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网古文典籍频道

国学典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学入门 >

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十)(3)

http://www.newdu.com 2016-08-29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7、甘丹寺

(藏文Dga’-ldan,拼音:Gandain),寺院全称“甘丹朗杰林”,甘丹是藏语音译,其意为“兜率天”,这是未来佛弥勒所教化的世界。又称噶登寺、噶尔丹寺、噶勒丹寺,清雍正年间(1722~1735)曾赐名永泰寺。位于拉萨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距拉萨57公里。甘丹寺始建于1409年,是黄教建立最早的寺庙,被认为是黄教发源地,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之首寺,它是由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亲自筹建的,可以说是格鲁派的祖寺,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宗喀巴的法座继承人,历世格鲁派教主甘丹赤巴即居于此寺。1961年,甘丹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十五世纪初。1409年藏历正月初一,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在拉萨大昭寺创立默朗钦法会(大祈愿法会,又称传大昭),集结八千余名僧众,诵经祈祷,进行规模盛大的供奉活动,以扩大格鲁派的影响。历史上称之为“火龙年法会”。此后这种法会每年都举行,一直沿袭至今。法会之后,宗喀巴和堆瓦增巴?札巴坚赞、噶纠瓦?塔玛仁钦等师徒九人,前往旺波尔山勘测地址,在拉萨仁青贝等的赞助下兴建寺庙,由宠仁钦白和仁钦伦布总管。赤妥康、大殿、僧舍七十余间当年建成。跟随宗喀巴的五百名僧侣云集到这里。公元1410年2月5日,宗喀巴被迎请到甘丹寺,主持盛大的开光仪式,并担任第一任甘丹寺池巴。正式建立格鲁派。随后,他的门徒又在拉萨的西郊、北郊建立哲蚌寺和色拉寺,连同甘丹寺称为拉萨三大寺。再加上后来在日喀则修建的扎什伦布寺和在青海湟中县修建的塔尔寺,人们称为格鲁派的五大寺。这些寺院是宣传宗喀巴宗教改革思想的阵地。以后,甘丹寺又经历了九十五代池巴的经营,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由此发展起来的喇嘛教派起初就叫做甘丹派,后来音变而成格鲁派,格鲁即是善规之意。甘丹寺的最高主持人称为甘丹赤巴,意为甘丹寺法台。因为甘丹寺是格鲁派的祖寺,所以甘丹赤巴也是整个格鲁派的主持,地位仅次于达赖和班禅。甘丹寺山下不远有莫寺,过去是西藏地方政府四大护法之一的拉莫神巫预言占卜之地,与甘丹寺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寺甘丹寺

宗喀巴

(1357~1419),名罗桑扎巴,后尊为“杰仁波且”(意为宝贝佛爷),出生于青海湟中县。他的出生地藏语叫做“宗喀”,所以称为宗喀巴,意为宗喀地方的人。他幼年出家为僧,童年时代就受到良好的宗教教育,16岁到藏传佛教的中心地区——卫藏各地拜访名家名师,深造研习佛理。明洪武九年(1376)师从大学者贡噶贝学习显密经论,在其推荐下又拜另一名萨迦派大学者仁达瓦?蕃奴洛追为师。大约在25岁时受比丘戒正式出家,并开始撰写佛教论著。此后一段时期,深受在佛教史上神秘人物乌玛中观思想的影响。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基本结束显密教奇形怪状,开始从事宗教活动逐步掀起了一场以倡导业守戒律为核心的宗教革新运动。

从元朝末年到明朝初年,西藏的萨迦教派政权已经崩溃,西藏佛教各教派之间为争夺权势进行着长时期的征伐。由于戒律废弛,一些教派的上层人物享有很多特权,拥有大量的财富,穷奢极欲,纵酒贪色,生活放荡,完全与佛教教义背道而驰。在这种形势下,宗教改革家宗喀巴为重新振兴佛法,宗喀巴周游四方,讲经传法,吸收门徒,并提出宗教改革的主张。宗教改革的内容有三点:一、要求憎人遵守戒律,强调僧人不同于世俗人,反对僧人生活放荡、追求利禄权势,严禁僧人娶妻生子,不准僧人干预世俗事务。二、摆脱单一世俗农奴主对寺院经济的操纵,主张与各地方势力广泛建立“施主”关系,依靠各地“施主”在经济上给予资助。三、主张学经要注重修习次第,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先显宗后密宗,先闻思后修习。纠正了西藏佛教各教派当时盛行的种种弊端。明建文帝三年(1401)宗喀巴制定戒律实施细则,又举办精其寺法会。明永乐七年(1409)宗喀巴成功地举办了在西藏教历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拉萨大祈愿法会。这次法会以及随后甘丹寺的建立,标志着藏传佛教史上一个注重戒律约束、讲究修习次第的新教派——格鲁派的诞生。此后,宗喀巴的主要活动是著书立说、讲经说法,著有《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等,使新诞生的格鲁派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期间,他派弟子释迦也失赴京觐见明帝,与明皇室建立了联系。

