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网古文典籍频道

国学典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学入门 >

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五)

http://www.newdu.com 2016-08-29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十二、安徽

58、九华山

九华山在安徽青阳县境内,东与太平湖毗邻,南与黄山接壤,总面积为120平方公里。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9峰最雄伟。九华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全国“一庄(承德避暑山庄)一河(北戴河)十四山”的避暑胜地之一。九华山原名九子山。椐《太平御览•九华山录》:因“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焉”。九子山改名九华山,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关。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李白去江汉访道途中,在青阳县令韦权舆处作客,憩于九华山下夏侯回之堂,见此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而九子山之名,又“按图征名,无所依据”,于是改名为“九华山”以“传之将来”。并与韦权舆、高霁等作《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以记其事。诗中称此山是“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并追羡其中“青荧玉树色,飘渺羽人家”的仙境。两年后,李白在写赠韦仲堪的诗中,对九华山仍留恋、赞叹不已:“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银河浮绿水,绣出九芙蓉”。名山经过名人题名,更加以名诗播扬,就更加声名远播。

九华山不仅风景秀丽的山水名区,而且是座声名远播海外的宗教名山。初为道教圣地。早在汉代陵阳县令(今青阳县陵阳镇)窦伯玉因好神仙道术,遂辞去县令,入九华山修道;其后,三国时道家赵广信和东晋时著名道士、道教学者、炼丹家葛洪都曾来九华山采药炼丹;唐乾宁年间道士赵知微在凤凰岭创建延华观,开坛传道,并炼丹于沙弥峰。九华山成为佛家道场,是从晋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禅师来九华山传经布道,创建茅庵开始的。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即有僧名伏虎,在九华山拾宝岩建伏虎庵。千余年来,九华山佛教历经兴衰,大体有五个时期:唐中期初创;唐后期至五代衰微;宋元有所发展;明清达到鼎盛。明朝洪武、宣德、万历年间屡次赐金修建化城寺,万历年间还两次给九华山化城寺颁赐《藏经》。自明代起九华山日益兴旺,寺庵总数超过一百,僧尼众多,与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共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清朝康熙、乾隆皇帝数次巡游江南,分别钦赐“九华圣境”、“芬陀普教”御笔匾额,屡赐重金修缮化城寺。九华山佛教又有了进一步发展,除化城寺十方丛林外,又形成了百岁宫、甘露寺、东崖寺、祗园寺四大丛林。到清朝未年,九华山寺庙一度增至一百五十余座,僧众多达三、四千人,香火之盛,甲于天下。

九华山九华街一带佛教群落

九华山之所以能与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共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与新罗国僧人金乔觉关系极大,如果说李白的题名和诗篇使九华秀色声名远播的话,朝鲜僧人金乔觉则使九华成为享誉天下尤其是海外的佛国梵天。金乔觉并非来九华修炼的第一位僧人,但却是使成为香火甲天下、声名远播海外的第一位僧人。椐唐宪宗时费冠卿所作的《九华山化城寺记》记载:金乔觉为新罗国王子的近属,为人“项耸骨奇,躯长七尺,而力倍万夫”,因仰慕佛教,遂落发为僧。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公元713-755)在九华山苦修。初居于九子峰下的地藏洞(又名堆云洞)内,“终日面壁,迹绝人寰”。直到肃宗至德年间(公元756-757),当地乡绅诸葛节等游山至此,见一老僧在此苦修,“其旁折足鼎中,唯白土少米烹而食之”,众人大受感动,“投地号泣:和尚苦行若此,某等深过矣”。于是众人集资,在当年僧人檀号修炼的旧址建庙堂,请金乔觉移居庙内。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描绘建寺时的情景是:“近山之人,闻者四集,伐木筑室,焕乎新居…..开凿澞涧,尽成稻田,相水攸潴为放生池。乃当殿设释迦文像,左右备饰。次立朱台,挂蒲牢于其中,立楼门以冠其寺。丹素交彩,层层倚空。崖峦对起于前面,松桧阵横于后岭。日月晦明,以增其色云霞聚散,而变其状。松声猿啸,相与继续,都非人间也”。从记中描绘的情景来看,新殿不但气象庄严,周围也建起了配套设施,而且为解决大师及僧众的衣食之源,又开辟了一些稻田,为广宏九华山佛教奠定了物质基础。到了唐德宗建中年间,大师居处地一带的佛教建筑已有相当的规模,大师的新罗国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又“相与渡海,其徒实众”。建中二年(公元781),池州太守张岩奏请朝廷赐名“化城寺”,取《法华经》中佛祖化险山为城池之典。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金乔觉圆寂,享年九十九岁。椐《九华山化城寺记》记载:金乔觉临终时,“山鸣石陨,寺中扣钟,无声坠地”。大师火化,“经三周星,开将入塔,颜一如活时,舁动骨节,若撼金锁”,众人方知大师为地藏菩萨转世,所以此塔又称“地藏塔”,塔前所建的大殿叫“肉身宝殿”,又叫“地藏殿”。于是,九华山的地藏菩萨又有了个独特的名字叫金地藏。

正是有了金乔觉,九华山在佛教史乃至世界文化史又多了层意义:它与五台山、峨眉山、菩陀山分别为地藏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的道场,其佛教史上意义和价值自不待言,更可贵的是:其它三山供奉的都是源自印度的大乘教佛祖,惟有九华山供奉的却是韩国的僧人。一个因仰慕中华文化而不辞辛劳西渡的僧人,又因其虔诚和真知受到寄居国百姓的百代供奉,这在中国佛教史上虽不是唯一的,却是非常典型的。它的意义,已超出了佛学的范畴,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以及思想史上,皆有普遍的意义。另外,金乔觉的道德意义上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今日九华山的一些景点,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多与他有关连。《青阳县志》中记有金乔觉向当地居民吴氏化缘时所写的一首诗,题为《酬惠米》:“弃却金銮衲布衣,浮海修身到华西。原身乍是酋王子,慕道相逢吴用之。未敢扣门求它语,昨叨送米续晨炊。而今飧食黄精饭,腹饱忘思前日饥”。吴氏名孟光,字用之,为化城寺施主,经常接济金乔觉米油。金乔觉此诗,即表感谢之意,当然也是自我志向的表白。金乔觉与当地施主之间的友谊和供求关系,代代相传,形成了一个传统,直到1949年以前,化城寺的执事僧每月还要到吴氏宗祠去象征性的领取月米灯油费。另外,九华山的一些景点,如二圣殿、龙女泉、明眼泉、娘娘塔、地藏洞、东岩云舫等也无不与金地藏有关。地藏洞为金乔觉苦修之所,洞在东崖峰顶,饮用之水需攀藤附葛,下到涧底汲取,十分不便。有次,金地藏在石上打坐,被一毒蛰,巨痛之间,忽见一美妇人上前奉药致歉,说:“小儿无知,愿出泉补过”,遂用手一指,之间坐石中裂,有泉从中汩汩而出,原来这位美妇人即是《华严经》上所说的“无量诸天大龙王”之女,此泉遂被称为龙女泉,“龙女献泉”也就成为九华山的“地藏圣迹”之一。娘娘塔的传说是:金乔觉出家来华后,新罗王室发生内讧,金乔觉父亲被杀,母亲在两个家将的帮助下,来到了九华,见到了儿子,悲喜交加,连哭了三昼夜,哭瞎了双眼。金乔觉在化城寺前掘井,让母亲用此泉洗眼,七天七夜后母亲双眼复明,所以,人们把此泉称为“明眼泉”。母亲去世后,金乔觉在泉后建塔葬母,此塔遂称娘娘塔。

九华山现有寺庙庵堂一百五十多座,散落在天台峰、东崖、九华街、神光岭诸处,成为比峨眉、普陀更为广泛众多的的佛教群落,其中最著名的是肉身殿、百岁宫、天台正顶、化城寺、祗园寺、旃檀林等著名寺院,下面撮其要者加以简介:

