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网古文典籍频道

国学典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学入门 >

中国历代著名道观、道长简介(一)(5)

http://www.newdu.com 2016-08-29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四、道教的典籍与节日

(一)道教的典籍

道教典籍繁浩,元代宋德方等汇集的《道藏》多达7800余卷。下面仅能介绍其主要典籍,《道德经》、《列子》和《庄子》为人们所熟知,亦略去。

1、道藏

道教典籍总汇,始于南北朝时期,如陆静修《三洞经书目录》。汇集成“藏”,则始于唐开元年间《三洞琼纲》(后称《开元道藏》),共3744卷(一说5700卷)。宋徽宗政和年间编纂的《政和万寿道藏》,收经卷5387卷,至此《道藏》才有印本。以后金元编纂的《玄都道藏》皆以此为蓝本。现存的《道藏》是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邵以正督校的《正统道藏》5305卷,以及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张国祥辑印的《万历续道藏》180卷。今有上海涵芬楼本(20世纪20年代),台湾本(20世纪70年代),上海本(1988)。

2、云笈七签

北宋张君房奉敕编纂道书《大宋天宫宝藏》后,从中撮其精要编成《云笈七签》,120卷,其中保存许多已失传的道教典籍片段,是研究道教的重要资料。

3、道枢

南宋曾慥编,42卷,108篇,主要关于丹道和气法,对研究道教史。道家思想、方术有较大价值。

4、上清灵宝大法

旧题宁全真授,王契真集。内收炼度、章奏、符箓、秘诀等道法150多篇,以雷法为主。另述各派源流、戒律、科仪及作者不下百人,为研究宋元道教之要籍。

5、清微元降大法

元代清微派道士编纂,为正一道清微派道法总汇。全书25卷,分前后两编。前编述道法源流,并列有符印、真诀;后编为各种道法,以雷法为主。

6、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

南宗路时中编,30卷,为正一派符箓道法汇编。收有众多符咒、神像,以及镇妖辟邪、治病疗疾众多法术。主旨则强调内修成道。

7、灵宝领教济度金书

题为宁全真授,林灵真编,320卷。正一道灵宝派斋醮科仪总汇。凡开度、祈禳、设坛、斋醮、炼度等各种仪式科范皆收录其中。林灵真另编有《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十卷。

8、《修真十书》

道教内丹派论著汇编,为道教要籍,元初道士编,60卷,其中收录内丹派代表人物白玉蟾、石泰、王志瑾以及《黄庭经》等十种论著。

9、老子想尔注

五斗米道首要经典,为《道德经》之注释,东汉张道陵注,为研究早期道教重要资料。

10、太平经

道教早期经典,汉代有三种《太平经》:西汉成帝甘忠可《包元太平经》12卷,东汉于吉《太平清领书》170卷,张陵《太平洞极经》144卷。均以散佚。明《真投票了正统道藏》收录170卷,仅残存57卷。内容庞杂,言及天地、阴阳、五行、干支、灾异、鬼神以及当时一些社会情况,为其研究东汉末期社会和道教史重要资料。

11、阴符经

道教重要经典之一。旧题黄帝撰,有人认为是唐代李荃撰。多谈道家修养,间涉及丹术,并有部分纵横家、兵家之言。

12、老子化胡经

晋代道士王符著。该书搜集种种传说,证明老子西游,化胡成佛,佛乃道教弟子。道教徒以此书作为攻击佛教的依据。唐代,名僧曾数次上奏朝廷要求焚毁。元代,此书亦引起佛道之争。元宪宗八年(1258),元世祖至元18年(1281)、至元212年、至元28年先后四次焚毁道经,此书便告亡佚。清末在敦煌石窟发现残卷(卷一、卷十)。

13、黄庭经

有《上清黄庭内景经》和《上清黄庭外景经》两种。《外景经》早于《内景经》,约产生于南北朝之前。两书均以去七言歌诀述养生修炼原理,为历代道教徒及摄生者所重视,全真派更作为讲习功课之一。另有《黄庭中景经》多疑为后人伪作。

14、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原经文一卷,后增加六十卷敷演经文,共六十一卷。内容演说元始天尊开劫度人以及科仪、斋法、教戒,缘起等。南朝陆修静曾依据此书订立科仪。《道藏》将此经列为首部;北宋道士补道职则要考试此经,足见其重要性。