明永乐十七年(1419)宗喀巴在甘丹寺圆寂,灵塔内尚存宗喀巴的肉身灵塔。宗喀巴修行的山洞位于寺庙东头的制高点上,这也是一处著名的古迹。在它下面是宗喀巴的寝宫,宫内尚存有宗喀巴的经书、法衣、印章等遗物。

在喇嘛教的各教派中,宗喀巴创建的格鲁派是最晚形成的一派。但由于宗喀巴所进行的宗教改革,恢复了佛教的权威及其号召力,既有僧侣广泛的拥戴,又适合统治阶级的需要而取得他们的支持,所以格鲁派后来居上,成为西藏佛教中最大的教派。格鲁派整顿教规,严格戒律,改革寺院组织,把学经制度规定得很严格。寺院的经学院性质更为明确。因此,措钦、扎康、康村建筑,以及寺院的总体布置,都是围绕着学经而展开的。建筑上为了适应这种功能要求,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这对以后的寺院建筑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它无论在政治、宗教,还是在建筑、艺术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藏文史籍高度赞扬宗喀巴和格鲁派,称其为“典范的教主”、“典范的正教格丹宗派规”。由于格鲁派僧人都戴黄色僧帽,所以汉语多称其为黄教。宗喀巴去世后,传承他的事业的,是他的两个门徒:一个名叫根敦珠巴(1391—1474),以后被黄教追认为第一世达赖喇嘛,相传系观世音菩萨化身;另一个名叫克珠杰,以后被黄教追认为第一世班禅,相传系无量光佛化身。

在西藏的寺庙中,普遍都供奉着宗喀巴及其弟子的偶像,藏族人对宗喀巴的尊敬,其地位仅次于释迦牟尼佛。宗喀巴去世的日子,也成为西藏佛教中的一个节日,称为“燃灯节”。每年到了藏历十月二十五日晚上,人们都将燃着的灯放在窗台上,以纪念宗喀巴大师的圆寂。

宗喀巴铜像

西藏民主改革前,甘丹寺定编住寺僧人为3300名,实际多时达5000~6000人。甘丹寺佛教建筑主要由措钦大殿、宗喀巴寝殿、羊八犍经院、宗喀巴灵塔祀殿、绛孜扎仓、夏孜扎仓及23个康村、20个米村组成。

措钦大殿

意为大经堂,即大雄宝殿,为甘丹寺内寺院主要建筑。建于1409年,宽43.8米,深44.7米,有大柱108根,可容纳3300名僧内同时诵经。最初(1409年)是在达孜宗本索朗多吉的资助下修建的三层大殿。这是甘丹寺最早修建的佛堂之一,也是宗喀巴和历任法台的卧室,1720年又进行了扩建,1749年由晋美多吉进行了扩建,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到18世纪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时期加盖了金顶。由于殿内保存有宗喀巴和历任法台的衣物,所以又叫存衣殿。殿内主供的是未来佛强巴佛,后增供宗喀巴等鎏金铜佛。殿中设有五只金色狮子承抬的法座,名为“甘丹拾赤”,也就是由宗喀巴创建黄教后的法座。殿后左侧有一小殿,门额上有一组“兜率天”的影塑,塑造技艺极其精细逼真。小殿内有宗喀巴静坐的禅床及纯金汁书写的全套《甘珠尔》和《丹珠尔》藏文大藏经。殿内的设置、供器、装饰等物均系明代文物。大殿中有一根大柱很奇特,它离开地面有一掌厚的距离,到甘丹寺朝佛的人都要摸一摸柱底,以祈祷吉祥为寺内讲经诵法的场所。