九华山寺庙景点图

肉身殿

是安葬金地藏王金乔觉肉身的地方,亦称“地藏塔”,位于九华街西的神光岭上。因“地藏塔”塔基夜间发光,称为圆光,颂赞为“神光异彩”,于是此岭得名“神光岭”。据《九华佛教》介绍:唐贞元十年(794),金乔觉99岁,“忽召众徒告别,跏趺示寂。其肉身置函中经三年,仍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锁。众佛徒认定他即地藏菩萨示现,遂建三级石塔将肉身供于石塔中,尊为‘金地藏’,嗣后配以殿宇,称‘肉身殿’。与广东曲江南华寺慧能真身,为中国最古老、最着名的肉身菩萨、肉身佛。明万历年间朝廷赐银重修塔殿,赐额“护国肉身宝塔”。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殿宇。咸丰七年(1857)大部分殿宇遭兵燹。光绪十二年(1886)肉身塔大规模重修,移殿门正南向,门额悬挂“东南第一山”横匾。1914年殿宇重修。1917年黎元洪书赠“地藏大愿”匾额。1955年和1981年又两次重修。

肉身殿为塔殿式建筑,殿宇宏伟,全寺建筑面积705平方米。殿高15米,殿顶全为铁瓦覆盖,四角有宫殿式翘檐。二十余根石柱立于四周回廊,重檐斗拱,雕梁画栋,青狮蟠龙雕饰在重檐之下,风铃钟罄响于回廊之间。大殿南门上悬两块匾额。上额书“肉身宝殿”,为青花古瓷竖匾,下额书“东南第一山”。“东南第一山”大字金匾。殿前平台下,有陡峻石阶八十四级,取九九八十一再加三级之数。入殿须登八十一级台阶。台阶上下两端,各有石狮一对;阶下一对,年深日久,只有形似,相传为唐代遗物。东侧有明刻松枝化石碑《地藏圣迹碑记》,记载了地藏菩萨在九华山的修行功德,为明万历年间刘光复所写。该碑以化石作碑材,石上松树的枝干、树枝、木纹清晰可辨,以化石作碑,实为难得之物。宋人诗云:“八十四级山头石,五百余年地藏坟。风撼塔铃半天语,众人都向梦中闻。”殿前四周回廊上方雕栋画梁,其仙鹤、糜鹿、牡丹等珍禽异卉雕饰,鲜艳夺目。立有石柱20根。南北檐下石柱上均刻有对联,北边是:“誓度群生离苦趣,愿放慈光转法轮”楹联。南边两联,一曰:“福被人物无穷尽,慧同日月常瞻依”;另一联曰:“心同佛定香火直,目极天高海月升”。两联的首字,连读是“心目福慧”,表示僧尼心目中依靠地藏、修到“福慧”。

殿门前阔地又称为布金胜地。外有半月形瑶台,上有三座大铸鼎列于殿前。看瑶台下林木茂繁,四时苍翠。奇葩异卉,与嘉木争荣;群鸟雅鸣,与风铎谐音。凭栏远眺,山外长江如练,白帆点点;东望群峰如屏,隐隐九华。上山古道旁的香炉石、洗手亭都隐于深谷丛林之中。晨曦甫现,台下云层如海台下云层如海,称为“云铺海”胜景。多雨季节,低云布雨,云层含有细微水珠,在日光照耀下,银光闪闪,因此又称为“银铺海”。

九华山肉身宝殿

肉身殿殿宇面阔三间,进深16米,地平铺汉白玉石。中央为1.8米高的汉白宝塔基,上矗七层八方木质宝塔一座,高17米。塔的每层八面皆有佛龛,每龛均供奉金地藏金色坐像,供五十六尊大小不一,塑造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塔基四角有回柱顶梁。木塔内置放三级石塔,内藏金地藏肉身。木塔外为汉白玉神台,上面站着双手捧圭的十殿阎罗立像,朝奉“幽冥教主”地藏菩萨。塔前悬着镂空八角琉璃灯,不分昼夜,终年灯火长明。塔北门廊下,有黑底、金字的小篆横匾,写的是地藏誓言:“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为北洋军阀政府总统黎元洪所书。与塔基相平处横一巨石,似人工洞顶,南面横刻“磐石常安”四字;北面刻着“神光异彩”四字。

肉身殿内金地藏肉身塔

神光岭上三步一跪匍匐向前的朝圣僧

据佛经记载,农历七月三十日(月小二十九日)为地藏菩萨圣诞日,传说也为金地藏成道日,九华山僧侣都要在肉身殿举行重大活动,称“地藏法会”,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守地藏肉身塔。法会一般历时七天(夏历七月三十至八月初六),圆满之日设斋供众,广结良缘。法会期间,民间有“百子会(团)”等朝山进香,凡人数满百人即可组一会,称“百子会”。百子会设香首和副香首。朝山途中香首口诵“南无幽冥教主本尊赦罪地藏王菩萨”,余众接诵“阿弥陀佛”。每逢地藏菩萨诞期,僧众及香客于肉身塔诵经拜菩萨通霄达旦,常见僧尼和信士一步一步跪拜塔不止,求其超度亡灵,赦免罪孽,消灾延寿。与此相应,各地还有类似会(团)朝山进香,如“万胜老会“、“香山胜会“、“同人老会”等。1978年以来,九华山佛教协会每年都举行“地藏法会”或“祈祷世界和平法会”,悬挂“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法会”飘幡。来山参加地藏法会的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四众弟子及十方善男信女,逐年增多。今日肉身殿,成了朝山进香的香客和游览九华山的游人所必到之地。

九华法会上三跪九扣前往肉身殿朝拜金地藏的僧人

肉身殿西边数间厢房,为佛教文物陈列室,宝藏无数。较为珍贵的有明代皇宫内供佛用的铜质供碟;梵文贝叶真经;八世纪唐代铸造的螭龙金印,利生玉印以及明代铸造的龙印,均为帝王所赐,并有“地藏王”名号,这是地藏菩萨的正式印信;古铜“谛听”,又名独角兽,长一米,宽六十多厘米,高七十厘米,重约一百五十公斤,为清初广东一居士远道跋涉奉送上山的。“谛听”地藏菩萨脚下那条似犬非犬、似虎非虎、似狮非狮的神兽,是根据金乔觉当年携带的一条善听的犬而塑造的。据说只要朝拜者用铜钱在它背上磨擦几下,带回家系在小孩身上,便可避邪降福。

天台寺

又名“地藏寺”,位於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的天台峰顶,海拔一千三百零六米,为九华山位置最高的寺院。天台峰又称天台正顶,海拔1306米,在九华山的九十九峰之中仅低于十王峰、七贤峰。天台寺因天台是佛教徒朝拜地藏圣迹必到之处地,所以往往将天台称为九华山主峰。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地藏寺历史悠久。相传唐时金地藏曾在此居住,洁瓶僧常从罗汉墩来此与地藏晤谈,留有「金仙洞」遗迹。宋时高僧宗呆笔下的天台寺已是“踏遍天台不作声,清钟一杵万山鸣”了。後寺废毁。明洪武元年(1368)居士陈履泰捐资,住持僧昭莲法师重修,但十分简陋,仅是“茅屋几间草色青”而已。嘉靖年间(1522~1566),寺僧玺玉,巡山护林,几十年如一日,享年一百一十岁,其事迹流传甚广。清康熙年间(1662~1722),僧尘尘子重建,名曰“活埋庵”。至清代中叶,天台峰周围四十八座寺庙已形成“八刹”,香火甚旺。咸丰年间毁於兵燹。光绪十六年(1890)重建。一九二○年住持僧彻德法师重修“天台正顶”,始为今日之规模。一九二一年住持僧兰田重修天台石板路。一九三九至一九四九年住持僧义方法师重整仪轨,大振沙门。一九三六年大国师章嘉呼图克图赠匾额一块,今已佚。天台寺原是四层木结构的走马通楼,长期以来,因受到湿润空气和山泉流水的影响,底层地板和立柱都已腐烂。为维持原来面貌,从一九八○年起,动工改建。在极其困难的施工条件下,以最原始的运搬手段,把六百多吨建筑用料运驮到天台峰上,将底层的木结构换成混凝土结构,上面三层木结构仍然保存原有风格。这一处理方式,大大延长原来建筑的寿命。一九八三年重修佛像,上漆贴金,建筑面积一千五百四十平方米。现任住持为普光法师。

