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隱晉書卷六
    王祥
    王祥字休徵。琅邪人也。書鈔。
    祥始出仕。年過五十矣。三國志注十八。
    本州呂虔。檄為別駕。以股肱之忠。糾合義眾。州境獲寧。時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實賴王祥。邦國不空。別駕之功。類聚十九。  書鈔。
    祥遷至司隸校尉。三國志注十八。
    魏高貴鄉公之入學也。將崇先典。乃命王祥為三老。侍中鄭小同原誤童。為五更。祥南面几杖。以師道自居。帝北面乞言。祥於是陳明王聖帝之軌。君臣政化之要。俯以訓帝。於是百辟卿士。聞其格言。莫不砥礪。初學記十八又二十一。御覽五百三十五。
    遷司空、太尉、司馬。文王初為晉王。司空荀顗要祥盡敬。祥不從。三國志注十八。
    泰始元年。晉武踐阼。拜祥為太保。封睢陵公。類聚四十八。三國志注十八。
    三年春。御史中丞侯史光上言曰。祥久以疾病。闕廢朝會。應免官。制曰。耆艾元老。高行清粹。朕所毗倚。以崇道弘化者也。前後遜讓。不從所執。此非有司所得議也。類聚四十八。初學記十一。
    泰始四年。年八十九。薨。祥弟覽、字玄通。光祿大夫。三國志注十八。
    鄭沖
    鄭沖字文和。滎陽開封人。有核練之才。清虛寡欲。喜論書史。世說注二。
    魏文帝時補陳留太守。鄭沖以儒雅為德。邪職無幹局之譽。簞食縕袍。不營資產。世說注二引作草食。原作衣縕袍不以為憂。世以此重之。御覽六百九十三。
    高貴鄉公時。累遷司徒。世說注二。
    常道鄉公即位。拜太保。同上。
    武帝踐阼。進太傅。同上。
    何曾
    何曾字穎考。書鈔。
    魏明帝時。何曾上言。郡守之權雖輕。猶御千里。比之於古。列國之君也。類聚。上當奉宣國恩。以致惠和。下當興利除害。得其人則可安。非其人則為患。書鈔。
    曾為司隸校尉。撫軍都尉尹模。因校事作威。姦利盈積。曾奏劾之。罪甚狼籍。書鈔。
    阮籍負才放誕。居喪無禮。何曾因言於帝晉文帝。曰。公方以孝治天下。而聽阮籍以重哀飲酒食肉於公座。宜擯四裔。無令汙染華夏。帝曰。此子羸病若此。君不能為吾忍耶。曾重引據。辭理甚切。帝雖不從。時人敬憚之。書鈔。
    毌邱儉誅。孫女芝為劉子元妻。亦坐死。何曾云。在家之女。從父之刑。既醮之婦。從夫之戮。書鈔。
    何曾為司徒。與高柔鄭沖二公。將見文帝。時為晉王。曾在中央。獨先拜。御覽五百四十二。
    武帝時。以太尉領司徒。曰舊宰相之職。自古及今。總論人倫。訓治之本也。書鈔。
    武帝時。以太傅領司徒、何曾屢上書遜位。詔以司徒所掌煩務。不可以久勞耆艾。其進位太宰。朝會乘輿。劍履上殿。如漢蕭何魏鍾繇故事。類聚四十五。
    何曾遒一作尊。豪累世。人有小紙為書者。曾敕記室勿報也。蒸餅上不作十字不食。日饍萬錢。一作曾食日近萬錢。猶曰無下箸處。御覽四百七十一。  初學記二十六。  類聚七十二。
    何劭曾子
    何劭字敬祖。書鈔。
    以本官侍中尚書。領太子太師。初楊駿以世祖每注意於廣陵王遹。而賈后無子。遂立遹為太子。欲令親萬機。而年尚小。故盛選六傅。以劭為太師。通省尚書事。書鈔。
    劭驕奢簡貴。有父風。衣裘服翫。新故巨積。食必盡四方珍異。一日之供。以錢二萬為限。時論以為太常宜作大官。御膳。無以加之。御覽八百四十八。
    嘗語鄉人王銓曰。僕雖名位過幸。少無可書之事。惟與夏侯長容諫授博士。可傳史冊耳。案銓隱父也。自書自事。此段當有。故依晉書錄之。
    何劭為司徒。薨。養此字疑誤。子岐為嗣。袁粲弔岐。岐辭以疾。粲獨哭而出曰。今年決下婢子品。王銓謂之曰。知死弔死。何必見生。岐前多罪。爾時不下。今何公新亡。便下岐品。人謂中正畏強侮弱。粲乃止也。御覽五百六十一。
    何遵曾子。
    遵子何嵩。善史漢。為著作郎。初學記十二。  御覽二百三十四。
    石苞
    石苞字仲容。御覽八百十三。
    苞初為縣吏。買鐵鄴市。市長沛國趙元儒見苞異之。歎苞當至公輔。便與結交。苞由是知名。書鈔□□。  御覽八百十三。
    石苞泰始之初拜大司馬。類聚四十七。
    石崇
    石苞少子崇。字季倫。御覽四百四十二。
    季倫少多意智。敏捷有計略。類聚二十一。
    苞臨終。預分諸子財物。獨不及崇。其母以為言。苞曰。此兒雖小。大自能得財也。御覽四百四十二。
    崇年二十餘。為修武令。有能名。書鈔。
    石崇為陽城太守。討吳有功。封安陽鄉侯。在郡雖有職務。好學不倦。以疾自解。書鈔。
    元康初。楊駿輔政。封賞過度。石崇與散騎常侍蜀郡何攀。共為駮議。以為陛下聖德光被。皇靈啟祚。正位宣化。萬國歸心。今承洪基。此乃天授。至於班爵行賞。過於太始。御覽百九十八。
    崇為荊州刺史。劫奪殺人。以致巨富。世說注八。
    石崇、潘岳、與賈謐相友善。及謐廢。懼終見危。與淮南王謀誅倫。事泄。收崇及親期以上皆斬之。崇家河北。收者至。曰。吾不過流徙交廣耳。及車載東市。始嘆曰。奴輩利吾家之財。收崇人曰。知財為害。何不早散。崇不能答。世說注八。
    石崇百道營生。積財如山。初學記十八。
    崇雖有人才。而性粗強。貪而好利。富擬王者。有司簿閱崇田宅、財物。及水碓有三千餘區。倉頭八百人。他珍寶奇異。不可勝數。御覽四百七十一。
    歐陽建
    歐陽建字堅石。渤海人。石崇甥也。為馮翊太守。趙王倫之為征西。撓亂關中。建每匡正不從。私欲迎楚王偉立之。由是有隙。石崇勸淮南王使誅倫。未行事覺。倫收崇、建、及母妻。無少長皆斬。文選臨終詩六臣張詵注。
    孫鑠
    東宮坊有醉相殺者。中丞奏郎當作都。官從事孫鑠。杖一百。鑠奏東宮是行馬內。而推行馬外官為違法。令詔中丞令史各一百。類聚六十二。
    羊祜
    羊祜字叔子。書鈔。
    祜同產姊配景帝。為弘訓太后。文選讓開府表注。
    祜為黃門郎。陳留王立。以少帝不願為侍臣。徙為祕書監。御覽二百三十三。
    太祖引祜為從事中郎。遷領軍。事兼內外。文選讓開府表注。
    祜遷中領軍。悉統宿衛入直殿中。執兵之要事監兼內外。書鈔。
    武帝受禪。進中軍。加常侍。祜以大事既定。辭不復入。同上。
