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三百五十四
-
伤寒门
方
桂枝汤 【 仲景,下同】
桂枝去皮 生姜 芍药各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四两 芍药 甘草各二两 桂枝去皮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于桂枝汤方内,加厚朴二两,杏仁五十个,去皮尖。余依前法。
桂枝加桂汤
于桂枝汤方内,更加桂二两,共五两。余依前法。
桂枝加附子汤
于桂枝汤方内,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
朮附汤
桂枝加附子汤方内,去桂枝,加白朮四两。余依前法。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于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余依桂枝汤法服。
桂枝加芍药汤
于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三两,通前共六两。余依桂枝汤法。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去皮 生姜切,各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黄一两 芍药六两 大枣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桂枝去芍药汤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余依前法。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桂枝去皮 生姜切,各三两 蜀漆三两,洗去腥 甘草炙,二两 牡蛎熬,五两 龙骨四两 大枣十二枚,擘
右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一两 甘草 牡蛎熬 龙骨各二两
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桂枝甘草汤
桂枝去皮,四两 甘草炙,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半斤 桂枝去皮,四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十五枚,擘
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朮一两 炙甘草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茯苓甘草汤
茯苓 桂枝各二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一两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炙甘草汤
麦门冬去心 麻子仁各半斤 生地黄一斤 阿胶 人参各二两 甘草四两 生姜切 桂枝去皮,各三两 大枣擘,三十枚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小建中汤
桂枝去皮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 芍药六两 胶饴一升 大枣擘,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麻黄汤
麻黄去节 桂枝去皮,各三两 甘草炙,一两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大青龙汤
麻黄去节,六两 桂枝去皮 甘草炙,各二两 杏仁去皮尖,四十个 石膏如鸡子大一块,碎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小青龙汤
麻黄去节 芍药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 细辛各三两 半夏汤洗 五味子各半斤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微利者,去麻黄加荛花如鸡子,熬令赤色。下利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麻黄发其阳,水渍入胃必作利,荛花下十二水,水去利则止。若渴者,去半夏加(艹舌)蒌根三两。辛燥而苦润。半夏辛而燥津液,非渴者所宜,故去之;(艹舌)蒌味苦而生津液,故加之。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经曰: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食(句去口改吉)]。加附子温散水寒。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去麻黄,恶发汗。若小便不利,少腹痛,去麻黄加茯苓四两。水蓄下焦不行,为小便不利,少腹满,麻黄发津液于外,非所宜也。茯苓泄蓄水于下,加所当也。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半斤,去皮尖。《金匮要略》曰:其人形肿,故不内麻黄,内杏子,以麻黄发其阳故也。喘呼形肿,水气标本之疾。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去皮,一两十六铢 生姜切 甘草炙 白芍药 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擘四枚 杏仁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二十四个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去皮,一两十七铢 麻黄去节,十六铢 芍药 生姜切,各一两六铢 甘草炙,一两二铢 杏仁去皮尖十六个 大枣擘,五枚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
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各十八铢 大枣四枚 生姜切,一两二钱 石膏二十四铢,绵裹碎 麻黄去节,十八铢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
于桂枝汤方内,去桂枝加茯苓白朮各三两。余依前法煎服,小便利则愈。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去节,四两 杏仁去皮尖及双仁,五十个 甘草炙,二两 石膏半斤,碎绵裹
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葛根汤
葛根四两 麻黄去节 生姜切,各三两 桂心 芍药切 甘草炙,各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四两 麻黄去节,汤泡去黄汁焙干称 生姜切 甘草炙 芍药 桂枝去皮,各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洗,半升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葛根黄连黄芩汤
葛根半斤 甘草炙 黄芩各二两 黄连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麻黄升麻汤
麻黄去节,二两半 升麻 当归各一两一分 知母 黄芩 葳蕤各十八铢 石膏碎绵裹 白朮 干姜 芍药 天门冬去心 桂枝 茯苓 甘草炙,各六铢
右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去节 生姜 连轺各二两,连翘根也 赤小豆 生梓白皮各一升 杏仁去皮尖并双仁,四十个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一两,炙
右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去节 细辛各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
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去节 甘草炙,各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
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桂枝附子汤
桂枝去皮,四两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去桂枝加白朮汤
于前方内,去桂枝加白朮四两。余依前法。
甘草附子汤
附子二枚,炮去皮 甘草炙 白朮各二两 桂枝去皮,四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桂枝人参汤
桂枝去皮 甘草炙,各四两 白朮 人参 干姜各三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小柴胡汤
柴胡半斤 半夏汤洗,半升 黄芩 人参 甘草 生姜切,各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柴胡桂枝汤
柴胡四两 桂枝去皮 黄芩 人参 芍药 生姜各一两半
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半斤 (艹舌)蒌根四两 桂枝去皮 黄芩 牡蛎熬 干姜各三两 甘草炙,二两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柴胡加芒硝汤
于小柴胡汤内,加芒硝六两。余依前法服。不解,更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半夏二合,洗 大枣六枚 柴胡四两 生姜 牡蛎熬 人参 龙骨 鈆丹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两半 大黄二两
右十一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温服一升。