古拜经台    

在通往天台寺的山道上,今登上缆车终点有一座古寺叫“古拜经台”。相传金地藏曾在此处拜诵《华严经》,僧人建此寺纪念,名为“大愿庵”(佛教称金地藏“大愿菩萨”)。因为“拜经”较通俗易记,所以都称它“拜经台”。古拜经台现存建筑为清末民初重建。寺依山而起,前后三进殿字筑成既无天井又无院落的整体建筑。大雄宝殿重檐歇顶,框架结构,造型庄重、浑厚。殿宇前面三尊大佛,左右文殊、普贤,后面海岛观音,两旁十八罗汉。殿门对古拜经台,门槛下临万仞深渊,诸峰皆在足下。从大雄宝殿旁上石阶十余步,即到金地藏拜经遗址。上筑敞厅式瓦屋一间,高约二丈,宽丈许,供有金地藏坐像。右边墙壁上嵌有“古拜经台”字样的碑刻一方台内有一块长方形岩石,上有凹下的脚印。传说当年金地藏就在这块凸出的平台上拜经,这方岩石即是跪拜时的垫脚石,因而留下了足印。后来在伏虎洞苦修的和尚,效金地藏拜经、拜《华严经》几十年,也在地板上磨出了凹痕出。

前往天台寺上的“古拜经台”

从古拜台向上,走完十王峰下一段弧形山路,沿龙头峰下的青龙背旁山道向前即达天台正顶的天台寺前。天台寺左有龙头峰,右有龙珠峰,对面十王峰。龙头峰下为青龙背,因骄立如屏,故名玉屏峰。龙珠峰,又名天台岗,上有一颗巨大滚圆的岩石,名“龙珠石”。传说九华是“活的龙脉”,青龙即居此高处,这颗“龙珠”,则是它戏耍的宝物。十王峰则迎面而来,谓之“十王朝地藏”。地藏寺寺门在龙头峰、龙珠峰间的渡仙桥下,由桥底登石阶十余步,即进入寺内。拱形桥上的横梁镌“中天世界”四个大字。寺前岩壁上,有“非人间”等巨字摩崖石刻。全寺由三组居民式殿堂组成。横卧岭凹间,东面以峰脊(青龙背)屏障,南以玉屏台作为墙身,西南和北面以突兀的面。殿宇的底部架空,下置蓄水井。整个建筑借高耸的悬崖峭壁来隐蔽,卸防风寒,又十分坚固。山门在大殿山墙南面,是一直径三.四米的卷拱下洞,进深四.二米。三进殿堂通连,宽敞、明亮、整齐。大殿(亦为万佛楼)宽十米,深十三米,各种木质佛雕像悬满梁间,被香火熏得似铁铸佛像。

出弥勒殿角小门,上岗头,可见岩石上有一凹下的巨大脚印,传说为地藏菩萨足迹。有路可行至捧月亭。亭建在龙珠峰上,高丈许,呈六角形,於清乾隆二年(一七三七年)用花岗石琢成。亭内列石雕佛像、神台,前设石凿香炉。旁有平台,不大,四周是悬崖绝壁,有铁栏杆环护。前人池州太守李鉴溪曾作有《捧月亭赞》以记其胜,称在台上可以捧月,能摘星,揽月,是观月出、看云海的佳境。从寺後小门可到天台最高处“云峡”。两块巨大岩石,并峙如门,只容一人通行。右边岩石上直镌“云峡”二字,左边岩石横琢“一线天”三字。在此处看日出,观云海,无比瑰丽、壮观。“天台晓日”为“九华十景”之一。

每逢晴日,伫立云峰之上,拂晓前,凝视东方,启明星尚未坠落,曙光初露;眨眼间,一轮红日踏出山巅,天地一片光明,九十九峰清晰可辨,如在眼前。置身其中,确有「一莲峰簇万花红,百里春阳涤晓风,九十莲华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的美妙感觉。

其左侧为悬空寺,乃用木柱斜插入石壁中,上面再铺板盖屋见庙,规模自然不可能宽宏。天台寺被尊为九华之首,因此,来九华山进香者多到此朝拜,也是游客游九华必到之处,所谓“不上天台,等于没来”。

天台正顶上的天台寺(寺右平房为悬空寺)

祗园寺

位于九华街入口处,乃九华山唯一一座宫殿式庙宇,为九华“四大丛林”(百岁宫、化城寺、祗园寺、甘露寺)之首。1983年,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庙之一。祗园本来是印度佛教圣地,相传释迦牟尼在祗园宣扬佛教二十馀年,祗园寺即依此而得名。九华山祗园寺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末和民国期间多次重修和扩建,今建筑面积5157平方米。主要由灵官殿、弥勒殿、大雄宝殿、客堂、斋堂、库院、退居寮、方丈寮和光明讲堂等9座单体建筑组成,除弥勒殿和大雄宝殿属宫殿式建筑外,余皆民居式建筑。整个建筑依山就势,鳞次栉比,布局紧凑,层次分明。寺院还借松林、溪流布置了天然优美环境,引人入胜。藏经楼内珍藏的经书以《龙藏》最为著名。《龙藏》又名《清藏》,全称《乾隆版大藏经》,是清代唯一的官刻汉文大藏经。寺内有铜质大锅一口,名“千僧锅”。1933年开办“五百罗汉期”的授戒法会,就用它供应千人的斋饭。

九华山祗园寺

祗园寺有两项建筑比较别致:

一是金钱甬道,以象征释迦圣迹。祗园寺内甬道,由一百多块长方形石条铺砌而成。每块石条均有等距相同的浮雕图案三个:左右金钱古币滚圆,似两串金钱;中间一路方形图案,像一条斗方画图集锦条幅。佛寺建筑多以莲花装饰表示对七宝莲池琉璃世界的憧憬,但祗园寺甬道却以金钱铺地,以此来象征释迦祗园圣迹。当年释迦牟尼在摩揭陀国说法时,舍卫国的孤独长者皈依了佛教,准备请释迦牟尼去他家乡说法,选择了最美好的园林建造精舍。当地惟有波斯匿王家的祗陀太子园林最佳,但要以黄金铺地为价。后来祗陀也信佛,就将园林献出,请释迦牟尼到此说法,于是这座园林以二人的名字冠名,称为“祗陀树给孤独园”,简称“祗园精舍”成为佛教圣地之一。祗园寺甬道以金钱铺地即源于此传说。

二是寺内护法神不是常见的韦陀,而是道教的“王灵官”。佛教寺院却用道教灵官护法,关于其中蹊跷有段传说:九华山寺庙护法本来也是韦驮。有一天韦驮外出巡山,地藏塔前来了一位状元。他为了测试真假,拿针刺进了地藏王金身的左腿。拔出针后见针孔处出血。状元大惊失色,慌忙下山而去。韦驮巡山归来,见地藏王金身受伤,怒不可遏,拿起兵器出门追赶。地藏王菩萨慈悲为怀,他估计状元早已走出了十里八里,吩咐韦驮只可追赶五里,倘若追不上,尽可放他离去。金乔觉说“五里”,韦驮却听为“五溪”。就在五溪桥头,韦驮追上了状元,手起仵落,当场毙命。金乔觉见韦驮杀生,勃然大怒,将他撤职,赶了出去。可是,山门不可一日无人把守,于是,金乔觉请来了道教的王灵官。从此,道教的王灵官开始为佛教看守大门。现五溪桥北还有状元坟一座,即传说中的遗物。这当然只是个传说。真正的原因与全真教有关。祗园寺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金元以后,道教中全真教盛行。全真教的创立者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认为“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所以祗园寺内建灵官殿正反映了明清时代,三教之间巳显现出相互融汇的趋向。

祗园寺进门便是灵官殿,其中供奉的便是道教的护法神王灵官。王灵官传说名叫王善,是萨真人萨坚的弟子,在湘阴城隍庙当城隍时,因得罪了萨真人,被萨真人一恼之下轰雷致电,焚毁了城隍庙,这才四处云游,被道家请为护法神,象佛家供奉韦驮一样,进了道家经典。又传说王灵官为唐太宗时人王善,“有臂力,性刚暴质直。”曾因为民除害焚烧一江怪古庙,致怪风大作,幸值萨真人赶到,作法反风灭妖。玉帝欣赏王恶疾恶如仇,敢作敢当,便封他为豁洛元帅,赐金印掌监察之职,后被道家尊为护法神。

灵官殿内王灵官塑像安放在殿内正中高约三米的玻璃龛内。威武凶猛,红脸膛,额上还有一只眼,三目圆睁,锯齿镣牙,虬须怒张,手举钢鞭,威风凛凛,有“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之说。

