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者,屈原之所作也。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屈原放逐,忧心愁悴(一作瘁),彷徨山泽(一作川泽),经历陵陆,嗟号昊,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亻亻危(一作谲诡)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何而问之(何一作呵)。以渫愤懑,舒泻愁思,楚人哀惜屈原,因共论述,故其文义不次序云尔。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遂,往也。初,始也。言往古太始之元,虚廓无形,神物未生,谁传道此事也。《考异》、《姜校》、金开诚《屈原集校注》、程嘉哲《天问新注》同谓《太平御览》卷一引亦作邃。姜云:“作邃是也,遂则假借字。”程曰:“邃,遂通。”皆非。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言天地未分,溷沌无垠,谁考定而知之也。考一作知,定一作述。
冥昭瞢ウ,谁能极之?
言日月昼夜,清浊晦明,谁能极知之。《天问笺》曰:“自‘遂古之初’至‘何本何化’,凡六韵,皆言混沌未辟,景象,恶有所谓清明者。此昭字自属勿之误字。勿,《说文》:‘尚冥。’与昧古通用。冥勿瞢ウ,四字平列。”,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言天地既分,阴阳运转,冯冯翼翼,何以识知其形像乎。《文选》卷四七夏侯湛《东方朔画赞》注引惟作遗,何剑熏谓当作“遗像”。《姜校》本惟作维。
明明ウウ,惟时何为?
言纯阴纯阳,一晦一明,谁造为之乎。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谓天地人三合成德,其本始何化所生乎。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言天圜而九重,谁营度而知之乎。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言此天有九重,谁功力始作之邪?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斡,转也。维,纲也。言天昼夜转旋,宁有纲维系缀,其际极字所加乎。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言天有八山为柱,皆何当值?东南不足,谁亏之也。柱何当,东南何亏?”洪兴祖曰:“《素问》曰:‘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又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注云:‘中原地形,西北高,东南下。今百川满凑东之沧海,则东西南北高下可知。’”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九天:东方天,东南方阳天,南方赤天,西南方朱天,西方成天,西北方幽天,北方亥天,燕北方变天,中央钧天。其际会何分,安所系属乎。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言天地广大,隅隈众多,宁有知其数乎。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沓,合也。言天与地合会何所,十二辰谁所分别乎。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言日月众星,安所系属,谁陈列也。《金校》引一说属作烛,谓二字古通,“此句当从烛照取义”。
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次,舍也。汜,水涯也。言日出东方汤谷之中,暮入西极蒙水之涯也。
自晦及明,所行几里?
言日平旦而出,至暮而止,所行凡几何里乎。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夜光,月也。育,生也。言月何德于天,死而复生也。一云:言月何德居于天地,死而复生。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言月中有菟,何所贪利,居月之腹而顾望乎。菟一作兔。
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
女岐,神女,无夫而生九子也。
伯强何处?惠气安在?
伯强,大厉疫鬼也,所至伤人。惠气,和气也。言阴阳调和,则惠气行;不调和则厉鬼兴,二者常何所在乎。《闻校补》云:“本篇通例,凡表方位之疑问代名词,皆用安或焉,无用何者。此文本作‘伯强安处’,与下‘惠气安存’句同字。学者误读处为名词,因妄改安为何以就之也。”《姜校》云:“《天问》疑问代名词之表方位者,皆用焉或安,处指方所,则作安字是也。”
何阖而晦?何开而明?
言天何所阖闭而晦冥,何所开发而明晓乎。
角宿未旦曜灵焉藏?
角,亢,东方星。曜灵,日也。言东方未明旦之时,日安所藏其精光乎。《释文》藏作臧。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
汩,治也。鸿,大水也。师,众也。尚,举也。言玄才不任治鸿水,众人何以举之乎。师一作玄。
鸱龟曳衔,玄何听焉?
言玄治水,绩用不成,尧乃放杀之羽山,飞鸟水虫曳衔食之,玄何能复不听乎。
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帝,谓尧也。言玄设能顺众人之欲,而成其功,尧当何为刑戮之乎。洪兴祖《补注》:“《书》云:‘方命圯族。’《国语》云:‘玄违帝命。’则所谓‘顺欲’者,顺帝之欲也。《山海经》云:‘玄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帝令祝融杀玄于羽郊。’”
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而不施?
永,长也。遏,绝也。舍,施也。言尧长放玄于羽山,绝在不毛之地,三年不舍其罪也。一无山字,施一作。
伯禹愎玄,夫何变化?
禹,玄子也。言玄愚狠,愎而生禹,禹小见其所为,何以能变化而有圣德也。愎一作腹,注同。一本何下有故字。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父死称考。绪,业也。言禹能纂代玄之遗业,而成考父之功也。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
言禹何能继续玄业而谋虑不同也。
洪泉极深,何以之?
言洪水渊泉极深,大禹何用塞而平之乎。《朱注》云:“泉,疑当作渊,唐本避讳而改之也。”
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坟,分也。谓九州岛之地,凡有九品,禹何能分别之乎。坟一作愤。
河海应龙,何尽何历?
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历,过也。言河海所出至远,应龙过历游之,而无所不穷也。或曰,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导水所注当决者,因而治之也。一云应龙何画河海何历”。游国恩谓“‘历’与上文‘坟’、下文‘成’均不叶韵;且《天问》文例以四句为节,故知其必有阙文”。
玄何所营?禹何所成?