大柴胡汤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大黄 芍药各二两 半夏洗,半升 生姜切,五两 枳实炙,四枚 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用大黄二两。若不加大黄,恐不为大柴胡汤也。
四逆散
甘草炙 枳实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
右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欬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肺寒气逆则欬,五味子之酸收逆气,干姜之辛散肺寒。并主下利者,肺与大肠为表里,上欬下利,治则颇同。悸者,加桂枝五分。悸者气虚而不能通行,心下筑筑然悸动也。桂犹圭也,引导阳气,苦热以使。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茯苓味甘而淡,用以渗泄。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里虚,遇邪则痛,加附子以补虚。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泄利下重者,气滞也,加薤白以泄气滞。
五苓散
泻泽一两六铢半 桂去皮半两 猪苓去皮 白朮 茯苓各十八铢
右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文蛤散
文蛤五两
右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
猪苓汤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滑石碎 泽泻各一两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下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牡蛎泽泻散
牡蛎熬 (艹舌)蒌根 蜀漆洗去腥 葶苈熬 泽泻 商陆根熬 海藻洗去咸,各等分
右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入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小便利止后服,日三。
大承气汤
大黄酒洗,四两 厚朴炙去皮,半斤 芒硝三钱 枳实炙,五枚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
大黄四两 厚朴炙去皮,二两 枳实三枚,炙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三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调胃承气汤
大黄去皮,清酒浸,四两 甘草炙,二两 芒硝半升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麻仁丸
麻子仁二升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作脂 芍药 枳实炙,各半斤 大黄去皮 厚朴炙去皮,各一斤
右六味为末,炼蜜为丸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蜜煎导
蜜七合
一味内铜器中微火煎之,稍凝似饧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鞕,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猪胆汁导
大猪胆一枚,泻汁
和酢少许以灌谷道中,如一食顷,当大便出。
二白散
贝母 桔梗各三分 巴豆去皮心,熬黑研脂,一分
右件三味为末,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水以噀之洗之,益令热,却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茵陈蒿汤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擘 大黄去皮,二两
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十枣汤
芫花熬 甘遂 大戟 大枣十枚,擘
右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大陷胷汤
大黄去皮,六两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大陷胷丸
大黄半斤 葶苈熬 杏仁去皮熬 芒硝各半升
右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小陷胷汤
黄连一两 半夏洗,半升 (艹舌)蒌实大者,一个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艹舌)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桃核承气汤
桃仁去皮尖,五十个 大黄四两 桂枝去皮 芒硝 甘草炙,各二两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抵当汤
水蛭熬 蝱虫熬去翅足,各三十个 大黄酒浸,三两 桃仁去皮尖,二十个
右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再服。
抵当丸
蝱虫二十五个 桃仁去皮尖 水蛭各二十个 大黄三两
右四味,杵分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瓜蒂散
瓜蒂熬黄 赤小豆各一分
右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
栀子豉汤
栀子十四枚,擘 香豉四合,绵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
于栀子豉汤方内,加入甘草二两。余依前法。得吐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
于栀子豉汤方内,加生姜五两。余依前法。得吐止后服。
栀子厚朴汤
栀子十四枚,擘 厚朴姜炙,四两 枳实炒,四枚
已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干姜汤
栀子十四枚,擘 干姜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枳实栀子豉汤
枳实炙,三枚 栀子擘,十四枚 豉一升,绵裹
右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栀子蘗皮汤
栀子擘,十五个 甘草炙,一两 黄蘗二两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半夏泻心汤
半夏洗,半升 黄连一两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炙,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右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附子泻心汤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生姜泻心汤
生姜切,四两 甘草炙 人参 黄芩各三两 半夏半升,洗 干姜 黄连各一两 大枣十二枚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甘草泻心汤
甘草四两 黄芩 干姜各三两 半夏洗,半升 大枣十二枚,擘 黄连一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黄芩汤
黄芩三两 甘草炙 芍药各二两 大枣十二枚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若呕者,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于黄芩汤方内,加半夏半升,生姜一两半。余依黄芩汤服法。
黄连汤
黄连 甘草炙 干姜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人参二两 半夏洗,半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干姜 黄连 黄芩 人参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黄连阿胶汤
黄连四两 阿胶三两 黄芩一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白头翁汤
白头翁二两 黄连 黄蘗 秦皮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竹叶石膏汤
竹叶二把 石膏一升 麦门冬去心,一升 人参三两 甘草炙,二两 半夏洗 粳米各半升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白虎汤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白虎加人参汤
于白虎汤内,加人参。余依白虎汤方法。
四逆汤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茯苓四逆汤
茯苓六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脐破八片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半 人参一两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四逆加人参汤
于四逆汤内,加人参一两。余依四逆汤方法。
通脉四逆汤
甘草炙,二两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葱味辛以通阳气。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芍药之酸,通寒利气,腹中痛为气不通也。呕者,加生姜二两。辛以散之,呕为气不散也。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咽中如结,加桔梗则能散之。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利止脉不出者,亡血也,加人参以补之。经曰:脉微而利,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脉病皆与方相应者,乃可服之。