祗园寺灵官殿

王灵官

化城寺 

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开山主寺,是地藏菩萨的道场,九华山的“总丛林”。化城寺的名称源于佛典《华严经》所载的“佛指化城”:相传释迦牟尼曾和一小沙弥下乡布道,山重路阻,小沙弥口渴腹饥,无力前行,释迦牟尼只得向前方一指,点化一城,让小沙弥前去化斋,以图继续前行。后来佛教徒取其中前进途中“化一城郭”的间歇,以图继续精进之意,将寺院题名为化城寺。化城寺不仅九华山有,安徽当涂城内也有一座寺庙名化城寺,系三国时期孙吴所建。李白曾为该寺作《化城寺钟铭文》。

九华山化城寺

九华山化城寺为东晋隆安五年(四○一年)高僧杯度始建,旧志云:晋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始创寺,曰‘九华’。唐郡守张严(岩)奏额始名‘化城’。”唐人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载,唐开元末有僧人檀号居此,寺额即曰“化城”;至德初年,青阳诸葛节等发现正在东岩石室苦修的新罗僧地藏,深为感动,于是买下檀公寺基,构筑台殿,以成琳宇,请地藏大师居之;建中初年,池州刺史张岩奏请朝廷移旧额置于新寺,于是化城寺成为地藏大师传经布道的大伽蓝。贞元十年(794)大师圆寂,被僧众视为地藏菩萨灵迹示现,从此九华山逐渐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地藏道场。化城寺历经兴废,但代有名僧、官府和乡民的护持,一直位居九华诸寺的中心地位。唐代诗僧应物、冷然等留有吟咏化城寺莲宫胜境的诗篇。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住持僧宗琳重建殿宇、廊庑、禅堂、斋僧、养老、学事、净业诸堂,并建土库、方太寮,使化城寺成为九华山总丛林。乾隆三十一年(1766)派钦差朝山进香并赐御书《芬陀普教》。此时化城寺东西两序(亦称二宫)七十二寮房已具规模。据清周赟《九华山志•化城寺僧寮图记》载:“天下佛寺之盛,千僧极矣。乃九华化城寺,当承平时,寺僧且三四千人。寺不能容,则分东西两序;又不能容,各分十余寮至六七十寮之多。化城寺遂成为“九华诸寺之冠”,“香火之盛甲于天下”。咸丰七年(1857)全寺几毁于太平天国之兵火,仅存藏经楼。1914年成立青阳县九华山佛教会,会址设在化城寺。1926年住持僧镇安。1929年住持僧容虚在此创办“江南九华佛学院”。1942年住持僧智云。1949年住持僧悟月。1958年青阳县人民政府重修。1968年全寺佛像因文化大革命而毁。1981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化城寺,辟为“九华山历史文物馆”。1981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化城寺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4月国务院公布化城寺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含肉身殿等9座寺院)。

九华山化城寺面积为3500平方米。现存寺院为山门和藏经楼为16世纪所建,大雄宝殿和后厅为19世纪重建。全寺对称严整,布局有序。四进殿宇分别坐落在3个台基上,层层递升。第一进灵官殿,殿前廊檐长20米、高6米,3扇大门,殿内进深16.5米,面阔5间。有2个天井,两侧为厢房;第二进天王殿,长20米,宽20.5米,敞厅堂有四落水天井,东西两侧有半廊;第三进大雄宝殿,宽20.5米,内有天花藻井3只,中间大藻井直径440厘米,深170厘米,其“九龙盘珠”图为浮雕艺术珍品;第四进为藏经楼,保持明代建筑风貌。长20米,宽14米、高1.3米。三、四进之间院墙上嵌有明、清以来的石碑8方。

今日化城寺前是一个面积约六千七百平方米的广场,阶下有一放生池偃月池,又名月牙池,均取其形如新月之意。环池有石砌栏杆,澄澈如镜,天光云影,苍山古刹,尽人其中。这个千年古池,也曾饱经沧桑。唐武宗“会昌法难”,九华山佛寺均被毁废,月牙池也在劫难逃,成为废池。晚唐诗入薛逢游九华山见废月牙池,曾写诗叹道:“曾发萧声水槛前,夜蝉寒沼两蝉娟。微波有恨终旧海,明月无情却上天。白鸟将带林外雪,绿荷枯尽渚中莲。荣华不肯人间住,须续庄生第一篇。”所述清萧寒蝉,白鸟枯荷的荒凉凄楚,可以想见当时废池的情景。唐宣宗即位后九华山寺院方得以恢复,僧伽得以重聚,月牙池乃重现生机。现约六百七十平方米大的池塘,碧波澄潭的景色依然如故。寺前的广场上还有“娘娘塔”址,正中有一口井。月牙池以北,寺前阶下并峙石狮一对,高大古朴,传说为唐宋时代遗物,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原貌已无法辨析。人石狮旁上十五级台阶至瑶台,再上三级即到大门廓下。廓内卷檐下三个大门,雕梁画栋,顶梁为石柱,刻有楹联。化城寺依山势而建,前后为四进,逐次升高。从山门至藏经楼前院墙,以凸凹字形相连,浑然一体,具有江南山区古寺建筑的典型待征。山门与二殿相联,二殿后为天井,再后是大雄宝殿。这些建筑除四壁砖墙和瓦顶外,内部为木结构。柱、梁、檩、椽全部采用闩缝对榫、互相楔咬的传统方法,不用一颗钉子。门楣、斗拱和横梁上都镂刻着凤凰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以及花草图案,施以重彩。大雄宝殿为化城寺的主殿,原悬有明崇祯和清朝康熙、乾隆御题匾额,“文化大革命”中化为灰烬。殿门正面佛像台乃汉白玉砌成,仰观藻井,就是著名的“九龙盘珠”。这是用整块檀木雕成的图案,九条缠绕交错的游龙,首尾相顾,龙头伸向正中一颗明珠。游龙生动多姿,明珠光焰四射,实为古代木雕艺术精品大雄宝殿内供奉地藏菩萨立像。其塑像不同于其他寺庙。菩萨像:其它佛寺中菩萨塑像一般为头戴宝冠、身披天衣、璎珞装饰的天人相。地藏菩萨则多为光头或是戴毗卢冠、身披袈装的出家僧相。双手垂下,手掌向外,表示能与众生愿望满足,使众生所祈求之愿都能实现之意,称为与愿印或施愿印,此印相具有慈悲之意。这尊地藏菩萨塑像双手下垂,两边楹联是:“愿将佛手双垂下,摸得人心一样平”,意在化渡众生。

大殿后进为明代建筑藏经楼。楼殿之间是一个小院。院内东西两壁上,嵌有十四方碑刻,其中明刻碑记三方,清康熙等年间刻碑十一方。值得注意的是几方《严禁弊害碑》,刻于明末清初。是当时政府对僧徒的法律要求,具有较高文献价值。藏经楼高二层,底层前檐向前延伸三米多。藏经楼与楼前三进殿宇原为明代同时建造,清代遭兵燹,三进殿宇尽遭焚毁,惟藏经楼安然无恙现为佛教文物展览馆,藏有明神宗颁经圣谕,御赐藏经一部共六千七百七十七卷,这部明版大藏经,极为珍贵。另有明代高僧海玉(字无瑕)手书《血经》81卷、印度贝叶经2札以及清康熙、乾隆帝的御书手迹、地藏的九龙方印以及其他佛教文物共一千三百余件。

化城寺大士阁与藏经楼

化城寺内原有大钟一口,重五千公斤,已毁于兵燹。现存之古铜钟,重约一千余公斤,与九华山其他诸寺的大钟相比并不算大,但因其悬于主刹开山寺内,化城寺又地理居中,群山环绕,似自然回音装置,音声倍响。古钟铸造精美,音质悠扬宏亮。“化城晚钟”为“九华十景之一”,《九华山志》云:“每当红曰西沉,白云出岫,蒲牢一振,锵铿徐发,四山响应”。

百岁宫

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位于九华山东峰之巅,外表有如民宅,其实是一座拥有99间半殿宇和僧房的大型寺庙。这些建筑物立于高低起伏的岩石之上,错落有致佛殿内部有石洞和巨石,有的巨石稍加劈凿,成为别致的佛座,由此可见匠心之巧。

