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网古文典籍频道

国学典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学入门 >

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二)(4)

http://www.newdu.com 2016-08-29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4)南禅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阳白乡李家庄村西北,距县城22公里,距五台山台怀镇87公里。寺院面积不大,南北长60米,东西宽51.3米,由两个小院落组成,共占地4158平方米。南禅寺是乡间小庙,历代均未引起重视。1937年,我国建筑学界泰斗梁思成依据敦煌壁画的线索,经多方考查方发现。

该寺建筑具体年代不详,但大殿内西平梁底皮有题记云:“因旧名。时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日,癸未时,重修殿。法显等谨志。”可知南禅寺应建在唐建中三年或以前。即便以建中三年修建算起,该寺距今也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比佛光寺还早25年,是我国现在保存下来的一座最早的木结构寺院建筑,也是亚洲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佛光寺有“四绝”:塑像、壁画、墨迹和建筑,而被梁思成称为“世间瑰宝”。佛光寺在建筑上荟萃了我国各个时期的建筑形式。佛光寺外形朴实,比如寺庙的柱于、斗拱、门窗、墙壁一律涂成土红色。大殿及殿中的唐代雕塑,堪称国宝,1961年,国务院公布南禅寺大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禅寺是乡村小寺,非官家庙宇,限于财力,规模甚小。大殿之“大”,是对本寺其它建筑而言,实际只是一座很小的殿堂。其面宽3间,15.6米;进深3间,13.9米,基本呈方形。但就是这样一座小殿,却逃过唐武宗“会昌灭法”以及千年来的战火、地震、十年浩劫等无数天灾人祸,以其中唐木结构建筑的独有特色,成为我国木结构建筑的典范,是研究唐代建筑发展史的重要实物。

大殿:全殿由台基、屋架、殿顶3部分组成。台基高1.1米,由砖石垒砌,在低矮配殿的衬托下,使大佛殿显得雄伟突出。殿前置月台,南北长5米,东西后沿宽15.72米,前沿宽14.64米,形成不规则的方形。南禅寺的大殿与月台几乎占了整个院落的一半,更使大殿显得气势不凡。大殿的屋架简练、笃实、古朴,显示了唐代的建筑风格。殿身四周设檐柱12根,其中西山墙内施方柱3根,为翻修前的原件,其余为圆柱,粗壮结实。殿内别无金柱,屋顶重量通过梁架由檐柱支撑,墙身只起间隔内外和遮挡风雨的作用,与现代梁柱框架结构极为相似。檐柱柱头稍有卷杀,微向内倾,形成侧脚,与横梁构成斜角;角柱生起,致使梁架四角翘起,即使整个屋架的结合更加紧凑,增强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又使出檐深而不低暗。

大殿整个屋架结构合理,排列齐整,衔接严实,无多余的装饰构件,间有局部的点缀。其优点有三:一是紧凑牢固,保证了构架的稳定性。千余年来,任凭风侵雨蚀,雷轰地震,大殿安然无恙,雄姿依旧。二是可使室内不再用柱,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便于按照需要随意安排像设。三是室内系彻上明造,在不设平棋、平暗直接暴露梁袱椽檩的情况下,屋架给人以简洁大方、井然有序的视觉效果。另外,梁架在四面向正中层层举高的过程中,采用了相当平缓的举折比例,为屋面的平缓过渡、形成优美的造型奠定了基础。

殿顶为九脊式样,一正脊、四垂脊、四角脊,上部两坡,下部四坡,清代称单檐歇山式。这样的设计照顾了两个方面:一是殿的平面近于方形,若采用庑殿顶(四脊式),正脊将显得过短,不如九脊式比例合适。而这种形式也就成为后来方形或近于方形平面殿堂普遍的处理方式。二是中国古代建筑受等级约束,民间寺院殿堂,最多只能与贵邸的厅堂近似,遂建成了低一个等级的九脊屋顶。民间也能设计构建得这样科学合理,说明当时的建造技术已经相当普及。殿顶坡度相当平缓,因此其出檐深远翼展,刚健轻巧,似鸟革一飞,气度从容。殿顶一色青瓦仰俯铺盖,正脊两端安置鸱吻,别无修饰,简朴古雅。“五台二唐寺,瑰宝世间无。”这是中国佛教协会已故会长赵朴初先生《五台杂咏》词中对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的评价。

