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灌木部
-
桑根白皮
甘寒无毒。须蜜酒相和拌令湿透,炙熟用。否则伤肺泄气,大不利人。根见土面者有毒伤人。
发明 桑根白皮泻肺气之有余,止嗽而能利水。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肺虚无火,因风寒而嗽者服之,风邪反闭固不散而成久嗽者有之。甄权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虫。可以缝金疮,缝后以热鸡血涂之,桑皮之功用尽矣。
桑椹
甘温无毒。
《本经》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绝脉,补虚益气。
发明 桑椹手足少阴、太阴血分药,《本经》所主皆言桑椹之功。而宗 云:《本经》言桑甚详,独遗其椹,即濒湖之博识尚不加察,但以其功误列根皮之下,所以世鲜采用,惟高寿酒用之。
桑叶
苦甘微寒,小毒,蜜水拌蒸用。
《本经》除寒热出汗。
发明 桑叶清肺胃去风明目,取经霜者。煎汤洗风眼下泪,同黑芝麻蜜丸,久服须发不白,不老延年。《本经》言除寒热出汗,即《大明》蒸熟捣罨风痛出汗之谓。煎饮利五脏,通关节下气。煎酒服治一切风。桑根烧灰淋汁与锻石点面上风,灭痣去恶肉。
桑枝
苦平无毒。
发明 桑枝清热去风,故遍体风痒干燥,水气、脚气、风气,四肢拘挛,无不宜之。时珍云,煎药用桑者,取其能利关节,除风寒湿痹诸痛也。观《灵枢》治寒痹用桂酒法,以桑炭炙布巾熨痹处。治口僻用马膏法,以桑钩钩其口,坐桑灰上。又痈疽发背,流注顽疮,久不愈者,用桑木炙法,未溃则拔毒止痛,已溃则补接阳气。其法以桑柴劈作小片,束作小把,燃火吹息,炙患处,每吹炙片时瘀肉渐腐,用此以助内服之药。又治久嗽不止,用桑枝煎汤,渴即饮之。桑柴灰熬膏点大风恶疾。或淋取汁,洗头面,不过十度即瘥,此《圣惠》法也。
柘根白皮
甘温无毒。
发明 时珍曰,柘能通肾气,故《圣惠方》治耳鸣耳聋。藏器煮汁酿酒服,止风虚耳聋,劳损虚羸腰肾冷。《千金》治耳鸣汗出,皆由肾虚或一二十年不瘥者,方用柘根三十斤、菖蒲五斗、故铁二十斤烧赤浸三宿,用米二石、曲二斗,用上三味汁,酿如常法制服必效,方具《千金》二十卷中。
楮实
俗名谷树子根,皮名谷白皮
甘平无毒。
发明 楮实走肝肾血分,《别录》治阴痿水肿,益气充肌,明目。《大明》言,壮筋骨,助阳气,补虚劳,健腰膝,益颜色。而《修真秘旨》言,久服令人骨软。《济生秘旨》言,治骨鲠用楮实煎汤服之,岂非软骨之征乎。脾胃虚人禁用。楮根白皮《别录》主逐水利小便。甄权治水肿气满。《吴普》治喉痹,总取散风祛毒之义。
枳壳
辛苦平无毒。陈者良。生熟各随本方。
《本经》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
发明 枳壳破气化痰,泄肺走大肠,多用损胸中至高之气。枳壳主高,枳实主下;高者主气,下者主血。故壳主胸膈皮毛之病。《本经》所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是指表病而言。实主脾胃心腹之病。《本经》所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是指里病而言。凡人脏腑清利则气自益,身自轻矣。详枳壳、枳实皆能利气,气下则痰喘止,气行则痞胀消,气通则刺痛已,气利则后重除也。仲景治胸胁痞满,以枳实为要药。诸方治下血痔痢,大肠秘塞,里急后重,又以枳壳为通利,则枳实不独治下,枳壳不独治高也。然枳实性沉兼能入肝脾血分,而消食积痰气瘀血,有冲墙倒壁之喻。枳壳性浮兼通肺胃气分,而治喘咳,霍乱水肿,有乘风破浪之势。与桔梗同为舟楫之剂,故柴胡、枳壳除寒热痞满之专药。凡夹食伤寒感冒与表药同用,皆无妨碍。妊娠胞肥,有瘦胎饮,乃因气壅阻滞而设。设素禀怯弱者误服,令母气耗难产,子亦气弱难育,是取虚虚之祸也。