九华山百岁宫

百岁宫原名摘星庵,后为了祭奠活了100多岁的明代高僧无瑕而改名。“无瑕”是这位高僧的字,法名海玉(1513-1623),正德七年(1513)出生于顺天宛平(今北京市)芦沟桥,与金地藏一样也是二十四岁出家。他在五台山出家后,历游名山。于嘉靖十七年(1538)来到九华,择东崖摩空岭上卓锡,在云海雾涛中的摘星亭下,结茅苦修,取名“摘星庵”。他不吃烟火熟食,终年以野果山草充饥。他刺舌血拌金粉,书写《大方广佛华严经》。每隔二十天,刺舌血一次,前后用三十八年时间,抄完了这部八十一卷《血经》。天启三年(1623),一百一十岁高寿的无瑕法师圆寂。这位超人大法师临终时拈一偈,曰:“老叟形骸百有余,幻身枯瘦法身肥。岸头迹失摩边事,洞口言来格外机。天上星辰高可摘,世间人境远相离。客来问我归何处?腊尽春回又见梅。”众僧徒将无瑕肉身跏趺缸中,三年后启缸,肉身完好,容颜如生,惊诧不已,认为老僧苦修百年已成正果,就将肉身装金供奉,尊称“百岁公”,遂将庵名改为“百岁庵”。后来,因一则神奇的传说,使这百岁公与百岁庵名声大振。据传崇祯三年(1603),朝廷派兵部尚书王在晋来九华,代圣进香。当晚住宿肉身宝殿,忽见神光岭上放出一道白光,直射摩空岭百岁庵;当即,摩空岭上也射出一道白光照向神光岭,两光相照,奇异天象。翌日,王大人赶到百岁庵察看,问明无瑕身世,特别是见到这部稀世珍宝《血经》,惊叹不已,认为无瑕和尚与金地藏一样,也是地藏菩萨的应身。奏明皇上,敕封海玉法师为“应身菩萨”,御书匾额;同时又御书“为善为宝”题额,并赐海玉肉身塔名“莲花宝藏”,赐金扩建庙宇,赐寺名为“百岁宫”。后有黎元洪题书“敕建万年寺,钦赐百岁宫”竖匾,高悬山门门厅之上。清道光年间扩建后,又称“万年禅寺”,成为香火盛极一时的“十方丛林”。

“文革”之中,“无暇”肉身还有一段令人不可思议的经历:“文革”浩劫中,百岁宫三位僧人见甘露寺都监僧九十岁的常恩、翠云庵住持九十六岁的法龙、龙池庵住持画僧华德等五位高僧肉身都在“破四旧”中被烧毁,生怕无瑕肉身也遭劫难。于是深夜悄悄将其埋藏到庙堂地底下,直到一九七七年十月浩劫结束,这三位僧人把埋在地下整整十一年的无瑕老法师挖了出来。出土时,当年埋的砖头、铁棍都已锈烂,而无瑕肉身却安然无恙。至今供奉在百岁宫的玻璃神龛里。他用咬破舌头滴的血写的81本《血经》,依然完好无损,朱色未褪,字迹清晰端庄,经国家评为“一级藏品”的国宝。两本现存化城寺藏经阁,其余存北京故宫。

九华山地处华东皖南山区,气候湿润,雨多雾重,物体极易腐败。但在这样高湿度的自然环境中,九华山竟先后出现了十一尊高僧肉身。无暇是继金地藏肉身之后的“第二代应身”。除了“文革”中被焚毁的五位高僧肉身外,“第三代应身”大兴和尚,是一位济公式的人物。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出生,享年九十一岁,今供奉在九华后山九子岩下僧家山双溪寺的大兴和尚肉身堂内;慈明和尚肉身今供奉在新建地藏寺;一九九九年元月,又发现通慧禅林比丘尼释仁义师太真身,这是迄今全世界出现的第一尊比丘尼肉身。这些高僧肉身经久不腐,栩栩如生,创天下名山之最,引起了中外游人、香客和科研学者们的浓厚兴趣和无限遐想。

百岁宫无暇肉身

旃檀林

座落在安徽省青阳县九华街西南。清康熙年间(1662-1722)为化城寺十二寮房之一。光绪十二年(一八八六年)释定慧募化重建。一九一二年,住持僧镇安扩建殿宇,安单接众。一九七八至一九八五年为九华山佛教协会驻地。一九八三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九华山旃檀禅林

旃檀禅林全寺建筑面积二千八百四十九平方米,由四座厅堂式民居和宫殿式大雄宝殿组合而成。东为僧房和斋房,敞厅堂,三层楼阁,有内落水小天井。西为云水堂,敞厅四开间,二层楼,小天井。僧房和云水堂之间为前厅,内用板壁隔成弥勒殿和韦驮殿,进深20.5米。韦驮殿前有两个小雕像,一个是济颠和尚,另一个是疯僧;弥勒殿里供“阿弥陀三尊”。从韦驮殿向左,进门又是一幢楼阁,楼上佛堂敞,楼下厅堂高大,古色古香。厅前天井狭长,左右为库房、僧寮。由韦驮殿向右,进角门穿过楼间小巷,是又一组楼堂。楼下三间敞厅,屏风後和左右两端有十间客房,楼前天井,上有巨幅壁画,为“墨龙行云图”。穿过长方形天井,就可达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高18米,宽11.5米,深15.5米。仰观大殿,铁黑色葫芦矗立在正脊中间,鱼龙尾翘在两边。重叠的飞檐,条条鱼龙飞来,装点得八角殿更加壮观。重檐间,绘著青狮彩凤。四周廊柱上,雕有“八仙”人物像。廊下和佛幡前有黑底金字楹联和泥金雕花楹联:“山中作伴莫负烟霞,林下相逢祗谈因果”;“把臂入林可复有太白联吟阳明打坐,现身说法恍然悟新罗月满南海波澄”。说的是李白在九华,吟诗联句和王阳明在东崖晏坐等历史人物故事。佛像座前一联曰:“奉双亲参礼九华,喜今日旃檀林中便是极乐世界;愿一心长持半偈,想当年菩提树下用何等刻苦功夫。”

大雄宝殿后有花厅五间,中间二开间为敞厅,两端和屏风後有房间,与二楼、三楼共有十六间卧室,为接待贵宾下榻之处。敞厅装有玻璃隔扇,雕刻著各种神话故事。闲坐厅堂,便可欣赏神光岭、芙蓉峰上方木苍翠,白云袅袅,群鸟飞翔的景色,悦目清心,实为福地洞天。

1982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殿宇,建筑面积2849平方米。从1990年起,住持僧慧深尤感旃檀林过于破旧,难以为继,遂发心规划募建大雄、大悲、大愿3座宝殿,移建旃檀林老殿,为弘法创造条件首先于1994年在旃檀林老大殿旧址东南侧建成大悲宝殿。坐南朝北、宫殿式,重檐翘角,琉璃歇山顶。殿长、宽、高各19米,环廊长25米。建筑总面积1104平方米。内供四面千手观音菩萨樟木雕像,高9.19米(莲座、莲台3米,菩萨像6.19米)。东西两旁供陀罗尼八十四像,后方供三十二应身、禅宗6位祖师像。1999年又在旃檀林老大殿旧址西南侧建成大愿宝殿。坐南朝北、宫殿式、重檐歇山顶。殿长、宽、高各19米,环廊长28米。建筑总面积1340平方米。内供四面金身的地藏铜像,9.9米高。四维供120尊地藏菩萨坐像(金身铜像),高1.4米。大雄宝殿,位于大悲、大愿两殿北侧,占地近千平方米。坐南朝北,宫殿式,脊高30米,长44米、宽32米。建筑面积1660平方米(地上面积729平方米,地下室面积931平方米),殿内供华严三圣铜像,高14.8米(底座1.8米)。佛像背壁是巨幅海岛群雕。殿内两旁供十八罗汉塑像,高9米。旃檀林老大殿将按原貌移建于大愿宝殿西南侧芙蓉峰麓,占地350平方米。

旃檀林供奉有九华山第十一尊佛教不败金身,当代的明净和尚。明净和尚祖辈信佛,三岁母亡,家境贫困,自小不茹荤腥,幼时帮人放牛、打短工,挣钱补贴家用。他为人心地善良,慈悲为怀。出家前,他坚持素食、入定、修学佛法。1984年,他来到九华山旃檀林寺,指着旃檀林说:“这就是我的家”。他常年行头陀行,日食一餐,赤脚,身穿衲子衣,少言,香客礼佛时,他与韦驮菩萨一道受人礼拜,被众人误有疯颠,他站禅时,示弥陀定印,也常有香客献钱于他的手上,可他总不留钱物,而转放于旃檀林寺的功德柜中,也许是体力的缘故,站禅三年后,又坐禅三年,而后又卧禅三年。1992年9月6日,明净和尚跏趺示寂,临终前嘱托他唯一的弟子心兰,遗体不要火化,六年后他将成就不坏真身。明净和尚圆寂六年后,于1999年农历八月十三日开缸,人们赫然发现,明净和尚颜面如生,身体完好无损,全身肌肤皆有弹性,于是,人们就在神光岭坐缸处建庙供奉。