南禅寺大殿

雕塑、壁画:南禅寺大殿共有佛像17尊皆为唐代雕塑:正中为释迦牟尼坐像,迦叶、阿难童子,胁侍菩萨伫立两侧;右次主像是文殊菩萨,左次主像是普贤菩萨,分坐在雄狮和大象驮着的莲花宝座之上,两侧也有童子和胁侍菩萨侍立。人物形象各个秀眉善目,肌肤白净,体态丰满,仪态端庄,裙带飘逸、流畅,色彩搭配自然和谐,显示着唐文化的大气之美、和谐之美。南禅寺东西配殿(菩萨殿和十王殿)原保留了数十尊唐宋塑像,堪称稀世之宝。五十年代初,为安排林彪在五台山疗养,特将五台山幽静处一座庵庙腾出,庵内数十名尼古被迁送到南禅寺。为安置尼姑们住宿,东西配殿里的神像们被迫迁移,挪放至寺院附近山谷里的一间窑洞内,以后,遭地震,山谷塌陷,窑洞被覆,数十尊唐宋塑像遂不知下落。

大殿内唐代释迦摩尼佛像

大殿内释迦摩尼佛像左侧唐代文殊菩萨像

(5)菩萨顶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的灵鹫峰上,菩萨顶是满族语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菩萨顶是五台山十座黄庙(喇嘛庙)中的首庙。由于它的建筑雄伟、金碧辉煌,远看好似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因此人们又把它叫做喇嘛宫菩萨顶。

菩萨顶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初名大文殊院。据传,唐太宗贞观五年,僧人法云想塑一尊文殊菩萨像,塑工安生前来雕塑。一天夜里,文殊显圣,于长明灯下的蓝光中展示真容,故此寺改名真容院。北宋时重修,并铸铜质文殊像一万尊,供奉在寺内。南宋时改建,并将此寺易名为大文殊寺。明朝永乐初年,始有菩萨顶的称谓。万历九年(1581),又对该寺进行了重修。清代是菩萨顶的极盛时期。由于满族崇信喇嘛教,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遂将菩萨顶由青庙改为黄庙(喇嘛庙),并从北京派去了住持喇嘛,菩萨顶实际上成了皇室的寺庙。清帝对菩萨顶极为尊崇:康熙皇帝先后到菩萨顶朝拜了五次,又敕令重修菩萨顶,在菩萨顶的主要殿宇铺上黄色琉璃瓦,山门前的牌楼也修成了四柱七楼的形式,并授于该寺“番汉提督印”,命山西全省,其中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统统向大喇嘛进贡。菩萨顶山门外水牌楼上的“灵峰胜境“,文殊殿前石碑坊上的“五台圣境”,均为康熙皇帝题写乾隆皇帝朝拜了六次。菩萨顶东禅院内两座石碑,高三米、宽一米,碑上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刻写的《菩萨顶大文殊院碑记》是乾隆皇帝的御笔,碑文称:“五台并高数十里,如覆盂,如县栈阁,如鹘摩天,如鳌脊出海。飞鄂穹岫,飘渺超忽棗台怀居五台之中,左襟右带,前俯后仰,若在怀抱。其地阳陆平林,旧多梵刹。有菩萨顶文殊院者,相传文殊示现于此,其殿庑庄严弘邃,殆福地之精蓝,神垌之奥迹也”。描写他登五台山的感受,书法圆润流畅,结构丰满雄健,是很宝贵的艺术品。

菩萨顶的建筑布局很有特色,且主要殿宇外观似皇宫,而内部布置却又具有浓烈的喇嘛教韵味。因为菩萨顶在灵鹫峰上,从峰下仰望,菩萨顶前一百零八级陡峭的石阶,如悬挂在空中的天梯,上面是梵宫佛国,琼楼玉宇。有人说这种布局恰似龙头:牌楼的正门是龙口,旗杆是龙角,厢房壁上的圆窗是龙眼,而那长长的一百零八级石阶,则是龙吐出的舌头。又因山门前的大石阶,中间不是一级一级的,而是斜升的大平面,雕有九龙吸水。九龙翻腾,互相缠绕,真可谓“活龙活现”。人们附会这是象征山西旧属的九府,九龙吸水下面的一百零八级台阶,暗指山西旧属的一百零八县。可见,菩萨顶寺庙建筑中富丽的皇宫气派和象征权力统括山西的说法,与清代特殊的历史背景有关。

菩萨顶现在占地面积九千一百六十平方米,有殿堂僧舍等大小房屋一百余间,布局结构紧凑而有变化,且均为清朝康熙年间的建筑。全寺建筑大体上可以分为前院、中院、后院三个部分。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等。两旁,对称地排列着钟楼、鼓楼、禅院等。主殿居中,高大雄伟;配殿位居两侧,左右对称。全寺建筑的布局不但中心突出,而且壮观恢宏,加之红柱红墙,金色琉璃瓦,更显得金碧辉煌,富贵豪华。其形态,其气魄,一点也不逊于皇家宫室,真是一派佛国仙境的景象。其中以文殊殿最为著名。

