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
夫自古通天者 王注六节脏象云。通天者。谓元气。即天真也。然形假地生。命惟天赋。故奉生之气。通系于天。禀于阴阳。而为根本也。宝命全角论曰。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四气调神大论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此其义也。简按此解颇明备。
生之本本于阴阳 志云:凡人有生。受气于天。故通乎天者。乃所生之本。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
故生之本本乎阴阳也。简按吴以生字接上句。未稳贴。
六合 高诱注淮南云。孟春与孟秋为合。仲春与仲秋为合。季春与季秋为合。孟夏与孟冬为合。仲夏与仲冬为合。季夏与季冬为合。故曰六合。一曰。四方上下为六合。
九州岛 淮南坠形训云。神农大九州岛。桂州迎州神州等是也。至黄帝以来。德不及远。惟于神州之内。分为九州岛。王注所载九州岛。见书禹贡。
十二节 志云:骨节也。两手两足。各三大节。简按王注为十二经。非也。春秋繁露云。天数之微。莫若于人。人之身有四肢。每肢有三节。三四十二。十二节相待。而形体立矣。天有四时。每一时有三月。三四十二。十二月相受。而岁数终矣。六节脏象论。无五脏十二节五字。此节之义。当考灵邪客篇。淮南天文训。
其气三 高云:凡人之生。各具五行。故其生五。五行之理。通贯三才。故其气三。简按六节脏象论云。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此其气三。成三才。则高注难从。而王马吴并云。天气地气运气。张则云。三阴三阳。俱未允焉。太平经云。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出后汉书襄楷传注。其气三。或此之谓与。杨上善太素注云:太素分为万物。以为造化。故在天为阳。在人为和。在地为阴。(出弘决外典钞。)三十一难杨玄操注云:天有三元之气。所以生成万物。人法天地。所以亦有三元之气。以养身形。六十六难虞庶注云:在天则三元五运。相因而成。在人则三焦五脏。相因而成也。素问曰。其气三。其生五。此之谓也。
数犯此者 志云:人禀五行之气而生。犯此五行之气而死。有如水之所以载舟。而亦能覆舟。故曰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 张云:天色深玄。故曰苍天。简按诗。彼苍者天。王为春天误。
传精神 张吴并云。传。受也。
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马吴诸注。伤下句。简按据王注。八字一句为是。
阳气者若天与日 马云:本篇所重。在人卫气。但人之卫气。本于天之阳气。惟人得此阳气以有生。故曰生气通天。惟圣人全此阳气。苛疾不起。常人则反是焉。灵枢禁服篇云。审察卫气。为百病母者。信哉。本篇凡言阳气者七。谆谆示人以当全此阳气也。
不彰 高云:若失其所。则营运者不周于通体。旋转者不循于经脉。故短折其寿。而不彰着于人世矣。简按史记五帝本纪。帝挚立。不善崩。索隐曰。古本。作不着。音张虑反。犹不着明。
阳因而上 高云:天气清净。明德惟藏。故天之默运于上也。当以日光明。是故人身之阳气。因之而上。阳因而上。其体如天。卫外者也。其体如日。此阳气之若天与日也。
因于暑汗 王注云:此则不能静慎。伤于寒毒。至夏而变暑病也。此说非也。朱震亨详辨之。当考格致余论。
烦则喘喝静则多言 张云:暑有阴阳二证。阳证因于中热。阴证因于中寒。此节所言。言暑之阳者也。
故为汗出烦躁。为喘。为大声呼喝。若其静者。亦不免于多言。盖邪热伤阴。精神内乱。故言无伦次也。