枳实
辛苦平,无毒。
《本经》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
发明 枳实入肝脾血分,消食泻痰,滑窍破气,心下痞及宿食不消并宜枳术。故洁古枳术丸以调脾胃,实祖《金匮》治心下坚大如盘。用枳实白术汤之法,腹即软消。洁古曰,心下痞及宿食不消发热并宜枳实、黄连。好古曰,益气则佐之以参、术、干姜,破气则佐之以大黄、芒硝,此《本经》所以言益气,而洁古复言消瘀也。李士材云,自东垣分枳壳治高,枳实治下。好古分枳壳治气,枳实治血。然究其功用皆利气也。凡气弱脾虚致停食痞满,治当补中益气,则食自化,痞自散。若用枳壳、枳实是抱薪救火也。
枸橘
辛温无毒。
发明 枸橘与枳同类,其干多刺,故破气散热之力过之。时珍治下痢脓血后重,今人解酒毒用之,总取其破气之力也。《丹方》以枸橘 末存性酒服方寸匕,治胃脘结痛。又以醋浸熬膏,摊贴内伤诸痛,贴即痛止,但须久贴方不复发。
栀子
苦寒无毒。入吐剂取肥栀生用,入降火药以建栀、姜汁炒黑用。
《本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 , 鼻白癞,赤癞疮疡。
发明 栀子仁体性轻浮,专除心肺客热。《本经》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等病,不独除心肺客热也。其去赤癞白癞疮疡者,诸痛痒疮,皆属心火也。炮黑则专泻三焦之火及痞块中火,最清胃脘之血,屈曲下行能降火,从小便中泄去。仲景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 ,栀子豉汤主之。因其虚故不用大黄,即亡血亡津。内生虚热,非此不去也。治身黄发热,用栀子柏皮汤。身黄腹满小便不利,用茵陈栀子大黄汤,取其利大小便,而蠲湿热也。古方治心痛恒用栀子,此为火气上逆,气不得下者设也,今人泥丹溪之说,不分寒热通用,虚寒何以堪之?大苦大寒能损伐胃气,不无减食泄泻之虞。故仲景云,病患旧有微溏者不可与之。世人每用治血,不知血寒则凝,反为败证。治实火之吐血顺气为先,气行则血自归经。治虚火之吐血养正为主,气壮则自能摄血,此治疗之大法,不可少违者也。
酸枣仁
实酸平,仁甘平,无毒。
《本经》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痛湿痹,久服安五脏。
发明 酸枣仁味甘而润。熟则收敛津液,故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则导虚热,故疗胆热好眠,神昏倦怠之证;足厥阴少阳本药,兼入足太阴脾经。按:酸枣本酸而性收,其仁则甘润而性温,能散肝胆二经之滞。故《本经》治心腹寒热,邪气结聚酸痛,血痹等证,皆生用,以疏利肝脾之血脉也。盖肝虚则阴伤两烦心,不能藏魂,故不得眠也。伤寒虚烦多汗及虚人盗汗,皆炒熟用之,总取收敛肝脾之津液也。归脾汤用以滋养营气,则脾热自除。单用煮粥除烦益胆气,胆气宁而魂梦安矣。今人专以为心家药,殊昧此理。
白棘
辛寒无毒。
《本经》主心腹痛,痈肿溃脓,止痛决刺结。
发明 白棘乃小枣树上针,故能决刺破结。《本经》主痈肿溃脓,与皂刺不甚相远。《别录》治丈夫虚损、阴痿、精自出,补肾气,益精髓,疗喉痹不通。又治腹胁刺痛,尿血痔漏,皆取其透达肝肾二经也。
蕤仁