菩萨顶牌楼正门下的一百零八级石阶

文殊殿有滴水大殿之称。殿上有一块檐瓦,无论春夏秋,也无论阴晴雨,总是往下滴水。时间长了,文殊殿前的一处阶石上面成了蜂窝状。佛教徒说这是文殊菩萨灵验,广施雨露。实际上,这是建筑上的一种巧妙设计。过去,文殊殿的琉璃瓦上留有小孔,瓦下有储水层,储水层下又有防漏设施。每当雨天,雨水透过琉璃瓦孔而存于储水层内。在阴天或晴天时,储水层中的水便慢慢地从檐瓦滴下。后来翻修时,不知保护殿顶存水的奥秘,如今已不再滴水了。殿内的文殊像,与一般佛教寺庙(青庙)内的文殊菩萨像不同,它是按喇嘛教的经典规定制作的;头取旁观势,腰取扭动势,发取散披式,同时身挂璎珞,显得特别活泼、生动。两侧墙壁上,还挂着唐卡-绘在布上的藏画。另外,大雄宝殿、文殊殿的柱头上,还挂着桃形小匾,上写梵文咒语。这些,都是喇嘛教寺庙建筑装饰中所独有的。这里也是《水浒传》中鲁智深出家寺院,曾在此“醉打山门”,闹得寺僧要“卷堂大散”。寺内今有“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雕塑,则是把鲁智深在东京(今开封)大相国寺的故事情节移到菩萨顶来了。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雕塑 

文殊殿内的文殊像

(6)殊像寺位于五台山凤林谷口,面对梵仙山,风景优雅。该寺创建于元代,明代弘治年间和万历年间重修,与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寺合称五台山五大禅处,又为五台山青庙十大寺之一。寺院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计有殿堂楼房五十余间。寺内有康熙御制《殊像寺碑》,描述该寺的景色和神圣:“兹殊像禅寺,开基台畔,结宇山阿。谷迩凤林,环千岩之紫翠。堂临鹿苑,俯万壑之烟霞。峰日梵仙,望层峦于天际。泉称般若,落清涧于云中。殿有金容,因名殊像。天人肃穆,群瞻龙象之尊。仪度庄严,共礼骏猊之座。青莲妙相,琉璃光映于林端。碧树幽栖,钟磬声闻于岭外。”关于建庙的经过,乾隆皇帝在《殊像寺落成瞻礼即事成什》中记述道:他陪同皇太后到山西五台山进香。山麓有寺叫殊像寺,相传是文殊师利菩萨显相的坟,塑有文殊像,所以叫“殊像寺”。皇太后默记文殊像貌,回京后,命人在香山雕了一尊石像,并建立“宝相寺”。由于“满洲”和“文殊”音近,所以清初五世达赖向顺治皇帝上奏时,称清帝为“文殊菩萨化身大皇帝”。后乾隆皇帝受戒(乾隆三十六年在广元寺),也传言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萨转世。于是乾隆皇帝在承德行宫仿殊像寺修建一座寺庙,亦名殊像寺。当时,乾隆皇帝所看的佛经都为藏文或蒙文,没有满文经卷。于是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成立经馆,译制满文藏经,一共抄写3部存于此庙藏经阁。这3部首次满文经典一部被日本帝国主义者掠走,另一部流落在法国巴黎,第三部下落不明。今日殊像寺内最有名的就是文殊阁。

文殊阁:该殿阔五间,重檐歇山顶,是五台山台怀中心区最大的殿堂。殿内有一尊文殊菩萨骑猗狻的塑像,高9.87米,是五台山台怀镇诸寺中最高的一尊彩塑文殊像。文殊菩萨端坐在狮子背上,面颊丰满,两耳垂腮,双目平视,双手微举,身后的一片黄亮,真好象是菩萨身上放出的灵光。民间传说塑像时文殊菩萨曾于天空显真容,匠人情急之中,拿出厨房和好的乔面,照形捏制。刚捏好,文殊的真容便隐去。匠人接着用泥仿塑,却总是不很理想,于是便干脆把乔面头安在塑像上,并贴上一层金,于是这尊塑像又称为“乔面头像文殊菩萨”。菩萨坐骑骏猊是狮子的古称,塑像中狻猊高3.95米,四蹄蹬地,昂首竖耳,双目圆睁,张牙卷舌,跃跃欲试,如抖擞精神,即将腾云而行。狮子腰身和腿上呈蓝底白点颜色,颈上长满深绿色卷毛,胸间佩挂鲜红的穗缨,显得雄壮敦实,精神抖擞,作行走姿势,给人一种活泼奔腾之感。在五台山所有的文殊菩萨架狮塑像中,唯有这一只塑得最活,最传神。