言玄治鸿水,何所营度,禹何所成就乎。
康回冯怒,地何故东南倾?
康回,共工名也。《淮南子》言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不得,怒而触不周之山,天维绝,地柱折,故东南倾。
九州岛安错?川谷何ㄜ?
错,厕也。ㄜ,深也。言九州岛错厕,禹何所分别之?川谷于地,何以独ㄜ深乎。字一作何。
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言百川东流,不知满溢,谁有知其故也。
东西南北,其孰多?
,长也。言天地东西南北,谁为长乎。
南北顺,其衍几何?
衍,广大也。言南北长,其广差几何乎。《释文》作隋,一作堕。
昆仑县圃,其<尸几>安在?
昆仑,山名也,在西北,元气所出,其巅曰县圃,乃上通于天也。<尸几>一作居。<尸几>,古居字。戴震《屈原赋注》据此谓<尸几>当作尻,训尾脊。陈本礼亦以居为尻,训“山之根尽处”。皆非。其居,犹言其处、其所也。不问其山之尾脊。
增城九重,其高几里?
《淮南》言昆仑之山九重,其高万二千里也。二或作五。
四方之门,其谁从焉?
言天四方各有一门,其谁从之上下。一云其谁从焉。
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言西北之门,每常开启,岂元气之所通。辟一作辟,一作开。朱季海谓开,楚语,“疑故书本云‘开辟’,辟字形坏似启,写书者遂从王注‘开启’字回改,校人或见作‘辟’之本,辄旁注作‘辟’,渐合辟文为一,转去开字,而成今本”。
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言天之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也。
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
羲和,日御也。言日未出之时,若木何能有明赤之光华乎。和《释文》作。
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暖,温也。言天地之气,何所有冬温而夏寒者乎。
焉有石林?何兽能言?
言天下何所有石木之林,林中有兽能言语者乎。《礼记》曰:“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也。”
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有角曰龙,无角曰虬。言宁有无角之龙负熊兽以游戏乎。朱熹曰:“虬或在龙字上,以游叶之,非是。”《闻校补》云:“游字不入韵,箨疑上或下尚有二句,传写脱之。”《姜校》亦云:“此二句与上二句皆有错简,不必定求韵也。”游国恩谓“此处上下亦有脱简”。
雄虺九首,忽焉在?
虺,蛇别名也。忽,电光也。言有雄虺,一身九头,速及电光,皆何所在乎。一无速字。
何所不死?长人何守?
《括地象》曰:“有不死之国,长人长狄。”《春秋》云:“防风氏也。禹会诸侯,防风氏后至,于是便守封隅之山也。”一云何所不老。朱熹云:“此以首叶守,以在叶死,作老非是。”
靡九衢,华安居?
九交道曰衢。言宁有草,生于水上,无根乃蔓衍于九交之道,又有麻垂草华荣,何所有此物乎?一作{艹并}。徐仁甫据《尔雅》“靡,无也”之训,乃谓“‘无’有‘何’义,则‘靡’亦犹‘何’也。司马相如《封禅文》‘厥涂靡从’,文颖曰:‘其道何从乎?’此靡训何之证”。
一蛇吞象,厥大如何?
《山海经》云:“南方有灵蛇吞象,三年出其骨。”一或作灵,大或作骨。
黑水、玄趾,三危安在?
玄趾、三危,皆山名也,在西方。黑水出昆仑山也。趾一作。《姜校》云:“古书趾、多混用,惟不见作玄趾用。”
鲮鱼何所?<鬼斤>堆焉处?
鲮鱼,鲤也。一云:鲮鱼,陵鲤也,有四足,出南方。<鬼斤>堆,奇兽也。鲮一作陵,所一作居,<鬼斤>一作魁。《闻校补》云:“疑当作‘鲮鱼焉居’。知之者本篇‘何所’凡十二见。有位于述词上者,如‘鲧何所成’、‘何所得焉’、‘殷有惑妇何所依’、‘武发杀殷何所悒’、‘载尸集战何所急’、‘何所不死’、‘寿何所止’、‘其何所从’、‘天何所沓’,有位于表词上者,如‘何所冬暖’、‘何所夏寒’、凡此诸‘所’字,或实用、或虚用,句中咸有所表述。惟此文则不然,其不合本篇语法甚明。若从一改‘所’为‘居’,于语法差合矣。然篇中通例,凡表方位之疑问代名词,但用‘焉’或‘安’,从无用‘何’者。今以下文‘<鬼斤>堆焉处,羿焉毕日,乌焉解羽’推之,疑此当作‘鲮鱼焉居’。意者今本‘居’先误为‘所’,‘焉所’不词,乃又改‘焉’为‘何’尔。《文选?吴都赋》刘注引作‘陵鱼曷止’,‘曷止’二字虽非,然其词性与‘焉居’犹合,以视今本之作‘何所’者,固远胜之。”《姜校》亦谓此句作“鲮鱼焉处”,但掠其说也。
羿焉毕日?乌焉解羽?