汗出而散 张云:热病篇曰。暑当与汗。皆出勿止。此之谓也。简按张云:此言暑之阴者。非也。志云。天之阳邪。伤人阳气。两阳相搏。故体如燔炭。阳热之邪。得吾身之阴液而解。故汗出而散也。高云:若伤暑无汗。则病燥火之气。故体如燔炭。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 朱氏格致余论云。湿者土浊之气。首为诸阳之会。其位高而气清。其体虚。浊气熏蒸。清道不通。沉重而不爽利。似乎有物以蒙冒之。失而不治。湿郁为热。热留不去。大筋 短者。热伤血不能养筋。故为拘挛。小筋弛长者。湿伤筋不能束骨。故为痿弱。因于湿。首如裹。各三字为句。文正而意明。高云。大筋连于骨内。 短则屈而不伸。小筋络于骨外。弛长则伸而不屈。○朱氏新定章句。因于寒。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因于湿。(句)首如裹。(句)湿热不攘。(句)大筋 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云云。简按马张志高并循原文而释。吴及九达。薛氏原旨等。从朱氏改定。
弛长 弛。宋本。作 。按弛。 同。说文。弓解也。张璐曰。先搐瓜蒂散。次与羌活胜湿汤。
因于气为肿 张云:卫气营气脏腑之气。皆气也。一有不调。皆能致病。因气为肿。气道不行也。
简按高云:气犹风也。阴阳应象云。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故不言风而言气。因于气为肿者。风淫末疾。四肢肿也。此注难从。震亨云。脱简。误。
四维相代 高云:四维相代者。四肢行动不能。彼此借力而相代也。简按马张并以四维为四肢。是也。王注筋骨血肉。未允。志聪汪昂并云。四时也。亦未详何据。痹论云。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四维相代。与此同义。震亨以为衍文。误。
阳气者烦劳则张 王氏溯洄集云。夫阳气者。人身和平之气也。烦劳者。凡过于动作皆是也。张。主也。谓亢极也。精。阴气也。辟积。犹积迭。谓怫郁也。衣褶谓之襞积者。亦取积迭之义也。积水之奔散曰溃。都。犹堤防也。 。水流而不止也。夫充于身者。一气而已。本无异类也。即其所用所病而言之。于是乎始有异名耳。故平则为正。亢则为邪。阳气则因其和以养人而名之。及其过动而张。亦即阳气亢极而成火耳。阳盛则阴衰。故精绝。水不制火。故亢火郁积之甚。又当夏月火旺之时。故使人烦热之极。若煎迫然。气逆上也。火炎气逆。故目盲耳闭。而无所用。此阳极欲绝。故其精败神去。不可复生。若堤防之崩坏。而所储之水。奔散滂流。莫能以遏之矣。夫病至于此。是坏之极矣。王氏乃因不晓都字之义。遂略去此字。而谓之若坏。其可乎哉。又以此病。纯为房患。以胀为筋脉 胀。以 为烦闷。皆非是也。简按圣济总录。载人参散。治煎厥气逆。头目昏愦。听不闻目不明。七气善怒。(人参。远志。赤茯苓。防风。各二两。芍药。麦门冬。陈皮。白朮。各一两。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日再服。)
辟积 辟与襞同。司马相如传。襞积褰绉。师古注。襞积。即今之裙褶。高云:重复也。汪昂云。如衣襞积。并本于王履之解。张云:病也。误。
溃溃乎若坏都 马云:都所以坊水。简按礼檀弓。 其宫而猪焉。郑玄注。猪。都也。南人谓都为猪。郦道元水经注。水泽所聚。谓之都。亦曰潴。张高为都城之都。误。
乎 。考韵书。音聿。从子曰之曰。水流也。又奔 。疾貌。卷末释音。古没切。音骨。烦闷不止也。此从日月之日。书洪范。 陈其五行。注。 。乱也。义盖取于此。又考韵书。 。波浪声。又涌波也。由此观之。 义不太远。然于坏都。则 字似衬。
大怒则形气绝 马云:形气经络。阻绝不通。奇病论云。胞之络脉绝。亦阻绝之义。非断绝之谓。高本形下句。注云:形者。悻悻然见于其面也。气绝者。怒则气上不接于下也。简按高注误。
薄厥 吴云:薄。雷风相薄之薄。汪云。薄。迫也。简按圣济总录。赤茯苓汤。治薄厥暴怒。怒则伤肝。气逆胸中不和。甚则呕血鼽衄。(赤茯苓。人参。桔梗。陈皮。各一两。芍药。麦门冬。槟榔。各半两。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五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其若不容 马云:胸腹 胀。真若有不能容物者矣。吴云:纵而不收。其若不能为容止矣。志云:筋伤而弛纵。则四体若不容我所用也。简按吴志似是。王意亦当如此。
汗出偏沮 马云:人当汗出之时。或左或右。一偏阻塞而无汗。则无汗之半体。他日必有偏枯之患。
