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网古文典籍频道

国学典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学入门 >

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十)(2)

http://www.newdu.com 2016-08-29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4、小昭寺

位于西藏拉萨市北,座西向东。藏语称为“甲达绕木切”。昭,是藏语“觉卧”的音译,意思是佛。“小昭寺”是汉语称谓。小,是与大昭寺相对应而言。小昭寺建于7世纪中叶,为吐蕃早期著名寺院,后为格鲁派密宗经院之一的上密院所在地。寺内供有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及众多的佛像和唐卡等。1962年被列为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06月25日,小昭寺作为公元641年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小昭寺创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香火延绵已逾千年。根据五世达赖喇嘛所著的《大昭寺目录》等书记载:小昭寺主神殿原来主供文小昭寺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小昭寺始建于7世纪40年代。641年,唐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离长安进藏时,向唐太宗“请以释迦像与宝仓库为奁嫁”,唐帝许之,“造舆置觉阿释迦像于其上,使力士甲拉伽于鲁伽二人挽之”。相传文成公主入藏时带了一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行至现在的小昭寺位置时,木车陷入沙地中。公主通过历算,决定把释迦牟尼佛像安放此处供奉,遂建小昭寺。这座寺庙由文成公主主持修建,与大昭寺同时开工,竣工于大昭寺建成前后。该寺坐西朝东,据说是文成公主悲思家乡而设计的。文成公主为建小昭寺从内地召来精巧工匠,以汉地庙宇为模式,结合藏地建筑特点,建成了极为壮观的重楼叠阁。

西藏拉萨小昭寺

小昭寺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小昭寺神殿高三层:底层分为门庭、经堂、佛殿三部分。门庭内左右为隔门小房,右间是放吹器的地方;左间是配殿,内供有石榴树枝做的贡布色懂马塑像。中间是四柱宽的空廓,传说原来其中一根柱上挂有文成公主手印的石板,另一根柱上挂有护法画皮两张。四柱皆为圆形大柱,大柱小栱两侧各雕一大力士,力士作承托支撑状。柱头大栱上雕有狮子和圆形升云纹、花瓶等。有的柱头小栱两则浮雕象征性的狮子和人像。门上铺首如钹形,上有二龙戏珠图案。横梁上皆写梵文六字真言。这些雕刻古朴端庄,体现了早期内格特征。门庭后面为经堂。经堂进深7间面阔3间,30柱,柱下皆有石柱础。其中中部4根大柱直通二层之上撑起高敞天窗。柱高6。2米,直径0。46米;其余26根柱子高2。8米,直径0。48米。柱头皆为卷云纹、宝珠、莲花纹等雕饰。集会堂天井正对的一排檩头上原雕有28只卧狮,现存27只,系全雕和半雕;腹腔上有底座,装饰四瓣或八瓣莲花。集会堂四壁曾遍绘释迦牟尼、千尊佛等。西后净室门口南面供塑有舍利弗与目犍连两大弟子孙灵塔及高0。4米的铜鎏金密集金刚造像、泥塑的杰尊?贡嘎顿珠造像;北面供有高1米的吉祥金刚怖和能仁佛、藏巴拉等佛像。

净室门口两侧还供有四大天王泥塑像。最后部是佛殿,内2柱,无柱础,面积23。5平方米。大柱表面用麻绳缠绕之后又用2~3厘米的泥皮涂抹,可能是防腐、防火的措施。柱头雕有莲花宝座,柱头小栱上则无装饰,具有明显的早期特点。四壁的壁画多为线描盘腿坐形象,笔法流畅生动。大殿的墙壁均用大石块夹小石片砌成,厚1~1.3米。殿内供有尼泊尔墀尊公主带来的铜鎏金不动金刚佛和八大随佛弟子泥塑像,以及两大忿怒力士、宗喀巴塑像。佛殿后部和两侧还绕以密闭回廓,偏窄、较高,具有早期布局特征。神殿第二层前前为僧舍,中部为大经堂天井,天井之后为供佛大殿,6柱,内供桑杰鲁王甲后、十六尊者及经书;里面还有一大殿,8柱,内供药师八如来和《甘珠尔》佛典,北面供奉有救度母及其他佛像。神殿第三层前面为达赖喇嘛到该寺的专用住房,共6间。后部则为金顶殿,殿门向东,面积约54。5平方米,内有明柱两排8根,左右开小窗。殿左右及后部有一周狭窄回廓,以木栏相围。金顶为汉式风格,属歇山式,以斗栱承托;金顶垂脊末端套有羯摩鱼头,是为套兽。殿内门窗壁画、柱子等则是藏式风格,体现了藏汉建筑的巧妙结合。