四逆加猪胆汁汤
于四逆汤方内,加入猪胆汁半合。余依前法服。如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白通汤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脐破八片 葱白四茎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白通加猪胆汁汤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脐破八片 葱白四茎 人尿五合 猪胆汁一合
已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附子汤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白朮四两 茯苓 芍药各三两 人参二两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 甘草炙,各三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已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服。
干姜附子汤
干姜一两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真武汤
茯苓 芍药 生姜切,各三两 白朮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欬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
气逆欬者,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气;水寒相搏则欬,细辛干姜之辛以散水寒。若小便利者,去茯苓。小便利则无伏水,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芍药之酸泄气,干姜之辛散寒。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气逆则呕,附子补气,生姜散气。《千金》曰:呕家多服生姜,此为呕家圣药。
理中汤
人参 甘草炙 白朮 干姜各三两
右四味,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朮加桂四两。脾虚肾气动者,脐上筑动。《内经》曰:甘者令人中满。朮甘壅补,桂泄奔豚,是相易也。吐多者,去朮加生姜三两。呕家不喜甘,故去朮;呕家多服生姜,以辛散之。下多者,还用朮;悸者,加茯苓二两。下多者用朮以去湿,悸者加茯苓以导气。渴欲得水者,加朮足前成四两半。津液不足则渴,朮甘以缓之。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里虚则痛,加人参以补之。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寒淫所胜,平以辛热。腹满者,去朮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胃虚则气壅腹满,甘令人中满,故去朮也。附子之辛,以补阳散壅。
理中丸
即理中汤方。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丸如鸡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九研碎,温服之,日三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
甘草干姜汤
甘草炙,四两 干姜炮,二两
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乌梅丸
乌梅三百个 干姜十两 黄连一斤 当归 蜀椒去子并汗,各四两 细辛 附子炮 桂枝 人参 黄蘗各六两
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圆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圆,日三服。稍加至二十圆。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吴茱萸汤
吴茱萸洗,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切,六两 大枣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当归四逆汤
当归 桂枝 芍药各三两 细辛 甘草炙 通草各二两 大枣二十五个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于当归四逆汤方内加吴茱萸二升 生姜切,半斤
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桃花汤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碎 禹余粮碎,各一斤
已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旋覆代赭石汤
旋覆花 甘草炙,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切五两 代赭石一两 半夏洗半升 人参二两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厚朴去皮炙 生姜切,各半斤 半夏洗,半升 人参一两 甘草炙,二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芍药甘草汤
白芍药 甘草炙,各四两
右二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之。
甘草汤
甘草二两
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汤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猪肤汤
猪肤一斤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苦酒汤
半夏洗破如枣核大,十四枚 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右二味,内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镮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服之。
半夏散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各等分
已上三味,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与之。
半夏汤
即前半夏散方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与之。
烧裩散
妇人中裩近隐处剪烧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妇人病取男子裩裆烧灰。
百合知母汤 治汗后百合证。
百合七枚,擘 知母三两,切
右先将百合水浸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至一升,去滓;又将泉水二升,另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后合和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百合滑石代赭汤 治下后百合证。
百合七枚,擘 代赭石如弹丸大一枚,绵裹碎 滑石三两,绵裹碎
右煎,如上法服。
百合鸡子汤 治吐后百合病。
百合七枚,擘 鸡子黄一枚
右先水洗百合浸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纳鸡子黄搅匀温服。
百合地黄汤 治不经汗吐下百合证。
百合七枚,擘 生地黄汁一升
右以水洗百合如上法,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纳地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常如漆。
百合滑石散 治百合病变寒热者。
百合一两,炙 滑石三两
右为末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当微利者止服,热则除。
百合洗方 治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
百合一升,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饼,勿以盐豉也。《千金》曰:如渴仍不瘥,可用(艹舌)蒌根并牡蛎等分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
大橘皮汤 治动气误发汗,心烦骨痛,目运吐食。
陈皮三钱 青竹茹二钱 人参 甘草各一钱
右剉,作一贴,入姜五片,枣二枚,水煎服。
狐惑熏方 治狐惑病虫蚀其肛者。
雄黄
右一味为末,筒瓦二枚合之,烧,向肛熏之。
赤小豆当归散 治成已前证脓者。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 当归三两[三两:《金匮》原缺,据《千金》卷十伤寒不发汗变成狐惑病补。]
右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升麻鳖甲汤 治阳毒。
升麻 甘草各二两 雄黄研,半两 当归 蜀椒炒去汗,各一两 鳖甲手指大一片,炙
右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
紫石寒食散 治伤寒令愈不复。
紫石英 白石英 赤石脂 太乙余粮 花粉 防风 桔梗 文蛤 鬼臼 钟乳炼,各十分,烧 干姜 附子炮去皮 桂枝去皮,各四分
右十三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