措钦大殿供奉的宗喀巴鎏金铜佛

羊八犍经院

位于措钦大殿(亦称拉基大殿)左侧。高四层,有柱72根,面积800平方米。于1409年兴工建造,1416年建成,1610年第四世班禅罗桑却结加盖了金顶。殿内后墙有巨石一块,相传是由印度羊八犍地方运来,故此殿名为“羊八犍”,为该寺的主要护法神殿。殿正中主供“吐旺慈诚玛”(即观音菩萨的化身像)的鎏金铜像及坛城,据说该像比大昭寺内的主佛释迦牟尼像还高10厘米,其佛龛亦皆鎏金铜制成,并镶以各种珍珠宝石,极其华丽。经院内还建有护法神殿,主供一尊大型怖畏金刚泥塑像,狰狞可怕,身色青黑水牛头,阴阳二体交接,有9面34臂16足,手持各种法器,足踏各种魔物。此外,还有护法神“当钦曲杰”、“大黑天”、“桑旺寺巴”帕鲁不动佛等32尊像,左有吉祥轮胜乐鲁意神像62尊,右有瑜伽本尊金刚界13尊及3座坛城。这些坛城都是鎏金铜制造,其中神像皆系白银铸造,塑制精细,装扮得金碧辉煌,加上四周优美的壁画,高悬的幢幡装饰,华丽的柱体梁枋,满目琳琅,犹如龙宫宝殿。

羊八犍经院的最高层是宗喀巴及历代甘丹寺法台的灵塔殿。高三层,面积达360平方米。1419年10月25日宗喀巴在赤妥康圆寂,1420年他的弟子达玛仁钦等修建了这座祀殿,并用900两白银在殿内建银塔1座,保存宗喀巴的肉身遗骸。灵塔初为银皮包裹,后于第十任甘丹赤巴根敦平措(亦名“益西白桑”)时,据说得洛桑丹增(固始汗之孙)以青海地区所属的一年税收变为黄金全部包裹于塔身,并饰以名贵珠宝,成为一座极其富丽的金塔。1921年,第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对塔殿加以修葺,其外表更为华丽。灵塔左右还供有江央藏嘏等祖师塔7座。宗喀巴的灵塔外罩有蒙古包状的檀香木帐幕,账内有帘幔,塔顶覆以伞盖,十分华美。此后,每任甘丹赤巴圆寂后都在这个殿内修建灵塔,到解放前夕,这时已修建了灵塔95座。

里玛神殿

甘丹寺内的里玛神殿,供奉着法王扎巴坚赞献给宗喀巴的释迦牟尼降魔像和以巴大威德怖畏金刚坛城为主的宗巴喀巴修学密宗的各种本尊像一百多尊;释迦能仁殿主供释边牟尼佛、强巴佛、文殊菩萨及宗喀巴等十多尊神佛像,据说该殿是第五任甘丹赤巴洛卓曲迥兴建;上师殿从有宗喀巴及贾曹兴杰、克主杰“三师徒”为主的鎏金铜像十多尊,并供有16尊者等刺绣唐卡;供有宗喀巴的牙齿、舍利子,有自然形成的石纹殊菩萨及宗喀巴的主要本尊、大白伞盖佛母诏卡,有克主杰亲手塑的宗喀巴泥塑像。此外,寺内还供奉有据传为释迦牟尼亲自雕刻的象牙佛像、龙树以恒河泥沙塑成的象牙佛像、龙树以恒河泥沙塑成的佛像、以宗喀巴头发装藏的宗巴像等,最受人们景仰崇拜。

夏孜扎仓和绛孜扎仓

甘丹寺内的两大扎仓。绛孜扎仓(意为“北顶僧院”)是第二任甘丹赤巴克主杰的寝殿,也是他日常起居静修之所。系宗喀巴亲传弟子霍尔顿?朗嘎白哇兴建。经堂有柱84根,面积达930平方米,可容1500名僧人诵经。扎仓内主供释迦牟尼给弟子们说法像和吉祥天女护法神像,还有克主杰亲手塑的密集金刚坛城及主要本尊大威德怖畏金刚单身像。夏孜扎仓(意为“东顶僧院”)是宗喀巴亲传弟子夏尔巴?仁钦坚赞所建。经堂有柱88根,面积近1000平方米,可容1500名喇嘛同时诵经。两扎仓的教、学经论为宗喀巴三师徒的论著。两扎仓的堪布称“曲吉”,负责甘丹寺的行政和教务,绛孜曲吉由下密院的堪升任,夏孜曲吉由密院的堪布升任。而后由绛孜和夏孜两扎仓的堪布轮流承继格鲁派的法主。据史书记载:从宗喀巴创立格鲁派为始祖以来,共传法台97任。