《淮南》言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毕一作弹,一作毙。洪兴祖云:“《说文》曰:毕,射也。音毕。引‘焉弹日’。与羿同,然则毕或作弹,盖字之误尔。”丁晏引毕一作跸,谓“《柳集》误码率作弹”。
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
言禹以勤力献进其功,尧因使省迨下土四方也。一无四方二字。刘永济、徐英并校“禹之力”作“禹劳”。
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
言禹治水,道娶金山氏之女,而通夫妇之道于台桑之地。焉一作安,一云焉得彼涂山之女而通于台桑。涂《释文》作涂。
闵妃匹合,厥身是继。
闵,忧也。言禹所以忧妃匹者,欲为身立继嗣也。《楚辞今注》谓“闵,婚之同音借字。古人凡从门,得声之字,多与从昏得声之,字相通。妃,‘配’之本字”。此婚配匹合为“四同义单词平列连用之联叠修辞”。
胡维嗜不同味,而快黾饱?
言禹治水道娶者,忧无继嗣耳,何特与众人同嗜欲,苟欲饱快一朝之情乎?故以辛酉日娶,甲子日去而有启也。
启代益作后,卒然离孽。
益,禹贤臣也。作,为也。后,君也。离,遭也。孽,忧也。言禹以天下禅与益,益避启于箕山之阳,天下皆去益而归启以不君,益卒不得立,故曰遭忧也。
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
言天下所以去益就启者,以其能忧思道德,而通拘隔。拘隔者,谓有扈氏叛启,启率六师以伐之也。《金校》曰:“惟,一说作罹。惟为罹之借字。可从。”
皆归,而无害厥躬?
射,行也。,穷也。言有扈氏所行皆归于穷恶,故启诛之,长无害于其身也。一作射,一作鞠。
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
后,君也。革,更也。播,种也。降,下也。言启所以能变更益而代益为君者,以禹平治水土,百姓得下种百,故思归启也。
启棘宾商,九辩九歌;
棘,陈也。宾,列也。九辩、九歌,启所乐也。言启能明禹业,陈列宫商之音,备其礼乐也。《朱注》曰:“窃疑棘当作梦,商当作天,以篆文相似而误也。”《说文通训定声》曰:“商当为帝之误字。《天问》‘启棘宾商’,按当作帝,天也。”
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
勤,劳也。屠,裂剥也。言禹剥母背而生,其母之身分散竟地,何以能有圣德,忧劳天下乎。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帝,天帝也。夷羿,诸侯,弑夏相者也。革,更也。孽,忧也。言羿弑夏家,居天子之位,荒淫田猎,变更夏道,为万民忧患。
胡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胡,何也。雒嫔,水神,谓宓妃也。《传》曰:“河伯化为白龙,游于水旁,羿见而之,眇其左目。河伯上诉天帝曰:“为我杀羿。”天帝曰:“尔何故得见?”河伯曰:“我时化为白龙出游。”天帝曰:“使汝深守神灵,羿何从得犯汝?今为虫兽,当为人所,固其宜也。羿何罪欤?”深一作保。羿又梦与雒水神宓妃交接也。胡下一有羿字,一作射。
冯珧利决,封是;
冯,挟也。珧,弓名也。决,也。封,神兽也。言羿不道德,而挟弓,猎捕神兽以快其情也。一作射。
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
蒸,祭也。后帝,天帝也。若,顺也。言羿猎封,以其肉膏祭天帝,犹不顺羿之所为也。蒸一作。
浞娶纯狐,眩妻爰谋;
浞,羿相也。爰,于也。眩,惑也。言浞娶于纯狐氏女,眩惑爱之,遂与浞谋杀羿也。
何后羿之革,而交吞揆之?
吞,灭也。揆,度也。言羿好猎,不恤政事法度,浞交接国中,布恩施德而吞灭之也。一无革字。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
阻,险也。穷,窘也。征,行也。越,度也。言尧放玄羽山,西行越度岑岩之险,因堕死也。汤氏《楚辞今注》谓“阻当作Θ”,Θ、穷皆地名。
化为黄熊,巫何活焉?
活,生也。言玄死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岂巫医所能复生活也。一本化下有而字。
咸播黍,莆是营;
咸,皆也。黍,黑黍也。,草名也。营,耕也。言禹平治水土,万民皆得耕种黑黍于蒲之地,尽为良田也。一作黄,一作莆藿。洪、朱并云:“莆,疑即蒲字,蒲,水草,可以作席。”洪又云:“以莆为黄,以为藿,皆字之误也。”《闻校补》云:“莆当为莆之倒,莆即莞莆。”,
何由并投,而玄疾盈?
疾,恶也。,长也。盈,满也。由,用也。言尧不恶玄而戮杀之,则禹不得嗣兴,民何得投种五乎。乃知玄恶长满天下也。孙诒让谓并当作迸,迸投,犹言屏弃也。刘永济、王焕镳亦谓并作屏,屏投,言屏弃放逐也。其说皆可参。又案:王逸以投为投种,必增衍“五”方成其义,恐非其旨。投当为役字之误。孟郊《立德新居诗》“虚食日相投”,注:“投一作役。”(《全唐诗》第六函第五册)是其例。役,劳也。言玄禹并作劳役,而何玄恶特长也。
白婴,胡为此堂?
,云之有色似龙者也。,白云逶移若蛇者也。言此有气逶移相婴,何为此堂乎。盖屈原所见祠堂也。郭沫若谓堂读如当;徐仁甫谓堂“为‘尚’字之形增”,“‘胡为此尚’,谓何为崇尚此?因叶韵而倒为‘此尚’耳”。
安得夫良药,不能固臧?