汉式风格的小昭寺大殿金顶,属歇山式

小昭寺历史上几经火焚,现存的小昭寺的建筑大多是后来重修的,只有底层神殿是早期的建筑,殿内的10根柱子依稀可见吐蕃遗风:上面镂刻着莲花,并雕有花草、卷云以及珠宝、六字真言。小昭寺主楼三层,底层分门庭、经堂、佛殿三部分,周围是转经廊道,廊壁上遍绘无量寿佛像。顶层是汉式金瓦,金光闪闪,凌空摩天,拉萨各个方位均能看到,蔚为壮观。

小昭寺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为佛陀12岁时之等身像,是文成公主由长安携带进藏的。大昭寺主神殿原来主供尼泊尔的尺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松赞干布逝世后,遵照文成公主的旨意,大昭寺和小昭寺释迦牟尼等身佛像进行了对换。释迦牟尼佛12岁时之等身像移至大昭寺,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则移至小昭寺内。著名的拉萨上密院,也设在小昭寺内,这是格鲁派僧人研读佛经颇有成绩的喇嘛进一步深造、修习密乘的地方,上密院堪布兼任小昭寺主持。

小昭寺内原供奉的释迦牟尼12岁时之等身像

小昭寺文物众多,珍贵的有:铜菩萨:通高2米,菩萨身高1。32米,戴宝冠,饰璎珞,斜披帛,结跏寺院景观(15张)趺坐于方台上。座高0.68米,座下方刻有“大清乾隆庚寅年敬造”字样;莲花生铜像:通高1.55米,座高0.03米、宽0.14米,披袈裟,双手持法器,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仕女铜像:通高1.33米。座为半圆形,座高0.17米。双手捧堆花瓷瓶,披帛至脚,上着短衣,下着长裙。

5、哲蚌寺

座落在拉萨西郊十公里外的格培乌孜山南坡的山坳里,原名是吉祥永恒十方尊胜州。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语意为“米聚”,象征繁荣。哲蚌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为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之一,亦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寺内藏有大量佛教经典和珍贵文物。1653年,五世达赖喇嘛受清朝顺治皇帝册封为西藏地方政治首领后,西藏地方政府就在此办公。1962年哲蚌寺列为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像个巨大米堆的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寺庙哲蚌寺

哲蚌寺是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的徒弟绛央曲杰·扎西班丹在大贵族朗嘎桑的资助下,于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年)动工兴建的,名为“白登哲蚌寺”,后简称“哲蚌寺”。在藏语里“白登”意为祥瑞庄严,“哲蚌”意为堆积大米。哲蚌寺建成后,很快发展为格鲁派寺院中实力最雄厚的寺院。建成后他任第一任堪布。由最初的7个弟子,分别形成该寺7个札仓(经学院)。后来发展为格鲁派实力最雄厚的寺院。1464年,哲蚌寺建立僧院,传授佛教经典。该寺是历世达赖喇嘛的母寺。三世达赖索南嘉措于1546年作为该寺的第一个活佛被迎请入寺。后来他应蒙古俺答汗的邀请,到青海讲经传法。明万历六年(1578),俺答汗赠以“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的尊号,达赖喇嘛一称即始于此。索南嘉措得此尊号后,又追认其前两世为第一、二世达赖喇嘛。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受清朝册封之前,一直住在该寺。由于历世达赖喇嘛皆以哲蚌寺为母寺,因此该寺在格鲁派寺院中地位最高。

哲蚌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寺庙。最盛时期寺僧编制为7700人,拥有141个庄园与540余个牧场。寺庙建筑面积约二十万平方米,远处眺望群楼云叠栉比嶙次、耀金映垩、雄奇壮观,宛如一座美丽的山城。解放前该寺僧众超过一万人寺院建在拉萨市西郊十公里处海拔3800米根培乌山下,沿山势逐层而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寺内原有七大札仓(经学院),后合并为洛色林、果莽、德扬、阿巴四大札仓,西藏众多的名僧大都曾在此学经。寺院内部组织制度严密。错钦、札仓、康村和米村为主要的组织。错钦是全寺最高组织;札仓隶属于错钦,相当于分院;康村是札仓的基层组织;米村又是康村的下一级组织。四个札仓分别名为罗色林、果芒、德阳、阿巴。每个札仓各有供茶集会的大殿和经堂。札仓各有自己所属的僧众,不同札仓僧众不能相混。札仓的学习制度,每年集体学习共有8次,每次学习时间15天至1个月不等。学习方法是背诵经文和以因明方式辩论;在堪布前受试及格,由堪布按成绩优劣分别登记,授予不同等级的“格西”学位,直到参加大祈愿法会,授予最高的“拉然巴”格西学位。寺内还保存有大量藏族的古代文献和经籍。