旃檀林寺大雄宝殿九华山第十一尊佛教不败金身明净和尚牌位就供奉在这里

59、乾元禅寺

又称三祖寺,位于安徽天柱山南潜山县凤形山上,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系南朝梁武帝(503─547)时高僧宝志禅师所建。

三祖寺所在的凤形山为天柱山谷口。这里历史悠久、景色秀丽。春秋时这里曾是大夫皖伯封地,封地内有“皖山”与“皖水”,今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武帝刘彻南巡,曾到谷口,在凤形山东侧台地上设坛祭拜,封天柱山为“南岳”。嗣后,汉宣帝刘洵、南朝宋孝武帝刘骏、明成祖朱棣等,均遣使列式,到这里来诏祭南岳天柱山,使得它名闻遐迩,声播九州,故而历代道徒、释子都视此为“洞天福地”,争相据为已有,建观造刹,传道布经。另外,这里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柱山的南大门,环境清幽,景色怡人。三祖山一峰独秀,翠黛苍郁,东西两侧岗峦逶迤,向南蜿蜒伸展,对三祖寺呈环围合抱之势,使山前形天一个天然谷口。清澈甘冽的山谷流泉从三祖山西侧谷底潺潺流出,滚珠嘎玉,泠泠有声,向南经谷口汇入潜河。宽阔的潜水河像一条洁白的玉带,自西向东轻盈舒展,系于山前。河水清涟,波光粼粼,映现着青山塔影。水光山色,浑作一体,构成了谷口的独物风貌,成为天柱山风景名胜的重要一景从地形上看,三祖山宛如一只蹁跹的彩凤:卓锡峰是它耸立的顶冠,朝天峰是它高翘的尾翎,东西南侧蜿蜒起伏的岗峦,则是它翻飞的羽翼。三祖寺就建在凤项下。寺东的白鹤峰、白鹿岗、白鹤泉、应梦井、香泥洞诸胜和汉武祭岳坛、真源宫遗址等,如在身侧;寺南潜水两岸的旌驾桥、吴塘晓渡诸景和诗崖漱玉、酒岛流霞、莲崖、钓岩等胜迹尽收眼底;寺西的山谷流泉、石牛古洞、涪翁亭、秋兴亭以及唐宋以来的300多处摩崖石刻,犹在眼前;寺北的卓锡峰、朝天峰争与觉寂塔媲美。更有三祖山上下,古柏苍松,绿竹修笪,层层叠叠,郁郁葱葱。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融荟萃,相互辉映,移步换景,目不暇接。历史悠久又加上景色宜人,使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仅北宋一朝,就有林逋、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李公麟、陆宰等游寺题诗,有的还居寺读书,修身修性,潜心学佛。有诗云“禅林谁第一,此地冠南州”。

三祖寺为南朝国师宝志禅师开创,据《潜山志》记载:南朝梁武帝时,建康道林寺高僧宝志与江南云游方士白鹤道人门法,卓锡凤形山,建刹布经。初名“菩提庵”,武帝萧衍闻奏,赐名“山谷寺”。后隋朝僧璨(510-606年)师承禅宗二祖慧可衣钵,隐居在这里,扩建寺庙,并传衣钵给四祖道信,于公元606年在此立化,故称“三祖寺”。

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年),有宝月禅师驻山谷寺,玄宗天宝四年(745年),舒州别驾李常取三祖遗骨火化,得五色舍利子300颗,100粒进献进廷;100粒送故乡赵郡供奉;100粒塑僧璨像并造三祖舍利塔。乾元元年(758年)肃宗李亨敕赐“三祖山谷乾元禅寺”;大历七年(772年)代宗李豫赐三祖塔为“觉寂塔”,谥僧璨号“鉴智禅师”。“会昌法难”时,寺塔遭毁。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山民柯萼在古松下掘得一石篆,上镌宝志手书“圣祚绵远”四字,进于朝廷,太宗赵光义取名“瑞石”,并遣使向三祖寺致谢,谥宝志名“宝公”,赐号“道林真觉禅师”。

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章献皇太后降旨,为仁宗赵祯增寿,选天柱山山谷寺为道场,降赐佛牙舍利,建资寿宝塔。宋徽宗政和年间,法宗禅师驻锡该寺,三祖寺香火鼎盛,宗风大振,有“三千僧人八百道”之称。其后历朝屡兴屡废三祖寺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历经沧桑。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有藏经楼、觉寂塔、立化亭、三高亭等,近年来又逐步修建恢复了其他殿堂、僧舍。1987-1997年的十余年间,三祖寺先后建成无量千佛殿、大雄宝殿、山门殿、法堂、客堂、五观堂、上宾寮、东西寮房、塔院东寮楼、圆通门、海会堂等佛教建筑,总建筑面七千多平方米,总投资一千一百多万元。先后雕刻或铸造5.5米高、重达十吨的汉白玉释迦佛像,2.5米高各重一吨的迦叶、阿难汉白玉像;铜质释迦太子、千手千眼观音、弥勒、韦驮、达摩、慧可、僧璨、宝志等偈,各重300-500斤。寺内现存寺僧灵骨墓塔29座,各类碑刻17块,珍藏《龙藏》2部。

从天柱山野寨区,沿凤凰山麓而上便是乾元禅寺山门。石阶两旁苍松迎宾,翠竹掩道;左边有明朝安庆郡守胡缵宗题刻的“山谷”大字碑,右边是清朝皖江郡守张楷书的“香岩”石碑。拾级登高,踏上三百多级石阶,才来到寺庙建筑群前。从这里,西可俯视“石牛古洞”、“山谷流泉”,东可远眺汉武帝当年封禅拜岳之台,北览司命真源宫祠、应梦井,南望古堰吴塘、诗崖酒岛,风景名胜尽收眼底。寺内石壁上镶嵌着南宋绍熙二年十月(1191)著名词人张孝祥之子张同之一首五律:“飞锡梁朝寺,传衣祖塔丘。石龛擎古木,山谷卧青牛。半夜朝风起,长年涧水流。禅林谁第一,此地冠南州”。

天柱山下三祖禅寺

三祖寺的山门殿在三祖山脚,由门厅、耳室和寮舍组合而成。门厅为山门殿的主体建筑。重檐翘角,顶脊高15米,上饰两条戏珠游龙。两檐之间,镶以木质格棂,并嵌以玻璃。正门楣上方,悬挂一方由全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题写的“乾元禅寺”黑漆大字匾额。门前,置一对2.8米的高的青灰色花岗石雕坐狮,门厅内东西两侧,兀立着7.5米高的“金刚力士”塑像。

登上通天阶最后一级石阶,迎面即是天王殿,是供奉弥勒佛和四大天王及韦驮塑像的殿堂。天王殿纯砖无梁结构,攒尖6角,内穹无梁,亦称“六角无梁殿”。顶高12米,檐高8米,东西跨度与南北进深均8米。顶端有一盖式“法轮”笼罩其上,与穹顶相扣而不相接,使殿顶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透光效果。殿门楣上,嵌有水泥磨砂“天王殿”黑底金字匾额一方。殿门东墙壁,嵌镶国务院于1983年4月9日批准的“全国重点寺庙乾元禅寺”的大理石质匾额一方;天王殿内,居中的供坛上,供奉着铜铸大肚弥勒佛像,四周分别供置6米高的四大天王塑像。与弥勒佛像向背而立的,是铜铸韦驮像——释迦牟尼的护法天神。

三祖寺内砖砌无粱结构天王殿

天王殿后的大雄宝殿,始见记载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1365),为邑人弟子葛暹捐建,与天王殿同时建成。始为乾元阁,不久阁圯,其子葛永授改建大雄宝殿。明崇祯三年(1630),知县李新重又鼎新,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初,东源和尚又予复建。到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15年),巡抚梁世勋又捐资复修,清末与天王殿、宝公殿同时遭毁,俱成废墟。1944年,三祖寺方丈月海、监院宏超将塔前拜殿改建成大雄宝殿。