文殊殿内的殿壁上还塑造了五百罗汉渡江的故事。为一幅长48米,高6.8米,面积为326.4平方米的彩色悬塑。雕塑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人物众多,场景多变:这些罗汉在崇山峻岭间,或是降龙伏虎,或是撼山探海,或是聆听讲经,或是端坐习定,或是脚踩水兽,或是坐船渡海,或是飞行空中,各显法力神通。内有山、水、云、路、溪涧、石洞、棚舍、殿堂、花草、树木、一叶飞舟、旋涡激浪等物烘托陪衬。殿内柱子上还蹲有一尊罗汉,传说是中国的济公和尚。这一巨型彩色悬塑,有动有静,色彩绚丽,高度浓缩了佛国世界,体现了中原传统雕塑艺术和西域佛教艺术完美融合。“殊像寺”原名为“殊祥寺” 据说,就因为这尊造型特殊的文殊头像,遂改名为“殊像寺”。

文殊阁内五百罗汉渡江悬塑(局部)

文殊阁内文殊菩萨骑猗狻的塑像

善静室建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为寺后西北角清净处的一间客堂,后来被清世祖顺治的妹妹三公主看中,把它改名“善静室”,作为“习静”之处。三公主为康熙的姑妈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龙。后来,吴三桂叛清,康熙下令将吴应龙及其子吴世霖绞死,只好在此出家。此时,寺内有位年轻僧人,精通内典,常与三公主在“善静室”研讨经文,引起流言。在京城的康熙听见后,以为有损皇族声誉,于是派人火烧殊像寺,试图将三公主与年轻和尚烧死。大火烧了三天,全寺片瓦无存,惟独三公主与年轻和尚“坐静”的善静室无恙。康熙认为这是文殊菩萨证明两人之间没有奸情,于是下旨拨巨款重建殊像寺。重建后,有人提议把它改名“清白寺”或“无瑕寺”,以示三公主的清白纯洁。

殊像寺善静室

7、太原崇善寺

太原崇善寺原是隋炀帝杨广的行宫,唐代改建为寺院。明代洪武14年(1381),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朱棡为纪念其母后马皇后,在原寺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内有大殿六座,院落十八座,殿阁楼台、堂廊庑近千间。作为大明王朝的祖庙,扩建完全按照标准的宫殿式建筑格式:中轴线上的金刚殿、天王殿、大雄殿、毗卢殿、大悲殿、金灵殿,由南往北一字排开。在各大殿的左、右,又整齐的排列着一系列的小院落。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寺内大雄宝殿居中,面宽九间,高达30余米。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座大殿-金灵殿,就是一座没有帝座的祖庙。这在中国佛教寺院的修建中是罕见的,也因此享受着比一般寺庙更多的香火。清代同治3年(1864),崇善寺毁于一场大火,现仅存大悲殿、山门、钟楼、东西厢房。我们现在看到的崇善寺,只是原来寺庙的几十分之一,虽然在明成化和清嘉庆年间进行过修葺,但都是小修,大至梁架,小至门窗都未更换,基本上还是明代初修时的原物。因此具有更高的历史价值。占地仅为九百平方米的大悲殿,虽然仅是原崇善寺的几十分之一,但它却保存着崇善寺的精华。大悲殿坐落於宽厚的台基上,前有月台,成凸字形组合。殿身面阔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乃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标准的明初木构建筑,为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大悲殿前两侧,皆有火劫後所建仿明琉璃瓦亭,左为鼓亭,右为钟亭。山门东侧,另有大钟楼,上悬明正德元年(1505年)铸造大钟,重9999斤,钟声可响遍全市。