甘温无毒。去壳汤浸,去皮尖水煮过,研细纸包,压去油用。
《本经》主心腹邪热结气,明目、目赤痛伤泪出,目肿 烂。
发明 蕤仁甘温而润,能治诸经风热之邪,心腹邪热结气,不独治目疾也。眼风痒,或生翳,或赤 ,黄连、蕤仁去皮研膏等分,以干枣去核填入煎水,点眼甚验,但不因风热而因于虚勿用。
山茱萸
酸温无毒。去核微焙用,核能泄精。
发明 滑则气脱,涩以收之。山茱萸止小便利,秘精气,取其酸涩以收滑也。甄权治脑骨痛,疗耳鸣,补肾气,兴阳道,坚阴茎,添精髓,止老人尿不节,治面上疮,能发汗,止月水不定。详能发汗,当是能敛汗之误。以其酸收无发越之理,仲景八味丸用之。盖肾气受益,则风藏有度,肝阴得养则疏泄无虞,乙癸同源也。命门火旺,赤浊淋痛及小便不利者禁服。《本经》食茱萸主治从古,误列山茱萸条内,今移入彼,庶不失先圣立言本旨,具眼者辨诸。
金樱子
甘酸涩温,无毒。剖开去核及毛用。
发明 金樱子止小便遗泄、涩精气,取其甘温而涩也。夫经络隧道以通畅为和平,而昧者无过服之,以取快欲则不可。若精气不固者服之,何咎之有。但阴虚多火人误服,每致溺涩茎痛,不可不慎。
郁李仁
即棠棣,一名雀李
仁辛苦平无毒。汤浸去皮及双仁者,研如膏,勿去油,忌牛马肉及诸酪。
《本经》主大腹水气,面目、四肢浮肿,利小便水道。
发明 郁李仁性润而降,为大便风秘专药。《本经》治大腹水气,面目、四肢浮肿,取其润下之意。利小便水道者,水气从之下趋也,搜风顺气丸用之。虽有润燥之功,而下后令人津液亏损,燥结愈甚。老人津液不足而燥结者戒之。根治风虫牙痛,浓煎含漱,冷即吐去更含,勿咽汁,以其能降泄也。
鼠李
当作楮李子,一名牛李子,熬汁可以染绿,今造纸,马铺取汁刷印绿色,故又名
绿子
苦凉微毒。
《本经》主寒热瘰 疮。
发明 牛李,生青熟黑,而带红紫,入肝肾血分。其味苦凉,善解诸经伏匿之毒。《本经》治寒热瘰 ,《大明》治水肿腹满,苏恭治下血及疝瘕积冷。捣敷牛马疮中生虫。时珍治疥癣有虫,总取其去湿热之功。惜乎世鲜知用。惟钱氏必胜膏治痘疮黑陷及出不快,或触秽气黑陷,方用牛李熬膏,桃胶汤化皂子大一丸;如人行十里再进一丸,其疮自然红活。盖牛李解毒去湿热,桃胶辟恶气活血耳。
女贞实
苦甘微寒,无毒。其子黑者为女贞实,若红色者即为冬青,非女贞也。
发明 女贞,少阴之精,但性禀纯阴,味偏寒滑。脾胃虚人服之,往往减食作泻。以《本经》枸骨主治误列此味之下,后世谬认女贞有补中安五脏之功,多致误用滋患特甚,因表而出之。
枸骨
一名猫儿刺,俗名十大功劳
微苦甘平,无毒。
《本经》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病。久服肥健,轻身不老。
发明 枸骨,《本经》诸家本草皆误列女贞条下。苦味甘平有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病、久服肥健轻身不老之功,皆指枸骨而言。女贞至阴之物,安有如上等治乎。其木严冬不凋,叶生五刺,其子正赤。允为活血散瘀坚强筋骨之专药,又为填补髓脏,固敛精血之要品,仅见《丹方》不入汤丸。古方惟浸酒补腰脚令健。枝叶烧灰淋汁,或煎膏涂白癜风。今方士每用数斤去刺,入红枣二三斤熬膏蜜收,治劳伤失血、痿软,往往获效,以其能调养血气而无伤中之患也。其脂为 以粘禽鸟,其能滋培精血可知。
卫矛
即鬼箭羽
苦寒无毒。生山石间,小株成丛,叶似野茶,三四月生小黄绿花。实如冬青子,条上有羽如箭,视之若三羽,故名。
《本经》主女子崩中下血,腹满汗出,除邪杀鬼毒蛊疰。
发明 鬼箭专散恶血,故《本经》有崩中下血之治。《别录》治中恶腹痛,去白虫,消皮肤风毒肿,即腹满汗出,除邪杀鬼毒蛊疰之治。今人治贼风历节诸痹,妇人产后血晕血结聚于胸中,或偏于胁肋少腹者,四物倍归加鬼箭羽、红花、玄胡索煎服,以其性专破血。力能堕胎,妊娠禁用。