哲蚌寺西南角的甘丹颇章是1530年左右由二世达赖根敦嘉措主持修建的。原为二、三、四、五世达赖住地,甘丹颇章亦成为格鲁派政教合一地方政权的代称。五世达赖受清朝册封后,始由甘丹颇章移住布达拉宫。

哲蚌寺内的主要建筑有措钦大殿、洛色林札仓、葛丹颇章、甲央拉康等,大都是明清两代陆续修建的。

措钦大殿

“意为大法堂,是哲蚌寺的主要建筑。措钦大殿位于哲蚌寺中心,占地面积将近4500平方米,殿前有一石铺广场,登上17级宽广的石阶,便是8根列柱的明廊。大殿内的经堂规模宏大,装饰华丽,五光十色。经堂面积约1800平方米,总共有183根柱子。柱上的雕刻十分精美,还有精美的织绣经幢、挂幢、唐卡(卷轴画)以及佛像、壁画等加以修饰,同时可以容纳八千人诵经。大殿内的造像,不论正殿或厢殿,都极为生动。大殿中间的大文殊像及白伞盖像极为精致。大殿四壁,绘有许多精彩壁画,有释迦牟尼的百行转图、人间形成图、生死轮回图等。大殿3层是强巴佛(未来佛)殿。内供强巴佛八岁时的等身巨形铜像。这尊强巴佛像是当年宗喀巴在世的时候由他亲自开光的,极为著名,亦名“强巴通真”。除了宗教的意义以外,它是西藏所有强巴佛里最通神的一尊,实在是西藏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宝。强巴佛殿门上悬挂“穆隆元善”汉文匾额一方,是清朝时任驻藏大臣的琦善在他任满调离西藏时(1846年)刻制奉献的。大殿四楼是释迦佛殿,据说是以500两银子制成,两旁置银塔13座。

措钦大殿供奉的强巴佛八岁时等身巨形铜像

殿内供有哲蚌寺的主要信仰物——右旋法螺。这是哲蚌寺在破土新建时,宗喀巴从“廓布山法库”掘出的一只法螺,赠予弟子扎西班丹,预祝他建寺圆满成功,并以此为基地,弘扬佛法,广建寺庙。弟子扎西班丹把它尊为佛祖所赐的寺宝,珍藏在寺内。大殿后面是扎西斑丹当年修行的净室。

措钦大殿东边有一个半地下的很小的山洞,只能容一个人进入,名叫“让迥玛”。它原来是宗喀巴关静修的地方,也是哲蚌寺最早的建筑。

哲蚌寺内的主要建筑措钦大殿

银塔

措钦大殿侧室有两座银塔,分别为三世达赖和四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大殿后部的堆松拉康为哲蚌寺最早的拉康(拉康意为神殿或庙堂)之一,绛央曲结曾在此净室内修行。现供三世达赖及各自之随身二弟子。堆松拉康左右两侧分别是弥旺拉康和伦本拉康。

四大扎仓

扎仓是格鲁派寺院的学经单位,相当于汉族佛教经学院,也是措钦以下的管理机构。哲蚌寺建成初期有七个扎仓,分别由绛央曲结的七大弟子主持,后来各地来寺的僧人不断增多,根据他们的学经内容和籍贯合并成现在的罗赛林、郭芒、德阳和阿巴四大扎仓。其中阿巴为密宗扎仓。每个札仓都有两个辩经场。辩经场一般设于札仓附近,主位有一级一级的辩经台,辩经的时候喇嘛依次就坐,原则上全寺喇嘛都可辩经,但实际上能够凭着足够佛学知识而登上辩经台的,只有少数能够逐级在札仓和全院性的大辩论中获胜,最终取得最高荣誉“格西”学位的喇嘛。