崇善寺现存雕塑、绘画、佛教经籍等珍贵文物甚多。大悲殿内供奉三大士像,中间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左古为文殊、普贤菩萨。三尊塑像旨高达8.5米,色彩绚丽,造型端庄,栩栩如生,为明朝雕塑中的精品。寺内西院另有明朝文殊菩萨的比丘像,造型奇特,衣纹不依现实纹理,而呈螺旋式波浪图案,具有古印度健陀罗遗风。此像原奉於太原市文殊寺和北大方院千寿寺,後迁奉於崇善寺。大殿两旁筑两条半壁长廊,绘以佛传故事和经变故事壁画,更加突出了大殿的主体地位。崇善寺亦为中国现时著名的佛教经藏收藏地之一,内藏宋、元、明版等经书达三万馀卷,且大部分为木刻书法珍本。其中包括宋版《鼓山藏》、《碛砂藏》、元版《普宁藏》和明版《南北藏》。相传为明版的血书《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劫後仅馀的孤本。崇善寺所藏还有明、清、民国各时期碑记11块。寺内另有树龄已达四百多年的国槐数株。清幽古雅的崇善寺,六百多年来,寂然坐落於尘俗之外,不愧是一座五彩斑斓的文化艺术宝藏。现为山西省佛教协会所在地。该寺现存代表性建筑和文物如下:

太原崇善寺

藏经:崇善寺保存的佛教藏经,数量之多,版本之名贵,全国少有。有我国木刻印刷史上的早期珍贵版本-北宋《崇宁万寿藏》和南宋《碛砂藏》。《崇宁万寿藏》又称《鼓山大藏》,前后用了三十三年时间刻成。原刻本共五百六十四函,五千八百余卷。现仅存十七卷零十八页。《碛砂藏》是南宋绍定四年(公元1231年)开刻,到元英宗至治二年(公元1323年)完工。历经百年刻成的《碛砂藏》,共五百九十一函,六千三百六十二卷。现存五百六十二函,四千八百四十六卷。除此之外,这里还一直保存着元版藏经,即元皇庆元年(1312),由民间募资刻印的《普宁藏》,现存五百零五函,四千二百五十七卷,比原版少八十一函,二千零六十八卷。除上述版本外,这里还有以后从其他寺院或地方移来的藏经多种,如从太原中十万院移来的明版藏经《南藏》,从大同移来的《北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从日本清置的影印藏文《大藏经》,又名《甘珠尔》等。此外还有另具特色的石刻《金刚经》拓本、金字《华严经》、《法华经》及刺血《华严经》等。正是这一些不同时期、不同版本、不同特色的藏经,使崇善寺在佛教寺院中占据着重要的席位。

壁画:明朝崇善寺大雄宝殿外的长廊上,原绘有84幅《释加世尊应化示迹》及53幅《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前者描绘了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后者绘善财童子参拜诸佛学法的故事。但真迹已於清朝同治三年大火中焚毁。幸而早在明朝成化年间,有画师依原画精心临摹成137幅绢画,装帧考究,虽经五百余年,但仍鲜艳如初,被人们称为“宝石画”,使我们今天能够一睹大雄宝殿当年两掖长廊上的璧画风采。这两套壁画临摹本现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这两套摹本,。这些画不仅可使我们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为我们研究我国的绘画史等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大悲殿是现崇善寺的主体建筑,矗立在宽厚的台基上。殿前有平旷的“凸”字形月台,殿身面宽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出檐深远,黄绿琉璃瓦剪边,通高近20米。殿内正面须弥座上,三尊泥塑贴金菩萨并立,为观音、文殊、普贤,称为“三大士”。正中为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为密宗所属六种形象之一。观音菩萨其左为普贤菩萨像;其右为千手千钵千释迦文殊菩萨像。塑于大悲殿内的这尊文殊立像,只有三头六臂,之所以称千手千钵,是因为她身后的相轮是由一圈圈手臂组成,而每只手都托着一个金钵,每个金钵中都端坐着一尊雕刻精细、玲珑剔透的释迦佛,据说也是文殊的变相之一。三尊立像均高八米左右,身姿秀美,面慈目善,雍容华贵,给人可亲可敬的感觉,是我国明代雕塑艺术的杰作。

大悲殿观音菩萨像

右为千手千钵千释迦文殊菩萨像

8、大同上华严寺

大同上华严寺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为山西省著名寺庙。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金建筑,与其他寺院不一样,内有“东方维纳斯”,值得一看!位于大同市西部,始建于辽代。它是依据佛教华严宗的经典《华严经》修建的。明中叶后整座寺院分为上、下二寺,各开山门,自为一体。1963年又合为一寺。辽重熙七年(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取“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教义而命名。寺院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辽,辽代佛教华严宗盛行,道宗亦曾亲撰《华严经随品赞》十卷,故云中(即云中郡,今大同雁北一带)特建华严禅寺。因寺内曾奉安诸帝石像、铜像,当时还具有辽皇室祖庙性质。辽保大二年(1122年),寺内部分建筑毁于兵火,后重建,至元代初年仍不失为云中巨刹。明宣德、景泰年间大事重修,补塑佛像,勃然中兴。明中叶以后分上下两寺,各开山门,自成格局。清初寺院复遭摧折,康熙初年曾事修补,但风光难现。2008年,大同市启动名城复兴工程,投巨资对华严寺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恢复了辽金时期大华严寺的鼎盛格局。