臧,善也。言崔文子学仙于王子侨,子孙侨化为白,而婴持药与崔文子,崔文子惊怪,引戈击,中之,因堕其药,俯而视之,王子侨之尸也。故言得药不善也。一本夫上有失字。《闻校补》云:“本篇疑问副词‘安’皆训‘于何处’。‘安得夫良药’,谓于何处得彼良药也。一本夫上有失字,解‘安得失夫良药’为何得失夫良药,则与本篇词例不合,复与下文‘不能固臧’之意相复,殆不可从。”
天式纵横,阳离爰死;
式,法也。爰,于也。言天法有善,阴阳纵横之道,人失阳气则死也。
号起雨,何以兴之?
,翳,雨师名也。号,呼也。兴,起也。言雨师号呼则云起而雨下,独何以兴之乎。一作{艹并},一作萍。又,《刘考异》云:“《周礼》‘萍氏’,先郑注:‘萍读为,或作“萍号起雨”之萍。’后郑云:‘《天问》“萍号”作萍。’是汉有作萍之本。”
撰体协肋,鹿何膺之?
膺,受也。言天撰十二神鹿,一身八足两头,独何膺受此形体乎。一云撰体胁鹿何以膺之。
戴山,何以安之?
,大龟也。击手曰。《列仙传》曰:“有巨灵之龟,背负蓬莱之山而舞,戏沧海之中。”独何以安之乎。载一作戴,,《释文》作拚。
释舟陵行,何以迁之?
释,置也。舟,船也。迁,徙也。舟释水而陵行,则何能迁徙也。言龟所以负山若舟船者,以其在山中也。使龟释水而陵行,则何以能迁徙山乎。
惟浇在户,何求于嫂?
浇,古多力者也。《论语》曰:“浇荡舟。”言浇无义,淫佚其嫂,往至其户,佯有所求,因与行淫乱也。
何少康逐犬,而颠陨厥首?
言夏少康因田猎放犬逐兽,遂袭杀浇而断其头。
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
女歧,浇嫂也。馆,舍也。爰,于也。言女歧与浇淫佚,为之缝裳,于是共舍而宿之也。
何颠易厥首,而亲以逢殆?
逢,遇也。殆,危也。言少康夜袭得女歧头,以为浇,因断之,故言易首遇危殆也。
汤谋易旅,何以厚之?
汤,殷王也。旅,众也。言殷汤欲变易夏众,使之从己,独何以厚待之乎。《朱注》曰:“汤与上句过浇,下句斟寻事不相涉,疑本康字之误,谓少康也。”《闻校补》谓“上下皆言浇事,此不当及汤”,乃从牟廷相谓汤为浇之讹字。
覆舟斟寻,何道取之?
覆,反也。舟,船也。斟寻,国名也。言少康灭斟寻氏,奄若覆舟,独以何道取之乎。
桀伐蒙山,何所得焉?
桀,夏亡王也。蒙山,国名也。言夏桀征伐蒙山之国而得妹嬉也。
妹嬉何肆,汤何殛焉?
言桀得妹嬉,肆其情意,故汤放之南巢也。妹一作末,极一作殛。《姜校》云:“末,国名,本字也。作妹借字,以其为女,增女旁也。”
舜闵在家,父何以不?
舜,帝舜也。闵,忧也。无妻曰不。言舜为布衣,忧闵其家,其父顽母へ,不为娶妇,乃至于不也。《洪补》云,不,经传多作鳏。
尧不姚告,二女何亲?
姚,舜姓也。言尧不告舜父母而妻之,如令告之,则不听,尧女当何所亲附乎?一云女何所亲。
厥萌在初,何所亿焉?
言贤者预见旋行萌芽之端,而知其存亡善恶所终,非虚亿也。亿一作意。《闻校补》谓萌通作民,“何当作谁”。“犹言生民之初,其事渺茫,谁所亿测而知之乎”?
璜台十成,谁所极焉?
璜,石次玉者也。言纣作象箸而箕子叹,预知象箸必有玉杯,玉杯必盛熊蹯豹胎,如此必崇广宫室。纣果作玉台十重,糟丘酒池,以至于亡也。
登立为帝,孰道尚之?
言伏羲始画八卦,行道德,万民登以为帝,谁开导而尊尚之也。
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其体如此,谁所制匠而图之乎。《楚辞今注》谓“女娲当作‘女果’,指尧之二女”。
舜服厥弟,终然为害。
服,事也。言舜弟象旋行无道,舜犹服而事之,然象终欲害舜也。
何肆犬体,而厥身不危败?
言象无道,肆其犬豕之心,烧廪井,欲以杀舜,然终不能危败舜身也。一云何得肆其犬豕,一云何肆犬豕。
吴获迄古,南岳是止。
获,得也。迄,至也。古,谓古公父也。言吴国得贤君,至古公父之时而遇太伯,阴让避王季,辞之南岳之下采药,于是遂止而不还也。闻氏从王运说,以“吴获”二字为人名,谓获为伯之声误。
孰期去斯,得两男子?
期,会也。昔古公有少子曰王季,而生圣子文王,古公欲立王季,令天命及文王。长子太伯及弟仲雍去而之吴,吴立以为君。谁与期会而得两男子。两男子,谓太伯、仲雍也。去一作夫。《姜校》云:“按王注‘谁与期会而得两男子’。则作夫字是也。夫在句中,作于字解。”,
缘鹄饰玉,后帝是飨;
后帝,谓殷汤也。言伊尹始仕,因缘烹鹄鸟之羹,玉鼎,以事于汤。汤贤之,遂以为相也。
何承谋夏桀,终以灭丧?