甘丹寺中藏有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有1757年清代乾隆皇帝赐予该寺镶满金银珠宝、书有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的盔甲,国家特级文物、纯金汗书写而成的藏文《大藏经》中的整套《甘珠尔》佛经,由十六罗汉和四大天王等组成的整套二十四幅的缂丝唐卡“唐绣”,这些文物都展示出明清两代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之间的亲密关系。其中二十四幅“唐绣”要展示三周,形成了该寺一年一度规模盛大的“甘丹绣唐节”。寺内还保存着历代甘丹赤巴的遗体灵塔九十余座,并藏有许多明代以来的文物和工艺品。甘丹寺的壁画和雕塑都很精美,保存的文物也不少。除了上面提到的乾隆的盔甲外,还有许多制作精美的丝织“唐卡”,其中很多是明代早期的江苏刺绣,是宗喀巴的弟子释迦也失去南京受封以后,从内地带回拉萨献给甘丹寺的。甘丹寺内拥有众多的珍贵历史文物:有清乾隆皇帝御赐的御用珍宝盔甲,有宗喀巴升座时的法座和圆寂时的禅床,有明永乐皇帝赠赐的24幅唐卡,还有固始汗的坐垫等,足以显示该寺历史之悠久和宗教地位之崇高。每年藏历10月25日是宗喀巴忌日,白天展挂大佛像(长26米,宽10米),晚上全寺燃灯示敬,仪式极为隆重盛大,为该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称“甘丹昂却”,意为燃灯节。

甘丹寺“燃灯节”展挂的大佛像

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甘丹寺遭到了严重破坏,古老的建筑全部被拆毁,只留下残垣断壁,寺内的大量文物也基本上被洗劫一空,连宗喀巴的灵塔也被砸毁,据说上面的一块世界上排第三大的金刚钻也不知去向,只有小部分贵重文物得以保存下来。所以很多其地区的老百姓很讨厌甘丹寺一带的人,说他们拆了甘丹寺,以后永远也富不起来。

8、扎什伦布寺

又称“吉祥须弥寺”,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寺庙位于日喀则市城西的尼色日山坡上,是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寺庙,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格鲁派的“四大寺”。又与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是黄教建于后藏地区的主要寺庙。为四世之后历代班禅喇嘛驻锡之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历代班禅喇嘛驻锡之地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

明正统十二年(1447),宗喀巴最小的弟子,后来被追溯为一世达赖喇嘛的根敦珠巴(根敦主),在当时的后藏大贵族曲雄郎巴索朗白桑和琼杰巴索朗班觉的资助下,兴建扎什伦布寺,历时12年建成。开始寺院定名为“岗坚典培”,意为雪域兴佛寺,后被根敦珠巴改成现在的名字。万历二十八年(1600)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任该寺住持时又对该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四世班禅是第一个被册封的班禅喇嘛,从此扎什伦布成了历代班禅喇嘛的驻锡之地。历代班禅对扎什伦布寺均有扩建。

扎什伦布寺扎什伦布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周围筑有宫墙,宫墙沿山势蜿蜒迤逦,周长3000多米。寺内有经堂57间,房屋3600间,整个寺院依山坡而筑,背附高山,座北地向阳,殿宇依次递接,疏密均衡,和谐对称。金顶红墙的高大主建筑群更为雄伟、深厚、壮观。远处眺望,楼台醒目,殿堂叠耸,金碧辉煌,宏观而壮美。寺内主要建筑有大经堂(错钦大殿),脱桑林、夏孜、吉康、阿巴四个札仓(经学院)。此外,时轮殿、印经院、汉佛堂等也颇具规模。时轮殿的四壁书架上藏有许多古代藏文经典,供有宗喀巴及其上首弟子贾曹杰和克主杰的塑像。印经院藏有著名佛经和历世班禅传记的印版,其中以30多卷本的《宗喀巴传》最为有名,流传甚广。寺院东部还有8座灵塔殿。寺内藏有大量经书和珍贵文物,其中价值较高的要算悬挂在“加纳拉康”内清乾隆皇帝的画像和收藏在此的各种文物。有宋、元、明、清时代的影青、青花、龙泉等名贵瓷器,有丝或织绵的佛像卷画,有玉石、水晶等工艺品和明代铜佛等,都是传世的珍贵文物。最大的强巴佛高达26.2米。