现上下二寺虽连成为一体,仍各以一主殿为中心。上寺以金建大雄宝殿为主,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高低错落,井然有序。下寺以辽建薄伽教藏殿为中心,保存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柜及天宫楼阁。下寺砖雕二门以东,又有天王殿、南北配殿和山门,别为一院。此寺主要殿宇皆面向东方,这与契丹族信鬼拜日、以东为上的宗教信仰和居住习俗有关大雄宝殿:在华严寺内北隅。始建于辽,保大之乱(1122年)毁于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旧址重建。殿身东向,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单体建筑面积达1,559平方米,矗立在4米余高的台上,是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檐高9.5米,庑殿项,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规模甚大,高达4.5米,北端鸱吻系金代遗物,历经风雨,至今光泽灿然。当心间及左右梢间辟门,形制古朴,为金代旧物,门前所饰壶门,为已知较古者。殿内采用减柱法,减少内柱十二根,扩大了前部空间面积,便于布列佛像和进行佛活动。殿内有五方佛和二十诸天等明代塑像,四周壁面为清代罕见。顶部天花板彩面共973块,大部为清代制作,所绘圆环、龙凤、花卉、梵文等图案,极富变化。殿内还有一座2.5米高的木构楼阁模型,是仿制明代大同城西北角的乾楼而作,为研究明代大同城楼结构的重要实物资料。殿内四周墙上,绘满了巨幅壁画,规模之大,为全国的寺院壁画所罕见。内容丰富,除了佛讲《华严经》的“七处九会”外,还有佛传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罗汉图和千手千眼观音等,均为鸿篇巨制,颇有气魄殿外的殿墙上嵌有四块石碑,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书写的《易经》碑,弥为珍贵。

下华严寺位于上寺的东南侧,相距不远。1963年,分开了几百年之久的华严寺,终于又合成了一座大寺院。下寺大殿为薄伽教藏殿,意为佛教的经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进入此殿,气氛与大雄宝殿截然不同。大雄宝殿内是色彩鲜艳,金碧辉煌;此殿内则是森沉冷肃,古色古香。殿内中央佛坛上,三尊大佛端坐于莲花座上,庄严静穆。身后有硕大的背光,背光内侧饰网目纹,外侧饰火焰纹。其两旁侍立的弟子则是清秀温静。诸菩萨造型优美,神态各异,表情生动。殿内侧沿壁排列重楼式壁藏38间,至后窗处作天宫楼阁5间,两侧以拱桥相连。壁藏分上下两层,上层为佛龛,下层为藏经的经橱。整个壁藏和天宫楼阁是一组辽代建筑模式,也是国内唯一规模宏大的壁藏制作。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海内孤品”。

上华严寺大雄宝殿

华严宝塔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通高43米,上景金盘,下承莲池,特别是塔下500平方米的千佛地宫,采用100吨纯铜打造而成,内供佛祖舍利及千尊佛像,金碧辉煌,是传统与现实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合掌露齿菩萨是大同华严寺薄伽教殿内的著名彩塑。相传是一位老雕工依照他女儿她生前的身态、形体、眼神雕成,并放在佛殿内显要位置,特别把那露齿莞尔一笑的神情塑在雕像上。据说郭沫若参观该寺后,想到此雕塑之美,又返回该寺,再次欣赏观摩。