吴云:沮。止也。张云:沮。伤也。坏也。志高并云。湿也。简按沮。王为沮泄之义。诸注不一。考千金作袒。
又养生门云。凡大汗勿偏脱衣。喜得偏风半身不遂。(巢源。引养生方同。)灵刺节真邪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乃其作袒似是。下文曰汗出见湿。曰高粱之变。曰劳汗当风。皆有为而发疾者。其义可见也。
痤痱 说文。痤。小肿也。玉篇。疖也。韩非子。弹痤者痛。巢源云。肿一寸至二寸。疖也。痱。玉篇。热生小疮。巢源云。人皮肤虚。为风邪所折。则起隐疹。寒多则色赤。风多则色白。甚者痒痛。搔之则成疮。又巢源。有夏月沸疮。盖痱。即沸。从 者。痤。详下文王注。
高粱 孟子。膏粱之味。赵岐注。细粱如膏者也。朱注。膏。肥肉。粱。美谷。简按山海经。都广之野。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郭璞注。言味好皆滑如膏。外传曰。膏粱之子。刘会孟云。嘉谷之米。炊之皆有膏。盖赵注较优。王注与赵同。
足生大丁 足。新校正读为饶。吴为能。张为多。潘楫医灯续焰云。足生者。必生也。并为是。春秋繁露云。阴阳之动。使人足病喉痹。足字用法。正与此同。巢源云。丁疮初作时。突起如丁盖。故谓之丁疮。令人恶寒。四肢强痛。兼忉忉然牵疼。一二日疮便变焦黑色。肿大光起。根强。全不得近。酸痛。皆其候也。
受如持虚 张云:热侵阳分。感发最易。如持空虚之器以受物。
王注。俗曰粉刺。粉刺见肘后。千金作粉滓。巢源云。嗣面者。面皮上有滓如米粉者。是也。又外台有粉 。玉篇。 。与 同。字书。 。并是查字。巢源又云:查疽。隐脉赤起。如今楂树子形。亦是风邪客于皮肤。血气之所变生也。是即外台所谓面 。其时生鼻上者。谓之酒 。与王注粉刺之 自异。
志云:面鼻赤瘰也。此亦面 。与王注异。(王注按豆。即豌豆。见唐六典注。)
柔则养筋 高云:上文大怒气绝。至血菀而伤筋。故曰:阳气者。精则养筋。所以申明上文阳气不柔。而筋无所养也。
大偻 吴云:为寒所袭。则不能柔养乎筋。而筋拘急。形容偻俯矣。此阳气被伤。不能柔筋之验。
简按脉要精微曰。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大偻义正同。高云:背突胸窝。乃生大偻。此乃龟背。恐非是。
马云:鼠 之属。志云:金匮所谓马刀侠瘿。简按说文。颈肿也。慧琳藏经音义。引考声云。。久疮不瘥曰 。巢源。有九 三十六 。李 入门云。 。即漏也。经年成漏者。与痔漏之漏相同。但在颈则曰瘰漏。在痔则曰痔漏。又云:凡痈疽久则脓流出。如缸瓮之有漏。
留连肉腠 王注。久瘀内攻。结于肉理。知肉腠即肉理。金匮云。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仪礼公食大夫礼。载体进奏。注。奏。谓皮肤之理也。又乡饮酒礼。皆右体进腠。注。腠理也。阴阳应象大论王注。腠理。谓渗泄之门。高云:肉腠或空或突而如嵝。而难愈也。汪以四字接下句。而释之云。寒气留连于肉腠之间。由俞穴传化。而薄于脏腑。则为恐畏惊骇。此阳气被伤。不能养神也。此说恐非是。
俞气化薄 吴云:俞。输同。有传送之义。马云:各经皆有俞穴。(此非井荥输经合之输。凡一身之穴。皆可曰俞。)邪气变化依薄。传为善畏及惊骇之疾。畏主心肾。(阴阳应象云。喜伤心。恐胜喜。又恐伤肾。思胜恐。)骇主肝言。(金匮真言云。其病发惊骇。)简按王以俞为背俞。恐非也。
营气不从 马云:唯阳气不固。则营气者。阴气也。营气不能与卫气相顺。而卫气逆于各经分肉之间。
亦生痈肿之疾矣。吴云:不从。不顺也。肉理。腠理也。简按楼氏纲目改定。乃生大偻。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陷脉为 。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楼云。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十二字。旧本元误在及惊骇之下。夫阳气因失卫。而寒气从之为偻。然后营气逆而为痈肿。痈肿失治。然后陷脉为 。而陷留连于肉腠焉。盖其所改定。虽不知古文果然否。其说则颇明备。故附存于此。