言汤遂承用伊尹之谋,而伐夏桀,终以灭亡也。一无夏字,丧一作。
帝乃降观,下逢伊挚。
帝,谓汤也。挚,伊尹名也。言汤出观风俗,乃忧下民,博选于众,而逢伊尹,举以为相也。乃一作力。
何条放致罚,而黎服大说?
条,鸣条也。黎,众也。说,喜也。言汤行天之罚以诛于桀,放之鸣条之野,天下众民大喜悦也。服一作伏。《闻校补》引刘永济云:“服当为民字之误也。服古祗作。篆书、民形近。民误为,转写作服。王注曰‘天下众民大喜悦也’,是王本正作‘黎民大悦’。”
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贻女何喜?
简狄,帝喾之妃也。玄鸟,燕也。贻,遗也。言简狄侍帝喾于台上,有飞燕堕遗其卵,喜而吞之,因生契也。一云帝喾何宜,贻一作诒,喜一作嘉。
该秉季德,厥父是臧。
该,苞也。秉,持也。父,谓契也。季,末也。臧,善也。言汤能苞持先人之末德,其祖父之善业,故天之,以为民主也。《朱注》谓“该字乃启字之讹”。
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
有扈,浇国名也。浇灭夏后相,相之遗腹子曰少康,后为有仍正,典主牛羊,遂攻杀浇,灭有扈,复禹旧迹,祀夏配天也。
干协时舞,何以怀之?
干,求也。舞,务也。协,和也。怀,来也。言夏后相既失天下,少康幼小,复能求得时务,调和百姓,使之归己,何以怀来之也。徐英谓协即戚之讹。
平胁曼肤,何以肥之?
言纣为无道,诸侯背畔,天下乘离,当怀忧癯瘦,而反形体曼泽,独何以能平胁肥盛平。一本平上有受字。
有扈牧竖,云何而逢?
言有扈氏本牧竖之人耳,因何逢遇而得为诸侯乎?
击床先出,其命何从?
言启攻有扈之时,亲于其床上,击而杀之。其先人失国之原,何所从出乎。一云其何所从。
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
恒,常也。季,末也。朴,大也。言汤常能秉持契之末德,而弘之,天嘉其志,出田猎得大牛之端也。
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
营,得也。班,彳扁也。言汤往田猎,不但驱驰往来也。还,辄以所获得禽兽,彳扁施禄惠于百姓也。刘永济校但为得,言不得还来也。
昏微遵迹,有狄不宁;
昏,ウ也。遵,循也。迹,道也。言人有循ウ微之道,为淫失夷狄之行者,不可以安其身也。谓晋大夫解居父也。遵一作循。
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
言解居父聘吴过陈之墓门,见妇人负其,欲与淫,肆其情欲,妇人则引诗刺之曰:“墓门有棘,有萃之。”故曰繁鸟萃棘也。言墓门有棘,虽无人,棘上犹有,汝铬不愧也。
眩弟并淫,危害厥兄;
眩,惑也。厥,其也。言名象为舜弟,眩惑其父母,并为淫佚之恶,欲共危害舜也。害一作虞。汤炳正《楚辞今注》谓“眩疑为‘亥’之误字,‘亥’又写作‘胲’,与眩形近”。
何变化以作诈,后嗣而逢长?
言象欲杀舜,变化其态,内作奸诈,使舜治廪,从下焚之,又命穿井,从上之,终不能害舜。舜为天子,封象于有鼻,而后嗣子孙长为诸侯也。一云而后嗣逢长。
成汤东巡,有莘爰极;
有莘,国名。爰,于也。极,至也。言汤东巡狩至有莘国,以为婚姻也。
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
小臣,谓伊尹也。言汤东巡狩,从有莘氏乞丐伊尹,因得吉善之妃以为内辅也。
水滨之木,得彼小子;夫何恶之,媵有莘之妇?
小子,谓伊尹。媵,送也。言伊尹母任身,梦神女告之曰:“臼灶生黾,亟去,无顾。”居无几何,臼灶中生黾,母去,东走。顾视其邑,尽为大水,母因溺死,化为空桑之木。水干之后,有小儿啼水涯,人取养之。既长大,有殊才。有莘恶伊尹从木中出,因以送女也。一无彼字。
汤出重泉,夫何{自辛}尤?
重泉,地名也。言桀拘汤于重泉而复出之,夫何用罪法之不审也。
不胜心伐帝,夫谁使挑之?
帝,谓桀也。言汤不胜众人之心,而以伐桀,谁使桀先挑之也。挑一作祧。
会黾争盟,何践吾期?
言武王将伐纣,纣使胶鬲视武王师,胶鬲问曰:“欲以何日至殷?”武王曰:“以甲子日。”胶鬲还报纣。会天大雨,道难行,武王昼夜行。或谏曰:“雨甚,军士苦之,请且休息。”武王曰:“吾许胶鬲以甲子日至殷,今报纣矣,吾甲子日不到,纣必杀之,吾故不敢休息,欲救贤者之死也。”遂以甲子日之朝诛纣,不失期也。一作会晁请盟。徐英谓会朝即甲朝,会,甲字之讹。
苍鸟群飞,孰使萃之?