措钦大殿

又称大经堂,为扎什伦布寺寺最早建筑,也是扎什伦布寺的主殿。大殿前部是大经堂,经堂的中央是班禅的宝座,经堂后面的三间佛殿,释迦牟尼殿居中,西侧是弥勒殿,东侧为度母殿。大殿内同时可容2000多人诵经。供奉的佛像除释迦牟尼佛及其大弟子外,两边柱上还刻有建寺人根敦主与四世班禅的立像;周围有宗喀巴师徒和80位高僧造像等。殿门外是由回廊围成的院落,是寺院的讲经场。讲经场四壁,有石凿而成穴居于洞壁的佛教祖师,四大天王、十八罗汉和形态各异的一千尊佛像和八十位佛教高僧及各种飞天仙女、菩萨。大经堂内,48根朱漆大柱遥相挺立,承托殿顶殿堂正中有班禅的宝座。过去班禅大师经常在这里向全寺僧人讲经布道,也是喇嘛们进行宗教答辩的场地。

大弥勒殿

在大殿西侧,藏语称“绛巴康”,所以又称“强巴佛殿”。 强巴佛就是汉地佛教的弥勒佛。在藏传佛教中,强巴佛是掌管未来的未来佛,所以很受信徒的重视。

札什伦布寺主殿大弥勒殿

大弥勒殿建于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由九世班禅曲吉尼玛主持修建。

大弥勒殿是座高大宏伟的五层大殿,下面还有两层回廊。殿高30米,建筑面积862平方米。佛殿全为石垒砌,接缝密实,庄严肃穆。整个佛殿分四大阶梯状,层层收拢高出。每层顶角各卧雄师一尊。上部殿檐系缀铜铃,殿堂以铜柱金顶而装饰,气势雄伟壮阔。强巴佛殿前,经幡高高矗立,直指云霄。强巴佛蹲坐在高达3.8米的莲花基座上,面部朝南,俯瞰着寺宇,佛像高26.2米,肩宽11.5米,脚板长4.2米,手长3.2米,中指周长1.2米,耳长2.8米,由尼泊尔工匠与藏族工匠与藏族工匠合作制成。是巨型雕塑行列中的珍品,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铜塑佛像。铸造这尊佛像,由此及110个匠,花费4年时间才完成。共耗黄金6700两、黄铜23万多斤。佛像眉宇间白毫镶饰的大小钻石、珍珠、琥珀、珊瑚、松耳石1400多颗,其它珍贵装饰为数更多。

大弥勒殿佛像眉宇间白毫镶饰的大小钻石、珍珠、琥珀、珊瑚、松耳石1400多颗

灵塔殿

札什伦布寺内建有七座历世班禅灵塔殿。灵塔大小不一,塔身都饰有珍珠和玉石。每座灵塔都燃点数量不等的大小酥油灯,终年不熄。塔内藏有历世班禅的舍利肉身,扎什伦布寺里修建的班禅灵塔原有8座,“文革”中,五至九世班禅灵塔祀殿被毁。1985年至1989年,十世班禅大师为五至九世班禅重新修建了一座合葬灵塔殿,取名叫“扎什南捷”(吉祥的天国)。四世班禅的灵塔,在七十年代重建在原五世班禅的灵殿里。灵塔殿中以安放以四世班禅的灵塔的觉干夏殿最为豪华。建于1662年,塔高11米,金银为底,银皮裹身,嵌有珠宝玉石等物,塔内放有四世班禅遗骨。其中以安放以四世班禅罗桑曲吉(1567——1662)的灵塔的觉干夏殿最为豪华。扎什伦布寺初建成时,当时只有大经堂下面一层。规模不大,僧人也不算多,四世班禅时,大经堂扩建到三层,并修筑了其它经堂,这也是扎什伦布寺最大的一次扩建,它对于弘扬佛法,传教授义,扩大扎什影响起了积极作用。后来经过历代班禅的扩建,才形成了今天这样的规模。四世班禅活了94岁。由于他对扎什伦布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僧徒们为纪念他,建造了这座豪华的灵塔殿堂。这座灵塔殿堂,用了四年零一百三十天时间,于公元1666年建成,灵塔高11米,花费黄金2700余两,白银3.3万两,铜7.8万斤,绸缎9000余尺,此外,还有珊瑚、珍珠、玛瑙、松耳石等共7000多颗。

觉干夏殿四世班禅的灵塔

甲纳拉康佛堂

甲纳拉康意为“汉佛堂”,是西藏其它寺院不曾多见的佛堂。汉佛堂是七世班禅时建造的,堂内陈列清代皇帝赠送给历世班禅的礼品。楼上悬挂乾隆皇帝的世幅画像。堂内除珍藏大量的金银玉器外,还保存着封印、佛像、瓷器、织品等重要文物。佛堂内珍藏着历代皇帝赠送班禅的永乐古瓷、金银酒盏、茶碗碟盘、玉石器皿、纺织品类等诸多礼品。最早有唐代的九尊青铜佛像,相传是文成公主带进藏的。晚些的有元朝时期的一尊骑在野猪上面的赤身女度母铜像,还有清朝皇帝赐给班禅的一枚重16.5斤,上镌汉、蒙、藏三种文字的金印。此外,还有宝石佛珠,封诰敕书、经卷等。

