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网古文典籍频道

国学典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学入门 >

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三)(3)

http://www.newdu.com 2016-08-29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27.西黄寺

位于位于北京市区东北部朝阳区安定门外黄寺路中段,与东黄寺并称黄寺或双黄寺。清初,清廷为了融洽与西藏地方势力之间的关系,顺治八年(1651)派恰噶和喜饶喇嘛去西藏邀请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1617-1682)进京与顺治皇帝会晤,遂命建造西黄寺供达赖喇嘛驻锡。顺治九年(1652)西黄寺建成。是年,五世达赖喇嘛率领西藏僧俗官员侍从三千多人,历时九个月到达北京。12月16日,清世祖在南苑隆重接见了达赖五世,接受达赖五世进贡的马匹和珍宝。第二天,达赖五世坐着清世祖特赐的金顶黄轿,奉旨移居西黄寺。从此,西黄寺成为达赖五世在北京的驻锡之地,达赖五世多次在此讲经布道,举行法会。1653年2月,达赖五世辞归西藏,顺治皇正式册封达赖喇嘛五世阿旺罗桑嘉措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从此,“达赖喇嘛”称号正式法定下来。以后历世达赖喇嘛传世,必经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乾隆四十五年(1780),西黄寺又成为六世班掸的安禅说法之所。班禅额尔德尼巴丹益喜(1783-1780)于1779年5月,自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起程,随行上千人,自青海、蒙医察到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乾隆皇帝为迎接班禅,在避暑山庄修建了班禅行宫须弥福寿之庙。1780年7月22日,班禅六世到避暑山庄依清旷殿晋见乾隆皇帝,献上金佛像、法器等,祝贺乾隆皇帝七十寿诞,气氛友好热烈。次日,乾隆亲临须弥福寿之庙看望六世班禅,并在这里听班禅讲经。农历九月二日,班禅六世抵京,驻锡在西黄寺。班禅六世在此讲经弘法,王公大臣纷纷前来朝参,善男信女川流不息,前往西黄寺顶礼膜拜。12月2日,六世班禅因病在西黄寺圆寂,震惊朗野。乾隆皇帝辍朝一天,命北京所有佛寺诵经49天,为班禅超度。清政府用赤金铸六世班禅像一尊,供于西黄寺大殿,另用赤金七各两营造一座金塔,将六世班禅肉身移至塔内。1781年春,清政府派理藩院尚书博清额护送六世班禅的骨身舍利金宝运回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为了纪念六世班禅,在西黄寺里建造了六世班禅衣冠塔,称清净化域之塔因塔内安葬有班禅六世的衣冠经咒,故又称“班禅塔”。从五世达赖、六世班禅开始,历世达赖与班禅,每隔一年都派官员和喇嘛来北京朝贡,他们照例都在西黄寺居住。从蒙古各部来京朝贺的佛教徒也都在西黄寺居住礼佛“文革”前为班禅驻京办事处管理,接待西藏来京喇嘛。该寺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1987年9月,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亲手创建的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在西黄寺成立。每年都有来自西藏、内蒙古等地的活佛高僧在这里接受高等佛教教育。该寺遂成为培养藏传佛教高级僧侣、佛学研究人才和对外学术交流人才的摇篮。西黄寺现为国家统战部管理,尚不接纳游客参观。

西黄寺坐北向南,建筑面积占地约19000余平方米,共有殿堂房屋59间。均以黄琉璃瓦覆盖,红墙苍松,佛塔嵯峨,气势非凡。寺内依中轴线南北而列有山门殿、大殿、牌坊、东西配殿。临街的三间前殿,绿琉璃瓦黄剪边歇山调大脊顶,旋子彩画,五彩斗栱,前檐明间为红漆棋盘大门,后檐为菱花格扇门窗,砖石台基。殿左右外围墙上各有一座灰筒瓦箍头脊悬山顶的角门,殿内原有四天王泥塑像。垂花门内正殿五间,殿前有月台,中间有雕龙丹陛。殿内井口天花,井心绘曼陀罗花,花心书为藏文。大殿左右各有配殿三间,正殿后面有一条高台甬道通向石塔,即清净化城塔石塔。第二进有正殿五间,殿前有东西碑亭两座。东碑记述班禅六世入京的功绩和建造清净化域之塔的意义,正面为汉文,背面为藏、满两种文字,西碑有乾隆题诗。