苍鸟,鹰也。萃,集也。言武王伐纣,将帅勇猛,如鹰鸟群飞,谁使武王集聚之者乎?沈祖绵曰:“孙诒让以为《齐世家》之苍兕,《索隐》本或作苍雉为证。疑苍鸟原文系苍雉。苍雉,汉因吕后名雉,改雉为鸟耳。”
到击纣躬,叔旦不嘉。
旦,周公名也。嘉,善也。言武始至孟津,八百诸侯不期而到,皆曰纣可伐也。白鱼入于王舟,群臣咸曰:“休哉。”周公曰:“虽休勿休。”故曰叔旦不嘉也。到一作列。到读作倒,倒击云者,言殷之诸侯背纣而倒戈击商也。到,盖倒字之脱。《闻校补》谓到为劲之误训力。朱季海谓“纣已先焚死,盖倒挈其尸而击之”。孙作云谓到作倒,言周人倒击纣身。皆非。
何亲揆发足,周之命以咨嗟?
揆,度也。言周公于孟津揆度天命,发足还师而归,当此之时,周之命令已行天下,百姓咨嗟,叹而美之也。一无何字,一云周命咨嗟。《姜校》云:“依《章句》义则无何字;依文义则有何字是也。”
授殷天下,其位安施?
言天始授殷家以天下,其王位安所施用乎。善施者若汤也。位一作德。刘永济《楚辞音注详解》谓“位当,从一本作德,下文曰‘其罪,伊何’,‘其德’与‘其罪’对文以见意”。闻氏云:“王注曰‘其王位安所施用乎’,王位亦当作王德。吉藩府翻宋本、朱燮元本、黄省曾本、大小雅堂本并作‘其王德位’,则合德与位二本而并存之。”,
反成乃亡,其罪伊何?
言殷王位已忧,反复亡之,其罪惟何乎。罪若纣也。乃一作及。《刘考异》云:“据注似当作‘及成反亡’。”《闻校补》云:“刘说是也。王注曰‘言殷王位已成,反复亡之’,是王本作‘及成乃亡’。今本作反,因及反形近,又蒙注中‘反复亡之’之文误。”
争遣伐器,何以行之?
伐器,攻伐之器也。言武王伐纣,发遣干戈攻伐之器,争先在前,独何以行之乎。孙作云读遣为迁,训分迁;伐为罚,罚器即罚殷之器,亦即战利品;此谓胜殷之国分战利品。
并驱击翼,何以将之?
言武王三军,人人乐战,并载驱载驰,赴敌争先,前歌后舞,凫藻ん呼,奋击其翼,独何以率之也。凫藻ん呼一作如鸟噪呼。
昭后成游,南土爰底。
爰,于也。底,至也。言昭王背成王之制而出游,南至于楚,楚人沈之,而遂不还也。《刘考异》云:“据注后疑作倍。”
厥利惟何,逢彼白雉?
厥,其也。逢,迎也。言昭王南游,何以利于楚乎,以为越裳氏献白雉,昭王德不能致,欲亲往逢迎之。
穆王巧梅,夫何为周流?
梅,贪也。言穆王巧于辞令,贪好攻伐,远征犬戎,得四白狼,四白鹿,自是后,夷狄不至,诸侯不朝,穆王乃更巧词,周流而往说之,欲以怀来也。一云夫何周流,梅一作,洪兴祖引《方言》作扌每,“其字从手。诸本作梅,其字从木,传写误耳。每,玉名,亦非也”。《朱注》本作扌每,云:“扌每字从手;或从木、从玉者,皆非也。”《闻校补》谓“梅、扌每并当为,字之误也。巧读为考”,考即考牧;“将以考校八骏之德力故曰考牧也”。孙作云,谓梅亦作,通作牧,言巧牧。
环理天下,夫何索求?
环,旋也。言王者当道德,以来四方,何为乃周旋天下,而求索之也。
妖夫曳,何号于市?
妖,怪也。号,呼也。昔周幽王前世有童谣曰:“弧箕服,亡周国。”后有夫妇卖是器,以为妖怪,执而曳戮之于市也。《闻校补》云:“疑当作衔,字之误也。王注不释义,但曰‘执而曳戮之于市’。然无戮义,是王本不作明甚。上文曰‘鸱龟曳衔’。此文‘曳衔’之语,正与彼同。今本作曳者,衔形近,注,中又有‘夫妇卖是器’之语,故衔误为也。‘曳衔’者,曳、纟曳同,系也;衔,相衔接也。”孙作云亦取其说。
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
褒姒,周幽王后也。昔夏后氏之衰也,有二神龙止于夏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也。”夏后布币糈而告之,龙亡而在,椟而藏之。夏亡传殷,殷亡传周,比三代莫敢发也。至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流于庭,化为玄鼋,入王后宫。后宫处妾遇之而孕,无夫而生子,惧而弃之。时被戮夫妇夜亡,道闻后宫处妾所弃女啼声,哀而收之,遂奔褒。褒人后有罪,幽王欲诛之,褒人乃入此女以赎罪,是为褒姒,立以为后。惑而爱之,遂为犬戎所杀也。
天命反侧,何罚何佑?
言天道神明,降于人之命,反侧无常,善者佑之,恶者罚之。《闻校补》曰:“刘盼遂氏云当作‘何佑何罚’,罚与杀韵。案刘说是也。王注曰‘善者佑之,恶者罚之’。先言‘佑’,后言‘罚’,是王本尚未倒。”,
齐桓九会,卒然身杀?
