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评类>> 文心雕龙张立斋考异>> 正文

通变第二十九

    通变第二十九
    ○绠短者御渴。
    梅本凌本黄本御并作衔。
    立斋按:御为衔之讹体,口含心感皆谓之衔。诗豳风,「勿士行枚。」笺云:「初无行陈衔枚之事。」又管子法篇:「法立而民乐之,令出而民衔之」从衔是,王失校。
    ○臭味晞阳而毕品矣。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晞作睎。铃木云:「睎当作晞。」
    立斋按:铃说是。
    ○志合文财。
    梅本财作则。注云:「元作财,许无念改。」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许改是,易有「天则」见干卦,书有「王则」见无逸。则法也,文则,文之法也。
    ○则文于唐时。
    梅本则字旁注:「元无则字也。」凌本黄本并有则字。
    ○魏之荐制。
    梅本凌本荐并作篇。梅本篇字旁注一策字。注云:「元作荐,许无念改。」黄本荐作策。
    立斋按:从篇为长,明诗篇江左篇制,杨校是。
    ○夏歌雕墙。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杨校云:「玉海百六引雕作雕,与书五子之歌合。」
    立斋按:雕雕古通,广韵雕又作雕,杨校非。
    ○确而论之。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确作榷。
    立斋按:从黄本是。
    ○风味气衰也。
    凌本黄本并同。梅本味作末,黄本注云:「一作末。」
    立斋按:从末是,史记韩安国传:「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范注非。
    ○故练青濯锦。
    梅本锦作绛,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广舆记,锦江一名汶江、织锦濯此则丽,似可从锦,但上文青生于蓝、绛生于倩,此总上文而言,则从绛不误矣,王失校。
    ○因无端涯。
    梅本因作固。注云:「元作因,按颂文改。」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从固是。
    ○杨雄校猎。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注云:「校当作羽,猎当作赋。」
    立斋按:从梅本改是。
    ○日出东沼月生西陂。
    梅本凌本并同。杨校云:「当依上林赋作入乎西陂。」
    立斋按:日出月生,日初出于东,月始见于西也,故言东沼西陂,杨校非。
    ○象扶桑于蒙汜。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于应作与,见西京赋,王失校。
    ○毛若长离之振翼。
    梅本凌本黄本毛并作光。注云:「光元作毛,曹改。」
    立斋按:从光是,与上采偶。
    ○变则其久。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梅本其下注云:「疑作可。」杨校云:「其应作甚。王校从吴校作堪。」
    立斋按:从可从堪皆通,从甚则非。
    ○乘机无法。
    梅本法作跲,凌本黄本并作怯。注云:「一作跲。」王校云:张本作。
    立斋按:法字误,跲踬也,、行不进也,怯、多畏也,义皆可通也,从怯为长。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