北京西黄寺

西黄寺内大殿

清净化城塔

又称“班禅塔”,为藏式白塔。白塔建在高3米多的塔台上,塔台平面呈亚字型,四角均向内收二折,四周围以白石栏杆。塔台南面和北面各有一座四柱三楼通体为汉白玉雕成的仿木结构建筑的牌坊,南面正向的牌坊题额为“慧因最上”、“妙祥真空”;北面居后的题额为“圆觉观音”、“华严海会”。楼顶为庑殿式,楼下拖斗栱,额枋浮雕龙凤和藏文经咒;二边楼柱面上浮雕缠枝八宝,正楼阳面刻清高宗书楹联,石柱和抱框为整石雕成,柱脚用浮雕莲瓣串珠夹柱石,中间锢以铁箍。南面台阶两侧各有石雕辟邪一头,昂首吐舌,身附短翼蹲于石须弥座上,形象十分生动。塔台四角各有约7米的塔式经幢一座,带有密檐式塔的形式;上刻经咒,并有乾隆四十九年的纪年。塔台中央为主塔,塔高15米,为覆钵形的喇嘛式塔。主塔由顶部、塔身及塔基组合而成。塔基呈八角形,其上有八角形须弥座,八面各浮雕有卷草、莲瓣、云彩、蝙蝠等花纹,雕工极精美。腰部雕佛传故事画八幅,即佛门中所谓本身“八相”,画面虽不大,但景物细致生动,呼应配合,是极精美的艺术品。转角处各雕一座力士像,个个跣足赤背,筋肉暴涨,似用力承托状,生动的表现出力士们孔武有力的形象。其上又有一层雕满流云和小坐佛的须弥座,座上以亚字形折角塔座为过渡,承托着覆钵式塔身。塔身正面有佛龛,浮雕三世佛,两旁雕有菩萨立像八个,塔身以上为折角小座承托莲花座、相轮和宝瓶组成的塔刹,两侧飘垂云纹垂带,好似宝冠的帽翅,阳光照射下,宝塔金顶光灿夺目这座塔整体形制仿印度佛陀迦耶寺塔的布局,属金刚宝座式塔,但主塔的结构和形制则是我国西藏喇嘛塔的样式,而主塔四隅的经幢式样的小塔、塔台前后的仿木结构石牌坊、台阶两侧的石雕辟邪以及佛教题材的浮雕和装饰性文样的,又是我国汉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传统手法。这些不同的艺术风格融合在一起,使清净化城塔具有独特的风貌,成为清代金刚宝座佛塔建筑中的精华。

清净化城塔前方左右各有碑亭一座,黄琉璃筒瓦重檐歇山顶,上檐斗栱三踩,下檐五踩,四面柱间隔以朱漆木栏,台基四面各出垂踏跺五级。亭内各竖石碑一座:东碑螭首龟蚨,为乾隆四十七年御笔“清净化城塔记”,碑阳满汉文,碑阴蒙藏文;西碑方首石座为乾隆庚子年(四十五年)仲冬月御笔”班禅圣僧并赞”,附满蒙藏三种译文,碑阳刻玉兰花。

西黄寺“班禅塔”

五、天津

28.大悲院

座落在天津市河北区天纬路中段东北侧,因供奉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而得名,是天津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为悠久的佛门十方丛林寺院。现为天津市佛教协会所在地,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1986年开始对外开放,每年接待香客和游人百万人次以上。

大悲院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由禅人世高倡议,天津卫守备曹斌捐资兴建,康熙八年(1669)又重新修建。盛时占地五十六亩。后因沧桑变革,几多兴废,唯余现存西院,规模较小。1942年天津佛教界邀请近代高僧天台宗四十四世祖倓虚大师来津主修扩建全寺,历时五年。于寺东侧陆续建成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东西配殿等建筑群,占5946.21平方米,建筑面积1720.02平方米。十年浩劫中,寺内被洗劫一空,破坏严重。“文革”过后,落实党的宗教政策,1980年开始修复工作,并重塑全堂佛像。现在的大悲禅院东院由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地藏殿、玄奘法师纪念堂 、弘一法师纪念堂以及讲经堂组成。西院为念佛堂、方丈室和天津市佛教协会驻所。山门镌刻的 “古剎大悲禅院” 篆文为甲骨文专家,天津市文史馆首任馆长王襄先生题写。