言齐桓公任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任竖刁易牙,子孙相杀,虫流出户,一人之身,一善一恶,天命无常,罚佑之不恒也。会一作合。
彼王纣之躬,孰使乱惑?
惑妲己也。
何恶辅弼,谗谄是服?
服,事也。言纣憎辅弼,不用忠直之言,而事用谄谗之人也。谄一作讠阎。
比干何逆,而抑沈之?
比干,圣人,纣诸父也。谏纣,纣怒,乃杀之,剖其心也。徐仁甫曰:“余疑‘抑沈’当作‘沈抑’,《惜诵》‘,情沉抑而不达’,正作‘沉,抑’。‘赐封’当作‘封赐’,联合词组颠倒其义不变。如此则‘抑’与‘赐’叶矣。而‘金’字为后人妄增,显然无疑。”,
雷开阿顺,而赐封之?
雷开,佞人也。阿顺于纣,乃赐之金玉而封之也。一云雷开何顺而赐封金。吉城《楚辞甄微》谓雷通作累,开,微子启也。以身殉国为累。“微子志存社祀,无愧于殷先王,不徒效忠于独夫也。屈子称之以累,得《春秋》之义矣”。其说可参。
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
圣人,谓文王也。卒,终也。言文王仁圣。能纯一其德,则天下异方,终皆归之也。《闻校补》云:“游国恩氏云:‘卒其异方’当作‘卒异其方’‘其’斥,梅伯箕子,言梅伯箕子各异其方也。案:游说是也。《淮南子?泰族训》曰‘箕子比干,异趣而皆贤’,义可与此互参。王注曰‘言文王仁圣,能纯一其德,则天下方终皆归之也’,是王本‘异其’二字已倒。”
梅伯受醢,箕子详狂。
梅伯,纣诸侯也。言梅伯忠直,而数谏纣,纣怒,乃杀之,菹醢其身。箕子见之,则被详狂也。详一作佯。《刘考异》云:“案《礼记?王制》疏引受作菹,是也。”
稷维元子,帝何竺之?
元,大也。帝,谓天帝也。竺,厚也。言后稷之母姜原出,见大人之迹,怪而履之,遂有娠,而生后稷。后稷生而仁贤,天帝独何以厚之乎。竺一作笃,一云帝何竺鸟何燠,并无之字。
投之于冰上,鸟何燠之?
投,弃也。燠,温也。言姜原以后稷无父而生,弃之于冰上,有鸟以翼覆荐温之,以为神,乃取而养之。《诗》曰:“诞之寒冰,鸟覆翼之。”燠一作懊。
何冯弓挟矢,殊能将之?
冯,大也。挟,持也。言后稷长大,持大强弓,挟箭矢,桀然有殊异将相之才,冯一作凭。
既惊帝切激,何逢长之?
帝,谓纣也。言武王能奉承后稷之业,致天罚如诛于纣,切激而数其过,何逢后世继嗣之长也。惊一作敬,切一作功。
伯昌号衰,秉鞭作牧。
伯昌,谓文王也。秉,执也。鞭以喻政。言纣号令既衰,文王执鞭持政,为雍州之牧也。
何令彻彼岐社,命有殷国?
彻,坏也。社,土地之主也。言武王既诛纣,令坏歧之社,言而有信己受天命而有殷国,因徙以为天下之社也。一云命有殷之国。孙作云谓彻通作撤,训除去。
迁藏就岐,何能依?
言太王始与百姓徙其宝藏,不就歧下,何能使其民依倚而随之也。太王一作文王。
殷有惑妇,何所讥?
惑妇,谓妲己也。讥,谏也。言妲己惑误于纣,不可复讥谏也。
受赐兹醢,西伯上告;
兹,此也。西伯,文王也。言纣醢梅伯以赐诸侯,文王受之以祭,告语于上天也。
何亲就上帝罚,殷之命以不救?
上帝,谓天也。言天帝亲致纣之罪罚,故殷之命不可复救也。一云上帝之罚。
师望在肆,昌何识?
师望,谓太公也。昌,文王名也。言太公在市肆而屠,文王何以识知之乎。识一作志。
鼓刀扬声,后何喜?
后,谓文王也。言吕望鼓刀在列肆,文王亲往问之,吕望对曰:“下屠屠牛,上屠屠国。”文王喜载与俱归也。
武发杀殷,何所悒?
言武王发欲诛殷纣,何以ぉ悒而不能久忍也。
载尸集战,何所急?
尸,主也。集,会也。言武王伐纣,载文王木主,称太子发,急欲奉行天诛,为民除害也。
伯林雉经,维其何故?
伯,长也;林,君也。谓晋太子申生为后母骊姬所谮,遂雉经而自杀。
何感天抑坠,夫谁畏惧?
言骊姬谗杀申生,其冤感天,又谗逐群公子,当复谁畏惧也。
皇天集命,惟何戒之?
言皇天集禄命而与王者,王者何不常畏慎而戒惧也。
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
言王者既已行礼义,受天命而有天下,又何为至使异姓代之乎。一无又字,郭在贻氏谓至通作周,言又使周代殷而有天下也(详《楚辞解诂》)。
初汤臣挚,后兹承辅;
言汤初举伊尹以为凡臣耳,后知其贤,乃以备辅翼承疑用其谋也。承一作丞。《姜校》云:“按王注‘乃以备辅翼,承疑用其谋也’。则作承是也。”
何卒官汤,尊食宗绪?