    太始五年。出為都督荊州諸軍事。文選讓開府表注。
    太始八年。詔。使持節、都督荊州諸軍、衛尉將軍、羊祜。歷位文武。有佐命之勳。其以祜為車騎、開府如三司之儀。書鈔。
    上以羊祜為開府儀同。讓表曰。吾不能取異於屠釣。拔奇於版築。豈不愧知人之難哉。此節依文選王文憲集序注引補。今光祿李喜。秉節高亮。在公正色。光祿魯芝。潔身寡欲。和而不同。光祿李胤。清亮簡素。正身在朝。皆服事華髮。以禮終始。雖歷外內之寵。不異寒賤之家。而猶未蒙此選。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御覽四百二十四。
    祜為征南大將軍。開府辟召。儀同三司。乃進據險要。開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奪吳人之資。於是江浦馳義也。書鈔。  案據險開城。係因步闡之役。貶為平南將軍後事。當在太始九年。而為征南大將軍。在咸寧二年。
    祜招攜以禮。懷遠以德。吳人悅服。稱為羊公。類聚五十。
    陸抗與羊祜。推僑札之好。抗嘗遺祜酒。祜飲之不疑。抗有疾。祜饋之藥。抗亦推心飲之。御覽九百八十四。
    羊祜表伐吳曰。勁弩長弓。不如中國。長矛楯戟。不如中國。馬騎淩厲。又不如中國。吳唯便水戰。一入其地。則長江非復吳有。御覽三百三十九。
    又封南城郡侯。祜曰。昔張良請受留侯。漢高不奪其志。請受鉅平。御覽四百二十四。
    薨。遺令不得以南城侯入柩。御覽四百二十四。
    詔祜曰。固讓歷年。志不可奪。身沒讓存。遺言益厲。此夷叔所以稱賢。季札所以全節。重違其志。令聽復本封。御覽四百二十四。
    杜預
    杜預字元凱。京兆人。漢御史大夫延年十一世孫。祖畿、魏太保。父恕、幽州、荊州、刺史。預智謀淵博。明於治亂。常稱立德者非所企及。立功立言所庶幾也。世說注三。
    預以婚親之恩。尚文帝妹。擢拜尚書郎。書鈔。
    累遷河南尹。世說注三。
    杜預啟建河橋於富平津。眾論以為殷周所都。經聖賢而不作者。必不可作故也。預曰。昔造舟為梁。則河橋之謂也。遂作橋成。上從百官臨會。舉杯勸杜預曰。非君。此橋不立。預答詔曰。非陛下之明。臣亦不獲奉成聖制也。眾咸稱善。初學記七。  類聚九。  御覽七十三。
    杜預在內七年。損益萬機。不可勝數。朝野稱美。號曰杜武庫。言無所不有也。御覽四百四十五。
    杜預為鎮南大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給追鋒車第二。駙馬、御府人馬錢三千萬。鎮襄陽。書鈔。  世說注三。
    杜預伐吳。軍至都督孫歆帳下。生將歆詣預。王濬先列得歆頭。而預生送歆。洛中大笑。御覽三百九十一。
    以平吳勳。封當陽侯。荊州刺史。食邑八千。三國志注十六。  正義二。
    杜預初伐吳。吳人知預病癭。每見大樹似癭者。輒以刀斬破白。題曰杜預頸。御覽三百六十九。
    預又修邵信臣遺跡浸田。公私同利。人號杜父。舊水道惟沿漢達江陵。千數百里。君乃開陽口。起夏口。水道洪洞達巴陵。經千餘里。內瀉長江之險。外通零桂之漕。南土美而謠之。曰。後世無叛由杜翁。孰識一作多。智名與勇功。類聚。  御覽四百六十五。  郭茂倩樂府詩集八十七。
    預無技藝之能。身不跨馬。射不穿札。而每有一作任。大事。輒在將帥之列。一作限。謀而鮮過。惠訓不倦。世說注三書鈔。
    杜預大觀群典。謂公羊、穀梁、詭辨之言。又非先儒說左氏。未究邱明之意。而橫以二傳亂之。乃錯綜微言。著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又參考眾家。謂一作為。之釋例。又作盟會圖。春秋長厤。備成一家之學。至老乃成。祕書監一作尚書郎。摯虞甚重二字一作賞。之。曰。左邱明本為春秋作傳。而傳遂自孤行。釋例本為傳設。而多所發明。何但左傳。故亦孤行也。三國志注十六。  御覽六百十。  正義二。
    時王濟解相馬。又甚愛之。而和嶠頗聚斂。預常稱濟有馬癖。嶠有錢癖。武帝聞之。謂預曰。卿有何癖。對曰臣有左傳癖。御覽四百四十五。
    卒。贈征南將軍儀同三司。世說注三。
    杜預薨。遺令曰。吾往為公使過密縣。邢山之上有冢。問耕者。云是鄭大夫祭仲。或云子產之冢也。遂帥從者登而觀焉。其造冢居山之領。四望周達連山。體南北之正。而邪東北。向新鄭城。意不忘本也。藏無珍寶。不取於重深。君子尚其儉。小人無利可動。歷千載無毀。儉之制也。制或作致。吾去春入朝。自營洛陽城東首陽之南。為將來兆域。而所得地中。有小山。上無舊冢。其高顯雖未足比邢山。然東奉二陵。西瞻宮闕。南觀伊洛。北望夷叔。曠然遠覽。情之所安也。故遂表樹開道。為一定之制。取法於鄭大夫。欲以儉自完耳。棺器小斂之事。皆當稱此。御覽五百五十四。
    杜錫預子
    杜錫字世嘏。書鈔。
    錫為太子中舍人。性亮直忠烈。屢諫愍懷太子。同上。
    太子後取鍼著錫常坐處氈中。錫上床。刺足血流。御覽八百三十。
    補吏部郎。不敢用鄉親一人。書鈔。
    仍遷尚書左丞。三國志注十六。
    陳騫
    陳騫字休淵。為晉佐命功臣。至太傅。封高平郡公。三國志注二十二稱晉書。不知何家。姑錄於此。  案新晉書脫其字。
    裴秀
    裴秀字季彥。初學記十一。
    叔父徽有聲名。賓客詣徽出。則過秀。秀纔年十餘歲。一作歲餘。時人謠曰。後進領袖有裴秀。類聚。  御覽四百六十五。
    初武帝未為世子。文帝問裴秀曰。人有相否。秀曰。中撫軍垂髮至地。伸手過膝。人望既茂。天表如此。非人臣之相也。類聚十六。  御覽三百七十三。
    裴秀為司空。刪定官制。損益多當。皆其所裁。禮無違者。書鈔。
    秀為司空。作禹貢地域圖。事成奏上。藏於祕府。為時名公。初學記十一。
    裴楷
    吏部郎缺。文帝問其人於鍾會。會曰。裴楷清通。王戎簡要。皆其選也。御覽四百四十五。
    裴楷風神高邁。容儀俊爽。博涉群書。特精理義。時人謂之玉人。又稱見裴叔則如近玉山。映照於人也。同上。
    裴楷嘗目夏侯玄云。肅肅如入宗廟中。但見禮樂器。鍾會、如觀武庫。森迫見矛戟在前。傅嘏、汪翔。靡所不見。山濤、若登山臨下。幽然深遠。御覽四百四十五。
    裴憲