魄汗 吴云:魄。阴也。阴汗不止。张云:汗由阴液。故曰魄。马云:肺主藏魄。外主皮肤。故所出之汗。亦可谓之魄汗也。简按数说并误。魄白古通。礼记内则。白膜作魄膜。淮南修务训云。奉一爵酒。不知于色。挈一石之尊。则白汗交流。战国策鲍彪注。白汗。不缘暑而汗也。(楚策)阴阳别论。魄汗未藏。王注流汗未止。
形弱而气烁 马云:魄汗未尽。穴 未闭。形体弱而气消烁。乃外感风寒。致穴 已闭。当发为风疟。
疟论。言疟之为证。非独至秋有之。四时皆能成疟也。简按王注有至于秋秋阳复收之言。故论及之。
风疟 此即疟耳。必非有一种风疟者。金匮真言云。秋善病风疟。又云: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刺疟云:风疟。发则汗出恶风。疟论云。夫 疟皆生于风。俱可证也。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 张云:凡邪伤卫气。如上文寒暑湿气风者。莫不缘风气以入。故风为百病之始。
上下不并 吴云:阳谓之上。阴谓之下。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谓之并。言风寒为病之久。则邪气传变。阳自上而阴自下。谓之不并。是水火不相济。阴阳相离。简按王解并字为交通。与吴之意符焉。
良医 王充论衡云。医能治一病。谓之巧。能治百病。谓之良。故良医服百病之方。治百人之疾。
阳气当隔 马云:隔者。乖隔不通之谓也。简按隔。非噎隔之隔。王马并引三阳结谓之隔。恐非也。
反此三时 志云:平旦日中日西也。
形乃困薄 马云:未免困窘而衰薄矣。
起亟也 吴。改为守也。马云:营气藏五脏之精。随宗气以营运于经脉中。而外与卫气相表里。卫气有所应于外。营气即随之而起。夫是之谓起亟也。张云:亟。即气也。阴阳应象曰。精化为气。即此藏精起气之谓。亟。音气。志云:阴者主藏精。而阴中之气。亟起以外应。阳者主卫外。而为阴之固也。汪云。起者。起而应也。外有所召。则内数起以应也。如外以顺召。则心以喜起而应之。外以逆召。则肝以怒起而应之之类也。简按数说未知孰是。汪解似易晓焉。且王意亦似当然。
并乃狂 张云:并者。阳邪入于阳分。谓重阳也。简按与王注异义同意。
阳不胜其阴 高云:阴寒盛也。阴寒盛则五脏气争。争。彼此不和也。
陈阴阳 张云:犹言铺设得所。不使偏胜也。吴云:陈。设也。简按王陈读循。未详所据。
气立如故 张云:人受天地之气以立命。故曰气立。然必阴阳调和。而后气立如故。首节所谓生之本于阴阳者。正此两节之谓。简按王云。真气独立。似明切焉。
风客淫气 王注痹论云。淫气。谓气之妄行者。简按说文。淫。浸淫随理也。徐云。随其脉理。而浸渍也。马云:风来客之。浸淫以乱营卫之气。则风薄而热起。似不妥贴。
因而饱食 张云:此下三节。皆兼上文风客淫气而言也。风气既淫于外。因而饱食。则随客阳明云云。简按下文有三因字。故有此说。
肠 为痔 吴云:肠中 沫。壅而为痔。简按续字汇。 。肠间水。盖本于本篇而释者。窃考 本是癖。以其肠间辟积之水。故从水作 。外台癖饮。或作 饮。与庄子 之 义迥别。肠 二字。素灵中凡十见。多指赤白滞痢而言。唯本篇云。肠 为痔。盖古肠垢脓血。出从谷道之总称。王下一而字。云肠 而为痔。吴乃扩其意以释之。固是也。张云:为肠 为痔。而下痢脓血也。此似卤莽读去者。马云:其肠日常 积。渐出肛门而为痔。此岂以 为襞之义乎。难从。
因而强力 吴张并从王注。而为强力入房。马志高则为强用其力。简按下文云。肾气乃伤。则王注似为得矣。
阳密乃固 巢源。作阴密阳固。(出十二卷冷热病候)考下文云。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则巢源误。志云:此总结上文之义。而归重于阳焉。
是谓圣度 高云:上文云。圣人陈阴阳。内外调和。故复言因而和之。志云:是谓圣人调养之法度。
因于露风 马云:此上文见雾露之谓。王注以露为裸体者。非。志云:露。阴邪也。风。阳邪也。在天阴阳之邪。伤吾身之阴阳。而为寒热病矣。张云:因露于风者。寒邪外侵。阳气内拒。阴阳相薄。故生寒热。简按张注与王意稍同。
洞泄 阴阳应象。作飧泄。论疾诊尺。作后泄肠 。知洞泄即是飧泄。邪气脏腑病形云。洞者。食不化。下嗌还出。甲乙作洞泄。盖洞筒同。说文。筒。通箫也。徐云。通洞无底。汉元帝吹洞箫。注。与筒同。水谷不化。如空洞无底。故谓之洞泄。巢源。洞泄者。痢无度也。水谷痢候。引本篇文详论之。当参考。又见小儿洞泄下利候。王氏准绳云。餐泄。水谷不化而完出。是也。史记仓公传。 风。(太平御览。作洞风。)即此也。或饮食太过。肠胃所伤。亦致米谷不化。此俗呼水谷利也。邪气留连。盖至夏之谓。高云:邪气留连。至夏乃为洞泄。