合掌露齿菩萨

9、交城县玄中寺

交城县玄中寺建于北魏延兴二年(472)。为净土宗的发源地。日本佛教净土宗及其系统各宗派均奉为祖庭。国内外影响甚大。

据寺内所存唐穆宗长庆三年(832)《特赐寺庄山林地土四至记》碑铭记载:“大魏第六王孝文帝延兴二年(472),石壁峪昙鸾祖师初建寺,至承明元年(476)寺方成就”。玄中寺不仅是我国佛教净土宗的发祥地,而且是净上宗的中心,这和南北朝名僧昙鸾大师的努力分不开的。昙鸾是山西雁门人,早年修习大乘空宗的学说。梁代时,昙鸾赴江南从道家陶弘景学“仙经”,以求长主不老。后从印度菩萨支接受净土法门。净土宗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和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宗旨。昙鸾于此讲经说法,广布净土宗教义,并撰《天亲净土论》两卷,名重一时,影响极大,成为我国佛教净土宗的始祖。南朝梁武帝对昙鸾十分崇信,称他为“肉身菩萨”。东魏静帝元善把他尊为“神鸾”,敕令住并州大寺。晚年移居玄中寺为住持。隋大业五年(609),并州名僧道绰来玄中寺,见到昙鸾大师的碑文,深受感召,从原来“涅槃”学改修净土宗。之后,道绰以玄中寺为中心,传布净土教义,在寺30余年,教徒甚众。道绰劝人掐珠念阿弥陀佛名,或者每念一声佛名,放麻豆一粒。据说虔诚的信徒念佛积豆至“数百万斛”。唐贞观九年(635),太宗李世民以其天子之尊亲临瞻礼,施舍“众宝名珍”,为长孙皇后祈福消灾。唐贞观十五年(641),善导到玄中寺拜道绰为师,受《无量寿经》。道绰圆寂后,善导继任主持。善导被称为“弥陀化身”。武则天对他极为崇敬,曾封他为奉敕检梭僧。至此,由昙鸾传布的净土宗,经过道绰、善导的推广,已基本建立,而玄中寺也因此而声名远播,成为当时全国佛教三大戒坛之一,与西都长安的灵威坛,东都洛阳会善坛齐名。据说他写《弥陀经》10万卷,信徒极多,有人诵读《弥陀经》10万至50万卷,每日念佛名万声至10万声。德宗贞元九年(793)由寺主慎微在寺内建“甘露无碍义坛”,与长安灵感坛、洛阳会善坛并为当时“天下三大戒”,古刹达到鼎盛期。此后屡经兴废: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寺遭大火焚毁,由主持道珍修复。金大定以后,又两次遭大火,烧毁过半,屡经修复。元太宗窝阔台十年(123年)赐名“龙山护国永宁十方大玄中禅寺”,此后便统称“玄中寺”。在元政府支持下,规模不断扩大,到了元贞年间,寺内广有土地、山林、园堡、水碾等产业,下辖四十院,遍布于现在华北各省,名声之大,无以复加。

玄中寺不仅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日本也有很深的影响。日本的净上宗和净土真宗是继承玄中寺昙鸾、道绰和善导所创的净上宗而建立起来的。这两个佛教宗派还把玄中寺列为祖庭之一,并尊善导大师为“高祖”。1942年。日本净土真宗东本愿寺派“昙鸾大师奉赞会”会长营原惠庆拜渴玄中寺,从寺中带回几粒枣核,种在自己住持的运行寺,并把寺名改为“枣寺”,视为玄中寺的别院。以后又多次到玄中寺。1977年又到玄中寺参加昙鸾大师的奉赞会。现在供奉在玄中寺内祖师庭的昙鸾、道绰、善导三位大师的画像,是由日本净土宗大本山知思院、增上寺和真宗本愿寺派、大谷派分别绘制的。

除了上述画像精品之外,玄中寺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和珍贵的文物。寺外的单孔牌楼和寺内的天王殿是明代的遗物。此外,还有历代石刻造像、碑记40多件。其中最珍贵的育北魏延昌四年(515)造像;北齐河清三年(564)四面千佛造像,是玄中寺历史的佐证。

有唐代女书法家、太原参军房嶙之妻高氏所书《铁弥勒像颂碑》。碑文反映李世民北上太原到玄中寺礼谒道绰太师为皇后祈愿除病的事实。原碑在宋元祐年间被大火烧毁,现碑是金泰和四年(1204)重刻的。

还有《唐四至记碑》,记载玄中寺建寺始末和赐庄田的情况,据载仅唐宪宗元和七年(812)一次就赐庄田150里;有元至元十四年(1277)《八思巴思圣旨碑》,反映元代初期政治经济情况。这些珍贵文物,不仅艺术价值高,而且是研究佛教史和社会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玄中寺在清代逐渐衰落,特别是清末连年战争,殿阁被毁,寺院荒芜,僧众逃散,珍贵文物被窃走,后又遭火劫,主要建筑万佛殿、善法殿、东西配殿均化为灰烬。

1949年以后,进行大规模修葺,深山古寺为之焕然一新。新修后的玄中寺保持原寺风貌,分前、中、后三院,层次分明,中轴线上天王殿、七佛殿、千佛殿,一字排开。大雄宝殿为全寺中心,建筑雄伟、浑厚。殿内正中供奉阿弥陀佛木雕像,四周横挂十六尊者画像,这些画像中有十三幅为明代作品。手法精巧,所画尊者或降龙伏虎、或棒书细读、或瞑目内观,喜怒哀乐形态各异,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玄中寺不仅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日本也有很深的影响。日本的净上宗和净土真宗是继承玄中寺昙鸾、道绰和善导所创的净上宗而建立起来的。这两个佛教宗派还把玄中寺列为祖庭之一,并尊善导大师为“高祖”。自此以后,日本佛教和玄中寺关系更加密切。1942年净土真宗东本愿寺派“昙鸾大师奉赞会”会长营原惠庆拜渴玄中寺,从寺中带回几粒枣核,种在自己住持的运行寺,并把寺名改为“枣寺”,视为玄中寺的别院。以后又多次到玄中寺。1977年又到玄中寺参加昙鸾大师的奉赞会。现在供奉在玄中寺内祖师庭的昙鸾、道绰、善导三位大师的画像,是由日本净土宗大本山知思院、增上寺和真宗本愿寺派、大谷派分别绘制的。