汉佛堂偏殿为清朝驻藏大巨与班禅的会晤堂。正殿,挂着清朝乾隆皇帝身穿袈裟,手端法轮的大幅画像,像下立有道光皇帝的牌位,上写有“道光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文字。每逢皇上下诏,班禅接旨受封后要在皇帝牌位前叩首谢恩。汉佛堂内的文物,不言而喻地证明西藏地方与历代中央朝廷的隶属关系。

展佛台

位于扎什伦布寺的东北部,由一世达赖根敦珠巴为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佛、涅磐而建,后经四世班禅洛桑曲吉进行了大的修建,建成于1468年。每年藏历5月15日前后三天,在扎什伦布寺举行隆重的展佛活动,将过去佛(无量光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强巴佛)这三大幅刺绣佛像展挂在高32米、台底宽42.5米、上宽38米、厚3.5米的展佛台的向阳面壁上,僧众和信教群众要顶礼膜拜,敬上哈达,磕头祈求佛祖祛灾降吉,使人间安乐如恒。扎什伦布寺的展佛台,西藏黄教各大寺院绝无仅有,其为扎什伦布寺一大特点。

札什伦布寺独有的展佛台

9、萨迦寺

萨迦寺坐落于西藏自治区萨迦县奔波山上,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主寺。寺名取自当地土地的颜色。萨迦,藏语意为“灰白色的土地”。

萨迦寺用象征文殊菩萨的红色、象征观音菩萨的白色和象征金刚手菩萨的青色来涂抹寺墙,所以萨迦派又俗称为“花教”。

在历史上,萨迦寺曾与布达拉宫和桑耶寺并列,殿宇宏伟,布局紧凑。 萨迦寺分为北寺和南寺,其中北寺毁于“文革”,现仅存南寺。

藏传佛教萨迦派(花教)的主寺萨迦寺

萨迦寺内藏有大量有着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文物,如印章、典籍、佛像等,大量藏书都是元朝遗传下来,很多是独一无二的珍本和孤本。萨迦寺有四件珍奇的宝物,即贡布古如(由竹青白瓦巴从印度请来的依怙神像)、朗结曲丹(由大译师帕白洛扎瓦修建的佛塔,塔里经常出水,被视为神水)、文殊菩萨像(系萨班的本尊像,据说在像前念七天文殊经就能打开智慧之门)、玉卡姆度母像(八思巴供奉的本尊佛像)。萨迦寺的历史文物非常丰富,寺内藏有大量元代缮写的经典和元朝皇帝的赐品。作为西藏地方和中央政府关系的历史见证,保存有元代中央政府给萨迦地方官员的封诰、印玺、冠戴、服饰;有宋元以来的各种佛像、法器、刺绣、供品、瓷器以及法王遗物等。其中年代悠久、制造精美、价值很高的文物有两颗印,一为玉质梵文印,一为铜质刻有汉、藏、蒙三种文字的三体印,上面刻有汉文“成化二十一年九月礼部造”字样。据不完全统计,萨迦寺的各种佛像约有两万多尊,其中很多系元、明以来的珍贵文物,其中铸有“大明永乐年施”款识的铜佛有数十尊。萨迦寺的镇寺之宝是当年忽必烈送给八思巴的一个黑木匣子,匣中有一只硕大的白皮书海螺,寺中僧人视其胜于生命,只有宗教吉日才开启木匣,捧出海螺由高僧吹奏。萨迦寺收藏的各种瓷器约有2000余件,其中多为元、明时期的瓷器,也有少量宋瓷。唐卡和壁画是西藏寺院绘画艺术的两大奇葩,萨迦寺仅唐卡就存有3000余幅,据鉴定,宋、元、明时期的珍贵唐卡有360余幅。萨迦寺壁画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尤以元代的壁画最具特色,其中一幅壁画生动地记述了八思巴觐见元世祖忽必烈的情景,是西藏为祖国民族大家庭一部分的又一重要见证。萨迦寺藏有萨班的袈裟一件,翠红金丝缎面、红绸里、绣花鞋一只,系内地制品,八思巴遗物有凉帽一顶,鞋三只,也系内地制品。此外,该寺还珍藏有元代武器多件,都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寺和南寺

