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 原文: 长孙晟字季晟,性通敏,略涉书记,善弹工射。初未知名,人弗之识也,唯高祖一见,深嗟异焉,乃携其手而谓人曰:“长孙郎武艺逸群,适与其言,又多奇略。后之名将,非此子邪?” 宣帝时,突厥摄图请婚于周,以赵王招女妻之。然周与摄图各相夸竞,妙选骁勇以充使者,因遣晟副汝南公宇文神庆送千金公主至其牙。前后使人数十辈,摄图多不礼,见晟而独爱焉,每共游猎,留之竞岁。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两箭与晟曰:“请射取之。”晟乃弯弓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而双贯焉。摄图喜,命诸子弟贵人皆相亲友,冀昵近之,以学弹射。其弟处罗侯号突利设,尤得众心。而为摄图所忌,密托心腹,阴与晟盟。晟与之游猎,因察山川形势,部众强弱,皆尽知之。时高祖作相,晟以状白高祖。高祖大喜,迁奉车都尉。 大业三年炀帝幸榆林欲出塞外陈兵耀武经突厥中指于涿郡仍恐染干惊惧,先遣晟往喻旨,称述帝意。染干听之,因召所部诸国,奚、室韦等种落数十酋长成萃。晟以牙中草秽,欲令染干亲自除之,示诸部落,以明威重,乃指帐前草曰:“此根大香。”染干遽嗅之曰:“殊不香也。”晟曰:“天子行幸所在,诸侯躬亲洒扫,耘除御路,以表至敬之。。今牙中芜秽,谓是留香草耳。”染干乃悟曰:“奴罪过。奴之骨肉,皆天子赐也,得效筋力,岂敢有辞?特以边人不知法耳,赖将军恩泽而教导之。将军之惠,奴之幸也。”遂拔所佩刀,亲自芟草,其贵人及诸部争放效之。乃发榆林北境,至于其牙,又东达于蓟,长三千里,广百步,举国就役而开御道。帝闻晟策,乃益嘉焉。 五年,卒。帝深悼惜之,赂赠甚厚。后突厥围雁门,帝叹曰:“向使长孙晟在,不令匈奴至此!”晟好奇计,务功名。性至孝,居忧毁瘠,为朝士所称。贞观中,追赠司空、上柱国、齐国公,谥曰献。(节选自《隋书•长孙晟传》) 译文: 长孙晟,字季晟,生性通达聪明,稍稍读了些书史,善于骑射,起初没什么名声,人们还不认识他。只有隋高祖一见他,就嗟叹不已,于是携起他的手而对人们说:“长孙郎武艺超群,刚与他交谈,他又有很多奇策。以后的名将,难道不是他吗?” 北周宣帝时,突厥的摄图请求与北周通婚和亲,朝廷以赵王宇文招之女嫁给他为妻。但北周与摄图各相夸耀实力,都选拔骁勇之士以作使者,北周因派长孙晟为汝南公宇文神的副使,送千金公主到摄图的牙旗之下。前后使者数十人,摄图多不礼遇,独对长孙晟特别喜爱,每每与他一起游猎,留他在突厥到年底。曾有二雕飞着争肉吃,摄图给长孙晟两支箭,说:“请射取它们。”长孙晟于是弯弓奔去,遇雕相夺,于是一发而射穿两雕。摄图欢喜,让各位子弟贵人都与他亲近,以学习弹射。摄图的弟弟处罗侯名叫突利设,尤得众心,但被摄图忌恨,因此密派心腹,偷偷与长孙晟结盟。长孙晟和他一起游猎,因便考察山川形势、部众强弱,全都知道了。 当时隋高祖为北周丞相,长孙晟把情况告诉高祖。高祖大喜,升他当奉车都尉。 大业三年,炀帝巡幸榆林,欲出塞外,陈兵耀武,经过突厥,到达涿郡。担心染干惊恐,先派长孙晟往染干处说明此行用意,表达炀帝的意思。染干听了,召来所辖各国,奚、靅、室韦等部落几十个酋长都来集合。长孙晟因考虑到牙中草多而脏,想让染干亲自除草,给各部落看,以显示炀帝的威望,于是指着军帐前的草说:“这草根很香。”染干马上去闻,说:“一点都不香。”长孙晟说:“天子巡幸这里,诸侯应该亲自洒水扫地,清除御路,以表示至敬之心。如今这牙中芜秽,所以我说是留的香草罢了。”染干于是领悟说:“这是我这个奴才的罪过!我的骨肉,都是天子赐的,得以出点力气,岂敢推辞?只因边鄙之人不知法度罢了。幸有将军施恩,教导我,将军的恩惠,是奴才我的大幸啊!”于是拔出所佩带的刀,亲自砍除杂草,那些贵人和各部落的酋长,争着仿效。于是调发榆林北部的百姓,一直到其牙地,又东到蓟地,长三千里,宽百步,全国百姓都来割草开御道。炀帝听了长孙晟的计策,于是更加赞赏他。 大业五年(609),长孙晟去世,时年五十八岁。炀帝十分痛惜,赠予很多东西。后来突厥人围困雁门,炀帝感叹说:“假使长孙晟在,不会让匈奴人猖狂到如此地步!”长孙晟爱出奇计,务求功名。生性孝顺,居丧时身体毁坏,为朝廷人士称赞。唐贞观中(627~649),追赠他为司空、上柱国、齐国公,谥号叫“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