今日的大雄宝殿其殿基高出天王殿4米,为歇山式殿宇,砖木混凝土结构。殿脊高17米,檐高10米,东西跨度25米,南北进深17.5米。殿内8柱架枋,5枋架梁,朱柱红墙,琉璃黄瓦,飞檐翘角。4壁嵌枋桃梁,4楞桃梁撑角。嵌枋和挑梁上,遍绘龙凤、狮麟等珍禽异兽及奇花异卉图案。正门4扇,窗开8面,均饰以镂格雕花。正门楣上,悬置木质黑底金字赵补初手书“大雄宝殿”匾额一方。门前丹墀内,分东西对置一对高2米的青灰色花岗石质坐狮石雕。石狮之间,安置一只铁宝鼎。丹墀东西宽25米,南北深8米。南沿中段,建有4米宽的混凝结构的挑台,直抵天王殿后墙。丹墀的东、西、南3南边沿的挑台的东西两沿。砌有汉白玉围栏。栏高1.2米,22柱,柱头及栏板上,均饰有浮雕花卉图案。殿内正厅,供奉一尊汉白玉石释迦牟尼佛像。释迦像的在右,供奉其弟子迦叶和阿难的汉白玉石雕像。释迦像的前面,供置一尊铜铸释迦太子像。

大雄宝殿后面的祖师殿为三祖寺五大重殿之一。此殿为楼阁式建筑,硬山重檐,上下2层。上层为藏经阁,内藏有《大藏经》等及其它典籍千余卷(册)。在上层楼檐正中下方,悬置木质黑底金字赵朴初手书“藏经阁”匾额一方。下层是祖师殿,为3间通间,中有4柱架楼。在殿门及窗棂上,均镂有雕花图案。在两层楼檐正面的嵌梁、撑解和内枋上,均绘有“唐僧取经”的彩色浮雕。殿门前有廊,殿廊两端,分置钟鼓。正门楣上,悬置五方木质黑底金字“祖师殿”匾额。正厅中央的供坛上,供奉铜铸达摩、慧可、僧璨三祖师像;正厅东后侧,供奉一尊铜铸宝志禅师肩扛锡杖的立身像。正厅供坛的后面,有楼梯通向藏经阁。

供奉达摩、慧可、僧璨三祖师像的祖师殿

三祖寺历代祖师名僧有:开山祖师宝志(418-514),南朝齐梁时江苏金城人,梁武帝萧衍拜为帝师,宋太宗赵光义赐号“道林真觉”禅师;禅宗三祖僧璨(510-606),北朝及隋朝汴州陈留人,受二祖慧可衣钵,遗骨舍利三百,唐朝代宗李豫谥名“鉴智禅师”,其着《信心铭》为禅宗经典;禅宗四祖道信(580-651),隋唐时河南沁阳人,受僧璨衣钵在山谷寺驻锡16年,后在双峰山传衣五祖弘忍;牛头宗禅嗣智岩,唐初江苏曲阿人,曾为隋中部将,频着战绩,隋亡后出家,住山谷寺二十余年;天柱山和尚,唐末五代时舒州人,得传青原单旨,住持三祖寺。雅泉彻闻禅师,宋初蜀郡西芜人,礼侍元白尊宿二十余年,后参南山惟一和尚授受心要,住山谷寺多年;天衣怀禅师之嗣圆智,宋临安人,与守禧住持三祖寺;性懂(?-1597年),明朝黄山人,曾为九华道场住持,万历时应请住持三祖寺;中兴祖师智海(1615-1683年),清朝江宁高淳人,顺治时随师入三祖寺,师寂逝后继其法嗣,三祖宗风大振;方丈月海(1895-1969年),安徽亳州人,抗战期间险遭日寇加害,住持三祖寺多年。

除此,还有崇慧、马祖道一、彻闻、白云守端、法演、慧勤、清远等几十位有名望的大和尚都与三祖寺有缘,或礼佛,或驻锡,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足印。

下面简介三祖寺最有特征的建筑:

觉寂塔

俗称三祖塔,在千佛殿北侧。据《潜山县志》记载,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年),舒州别驾前河南少尹赵郡李常访得三祖僧璨之墓,启真仪火化,得五色舍利三百粒,以百粒捐奉建塔,并在塔下层塑三祖僧璨像。唐代宗大历年间,扬州牧御史大夫张延尝奏请于朝得册,谥塔号曰觉寂。此塔在唐武宗灭佛时被毁,唐宣宗大中初年(847年)复修。宋明年间也屡加修建。

此塔为楼阁式建筑,砖木结构,现塔分7层,高达9丈。每层有四站相对,两虚两实,有阶梯可逐层登顶。每层外廊均砌有80百米高的砖栏环围,塔外壁镂有砖质佛像近千尊。塔底层南窦,原龛置一尊李常塑的僧璨舍利像。于“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今重新供置近年塑制的三祖僧璨像。塔中尚存明嘉清三十四年(1555年)寺僧了莹修复时所立碑纪。塔顶相轮高1.5丈,为宋乾道八年(1172年)所立,有相轮九节,上为葫芦形铁圈,下为壶形宝瓶,瓶颈部有佛家咒语四行。中间五节如轮镂有几何花纹。底部相轮似锅反扣,上铸铭文170字,记载了舒州怀宁县玉照乡(今潜山县梅城一带)佛教徒黄氏及胡仲明舍铁铸塔顶之事。塔顶相轮以一木柱串起,直立在塔的上部,八条铁练由塔顶系向八方,上系串串挂铃,微风吹过,叮当作响,十分悦耳动听。据《潜山志》载:“塔上莓苔不生,鸟雀不栖,每年都有龙来洗塔。到时,雷电晦螟,风雨交加,腥风扑鼻,令人生怖”此载虽属荒诞,但登临塔顶,凭栏远眺,但见三祖山上万木稠环,浓郁苍翠;三祖山下清泉潺湲,千花竞艳,古刹深藏,隐隐似凤项坠玉;塔影雄峙,丽丽如彩云浮空,气象万千,确也美不胜收。

三祖寺觉寂塔

立化塔

立化塔是为纪念三祖僧璨禅师在大树下说法时,合掌立化而建,塔体高三米,须弥座呈六棱形,塔身外圆中空。塔顶六角两层,专家认为此塔具有喇嘛塔风格,系明朝以前所建。周武灭佛时,慧可护法南下,来到了舒州皖公山(即天柱山),找到了高徒僧璨,便驻锡现属岳西县的司空山。从此,僧璨遂往来于司空山与天柱山之间,隐姓埋名,行化山野,积十余年,无人知晓。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帝逝世,宣帝、静帝即位,灭佛运动过去,佛教再兴,僧璨于隋开皇二年(583),在司空山得到慧可传承衣钵后,便审时度势,于隋文帝开皇十年(590),正式驻锡山谷寺(即三祖寺),研着《信心铭》经典,公开传经布法。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将衣法传给了道信,即往广东博罗县的罗浮山,两年后旋即返回山谷寺,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十月十五日在寺前法会大树下,为众说法后合掌立化,葬于寺后。寺内藏有僧璨像。像高1.5米,结跏趺坐姿式,原供置于祖师殿正厅达摩像右侧,今供置于藏经阁。

立化塔

僧璨像

三祖山摩崖石刻

位于三祖寺右下方山涧处。这里山谷流泉,曲径通幽,内有石牛古洞,石如牛眠,周围环崖如洞,幽泉潺潺,石泉周围和石壁上存有唐、宋、明、清历代达官名宦、文人墨客的诗文摩崖石刻三百多处。其中最早的一为唐文学家李翱题刻,一为唐三州刺史李德修题刻;宋朝题刻有一百幅,以王安石、李师中、苏东坡、黄庭坚等刻记最为著名,内容直接涉及三祖寺的有六幅。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山谷流泉摩崖石刻”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祖寺下山谷流泉摩崖石刻