萨迦寺分为北寺和南寺,北寺是吐蕃贵族昆氏家族的后裔昆?贡却杰布(1034-1102)所建。北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昆?贡却杰布发现奔波山南侧的一山坡,土呈白色,有光泽,现瑞相,即出资建起萨迦寺,因此土色而称为白宫”(亦称古绒寺)。昆?贡却杰布以后,经过几代经营,北寺逐渐形成规模巨大的宫殿式建筑群。北寺在文革中被毁,如今已经荡然无存。一眼望去,北边那片浩大的废墟仍有当年的恢弘之势。星罗棋布的村舍沿山脚向平原展开,直至与县城连接起来。那些别致的房屋有秩序地排列着,古朴的街巷也很有规矩,这种形制独特的村舍在西藏可并不多见。据说萨迦南寺中珍藏有北寺原貌的木雕模型,不易见到。

现在能看到的萨迦寺是南寺。萨迦南寺是公元1268年八思巴委托萨迦本钦(萨迦本钦是元朝时西藏萨迦地方政权的首席官员)释迦桑布主持兴建的。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发思巴由萨迦起程赴大都,途次吉热寺,盛赞吉热寺殿堂庄严。送行的萨迦本钦-释迦桑布返回萨迦后,立即征调13万户民工,仿吉热寺式样,建萨迦南寺。当时,一些汉族工匠也参加了施工。后屡次扩建整修,气垫宏伟,平面呈方形,高墙环绕,总面积14760平方米。基本上仿照汉区古代城池样式,是具有很好防御性能的坚固城堡。南寺墙高而厚,东西长约166米,南北宽100米。墙上有40个“马面”,四角置碉堡,四面有门楼,寺外有围绕寺墙的人工河,现仅存遗迹。寺墙涂有红、白、黑三色:分别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萨迦派俗称“花教”,即本于此。

南寺内主要建筑为大经堂,正殿高约10米,总面积5775平方米,可容纳近万名喇嘛诵经。正殿由40根巨大的木柱支撑直通房顶,最粗的木柱直径约1.5米,细的也有1米左右。其中前排中间的四根柱子,被称为四大名柱:加纳色钦嘎瓦(即“元朝皇帝柱”据传为忽必烈所赐)、猛虎柱(相传此柱由一猛虎负载而来)、野牛柱(相传此柱为一野牦牛用角顶载而来)、黑血柱(相传是海神送来的流血之柱)这几根柱子顶天立地,没有一点接缝,据考证来自萨迦县南边的陈塘沟谷,属于喜马拉雅自然保护区。

萨迦寺南寺大殿

大殿内供奉着释迦三世佛像和萨迦五祖,灵塔殿内还有历代萨迦法王的灵塔。即所谓萨迦五祖。萨迦教派一度是西藏占统治地位的教派,其领袖人物都出自昆氏家族。昆氏家族是吐蕃时期的老贵族世家,传说在赤松德赞时期,昆氏家族的人做过内相。贡乔杰布以后的五位萨迦派领袖被尊崇为萨迦五祖。殿后,为藏经库,中有1万多部经典是发思巴时期集中卫、藏、康等地区的缮写家,用金、银、朱砂汁和墨汁精工写成的珍品。另有一部“方经”,长、宽各1米余,用夹板保护,全部用金汁写成,被视为写经中之珍宝。全寺共有佛教经藏4万多卷,包括一部分贝叶经。因寺内藏有大量珍贵经卷和图书,故有“第二敦煌”之称。大殿右侧,有一只高一尺半的玉钟及一块长方形的玉板,被称为寺内两宝。玉钟用以罩佛前的长明灯,玉板上刻有一首汉文诗,落款为“醒石”。周围还陈列有中国历代王朝赏赐的瓷器及元代皇帝赐给的法衣、盔甲、靴等文物。壁画主要集中在主殿楼上,画有萨迦派历代祖师、高僧图像及一些佛教故事。另有图案别致的多种密宗坛城画,有些为元代作品。正殿中还收藏有数以百计的画卷,记载着萨迦派发展的历史,是西藏古代珍贵的艺术作品。现北寺已毁,南寺保存完好。

大经堂内大型曼陀罗(坛城)壁画

萨迦南寺曾经过多次维修,特别是在1948年的大修中,局部有较大的改变,在大殿前增加了一些附属建筑物,大殿内的木板壁改成了泥墙,重绘了不少壁画,尤其是把围墙上开有垛口的女儿墙改成西藏形式的平合檐等。但从整体上看,南寺融藏汉建筑风格于一体,是藏式平川式寺庙建筑的代表。