哲蚌寺也有不定期的辩经,虽然不如色拉寺那么有名(周三),又是运气好时也能在哲蚌寺里的辩经场或者后山的辩经场看到。

罗赛林扎仓

是哲蚌寺最大的扎仓。它的建筑面积约1860平方米,主要包括经堂和佛殿两部分。经堂有102根柱子,面积1053平方米,两边经架壁立,总长约60多米,放满各种经典。经堂陈设装饰不亚于措钦大殿。经堂后背是强巴佛殿,并列三室,前部相通,佛殿内供满各种佛像。扎仓的僧人人数是全寺最多的,他们主要来自康区和云南等地,扎仓下辖23个康村。

康村是依僧徒来源地区划分的僧团单位,若干康村组成一个僧院。五世达赖喇嘛时期规定格鲁派寺院常往僧人数量时,哲蚌寺额定为7700人。到1951年前,实际住寺僧人多达万余人,成为西藏地区规模最大,僧人最多的寺院集团。

德阳扎仓

在四大扎仓中建筑面积最小,约952平方米,其经堂共有62根柱子,面积375平方米。经堂后部为佛殿。

郭芒扎仓

仅次于罗赛林扎仓,也分为经堂和佛殿两部分。经堂面积985平方米,其建筑格局、柱子排列均与罗赛林扎仓相同,共有102根柱子。佛展部分由三个拉康组成,即且巴拉康、敏主拉康、卓玛拉康。郭芒扎仓下属有16个康村,有的较大的康村下面再分设米村,米村是以更小地域范围划分的僧团组织。

阿巴扎仓

是哲蚌寺的密宗学院。哲蚌寺规定,僧人在其他扎仓修习密法。阿巴扎仓位于措钦大殿的右后侧,最前部为一封闭式的庭院,庭院四周是僧房,后部为经堂,经堂共有48根柱子,面积467平方米,经堂四壁绘有密宗题材的壁画。

甘丹颇章

甘丹颇章为极乐宫,建于1530年,由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任哲蚌寺第十任赤巴(住持)时主持修建。以后三世、四世、五世达赖喇嘛都在这里居住过并历任该寺赤巴。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建立了强有力的地方政权,因政务在该颇章(颇章意为宫殿)处理,故名甘丹颇章政权,甘丹颇章遂一度成为西藏地区政治权力中心,后来五世达赖迁往布达拉宫处理政务。

乃穷寺

哲蚌寺东南500米处的半山腰上有一座小寺,叫乃穷寺,为历代达赖喇嘛护法神“乃穷神”所在地。另外,乃穷寺大殿及四廊的壁画色彩浓重辉煌,和其他寺庙不同,颇值得一看。

雪顿节晒佛

每年的藏历七月拉萨都要举行举行盛大的雪顿节,第一天的仪式就是在举行,这天就叫“哲蚌雪顿节”,主要活动是晾晒佛像和观赏佛像,所以又称“哲蚌晒佛节”。这天在腰挂出30米长,20米宽辉煌壮丽的巨大唐卡,承受着雪山红日放射的万道金光,这就是“晒佛”——哲蚌雪顿节的开场仪式。那时候,人们聚集在哲蚌寺,仰望那慈悲的佛的光辉,感受灵魂的净化和信仰的自由。这一天,当太阳最早的霞光还没有照临雪域上空的时候,拉萨城里已是一片节日般景象。专程前来参加雪顿晒佛的善男信女争先恐后地涌向通往西郊的所有道路,在凌晨的街道上组成了一个壮观的游动队伍,心怀虔诚地等在乌孜山下哲蚌寺周围,迎接太阳初升时那激动人心的仪式。

当佛像完全展开之后,人们就纷纷涌上去,朝佛像献哈达、钱币,一会儿就在佛像的四周堆积的很高很高。僧人们沿着佛像的边缘站着,把佛像的边翻起来,让人们用头去拱,用手去摸。拱过摸过便合掌闭目念佛诵经,在雪山朝阳下形成了一组充满神性的雕塑。

哲蚌寺雪顿节晒佛

6、色拉寺

全名色拉大乘寺。色拉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也是格鲁派六大名寺之一,与哲蚌寺、甘丹寺又合称拉萨三大寺,也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位于拉萨北郊3公里的色拉山麓。色拉在藏语里是野玫瑰的意思。传说山下修寺时这里长满了野玫瑰,色拉寺因此得名。始建于1419年。寺内藏着大量历史文物,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拉萨藏传佛教格鲁派三大寺之一色拉寺