疟 千金。作●疟。(说具于疟论。)
秋伤于湿上逆而咳 张云:湿土用事于长夏之末。故秋伤于湿也。秋气通于肺。湿郁成热。则上乘肺金。故气逆而为咳嗽。简按溯洄集云。湿乃长夏之令。何于秋言。盖春夏冬。每一时各有三月。故其令亦各就其本时而行也。若长夏则寄旺于六月之一月耳。秋虽亦有三月。然长夏之湿令。每侵过于秋而行。故曰秋伤于湿。(秋令为燥。然秋之三月。前近于长夏。其不及则为湿所胜。其太过则同于火化。其平气则又不伤人。此经所以于伤人。止言风暑湿寒。而不言燥也。或问余曰。五运六气七篇所叙。燥之为病甚多。何哉。余曰。运气七篇。与素问诸篇。自是两书。作于二人之手。其立意各有所主。不可混言。王冰以为七篇参入素问中。本非素问元文也。余今所推之义。乃是素问本旨。当自作一意看。)此当只以秋发病为论。湿从下受。故于肺为咳。谓之上逆。夫肺为诸气之主。今既有病。则气不外运。又湿滞经络。故四肢痿弱无力。而或厥冷也。阴阳应象大论。所谓冬生咳嗽。既言过时。则与本篇之义。颇不同矣。(简按安道此论极精。兹揭其要。当熟玩全篇。)
痿厥 张云:太阴阳明论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上文言因于湿者。大筋 短。小筋 长。 短为拘。弛长为痿。所以湿气在下。则为痿为厥。痿多属热。厥则因寒也。
温病 论疾诊尺。作瘅热。溯洄集云。寒者。冬之令也。冬感之偶不即发。而至春其身中之阳。虽始为寒邪所郁。不得顺其渐升之性。然亦必欲应时而出。故发为温病也。又云:春为温病者。盖因寒毒中人肌肤。阳受所郁。至春天地之阳气外发。其人身受郁之阳。亦不能出。故病作也。(韩祗和曰。冬时感寒郁阳。至春时再有感。而后发。余谓此止可论温病之有恶寒者耳。其不恶寒者。则亦不为再感而论发也。故仲景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是也。)马云:热论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者。为病暑。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伤寒论云。冬感于寒。至春变为温病。则温之为义明矣。杨玄操释五十八难之温病。以为是疫疠之气者。非也。
肝气以津 马云:肝气津淫而木盛。张云:津。溢也。
脾气乃绝 志云:肝多津液。津溢于肝。则脾气乃绝其转输矣。简按即是本王注意。
大骨气雀襂 马云:即上节之所谓高骨也。玉机真藏论。亦谓之大骨。汪昂云。高骨。腰间命门穴上有骨高起。张云:劳困剧也。
喘满 汉石显传。忧满不食。注。满。懑同。王注。令人心闷。盖满读为懑也。
胃气乃厚 简按王注。脾气不濡。胃气强厚。此盖脾约证。伤寒论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是也。张云:脾气不濡。则胃气留滞。故曰乃厚。厚者。胀满之谓。已觉欠理。汪昂云。按酸咸甘辛。言其害。而不及其利也。味苦。言其利。而未及其害也。古文不拘一例。不必穿凿强解。是以胃气厚为利。甚误。
沮弛 张云:沮。坏也。志云:遏抑也。简按王训润。恐非是。
精神乃央 新校正云。央。乃殃也。马云:央者。半也。四气调神论。有未央绝灭。此言精神仅可至半也。简按二说并通。王训久。恐误。又按五味偏过生疾。其例不一。言脾气者二。言心气者亦二。肝气。肾气。胃气。各一。而不及肺气。未详何理。抑古文误邪。
凑理 广雅。凑。聚也。汲冢周书。周于中土。以为天下之大凑。盖会聚元真之处。故谓之凑。以其在肌肉中。又从肉作腠。文心雕龙。凑理无滞。吴注举痛论云。腠。汗孔也。理。肉纹也。疟论。汗空疏腠理开。知是以腠为汗孔者误。
气骨以精 宋本。作骨气。高云:五味和。则肾主之骨以正。肝主之筋以柔。肺主之气。心主之血以流。脾主之凑理以密。诚如是也。则有形之骨。无形之气。皆以精粹。可谓谨道如法。生气通天。而长有天命矣。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