如”。
黄帝问于岐伯曰:有病痈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
因于痈肿,有此三病,未知所由,故请之也。
平按:《素问》“痈”作“膺”。《甲乙》“颈”作“胫”。
岐伯曰:名厥逆。
因痈肿热聚,气失逆上,上盛故颈痛,下虚故胸满腹胀也。
平按:《甲乙》作“病名曰厥逆”。注“失”字,袁刻脱。
曰:治之奈何?曰:灸之则瘖,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曰:何以然?曰:阳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则瘖;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黄帝曰:善。
灸之瘖者,阳气上实,阴气下虚,灸之火壮,阳盛溢入阴,故瘖。以冷石熨之,则阴气独盛,阳气独虚,以阳气独虚,发于狂。可任自和,然后疗之,使之全也。
平按:“则瘖”《素问》作“入则瘖”,《甲乙》同。“使全”《甲乙》作“使愈”。
黄帝问曰: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
因于痈肿,有此二病,故请所生。
平按:“生”《甲乙》作“在”,袁刻作“主”。
岐伯曰:此寒气之肿也,八风之变也。曰:治之奈何?曰:此四时之病也,以其胜,治其输。
筋骨是阴,加以寒气,故为寒肿也。此乃四时八正虚风变所为也,引其所胜克之则愈也。
平按:“治其输”《素问》作“治之愈也”。《甲乙》“输”作“俞”。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