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黍米
-
(丹黍米_图缺)
味苦,微温,无毒。主咳逆,霍乱,止泄,除热,止烦渴。
陶隐居云:此即赤黍米也,亦出北间,江东时有种,而非土所宜,多入神药用。又,黑黍名,供酿酒祭祀用之。臣禹锡等谨按尔雅云: ,黑黍。 ,一稃二米。释曰:按《诗·生民》云:诞降嘉种,维 维 。李巡云:黑黍一名 黍。 ,即墨黍之大名也。 ,是黑黍。若然 , 皆黑黍矣。而《春官·鬯人》注云:酿 为酒,如黑黍,一 二米。言如者,以黑黍一米者多, 为正二米。则 中之异,故言如以明 有二等,则一米者亦可为汁。又云: 即皮,其稃亦皮也。 、稃,古今语之异耳。汉和帝时,任城县生黑黍、或三、四实,实二米,得黍三斛八斗是也。日华子云:赤黍米,温。下气,止咳嗽,除烦,止渴,退热。不可合蜜并葵同食。
图经曰:丹黍米,旧不载所出州土。陶隐居云:出北间,江东亦时有种,而非土所宜,今京东西、河、陕间皆种之。然有二种种米:粘者为秫,可以酿酒;不粘者为黍,可食。如稻之有云: ,赤苗。 ,黑黍。 ,一稃二米。释者引《生民诗》云:诞降嘉种,维 维 ,维糜(与 同)维芑, 即嘉谷赤苗者。李巡云: 即黑黍之大者名也者,别名为 。若然 、 皆黑黍矣。《周礼·鬯人》注:亦以一二米者为 ,一米者为黑黍。后汉和帝时,任城县生黑黍,或三、四实,实二米,得三斛八斗是也。古之定律,以上党黑牡黍之中者累之,以生律度量衡。后之人取此黍定之,终不能说协律。一说: ,黍之中者,乃一稃二米之黍也。此黍得天地中和之气乃生,盖不常有。有则一穗皆同二米,米粒皆匀无大小,得此,然后可以定钟律。古今所以不能协声律者,以无此黍也。他黍则不然,地有腴瘠,岁有凶穣,则米之大小不常,何由知其中者,此说为信然矣。今上党民间或值丰岁,往往得二米者,皆如此说,但稀阔而得之,故不以充贡耳。
北人谓秫为黄米,亦谓之黄糯,酿酒比糯稻差劣也。
食医心镜:主除烦热,止泄痢并渴,丹黍米饭食之。伤寒类要:伤寒后,男子阴易。米三两煮薄饮,酒和饮之。发汗出愈,随人加减。子母秘录:小儿鹅口不乳,丹黍米汁敷上。
衍义曰:丹黍米,黍皮赤,其米黄,唯可为糜,不堪为饭。粘着难解,然亦动风。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