大悲院正殿为大雄宝殿。殿内正中供着明代所铸古铜鎏金千佛莲座释迦牟尼像。铜佛高5.2米,莲花座重6吨,座上有9999个小铜佛。铜像线条清晰和谐,铸工精细,堪称佛门奇宝,被列为国家二级文物。主佛两边站立阿难、迦叶两弟子像。释迦牟尼铜像前,是一座1994年开光安放的玉质释迦牟尼佛造像,高1.6米,重888公斤,是由新加坡郑国川居士捐赠。大雄宝殿后面的大悲殿殿内供奉泥塑千手观音像,高3.6米,表层贴金,神态庄严,姿容动人。殿内三面墙壁绘有反映释迦牟尼一生事迹的壁画。大悲殿的两侧设有弘一法师纪念堂和玄奘法师纪念堂。弘一法师纪念堂内悬挂着徐悲鸿早年画的弘一法师油画像的复制品,陈列着李叔同的生平传略、部分著作和手抄经文等。

寺内原有镇寺之宝——唐代高僧玄奘法师顶骨舍利,系1945年由南京请来专设纪念堂供奉。1956年应印度政府请求,经周恩来总理批示,将顶骨送往印度昔日玄奘法师求法地那烂陀寺遗址供奉。念佛堂所供奉的毗卢遮那佛造像,铜色古老,塑型精美,据考为唐代铜铸,也系佛门瑰宝,国内珍贵文物。寺内还藏有铜、木、石、玉雕佛像、泥塑佛像及龙、狮、虎、豹、鸾凤等飞禽鸟兽雕像及车、棺、碑等雕塑数百余件,大多都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以来的文物,极具赏鉴考古价值。大悲禅院建筑艺术也值得鉴赏:其天王殿原为寺院的山门,故按山门与天王殿合一的形式建造。门前立有两只黄绿相间的系铃抓珠的琉璃狮子。门券砖雕是“九狮云珠”图案。砖雕花窗呈现出“八蝠捧寿”图样。殿堂面阔3间,进深2间。由青瓦铺成的殿顶为传统庙堂的“歇山式”。在屋顶正脊两端饰有“鸱吻”,图样如鱼似虬,华丽生动,内饰流云游龙,造型庄重静雅。在屋顶四条垂脊上设置灵兽和仙人等饰物,形状各异,数量对等。殿宇山墙两际的屋檐四角均有曲线,亦称“出山”或“挑山”。屋脊高耸陡峻,屋檐趋于平缓,四面设置飞檐,不仅使建筑物轻快舒展,而且将雨水抛得很远,也减少了“大屋顶”对室内采光的遮挡,给人以深邃变幻的审美感受。

大雄宝殿座落在五尺多高的由硕大青砖垒砌的台基上。大殿迎面有六根红柱隔窗分门,面阔5间,进深3间。从建筑外观来看,与天王殿大同小异,但气势更为宏大。大殿屋顶全部以湛绿色的琉璃瓦复盖,青碧色的斗拱支撑着巨大屋顶的飞檐,3米多长悬挑而出的殿檐将整体建筑托举得神圣而又舒展。四方倾斜屋面与两侧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三角形的墙面(亦称“山花”),正是歇山式殿顶的最为精采的典型形式。运用青绿黄红等浓艳色彩在梁、枋、椽、天花、斗拱、柱头等部位描绘的各种云蔓图纹(亦称“旋子彩绘”),与大面积的红墙碧瓦构成了强烈的色彩呼应与烘托,充分体现出我国传统建筑的鲜明特色。

大雄宝殿后面的大悲殿。大殿台基高约3尺,面阔5间,进深3间。殿顶以青瓦铺成,呈人字形结构,两侧山墙与屋面齐平,边际砌以方大薄砖博风板,近屋角处则用砖叠砌作成墀头花饰。沿四面山墙设置垂脊,脊上配有走兽和仙人等装饰。殿前是砌砖走廊。向右穿过题额为“慈航普渡”的门洞,便是玄奘法师纪念堂。向左穿过题额为“悲愿宏深”的门洞,便是弘一法师纪念堂了。庭院西东两侧还分设地藏殿与讲经堂,皆面阔3间;青瓦铺成的硬山屋顶正脊作成圆孤形曲线 ,在建筑学上称为“卷棚硬山”,使整个寺院的殿堂呈现出多样统一的效果。