    裴憲字景思。陳郡謝鯤。潁川陳敳。皆俊朗士也。見而奇之。相謂曰。裴憲鯁亮弘達。通機識命。不知其何以如父然。至於深弘保素。不以世物嬰心者。其殆過之。御覽四百四十五。
    裴邈
    裴邈字景遠。東海王越以為參軍。委以機密。書鈔。
    衛瓘
    衛瓘字伯玉。書鈔。
    瓘行鎮西將軍。監司鄧艾、鍾會、諸軍事。綏納新舊。包合同異。華陽即敘。書鈔。
    衛瓘監軍。護軍鍾會與瓘至厚。坐則同床。行則同輿。會書板上。欲殺胡烈等示瓘。瓘言不可。會自削棄。反問瓘何許聞消息。相疑益露。瓘廁上見烈故給使。令出語三軍。會逼瓘不能議定。經宿不眠。各橫刀膝上。御覽三百四十五。
    衛瓘拜尚書令。加侍中。性嚴整。以法御下。視尚書若參佐。尚書郎若掾屬。書鈔。
    瓘為太保。領太子少傅。加千兵百騎鼓吹之府。書鈔。
    衛瓘為太子少傅。詔賜園田水碓。不受。御覽七百六十二。
    衛瓘以九品權時之制。宜復鄉舉里選。上言曰。崇賢舉善。而教用彰。文選為宋公求加贈劉前軍表注。
    衛恆瓘子。
    恆為四體書勢云云。韋誕以能書留補侍中。魏氏寶器銘題。皆誕書也。類聚四十八。
    衛玠恆子。
    衛玠妻父樂廣。有海內重名。議者以為婦公冰清。女婿玉潤。御覽四百四十五。
    張華
    張華字茂先。范陽人也。世說注一。
    阮籍見張華鷦鷯賦。以為王佐之才也。中書郎成公綏亦推華文義勝己也。初學記二十一。  類聚五十六。
    張華為黃門侍郎。博覽圖籍。四海之內。若指諸掌。世祖問華長安千門萬戶。畫地成圖。初學記十二。  類聚四十八。  御覽六百十二。
    華為中書令。加散騎常侍。書鈔。
    華為中書監。永平元年。詔曰。華。體量清粹。才識經濟。前任中書。有思謀之勤。機密之要。宜得其才。以華為中書監。加侍中。書鈔。
    元康元年。永平元年三月誅楊駿後改。詔曰。中書監張華。歷代腹心。朕所憑賴。酬其勳績。使儀同三司。給親信滿百人。書鈔。
    惠帝元年詔曰。中書監、光祿大夫、張華。虛沖挹損。難為高尚。其以華為光祿大夫、儀同三司。同上。
    華以建策。加華右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固辭不受府。詔聽。乃更論平吳之功。封華郡公。後封壯武郡公。也當作邑。三千戶。主者擇近郡平上。詳依典制施行。華讓前後十餘。辭義懇誠。詔不聽。遂受封。御覽二百。
    累遷司空。世說注一。
    華少子韙。曉仰占。云中台拆內懼。勸華遂遜位。華言。余惟修德以應之耳。開元占經六十七。
    為趙王倫所害。世說注一。
    張華察牛斗間有紫氣。云乃豐城之劍氣也。御覽十五。
    安平獻王孚
    安平獻王孚字叔達。宣帝次弟也。文選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注。
    世祖受禪。封安平王。四字依文選行狀注補。為太宰。類聚四十五。
    四年。正會。上見大宰。身執子孫之禮。輿車上殿。上於阼階下迎拜。書鈔引作帝迎拜安平獻王於殿前。王既坐。上又親奉上壽。孚雖見尊寵。而常有戚容。類聚四十五。
    薨。謚曰獻。詔喪事一依漢東平獻王蒼故事。文選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注。
    獻王一門三世。同時十人封王。二人世子。王九子。邕世子。早卒。望。義陽成王。輔。太原成王。翼早卒。世子。晃。下邳獻王。瑰。太原烈王。珪。高陽元王。衡。常山孝王。景。沛順王。  望子河間平王洪。隨穆王整。竟陵王楙。楙初封東平。後改。
    父位極人臣。子孫咸居大官。出則旌旗節鉞。入則貂蟬袞冕。自公族之寵。未始有也。類聚四十五。
    下邳獻王晃
    下邳獻王晃字子明。孝友恭順。甚得名稱。書鈔。
    下邳王晃。起家為長水校尉。給千人。營置長史司馬。御覽二百四十二。  書鈔引此作王晃。一作允傳。又作屯騎校尉。
    東安王繇琅邪王伷子。
    東安王繇。美鬚髯。性剛毅。有威望。博學多才。事親孝。居喪盡禮。誅楊駿之際。繇屯雲龍門。兼統諸軍。書鈔。
    扶風武王駿
    扶風武王駿。少好學。能著文論。書鈔。
    梁孝王肜
    梁孝王肜。宣帝之子。御覽六百九十一。
    梁王肜為驃騎將軍。置左右長史、司馬。高選佐史一作參佐。也。書鈔。
    拜為大將軍。督梁、雍、諸軍。領西戎校尉。同上。屯好畤。督建威將軍周處、振威將軍盧播、等。伐氐賊齊萬年於六陌。肜與處有隙。促令進軍。而絕其後。播又不救之。故處見害。朝廷尤之。尋徵拜大將軍、尚書令、領軍將軍、錄尚書事。肜嘗大會、謂參軍王銓曰。我從兄為尚書令。不能啖大臠。大臠故難。銓曰。公在此獨嚼尚難矣。肜曰。長史、大臠為誰。曰盧播是也。肜曰。是家吏隱之耳。銓曰。天下咸是家吏。便恐王法不可復行。肜又曰。我在長安。作何等不善。因指單衣。補幰以為清。銓答曰。朝野望公。舉薦賢才。使不仁者遠。而位居公輔。以衣補幰。以此為清。無足稱也。肜有慚色。銓王隱父也。自記自事。當有此節。故依新晉書錄之。
    肜將書鈔引作常。單衣補車幰以為清。參軍王詮該作銓。曰。晏嬰大官。稱清者。以為御食七百家也。公無此費。宜美衣服。使內外相稱。御覽六百九十一。  案此數句。唐修晉書時刪去。
    齊獻王攸文帝子。
    齊王攸字大猷。少以英奇見稱。長好經書。雅性嚴恭。書鈔。
    始除步兵校尉時。年十八。初授戎任職。虔恭法憲。綏禦有方。同上。
    詔議、藩王。令自選國內長史。攸奏、諸選宜由天臺。書三上不報。書鈔。
    齊王攸國中。文武下至士卒。法令不食廩賜者。皆以秩賦與疾病死亡者。時有水旱。出租稅加十二賦以賑國人。須豐年乃收入本直。初學記十。好辟名士。降身虛己。待物以信。書鈔。
    太康三年。詔。攸當出統方岳。遂撫其國家。加都督青州。增封濟南郡。備物典策。軒懸之樂。六佾之舞。賜金鉞朝車乘輿之副。類聚四十五。
    齊王攸好學不倦。借人書皆為治護。時以還之。御覽六百十九。
    齊王攸子蕤、耽酒色。侈其府第。書鈔。
    王沉
    王沉字處道。書鈔。
    王沉為祕書監。著魏書。多為時諱。而善序事。御覽二百三十三。
