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网古文典籍频道

国学典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学入门 >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十八):徐勉、唐太宗(4)

http://www.newdu.com 2016-08-29 国学网 陈友冰 参加讨论

崇俭第八

原文

夫圣世之君,存乎节俭。富贵广大,守之以约;睿智聪明,守之以愚。(1)不以身尊而骄人,不以德厚而矜物(2)。茅茨不剪,采椽不斫,舟车不饰,衣服无文,土阶不崇,大羹不和。非憎荣而恶味,乃处薄而行俭。(3)故风淳俗朴,比屋可封(4)。斯二者,荣辱之端。奢俭由人,安危在己。(5)五关近闭,则嘉命远盈;千欲内攻,则凶源外发。(6)是以丹桂抱蠹,终摧荣耀之芳;朱火含烟,遂郁凌云之焰。(7)以是知骄出于志,不节则志倾;欲生于心,不遏则身丧。(8)故桀纣肆情而祸结,尧舜约己而福延,可不务乎?(9)

 
注释

(1)富贵广大,守之以约;睿智聪明,守之以愚:身为天子,疆土广大可谓富贵之极,但更应该注重节俭,就像聪明智慧的人,更应该学会糊涂一点。

(2)不以身尊而骄人,不以德厚而矜物:不敢因为自己身份尊贵就颐指气使,飞扬跋扈,也不会因为自己功德伟大就恃功傲物,不可一世。矜:自夸。据《史记·魏世家》:“魏太子击谓田子方曰:‘贫贱者,骄人乎?富贵者,骄人乎?’子方曰:‘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人主骄人而亡其国。吾未见以国待亡者也。贫贱者若不得意,纳履而去,安往而不得贫贱?”;《尚书·系辞》曰:“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3)茅茨不剪,采椽不斫,舟车不饰,衣服无文,土阶不崇,大羹不和。非憎荣而恶味,乃处薄而行俭:那些明君圣主们,常常用茅草盖了房子,都不去修剪得漂亮一些;用来做屋椽的园木,也不用斧头修整得光滑一些。甚至坐的车船也没有装饰彩绘,穿的衣服也一点都不华丽。不仅如此,他们还不去建造高大豪华的厅堂,而且连吃饭都只图饱腹,不求味美。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不是因为憎嫌荣华,讨厌甘美,是希望能率先垂范,用淡薄节俭的风尚为天下百姓作榜样。茅茨:茅:茅草;茨(cí)用茅草覆盖屋顶;椽: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园木;斫:用斧头砍,这里指用斧头将屋椽修整得光滑一些。语出《墨子》:“尧舜德行,茅茨不剪,采椽不斫”。颜师古注:“屋盖曰茅茨,茨以覆居也。采亦作棌,柞木也”。土阶不崇:语出《墨子》:“尧舜堂高三尺,土阶三等,故不高也”;大羹不和。语出《礼器》:“有以素为贵者,大圭不琢,大羹不和”。孔颖达疏云:“大羹,肉汁也。不和,无盐梅也。太古初变腥,但煮肉而饮其汁,未知调和。后人祭必重古,故但盛肉汁,谓之大羹不和”。

(4)故风淳俗朴,比屋可封:由于君主率先垂范,所以民间风俗纯正厚朴,邻里和睦相处。比屋:邻里之间。据《周礼·地官》:五家为一比。可封:据《周礼·地官》周代以“九比”为一社区,由小司徒掌管,三年进行一次“大比”,考查居民德行道艺,表彰贤能者。可封:因民风好,可以封赏。

(5)斯二者,荣辱之端。奢俭由人,安危在己:是奢侈还是节俭,是尊荣和受辱的发端。一个国家安定还是危亡,决定于君主是奢侈还是节俭。斯二者:指奢侈还是节俭。

(6)五关近闭,则嘉命远盈;千欲内攻,则凶源外发:如果能清心寡欲,美好的命运就会长久地延续下去。相反,欲望横流,就必然要生出凶乱。五关:指眼、耳、口、鼻、身。北齐刘昼《新论·防欲》:“将收情欲,先敛五关。五关者,情欲之路,嗜好之府也。目爱彩色,命曰代性之斤;耳乐淫声,命曰攻心之鼓;口贪滋味,命曰腐肠之药;鼻悦芬馨,命曰熏喉之烟;身安辇驷,命曰召蹶之机。此五者,所以养生,亦所以伤生。言当收敛而闭之,庶得寿命”;嘉命:美好的生命。

(7)是以丹桂抱蠹,终摧荣耀之芳;朱火含烟,遂郁凌云之焰:丹桂尽管美艳芬芳,假使生出蠹虫,最终也会变成朽木;红色的火苗虽然明亮爽朗,倘若被细微的烟尘所覆盖,终究也将熄灭。丹桂:桂树,开橘红色花,为名贵香料,并作食品香料,故名丹桂;抱蠹(dù):树心有蠹虫。《吕氏春秋·达郁》注:“蠹,木中之虫也”;朱火:明亮的火焰。

(8)以是知骄出于志,不节则志倾;欲生于心,不遏则身丧:由此可知:如果一个人的志向中有骄纵,如果不节制,那么志向就无法实现;一个人的心中如产生欲念又不去遏止,那么他就会为此丧身。

(9)故桀纣肆情而祸结,尧舜约己而福延,可不务乎:夏桀商纣因为纵肆情意,倒行逆施因而灾祸接踵而至;;唐尧虞舜却因为约己修身,因而福寿绵延。一个君主能不去崇俭吗?