明永乐十七年(1419),宗喀巴弟子绛钦却杰开始兴建色拉寺,宣德九年(1434)建成。后绛钦却杰应召赴北京,受到明廷隆重礼遇,封为大慈法王。钦赐贵重礼物甚丰,其中有用金泥书写的《大般若经》,朱砂汁书写的汉藏对照大藏经,白檀香木雕刻的十六尊者造像以及金汁画的释迦牟尼转法轮卷轴画等。回藏后将钦赐经像等珍藏于寺内,至今仍存。寺内有结巴、麦巴、阿巴三札仓(经院)。其全盛时期的编制,僧人定额为5500人,仅次于哲蚌寺。

色拉寺僧人有着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传统。1947年,结巴札仓的地方政府原任摄政热振活佛,由于奉行爱国反帝政策,被噶厦政府逮捕,激起了西藏广大僧俗人民的愤恨。结巴札仓的僧人担心热振活佛遭到不幸,曾组织武装营救,同噶厦军队在拉萨北郊发生战斗后因寡不敌众,撤退返寺。热振活佛终于被害。这一事件被称为“热振事变”。

色拉寺主要建筑有措钦(集会殿)、吉扎仓、麦扎仓、阿巴扎仓及32个康村。早期建筑以麦扎仓、阿巴扎仓为中心,后经历代增修扩建,才具有今天的规模,所以平面布局上无整体规划。但色拉寺的建筑密而不挤,杂而不乱,因地制宜,主体突出,体现了格鲁派大寺的特有风格,全然是一座宗教城市。

寺内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工艺品,如绛钦却杰从北京返藏时带回的皇帝御赐的佛经、佛像、法器、僧衣、绮帛、金银器等。其中释迦益西的彩色丝像,长109cm,宽64cm,虽经500余年,但色彩仍很鲜艳。藏在措钦大殿的200余函《甘珠尔》、《丹珠尔》经书全用金汁抄写,十分珍贵。其中以永乐皇帝赐予释迦也失、1410年用朱砂刊印的108函北京版藏文《甘珠尔》(现有105函)最为珍贵,它不仅制作精美,而且是第一部用雕版印刷术印制的藏文大藏经。其中以金职书写的大藏经和。最著名的塑像则是马头明王金刚像。另有明、清两代的卷轴若干。

辩经

这是色拉寺最大特色。作为拉萨三大寺庙之一,色拉寺不如哲蚌寺宏大多彩,但这里的辩经活动却是最为著名。辩经是一种佛学知识的讨论,也可以说是喇嘛们的一种学习方式。色拉寺的僧人们每天有一次辨经活动。这是一种富于挑战性的辩论,双方唇枪舌剑,言词激烈,辩论者往往借助于各种手势来增强辩论的力度,他们或击掌催促对方尽快回答问题,或拉动佛珠表示借助佛的力量来战胜对方。辩论场上的热烈气氛使游人也深受感染。

色拉寺僧人千姿百态、唇枪舌剑的辩经活动

吉扎仓

色拉寺最大的扎仓,面积1702平方米,仅次于措钦大殿。初建于1435年,创建人为贡久洛真·仁钦僧格。仁钦僧格系后藏人,年轻时拜释迦也失为师,后从宗喀巴习显、密教法,并依宗喀巴(格鲁派始祖)意愿建吉扎仓,为第一任堪布(住持)。吉扎仓高四层,仅经堂就有柱100根。经堂内遍挂唐卡、伞盖、帏幔,四周墙壁遍绘释迦传记和各种护法神像。

殿内北部供有多座灵塔和造像。殿内北部供有多座灵塔和造像。从东向西依次为二降神银塔、德钦希巴兰布(著名格西)灵塔、赤钦洛桑扎西(甘丹寺赤巴)灵塔、扎底钦久·强白崔真(著名格西)灵塔、赞布瓦·洛桑坚赞(第二十八任第司)灵塔、达孜米旺·阿旺曲丹(热振第一代活佛)、第一代扎底曲桑活佛灵塔、赤钦·丹巴绕杰(第二代热振活佛)灵塔。在众多的灵塔之间还供奉着第八世达赖(强白嘉措)、第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第二代和第九代热振活佛,以及吉扎仓一些著名的高僧、活佛造像。经堂的西、北部有5个佛殿:三世佛殿位于西侧,殿内供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和八在菩萨像;马头金刚殿(达真拉康),内供吉扎仓创建人洛真仁钦亲塑的马头金刚像,以及依怙神、忿怒神等护法神像,梁柱和墙壁上还挂有许多狰狞的面具,极为恐怖;强巴佛殿内主供强巴佛、十一面观音等塑像;宗喀巴殿主供宗喀巴大师,还供有康)位于经堂东北角,主供妙音铜像。