大悲禅院壁画主要集中在大悲殿的三面墙壁上,计有275平方米,是由天津美术学院的六位专家分工绘制的。壁画内容描述了佛祖释迦牟尼从降生为悉达多一直到以佛身入涅槃的一生重要活动,属于“佛传图”的范畴。其中有不少神话传说,也有许多经过曲折投影的历史事实,往往将宗教史实与神话传说杂揉在一起。按照壁画题材,可以划分为“诞生”、“出家”、“降魔”、“成道”、“说法”、“极乐”、“普渡”、“涅槃”等八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按连环画形式绘成,作为背景式壁画在大悲殿堂中展现在观众面前。

大悲院最重要的文物是为唐代高僧玄奘大师的顶骨而设置的玄奘法师纪念塔以及大悲院住持倓虚大师舍利塔。

天津大悲院

玄奘法师纪念堂   

位于大悲殿右侧,与左侧的弘一法师纪念堂正好对称,是为供奉唐代高僧玄奘大师的顶骨而设置的专室。玄奘于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圆寂,谥“大遍照”,塔于长安北原。黄巢攻破长安,玄奘墓塔毁于兵火,后将其部分灵骨辗转至南京立塔供奉。太平天国时,塔圮,后遂堙没无人能识。公元1944年,日本侵略军在南京中华门外建神社时修路,从地下发现了供奉玄奘法师顶骨的石函。当时便被日本侵略军拿走一部分,留下来的一部分共分成五份,分别供奉在北京、天津、南京、广州和四川。天津一份于公元1954年供奉在大悲禅院。1956年应印度政府的请求,经周恩来总理批示,将天津大悲禅院供奉的这块顶骨送往印度。

现在的纪念堂供奉着高约2米的玄奘法师绣像,供桌上的高约1.2米的莲座金色塔,塔内顶骨以照片代替,象征以往供奉玄奘法师灵骨的史实和因缘。大悲殿的东侧堂供有复制的明代绝版的玄奘画像,并介绍了他的生平和事迹,也陈列了他的部分经书和著作。玄奘法师纪念堂还展示着“玄奘法师生平业迹”、“玄奘法师西行求法路线图”、“玄奘法师译经年代表”以及“关于玄奘顶骨”等文字说明资料。同时还陈列着玄奘法师主译的部分经论与典籍,并珍存许多有关玄奘法师生平事略及其墓塔、灵骨等照片文献。

天津大悲院玄奘纪念塔

倓虚大师舍利塔

倓虚大师,天津北塘人,天台宗第44代祖师,上世纪四十年代曾主持大悲禅院复兴工程。1963年倓虚大师在香港圆寂后,得五色舍利5000余颗。1987年,其11枚舍利移奉大悲禅院后,曾由居士龚望等在寺院的西跨院建有水泥制小型舍利塔一尊供养。舍利塔高8.9米,覆钵式造型,由选自福建的重50余吨的白色花岗岩精雕细刻而成。舍利塔内供奉7枚倓虚大师舍利,另4枚舍利将分别供奉在倓虚大师纪念堂和大悲禅院塔院内。(倓虚的详细介绍见哈尔滨市极乐寺)

倓虚大师舍利塔及七枚舍利

六、河北

29.正定县临济塔院

位于河北省正定县老城内,因原址在滹沱河渡口得其名。临济寺。建于北朝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据《正定县志》载:“临济寺,东魏兴和二年建,在城东南二里许临济村。”唐大中八年(854),我国佛教临济宗开宗祖师义玄驻锡此寺,逝世后建塔,为我国及日本佛教禅宗临济宗重要祖庭。唐咸通元年(860年)镇州(正定)战争不断,檀越墨君和将临济寺迁入城内今址。临济寺在宋金战争中毁于战火,仅存残塔。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金世宗下旨修复澄灵塔及临济寺各建筑。今之澄灵塔即为辽金典型样式。元朝时,住持海云法师主持了重修和扩建。元葛罗禄迺贤所著《河朔访古记》载:“临济寺在真定府城中,定远门街,飞云楼之东。其三门下有唐吴道子所画布袋和尚像及摇铃普化真赞、东坡墨竹、绿筠轩诗等石刻,极为精细”。元至大二年(1309年),赵孟頫奉敕撰《临济正宗碑》文,立于寺中。明朝正德十六年(1521年),临济寺又进行了重修,当时,寺内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澄灵塔和祖堂及僧房。并新立石碑,由王饼撰记,郭希愈书。至明末清初,寺院再度荒废。清朝雍正帝临济寺僧义玄为真常惠幽禅师并拨银重修临济寺。道光十年(1830年),总兵舒通阿出资再度重修,并将祖师殿移至大雄宝殿两侧。抗日战争时期,临济寺除澄灵塔外,尚有祖堂三间,东配殿三间。1947年底,这些殿堂都被拆毁,仅存澄灵塔。