15、正一法文天师教科经

北魏寇谦之著,一卷,为寇氏《云中音诵新科之戒》一部分。对研究天师道历史集教戒颇有价值。

16、太上洞渊神咒经

简称《神咒经》,西晋道士王纂编,二十卷。计有誓魔、遣鬼、缚鬼、杀鬼、禁鬼、斩鬼等品。此书刻板约在唐末咸通年间,为道经中雕版最早的一部。

17、黄帝九鼎神丹经诀

旧题狐刚子述,二十卷。其中本经一卷,出自汉魏;二卷以下为注释解说,出自晋以后。该书对丹的炼制,药物的特性、畏忌、制备、服用均有详细的记载,为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和道教炼丹术提供不少资料。

18、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为南朝上清派重要科戒。五卷,刊载律文一百二十条。其中列有灵宝派所授宝经符箓的名称、内容、作用,以及泄露宝经符箓之处罚。所列举的经箓有百余种,以上清经为主,兼及灵宝、三皇等经。为研究道教传授经箓及六朝道教文献重要资料。

19、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录

三卷,托名晋代道士施岑,实为南宋净明派道士扶乩宣教劝善之作。全书八十五化,前五十化记载许(逊)真君的事迹、灵异;后三十化记宋代崇奉许真君的种种事迹。为研究净明道历史重要资料。

20、敦煌道经

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大量古代文献中,有道教文书抄本五百多件。包括道家诸子、道教经典、科仪?类书、论著、诗词、变文等。时间从六世纪中叶到八世纪中叶(南北朝后期到唐中叶)。其中约有半数抄本是明《正统道藏》未收录的早期道教典籍,如《老子化胡经》、《老子想尔注》等,正是元代焚毁道经后所缺失的。因而引起世界学者的注意,日本大渊忍尔撰有《敦煌道经目录编》、《敦煌道经图录编》等。

21、悟真篇

宋代内丹派祖师张伯端撰,一卷,用诗词百首演说道教内丹派法术,与《参同契》互相发明,为宋以来道教南宗重要经典。

22、陆先生道门科略

南朝陆修静撰,一卷。其中记载天师道流传的设靖立治、统治道民之法,为研究早期天师道制度的重要资料。

23、登真隐诀

传为众真降授,梁代陶弘景辑撰。原书20余卷,今存3卷。取材于前代道书和诸真传诀。上卷论真符、宝章、及头中九科;中卷记朝拜、摄养、施用、起居之道37事,制魔、遏鬼等6事,服御、吐纳、存住、烟霞之道9事;下卷叙颂《黄庭经》法及入静、章符等修身养性、治病去鬼之法。是一部现存较早的修真法诀的综合著作。

24、真诰

梁代陶弘景编录,二十卷。全书皆言仙真授受真诀事项,兼及药物、导引、按摩等道教修养之术。其中“甄命授”等篇类似佛家语和地狱托生之说,故朱熹谓其“窃佛家《四十二章经》为之”。但该书内容虽庞杂,却保存不少道教史和科技史资料。

25、庚道集

按五行,西方庚星属金,所以“庚道”即炼金之道,为道家炼丹书汇编。全书九卷,大抵为唐宋人作品,辑撰者南宋人。其选录颇为精粹,内容丰富,在药物配伍和使用剂量适当方面,为现存外丹著作所罕见。自全真教提倡内丹以来,外丹渐次沦坠,其丹法赖该集以保存。该书对铅、汞、砒霜、硫磺等物的化合现象及配制方法均有详细记载,此外还有其他某些药物制造方法,为李时珍《本草纲目》所采用。是研究古代化学和药物学重要资料。

26、道典论

编纂者不详,当为唐代人。为道教辞书,原书三十卷,今存四卷。书中列举道教名词术语凡五十四条,引据道教典籍加以诠释,一一注明出处。一些亡佚的道经,赖以保存佚文。

27、玄纲论

唐吴筠著。总论道教之纲要,故曰“玄纲”。全书三十章,分上中下三篇,共九章。上篇《明道德》,以道德为天地人物鬼神之本源;中篇《辨教法》述学道才成仙之要旨及修炼的具体方法,以无为无欲、自然为本,共十五章;下篇《析疑滞》,以问答形式解析世俗对成仙修炼的各种疑问,共九章。本书为唐代道教重要文献。

28、化书

亦称《谭子化书》,五代谭峭著,凡六卷,分为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六篇,115章。全书旨在阐述虚无变化之道。对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有一定借鉴作用。