 
翻译

能达到太平盛世的明君,心中都常存节俭的美德。身为天子,疆土广大可谓富贵之极,但更应该注重节俭,就像聪明智慧的人,更应该学会糊涂一点。不敢因为自己身份尊贵就颐指气使,飞扬跋扈,也不会因为自己功德伟大就恃功傲物,不可一世。那些明君圣主们,常常用茅草盖了房子,都不去修剪得漂亮一些;用来做屋椽的园木,也不用斧头修整得光滑一些。甚至坐的车船也没有装饰彩绘,穿的衣服也一点都不华丽。不仅如此,他们还不去建造高大豪华的厅堂,而且连吃饭都只图饱腹,不求味美。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不是因为憎嫌荣华,讨厌甘美,是希望能率先垂范,用淡薄节俭的风尚为天下百姓作榜样。由于君主率先垂范,所以民间风俗纯正厚朴,邻里和睦相处。是奢侈还是节俭,这是尊荣和受辱的发端。一个国家安定还是危亡,决定于君主是奢侈还是节俭。如果能清心寡欲,美好的命运就会长久地延续下去。相反,欲望横流,就必然要生出凶乱。丹桂尽管美艳芬芳,假使生出蠹虫,最终也会变成朽木;红色的火苗虽然明亮爽朗,倘若被细微的烟尘所覆盖,终究也将熄灭。由此可知:如果一个人的志向中有骄纵,如果不节制,那么志向就无法实现;一个人的心中如产生欲念又不去遏止,那么他就会为此丧身。

 
简评

崇俭篇是告诫李治,作为一个君主要力戒奢侈,并把选择节俭还是崇尚奢侈提到国家兴亡的首要高度:“斯二者,荣辱之端。奢俭由人,安危在己”。文章中还提到声色犬马是自我堕落的始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施政更需俭,繁政亦为奢。这不仅是君主,对官员、对普通百姓都有一定教育借鉴作用。

唐太宗作为世家子弟,本身也有个戒奢崇俭的过程,而且来自于臣下的规劝。《贞观政要》中就记载一段要他戒奢崇俭劝谏,而且毫不避讳:“珍奇的玩物和邪淫的技巧,是亡国的斧子;珠宝玉器和华丽的锦绣,其实也是迷乱人心性的毒药。我私下看见陛下您服用和玩赏的都是一些少见而纤巧的东西,好像是从大自然中变化出来的;人们贡献给您的珍宝奇物,又如同神仙制造的那般精美。这些奢华的东西尽管在世俗之中显得那么光彩夺目,但实际上,这种做法也确实败坏了淳朴敦厚的风气。由此可知,漆器虽然不是引起叛逆的方术,但夏桀却因制造它而导致了诸侯的叛逆;玉杯又哪里是招致灭亡的手段,但商纣也因使用它而使国家灭亡。要考查奢侈靡丽的根源,就一定要遏止它们。在节俭方面制订了法令,还担心会滋生奢侈;在奢侈方面制订法令的话,又怎么能约束后人呢?只希望您能详察不显著的事物,智慧远达广阔的地方,在麟阁中研究深奥的秘密,从读书人那里探求幽深难见的事迹。历代君王治理与祸乱的踪迹,百代安危的经验教训,兴亡衰乱的命运,得失成败的关键,原本就包容在心胸之中,重复在视线之内,这是陛下内心长期考察的结果,无须臣妾在这里绕舌。只是明白这些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不易实行。人们总是在功业卓著时心志骄傲,在时势安定时贪图享乐。只希望您能抑制心志,善始慎终,纠正轻微的过失用来增添高尚的道德,选择今天的正确来取代昨天的错误。那么您的美名就会远播万代,与日月一样无穷,鼎盛的事业也会长久不衰,与天地一样永存!”

这段毫不避讳的劝谏并非出自刚直不阿的魏征,而是后宫嫔妃徐惠的规劝。唐太宗之所以成为明君,不在于他不犯错误,而在于他善于改正错误,善于纳谏,听从臣下的劝谏,而且付诸于行动。据唐书本纪:贞观二年,连绵秋雨,宫中卑湿,太宗又有湿气,于是公卿奏请另建一阁居住。太宗的答复是:“朕有气疾,岂宜下湿?若遂来请,糜费良多。昔汉文将起露台,而惜十家之产,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固请至于再三,竟不许。”由于太宗身体力行,整个朝廷也都形成俭朴之风。据《贞观政要》:“岑文本为中书令,宅卑湿,无帷帐之饰,有劝其营产业者,文本叹曰:‘吾本汉南一布衣耳,竟无汗马之劳,徒以文墨,致位中书令,斯亦极矣。荷俸禄之重,为惧已多,更得言产业乎?’’言者叹息而退”;“户部尚书戴胄卒,太宗以其居宅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之造庙”;

“温彦博为尚书右仆射,家贫无正寝,及薨,殡于旁室。太宗闻而嗟叹,遽命所司为造,当厚加赙赠”;“魏征宅内,先无正堂,及遇疾,太宗时欲造小殿,而辍其材为征营构,五日而就。遣中使斋素褥布被而赐之,以遂其所尚。”

也正因为如此,他对太子的教育中是很注重崇俭教育。本人也是在身体力行,做出榜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