中日两国的临济宗与黄檗宗(临济宗分支,明末清初由福建福清县黄檗山万福寺临济宗隐武禅师赴日创立)均共奉临济寺为祖庭。1979年5月,日本临济、黄檗两宗联合成立日中友好临黄协会。自1980年起,每年派遣代表团访华,朝拜临济禅师塔,并捐款维修。1983年,临济塔院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84年正式交由佛教界管理,作为佛教活动的场所开放。1985年由日本临济、黄檗两宗法侣资助及当地政府出资,修复“澄灵塔”,其后又逐步重建大雄宝殿、祖堂、寺舍等。1986年5月19日,寺内举行了祖塔修复落成剪彩仪式佛像开光典礼和诵经法会,有日中友好临黄协会访华团一百人及当地佛教人士共同参加。由临济宗第四十四代传人本焕法师和日本临济宗永源寺派管长筱原大雄长老共同主持。1988年5月15日,河北省佛教协会在寺内成立,净慧法师任会长。

今日临济寺山门殿为歇山灰筒瓦顶,面宽呈明五暗七形式,殿中央立“义玄禅师大型石刻画像碑”。此碑选用青田石料,由碑身和须弥座两部分组成,通高2.9米。碑身正面镌义玄禅师半身画像。像的左上方刻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临济义玄禅师像赞》:“无相示相,后人标榜。黄檗山头,滹沱河上。棒喝机锋,陶铸龙象。法流天下,千花竞放”。石碑的背面,刻《临济义玄禅师传赂》。临济寺大雄宝殿于1987年落成,坐北朝南,位于澄灵塔后,高11米,宽20米,面阔五间,硬山调大脊灰筒瓦顶,额枋绘旋子彩画。殿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和迦叶、阿难二尊者像以及文殊、普贤、观音像,两侧是樟木雕刻的十八罗汉像。大雄宝殿东侧法乳堂,供奉菩提达摩大师、六祖惠能禅师、义玄禅师三位祖师像;大雄宝殿西侧传灯堂,供奉日本临济宗荣西禅师、南浦绍明禅师、日本黄檗宗初祖隐元禅师三位祖师像。在大雄宝殿两侧建两厢配殿,东为客堂、斋堂,西为讲堂、禅堂,大殿后有藏经楼、方丈室等。

河北正定县临济塔院

澄灵塔

收藏临济宗始祖义玄灵骨的宝塔。义玄(?—867)俗姓邢,曹州(今山东省东明县一带)人。幼年机敏,孝闻乡里,后落发为僧。他为寻找佛法真谛,不畏艰苦,踏遍神州。后参黄檗山希运禅师(六祖慧能第六代传人)学习经律论。唐宣宗大中八年(854),义玄法师住持临济寺,并在这里弘扬禅宗临济宗。他提出“三玄”、“三要”、“四料简”、“四照明”等参禅原则和宗旨,通过师徒问答的方式,了解对方悟境深浅,然后根据悟境深浅程度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教、接引禅入。禅风以“单刀直入,机锋峭峻”著称,别成一家。常以“棒喝”对待学人。就是在接引学僧禅入时,对其所问不做正面回答,只以棒打加口喝来促使对方省悟,成语“当头棒喝”即源于此。义玄的禅学很快得到北方信徒的认可,前来问法求道者络绎不绝,门叶繁荣,并形成禅宗的一大宗源,后世以寺名称之为“临济宗”,成为禅宗五大宗派中流传最广的一大派。唐懿宗咸通八年(867)四月十日,义玄禅师圆寂。遗体火化后,其弟子将舍利分建二塔藏之,一塔建于河北大名(已毁),一塔建于河北正定城内临济寺。唐懿宗赐谥“惠照禅师”,赐正定塔为“澄灵塔”。