29、文昌帝君阴骘文

传为文采文昌帝君的“天启”,一卷。强调天虽不言,但于冥冥之中监督人们的善恶行为而降赏罚,劝人积德行善,该书明清时代广为流传。

30、玉音法事

三卷,为道教举行斋醮时歌唱赞颂之范本。,对研究古代道教音乐有参考价值。

31、鸣鹤余音

元代道士彭致中集。九卷。搜集钟离权、吕纯阳、王重阳、马丹阳、丘处机。白玉蟾、谭处端等人关于道教的诗词歌赋五百二十多首,主要讲清静无为、治身延命、理气养性等内丹修炼之术。

32、金华冲碧丹经秘旨

成书于南宋末,为宋元道教南宗秘传的罕见的外丹著作。全书两卷。上卷为白玉蟾传授彭耜如何制作金液还丹;下卷为白玉蟾传授孟煦如何冶炼铅汞,制作九转还丹。每转都有鼎器图形、药物、炼法、火候、形质、功能等,记述详习。

33、性命圭旨

元初尹志平弟子所著。四卷,内丹派著作,每卷均配图说明内功修炼过程及细节。特点有二:倡三教合一之说,书首即标老子、释迦和孔子“三圣图”;绘图精工,为历代道书所不及。

34、中和集

宋末元初李道纯撰。论性命双修、先性后命内丹修持法,以“中和”、“守中”为宗旨。以三教合一为特色。此书为道教要籍之一。

35、张三丰先生全集

共八卷。题张君宝(即张三丰)撰,清李西月重编。。此书虽题名张君宝撰,但除收张三丰之著作及其传记(皆有待考证)以外,又多收其弟子传记、道派承传、后世著作及灵异事迹等资料,故它并非张三丰著述之全集,实乃后世张三丰派(隐山派)事迹、著述之汇集。包括张三丰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迹、神话传说及道派承传张三丰的道论和内丹著述;有《大道论》《宣机直讲》《道言浅近说》《正教篇》《玄要篇》等张三丰派所著的道教经典;有《斗姆元尊九皇真经》《三教灵妙真经》《三教灵应真经》《三教灵通真经》《洞玄度人真经》《菩提真经》等,从中可以概见武当隐仙派的教义、奉神、斋醮科仪等内容;有张三丰及其传人们的诗文著作《云水前集》《云水后集》等。据称,《云水前集》是“明永乐时胡广等收入《永乐大典》之内,世间少得其本。”

36、老君音诵诫经(一卷)

北魏道士寇谦之撰。为北天师道重要经典。它伪托老君所授,故全文三十五段,每段均冠以“老君曰”云云。其基本内容是针对北朝天师道组织涣散,戒律松弛,原有之陈规已不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故提出进行整顿,改革的措施。书中明确提出,道教的任务是辅佐国家,扶助真命天子;以是否忠君孝亲为区分善恶的标准,反对犯上作乱;鼓励道官祭酒进善举。寇谦之为改革北天师道,曾特假借老君之名,作《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此书现已佚,幸赖存此节录本《老君音诵诫经》一卷,使人尚能从中窥见寇谦之改革天师道的思想和措施之梗概。

37、法海遗珠

编集者不详。约成书于元末明初。四十六卷,收入《道藏》太平部。此书汇集宋元金丹派南宗、天师派、净明派、西河派等道派符咒秘法四十余篇。所述道法以雷法为主,特点为继承白玉蟾之雷法,内丹外符并用,以内炼默运存想之丹法与外用符篆章咒召请雷神之道法相结合。所谓“凡书符念咒召请外神,莫不先存思默运,炼神合气于内,然后以内气吹呵出坛,以吾神与师神合为一体,号召雷神”。全书内容博杂,是研究新符箓派重要文件。

38、神仙传(10卷)

东晋葛洪撰。据自序称,因其弟子滕升问神仙之有无,遂集录古代神仙汇编为《神仙传》。自称所录或见于仙经、服食之书,或闻于先师耆儒。全书所录神仙84人,《汉魏丛书》本又钞《太平广记》所引,合为92人。除老子与彭祖两条,与《列仙传》重出外,余皆为其所未载。其中广成子与黄帝论长生之道,取材于《庄子》淮南王刘安自杀,李少君病死,《史记》、《汉书》皆有记载,并无登仙之事。然所载壶公、蓟子训、刘根、左慈、甘始、封君达诸人事迹,又多与《后汉书·方术传》相符。故葛洪撰述,亦有所本。流传既久,遂成故实。《云笈七》节录21人;全书收于《道藏精华录》,增为94人。

