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慎柔五书
    凡久病服寒凉。气伐过多。以至三阳气衰。痰凝气滞。以调元之剂治之。阳气一动。则少阳先升。少阳欲先出。前有太阳。后有阳明。遏截不能伸。少阳之气至太阳。太阳与之并则寒。与阳明并则热。适成寒热疟状。非真疟也。其太阳气达。遂有伤风之状。鼻塞恶风寒之症见矣。阳明气达。则有作泻之症。此时正当调脾补元。分头施治。则旧病尽脱矣。
    损病。六脉俱数。声哑口中生疮。昼夜发热无间。经云。数则脾气虚。此真阴虚也。用四君。加黄 山药莲肉白芍五味子麦冬煎。去头煎不用。止服第二三煎。此为养脾阴秘法也。服十余日。发热渐退。口疮渐好。方用丸剂。如参苓白术散。亦去头煎。晒干为末。陈米锅焦打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日服三钱。或上午一钱。百沸汤下。盖煎去头煎。则燥气尽。遂成甘淡之味。淡养胃气。微甘养脾阴。师师相授之语。毋轻忽焉。
    愚按。煎去头煎不用。黄履素(讳承昊)折眩漫录。亦云神妙秘法。
    又按。以淡补脾之说。余一时亦不能会悟。后得徐灵胎书。谓五味各有所属。味甘属土。然土实无味也。故洪范论五行之味。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KT 作辛。皆即其物言之。惟于土则曰稼穑作甘不指土而指土之所生者。可知土本无味也。无味即为淡。淡者。五味之所从出。即土之正味也。故味之淡者。皆属于土。如茯苓山药石斛之类是也。五脏皆受气于脾。故脾为五脏之本。五味皆托始于淡。故淡为五味之本。慎柔黄履素煎去头煎。取无味之味以补脾。诚秘法也。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