澄灵塔为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高30.47米。建在八角形砖砌基台上。台上为石砌基座,再上是砖砌须弥座。束腰正面镶嵌着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谕旨石刻。须弥座上是同勾栏、斗拱组成的一围平座,勾栏上雕“卍”字图案和花卉图案。平座上以三层仰莲承托塔身。塔第一层较高,四正面为砖雕拱形假门,四侧面饰方形假窗,转角刻圆柱,柱头号有卷刹。正面有“唐临济慧照澄灵塔”石匾。第二层以上,层高逐减,密檐相接,各开间宽度也相应递减,形成协调的轮廓线。塔各层下均施砖仿木构斗拱,平座和第一层下为五作出双杪,其余为四铺作出单杪。塔身各檐角梁为木制,檐瓦、脊兽和套兽均为绿琉璃制作。各层檐角悬挂风铎,微风吹过,叮呤作响。塔顶覆绿琉璃瓦,塔刹由仰莲、宝瓶、相轮、圆光、宝盖、仰月、宝珠等组成。整个塔显得清秀玲珑,稳重挺拔。

澄灵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定县南城门(长乐门)内的临济义玄雕像   

临济寺澄灵塔

30、承德外八庙

是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东北部八座藏传佛教寺庙的总称。先后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间陆续建成。当时,北京、承德共有四十座直属理藩院的庙宇,京城三十二座,承德八座。因承德地处北京和长城以外,故称外八庙。其实当时的寺庙并不止四十处,承德也不止八处。从康熙五十年(1711年)开始到道光八年(1828年),清廷在今承德市市区及滦河镇一带敕建寺庙43座。其中,由朝廷直接管理的有30座,避暑山庄内有16座:珠源寺、梅檀林、汇万总春之庙、水月奄、碧峰寺、鹫云寺、斗姥阁、广元宫、永佑寺、同福寺、仙苑昭灵(山神庙)、法林寺、灵泽龙王法、西峪龙王庙、涌翠岩、上帝阁;山庄西部(今滦河镇)两座:穹览寺、琳霄观。山庄东北部12座:溥仁寺、溥善寺、普宁寺、普佑寺、安远庙、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广安寺、殊像寺、罗汉堂、须弥福寿之庙、广缘寺。其中,罗汉堂、广安寺、普乐寺三个庙,朝廷“向未安设喇嘛”,由内务府管理;而溥仁寺、溥善寺、安远庙、广缘寺、普佑寺、普宁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9座庙设8个管理机构(普佑寺附属于普宁寺)设总理堪布管辖八庙,住普宁寺。其他各庙住达喇嘛或副达喇嘛并逐月按人数由理藩院发放饷银。清正史文献将这9座寺庙称“外庙”,后俗称外八庙或热河喇嘛庙。久而久之,清代和民国时期,人们所称外八庙实际上泛指避暑山庄外面由朝廷直接管理的所有庙宇。近年来,文物古建专家一般将避暑山庄内外由皇帝敕建的这43座寺庙(外八庙12座,山庄内16座,狮子园2座,滦河镇2座,山庄外东、南8座,狮子沟、上二道河子、河东各l座)称之为外八庙寺庙群。1982年,外八庙作为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1994年12月,“外八庙”同避暑山庄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清廷建立如此众多藏式寺庙的原因并非仅出于宗教信仰,更多是出于政治需要。清政权为加强对北疆的统治,巩固国家统一,对边疆各少数民族实行“怀柔”政策。“怀柔”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蒙藏民族采取“因其教不易其俗”、“以习俗为治”的方针。乾隆说:“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护之”。通过“深仁厚泽”来“柔远能迩”,以达到清王朝“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政治目的。如普宁寺仿西藏扎囊桑鸢寺、安远庙仿新疆伊犁固尔扎庙、普陀宗乘之庙仿拉萨布达拉宫、须弥福寿之庙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等。这些寺庙的建筑形制不仅应用了琉璃瓦顶、方亭、牌楼、彩画等汉族建筑传统手法,同时也应用了红白高台、群楼、梯形窗、喇嘛塔、镏金铜瓦等藏族、蒙古族的建筑手法,建筑形式别具一格。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清代鼎盛时期战胜国内分裂势力,加强民族团结,抗击外来的用心,也反映了清统治者以顺应少数民族习俗、尊重蒙藏上层人物宗教信仰的策略,来实现密切地方和中央政权的关系,巩固国家统一为目的的战略思想。避暑山庄自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驻跸使用以后,皇帝每年秋弥前后均要在此长期停住,消夏避暑,处理军政要务。由此而来的大批蒙藏等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臣每年都要到承德谒见皇帝,参加庆典。借此,清廷便在承德大兴土木,建造寺庙,为前来的上层政教人物提供瞻礼、膜拜等佛事活动场所,功能上同避暑山庄相辅相成,互为补遗。