39、洞仙传(一卷)

未题撰人。此书成於隋之前,记载自元君到姜伯真七十七位神仙及道教人物事迹,秦之徐福,汉之王乔,晋之郭璞,北魏寇谦之等俱载其中。为研究道教神仙系统与道教人物的参考文献。按《隋书·经籍志》载为10卷;《旧唐书·经籍志》亦为10卷;而《四库全书总目》载:《洞仙卷》1卷,浙江王汝家藏本。卷数与现存《云笈七》同。

40、续仙传(3卷)

南唐沈汾(玢)撰。据自序称,汾生而慕道,尤喜积书。感于神仙之事,国史不书,事散于野,惧其失传,故编录之,名曰《续仙传》,“用显真仙”。上卷以张志和为首,载飞升16人(内女真3人);中卷以孙思邈为首,载隐化12人;下卷以司马承祯为首,载隐化8人。收于《正统道藏》。

41、仙苑编珠

题天台山道士王松年撰。道教神仙传记。三卷。前有自序,今人陈国符据此考定作者为五代或宋人。南宋以来著录此书的很多。《宋史·艺文志》、《通志·艺文略》都录为一卷,《郡斋读书志》录为两卷。此书所记神仙,根据《列仙传》、《神仙传》、《真诰》、《楼观传》、《灵验传》、《八真传》、《十二真君传》、《道学传》等,又录唐梁以降接于闻见者一百三十二人,取其精要,笺注于下,共记神仙三百人以上。书中所引《楼观传》等今已失传,借此书得以保存,对于研究道教神仙系统亦有参考价值。

42、甘水仙源录(十卷)元全真道士李道谦集时人所撰全真道士事略、宫观之碑铭而成。卷一至卷二,首录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褒赠全真祖师诏书,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赐号“真君”,马钰以下七真赐号“真人”;次录王嚞及其六位弟子(无孙不二)碑文九件,人各一件,惟王嚞、马钰二人各增记一通;卷三至卷八,录七真之弟子及再传弟子共四十四人碑铭,其中以马钰和邱处机门下居多;卷九至卷十,集全真道观碑记十七通,及各式题韵二十余首。在全真道各种传记书中,以《甘水仙源录》所集传记最多最详(共六十余人),加上《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所集者(三十七人),几乎囊括了全真道由金至元兴盛时期的全部骨干,全真道从创立到兴盛的发展历史从中得到具体的反映。故历来为研究全真道史家所重视。

43、长春真人西游记

记载长春真人丘处机西行经过的著作。元太祖十四年(1222)派使臣来莱州征召。第二年正月丘处机便率领弟子十八人启程北上,李志常为随行弟子之一。经过两年多跋涉,行程万余里,于铁木真太祖十七年(1222)到达阿姆罕河南岸(今阿富汗北境)成吉思汗军营。全书二卷,以记述所经山川道里及沿途所见风俗人情为主,兼及丘处机生平,是研究13世纪漠北、西域史地及全真道历史的重要资料。该书过去知道的人很少,乾隆年间钱大昕从《道藏》中抄出,加以表彰,得到学术界重视。

44、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简称《仙鉴》。赵道一修撰。赵氏籍里生平不详。书前有赵道一自序及《进表》,皆未署年月。至元甲午(1294)年成书。此书为现存神仙、道士传记中收罗最富,记述较为平实的一部。收载时限之长(从黄帝到元初),人物之多,为《列仙传》《洞仙传》《续仙传》《三洞群仙录》诸书所不及。特别是它所收载的除神仙之外的道士传记之多,更非他书可比,这就为道教研究提供了较多的有用资料。虽然书中收有不少神仙传说人物,其他道士传记中,也有某些不切实的记载,但在总体上并非一味猎奇。

45、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元道士李道谦编。三卷。终南山为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早年修道之所,其徒尊为祖庭。书中载金、元时代该派道士玉蟾真人、灵阳真人、刘通微、史处厚等三十七人传记,为熔铸诸家碑记而成。书前有知常盛德大师提点,终南甘河镇遇仙宫事王道明序。落款为“至元甲申岁二月初吉”(至元21年,1284)。为全真道重要史料。