    沉為豫州刺史。乃下教曰。若能舉遺逸。黜奸佞。陳長吏可否。皆給穀五百斛。別駕主簿奉行。九郡施行。書鈔。
    王浚沉子。
    王浚都督幽州諸軍事。成都王使和演發兵殺浚。單于以演謀告浚。州府逼近。銜枚密嚴。夜與單于園演。演持白幡請降。御覽三百五十七。
    棗嵩用事於王浚。時語曰。十囊五囊入棗郎。御覽七百四。
    王浚在幽州。謠曰。幽州城門使或作似。藏戶。中有伏屍王彭祖。同上五百四十九。
    王浚在幽州。有狐踞浚府門。中翟雄當作雉。入廳事。遂為石勒所殺。同上八百八十五。
    荀顗
    荀顗字景倩。書鈔。
    文帝時輔政。顗外甥陳泰薨。啟顗代泰。顗代陳泰為僕射。領吏部。四辭而後受。上三句依初學記十一引補。顗承泰後。加之淑慎。綜核名實。風俗澄正。書鈔。
    荀顗議。少傅當稱臣。準古不拜。書鈔。
    荀粲
    荀粲與傅嘏善。夏侯玄亦親。常調嘏、玄、曰。子等在世業間功名。玄必勝我。識減我耳。嘏難曰。能成功名者識也。天下孰有本不足而末有餘者。粲曰。功名局之所獎。然則志自一物耳。固非識之所獨濟。一作齊下同。我以能役子等為貴。未能濟子所為也。文選廬陵王墓下作注。
    荀勖
    荀勖字公曾。文選王文憲集序注。
    勖拜中書監。加典著作。與賈充共定律令。班下施用。各加祿賜。書鈔。  類聚五十四。
    荀勖以魏杜夔所製律呂檢校。定太樂總章鼓吹。八音與律呂乖錯。始知後漢至魏。度漸長於古尺四分餘。而夔依為律呂。故致不韻。部佐著作劉恭。依周禮制尺。所謂古尺也。依古尺作新律呂。以調聲韻。以律量黍。以尺度古器。皆與本銘尺寸無差。又故冢得古玉律鍾。聲亦與新律闇合。遂班下太常。使太樂總章鼓吹。清商施用。勖遂典知樂事。御覽十六。
    初。荀勖逢趙郡商賈於路。懸鐸於牛。識其音焉。及後為樂。勖曰。得趙之牛鐸。則善諧矣。於是下郡悉送。果有諧者。世伏其才明。領祕書監。與中書令張華。依劉向別錄。整理錯亂。文選王文憲集序注。又立書博士。始書師鍾胡原誤朗。法。太康二年。又得汲冢中古文竹書。勖自撰次注寫。以為中經。別在祕書。以較經傳闕文。多所證明。御覽七百四十九。  文選王文憲集序注。
    時議省州郡縣半吏。荀勖議曰。省吏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又云。君子心兢而不力爭。文選頭陀寺碑文注。
    勖為光祿大夫。儀同三司。開辟。時諸州郡大水。兗土尤甚。勖陳宜立都水使者。其後門下啟通事令史伊羨、趙咸、為舍人。對掌文法。詔以問勖。勖曰。增置文法之職。適恐便耗擾蠹當作臺。閣臣。竊謂不可。書鈔。
    惠帝為太子時。上素知太子闇弱。後必亂國。然不能擇才。乃遣荀勖、和嶠、往觀之。勖還。盛稱太子德更進茂。不同西宮之時也。嶠答詔稱。臣以為太子如故。不見更勝。此自陛下家事。非臣所盡知也。於是天下貴嶠而賤勖也。御覽一百四十八。
    上聞賈妃酷妒。戟擿諸孕子者。皆墮。已治金墉外城。當廢之。趙粲救於內。荀勖請於外。故不廢焉。同上三百五十二。
    勖性佞媚。譽太子。出齊王。當時私議、損國害民。孫資劉放之匹也。後世若有良史。當著佞倖傳。世說注二。
    馮紞子馮熊字文羆。文選謝平原內史表注。
    賈充
    賈充為太尉。錄尚書。五年。伐吳。為大都督。吳平。上遣侍中程咸犒勞。增邑八十戶。類聚四十八。
    賈充妻郭。產子黎民。三歲。乳母抱向閤。充入。黎民喜踊。充就乳母手中嗚一作戲。之。郭遙望見。疑充。即鞭乳母殺之。兒思乳母而死。郭又生一男。四歲。乳母抱在中庭。充過拈兒頰。郭又疑之。復鞭殺乳母。兒又死。充遂無嗣。類聚三十五。  御覽五百二十一。
    初充既與李絕婚。更取陽城太守郭配女。名槐。李禁錮解。詔充置左右夫人。充母柳亦敕充迎李。槐怒。攘臂責充曰。刊定律令。為佐命之功。我有其分。李那得與我並。充乃架屋永喜里中。以安李。槐晚乃知。充出。輒使人尋充。詔置左右夫人。充答詔以謙讓。不敢當盛禮。世說注六。
    賈謐
    賈謐字長淵。文選陸機答賈長淵注。唐諱淵故修書作深。
    元康末。起為祕書監。兼掌國史事。書鈔。
    謐以賈后之妹子。數入宮。與愍懷處。文選答賈長淵注。
    楊駿
    楊駿以后父超居重位。自鎮軍將軍封臨晉侯。識者議之曰。夫建諸侯。所以藩屏王室也。后妃所以供粢盛弘內教也。后父始封。而以臨晉為侯。兆於亂也。御覽一百九十九。
    武帝疾病。未有顧命。佐命功臣。皆已沒矣。朝廷惶惑。計無所從。而駿盡斥群公。親侍左右。因輒改易公卿。樹其心腹。會帝小間。見所用者非。乃正色謂駿曰。何得便爾。乃詔中書。以汝南王亮與駿夾輔王室。駿恐失權寵。從中書借詔觀之。得便藏匿。中書監華廙恐懼。自往索之。終不肯與。信宿之間。上疾遂篤。御覽五百九十三。
    初孫登、楊駿逼迎之。與語不答。賜布袍。登借刀截斷。棄門中。大呼云。刺斫刺斫卒病死。後人見在貴馬阪。御覽五十三。
    魏舒
    魏舒字陽元。任城人。幼孤。為外家甯氏所養。甯氏起宅。相者曰當出貴外甥。外祖母意以盛事新書作魏氏。甥小而惠。謂應相也。舒曰。當為外氏成此宅相。舒容貌朴實。少名。遲鈍。人莫之知。唯叔父衡知其奇。每有賓客。己常勸使過舒。言吾兄子。非常人也。此節原引無少名遲鈍四字。依御覽四百四十二補。使守水碓。每言舒堪八百戶長。我願畢矣。舒不以介意。身長八尺二寸。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著韋衣入山澤。每獵大獲。世說注四。
    魏舒為尚書郎。時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罷之。舒曰。吾即其人也。襆被而出。同寮素無清論者。咸有愧色。談者莫不稱其高也。書鈔。
    為後將軍鍾毓長史。毓與參佐射戲。舒常為坐畫籌。後值朋人少。以舒充數。於是發無不中。加博措閑雅。殆盡其妙。毓嘆謝之曰。吾之不足盡卿。有如此射矣。世說注四。
    轉相國參軍。晉王特加器敬。每朝罷。坐而目送之曰。魏舒。堂堂實曰人之領袖也。世說注四。  文選齊故陸昭王碑文注。
    魏舒為冀州刺史。代山濤為侍中。為尚書。三娶妻皆亡。是歲自表求還本郡葬妻。上曰。舒當左右朝政。不宜遠還鄉里。舒素清貧。不營財產。頓舉眾喪。必無以自供。其賜葬地一頃。錢五十萬。御覽四百二十五。又五百五十四。