在承德避暑山庄东部和北部丘陵起伏的地段上,如众星拱月之势环列着十二座色彩绚丽、金碧辉煌的大型喇嘛寺庙。这些寺庙建筑精湛,风格各异,是汉、蒙、藏文化交融的典范。在这里可以瞻仰西藏布达拉宫的气势、浏览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雄奇、领略山西五台山殊像寺的风采、欣睹新疆伊犁固尔扎身的身影、还可看到世界最大的木制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从外形上看,避暑山庄内建筑无论是庄严肃穆的皇家宫殿,还是游玩欣赏的亭、轩、榭、阁,一律采用青砖灰瓦,显示出一种古朴自然的风格;而在其周围建造的“外八庙”,则采用彩色的琉璃瓦,有的甚至用镏金鱼鳞瓦覆顶,远远望去,巍峨壮观,金碧辉煌,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这与古朴典雅的避暑山庄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此,不难看出,清代康乾俩帝之良苦用心。

外八庙多数寺院建筑依山建造,在布局上运用了一些特殊手法。例如将轴线对称式和自由式布局结合在一起,巧妙利用地形来解决平面高差问题,叠置人工假山来增加空间趣味等。在平面比例关系上多次运用相似比例图形和矩形的构图,以获得和谐感。特别是普宁寺的后半部布局是一组包括大乘阁、喇嘛塔、小型殿台等19座建筑的群体,组成以建筑物来体现的佛教“坛城”,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出佛经上的天国世界,这种布局在中国建筑史上是少见的。

外八庙中的主殿有好几座采用多层楼阁建筑的,如普宁寺大乘阁,安远庙普渡殿、须弥福寿之庙的妙高庄严殿、普乐寺旭光阁等,都是体形庞大的中空式建筑,最高的大乘阁高达39.16米。这些实例反映了中国古代工匠运用合理的构架形式和木材帮拼方法建造高层木结构房屋的技术水平,在中国建筑技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按时间排列,首先营建的是溥仁寺和溥善寺(已毁)。这两座寺院建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是蒙古诸部王公为庆祝康熙皇帝六十寿辰请旨建造的。普宁寺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是为纪念平定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族首领噶尔丹煽动的武装叛乱而建造的。乾隆二十五年,在普宁寺旁增建普佑寺。乾隆二十九年建安远庙,俗称伊犁庙,是为新疆达什达瓦部二千余众迁居热河后提供参拜之所而建。此庙有三层墙廊围绕,中为普渡殿,有三重檐,黑色琉璃瓦顶。乾隆三十一年建普乐寺以纪念土尔扈特、左右哈萨克、布鲁特等族归顺清朝。寺后部是一座“坛城”,下为两层石台,台上建立重檐攒尖圆殿,称旭光阁,阁内安放一座立体坛城模型。乾隆三十二年建普陀宗乘之庙,作为庆祝乾隆皇帝六十寿辰时蒙古和土尔扈特王公进贡朝贺之所。普陀宗乘之庙,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北部,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宏大的寺庙,样式仿拉萨布达拉宫而规模略小,因而有小布达拉宫之昵称。“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宫的汉语意译,寺庙依山就势,逐层升高,气势磅礴,宏伟壮观。俗称“小布达拉宫”,西藏达赖喇嘛到热河觐见时多居此处。普陀宗乘之庙仿藏式建筑修造,依山就势,自由布置了众多的红白台和塔门,最后为高25米的大红台。乾隆三十七年建广安寺(已毁)。乾隆三十九年建殊像寺,寺的布局仿照五台山殊像寺。同年又仿浙江海宁安国寺的形制建罗汉堂(已毁)。最后于乾隆四十五年建须弥福寿之庙,是为西藏班禅喇嘛到热河祝贺乾隆七十寿辰,特建此庙作为班禅行宫。庙中有大红台建于中部山上,北部建有一座汉族建筑式样的八角琉璃万寿塔。

承德外八庙

溥仁寺·康熙五十二年(1713)建

溥善寺·建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已毁,遗址新建)