南烛
牛筋树也,俗名鸟叶
苦平无毒。
发明 凡滋肾药皆能伤脾,此独止泄除睡者,气与神通。藏器言,久服轻身不饥,变白不老者,强精益气之验。《千金》《月令》方用之,令四月八日煮汁,造青精饭是也。
五加根皮
辛温无毒。
《本经》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 ,小儿三岁不能行,疽疮阴蚀。
发明 五加者,五车星之精也。为风湿痿痹、壮筋骨、助阳气之要药。《本经》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 ,小儿三岁不能行,其温补下元,壮筋除湿可知。《别录》治男子阴痿囊下湿,小便余沥,女人阴痒,腰脊痛,脚痹风弱。《大明》治骨节拘挛。苏恭主四肢挛急种种,皆须酿酒,则力势易行,非汤药中所宜。
枸杞
甘平无毒。河西及甘州者良。
《本经》主热中消渴,久服坚筋骨耐寒暑。
发明 枸杞子味甘色赤,性温无疑,根味微苦,性必微寒,缘《本经》根子合论无分,以致后人或言,子性微寒,根性大寒,或言子性大温,根性苦寒。盖有惑于一,本无寒热两殊之理。夫天之生物不齐,都有丰于此,而涩于彼者。如山茱萸之肉涩精,核滑精。当归之头止血,尾破血。橘实之皮涤痰,膜聚痰,不一而足。即炎帝之尝药,不过详气、味、形、色,安有味甘色赤,形质滋腴之物,性寒之理。《本经》所言主热中消渴,坚筋骨耐寒暑,是指其子而言,质润味浓,峻补肝肾冲督之精血,精得补益,水旺骨强,而肾虚火炎热中消渴,血虚目昏,腰膝疼痛悉愈,而无寒暑之患矣。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古谚有云,去家千里,勿食枸杞。甚言补益精气之速耳。然无阳气衰,阴虚精滑,及妇人失合,劳嗽蒸热之人慎用;以能益精血,精旺则思偶,理固然也。
地骨皮
甘淡微寒无毒。泉州者良。
《本经》主五内邪气,周痹风湿,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
发明 地骨皮,枸杞根也,三焦气分之药。下焦肝肾虚热、骨蒸自汗者宜之。热淫于内,泻以甘寒也。人但知芩、连治上焦之火,知、柏治下焦之火,谓之补阴降火。不知地骨之甘寒平补,有益精气退邪火之妙。时珍尝以青蒿佐地骨退热,屡有殊功。又主骨槽风证,亦取入足少阴,味薄即通也。《本经》主五内邪气,周痹风湿,轻身不老,取其甘淡化热,苦寒散湿,湿散则痹着通,化热则五内安。其气清,其味薄,其质轻,诚为修真服食之仙药。
按:《续仙传》云,朱孺子见溪侧二花犬,逐入枸杞丛下,掘之得根形如二犬,烹而食之,忽觉身轻,《本经》之轻身不老,可确征矣。则枸杞之滋益不独在子,而根亦止于退热也。
苗叶微苦,亦能降火及清头目。
溲疏
一名巨骨
苦平。一云辛寒,无毒。
《本经》主皮肤中热,除邪气,止遗溺,利水道。
发明 溲疏与枸杞相类,先哲虽以有刺无刺、树高树小分辨。然枸杞未尝无刺,但树小则刺多,树大则刺少。与酸枣、白棘无异。《本经》枸杞条下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即溲疏之除邪气也。枸杞条下主周痹风湿即溲疏之止遗溺、利水道也。除去五内之邪则热中消渴愈矣。疏利水道之热则周痹风湿痊矣。溲溺疏利则气化无滞,子脏安和。观《千金方》与梅核仁、辛荑、 本、泽兰子、葛上亭长同清子脏三十六疾,其清利风热之性可知。或云巨骨即地骨之大者,按:种树书云,收子及掘根种肥壤中,待苗生剪为蔬食甚佳,溲疏之名未必非此。
石南
辛苦平无毒。