    山濤薨。以舒領司徒。有頃即真。舒居位。簡亮持重。為任職臣。書鈔。
    舒為司徒。祿賜散之九族。家無餘財。同上。
    陳留周震累為諸王所辟。既下車。公輒喪亡。僉號震曰殺公掾。莫有辟者。司徒魏舒因固辟之。果無患。時以達命歸之。同上。
    魏舒兼總十六州中正。同上。
    魏舒為司徒。年過致仕。有謙謙之意。而無居宅。乃漸以俸秩餘為第一所。未曾語親疏。當遜位。九年正月。朝會罷。逕還家。奉送章綬。內外莫有知舒此情者。類聚四十七。
    司徒魏舒遜位。司空衛瓘與書曰。每與足下共論此事。日日未果。可謂瞻之在前。忽然在後。於時皆有欲遜位者。或先顯此意不能行。或以歸家。申喻復還。唯舒知命。內定於懷。未嘗形之於言。論者以為晉興以來。能辭榮令終。未有如舒者焉。御覽四百二十四。
    劉寔
    劉寔字子真。平原人。少貧苦。糠飯繩索。作牛衣賣。手繩口誦。御覽八百二十八。
    劉寔為伐蜀人作爭功文書。得千疋絹。御覽八百十七。
    實性冰清。每還州里。鄉人載酒肉以候之。寔難逆其意。輒共啖而返其餘。類函摘書鈔。
    愍懷初原誤孝懷帝。以劉寔為師。進為侯。四字原誤作特進開府。加太子太保。書鈔。
    寔加侍中。特進。右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領冀州都督。同上。
    劉寔拜太尉。不治產業。居無第宅。祿賜皆給付親舊。家無餘財。書鈔。
    王渾子濟。
    王渾字玄沖。御覽四百七十五。
    平吳後。督揚州諸軍。處斷明允。四字或作處兩川。吳人新附。皆有畏懼之心。渾撫循羈旅。勞謙接納。坐無空席。門不停賓。於是江東諸士。莫不敬愛。御覽四百七十五。  書鈔。
    王濟為國子祭酒。文選傅咸贈何劭王濟注。
    王濬
    王濬伐吳。吳人於江險要害之地。作鐵錐長丈餘。暗置江中。濬乃作大筏先行。鐵錐輒著筏去。御覽七百六十四。
    太康中。伐吳還。拜王濬為輔國將軍。此句依二百三十九補。欲以濬為五官校尉而無缺。始置翊軍校尉。拜同長水、步兵。以梁益所省兵為營。御覽二百四十二。
    唐彬
    唐彬檄為治中別駕。忠肅公亮。匡救違闕。盡規誨以納善。不顯諫以彰主。當朝正色焉。御覽二百六十三。
    唐彬補鄴令。道德齊禮。期月化成。書鈔。
    山濤
    山濤字巨源。河內人。年四十。始為州郡部河南從事。御覽二百六十五。
    山濤為吏部郎。文帝與書曰。足下在事清明。潔操邁時。念多所乏。今致錢二十萬。絲百觔。穀二百斛。類聚四十八。
    山濤轉為冀州刺史。冀州舊名剋俗。略無人士。二句依御覽二百五十六補。
    自濤居州。甄拔隱屈。搜求賢才。旌命所加三十餘人。皆顯名當世。冀州之士。於是為盛。類聚五十。
    山濤為冀州刺史。裴君秀與濤書曰。處方伯之任。殊亦為高。但論道之士。不宜處外耳。類聚。
    濤為北中郎將。守鄴。御覽二百四十一。
    山濤為太常。遭母喪。歸鄉里。濤雖年老。居喪過禮。手植松柏。上亦略見事類賦松注。御覽九百五十三。詔曰。今風俗陵遲。豈宜鎮以退讓。山太常雖在諒陰。古人亦墨絰從戎。其以濤為吏部尚書。濤用人皆先密啟。然後公奏。類聚四十八。
    咸寧初。濤轉為太子少傅。詔曰。濤秉德沖素。心思潛通。清虛履道。有古人之風。雖使輔導東宮。宜兼督朝事。書鈔。
    山濤轉少傅。表疾求退。手詔不聽。尋講武於宣武場。帝命乘輦導入。同上。
    太康元年詔。依舊制置左僕射。以山濤清虛恬簡。轉為僕射。類聚四十八。
    武帝以山濤為司徒。頻讓不許。濤出。徑歸家。左丞白裦奏濤違詔。詔杖裦五十。類聚四十七。  案為司徒當是領吏部之誤。
    濤不得已。領吏部。山濤為吏部。前後所選。周遍百官。舉無失才。凡所題目。皆終如其言。稱山公啟事。唯詔用陸亮。濤畢力爭之。不得。亮尋以賄敗。書鈔。
    初濤領吏部。潘岳內非之。密為作謠曰。閣中一作東。有大牛。王濟鞅。裴楷鞦。和嶠跼踧一作刺促。不敢一作得。休。世說注二。  御覽七百七十六。
    濤以年衰疾篤。上疏告退。云云。君臣父子。其間無文武。帝詔山濤曰。勿復為虛飾也。文選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表注。
    山濤以左僕射為司徒。詔曰。濤道高德茂。器宇淵濟。宜贊三事。以敷五教也。書鈔。
    妻韓氏有才識。濤未仕時。戲之曰。忍饑寒。我當作三公。不知卿堪作夫人不耳。世說注二。
    王戎
    王戎字濬沖。類聚四十七。
    戎少清明幾悟。世說注四。
    王戎隨父渾與太原王渾同名。在郎舍時。阮籍亦為郎。每詣渾。輒云與卿語。不如阿戎。戎時年十五。籍乃交焉。御覽四百十。
    王戎名位清貴。二十四為吏部郎。類聚四十八。
    王戎為荊州刺史。坐遣吏修園宅。應免官。詔以贖論。御覽八百二十四。
    惠帝元康元年詔曰。尚書、僕射、光祿大夫、王戎。清虛履道。謀猷沖遠。敭歷外任。宣力四方。入掌機衡。文才允敘。將澄清風俗。顯一群望。宜崇其職。乃可贊成王化。以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書鈔。
    王戎為左僕射。領吏部尚書。自戎居選。未嘗進一寒素。退一虛名。理一冤枉。殺一疽嫉。隨其沈浮。門調戶選。初學記十一。
    戎代王渾即太原王渾。為司徒。高選長史西曹掾。委任責成。常得無為。形狀短陋。而目明澈。威儀不足。常乘馬轝。無日不出。類聚四十七。
    戎好營一作治。生。廣收八方園田。水碓周遍天下。聚斂積實。不知紀極。初學記十一。
    翁嫗二人。常以象牙籌晝夜算計。家資遠及田牧。類聚四十七。初學記十一。
    戎性又至儉。不能自奉養欲。飲食取通。財不外出。天下人謂為膏肓之疾。類聚四十七。  世說注八。
    戎子綏欲娶裴遁女。綏既蚤亡。戎過傷痛。不許人求之。遂至老無敢娶者。世說注六。
    王衍
    王衍字夷甫。戎叔父也。御覽八百二十四。
    王衍不治經史。唯以莊老虛談惑眾。文選晉紀總論注。
    以名門超為太子舍人。書鈔。
    終於平北將軍。家故甚豐。親故借衍車馬帷帳器物者。衍因與。不復錄資財。盡出洛城西先人舊園田土。御覽八百二十四。