宝公洞

为宝誌禅师开山所居之处,在达摩崖下。南朝刘宋明帝泰始初年(465),建康(今南京市)道林寺高僧释宝志,云游各地,来到天柱山,酷爱谷口凤形山的山光水色,意欲安禅弘法。便在在凤形山下茂林修竹之中结茅,曰“菩提庵”。今仍存锡杖井、卓锡泉。关于锡杖井、卓锡泉有一传说:梁天监四年(505),江南云游方士白鹤道人,亦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拟建观传道。僧道两家争夺一块地,梁武帝萧衍闻奏,遂命二人各显灵通,以物识地,得者居之。白鹤道人即展开手中羽扇,口中念念有词,顷刻扇子化成白鹤,向凤形山飞来,落地而立;释宝志当下挥动手中锡杖,投向凤形山。本来是白鹤先到,当听到锡杖飞声刺耳,昂头一望,正向自己打来,即起身飞到右边的山岗上,锡杖稳稳当当地插在地上。宝志得到此山,便住在石洞里习静参禅。锡杖插地之处有泉涌出,后人称之为锡杖井、卓锡泉。至今泉水清净,用它冲泡云柱山云雾茶,色呈清绿,味浓香甜,成为游人香客的一件乐事。时有潜邑隐士何求、何点、何胤三兄弟见状,遂将私宅献给宝志,供其开山建刹。今宝公洞旁有“三高亭”,初名“菩提庵三高亭”,即是为纪念献地为寺的三位兄弟而立。宋太平兴国七年(982),邑民柯萼于玉镜山古松树下掘一石刻,上镌释宝志手书“圣祚绵远”四字,进献朝廷,太宗赵匡义取名“瑞石”,遣使来三祖寺致谢,谥宝志名“宝公”,赐名“道林真觉禅师”。宝志像:像高1.5米,结跏趺坐姿式,原供置于祖师殿正厅达摩像的左侧,今供置于藏经阁。

三祖寺内宝公亭

宝志像

千佛殿

三祖寺五大重殿之一,为砖木结构的无梁式殿宇,建筑面积100平主米,攒尖4角,灰墙白疑缝,琉璃黄瓦。顶高12米,檐高8米。殿门楣上,嵌有水泥磨砂仿赵朴初手体“千佛殿”匾额一方。殿门两侧,悬置一副木质黑底金字仿赵朴初手体的“三祖道场重现,千花满载而归”的联语。殿门前正中的石阶上,安置一只铁宝鼎。大殿中央2米高的供坛上,供奉首一尊木质装金毗卢遮那佛像。殿内四壁的千余个砖砌小佛龛中,供置千余尊陶质鎏铜小佛像,与毗卢遮那佛像成为一组“千佛朝毗卢”群像。

三祖寺千佛殿

60、明教寺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三国古战场逍遥津公园南面的“教弩台”上。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教弩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教寺则在1983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开放寺院。

三国鼎立时期,魏主曹操四次到达合肥,临阵指挥,筑此高台教练强弩兵将,以御东吴水军。教弩台高4.3米,面积3800平方米,呈正方形。面积4260平方米。据清朝《嘉庆庐州府寺》记载,此寺为曹操所建,原名铁佛寺:“南朝萧梁天监年间,魏武教弩台上始营佛刹,铸宝像,谓铁佛寺。”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在废墟中挖得铁佛一尊,高丈八,庐州刺史裴绢奏闻朝廷,代宗皇帝李豫诏令重建寺庙,定名“明教院”。明代以后,称“明教寺”,沿用至今。后毁于战火。唐人吴资诗曰:“曹公教弩台,今为比丘寺。东门小河桥,曾飞吴主骑。”,诗的前两句说的是明教寺的来历,后两句说的是三国古战场中逍遥津上飞骑桥,即《三国演义》中的张辽威震逍遥津》所以明教寺作为佛寺,主要因三国故事而知名,和荆州当阳玉泉寺相近。

建于曹操点兵台上的明教寺

据清嘉庆《县传城郭图》载:“合肥城郭有寺院四十余所,明教寺规模宏伟,为众寺之冠,明教寺为明朝院式建筑,山门朝南,从两侧拾级而上,循序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西侧有法堂、方丈室,后殿两翼为寮房、藏经楼及齐堂(原禅堂、客堂已由改建的客厅取代),布局严谨,错落有致。教弩台上有屋上井、听松阁诸名胜。前殿天王殿东厢建有“三国文物陈列室”,陈列着当年魏、蜀、吴军队旗帜,战场上使用过的刀枪剑戟,以及与教弩台有关的强弓硬弩。大雄宝殿内供奉的五尊明代铜制大佛像,为明教寺镇寺之宝。改革开放初,万里在安徽任省委书记,出面与北京市有关部门磋商,北京市有关方面赠送的。宝殿东面是卧佛殿,往后是地藏殿,东南角为寺内花园, 著名的听松阁在小花园的东南角。

明教寺历代高僧有通圆、学道、赛陀、梦东、藏印、懒悟诸僧。通圆为太平天国将领,俗名袁宏谟。太平天国失败后袁宏谟慨叹“英雄气短,佛海春长”,便遁迹空门,法号通圆,隐于肥西紫蓬山西庐寺,取法号通圆。明教寺是西庐寺的下院,属禅宗临济派。此时明教寺在清咸丰三年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寺宇破残不堪。通圆立愿重修旧观。他浪迹天涯,经过十多年的苦行募化,于光绪十一年(1886)夙愿终偿。现存的大殿和后殿,仍保留通圆原建时风貌。学道,浙江湖州人,其文才出众,佛学造诣精湛,为求悟增慧,曾多次赴名山大刹参学。据浙江普陀山文史馆保存的《光绪皇帝御批碑文》记载:“光绪二十五年,安徽省合肥县明教寺住持僧人学道,请领藏经,维时因龙藏经无存,其版片在柏林寺,尚属全备尼衙门奏明,由请经人自赴柏林寺刷印。”据传明教寺最早收藏的一部《康熙龙藏经》即为学道从北京柏林寺拓印的版本。赛陀,湖北黄石人,师从通圆法师;驻锡明教寺,做苦行僧,浪北迹天涯,十方募化,三年归,筹资甚丰,为完善庙设施,惨淡经营,先后为全堂佛像装金,增置钟鼎法器,兴建禅堂甫定,于1915年再次北上募化,在化缘于皖系军伐段祺瑞时,陈述寺院建设事,因段祺瑞本为合肥人,且信佛虔诚,遂赠与功德银洋五百元及日本大正《大藏经》一部。自此,明教寺在建制规模上,佛、法、僧三宝齐备,千年古刹,更见庄严。梦东,安徽岳西人,他在任朝间先后举行过三次传戒,一次为幽冥戒,一次十戒,一次五戒,三次受戒的四序大众共五百余人,堪称为一代法事活动的宗师。藏印,安徽亳州人。1938年春,日寇进攻合肥,城内死于炮火的百姓,尸横街坊,惨不忍睹。藏印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不避艰险,会同红十字会,组织人力,收尸掩埋,据统计在半个月内共埋尸千余具。合肥沦陷后,1939年日军派“日宗”和尚衙藤春海进驻明教寺,成立所谓“新亚佛教会合肥支会”,自命为会长,采取威莲胁利诱手段,挟藏印出任副会长。藏印激于民族气节,不甘屈辱,遂以身殉国殉教。1949年后,懒悟法师任明教寺监院,他悟性过人,多才多艺,出家后除潜心钻研佛学哲理外,勤攻书画,技艺日臻精湛。其山水画初学四王,晚年致力于石涛、石溪的技法,直逼云林,深受当代画坛赞誉。1966年“文革”浩劫中,明教寺除殿宇幸存外,佛经佛像及佛教设施均毁于一旦,僧人被监管,寺院变成红卫兵司令部,继之寺院被外单位进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拔乱反正,落实政策,寺院归还僧人管理,政府又拔专款38万元,进行修整。明教寺现为安徽省佛教协会所在地。明教寺现在僧人20名,现任方丈妙安法师,80岁,1930年出家为僧。

明教寺内主要古迹有听松阁和屋上井:

听松阁    

听松阁在教弩台的东南隅,是曹操在台上“瞭望敌情、运筹帷幄、纳凉休息”之所。昔时这里松木成荫,松涛有声,寺僧建阁,取名“听松”。“教弩松荫”之誉,被称为“庐阳八景”之一。 阁上撰有楹联:“教弩耸高台不为炎刘消劫难,听松来远客谁从古佛识真如”,抒发怀古之幽情。

曹操“纳凉休息”之所:教弩台上听松阁

屋上井

屋上井在大殿左侧,以井口超出寺下民房屋脊得名,原为魏军汲水用井。晋朝整修,井口石栏刻有“泰始四年殿中司马夏侯胜造”隶书12字,为公元268年遗迹。在石栏沿口可见到23条被汲水纯磨成的深沟,堪为千年历史之见证。

曹军将士饮水之源:明教寺内“屋上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