普宁寺·乾隆二十年(1755)建

普佑寺·乾隆二十五年建

安远庙(俗称伊犁庙)·乾隆二十九年建

普乐寺·乾隆三十一年建

普陀宗乘之庙·乾隆三十二年建

广安寺·乾隆三十七年建(已毁,残存遗址新建)

殊像寺乾隆三十九年建

罗汉堂·乾隆三十九年(已毁)

须弥福寿之庙·乾隆四十五年建

广缘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建

31.承德市普宁寺

承德外八庙之一,亦为外八庙中最为著名的寺院。清廷设立的总理管辖八庙的堪布,就住普宁寺。其他各庙只住达喇嘛或副达喇嘛。普宁寺位于承德市避暑山庄北部武烈河畔,由于寺内有一尊金漆木雕大佛,俗称大佛寺。普宁寺建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占地3.3万平方米。是外八庙中最为完整、壮观的寺庙建筑群。当时清政府平定了北方叛乱,在避暑山庄为厄鲁特四部上层贵族封爵,效仿西藏三摩耶(又称桑鸢寺)建制修建此寺,清政府希望边疆人民“安其居,乐其业,永永普宁”,故称之为“普宁寺”。

普宁寺建筑风格独特,它吸收并融合了汉地佛教寺院和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南半部为汉地寺庙的“七堂伽蓝”式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殿堂,两侧为钟鼓楼和东西配殿,南北长150米,宽70米。北半部为藏式寺庙建筑,以大乘阁为中心,周围环列着许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红台、白台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大乘之阁的北西东三面对称地构筑了四大部洲、八小部洲及四座喇嘛塔,布局适宜,造型优美,环大乘之阁而建。

承德外八庙普宁寺

大乘之阁观音木雕   

在寺庙北半部藏式寺庙建筑中心大乘阁内。大乘之阁内部分为三层,阁内矗立一尊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高22.28米,腰围15米,重达110吨,用木材120立方米,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金漆木雕佛像。这尊大佛像有42只各持法器的手,45只眼睛炯炯有神,面目清秀,体型匀称。人们称之为“千手千眼佛”。大佛树立在1.2米的汉白玉须弥座上,造像端庄肃穆,比例均匀,宏大雄伟,木雕金漆,头戴透雕西番莲花草花冠,身披缨络,绀发下垂,佛相庄严,宽额端鼻,目细而长,嘴角上翘,三目含慈,端庄慈祥,神采生动,佛两侧各有20只手,手中有眼,合为40手、40眼,每只手、眼表“二十五有”,合为千手千眼。其含义是:观世音手多,眼多,智慧多,神通广大,有求必应。两侧的40只手分别持有日、月、乾坤带、轮宝、法螺,为护一切众生的大悲之意。每只手展开,一个人在手上可坐可卧。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头上还有一个高1.4米的坐像,据说是观世音菩萨的老师无量佛的像。大佛两旁胁侍为木胎彩塑,东为善财,西为龙女,各身高14米。佛像比例匀称,纹饰细腻,绘色绚丽,生动地表现了观世音菩萨的表情和神采,是我国雕塑艺术的杰作。

大乘之阁采用框架式方法建造,这种构造方式堪称一代楼阁建筑之代表。通高36.75米,像内是三层楼阁式的构架结构,中间为一根主木,四周组合许多根边柱,外钉衣纹占板密封,分层雕刻。这正是巨大中空木造像施工的特点,与金铜、石刻像有所不同。这尊佛像是根据不同部位和不同用力程度,配置不同木料,有松、柏、榆、椴、杉木几种结构而成。用材120立方米,腰围15米,重量达110吨,铁料约3吨,大佛的构造是中空的,由一个三层高的木箱构成,木箱中间为一根贯穿三层一直达到发髻的主心木(主心木为柏木)。主心木为三段圆木墩接而成。箱外敷以占板,表面再贴花纹板,然后进行雕刻成形。周身是8颗大柱,柱子之间用锻铁板互相连接,42只手臂皆用杉木组成并用铁板与中心连接,穿插在胸部脏腔的构架上,大臂为实,小臂为了减轻重量,都为空心,结构严谨巧妙,远远地超过了元宋时期所建的木质佛像。普宁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动工,至二十四年(1759年)竣工,先后达4年。而大佛亦同时竣工,并举行了开光仪式,说明大佛雕造与建阁是同时进行的。

大乘之阁

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音菩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