    夷甫求富貴得富貴。資財山積。用不能消。安須問錢乎。而世以不問為高。不亦惑乎。世說注五。
    王澄
    澄通朗好人倫。情無所繫。世說注四。
    王澄在荊州。率眾軍次江陵之東。堂皇北救國難。飄風折其節。後為王敦所殺。御覽八百七十六。
    樂廣
    樂廣字彥輔。御覽二百五十二。
    尚書令衛瓘有名理。及與何晏、鄧颺、等數共談講。見廣奇之曰。常恐微言將絕。今復聞之。令諸子造焉。謂曰此人之水鏡也。每見此人。則瑩然猶廓雲霧而睹青天也。世說注四。  初學記二又十一。
    樂廣為河南尹。類聚五十。
    樂廣任誠保直。莫見其際。文選為宋公求加贈前將軍表注。
    河南尹故郡中廳前。多怪。後人皆於廊下郵傳中治事。無敢數在廳事者。唯廣處之。上亦見類聚五十略。嘗外戶自閉。二子凱模等懾怖。廣使掘牆孔得狸。乃絕。代者乃相承入止。御覽二百五十二。
    樂廣為尚書令。所在無當時之功譽。然為後人所思。類聚四十。
    鄭袤
    鄭袤字林叔。文選新亭渚別范零陵注。
    為中郎散騎常侍。同上。
    會廣平太守缺。宣帝謂袤曰。賢叔大匠渾。垂稱於陽平。魏郡並蒙惠化。且盧子家、王子雍、繼踵此郡。吾欲使郡世不乏賢。故復相屈。袤在郡先以德化。善為條教。百姓愛之。文選新亭渚別范零陵詩注。  御覽二百六十二。
    太始七年。以鄭袤為司馬。新晉書作司空。天子臨軒。遣使就第拜授袤。袤推讓。遣息稱疾。上送印綬。至於十數。久之見許。以侯就拜第。拜儀同三司。置舍人官騎。賜床帳簟褥錢五十萬。類聚四十七。  御覽二百四十三。
    鄭默袤子。
    鄭默字思玄。初學記十二。
    為祕書郎。刪省舊文。除其浮穢。著魏中經簿。陳留虞松為中書令。謂默曰。而今而後。朱紫別矣。初學記十二。  御覽二百三十三。
    鄭默為東郡太守。值歲荒民饑。默輒開倉賑給。自上待罪。朝廷嘉默憂國恤人。詔書裦勸。比之汲黯。御覽二百六十一。
    默為散騎常侍。世祖出祀南郊。侍中已陪乘。詔曰。使鄭常侍參乘。謂默曰。卿知何以得參乘。昔州內舉卿十二郡中正舉以相輩。常愧有累清談。類聚四十八。初學記十二。
    默轉光祿勳卒。書鈔。
    初。后父楊駿。欲以女妻鄭默子預。默忌其太盛。拒而不婚。御覽五百四十一。
    默寬中博愛。謙虛溫謹。不以才地矜物。事上以禮。遇下以和。雖僮豎冢養之人。皆遇之以恩。書鈔。
    李胤
    李胤字宣伯、遼東人也。上亦見文選讓開封府表注。祖父敏。漢末河內太守。為賊公孫度所迫逐。浮海不知所終。其子追索歷年。無所見。比居與父同年者亡。制服行喪。燕國徐邈與之同州里。勸令娉婦。一孕生胤。遂絕房內。常如居喪重之不堪其憂。數年而卒。胤母更適牽招。胤不識父。母又改行。有識之後。降居哀感。亦如遭喪之禮。以祖不知存亡。設木主以事之。由是發名。御覽四百十二。又五百二十一。  胤字原作徹。
    李胤為吏部郎。精慎選舉。號為廉平。類聚四十。
    稍遷至尚書僕射。轉光祿大夫。文選讓開府表注。
    李胤轉太子少傅。領司隸校尉。胤屢自表讓。忝傅儲宮。不宜兼監司之官。武帝以二職並須忠賢。故每不許。咸寧初。皇太子出居東宮。帝以司隸內正百僚。外督邦畿。事任峻重。而少傅有旦夕輔導之務。胤素羸不宜久勞之。轉拜侍中。加特進。書鈔。
    咸寧二年。李胤為尚書令。雖歷職內外。而在公退食家室。至貧儉。兒病無以市藥。上賜錢十萬。類聚四十。  御覽四百三十一。  又御覽九百八十四。引作李涓。原注一作李鳳。皆字形之誤。
    華表歆子。
    華表字偉容。平原高唐人。遷此字原闕。侍中石苞朝出。表問曰。國家何如。苞曰。武帝更生也。表聞汗出沾背。御覽三百八十七。
    表以老病乞骸骨。詔以為大中大夫。門施行馬。秩與卿同。書鈔。
    華廙表長子。
    華廙為太子少傅。加散騎常侍。動遵禮法。九字依書鈔補。甚得輔導之義。河南尹韓壽。賈后之妹夫。欲以女配廙孫陶。不許。由是有恨。故不正三司。疾篤。乃拜儀同三司。御覽二百四十三。
    華嶠表第三子。
    華嶠漢書十典未成。祕書監繆徵當作徽。奏嶠少子暢為著作佐郎。卒成十典。御覽二百三十四。
    華簡表第六子。
    華表少子簡字奉駿。有智器文藻。官至中書郎。類聚四十八。
    劉毅
    劉毅字仲雄。東萊掖人。漢城陽當作陽城。景王後也。亮直清方。見有不善。必評論之。王公大人。望風憚之。僑居陽平。當作平陽。太守杜恕。逼迫舉毅為功曹。月餘。凡沙汰郡吏三百餘人。三魏稱焉。僉為之語曰。但聞劉功曹。不聞杜府君。世說注一。  御覽二百六十四。
    劉毅辟為司州都官從事。京邑肅然。彈河南尹事司隸徐不過曰。躩虎之犬。鼷鼠蹈其背。毅曰。既能躩虎。又能殺鼠。何損於犬。投傳而去。御覽二百六十五。  書鈔。
    王基薦毅方正亮直。介然不群。方當作言。不苟合。行不苟容。御覽四百二十八。
    累遷尚書。世說注。
    劉毅為司隸校尉。奏太尉何曾、尚書劉實父子、及羊琇、張佗、所犯狼籍。司部守令事相連。及望風投印綬者甚眾。貴戚斂手。眾以為毅能繼諸葛豐、蓋寬饒。書鈔。
    太康五年。龍見武庫井中。車駕親幸。有喜色。內外咸議曰當賀。劉毅獨表舊典無賀龍之禮。詔報、政德未修。慶賀之事。宜詳依舊典。御覽五百四十三。
    毅為司隸校尉。言議切直。無所回撓。故不至公輔。御覽四百二十八。
    年七十。告老。以光祿大夫致仕。門施行馬。賜錢百三十萬。同上二百四十三。
    和嶠
    庾顗當作敳。見和嶠曰。森森如千丈松。雖磥砢多節目。宜施之大廈梁棟之用。御覽九百五十三。
    惠帝為太子時。上素知太子闇弱。後必亂國。然不能擇才。乃遣荀勖、和嶠、往觀之。勖還盛稱太子德更進茂。不同西宮之時也。嶠答詔稱、臣以為太子如故。不見更勝。此自陛下家事。非臣所盡知也。於是天下貴嶠而賤勖也。御覽一百四十八。
    劉頌
    劉頌字子雅。文選晉紀總論注。
    劉頌為河內太守。有公主水碓三十餘區。所在遏塞。輒為侵害。頌表上封諸碓。民自便宜。御覽七百六十二。頌轉吏部尚書。為九班之制。裴頠有所駮。竟不行。文選晉紀總論注。
    李重
    重遷中書侍郎。每大事及疑議。輒參以經典處決。多皆施行。書鈔。
