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总集类>> 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儒家著作文献资料

新书

    〖新书〗十卷。汉贾谊(前200-前168)撰。谊别号长沙,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年受学于李斯学生河南守吴公和荀况学生张苍,对老子和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多所承继,除此书外,尚撰有《五槽官制》、《贾谊赋》、《春秋左氏传训诂》及《治安策》诸书。此编内容主要是贾谊的政论文章,是其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的集中反映。《汉书·艺文志》著录为五十八篇,列入儒家类,《隋书·经籍志》作十卷,题作《贾子》,《旧唐书·经籍志》则作九卷,《新唐书·艺文志》又著录为十卷,并始称《新书》之名,今本五十六篇,而《问孝》一篇有录无书,实际上仅为五十五篇。《过秦论》为此书中的名篇,在该篇中,作者集中地总结了秦统一中国的历史经验和很快亡国的历史教训,述其经验,则是秦自孝公起就有统一中国的雄心,而用“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至始皇,奋六世之余列,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粤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粤之君,倪首系颈委命下吏,及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秦亡的历史教训则是“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畚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至二世又不能“任忠贤”、“免刑戮”。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富,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诸多不义,终致灭亡。所以,作者向汉初统治者建议的治安策,主张在政治上“去就有序,变化因时”;强调要加强中央集权,不给同姓诸王以权力;并主张削藩,要藩臣“权力不足以侥幸,势不足以行逆”。这些思想除《过秦论》外,又皆反映在《宇首》、《藩强》、《大都》、《等齐》、《服疑》、《益壤》、《权重》、《五美》诸篇。《先醒》、劝学》、《道术》、《道德说》诸篇,则主要反映了作者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在论述中,作者秉承老子、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对“道”多所阐发,“道者无形,和平而神”,“若川谷之水,其出无已,其行无止”,“应变无极”等即是其具体论断。同时,还把“道”具体运用于治国,指出“士民者率之以道,然后士民道也”。作者否认人格神和造物主,承认万物由天地、阴阳二气自然产生,周流不息,变化无穷。他把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具体运用于社会伦理方面,在《道德说》篇中,认为“变及诸生之理,皆道之化也”,并提出慈与嚣、孝与孽、忠与倍、惠与困、悌与敖、恭与碟、敬与慢、贞与伪等几十对对立范畴;承认事物之间的对立与转化,强调改变法令制度,变无为为有为。《大政》、《修政》诸篇,反映了作者的民本思想,提出“民无不为本”、“民无不为命”的命题,认为“故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孽产子》、《铜布》、《壹通》、《属远》、《忧民》、《铸钱》等篇则是作者阐述自己经济思想的集中所在,其宗旨主张“铸钱收官,强本抑未”,“二十岁而民有十年之蓄”,“驱民而归之农”等等。《威不信》、《匈奴》、《势卑》诸篇,作者阐述了自己的民族政策,并力主要抗击匈奴贵族的攻掠,以维护中原王朝的利益。全书大旨以儒家思想为宗,-些篇章议论警辟,正如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所言,堪称为“西汉鸿文”,其部分思想观点不仅又多为汉初统治者所采用,而且,诸如其重农抑商、加强中央集权、以民为本及抗击少数民族上层统治者攻掠等思想,对以后的中国社会,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书的版本甚多,或者题作《新书》,或为《贾子》,其中以明万历中新安程氏《汉魏丛书》本、万历二十年(2592)刻《广汉魏丛书人中流传最广,清卢文□《抱经堂丛书》本最善,《四部备要》本为通行本,1976年-亡海人民出版社《贾谊集》收载此书,最便使用。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