46、汉天师世家(四卷)

为龙虎山五十代天师张国祥奉旨编撰。但此书非出于张国祥一人之手,在此之前,已有天师世家谱录,明初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据之撰成《汉天师世家》一卷,宋濂等曾为之作序。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续修四十二至四十九代天师传记。张国祥合成今本《汉天师世家》,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成书。古时史传记述诸侯王传记方称世家,此书以世家称,亦见明代龙虎山张氏之地位。该书可作研究张天师一系的参考材料。

继张国祥《汉天师世家》之後,六十二代天师张元旭又於民国年间撰《补天师世家》,增补了五十代天师张国祥至六十一代天师张仁晸之事迹。张天师谱系得以完全。

47、茅山志原为十二篇十五卷,收入《正统道藏》后析为三十三卷。为元代上清派第四十五代宗师刘大彬撰。此书成于元泰定元年(1324)。此前,已有若干茅山志书,如北宋《崇文总目》著录《茅山新小记》一卷:嘉佑(1056~1063)中,陈倩知句容县,曾校修《句曲山总记》但皆较为简略。

《茅山志》卷一至卷四《诰副墨》和卷二十至二十七《录金石》两部分最为重要,是研究上清派茅山宗以及茅山上层道士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关系的第一手资料。其中反映了梁、唐、宋三代茅山宗的鼎盛及至元朝犹久盛不衰的历史事实。另外,《三神纪》、《上清品》和《仙曹署》则列述茅山宗神灵仙曹体系。《上清品》又记历代嗣派宗师生平事迹,除魏华存以外,大多以《真诰》和历代碑铭、文札等当时资料为据。《采真游》记述部分下层道士的活动;所采栖遁茅山之道士且不限于茅山一宗这些对于了解茅山宗乃至道教各派的活动以及传承制度等,均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括神区》、《稽古篇》和《楼观部》叙述到元代为止的茅山人文地理沿革和宫观庵院建置;后二篇补充了《真诰》等书之缺载。《灵植检》对于茅山药材的形状、性味和药用价值,均有较翔实的记录,有的还备述炮制方法,名木异卉则指出其所植之处,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此外,《道山册》对于考察唐宋茅山宗文献有着特殊意义,《金薤编》则具有文学史资料价值。

48、推背图

传闻是一千三百多年前,由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命两位当时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所作,以推算大唐国运。由于李淳风推算起来一发不可收,竟推算到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因此得名。《推背图》主要是对中国于治乱兴替之间的重要关键事件作出的预言。共有六十幅图像,每幅图像下面附有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预言了从唐开始一直预言到未来世界大同。

《新唐书·艺文志》五行类载有《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壹卷,下注“淳风与袁天纲集”,表明是他们二人合编的书籍。可以相信唐代确实是有这部书。《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可能是后世所说的《推背图》的原始书名。《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以金星为坐标、以会运为纪年、并配有八卦的图文预言。推背图除去第一像引言和最后一象结言并非预言外,共有58像预言,从大唐气数(第2像)一直预言到世界大同(第59像),且每像相接,决无次序错乱。其中,关于唐朝的预言到第九象黄巢之乱就结束了,接下来第十象到十四象是五代;第十五到二十象讲北宋,二十一到二十四象讲南宋,而元朝只有二十五、二十六两象。传说到清代金圣叹为《推背图》作批注时已应验到第33像。一般认为由第三十九至四十七象,是代表由二十世纪中叶至廿一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预言,而且由三十九至四十二象都已经发生。

传说推背图因预言的准确,历代一直被列为禁书。该书在流传的过程中又不断被人篡改,据历史记载,宋太祖就专门使人作伪作混如其中以乱其真。有人又将已知的历史改成图谶,加以比附,故其本来面目已渺不可考。民间广为流传的《推背图》大体上有两种版本:一种是比较常见的清朝学者金圣叹批注的《推背图》,简称为金版;另一种是由李世瑜先生在德国一本刊物上发现的,据称是最为接近原貌的版本,简称为原版。

49、道门通教必用集

南宋西蜀道士吕太古编撰。九卷,分为八编。该书选辑经训、宗师传略,常用之道赞、颂、咒、偈、宝章、真文、步虚词等,以及平时持斋行道应用的启奏、仪文、法诀等编为一书,供入道者方便使用。其中宗师传略部分的张天师、葛仙公至北宋张无梦、刘从善等十六人,选自贾翔之《高道传》。《高道传》已佚,《道门通教必用集》存此佚文,尤为可贵。