《本经》养肾气,内伤阴衰,利筋骨皮毛。
发明 石南严冬不凋,凌霜正赤,性温益肾可知,《本经》养肾气,内伤阴衰,利筋骨皮毛,皆取益肾之功。古方为风痹肾弱要药,今人绝不知用,盖由甄氏《药性论》有令人阴痿之说,殊不知服此药者,能令肾强。嗜欲之人借此放恣,以致痿弱而归咎于药,良可慨也。
石南
即黄荆
实苦温,根茎甘苦平,茎沥甘平无毒。
发明 荆为治风逐湿、祛痰解热之药。实除骨间寒热下气,治心痛及妇人白带。炒熟酒煎服治小肠疝气。酒浸治耳聋。叶治霍乱转筋,下部湿 脚气肿满,以荆茎入坛中烧烟熏涌泉穴及痛处,汗出则愈。捣烂罨蛇伤。根主头心肢体诸风,解肌发汗。茎治火灼疮烂。煎水漱风牙痛。荆沥除风热,开经络,导痰涎,行血气,解热痢。《千金翼》云,凡患风人多热,尝宜以竹沥、荆沥、姜汁和匀热服,以瘥为度。热多用竹沥,寒多用荆沥。二汁同用并以姜汁助送则不凝滞。但气虚不能食者则用竹沥,气实能食者则用荆沥。
蔓荆子
苦辛温,无毒。
《本经》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
发明 蔓荆子入足太阳,体轻而浮,故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急。上行而散,故能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及风寒目痛,头面风虚之证。然胃虚人不可服,恐助痰湿为患也。
凡头痛目痛,不因风邪而血虚有火者禁用;瞳神散大尤忌。
紫荆皮
苦平无毒。苦如胆而紫浓者良。
发明 紫荆,木之精也,入手足厥阴血分。能破宿血,下五淋,通小肠,解诸毒。治伤寒赤膈,黄耳,活血消肿,为杖疮必用之药。治痈疽流注诸毒,冷热不明者用紫荆皮、独活、赤芍、白芷、白蜡炒为末,葱汤调敷。痛甚筋不舒者加乳香甚验。
木槿根皮
甘苦微寒无毒。
发明 槿为癣科要药,润燥活血。川中所产质浓色红称胜,而世不易得,土槿皮亦可用之,但力薄耳。其治肠风下血,取其清热滑利也。其治痢后作渴,余热在经,津液不足也。
其花以千瓣白者为胜,阴干为末,治反胃吐食,陈糯米汤下二钱,日再服。红者治肠风血痢,白者治白带、白痢,并焙入药。子治偏正头风,烧烟熏患处,并用为末,酒服一钱匕效。
芙蓉
辛平无毒。
发明 芙蓉叶散痈疽殊有神效。疡医秘其名为清凉膏,铁箍散皆此药也。加生大黄,赤小豆末、麝香,其功甚捷。
山茶花
苦温无毒。
发明 山茶花色红味苦,开于青阳初动之时,得肝木之气而生心火。肝藏血,心主血,故吐血、衄血、下血为要药。生用则能破宿生新。入童便炒黑则能止血,其功不减郁金,真血家之良药也。
密蒙花
甘平微寒无毒。嗅之即嚏者真。拣净酒浸一宿,漉出晒干用。
发明 密蒙入肝经血分,润肝燥,为搜风散结目疾之专药。治青盲昏翳,赤肿多眵泪,消目中赤脉及小儿痘疮余毒,疳气攻眼宜之。
木棉子
辛温微毒。
发明木棉叶青花黄茎赤,棉白、子黑,允为温走命门之品。取子烧存性,不独解霉疮毒,而痔漏脱肛下血,每服半两,黑豆淋酒服之。其油燃灯能昏人目,以其助淫火也。
柞木皮
苦平无毒。
发明 柞专利窍,故治黄瘅鼠 ,催生,并烧末用之。
黄杨
苦平无毒。
发明 黄杨性敛而降,妇人难产,入达生散中服之,则痛阵便紧。又捣叶涂疮疖,以其性敛也。
放杖木
甘温无毒。
发明 放杖专治一切风气、血气,理腰脚,老人浸酒服之一月放杖,故名。
接骨木
一名续骨木,又名木蒴 ,俗名扦扦活
甘苦平无毒。
发明 此木专主折伤续筋骨,除风痹,龋齿,可作浴汤。根皮主痰饮水气痰疟,打伤瘀血,一切血不行,并煮汁服之,不可多服,以气腥伤伐胃气也。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