喇让

原指西藏宗教领袖的住所,后演变为宗教领袖办理政教事务的机构。萨迦王朝当政时期是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因此,萨迦寺除了具有规模宏大的寺院外,还有一些官署府邸之类的建筑,称为“喇让”,“喇让”为父子相承。公元1265年八思巴回萨迦寺时,为他自己建立了一个“喇让”,专门管理他的私人财物和有关事宜。八思巴死后,传至14世纪前半期贡噶洛珠坚赞时期,萨迦昆氏家族分裂为4个“喇让”: 细脱喇让、拉康喇让、仁钦岗喇让和都却喇让。萨迦法王的宝座也由这4个“喇让”轮流继任。

萨迦南寺细脱喇让的建筑为一长56.6米宽40米的长方形四合院,高四层共16.3米。原来是八思巴任法王时管理卫藏十三万户时的官邸,后来一直是萨迦王朝的政府所在地,最后成为四大喇让之一。拉康喇让的建筑原是八思巴圆寂的地方,在萨迦南寺大经堂右侧城堡内,有三楼一顶,高与大殿差不多,后为四大喇让之一。仁钦岗和都却两个喇让,均为八思巴时代的建筑,具有相当规模。至15世纪时,三个喇让绝嗣,而都却喇让的阿旺贡噶仁钦和白玛顿堆旺久兄弟,为了争夺萨迦法王的王位,发生矛盾,互不相让,于是分别建立彭措颇章和卓玛颇章两房,萨迦法王就分别由这两房中的长子轮流担任。他们的宫殿建筑当然也是萨迦寺院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萨迦南寺最大的喇让“细脱喇让”

“乌则”、“古绒”的藏书室

萨迦寺从建寺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其间萨迦王朝统治全藏70余年,寺内所藏文物极其丰富,其中尤以经书最为著名。萨迦寺的图书资料集中在三个地方,即北寺的“乌则”、“古绒”的藏书室和南寺的大殿,藏书的总数约有24000函左右。“乌则”为该寺最早的藏书室,据说在八思巴以前就放满了图书,八思巴时代也有少量的珍本藏入该室。该室除藏有大量古藏文抄本外,还有为数不少的梵文贝叶经和汉文经卷。这些经书部部都由金汁、银汁、朱砂或墨汁精工写成。南寺大殿的藏书数量最多,据说这里的书籍是八思巴任法王时集中了全藏的书写家抄写的。“古绒”藏书室内的绝大部分藏书也是手抄本。其书写时代可能稍晚于“乌则”和南寺大殿。此外,这里还藏有一部明永乐八年附有御制后序的内地印制《华严经》。北寺“古绒”藏有天文、历算、医药、文学、历史等方面的藏文书籍3000函,其中很多是宋、元、明各代的手抄本和稿本,而且多为历代法王批注校释过的珍本。现在保存完好而又为人们特别珍视的要算南寺大殿法墙中的藏书,大殿后部和左右两侧靠墙处为通壁大书架,架上摆满了经文典籍,大小版本约有2万余函,其中最大一部名为“八千颂铁环本”经书,长1.31米宽1.12米。这些经典中有的珍本和孤本,是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因此,有些学者认为萨迦的藏书和壁画可以同敦煌相比美,称之为第二敦煌。除这三个较大的藏书室外,其它小殿和两个法王的颇章内,也有为数不少的抄本和印本书籍。

除些之外,萨迦寺还存有历史档案文件十作箱,据说其中有不省是萨迦派执政时期的重要文件,其它多系乌拉差役、税收、封文、民间诉讼之类的文件,是研究西藏土封建农奴制度的珍贵资料。此外,萨迦寺还藏有印版2000余块,其中有“萨迦历代史略”、“萨迦教主法王传记”、“萨迦传法记”等颇有价值的印版。

萨迦寺的“乌则”、“古绒”的藏书室

金刚神舞法会

这是萨迦寺主要的也是独特的法事活动。萨迦寺每年都举行或大或小多次法事活动,其中规模较大、独具特色的要算萨迦寺夏季和冬季。萨迦寺夏季神舞在每年藏历七月进行,冬季社舞历十一月十十九日开始。神舞表演时,舞者都戴着萨迦寺护法神和各种灵兽面具,神舞用简单的故事情节,形象地反映了藏传佛教密宗神舞的灭杀魔鬼的基本内容。每年适逢这两个法会时,成千上万的远近僧俗群众都要赶到萨迦寺朝拜观瞻,祈祷神舞能给人间带来幸福和吉祥。

萨迦寺冬季金刚神舞法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