卒,终也。绪,业也。言伊尹佐汤命,终为天子,尊其先祖,以王者礼乐祭祀,绪业流于子孙。
勋阖梦生,少离散亡;
勋,功也。阖,吴王阖庐也。梦,阖庐祖父寿梦也。寿梦卒,太子诸樊立,诸樊卒,传弟馀祭,馀祭卒,传弟夷末,夷末卒,太子王僚立。阖庐,诸樊之长子也,次不得为王,少离散亡,放在外,乃使专诸刺王僚,代为吴王,子孙世盛。以伍子胥为将,大有功勋也。孙作云谓离通作罹。
何壮武厉,能流厥严?
壮,大也。言阖庐少小散亡,何能壮大厉其勇武,流其威严也。
彭铿斟雉,帝何飨?
彭铿,彭祖也。好和滋味,善斟雉羹,能事帝尧,尧美而飨食之。
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言彭祖进雉羹于尧,尧飨食之以寿考,彭祖至八百岁,犹自悔不寿,恨枕高而唾远也。
中央共牧,后何怒?
牧,草名也,有实。后,君也。言中央之州有歧首之蛇,争共食牧草之实,自相啄啮。以喻夷狄相与忿争,君上何故当怒之乎。牧,唐本作牧,注同;一作枚。又,陈直谓牧当作<白攵>,古伯字。《竹书纪年》周厉王十三年,王在彘,共伯摄行天子事。其说可参。
蛾微命,力何固?
言蛾有毒之,受天命负力坚固。屈原以喻蛮夷自相毒,固其常也。独当忧秦吴耳。蛾一作蜂蚁。
惊女采薇,鹿何?
,福也。言昔者有女子采薇菜,有所惊而走,因获得鹿,其家遂昌炽,天乃之也。一作佑。《闻校补》谓“‘惊女’二字当互易。‘女惊采薇’者,惊读为警,戒也,言女戒之,令匆采薇也。‘女警’与‘鹿’对文见义。王注曰‘有女子采薇菜,有所惊而走’,又曰‘女子惊而北走’。所据本固尚作‘女惊’不作‘惊女’也。”
北至回水,萃何喜?
萃,止也。言女子惊而北走,至于回水之上,止而得鹿,遂有禧喜也。孙作云谓萃作卒,喜作饣喜,字从食。沈祖绵谓萃作谇,训谏;喜作讠喜,从言,训痛。
兄有噬犬,弟何欲?
兄,谓秦伯。噬犬,犬也。弟,秦伯弟针也。言秦伯有犬,弟欲请之。
易之以百两,卒无禄?
言秦伯不肯与弟针犬,针以百两金易之,又不听,因逐针而夺其爵禄也。
薄暮雷电,归何忧?
言屈原书壁所问略讫,日暮欲去时,天大雨雷电,思念复至。自解曰:归何忧乎。
厥严不奉,帝何求?
言楚王惑信谗佞,其威严当日堕,不可复奉成,虽从天帝求福,神无如之何。
伏匿穴处,爰何云?
爰,于也。吾将退于江滨,伏匿穴处耳,当复何言乎。
荆勋作师,夫何长?
荆,楚也,师,众也。勋,功也。初,楚边邑之处女与吴边邑之女争桑于境上,相伤,二家怒而相,攻,于是楚为此兴师,攻灭吴之边邑,而怒始有功。时屈原又谏,言我先为不直,恐不可久长也。《闻校补》谓“勋作”二字倒乙,长通作常。
悟过改更,我又何言?
欲使楚王觉悟引过自与,以谢于吴,不从其言,遂相攻伐。言祸起于细微也。悟一作寤。闻一多曰:“本篇,呵壁之词,所问皆自然现象与历史陈迹,初未羼入作者个人成分,故知我字必系衍文。又案此句本当移上与‘伏匿穴处’句相承。‘伏匿穴处云何爰,悟过改更又何言’,语意相偶,句法亦一律也。”其说可从。又《天问解》言作害,引一作言。
吴光争国,久余是胜;
光,阖庐名也。言吴与楚相伐,至于阖庐之时,吴兵入郢都,昭王出奔,故曰吴光争国,久余是胜。言大胜我也。《闻校补》云:“此句无问词,与本篇文例不合。当于‘久’上补‘何’字。‘吴光争国何久余是胜’者,言初楚屡胜吴,何以公子光弑立后,吴乃屡胜楚也。”
何环穿自闾社丘陵,爰出子文?
子文,楚令尹也。子文之母,郧公之女,旋穿闾社,通于丘陵以淫,而生子文。弃之梦中,有虎乳之,以为神异,乃取收养焉。楚人谓乳为,谓虎为于菟,故名斗于菟,字子文,长而有贤仁之才也。一云何环闾穿社以及丘陵是淫是荡爰出子文。
吾告堵敖以不长;
堵敖,楚贤人也。屈原放时,语堵敖曰:“楚国将衰,不复能久长也。”一本以下有楚子。
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
屈原言我何敢尝试君上,自干忠直之名,以显彰后世乎?诚以同姓之故,中心恳恻,义不能已也。试一作诫,予一作与,彰一作章。
[ 新都首页 ]
[ 古文典籍网 ]
[ 教育 ]
更新时间:2024/11/30 07: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