吉扎仓二楼有两个佛殿:西侧是面容殿(协惹拉康),主供吉扎仓保护神马头金刚的面容:东侧为观音殿(坚热赛拉康),主供观音菩萨像。三楼还有一个尊胜殿(朗杰拉康),所供佛像现已不存。四楼中间为达赖来寺讲经进的卧室,两侧为扎仓堪布(住持)和其他管理人员的住房。

色拉寺最大的扎仓吉扎仓

麦扎仓

色拉寺的早期建筑。始建于1419年,为寺庙创建人释迦也失所建据说始建殿堂毁于雷击,后于1761年由贡钦?强曲彭巴重建。面积1620平方米。经堂中有长柱8根、短柱62根,主供释边牟尼铜像,列供于两侧的造像有未来佛、无量寿佛、药师佛、妙音菩萨、宗喀巴师徒三尊、第七世菩萨、宗喀巴师徒三尊、第七世达赖、第三代策默林活佛(贡觉丹贝坚赞)、帕邦喀活佛等铜像。

经堂北侧有4个神殿:最西边是护法神殿(特乌拉康),主供护法神“特乌”,特乌置身殿堂内的神龛中,只显露出上半身,龛门雕刻飞云中起舞的一对人骨架,门两侧雕刻数十具骷髅;龛中的护法神环眼怒睁,巨口忿张;殿中供奉的六臂金刚、白依怙神、十三面牛头金刚、忿怒神等塑像也都威武可怖,整个殿堂充满神秘恐骇的气氛。护法神殿东侧依次为罗汉殿(乃登拉康)、释迦牟尼殿(祖拉康)和宗喀巴殿(宗喀拉康),殿内分别供有十六罗汉、释迦牟尼佛和宗喀巴大师塑像。

麦扎仓二楼有太阳神殿(尼玛拉康)、甘珠尔经殿(甘珠尔拉康)。甘珠尔拉康原藏有108部金粉书写的《甘姝尔》和其他经典,“文革”中散失;现殿内佛橱中供有千尊度母小铜像。三楼中间为达赖卧室,两侧为扎仓强崔的住室及办公场所。

阿巴扎仓

色拉寺的早期建筑,也是色拉寺的密宗扎仓,1419年由释迦也失创建,当时作为色拉寺的措钦大殿,1710年现措钦大殿建成后始改为扎仓。面积1517平方米。高三层,由经堂和4个佛殿组成。经堂有长柱4根、短柱42根,主供释迦也失塑像,两侧供有贡若坚村桑布、赤钦丹巴让吉、杰尊曲吉坚村、宗喀巴师徒三尊、第十三世达赖喇嘛等塑像。

经堂四壁遍绘壁画,有释迦牟尼传记、六庄严(即龙树、圣天、无著、世亲、陈那和法称)、密集金刚、西方有乐世界等题材。经堂北侧的罗汉殿(乃登拉康)供奉释迦牟尼、十八罗汉和四大天王、马头金刚(为慈悲观音的化身)、忿怒神(为佛在降魔除障时显现的“法身”)等塑像。罗汉殿的东侧是大威德殿(结几拉康),主供大威德塑像(格鲁派主修的护法神)。据说这尊神像是释迦也失特请后藏雕塑家夏艾哇塑的。塑像腹是装藏有热罗扎哇的一个拇指,塑完后释迦也失亲自主持了开光诵经仪式。大威德神像两侧共有吉祥天女、六臂依怙神、四臂依怙神、多闻天王、白梵天王等塑像。

阿巴扎仓二楼为僧房和无量光佛殿(温巴埋拉康),殿中供有无量光佛合金像、贡若坚村桑布包银灵塔、杰尊曲结坚村包银灵塔,还有一座拉藏汗(?~1717年。清代蒙古和硕特部贵族首领)出资修建的善逝塔。三楼主要作为达赖的卧室。

色拉寺周围柳林处处,流水淙淙,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讲经说法之地,有许多僧尼小寺环绕其间,寺东和寺南有普布觉寺、米琼热尼库寺、贡巴萨寺、帕奔岗寺、扎西曲林寺、曲桑寺、嘎丽尼姑寺;寺后还有珠康日却、色拉却顶寺等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