    重遷尚書吏部郎。詢朝眾而抑爭競。任公平而塞私謁。一作務抑華競。不通私謁。與新書同。時留心隱逸。由是群才罔不畢舉。海內莫不歸心。同上。
    時燕國中正劉沉舉霍原為寒素。司徒府不從。李重奏曰。沉為中正。親執銓衡。陳原跡窮山。韞積道藝。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注。
    李重為吏部郎。啟云。魏氏宗室屈滯。每聖恩所存。太常博士曹嘉之才幹學義。不及志、翕。而良素修潔。性業踰之。又已歷二郡。臣以為優先代之後。可以嘉為員外散騎侍郎。三國志注二一。  書鈔。
    李秉重父新書無傳。名見重傳。以唐諱作景。御覽引作康。形誤。
    李秉字元胄。緒子。有俊才。為時人所貴。官至秦州刺史。秉常答司馬文王問。因以為家誡。曰。昔侍坐於先帝。時有三長史俱見。一作免。臨辭出。上曰。為官長當清、當慎、當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並受詔。既出。上顧謂吾等曰。相誡敕正當。爾不侍坐。眾賢莫不贊善。上又問。必不得已。於斯三者何先。或對曰。清固為本。次復問吾。對曰。清慎之道。相須而成。必不得已。慎乃為大。一作先。夫清者不必慎。慎者必自清。亦由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是以易稱括囊無咎。藉用白茅者。皆慎之至也。上曰。卿言得之耳。可舉近世能慎者誰乎。諸人各未知所對。吾乃舉故太尉荀景倩、尚書董仲連、僕射王公仲、並可謂為慎。上曰。此諸人者。溫恭朝夕。執事有恪。亦各其慎也。然天下之至慎。其惟阮嗣宗乎。每與之言。言及玄遠。而未曾評論時事。臧否人物。真可謂至慎矣。吾每思此言。亦足以為明誡。凡人行事。年少立身。不可不慎。勿輕論人。勿輕說事。如此則悔吝何由而生。患禍無從而至矣。三國志注十八。御覽四百三十略。
    傅玄
    傅玄為散騎常侍。及受禪。進爵為子。加駙馬都尉。與皇甫陶共掌諫議。書鈔。
    傅玄上疏曰。魏文慕通達而天下賤守節也。文選晉紀總論注。
    玄為太僕時。比年不登。羌胡擾邊。詔公卿會議。玄隨詔所問。諫諍精灼。雖不盡施行。而常見優容也。書鈔。
    傅玄曰。論經禮者謂之俗生。說理法者名為俗吏。文選晉紀總論注。
    傅咸玄子。
    傅咸字長虞。北地泥陽人也。舉孝廉。拜太子洗馬。文選二十五贈何劭王濟注。
    傅咸為司徒左長史。多所執正也。書鈔。
    傅咸為尚書左丞時。尚書郭弈。咸故將也。累辭疾病不起。復不上朝。又自表妹葬乞出臨喪。詔書聽許。咸舉奏之。初學記十一。
    傅咸為右丞。殿中嘗火。百寮莫不趨救。而尚書東平王懋、即楙。懷帝時改封竟陵。郎溫宇、桓昆、等不赴臺。咸以懋等職在機近。宜當風發。先百寮。就在患疾。宜自扶力。而宴然在外。不赴警急。奏免懋。咸前後所彈奏。辭皆深切。公卿及八座以下。莫不側目。書鈔。
    傅咸字長虞。遷御史中丞。奏劾少府夏侯陵、當作俊。取官田。立私屋。近小人委以家計。令工匠竊盜官物。附益於私。所營唯利。醜問充斥。大臣穢濁。無以為訓。奏上。免陵官。書鈔。
    傅咸再為本郡中正。遭繼母憂。文選上蕭太傅固辭奪禮啟注。張華建議。起為司隸校尉。書鈔。咸送還印綬。上書曰。咸身無兄弟。到官之日。哀祭無主。文選上蕭太傅固辭奪禮啟注。固辭不免。乃力疾視事。每剛正直繩。師師嚴憚。書鈔。
    為司隸校尉薨。文選贈何劭王濟注。
    傅咸疾惡如讎。書鈔。
    向雄
    溫縣領校向雄送犧牛。不先呈郡太守吳奮。送牛值天大熱多渴死。奮召雄與杖。雄不受曰。呈牛亦死。奮下雄獄。後雄為黃門郎。奮為侍中。同省不相見。武帝敕雄詣奮。王隱議曰。禮雖云君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當為小惡也。三諫不從則去。不見齒於其君。則不敢立其朝。至如豫讓稱人以國士遇我。我以國士報之。人以凡人遇我。我以凡人報之。惡猶輕於戎首。則可逢而避之。至死不往可也。雄無詔敕。逢避未可非也。世說注三。  通典九十九。  案雖未標名。因有王隱議。故錄之。  又案世說。稱向雄與劉淮事。惟孫盛與此同。
    閻纘
    趙王倫害張華之時。洛中震悚。惟閻續纘字續伯。詣東市號哭弔屍。而撫之曰。早語君遜位。而不肯去。今果不免禍。御覽四百二十。
    阮籍
    籍鄰家處子一作女。有才色未嫁而卒。籍與無親。生不相識。七字一作不識其父兄。徑往哭之。盡哀而去。其達而無檢。皆此類也。世說注七。  御覽四百八十七。
    魏末。阮籍有才而嗜酒荒放。雲頭散髮。裸袒箕踞。作二千石不治官事。日與劉伶等共飲酒。歌呼。時人或以籍生在魏晉之交。欲佯狂避時。不知籍本性自然也。以上亦見御覽四百九十八。依以校補。其後貴游子弟。阮瞻、王澄、謝鯤、胡毋輔之、之徒。皆祖述於籍。謂得大道之本。故去巾幘。脫衣服。露醜惡。同禽獸。甚者名之為通。次者名之為達也。世說注一。
    阮瞻
    阮瞻遷平南將軍、江州刺史。懷撫以恩。
    阮孚
    阮孚為東亭王珣所封。主簿。東亭曰。卿無乃榮乎。我為宣武史。一日三易面皮。書鈔。  案此疑有誤。
    阮裕
    阮裕除東陽太守。尋徵侍中。不就。還剡山。有肥遁之志。或以問王羲之。羲之曰。此公近不驚寵辱。雖古之沈冥。何以過此。時人云。裕骨氣不如逸少。簡秀不如真長。韶潤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殷浩。而有諸人之美。御覽四百四十五。
    嵇康
    嵇本姓奚。其先避怨。徙上虞。移譙國銍縣。以出自會稽。取國一支音同本奚焉。世說注一。
    兄嵇喜。為太僕廄騶。馮凌知其英俊。待以賓友之禮。以狀表上。御覽四百五。
    嵇康妻。魏武帝孫。穆王林女也。文選恨賦注。
    晉文王上書。請嵇康為博士。書鈔。
    至汲郡見孫登。即阮籍所見者也。嵇康執弟子禮而師焉。魏晉去就。易生嫌疑。貴賤並沒。故登或默也。世說注六。
    康之下獄。太學生數千人請之。於時豪俊。皆隨康入獄。悉解喻一時散遣。康竟與呂安同誅。世說注四。
    劉伶
    劉伶字伯倫。長六尺。貌甚醜悴。常攜一壺酒。使人荷鍤自隨。以為死便埋也。御覽三百八十二。
    畢卓