50、玄门必读

亦称《太上玄门功课经》,清咸丰时道士梁教无编辑,光绪年间道士黄明襄、唐永华补辑刊印,该书包含三个部分。举凡道观制度、衣冠服饰、执事行仪、日用修持法要等均一一备述;其次载道法派系,对各道派作简要介绍;三是最后列道家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四十名山、东海十洲、五岳、四大名山,指示修道学仙胜境。

(二)道教的节日

正月

初一日天腊之辰
初三日郝真人圣诞、孙真人圣诞
初五日孙祖清静元君诞
初九日玉皇上帝圣诞
十三日关圣帝君飞升
十五日上元天官圣诞、灵宝天师圣诞
十九日长春邱真人圣诞

二月

初一日勾陈天皇大帝圣诞、长春刘真人(刘渊然)圣诞
初二日土地正神诞、姜太公圣诞
初三日文昌梓潼帝君圣诞
初六日东华帝君圣诞
十三日葛真君圣诞
十五日太上老君圣诞
十九日慈航真人观音大士圣诞

三月

初一日谭祖长真真人诞
初三日玄天上帝圣诞
初六日眼光娘娘圣诞
十五日天师张大真人圣诞、财神赵公元帅圣诞
十六日三茅真君得道之辰、中岳大帝圣诞
十八日王祖玉阳真人圣诞、后土娘娘圣诞
十九日太阳星君圣诞
二十日子孙娘娘圣诞
二十三天后妈祖圣诞
二十六鬼谷先师诞
二十八东岳大帝圣诞

四月

初一日长生谭真君成道之辰
初十日何仙姑圣诞
十四日吕祖纯阳祖师圣诞
十五日钟离祖师圣诞
十八日北极紫微大帝圣诞、泰山圣母碧霞元君诞、华佗神医先师诞
二十日眼光圣母娘娘诞
二十八神农先帝诞

五月

初一日南极长生大帝圣诞
初五日地腊之辰、南方雷祖圣诞、地祗温元帅圣诞、雷霆邓天君圣诞。
十一日城隍爷圣诞
十三日关圣帝君降神、关平太子圣诞
十八日张天师圣诞
二十日马祖丹阳真人圣诞
二十九紫青白祖师圣诞

六月

初一至初六日南斗星君下降
初十日刘海蟾祖师圣诞
十五日灵官王天君圣诞
十九日慈航观音成道
二十三火神圣诞
二十四南极大帝中方雷祖圣诞、关圣帝君圣诞
二十六二郎真君圣诞

七月

初七日道德腊之辰
十二日西方雷祖圣诞
十五日中元地官大帝圣诞
十八日王母娘娘圣诞
十九日值年太岁星君圣诞
二十日刘祖长生真人圣诞
二十二马元帅圣诞
二十三诸葛武侯诞
二十六张三丰祖师圣诞

八月

初一日许府真君诞辰
初三日九天司命灶君诞
初五日北方雷祖圣诞
初十日北岳大帝诞辰
十五日太阴星君诞

九月

初一至初九日北斗九皇降世之辰
初九日斗姥元君圣诞;重阳帝君圣诞、玄天上帝飞升;酆都大帝圣诞
二十二增福财神诞
二十三萨翁真君圣诞
二十八五显灵官马元帅圣诞

十月

初一日民岁腊之辰、东皇大帝圣诞
初三日三茅应化真君圣诞
初六日天曹诸司五岳五帝圣诞
十五日下元水官大帝圣诞
十八日地母娘娘圣诞
十九日长春邱真君飞升
二十日虚靖天师诞(即三十代天师弘悟张真人)。

冬月(十一月)

初六日西岳大帝圣诞
初九日湘子韩祖圣诞
十一日太乙救苦天尊圣诞
二十六北方五道圣诞

腊月(十二月)

初八日王侯腊之辰
十六日南岳大帝圣诞、福德正神诞
二十日鲁班先师圣诞
二十一天猷上帝圣诞
二十二重阳祖师圣诞、丹阳马真君成道
二十四司命灶君上天朝玉帝奏人善恶
二十五天神下降探访善恶
二十九清静孙真君成道

冬至日元始天尊诞

夏至日灵宝天尊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