寺内现存最古建筑为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1605)所建之天王殿、七佛殿、千佛阁、寺外的单孔牌楼;秋容塔雄峙寺东山巅,为宋代遗物。寺内现存历代碑碣48通,并有宋铸铁弥勒佛及明代木雕佛像,俱为珍贵文物。其中最珍贵的育北魏延昌四年(515)造像;北齐河清三年(564)四面千佛造像。

山西交城县玄中寺

秋容塔建在玄中寺东南的龙山峰巅,周围砌有约1米高的砖花栏,峰顶塔身悬檐部分砖为唐代绳纹砖。中空,内外8面9角塔高13米,为两层叠石出檐砖塔。内构五层,顶端层约1米高,上为塔尖,塔尖为圆形石材塔顶旧有铁佛一尊,高约2尺,属于宋代建筑风格,因无无确切记载,何年所建缺考。此塔高耸峰巅,“石壁秋容”是交城十景之一。据唐《铁弥勒像颂碑记》云:“道绰禅师寻终,官寺初创,分身建塔,遗迹岿然”。此塔应为道绰禅师灵骨塔。但秋蓉塔除了藏舍利或佛经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报信”。因为“环寺皆山,而在山尤险,自干戈扰攘,村民寺众,往往依险以逃难”( 《山西石壁玄中寺志》)。

秋容塔

三祖殿供奉净土宗昙鸾、道绰、善导的祖殿,系玄中寺第二殿院。正殿虽面阔五间,但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分上下两殿,一层,二层七佛殿,为歇山式建设筑,琉璃瓦覆顶。现在的三祖殿是在原七佛殿基础之上于1978年扩建的,历时十四年,于公元1994年竣工、造像并举行开光法会。殿内三座坐像昙鸾居中,道绰居右,善导居左。为铜质,各高二尺七寸,是根据1957年日本高僧菅原惠庆长老率团拜谒玄中寺所带绘像铸造的。堂内正面悬挂着昙鸾、道绰、善导三位法师的画像。这三幅画像是1957年9月18日日本菅原惠庆长老与高阶珑山为首的佛教访问团参观玄中寺所赠,是由日本净土宗大本山知恩院、增上寺和真宗本愿寺、东本愿寺分别绘制的。佛龛前悬挂着一对形制精美的幢幡,是1980年日本净土宗为纪念善导大师圆寂1300年来华参拜祖迹时赠送的。祖堂内还陈列着日本佛教界赠送的经书、法物、照片等礼品。北魏造像残碑上刻佛像,供养人与铭文。铭文为:“大代延昌四年岁次乙未十月庚午朔七日丙子却波村邑师比丘法欢合邑七十人上为皇帝陛下造石佛两区愿天下太平人民和顺愿从心。”在七佛殿两侧建有碑廊,陈列着历代碑刻21通。其中有一块罕见的八思巴文圣旨碑,此外还有唐长庆三年(823)的《特赐寺庄山林地土四至记》碑。1954年,玄中寺千佛殿废墟中出土了宋朝鎏金铁佛两尊,对研究宋代铸造工艺也有所帮助。

三祖殿 

历代碑碣:寺内现存历代碑碣48通,其中有唐代女书法家、太原参军房嶙之妻高氏所书《铁弥勒像颂碑》。碑文反映李世民北上太原到玄中寺礼谒道绰太师为皇后祈愿除病的事实。原碑在宋元祐年间被大火烧毁,现碑是金泰和四年(1204)重刻的。还有此外还有唐长庆三年(823年)的《特赐寺庄山林地土四至记》碑,记载了玄中寺创建始末和特赐田庄的情况。据载仅唐宪宗元和七年(812)一次就赐庄田150里;有元至元十四年(1277)《八思巴思圣旨碑》,反映元代初期政治经济情况。正面是八思巴文,阴面是汉字正书。这些珍贵文物,不仅艺术价值高,而且是研究佛教史和社会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