    畢卓為吏部郎。性嗜酒。比舍郎酒熟。卓因醉。夜至其甕間盜飲之。為掌酒者所縛。旦視之。乃畢吏部也。御覽七百五十八。
    王尼
    王尼字孝孫。洛中貴盛。名士王澄、胡毋輔之、李垣、等。皆與尼交。時尼為兵曹。在大將軍幕。澄等持羊酒詣軍門吏。疏名內請入見大將軍。澄等既入。語吏過王尼。炙羊飲酒。訖而去。竟不見將軍。將軍聞之。與尼長假。遂得離兵。初學記二十四。  御覽六百三十。
    王尼見太傅越曰。公負尼物。越答初不識此事。尼曰。昔楚人失布。謂令尹盜者。以令尹執政。不能奉禮率法。至使盜賊公行。是與自盜無異也。今君左右有屋舍。尼舍資財。軍寇撥掠。公為宰輔。未能禁賊。令尼獨窮困。是亦明公負尼物也。越意解大笑。與尼絹五十疋。類聚八十五。御覽八百十七。
    尼避難江夏。時荊土饑荒。尼不得食。乃殺牛斫車輻以煮之。食既盡。父子俱餓死。書鈔。
    曹志
    曹志薦樂平太守。遷趙郡。不以郡務為意。晝則遊田。夜則誦詠。以聲色自娛。當時見者。未審其量也。書鈔。
    庾峻
    庾峻字山甫。御覽二百三十三。
    峻少好學。有文才。初學記十二。
    轉祕書丞。遍觀古今。聞見益廣。一作優。  初學記十二。  御覽二百三十三。
    長安有大獄久不決。轉峻為侍御史。往斷之。朝野稱當。書鈔。
    時風俗趣競。禮讓陵遲。庾峻上疏曰。知足如疏廣。在列位而居東野。文選褚淵碑文注。
    庾峻遺敕子珉曰。朝卒暮殯。幅巾布衣。葬不擇日。珉奉遺命。殮以時服。御覽五百五十四。
    庾顗今作敳。峻次子。
    庾顗見和嶠曰。森森如千丈松。雖磥砢多節目。宜施之大廈梁棟之用。御覽九百五十三。
    庾純
    庾純字謀甫。御覽二百五十二。
    太始六年。詔曰。河南京畿大郡。為四方之表則。中書令庾純、清粹忠正。才經治化。其以純為河南尹。御覽二百五十二。  書鈔。
    庾純自劾曰。醉酒荒迷。昏亂儀度。即主臣。謹案、河南尹庾純。云云。文選奏彈曹景宗注。
    皇甫謐
    皇甫謐字士安。安定朝那人。漢太尉嵩曾孫也。祖叔獻、灞陵令。父叔侯、舉孝廉。謐族從皆累世富貴。獨守寒素。所養叔母歎曰。昔孟母以三徙成子。曾父以烹豕存教。豈我居不卜鄰。何爾魯之甚乎。修身篤學。自汝得之。於我何有。因對之流涕。謐乃感激。年二十餘。就鄉里席坦受書。遭人而問。少有寧日。世說注三。
    謐姑子梁柳。為城陽太守。或勸謐送之。謐曰。柳為布衣過吾。吾送迎不出門。食不過鹽菜。貧不以酒肉。為禮也。今作郡而送之。是貴城陽太守。而輕鴻季也。豈中古人之道哉。類聚七十二。  御覽八百四十八。又九百七十六。
    又舉賢良方正。不起。表從武帝借書。上送一車書與謐。謐羸病。手不釋書。歷觀古今。無不皆綜。御覽三百八十六。  世說注三引。作武帝借其書二車。遂博覽。
    太子中庶子、議郎徵。並不就。終於家。世說注三。
    皇甫謐篤終論曰。氣絕之後。便時服幅巾。以蘧蒢裹尸。覆卷三重。麻繩約二頭。置屍靈床上。擇不毛之地。穿坑十丈。長一丈二尺。廣六尺。坑訖。去床下屍。平生之物。皆無自隨。唯賚孝經一卷。示不忘孝道。御覽五百五十四。
    摯虞附太叔廣。
    摯虞字仲治。當作洽。京兆長安人。祖茂、秀才。父模、太僕卿。虞少好學。師事皇甫謐。善校練文義。多所著述。世說注三。
    歷祕書、太常卿。從惠帝至長安。遂流離鄠杜間。性好博古。而文籍蕩盡。永嘉五年。洛中大饑。五月。虞遂餓而死。世說注三。  末三句亦見御覽四百八十六。
    虞與太叔廣名位略同。廣長口才。虞長筆才。俱少政事。眾坐廣談。虞不能對。虞退。筆難廣。廣不能答。於是更相嗤笑。紛然於世。廣無可紀記。虞多所錄。於斯為勝也。世說注三。
    太叔廣字季思。東平人。拜成都王為太弟。欲使詰洛。廣子孫多在洛。慮害乃自殺。世說注三。
    束晳
    束晳字廣微。平陽二字疑衍。陽平人也。父惠、新書作龕。馮翊太守。兄粲、新書作璆。與晳齊名。文選補亡詩注。
    束晳。太康中。郡大旱。苗稼敗。晳乃命邑人躬共請雨。三日中雨水二尺。眾人以其有術數。精誠於神明。百姓懽喜。為之歌曰。束先生。通神明。請天三日甘雨零。我黍以萌。我稷以生。何以疇之。報束先生。御覽十一。
    賈謐請為著作郎。文選補亡詩注。
    太康元年。汲縣民盜發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書漆字數十車。皆簡編蝌蚪文字。束晳為著作。隨宜分析。皆有冥證。古書有易卦似連山歸藏。又有春秋似左傳。類聚十又四十。
    有銅劍一枚。長三尺五寸。書鈔。
    太康元年。汲郡得竹書漆字科斗之文。周時古文也。大凡七十五卷。晉書有其目錄。其六十八卷皆有名題。其七卷折簡碎雜。不可名題。有周易上下經二卷。紀年十二卷。瑣語十一卷。周王遊行五卷。說穆王遊行天下之事。今謂之穆天子傳。此四部差為整頓。詔荀勖和嶠以隸字寫之。玉海四十七。  案此明標束晳傳。
    嘗覽周成王詩。有其義。亡其辭。惜其不備。故作詩以補之。文選補亡詩注。兼用六臣本校。
    郤詵
    郤詵對策上第。拜朝議郎。母憂去職。母病苦車。及亡。不欲車載。而家貧而以市馬。馬原作買。因音致誤。一作得馬。乃於所住堂北壁假葬。朝夕拜告。養雞種蒜。竭其方術。喪過三年。得馬八疋。輿棺至冢。負土成墳。御覽四百十二又九百十八。
    郤詵為尚書左丞。推奏吏部尚書崔洪。洪曰。舉詵丞而還奏我。此謂挽弩自射。詵曰。趙宣子任韓厥為司馬。而厥以軍法戮宣子。崔侯為國舉才。我以才見舉。唯官是視。各明至公。何故其言乃至於此。洪聞而悅服之也。初學記十一。
    遷雍州刺史。於東堂會送。武帝問郤詵。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若崑山之片玉。帝笑。侍中奏免詵。詔曰吾與戲耳。類聚二十五。
    華譚
    華譚字令思。廣陵人。書鈔。
    譚為郟令。司徒王戎聞在政有稱。而時原缺。民以役荒。以穀三百斛與譚。使給饑。原缺。譚給無困者。書鈔。
    袁甫
    甫詣何勖言。能為劇縣。勖曰。不為臺閣何也。甫曰。人各有能有不能。譬繪中之好莫過錦。錦不可以為幍。穀中之美莫過稻。稻不可以為虀。書鈔。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